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

护士进修杂志

Journal of Nurses Training 호사진수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 主办单位: 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 影响因子: 2.5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2-6975
  • 国内刊号: 52-106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6-4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士进修杂志社
  • 出版地区: 贵州
  • 主编: 过慧谨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在心房颤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王琳;胡玉芳;郦明芳;陈明龙;张凤祥;来菊菊;庄婧;李文静;周莹

    目的:探讨左心耳封堵术在房颤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6例房颤伴脑卒中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前做好各项检查配合、完善术前准备工作;术中密切观察心电、血压及病情变化,加强活化凝血时间的监测,及时准确地处置术中各种情况;术后做好活动、饮食指导及对比剂肾病的预防,重点是用药和随访知识宣教等。结果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左心耳封堵术,其中1例术中左心耳形成急性血栓,有3例患者随访已超过3次,封堵器在位功能正常,无新的栓塞事件发生。结论左心耳封堵术是近年开展的新技术,对操作者技术和围手术期护理要求较高,护理人员应具备丰富的心脏介入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敏锐的观察力、专业的救治力,以确保手术顺利地完成。

  • 脑脊液引流在主动脉夹层术后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祁世曼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 )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并非主动脉壁的扩张,有别于主动脉瘤,称为主动脉夹层血肿或主动脉夹层分离,简称主动脉夹层[1]。其具有起病急骤、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等特点。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方式不断改进,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不断提高,但术后神经系统的并发症仍是困扰临床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 CSF)引流已在开放的胸主动脉修复术中表现出明显的预防术后脊髓缺血的优势[2]。我科自2013年1月起,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采用脑脊液引流,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经会阴穿刺前列腺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的护理

    作者:韩景璐;陈艳

    目的:通过对患者手术前的健康教育及手术前、术后的护理及对患者、患者家属出院时的健康指导,使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方法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准确的评估;手术后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有无并发症的出现,同时加强工作人员和家属的防护,及时对患者和家属做好出院后如何进行防护的指导。结果通过对30例125Ⅰ粒子植入术的患者进行手术前充分的心理指导,准确的护理评估,全面的健康教育,手术后细致的病情观察,出院前进行健康指导,使患者安全的度过围手术期并能顺利出院。结论超声引导下经会阴穿刺前列腺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周期短。护理人员细致、耐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教育,争取患者及家属在住院期间的大力配合,可提高患者预后,改善医患关系。

  • 阿西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作者:程东艳;阎昭

    目的:总结阿西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所致不良反应的观察要点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16例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给予口服阿西替尼治疗,针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预防性的健康指导,密切观察患者用药过程,针对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及护理。结果16例患者口服药物后,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谷丙转氨酶升高及促甲状腺激素升高、皮肤毒性、高血压、蛋白尿、腹泻等,其中轻、中度不良反应较多,经给予患者合理的护理措施,无1例患者由于不良反应退出治疗。结论阿西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不良反应较多,但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药物毒性可得到有效控制,患者耐受性良好。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霞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12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乳腺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 -C30)和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定量表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老年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的护理

    作者:庞艳;王良梅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4年6月在我科行PC N L治疗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28例患者,总结护理经验及体会。结果2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皆在发病早期得到明确诊断并行抗休克治疗和良好护理,患者血压在24~96 h内都逐渐恢复正常,术后3~6 d内体温、血常规恢复正常,术后14 d内均治愈出院。结论感染性休克是 PCNL后的一个严重并发症,早期密切观察并发现休克的征象,维持血容量和血流动力学稳定,加强抗感染治疗和生命体征监测,能够有效防治感染性休克的发生。

