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

护士进修杂志

Journal of Nurses Training 호사진수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 主办单位: 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 影响因子: 2.5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2-6975
  • 国内刊号: 52-106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6-4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士进修杂志社
  • 出版地区: 贵州
  • 主编: 过慧谨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出院计划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效果研究

    作者:孙红侠;沈莹;张学萍;朱达霞;陈丽娜;夏荩洁

    目的 探讨出院计划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青年A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定期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出院计划干预,时间为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一般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一般指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MIDA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为3.33%,对照组为1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85、5.039,P<0.05).结论 对青年AMI患者实施出院计划,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积极控制高危因素,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心脏事件的发生.

  • 快速康复理念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黄敏;罗艳丽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在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等全文数据库检索"快速康复"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相关研究,终纳入7篇研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快速康复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初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总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快速康复组与对照组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能加速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术后的恢复,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 产科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的信效度研究

    作者:尹月娥;周文娟;方肖琼;刘李洁;方红芳

    目的 针对产科特殊性风险,对现临床广泛使用的Autar血栓风险评估表进行修订,形成更适用于产科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的量表,为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方法 咨询专家,查阅文献,分析产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风险的相关危险因素,修订量表,删除Autar血栓风险评估表中不适用于产科的条目,增加产科相关并发症等条目,并进行预试验,结合预试验结果和专家意见反复修订量表,形成产科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255例住院孕产妇(排除部分特殊情况)进行测评,分析其信效度及临床诊断评价.结果 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12,各维度 Cronbach's α系数为0.651~0.724;各模块相关系数介于0.472~0.8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灵敏度为66.667%,特异度为100%.结论 修订后的产科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各模块均具有一定的鉴别度,并且与静脉血栓风险有一定的相关性,评价效果较Autar血栓风险评估表好.可用于所有孕产妇的静脉血栓风险评估,为孕产妇静脉血栓的预防、监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 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谢萌;施玲玲;周丽娜;周星华;钱琴丹

    目的 研究音乐配合先俯后仰位对新生儿抚触的舒适度与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6 月在本院产科出生的120例新生儿,按出生顺序将符合准入标准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改良组与传统组各60例.传统组采用常规护理和标准体位抚触-先仰后俯位;改良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音乐配合先俯后仰位抚触,比较两组新生儿抚触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的舒适度和抚触效果.结果 改良组抚触第1天的哭闹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1),两组抚触第2天、第3天、第4天的哭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排胎便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改良组均早于传统组,抚触第4天改良组的经皮黄疸指数(TCB)平均高值与低值、高胆红素症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P<0.01).结论 采用音乐配合先俯后仰位抚触,新生儿第1天抚触的哭闹率更低,舒适度更佳,新生儿更容易接受抚触,从而提高了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效果,本研究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利益相关群体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与专科护士并轨培养的认知调查研究

    作者:钟清玲;李熹雯;唐龙花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型硕士、专科护士、护理专家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与专科护士并轨培养的认知及态度.方法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编制问卷,采用便利抽样,从全国东北、东、中、西部部分省市调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50名、专科护士250名和护理专家50名.结果 专科护士和护理专家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了解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专硕和护理专家对专科护士的了解程度相对较高.三组人群普遍对并轨相关政策不太了解.三组人群普遍认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护士培训并轨是可行的,且支持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国家级专科护士培训并轨.从临床实践环节实施并轨是三组人群认可度高的并轨方式.结论 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与专科护士并轨培养是可行的,但护理专业型硕士与专科护士之间的了解不足.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可尝试与国家级专科护士培训并轨,从临床实践环节实现接轨.

  • 护士长人际技能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

    作者:肖仁梅;贺世春;严莉;陈永琴;周雯婷

    目的 了解护士长人际技能现状,为科学评价护士长人际技能和开展培训提供方向.方法 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抽取65名护士长作为被考评对象,从护士长的德行垂范、愿景激励、沟通技巧、个性关爱四个维度自行设计人际技能考评表,采取360°考评法,由被考评者的下级、同级、上级、本人共593名人员参与考评,合计发放1950份考评表,考评表回收率94.82%.结果 不同考评者给护士长人际技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下级评分高,上级评分低,同级、本人评分居中;护士长自评评分低于他评;不同人口学特征(除学历外)护士长人际技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360°考评法能客观、全面地评价护士长的人际技能;能发现护士长人际技能存在的不足,为针对性的护士长人际技能培训提供参考价值.

