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

护士进修杂志

Journal of Nurses Training 호사진수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 主办单位: 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 影响因子: 2.5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2-6975
  • 国内刊号: 52-106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6-4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士进修杂志社
  • 出版地区: 贵州
  • 主编: 过慧谨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期症状群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沈怡;强万敏;李铮;刘桂芝;沈傲梅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期症状群的种类,分析症状群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M.D安德森症状调查量表(头颈)(MDASI-H&N)、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133例鼻咽癌患者于同步放化疗后期进行调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统计患者症状群的种类,采用多元直线回归分析探索症状群的影响因素.结果 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期存在4个症状群,分别为放疗副反应症状群、情感-疼痛症状群、病感症状群和消化道症状群;年龄、家庭月收入、居住状态、职业状态、宗教信仰、入院时体力状况评分(KPS)、化疗周期、临床分期和抑郁是症状群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医护人员应从症状群的角度对患者进行症状管理,并根据症状群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对患者实施个体化干预,在减轻患者症状负担的同时,提高患者生存期生活质量.

  • 乳腺癌术后化疗期患者配偶疲乏、照顾负担和心理弹性状况及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育红;李苗苗

    目的 调查乳腺癌患者配偶在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的疲乏、照顾负担及心理弹性状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2月接受术后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配偶120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Zarit护理者负担量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疲乏评定量表(FAI)开展问卷调查.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配偶照顾者 FAI 总得分为 (4.68±0.74)分;以一般性疲乏和中度疲乏为主(P<0.001);配偶的ZBI总分为(32.87±13.64)分,总体处于中度负担水平;个人负担得分为(20.07±7.32)分,责任负担得分为(12.10±7.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配偶的心理弹性水平为(62.12±13.48)分.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配偶疲乏的主要因素包括:配偶的年龄(年龄越大,疲乏感越重)、合并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需要照顾其他家人、患者的肿瘤分期;影响患者配偶照顾负担的因素主要有配偶生活应激事件、家庭人均月收入、需要照顾其他家人和患者的肿瘤分期;影响患者配偶心理弹性的因素主要有配偶的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配偶的生活应激事件.相关性分析发现:配偶的疲乏总分、配偶的照顾负担总分与心理弹性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622和-0.435(P<0.01).结论 配偶作为癌症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应成为医护人员关注的焦点.将患者的护理与照顾者的护理视为一体,才能提高照顾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和照顾能力,综合提升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 基于个案管理的个性化随访对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意象的影响

    作者:彭翠娥;李赞;周波;吕春柳;周燕舞;陈小兵;彭小伟;宋达疆

    目的 探讨基于个案管理的个性化随访对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意向的影响,为乳腺癌个案管理工作奠定基础.方法 抽取湖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个性化随访指导,比较术前和术后6个月患者身体意象、生存质量和性调节的评分.结果 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身体意象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个案管理的个性化随访提高了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者的生活质量、身体意像和性调节水平,值得推广.

  • 肺癌放疗患者病感症状群与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魏婷婷;陈小岑;赵路军;阎玲

    目的 调查分析肺癌患者放疗期间病感症状群与炎性细胞因子的关系,从免疫学机制上明确病感症状群的内部症状.方法 2014年2月-2016年2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放疗前、放疗后2周、放疗后4周及放疗结束时分别填写调查问卷,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疼痛及疲乏视觉模拟评分(VAS);于相同时期分别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细胞因子(IL-6、IL-1β)水平.结果 随着放疗的进展,肺癌患者睡眠障碍、疼痛、疲乏程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焦虑、抑郁程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0.05).放疗结束时,肺癌患者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疲乏均与IL-6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肺癌患者放疗结束时病感症状群由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疲乏组成.临床护理人员在放疗前、放疗中期有效评估肺癌患者病感症状群的阳性症状,及时发现、及早干预,可避免后期症状加重或叠加作用.