  • 癌痛患者应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滴定多瑞吉的护理

    作者:赵云;孟爱凤;马圣香;王叶苹;羊波

    目的:总结32例癌性疼痛患者应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 )滴定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的护理经验。方法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建立系统化的健康教育项目,提高患者滴定治疗的依从性和有效性、准确的疼痛评估,保证剂量调整的准确以及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结果32例患者中27例滴定成功,5例滴定失败。结论芬太尼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滴定多瑞吉基本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并能迅速缓解爆发痛,值得临床推广。护理人员在滴定过程中有效的护理管理,对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准确的剂量调整、并发症的预防等起到重要的作用。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髋关节置换患者连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梁瑛琳;杨红梅;陈海花;王静;郑青;王晓娜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髋关节置换患者连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工作流程,确定主题,组建团队,制订流程图,分析各流程步骤中的潜在失效模式、失效原因及失效结果,进行严重度、可能性、危机值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订相应改进措施并落实。结果髋关节置换并发症发生率由6.34%下降至0.88%,( P=0.002)。结论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有助于细化髋关节置换连续护理流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改良式颈椎后路单开门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梁秋金;王书欣;丘婷;李玉洁;温志玲;梁明;唐亮情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钢板固定椎板的改良式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我科自2012年12月-2013年6月采用改良式颈椎后路单开门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管狭窄患者7例、连续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5例,并对患者实施系统护理。结果经精心治疗与积极护理,本组患者术前功能障碍得到显著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患者死亡。结论予以系统护理,可以改善改良式颈椎椎板成形术治疗节段脊髓压迫症,加快康复的速率。

  • DET/AIM 在肠造口术后周围皮肤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韦秀利

    目的:探讨DET/AIM在肠造口术后周围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照肠造口术后周围皮肤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造口周围评估工具进行评估监测,并根据AIM造口周围皮肤护理指南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造口周围皮肤皮炎发生情况和发生率。结果肠造口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造口周围皮肤皮炎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T/AIM应用于肠造口术后患者的皮肤护理中,能有效减少造口周围皮肤皮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临床推广使用。

  • 肩关节镜手术体位对术后血压变化的影响与分析

    作者:王小乐;鲁楠;张爽;安惠

    目的:探讨沙滩椅位与侧卧位两种肩关节镜手术体位对术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136例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两种体位各选取6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麻气管插管,术中血压控制良好,患者全麻清醒后返回病房,应用多功能参数监护仪监测两组病人血压,分析血压变化与手术体位关系,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沙滩椅位手术患者回病房后即刻血压较侧卧位低且低于其术前平均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血压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除需评估手术中的血压变化情况外,护士还需评估患者潜在的易导致术后出现低血压的相关因素,尤其应警惕沙滩椅位术后患者低血压的发生,严密监测术后血压变化情况,提出相应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 短信指导及电话随访护理管理模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韩丽蓉;韩晶;李志红;段青梅

    目的:探讨短信指导及电话随访护理管理模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共纳入200例我院诊断为结直肠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随访及复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术后短信指导及电话随访管理模式。随访1年,采用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ICP-CR)及自我效能进行评价,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模块中恶心呕吐、疲倦得分及特异模块中食欲降低、腹泻、呼吸困难、感到经济压力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功能模块中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得分及总体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自我效能总分、症状管理自我效能、共性管理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短信指导及电话随访管理模式医护人员定期的随访指导,明显提高了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爱康肤银敷料加速腹膜透析导管感染出口愈合的应用

    作者:邱晶;王海燕

    目的:探讨应用爱康肤银敷料对腹膜透析导管感染出口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腹膜透析导管出口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观察组应用爱康肤银敷料,对照组应用传统无菌纱布敷料覆盖,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腹膜透析导管感染出口处恢复、周边皮肤不良反应以及经济效益。结果观察组痊愈率78.12%、出口愈合时间(14.38±5.35)d,细菌培养转阴时间(8.49±1.52)d,其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肤压红、压痛、灼热感与潮湿感等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换药次数、换药耗时及治疗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爱康肤银敷料可加速腹膜透析导管感染出口愈合,减少患者皮肤不适感,降低治疗费用。