  • 护理人员的前馈控制对血液标本质量的影响

    作者:陈玉莲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的前馈控制对血液标本质量的影响,提高血液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 将我院骨外科2016年1-2月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30例,分别由干预组的护士与对照组的护士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干预组实施前馈控制,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血标本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的血液标本质量的合格数215例(合格率为93.5%),不合格数15例,其中,标本凝固5例,标本溶血4例,标本脂血3例,标本采集量不足3例.干预组血液标本质量的合格数225例(合格率为98%),不合格数5例,其中标本凝固2例,标本溶血1例,标本脂血1例,标本采集量不足1例.两组标本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向患者讲解、指导采血前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及时送检是血液标本分析前的重要质量保证.

  • 基于HIS的护理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作者:潘洁;李国宏;徐翠荣;王晓燕

    目的 开发并应用基于HIS的护理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促进护理质量管理信息化,提高质量管理效率,提升护理质量.方法 基于医院现有的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护理质量管理信息系统,采用自行编制的护士对护理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满意度问卷,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06名护理质量管理者进行调查,调查其对护理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满意度,对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检查分值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后,在护理质量问题录入与分析的时间显著减少;护理质量管理者对该系统满意度高;护理质量检查分值提升明显.结论 基于HIS的护理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融入了科学质量管理方法,实现了质量数据智能判断、辅助决策,使护理质量数据客观准确,质量持续改进.

  • 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惠霞;肖珊

    目前,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DVT是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推荐住院恶性肿瘤患者无禁忌证,均应进行药物或物理预防治疗.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为患者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不但能有效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还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了解恶性肿瘤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同时给予积极的干预措施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显得十分重要.现将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简述如下.

  • 围手术期液体管理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鹏;李华英

    外科手术患者静脉补液是护士基础与常见的工作之一.虽然补液的剂量与种类由医生决定,但护士作为这项工作的终操作者,不应仅满足于机械地执行医嘱,还有必要了解其进展.现就围手术期液体管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胸外科患者术后意外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郑洁;卢容

    目的 分析胸外科患者术后意外拔管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胸外科手术后发生意外拔管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意外拔管的原因及制定护理措施.结果 26例发生意外拔管的患者中,老年患者(年龄>60岁)18例(69.2%),夜间意外拔管20例(76.9%),白天意外拔管6例(23.1%),夜间意外拔管率明显高于白天,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6例患者中,自行拔管21例(80.8%),其中,因疼痛而拔管的患者12例(57.1%),因心理烦躁,焦虑拔管的患者6例(28.6%).经过有效护理,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胸外科术后的意外拔管多见于老年患者,好发于夜间,护士应加强夜间巡视,固定好各管道,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 全局式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钱蕾;葛兆霞

    目的 探讨全局式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86例行冠心病介入术的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全局式护理,包括个体化健康宣教,全程心理护理,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易发并发症,给予相应的积极预见性护理措施,指导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内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焦虑情绪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3%,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6%,对照组为7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术患者进行全局式护理,能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情绪,降低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冠心病患者术后恢复,并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 暖风机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丁晓慧

    目的 探讨暖风机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上海长征医院2015-2016年收治的147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患者,术前根据患者住院号奇偶性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中拟使用暖风机进行保暖,对照组术中无特殊保暖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60min、术中120min及术后的体温,在患者送入苏醒室后30min、60min两次对患者进行寒战程度分级,并在60min时进行复苏质量评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保暖、术后寒战及复苏质量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术中60min、术中120min和术后的体温分别为(36.7±0.3)℃、(36.5±0.2)℃及(36.3±0.3)℃,明显高于对照组(36.5±0.5)℃(P<0.05)、(36.4±0.2)℃(P<0.05)及(36.2±0.3)℃(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0min和60min时寒战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60min复苏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暖风机能够减少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中热量丢失、减少低体温的发生,并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寒战及改善患者复苏质量.

