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肝胆外科杂志

肝胆外科

肝胆外科杂志

Journal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간담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18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4761
  • 国内刊号: 34-114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11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肝胆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吴孟超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危险因素的荟萃分析

    作者:王伟珅;沈柏用

    目的 运用荟萃分析评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 使用RevMan5.2对2005年1月至2014年9月间国内发表的关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分析的12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性别、年龄、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手术时间、术前总胆红素以及术后是否使用生长抑素与术后胰瘘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白蛋白低于30 g/L(OR =0.52,95% CI:0.33 ~0.80,P<0.01)、胰腺质地柔软(OR =0.20,95% CI:0.14~0.29,P<0.01)、胰管直径小于3 mm(OR=0.26,95% CI:0.17 ~0.42,P<0.01)、胰管未放置支撑管(OR =0.52,95% CI:0.31~0.88,P<0.05)以及胰肠套入式吻合(OR =0.60,95% CI:0.38 ~0.95,P<0.05)与术后胰瘘的发生关系密切.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与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手术时间、术前总胆红素以及术后是否使用生长抑素;而术前低蛋白血症、质软的胰腺质地、细小的胰管、胰管支撑管是否放置以及胰肠吻合方式的选择等因素影响着术后胰瘘的发生.

  •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联合内镜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作者:丁建龙;刘晓晨;豆发福;段建峰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联合腹腔镜及胆道镜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疗效.方法 PTGBD联合腹腔镜治疗AOSC共22例.结果 20例抢救成功,2例死亡,抢救成功率90.9%.结论 PTGBD联合腹腔镜治疗AOSC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微创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 早期胃管与空肠营养管联合应用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杨明;李志州;唐亮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治疗策略.方法 先后对2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了个体化治疗的同时早期经鼻胃管及空肠营养管同时置入治疗.结果 不但提高了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同时缩短了病人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结论 早期经鼻胃管及空肠营养管同时置入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有效可行.

  • 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23例

    作者:胡浩;金昌国;欧阳才国;吴振宇;秦玉刚;艾向南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治疗胰腺体尾部占位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操作技巧.方法 2008年6月至2013年4月,我院对23例胰体尾良性肿瘤病人施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男性7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2.4岁.按Kimura法完成13例,按Warshaw法完成10例.结果 全部23例无一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253 min;平均出血量245ml;术后平均住院日7.3天;平均随访期46.3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对胰体尾部的良性肿瘤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 86例手术治疗的胆囊癌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张立洪;张传永;郝保兵;戴新征;张峰

    目的 总结胆囊癌肉瘤的临床特征及分析其预后因素.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和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手工检索,收集2014年10月前公开发表的关于胆囊癌肉瘤方面的文献.两名研究人员对纳入研究文献进行分析评价后,提取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临床表现、手术方式、肿瘤分期及生存时间等;总结胆囊癌肉瘤的临床特征,Kaplan-Meier估计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生存率与可能的预后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有86例(包括本院的1例)患者纳入了研究.其中,男25例,女,61例,男女比例为1∶2.58,平均为64.1 ±11.5岁,国内病例数为25例,国外为61例.右上腹疼痛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有一半以上的病人伴有胆囊结石.Ⅲ、Ⅳ期的患者占多数(AJCC分期).肿瘤大小平均为7.03±3.67 cm.CSGB病理特征中上皮成分主要腺癌,间叶成分中常见的是梭形细胞,少见的是骨样细胞.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23.44%、17.85%和11.90%.Log-rank检验生存率在组间的差异,发现肿瘤生存期国内的患者短于国外(x2=5.23,P=0.0222),Ⅱ期的患者长于Ⅲ期和Ⅳ期(x2=16.82,P=0.0002),而在不同性别(x2=0.15,P=0.6991)、年龄<65岁与≥65岁(x2=1.28,P=0.2582)及肿瘤直径<7 cm与≥7 cm(x2=0.03,P=0.8530)之间未发现生存差异.结论 胆囊癌肉瘤恶性度高,预后差,预后主要与肿瘤分期有关,不同人种肿瘤生存期亦可能不同.

  • 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张涛;沈雄山;晏华军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接受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并发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TCD的17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PTCD术后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7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中,35例出现了术后感染,感染率为20.59%.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术前黄疸天数、术前KPS评分、术后每日引流量、术前ALT、ALP、TBIL是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黄疸时间长、ALP水平过高是PTCD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术后引流良好是PTCD的保护因素.结论 对于要实施PTCD手术的患者,加强术前的评估和术后管理对预防及控制感染有重大意义,早期的实施手术及良好的术后引流有助于降低术后感染,改善患者的预后.