  • 综合护理干预在肿瘤内科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徐莉;陈晶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 PICC置管有效护理措施,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方法将我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接受PICC的252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6例,对照组实施PICC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面综合护理干预。结果两组PICC置管均取得成功,无1例失败,观察组置管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肿瘤内科PICC非计划性拔管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 吴茱萸肉桂贴敷神阙穴联合腹部按摩对脓毒症胃肠功能疗效的观察

    作者:陈名桂;王小菊;邝淑莹;黄丽霞;张晓璇

    目的:探讨吴茱萸肉桂粉醋调后贴敷神阙穴联合腹部按摩对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脓毒症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吴茱萸肉桂贴敷神阙穴,治疗组给予吴茱萸肉桂贴敷神阙穴联合腹部按摩,均于治疗前第1天、治疗后第3天、第7天评效。结果茱萸肉桂贴敷神阙穴联合腹部按摩后肠鸣音评分、胃潴留、大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茱萸肉桂贴敷神阙穴联合腹部按摩能促进肠鸣音恢复,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有效促进脓毒症胃肠功能的恢复。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 RDS)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的护理及效果观察

    作者:李欣颖

    目的:探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的护理策略及临床效果,并为该病的临床治疗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1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42例 NRDS早产儿,所有患儿均实施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再辅助相应护理策略。记录患儿在用药前后血气分析结果及辅助通气时间。结果患儿经机械通气及气管内PS液治疗后,用药后1 h、8 h及24 h的血气分析结果相较于用药前均有所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儿在治疗后紫绀及呼吸困难发生率均低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而言,开展系统及全面的护理策略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 上肢体位干预与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作者:丁岚;阿依古丽?阿不都瓦依提;李娥

    目的:研究上肢体位干预与康复训练在对脑卒中上肢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脑卒中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上肢体位干预和康复训练,方案实施8周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肩部疼痛情况(VAS)、肩关节被动活动度、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方案实施后,观察组患者 FM A 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肩部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肩关节被动活动度(被动前屈、被动外展、被动外旋)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脑卒中患者上肢体位干预与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上肢功能,降低脑卒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运用研究

    作者:袁小毛;陈培能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8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两组均进行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配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均采用Fugl‐Meyer(FMA)法与改良Barthel(MBI)指数评定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测上肢疼痛和水肿程度。结果完成实验80例,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上肢疼痛、水肿、FMA和MBI评分与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教育认知的影响

    作者:陈笑;许艳萍;杨文莉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相关知识认知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0月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家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儿家长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家长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结果干预前后,观察组家长手足口病知识调查问卷得分分别为(20.14±3.6)分、(27.69±2.4)分,对照组为(20.01±3.7)分和(23.78±2.4)分,干预后两组得分均有明显提升,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提升幅度更大( P<0.01);干预后两组患儿家长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有明显提升,观察组知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患儿家长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对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障身体健康有积极的意义。

  • Peplau 人际关系理论在社区精神障碍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李佳勋;杨淑恩

    应用Peplau人际关系理论指导社区精神障碍护理实践,提出社区精神科护士要根据社区精神障碍患者具体情况,在认识期、确认期、进展期和解决期扮演好不同的角色,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 中文版 PRE-DELIRIC 谵妄预测模型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作者:李云;贺婷;吴文娟

    目的:分析中文版PRE‐DELIRIC谵妄预测模型在ICU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选取306例ICU患者作为样本,使用PRE‐DELIRIC谵妄预测模型对其施测以行评价者间信度分析和预测效度分析。结果使用PRE‐DELIRIC谵妄预测模型时,评价者间的信度为0.94(P<0.01);预测效度结果表明,当PRE‐DELIRIC谵妄预测模型的阈值取42%时,灵敏度为0.848,特异度为0.946,ROC曲线下面积为0.936(95% CI:0.910~0.963)(P<0.001)说明工具具有较好的预测效度。结论 PRE‐DELIRIC的评价者间信度和预测效度较好,适合对ICU患者进行谵妄发生的预测。