  • 五位一体模式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中的应用

    作者:徐洁

    目的 探讨五位一体模式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肿瘤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康复指导,观察组采用五位一体模式干预,即医生、护士、康复师、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与康复锻炼计划的制定、实施和监督,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依从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肢功能活动角度达优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依从率为71.4%,明显高于对照组38.1%(X2=15.92,P=0.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46%,明显低于对照组35.55%(X2=52.4,P<0.01);观察组患肢功能活动角度达优率为84.2%,明显高于对照组68.18%(X2=42.48,P<0.01).结论 采用五位一体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锻炼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肢功能活动角度达优率,降低患肢功能障碍,改善生活质量.

  • Xp21邻近基因缺失综合征的护理

    作者:贺芬萍;彭小明;郑琪;罗彬

    甘油激酶缺乏症(Glycerol kinase deficiency,GKD)是目前唯一一种生化缺陷已知的甘油代谢缺陷病,分为单纯型和复合型.复合型GKD是指涉及染色体Xp21区域不同大小片段基因的缺失所致,常累及GKD、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AHC)、杜氏肌营养不良(DMD)这3个疾病的基因位点,因此复合型GKD又称为Xp21邻近基因缺失综合征[1].

  • IV3000敷贴加无菌棉球填塞治疗婴儿疝气的效果观察

    作者:吴竞一

    目的 观察IV3000敷贴治疗婴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70例婴儿疝气、其中腹股沟斜疝30例、直疝5例、脐疝35例.采用IV3000敷贴加无菌棉球填塞治疗.结果 治疗2个月,50例治愈,另20例治疗3个月后也达到临床治愈,且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发生皮肤过敏反应.结论 采用IV3000敷贴治疗婴儿疝气是目前较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 IV3000敷贴 婴儿 护理
  • 原发性胃淋巴瘤手术患者临床服务项目认证营养支持模式的应用

    作者:冯梅;杨利华;费国猛

    目的 研究建立JCI标准下临床服务项目认证(CCPC)营养管理模式,对原发性胃淋巴瘤(PCL)手术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方法 根据JCI标准下CCPC服务项目建立营养管理模式,设计流程.通过医生、护士、营养师、患者、患者家属共同来打造一个立体纬度的健康理念和行为习惯.为纳入CCPC服务的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营养保健服务,并进行干预和支持.结果 各时段患者营养管理效果评价指标、蛋白质分解量测定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CI标准下CCPC营养管理服务模式的应用,能改善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营养状况,为康复打下基础,值得推广.

  • 中央孔型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王筱云;元静;王静;王瑶

    目的 探讨中央孔型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 V4c)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时,个性化的围术期护理对手术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7月青岛眼科医院诊断为高度近视并植入 ICL V4c 晶状体的患者15例 30 眼,术前行全身及眼部检查,全程行耐心细致的护理.随访术后1周、1月的佳矫正视力、眼压,患者满意度及心理变化.结果 术前裸眼视力0.02 ~0.25,矫正视力0.8~1.0.术后1月裸眼视力0.9~1.5,矫正视力1.0~1.5.术后1月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术前眼压值(14.92±2.44)mmHg(1 mmHg=0.133 kPa),术后1月眼压值(13.65±2.88)mmHg.其中3例患者术后4 h眼压升高,予以解释病情,安抚患者情绪,行前房穿刺放液,口服尼目克斯50 mg,眼压得到控制.1例患者术后1月由于外伤致ICL位置偏位,眼压升高,予以散瞳观察后,ICL位置及眼压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后1周出现光晕,未予特殊处理,6个月随访时光晕消失.所有患者满意度高.结论 个性化的术前宣教,主动的术中配合,积极的术后健康指导和密切的医护协作,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术后治疗效果.良好的心理护理在患者康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密切的医护配合和个体化的健康指导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 右下肺隔离症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期的护理

    作者:曾天裕;刘秀兰

    报告一例右下肺隔离症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期的护理.麻醉复苏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本身及麻醉药物的影响,还要时刻预防精神疾患的突然发作;麻醉及复苏都具有较大的挑战性.我们严密监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的的生命体征及呼吸变化及时调整呼吸模式;掌握好拔管指证,加强麻醉专科护理,麻醉复苏过程平稳有效.