  • 分级预防方案在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张口困难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作者:张芳;王萱

    目的 探讨分级预防方案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张口困难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鼻咽癌放疗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干预组(n=30),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分级预防方案,在放疗前、放疗结束、放疗后6个月和12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门齿距进行测量.结果 放疗结束、放疗后6个月和12个月干预组的门齿间距明显大于对照组;对照组张口困难发生率为46.67%,干预组张口困难发生率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级预防方案能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张口困难的程度并降低其发生率.

  • 查检表结合柏拉图分析法在提高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集束化套餐执行率的效果分析

    作者:汪洋;武佩佩

    目的 探讨查检表与柏拉图分析法用于提高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集束化套餐执行率的效果.方法 采用查检表及柏拉图分析法对2015年12月-2016年3月院内6个高危科室1 400例患者导管维护操作进行查检分析,查找关键问题,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并对护士进行培训.培训后,再次采用查检表及柏拉图分析法对2016年4-7月院内6个高危科室1 400例患者导管维护操作进行查检分析,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比较改进前后不合格条目频数及操作合格率.结果 改进后不合格条目频数下降、操作合格率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查检表结合柏拉图分析法能在导管维护的护理管理中找出问题所在,对提高预防CRBSI集束化套餐执行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临终照护培训对护士照顾晚期癌症患者知识水平及态度的影响研究

    作者:郭晴;郑瑞双;董凤齐

    目的 探讨临终照护为主的护理培训对提高肿瘤科护士照护晚期癌症患者知识和照顾临终癌症患者态度的效果.方法 由临床护理专家、医生及小组成员根据住院癌症患者临终照护模式的护士培训课程对250名临床护士进行专业能力培训.培训分为8个模块内容,共40个学时,每个模块内容分为理论授课、情景模拟和小组讨论.培训前后,采用临终癌症患者照护知识问卷及照顾临终患者态度问卷进行评价.结果 培训后,肿瘤科护士的临终照护知识总分、心理护理、丧亲家属照护、死亡准备和精神支持与希望维护维度得分均提高,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顾临终患者态度总分、照顾态度和照顾意识维度均提高,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终照护相关培训可有效提高肿瘤科护士的临终照护知识水平,改善照顾临终癌症患者的态度.临终照护培训可使护士更好地照护临终癌症患者应对死亡,有利于肿瘤科护士专业能力的提高.

  • 门诊疼痛筛查提高患者就诊依从性的效果分析

    作者:杨惠莉;蒋静媛

    目的 探讨门诊疼痛筛查在提高患者就诊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门诊患者疼痛情况筛查问卷",调查分析2016年9月5-9日350例门诊初诊患者疼痛筛查前对疼痛的认知情况,采取相应的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到除痛门诊就诊.医生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评估,提供相应的诊疗方案,门诊筛查护士再利用门诊疼痛情况筛查问卷进行筛后评估,与患者初筛时对疼痛的认知相比较.结果 干预后患者在疼痛的认知方面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高了患者就诊依从性,能遵照医嘱规范治疗.结论 对疼痛患者进行疼痛筛查,能够使患者正确认识疼痛,改变患者就医行为,使患者能够在门诊接受持续的疼痛规范化治疗和用药指导,可使疼痛评分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提高,疼痛得到缓解,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 ARC换药流程在结直肠癌术后造口周围皮肤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玉珏

    目的 探讨ARC换药流程在结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造口周围皮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22例结直肠癌行结肠或回肠造口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执行ARC造口换药流程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宣教;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流程和术后宣教.于出院前、出院1个月和3个月时对两组患者周围皮肤情况进行DET评分;每次换药如发生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则分类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再就诊费用的总数.结果 观察组的皮肤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后2次DET评分、再就诊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中执行ARC造口换药流程能减少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造口周围皮肤情况,减轻患者再就诊的经济负担,提高造口患者保护造口周围皮肤的意识,进一步为医护人员造口换药操作流程提供参考.

  • 一例椎管内粒细胞肉瘤合并周围面神经炎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

    作者:廖招娣;王洪干;朱亭立;张丽娜

    总结分析1例椎管内粒细胞肉瘤合并周围面神经炎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经验.其康复护理要点包括:感觉及运动神经功能的观察;排尿、排便障碍的康复训练;肢体功能康复锻炼以及周围面神经炎的康复护理.该患者经系统治疗和康复护理后,效果满意.