  • 以奥马哈系统为指导的早期T2DM患者全程化护理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作者:隋伟玉;魏丽丽;闫甜甜;李少玲;胡新林;苗秀欣;杨乃龙

    目的:构建并实施“以奥马哈系统为理论指导的糖尿病专科门诊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患者病情管理-院后自我管理”的早期T2DM 患者全程化护理管理模式,探讨其对早期 T2DM 患者血糖、生活质量及知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早期T2DM患者80例,使用单双号法分组。实验组在接受常规门诊护理的同时,实施全程化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门诊护理。观察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的血糖、生存质量及知识水平的变化。结果干预进行后6个月,实验组在血糖、生存质量、知识水平三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马哈分类系统在评估中的应用,能够促进临床护理的评估和整体护理的实施,对慢性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具有临床指导意义;采用全程化护理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管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知识水平。

  • 音乐干预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作者:赵春娜;付丽;马淑颖;史宝欣

    目的:研究音乐干预对改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接受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6)患者采用常规术后护理,音乐干预组(n=56)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音乐干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心率、血压、睡眠质量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音乐干预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1),心率、血压下降明显(P<0.01),睡眠质量各项评分(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及总分)有所改善(P<0.05),入睡时间无改善(P>0.05)。结论音乐干预能明显改善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音乐干预安全、便利,可作为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术后恢复过程的有效辅助手段。

  • 手术室腔镜器械专人管理体会

    作者:张艳春;许敏;熊永乐

    目的:探讨腔镜器械使用、清洗、包装和灭菌过程中专科专人管理的效果。方法成立手术室腔镜管理小组,设立腔镜组长,实施专人发放腔镜器械,规范和建立腔镜器械的术前请领流程、术中使用流程、术后清洗流程、包装流程及灭菌流程。结果设立腔镜专科化管理后,腔镜器械、设备由专人负责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管理,能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保证了仪器、器械在工作中的正常运转,延长了精密贵重器械的完好性及使用效能,延长了设备、器械的使用寿命。结论科学规范的专科专人管理,有利于腔镜器械使用的高效性和安全性,确保手术的完成,对于保障腹腔镜手术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更好地配合医生开展新技术,更好地服务患者,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品管圈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效果评价

    作者:李文红;莫蓓蓉;杨华露;贾秀萍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品管圈的步骤和方法发动圈员自我管理,分析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和制订改进措施并实施。将2014年2-3月(实施前)与2014年9-10月(实施后)医护人员洗手率及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高低进行比较。结果 QCC活动实施后,医护人员洗手率从36%升至79%;同时,洗手率分别在诊疗操作前、诊疗操作后、无菌操作前及脱手套后这4个层面上均明显高于QCC实施前。并且,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因素通过持续改进后也有很大改善。结论品管圈的管理方法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良好效果。

  • 改进摆放方法对双关节咬骨钳清洗质量的影响

    作者:曾兴艳

    目的:为提高双关节咬骨钳的清洗质量,降低院感发生率,确保病人安全,探索一种合理有效的摆放方法。方法将回收的污染双关节咬骨钳608件,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304件采用传统摆放方式直接放于清洗框中,改进组304件在双关节处夹棉杆,比较两组裸眼目测,带光源放大镜目测及潜血试验的合格率。结果改进组清洗合格率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进后的清洗方法,可大大提高咬骨钳的清洗质量,可操作性强,值得推广。

  • 专职护士持续候诊巡查在确保急诊候诊安全中的效果评价

    作者:张洁;孙怡华;戴琳峰;蔡晓晴

    目的:旨在降低急诊就诊高峰时段候诊意外的发生,提高急诊患者的就诊满意度。方法构建专职护士候诊巡查制度(改进组),并与常规预检分诊流程(常规组)进行效果比较。结果改进组与常规组候诊意外的发生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组未因候诊意外发生医疗纠纷,常规组共发生2起。改进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水平、技术水平、急救技能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结论专职护士候诊巡查制定的构建能够有效降低候诊意外的发生,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就诊满意度。