  • 心理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姜永芬;赵思佳;康君琴;王蓉;董从琴

    目的 评估心理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90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设立为对照组;另90例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设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较入院时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韩珊珊;赵惠敏;杨桂云;田莹;王维铁

    目的 讨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就诊于我院心血管外科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优质围术期护理,观察患者术前与出院时体温、体质量、血红蛋白含量、营养状态、胸腔积液、下肢水肿状况.术前与出院时焦虑抑郁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全部患者围术期无死亡,出院时体质量较入院时增加(P<0.05),营养状态较前好转(P<0.05),体温下降,全部患者术后胸腔积液及下肢水肿情况消失(P<0.05),患者满意度较高.术后焦虑与抑郁人数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结论 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围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改善患者预后,明显减少焦虑抑郁.

  • 饮食干预对妇科术前肠道准备的影响

    作者:戴丽华;陈伟婧

    目的 探讨饮食干预对妇科手术前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162例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检查治疗术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方法进行肠道准备,观察组在常规方法进行肠道准备的同时,自入院起接受饮食干预,护士和医生分别于术前和术中评价肠道准备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士评价肠道准备有效率97.56%,医生评价达优率74.39%,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饮食干预可提高术前肠道准备效果,减少反复灌肠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医生对肠道准备的满意度,保证患者安全.

  • 护理干预对手外科患者术后镇痛及康复的影响

    作者:乐荣荣;胡晶晶;魏琼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手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手外科住院的100例患者,在手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细致周到的护理.采用SF-MPQ量表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程度,统计患者的断指成活率、并发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SF-MPQ评分显示患者护理后的疼痛度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断指成活率为97%.并发症发生率为6%.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为(90.47±10.69)分.结论 围手术期细致周到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感觉,提高断指成活率,降低并发症概率,促进患者康复.

  • 护理心理学

    作者:刘晓虹;吴菁

    临床心理护理的理论与模式1 概述1.3 心理护理的实施形式 开展临床心理护理,若借鉴现有的临床分级护理模式(依据患者病情的轻重,将其护理等级依次区分为特别护理、一级、二级和三级护理),根据患者身心状态的好、中、差,区分轻重缓急地实施心理干预,有望显著增强心理护理的针对性、有效性.例如对有严重心理危机的患者,相当于基础护理的特别护理或一级护理的对象,可实施狭义的心理护理;心理状态较稳定的患者,相当于基础护理的二级或三级护理对象,宜实施广义的心理护理.这样可较大程度地减少心理护理的盲目性,把有限的护理资源首先用于内心激烈冲突、随时可能发生意外的患者.

  • 精神科新入职护士精神压力调查研究

    作者:陈敏敏;徐洋;伍丽嫦

    目的 探讨精神科新入职护士的精神压力、压力源及解决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精神科新入职护士和某综合医院内科新入职护士各50名,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应用Dantest精神压力分析系统测量其精神压力水平,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其压力源.结果 研究组生理压力指数和心理压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新入职护士都存在护理工作不被理解、社会地位低等负性情绪.但研究组担心病人攻击受伤害、独立值班应急处理能力差、工资福利不好等压力更为突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新入职护士承受的精神压力较综合医院内科新入职护士高,应努力控制或减少新入职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制定有效措施,保持精神科护理队伍的稳定.