  • 腹腔镜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临床分析

    作者:姚青勋;范华英;向丽娜;杜立学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常见原因,探讨预防措施,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4年1月496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87例临床资料.结果 中转开腹率1.75%,常见原因为:亚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40例(45.98%)、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并胆囊积脓20例(22.99%)、Mirizzi syndrome12例(13.79%)、腹腔广泛粘连10例(1.49%)、肝总管损伤2例(2.30%)、术中出血2例(2.30%)、胆囊癌1例(1.15%).87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均取得预期疗效,无死亡病例,术后全部顺利出院;随访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不属于手术并发症,是保证患者安全、预防严重并发症的正确选择.术前精确评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度系数、严格掌握适应症、富有临床经验的团队等能够极大地减少中转开腹率.

  • 黄芪注射液对脾切除术后早期T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石秀全;强泽好

    目的 观察中药黄芪注射液对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选50例外伤性脾破裂需要行脾切除病例,随机分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25例.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脾切除患者手术前、术后第1、3、7d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数值水平,分别记录实验组、对照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术后低热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术前外周血CD3、CD4、CD8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脾切除术后第ld,CD3、CD4、CD8水平较手术前比较,两组均有降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第3d呈升高趋势,且第7d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对照组第3d即下降,第7d与第3d比较,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术后第3d开始,CD3、CD4、CD8数据比较即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对脾切除术后早期T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的变化,具有一定影响,对脾切除术后免疫功能的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减少,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作为脾切除术后中西医结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一种治疗手段.

  •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应用体会及技术改进

    作者:李瑞阳;黄强;刘臣海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安全性、疗效和手术操作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3年2月到2014年5月行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14例临床病例资料,对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安全性、近期疗效和手术操作要点分析总结.结果 14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其中7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7例联合脾脏切除,无手术中转,平均手术时间(172.25 ± 39.41) min,平均术中出血(185.0±135.25)ml,平均术后禁食时间为(3.6±1.2)d,术后疼痛指数均在3分以下,平均术后住院时间(6.81 ±4.62)d.术后2例出现胰瘘(14.3%),其中1例合并腹腔内出血,再手术治愈,1例延迟拔管痊愈,无死亡病例,术后病理中,6例为粘液性囊腺瘤,5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其中2例为胰岛素瘤),1例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和2例胰腺癌.结论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微创和快速康复的优势,起初开展该技术需选择合适的病例,且需要建立固定的腔镜操作团队,方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 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孟环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ERCP取石的患者3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访13~36个月,根据有无胆总管结石复发进行分组,有胆总管结石复发的136例归为复发组,无胆总管复发的244例归为未复发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胆道情况、胆结石情况进行对比,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病例资料比较显示,年龄≥70岁、首次病程≥10 d、有胆道手术史、有乳头旁憩室、胆总管直径≥10 mm、有胆道狭窄、结石数量≥2个、结石直径≥10mm是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70岁、有胆道手术史、有乳头旁憩室、胆总管直径≥10 mm、结石数量≥2个是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和P值分别为3.435和0.002、5.820和0.019、3.286和0.022、4.300和0.002、4.244和0.003.结论 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发生率较高,导致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其中胆道手术史是影响程度高的危险因素.

  • 抗乙肝病毒治疗与原发性肝癌术后生存关系研究分析

    作者:李敏基;蒋忠胜;韦静彬;胡家光;覃川;张鹏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DNA复制及抗病毒治疗与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后复发及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过去5年前在我院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均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未提示出现远处转移,并在我院行外科手术切除后的32例病人的生存率观察,根据其乙肝病毒DNA复制情况及是否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时机的选择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者中,抗病毒治疗22例,未进行抗病毒治疗10例;术前开始抗病毒治疗14例,术后开始抗病毒治疗8例.结果提示抗病毒治疗组较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组有较高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开始抗病毒治疗组与术后开始抗病毒治疗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积极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控制原发性肝癌的复发、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

  • 胆管细胞性肝癌与肝内胆管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研究

    作者:邓敏;仇毓东;陈骏;严笑鹏;毛谅;周铁

    目的 探讨胆管细胞性肝癌(Cholangiocellular carcinoma,CoCC)及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至2014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肝胆胰外科手术切除的94例CoCC、ICC病例资料.其中,CoCC 28例,ICC 66例,通过术后病理鉴别ICC及CoCC,从病史及病理资料方面分析两种类型胆管癌的临床特点.结果 (1)在病史和血清学检查方面,ICC大多合并胆管结石或胆管炎病史,术前血清CA19-9较高,丽CoCC则肝硬化背景较常见、术前血清AFP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病理方面,ICC易发生神经侵犯、而CoCC肿瘤病灶数目较多等特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C淋巴结转移较易发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两类肿瘤的中位生存期及1、3年生存率,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CoCC的中位生存期较ICC长,CoCC的1、3年生存率较高.而ICC更容易在术后早期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CC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早期复发与ICC有所不同,有必要深入探讨其内在的病理机制,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诊疗策略.

