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

护士进修杂志

Journal of Nurses Training 호사진수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 主办单位: 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 影响因子: 2.5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2-6975
  • 国内刊号: 52-106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6-4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士进修杂志社
  • 出版地区: 贵州
  • 主编: 过慧谨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小剂量短间隔应用甘露醇抢救婴儿脑疝的护理

    作者:张丽萍;陈娟弟;何时军

    婴儿蛛网膜下腔出血易并发脑组织大片低密度区,以致发生小脑幕切迹疝.临床上对于发生脑疝的婴儿仍无有效的措施.颅内出血婴儿颅高压与脑水肿之间常形成恶性循环.及时、彻底的降颅压是阻止脑水肿、逆转脑疝的关键.应用小剂量、短间隔甘露醇降颅压既无过度通气引起脑缺血副作用,也无侧脑室引流术损伤脑组织危险.小剂量短间隔应用甘露醇抢救婴儿脑疝疗效及护理尚无报道,本文探讨如下.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缺氧性损伤及其吸氧护理

    作者:沈莹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缺氧状态、监测吸氧疗效.方法测量160例AMI病人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氧饱和度(SaO2),监测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将SaO2和SPO2与病人病情比较.根据SPO2选择吸氧流量并做好相应护理.结果 (1)AMI病人入院时PaO2和SaO2下降占55%(88/160);(2)病人病情与缺氧有关,SPO2≥0.92病情较轻;(3)吸氧能增加SPO2者预后较好.结论根据病人缺氧具体情况选择吸氧流量使SPO2≥92%有助于减轻心肌损伤,改善预后.

  •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与对策

    作者:张霁;段敏

    目前肝脏移植作为一种临床治疗手段已日渐成熟.然而,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作为继排异反应后常见的并发症,常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由于终末期肝病及肝移植手术本身所带来的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抗生素的滥用导致新的耐药菌株不断出现,使无数学者试图减少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努力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1].

    关键词: 肝移植 肺部感染
  • 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房秋燕;刘华;郑青

    结核是肾移植术后常见的感染性并发症之一,肾移植患者结核的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可高达4.1%~11.8%[1~3],肾移植术后大量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极大地降低了以T淋巴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系统功能,为结核菌感染和潜伏性结核杆菌(休眠结核菌)的复燃提供了条件和机会[4].此类患者并发结核病病情复杂、诊治困难、易于全身播散、死亡率高[5].加强观察和护理尤为重要,现报告如下.

  • 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监测与护理

    作者:蒋婉英

    重症急性胰腺炎起病急,病情复杂,进展快且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达20%~40%,以往主张手术治疗.90年代以来,由于对患者进行各种有效的ICU监测和护理,纠正内环境紊乱,非手术治疗逐渐为大家所接受.现将我院近6年来重症急性胰胰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监测与护理报告如下.

  • 导管引流灌洗术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

    作者:张兆奎;刘秀勤

    传统的胸穿抽液术虽然是治疗胸液的有效方法,但存在穿刺次数多、胸液排不尽、吸收缓慢、易致积液包裹、胸膜粘连肥厚等缺点.自1992年1月以来,我们对本院收治的60例结核性胸液患者采用细导管进行胸腔引流、灌洗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将治疗及护理总结如下.

  • 力尔凡配合外照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及护理

    作者:胡莲英;冯惠霞;王利娟;林燕珍;张杏兰

    目的观察力尔凡配合放疗对鼻咽癌疗效的影响.方法 8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力尔凡加放疗)和单纯放疗组.结果放疗结束时及3个月后综合组鼻咽全消率及颈淋巴结全消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且在所有达到全消的病例中,鼻咽灶、颈淋巴结全消中位剂量综合组都低于单纯放疗组,放疗前后白细胞的变化,综合组下降不明显,单纯放疗组下降明显.结论力尔凡配合放疗能提高鼻咽癌的疗效及减轻放疗反应.