  • 应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结核潜伏感染的调查研究

    作者:吴海玲;张鹏亮

    目的 应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即T-SPOT.TB)检测并了解医院护理人员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情况.方法 收集我院182名护理人员(其中内科病区75人,外科病区78人,辅助科室29人)的外周血进行T-SPOT.TB试验,分析结核潜伏感染情况.结果 182名护理人员中,T-SPOT.TB阳性者47人,总潜伏感染率25.82%;内科、外科及辅助科室的T-SPOT.TB阳性率分别为22.67%(17/75)、26.92%(21/78)、31.03%(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5,P=0.65).工作年限≥3年的护士T-SPOT.TB的阳性率31.9%(37/116),明显高于工作年限<3年的护士T-SPOT.TB阳性率15.2%(1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6,P=0.01),其RR值为2.62(95%CI:1.21~5.71).结论 综合性医院的护理人员结核潜伏感染率可受工作年限的影响,且与工作年限呈正相关,而受所在科室类别的影响较小.

  • 临床带教

    作者:

    关键词:
  • 髋人字石膏固定患儿排泄物接收装置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方继红

    石膏固定是患者在骨折后常用的一种固定方式,石膏的种类较多,按形状可分为石膏托、管型石膏、石膏围领等几种;按固定部位可分上臂石膏、前臂石膏、上肢肩人字形石膏、小腿石膏、大腿石膏、下肢髋人字形石膏等.保持石膏的清洁干燥、不被大小便污染,是石膏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在石膏的种类中,有一种下肢髋人字形石膏,常用于小儿骨科病房.

  • 一种导尿管球囊抽吸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王偲;袁雅;刘越

    我国有很多患者因为各种原因,如手术、危重、休克、尿失禁或会阴部有伤口等情况需要留置导尿管.导尿管分为硅胶导尿管和乳胶导尿管,经由尿道插入膀胱将尿液引流出来.当进行留置导尿管操作时,将导尿管插入膀胱,需用注射器向导尿管球囊注入10~15mL液体,一般不超过30mL,使靠近导尿管头端的球囊形成一个球形水囊,以便通过球形水囊将导尿管卡在膀胱内使导尿管不易脱出,导尿管末端连接引渡袋以便收集尿液.

    关键词: 导尿管 球囊 抽吸 护理
  • 卫生职业教育护理类教学改革课题的立项分析

    作者:刘晓辉;潘玲;王晶晶

    目的 分析169项卫生职业教育护理类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评价指标对169项立项课题进行评价,运用统计学处理立项课题各部分指标得分并进行分析.结果 教改立项课题的研究内容多集中在学科(课程)教学研究方面,占立项总数的43.2%;课题立项总分32~93分,平均为(60.55±13.50)分;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提示,职称及学历是科研立项总得分的影响因素,这2个因素共同解释科研立项得分总变异的R2=0.515.结论 课题申报整体质量有待提高,进行教师教育科研知识和能力培训是提高申报课题质量的关键.制定简洁、可操作性强的评审指标能增加课题评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 以标准作业程序为基础的PBL模式英语教学查房的推广应用研究

    作者:王丹;姚壮;单军娜;王丽波

    目的 探讨PBL模式英语教学查房的推广对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意义.方法 采取随机分组法将我校2013级护理本科生分为观察组37人,对照组36人,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授课的基础上每个月入临床进行一次PBL模式英语教学查房,对照组采用常规课堂授课方式,比较一学年后两组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及英语教学质量的改进.结果 观察组在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及英语教学质量的改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模式英语教学查房可尝试性地作为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途径,适合在本科医学英语教育中推广应用.

  • 英国格鲁斯特郡医院的儿童人性化护理

    作者:陈芳

    探讨英国儿童医院的环境,专业的儿科护士,对儿童的尊重及尊严的保护,儿童临终护理的开展,反思我国的儿科护理现状,从而得到启发.

  • 中医护理技术在国际交流生及港澳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包庆惠;赵菁菁;陈惠超

    目的 探讨中医教学结合临床实践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13-2016级本科护理学国际交流生及港澳学生共9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讲授的传统教学方法,以见习为主;观察组采用讲解、演示、学生动手教学方法.结果 观察组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92.7%~97.3%的学生认为讲解、演示、学生动手及讲授体会的授课方法效果好,满意度高,对学习中医护理技术热情高,同时可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结论 讲解、演示、学生动手授课方法可提高学生对中医护理技术学习的热情,学生满意度高.

护士进修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