  • 41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胆囊切除术疗效分析和手术时机体会

    作者:汤亲青;方茂勇

    目的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时机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8月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7例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例应用胆囊切除术对其进行治疗并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切口愈合情况、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术后至出院时间.结果 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至出院时间、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均在住院期间一次完成.结论 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轻型非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例,先行积极保守治疗,待胰腺炎缓解后,一次住院期间进行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时机.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较胆囊切除术更具有微创、恢复快等优点.

  • 64例肝肾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葛丹梅

    目的 探讨肝肾综合征(HRS)患者临床特点,指导临床对HRS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肝肾综合征患者64例,同时随机选择同期非HRS肝硬化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HRS发生与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在合并HRS的肝硬化患者中乙型肝炎肝硬化>丙型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③上消化道出血多见于非HRS组(P<0.05).④HRS患者Child-PughB级10例(15.62%),Child-Pugh C级54例(84.38%),非HRS患者Child-Pugh B级50例(71.43%),Child-Pugh C级20例(28.57%),⑤HRS组患者24小时尿量明显少于非HRS组患者,而血肌酐高于非HRS组患者(P<0.05).结论 大多数HRS患者肝功能储备状态绝大多数处Child-PughC级,储备状态差.发病前有诱因,如大量腹水,自发性腹膜炎或其他部位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等但上消化道出血多见于非HRS组.性别并不是HRS发生的高危因素.

  • 每搏变异度指导肝移植术中液体管理对术后腹内压的影响

    作者:施建设;杜振双;张诚华

    目的 分析每搏变异度(SVV)指导肝移植术中容量管理后液体平衡的情况,评价该措施对术后腹内压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ICU 52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均为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术,前8个月26例患者以传统指标: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CVP)等指导术中容量管理(对照组,n=26),后8个月26例患者采用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行精确的血流动力学监测,获取能较好反映病人容量状况的动态性指标SVV以指导液体管理(实验组,n=26).结果 ①肝移植术中采用不同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均能达到患者的早期目标导向性治疗(EDGT)标准;②术中两组液体治疗均为正平衡,对照组所输注总液体量[(8100±1080)ml]、晶体液量[(6000±985)ml]、人工胶体液量(2500±175)ml]均明显高于实验组[分别为(4700±650) mI、(3800±467)ml、(1000±88) mI,P<0.05],而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白蛋白等血制品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对照组手术前后腹内压(mmHg)分别为:5.05±2.70、15.23±4.32(P<0.01),实验组手术后IAP分别为:5.42±2.75、11.08±3.56(P <0.01),研究表明两组术前腹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术后腹内压明显大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各组液体治疗正平衡量与术后IAP均呈显著正相关(实验组r=0.62,P<0.01;对照组r=0.65,P<0.01).结论 采用SVV指导肝移植术中容量管理能减少液体正平衡,减轻术后腹内压的升高幅度.

  • 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并发症发生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陆军;童宗培;王俊

    目的 探讨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我院2003年1月~2015年1月51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分析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从全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结果可见POSSUM评分(X5)、肿瘤TNM分期(X14)、CTP评分(X6)、术前白蛋白(X3)、手术性质(X12)、基础疾病(X7)、Bimuth分型(X15)、术前总胆红素水平(X4)在α=0.05水平上显著,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按其影响的大小顺次为:X5、X14、X6、X3、X12、X7、X15、X4,相对危险度在1.232 ~ 1.976之间;X3、X12是单因素分析中避免术后并发症出现的保护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剔除了X4、X12、X15,由标准回归系数可以得出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按其影响的大小顺次为:X5、X14、X6、X7、X3,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141、1.903、1.731、1.341、-1.330.结论 POSSUM评分、肿瘤TNM分期、CTP评分、合并基础疾病、术前白蛋白是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术前精确评估、调整肝功能、控制基础疾病、纠正低蛋白血症是评估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 胰腺、十二指肠损伤23例诊治分析