  • 巧用输液器排气管制作骨牵引针防护套

    作者:胡桂平;江雪莲;郭晓玲;黄莺

    骨牵引术用于骨折病人的复位、固定,在骨科是一种常见治疗方法,应用非常普遍。在患者更换体位或功能锻炼时,外露部分的牵引针不仅容易受到触碰引起疼痛或移位,影响牵引效果,而且容易意外划伤病人的皮肤及衣、被等。为避免骨牵引针所引起的种种不良后果,我科采用输液器排气管制作骨牵引针的防护套代替传统的抗生素空瓶,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进展

    作者:国仁秀;查云萍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s ,TIVAP)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主要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系统组成,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充液体、营养支持治疗、输血和血标本采集等[1]。大量研究证明,输液港常用于恶性肿瘤患者[2],如白血病、乳腺癌、淋巴瘤患者等。本文就完全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面进行综述。

  • PICC置管渗液的研究进展

    作者:侯雪琴;季英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PICC)是一种经肘前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上腔静脉处的深静脉置管技术。PICC 用于临床国外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 PICC置管的使用仅次于中心静脉治疗[1],被广泛使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儿童及老年患者输液、N IC U 患者治疗等领域,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常见有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异位、静脉栓塞等[2]。相关文献[3]报道,PICC渗液的发生率较低,为2.21%。PICC渗液不仅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经济负担,也给护理工作也带来一定困扰,存在护患纠纷隐患,产生不利影响。现就PICC渗液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PICC置管 渗液 护理
  • 创伤者认知评价的研究进展及相关启示

    作者:尹秋馨;徐晓燕;林颖超;李颖;郑真;刘晓虹

    车祸、工伤、重大疾病等创伤性事件,以其突发性、不可预见性和后果严重等特点,不仅造成创伤者躯体及功能的损伤或障碍,且引发其认知、情绪、行为等异常;其中尤以意外创伤者认知不当所致心理残障为此类人群身心康复的大阻碍,甚至给其家庭、社会造成重负。鉴于 T edeschi等提出“认知评价是促使经历创伤性事件的个体实现积极心理调适(如创伤后成长)的重要心理机制”[1‐2],已有更多研究关注创伤者的认知评价。认知评价是一个过程,与个体及其所处环境、所拥有资源或个人需求有关,对个体的情绪体验起关键作用。个体是否面临困境,取决其怎样看待所遭遇的事件。认知评价有3种具体形式:(1)初级评价:个体主观感知到创伤事件对其的威胁。(2)次级评价:个体发现已有资源无法妥善处理该事件时即处于创伤事件所致困境中。(3)再评价:指个体再评价自己的情绪、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通常,拥有充足资源者对创伤事件初级评价时感知到的威胁较小,其次级评价时即体现较高的自我效能,较适应的再评价则是其对整个创伤事件的反馈性行为[3‐5]。本文综述创伤者认知评价的国内外相关研究,以期为深入开展创伤者创伤后成长等适应性认知评价的干预研究提供借鉴与帮助。

  • 一例Ⅰ型克纳综合征患儿行肝移植术的护理

    作者:邹洁;沈鸣雁

    克纳综合征(Crigler‐Najjar syndrome ,CNS)是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以尿嘧啶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缺乏所引起的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为表现。临床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CNS患者 UGT1A1酶活性完全缺失,异常增高的胆红素血症可导致核黄疸及其他神经系统损害,患儿大多在18个月内死亡[1]。肝移植是目前公认的治愈该疾病的唯一方法[2]。2013年10月,我院移植中心为1例Ⅰ型CNS患儿行亲体肝移植手术,术前快速有效的降黄护理、术后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管及胆道并发症,针对性的进行多元文化护理,使患儿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康复出院。现将具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护理心理学