  • 声诺维在乳腺肿块超声造影检查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邓建红;刘佩芳;李小康

    目的 探讨声诺维在乳腺肿块超声造影检查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 应用声诺维(Sono Vue)对500例患者的609个乳腺肿块进行超声造影,观察超声造影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对其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护理干预.结果 注射声诺维剂量分别为2.4L179个病灶、3.5mL215个病灶、4.8mL215个病灶,乳腺肿块微血管显影达到诊断要求;出现荨麻疹1例,头晕2例,胸闷不适1例,注射部位不同程度的灼热与疼痛5例,注射部位出现青肿2例.结论 声诺维对乳腺超声造影相对安全,不良反应轻.但由于声诺维不同于其它药物,在使用时需要护理人员认真掌握其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以确保医师成功完成造影检查,提高临床诊断效果.

  • 吞咽功能训练在食管癌腔镜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损伤致吞咽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缜;徐延昭;张月峰

    目的 探讨临床干预对食管癌腔镜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损伤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101例食管癌腔镜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损伤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以吞咽功能训练为主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结果 治疗2、3、4周后,观察组SSA评分优于对照组,t=8.905、11.30和5.794,P均<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2、3、4周SSA评分优于治疗前,P均<0.001;对照组治疗后3、4周SSA评分优于治疗前,P均<0.001.结论 在常规临床干预基础上结合以吞咽功能训练为主的综合干预,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 放松训练在磁共振幽闭恐惧症中的干预研究

    作者:庞华容;杨咏梅;黄永兰;郭春玉;王丹

    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在幽闭恐惧症患者行MRI检查时的应用.方法 回顾收集该院2014年7月-2015年5月43例幽闭恐惧症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6月-2016年4月43例幽闭恐惧症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行常规心理护理后进行扫描,干预组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征得患者同意后进行放松训练干预后再进行扫描.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进行MRI检查时的症状和MRI检查有效率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检查时出现呼吸困难8例(18.6%)、大汗淋漓12例(27.9%),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6例(37.2%)和29例(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41例顺利完成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并取得了良好的图像效果,2例出现严重恐惧症状而放弃MRI检查,总有效率达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4.2%,明显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 适当的放松训练干预,能够有效缓解MRI检查中出现幽闭恐惧症患者的恐惧心理,减轻恐惧症状,使患者配合医务人员完成MRI检查.

  • 音乐干预对麻醉恢复室内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影响分析

    作者:李宏彬

    目的 探讨音乐干预对麻醉恢复室内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择期行甲状腺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音乐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疼痛程度.结果 出室时,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经皮血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8.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t=-9.36,P<0.01).结论 选择患者喜爱的音乐进行干预,能有效维持患者术后正常的生命指征,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疼痛程度,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护理

    作者:吴伟丹;王依;李永连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采用ESD治疗的34例L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出现动脉性出血2例,穿孔1例,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1例,经相应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术前做好各项准备;术中加强并发症的预防;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做好出院指导,对提高ESD治疗LST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 腔内心电图引导锁骨下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定位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王会英;赵钰;李静燃

    目的 探讨腔内心电图引导锁骨下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定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我院120例患者,按投币法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腔内心电图引导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术,对照组采用经验性盲穿技术对患者进行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两组置管后均行X线定位明确导管尖端位置.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深度、穿刺一次成功率、导管尖端达到佳位置情况;观察组还需记录特异性P波情况.结果 观察组导管尖端达到佳位置为93.3%,而对照组仅为5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74,P=0.000);两组患者在置管深度(t=-3.949,P=0.493)、穿刺一次成功(χ2=0.146,P=0.7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腔内心电图引导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术,对导管尖端到达佳位置的判定优于经验性盲穿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即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手术患者的护理

    作者:王燕;马彤昭;石立元;强万敏

    目的 总结即刻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乳房再造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例即刻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乳房再造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及相关护理经验.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乳房再造满意度高,1例患者发生部分皮瓣坏死,2例患者发生静脉淤血.结论 重视患者的术前宣教和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皮瓣的变化、预防并发症、做好出院计划,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有效提高乳房再造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 乳腺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苗苗;陈育红