    作者:王学新;聂晓辉;田亚兰;杨新海;陈薇;胡德军

    胰腺、十二指肠损伤在腹部损伤中的发生率约2% ~5%,因其解剖位置深,周围解剖关系复杂,损伤后无特异性症状与体征,且常合并有其它脏器损伤,往往预示着患者伤情复杂,早期诊断困难,术前诊断率低,临床漏诊率为25% ~ 3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死亡率在20%~60%,远高于其它腹部器官损伤[1],尤其对于重度胰腺、十二指肠损伤,需立即确诊并制定合理的手术方式,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我科于2008年5月至2015年3月共收治胰腺十二指肠损伤患者23例,现将其诊治总结报道如下.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唐德军;万里明;沈倩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在我国是胰腺炎的常见类型,其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的选择热点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收集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1例急性胆源胰腺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5例,女性36例.年龄21 ~81岁,平均47.7岁.临床症状症状表现;上腹部或全腹持续性疼痛,少数患者表现为腰背部牵涉痛,多伴恶心呕吐.

  • 改良Sugiura术横断食管与横断贲门的疗效对比

    作者:林折辉;罗开国;王晓山;张绍庚

    肝脏移植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被认为是现阶段有效的方法,但其不仅受经济条件、供体肝来源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还存在肝炎复发等问题,限制了肝移植在我国的普遍开展[1].我国外科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经过长期对分流术及断流术等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研究,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断流术的远期疗效优于分流术,因为断流术增加了门静脉的压力和肝的血流灌注,可以改善肝脏功能[2].

    关键词: 肝脏 断流术
  • Von Hippel-Lindau病家系调查及文献复习

    作者:许业传;王正林;余宏铸

    Von Hippel-Lindau (VHL)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涉及人的多个系统.常见肿瘤为视网膜血管瘤、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瘤、肾囊肿、肾细胞癌、胰腺囊肿、胰腺癌、嗜铬细胞瘤、上皮样囊腺瘤及附睾肿瘤等[1-3].VHL综合征发病率为1/36 000 ~ 1/45500[4-5],不同家族及同一家族不同患病个体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以发生视网膜和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瘤为特征,而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瘤和肾细胞癌是常见死亡原因.

    关键词: VHL 遗传
  •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与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的比较分析

    作者:张晓宇;郑大荣;唐敏;王华

    胆囊结石(Cholecystolithiasis)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据既往有关研究报道,其国内发病约4.42%~8.20%,西方国家为10%~15%[1].随着我国人口的老年化,临床上老年性胆囊结石发病群体和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既往对于老年胆囊结石多采取直接切除,近年来,有观点认为胆囊具有重要生理及一定免疫功能,应尽量予以保留,有不少研究已经证实,保胆取石术疗效及安全性较传统胆囊切除术疗效更好[2-4],但对于老年性胆囊结石是否采取保胆取石术相关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收集我院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对48例胆囊功能良好的老年性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联系胆道镜下保胆取石术,与同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41例老年患者比较,取得了更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肝门部胆管癌伴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作者:熊壮;赵本胜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ACC)又称Klastkin瘤,指发生于肝总管、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的恶性肿瘤,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胆道肿瘤的50% ~60%,且近年来有不断增长的趋势[1].由于其解剖位置特殊、起病隐匿、易于侵犯临近血管组织等特点,故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2],患者多因胆道梗阻引起肝肾功能损伤和感染而导致机体衰竭甚至死亡.介入治疗以其创伤小、适用范围广、可重复性、患者耐受性高等优点,逐渐成为肝门部胆管癌伴梗阻性黄疽的一种主要姑息性治疗手段,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认可[3].

  • 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诊治进展

    作者:侯刘进;赵红川

    自1887年德国医生完成世界首例肝脏切除术后,肝脏外科已经走过百余年历程.近年来肝脏外科发展迅速,精准肝切除、解剖性肝切除已成为肝切除的主流手术方式,且手术技术相关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在专业的肝脏外科术中,肝切除死亡率已降至1%以下,而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甚至肝衰竭已成为患者围手术期及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重要原因.肝切除术前精准的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术中肝切除量的把握、及术后的监测、治疗,有助于针对不同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对术后肝功能不全甚至肝衰竭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HIF-1α在门静脉高压症家兔胃壁中的表达及断流术对其影响