    作者:刘晓虹;李丽萍;吴菁;汪际

    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其规律
      3患者心理反应的若干规律
      3.1.2患者的心理活动强度与其疾病实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不同个体对疾病认知程度的显著差异,主要受其个性心理特质等影响。此处所指“患者心理活动与其疾病的实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是患者心理活动的另一个基本规律,即指那些平日乐观、开朗且自制力较强的个体,自知身患重病后,同样会因其疾病的严重后果而产生复杂心理活动或激烈内心冲突。虽然他们通常能冷静地面对现实,一般不会有过激情绪反应或极端冲动行为,但他们同样会对其疾病所致一系列严重后果产生恐惧感。

    关键词: 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 糖尿病前期人群知信行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作者:张利霞;赵姜楠;郑蔚;孙萌;余钫

    目的:编制糖尿病前期人群知信行问卷,并测试其信效度。方法在查阅文献、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编制糖尿病前期人群知信行问卷,采取便利抽样法,对河南省郑州市某三级医院门诊体检筛查出来的325名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调查,对问卷的信效度进行检测。结果问卷各条目的内容效度(CVI)值为0.763~1.000,知信行三个子问卷全部条目平均CVI值为0.866、0.879和0.835。对三个子问卷进行因子分析累积解释变异量分别为80.347%、82.449%、80.075%,因子负荷在0.405~0.985,与设计问卷的结构基本吻合。三个子问卷间的相关系数为0.773~0.972,这些指标均表明问卷结构效度较好。三个子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01、0.949和0.803。结论糖尿病前期人群知信行问卷的信效度较好,可作为评估糖尿病前期人群知信行的状况,并指导和评价知信行干预的效果。

  • T ACE 肝癌患者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纵向调查

    作者:李晓蓉;车惯红;卢惠娟;秦薇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肝癌患者抑郁症状纵向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CES‐D量表纵向调查患者两个时点的抑郁得分:首次 TACE后(T1时点);6个月(T2时点)。结果本组患者死亡率36.82%,总流失率为50%。T1时,CES‐DT 1(11.57±7.06),27.0%患者有抑郁症状;T2时,抑郁得分显著升高(t=-2.93,P<0.01),CES-DT 2(14.53±8.58),36.5%患者有抑郁症状。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共有4个变量可解释T2时点抑郁31.8%的差异,分别是:T1时患者知情程度,T2时ECOG体力状况评分,T1时刻的child肝功能分级,T2时刻的TACE总次数。结论 TACE肝癌患者抑郁常见,且不断加重,应重视并积极应对患者抑郁症状,重点关注TACE次数4次以上且肝功能和体力状况得分更低的患者。

  • 护患情境会话

    作者:

    背景
      四岁男孩,因患过敏性鼻炎,而在门诊哮喘中心进行过敏原测定。
      交流
      护士:您的孩子患了过敏性鼻炎,请去检查一下过敏原,看是什么原因引起过敏的。
      患儿家属:做这个检查有没有副作用?
      护士:请放心,就象做皮试一样,没有副作用的。
      患儿家属:那要刺那么多的点是做什么的?
      护士(指着抗原液):这是从各种容易产生过敏的动植物中提炼出来的抗原。孩子若有过敏的话,一接触过15分钟就可以看得出结果。

  • 医养结合老年长期照护模式的运行实践

    作者:童立纺;赵庆华;肖明朝

    目的:探讨医养结合老年长期照护模式的运行。方法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从入住评估、制订并实施照护计划、动态评价照护效果几个阶段践行医养结合老年长期照护模式。结果我院老年护养中心医养结合老年长期照护模式成功运行,老人对中心的服务满意度达98%。结论医养结合老年长期照护模式能够成功运行,值得广泛推广。

  • 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护理学院教学特点及启示

    作者:孙霞;刘化侠;王笑蕾;李蕾

    介绍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护理学院先进的教学理念、合理的课程设置、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技能实验-高科技模拟仿真实验-临床实践相统一的特色实践教学,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 美国 护理教育 教学
护士进修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