    目的 调查乳腺肿瘤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水平及学习现状,深入分析影响护士核心能力的因素,为有效提升护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运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我院乳腺中心115名临床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核心能力的总分为(138.76±16.21),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临床护理能力(25.16±3.14)、伦理和法律实践能力(24.74±3.01)、教育咨询(23.18±3.33)、人际关系(22.84±2.71)、专业发展(16.22±4.81)、领导能力(15.08±3.69)、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15.25±4.70).多因素分析影响护士核心能力的因素包括护龄、职称、轮转科室数量、学习效果自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解释因变量55.4%的变异量.结论 乳腺肿瘤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理人才的培养应增强护士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依据护士不同的级别、学历、职称、护龄、岗位等采取多阶段培养模式.

  • 淋巴瘤患者心理痛苦度现状调查

    作者:刘婕;冯丽娜;冯莉霞

    目的 了解淋巴瘤患者的心理痛苦现状,筛选重点关注人群.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3月入住我院的淋巴瘤患者216例,应用DMSM工具及一般人口学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淋巴瘤患者心理痛苦轻度水平51例,占23.7%;中度152例,占70.3%;重度13例,占7.0%.心理痛苦相关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实际问题、情绪问题、躯体问题、交往问题、信仰问题.不同年龄、学历、治疗次数、月收入的患者心理痛苦温度计(DT)得分不同,年轻、低学历、>6次治疗、低收入的淋巴瘤患者DT得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淋巴瘤患者整体心理痛苦水平处于中度水平,年龄越小、收入越低、学历越低、入院次数多的人群心理痛苦度越高,应予重点关注,并及早进行心理策略干预,以促进患者心理健康.

  • 乳腺癌术后患者疾病感知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琳;王晴;王璇;贾辛婕

    目的 调查乳腺癌术后患者疾病感知状态及创伤后成长情况并了解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疾病感知问卷修订版(IPQ-R)、创伤后成长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对207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乳腺癌术后患者能感知很多不适症状,其中"身体其他部位不适或疼痛""虚弱或全身乏力"这两个症状被感知多,感知比例分别为60.8%和59.8%.患者感知到乳腺癌是一个慢性疾病,患者容易受负面情绪或负性事件影响,不太相信疾病可以控制,感受到疾病的症状是反复不可预测的,并且承认疾病对于自身情绪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乳腺癌术后患者认为重要的发病原因是压力或烦恼、环境污染以及免疫力下降.乳腺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分数为(69.33±14.637).乳腺癌疾病过程感知与创伤后成长呈负相关.结论 疾病感知信息越全面,患者创伤后成长的水平越高.

  • 化疗专用输液器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高时娟;言克莉

    化疗是恶性肿瘤的常用治疗手段,是利用化学药物阻止癌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直至终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式[1].化疗药物是细胞毒药物,因对人体有毒性作用,故医护人员在使用化疗药物时需要进行防护.静脉输液是化疗药物常见的给药途径, 目前,临床化疗用输液器为一次性精密输液器,对患者有预防化疗微粒作用,但对护士缺乏防护.护士在给药过程中,当输液器插入或拔出输液袋时,化疗药物容易溢出,污染护士、患者被服及周围环境.为此,我科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化疗专用输液器,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化疗 输液器 护理
  • 自制卡通输液套在肿瘤患儿化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盈;强万敏;沈傲梅;苏玲

    目的 探讨自制卡通输液套在肿瘤患儿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卡通输液套应用于恶性肿瘤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患儿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干预组给予卡通输液套,对照组给予普通避光输液套,应用后评价其恶心呕吐、恐惧及治疗配合程度和生命体征状况.结果 经秩和检验,两组患儿恶心呕吐、恐惧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呼吸、脉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卡通输液套可有效降低患儿心理不适反应,提高化疗过程中的舒适体验感受,便于临床护理人员使用.