    作者:杨耀鑫;邱钧;朱家胜

    目的 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断流术前、后门静脉高压症家兔胃黏膜中的表达,探讨HIF-1α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发生发展作用.方法 选择成年雄性新西兰兔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G,n=15)、模型对照组(MCG,n=15)、断流术组(DSG,n=15),分笼、编号、普通颗粒饲料喂养.后二组(MCG、DSG)家兔采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15周后即形成血吸虫病肝硬化模型.待测定门静脉压力确定门静脉高压症形成后对各组家兔行相应的手术处理,并于术前、术后取相应的胃黏膜组织.免疫组化检测HIF-1α在家兔胃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感染尾蚴后第15周,断流术组(DSG)家兔在断流术前及术后2周HIF-1α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NCG) (P <0.01),模型对照组(MCG)家兔在术前HIF-1α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NCG) (P<0.01),术后2周模型对照组(MCG)家兔HIF-1α的表达仍高于正常对照组(NCG) (P<0.01),DSG和NCG术后2周HIF-1α的表达高于各自术前水平(P<0.01);结论 HIF-1α在断流术前后DSG组胃黏膜中高表达,提示HIF-1α可能参与了PHG的发生发展;DSG组门静脉压力明显高于NCG组,提示门静脉高压状态可能影响HIF-1α的表达,从而间接影响PHG的发生发展;断流术后DSG组和NCG组家兔HIF-1 α明显升高,胃黏膜病变加重,提示断流术本身能通过某种机制影响HIF-1α的表达,从而引起PHG发生发展.

  • 先天性多囊肝、多囊肾肝肾联合移植一例报道

    作者:赵红川;耿小平;王国斌;刘付宝;黄帆;赵义军;方德宝;王文斌;余孝俊

    器官移植技术是20世纪后半叶人类医学领域重要的成就之一,腹部大器官移植不仅是当今医学领域的制高点,也是反映一家区域性综合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核心技术.1983年奥地利Innsbruck大学Margreiter教授成功完成全世界首例肝肾联合移植以来,截止2008年全球共报道3536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目前,中国大陆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器官移植大国,我省也分别在1986年和1998年相继开展临床肾、肝移植,但联合器官移植在我省尚属空白.

  • 三重癌一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牛小行;张兆一;孙爱学;孙玉年;顾炯;魏晓明;赵成功

    多原发癌/多重癌(multiple primary cancers,MPC)是指同一患者体内同一或不同的器官组织发生2种及以上,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多原发癌临床较少见,容易漏诊和误诊.本文主要就我院发现一例胃癌、肝癌合并生殖细胞肿瘤的患者进行报道,以及进行文献复习.1 患者资料患者,男,73岁,因“确诊胃癌5月,定期化疗”于2014年7月9日入院治疗.有乙型肝炎病史20年.曾于2014年1月行肝胆胰脾MRI检查示:1、升结肠区内巨大占位,考虑恶性肿瘤,2、肝下极结节灶,考虑转移瘤可能.

    关键词: 三重癌 手术
  • 正确合理使用胆肠内引流术

    作者:王坚;王辉

    胆肠内引流是用于胆道重建,恢复胆汁排泄通路的一种常用外科手术方式.自1882年Von Winiwarter首次报道采用胆囊空肠吻合术治疗胆总管梗阻以来,胆肠内引流出现了众多术式[1-2],如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胆管间置空肠十二指肠吻合术、胆管空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3]、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等.衡量胆肠内引流术式优劣的依据主要是:1.能否保证吻合口长期通畅,无狭窄;2.能否防止肠内容物返流;3.能否接近正常的胆汁生理排泄通路;4.手术是否简便易行,并发症少.目前尚无一种术式能同时满足上述四种条件,经长期临床疗效观察,以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为基本术式的胆肠内引流术已成为大家公认的胆肠内引流方式.

    关键词: 胆肠内引流 手术
  • 腹腔镜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可以成为常规术式

    作者:鲁超;金巍巍;牟一平;徐晓武;张人超;周育成

    腹腔镜手术切口小、视野清、解剖更精细、出血少,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相对于传统开放手术,显得微创,已广泛应用于胆囊切除、脾脏切除等,使外科学进入微创外科时代[1].胰腺解剖位置深,周围血管丰富,切除困难,术后并发症多,腹腔镜胰腺手术相对落后.根据Pubmed数据库,近20年来,每年发表有关腹腔镜胰腺手术的英文论文不足80篇.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切除脏器多,消化道重建复杂,术后并发症多、风险高,是腹部外科复杂的手术,也是外科医生成长和学科综合实力的标志.腹腔镜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oectomy,LPD),自然成为微创外科时代腹腔镜外科和胰腺外科医生心目中的“珠峰”.近年来,经过外科医生不懈努力,LPD在少数医学中心已成为常规术式.现根据文献,结合自身经验,简述如下.

肝胆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