  • 团体心理辅导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社会关系质量的干预研究

    作者:孙丽媛;王晴;陈彤;阎玲

    目的 评价团体心理辅导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社会关系质量的影响效果,为乳腺癌患者身心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实践指导.方法 对便利抽样的67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行根治性手术的乳腺癌患者,按同一科室不同楼层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设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共持续3个月,包括6项活动,其主题分别为(1)破冰之旅,建立信任.(2)认识伤残,学习康复技巧.(3)情感倾诉.(4)作业评比.(5)社交技能.(6)凝聚力量,契约活动.采用社会关系质量量表(SRQS)分别在乳腺癌患者干预前后进行评估.结果 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在社会关系质量的总分及其分维度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能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社会关系质量,为帮助患者走出其他心理问题的误区提供借鉴.

  • 心理痛苦温度计用于肺癌患者心理痛苦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沈波涌;谌永毅;牛艳霞

    目的 评估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推荐的心理痛苦温度计(Distress Themometer,DT)在肺癌患者中的使用情况,探讨肺癌患者心理痛苦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DT对湖南省肿瘤医院2015年10-12月收治的120例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2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12份.在112例肺癌患者中心理痛苦分数≥4分者46例,占总人数的41.1%.肺癌患者心理痛苦分数与躯体(r=0.454,P=0.000)、实际(r=0.381,P=0.000)、情绪(r=0.543,P=0.000)、家庭(r=0.221,P=0.025)方面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排在前10位的影响因素为担心复发、医疗医药费/经济问题、日常生活被打乱、睡眠状况、疲乏、忧愁、焦虑、害怕、知识缺乏、呼吸状况.结论 心理痛苦温度计可用于对肺癌患者心理痛苦评估的筛查,及时发现患者心理痛苦程度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医护人员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 延续性护理在肿瘤PICC置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张艳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肿瘤PICC 置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肿瘤PICC 置管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延续性护理,并予电子系统追踪护理,分析两组导管并发症和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PICC 置管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因并发症而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提升患者满意度.

  • 肿瘤护理的循证实践

    作者:Brenda Nevidjon;卢美玲

    本文介绍了以循证为基础的实践(Evidence Based Practice,EBP)的起源、发展、概念、方法和过程,以及循证实践与肿瘤护理的密切联系,目的在于让肿瘤护士了解EBP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护士在EBP中发挥的作用以及肿瘤护士在推广和应用EBP的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以期切实将EBP融入临床护理中,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和经济的高质量护理.

  • 中国肿瘤护士在癌症症状管理中的新角色

    作者:Mary Gullatte;焦杰

    本文重点论述了癌痛的流行趋势、机制、管理、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补充疗法以及其他常见癌症症状(静脉炎、恶心呕吐等)及护理干预,肿瘤急症(高钙血症、败血症、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脊髓压迫)的原因、治疗及护理措施,旨在说明中国肿瘤护士在癌症症状管理中的重要角色和地位.

  • 研究护士在临床试验中的作用

    作者:沈洁;王盈

    本文介绍了临床护理研究引入护理领域的发起国家以及临床护理研究工作包含的五大方面,概述了研究护士在整个临床研究队伍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以及护理研究工作的基本过程和技巧.目的在于帮助护理同仁对临床护理研究的开展、发展趋势有一基本的了解,以期激发护士从事临床护理研究工作的积极性.

  • 针灸可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障碍

    作者:刘少华

    巴西圣保罗联邦大学的Giron教授等人公布了一项新研究结果,针灸治疗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效果显著,具有安全、微创、耐受性好的特点,可减轻乳腺癌患者术后的身心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 化疗进程显著影响乳腺癌患者感知认知功能

    作者:刘少华

    美国匹兹堡大学护理学院Myers教授等人公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感知认知功能障碍(PCI)与乳腺癌生存者的化疗进程之间存在相关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化疗期间认知损害加重,且认知损害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低.接受化疗前的乳腺癌患者平均PCI得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随着化疗的进程,这种差距逐渐增大,但其在乳腺癌患者完成化疗5年以后开始逐渐减小,患者接受化疗前和化疗结束5年以后的平均PCI得分没有统计学差异.

    关键词:
护士进修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