  • 儿科常见有创操作的疼痛评估和护理对策

    作者:张玉侠;沈国妹

    目的探讨儿科常见有创操作的疼痛评估方法和疼痛等级.方法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100例需要接受有创操作的患儿, 用Wong-Baker 量表进行主观评分,用FLACC量表进行客观评分.结果四种操作造成的疼痛等级递增排序为皮下注射、静脉穿刺、肌肉注射、腰椎穿刺,均产生较明显的疼痛反应,学龄期患儿的各项操作的主客观评分明显高于学龄前期患儿的评分(P<0.01),疼痛主、客观评分的一致性良好(r=0.67, P<0.01).结论儿科常见有创操作可导致较明显的疼痛反应,护士可用Wong-Baker量表对患儿进行疼痛评估,并应采取可行的措施以减轻疼痛.

  • 再次与多次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护理

    作者:侯明君;蔡芸菲;周万芳

    目的报告再次与多次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早期结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再次与多次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6例(12.1%),主要死因为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与肾功能衰竭.再次与多次瓣膜置换术的危险因素与急诊手术、再换瓣次数、术前心功能状态、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有关.116例患者康复出院,术后半年心功能达Ⅰ~Ⅱ级者占92.2%.结论重视心律失常和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护,作好健康宣教和随访,有利于降低此类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早期死亡率.

  • 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陈成英;胡晓蓉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是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的主要并发症,是导致Allo-BMT后期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严重影响移植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因此对cGVHD的观察与护理的研究对提高Allo-BMT的成功率及移植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36例白血病患者Allo-BMT治疗后发生cGVHD的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 腹壁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在门静脉高压症中的可行性评价

    作者:陆关珍;沈旭慧;沈轶群

    目的对40例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腹壁浅静脉留置针穿刺从不同侧面评价留置效果.方法以第四代"Y"型留置套管针,根据被选静脉血流方向,依靠左食、拇指的辅助作用,以10°~15°进针见血后妥然固定.结果观察组的腹壁浅静脉充盈度、可穿刺静脉数目非常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自然回血率、再次置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生理盐水对封管结果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门静脉高压有广泛腹壁浅静脉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开放的病理基础,为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提供了穿刺途径.

  • 危重症肠内加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研究

    作者:洪慧丽;张铮;戴国强;刘汉

    目的探讨肠内加肠外营养支持在危重病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对186例收住ICU的危重病患者随机分成肠外营养组(PN)87例,肠内加肠外营养组(EN+PN)99例,观察两组不同营养支持方法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单纯PN组并发症高,易发生高血糖及肝功能损害,维持营养状态效果差,终导致胃肠功能衰竭.而EN+PN组并发症少,疗效高,降低了MODS发生率.结论对危重病人早期实施EN+PN营养支持,不仅可有效防治胃肠功能衰竭,同时在降低危重病人的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和促进患者康复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 口腔喉部肿瘤术后鼻饲管插管方法的研究

    作者:魏清凤

    目的为探讨口腔喉部肿瘤切除术后病人建立佳进食通道的方法.方法将85例口腔喉部肿瘤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插鼻饲管,实验组采用操作前自鼻腔先后滴入1%呋麻滴鼻液和1%丁卡因,操作时分步间歇进行,并配合有效的心理暗示和手法技巧等措施插鼻饲管,比较两种鼻饲管插管方法效果.结果经统计分析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5),实验组插管一次成功率及插管伴随症状少优于对照组,一次插管成功率由原来41.86%提高到90.47%.结论改进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口腔喉部恶性肿瘤切除术插鼻饲管难的护理问题,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维持性血透患者不同时间采集血标本对血红蛋白测定的影响

    作者:徐立;王辉;单友梅;高明;杨金芳;刘必成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测定血红蛋白水平佳的采血时间.方法根据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占干体重的百分比,将其分为4组,于透析不同时间抽取血标本进行测定.结果 A、B两组患者透析前、透析中、透析结束时的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组患者透析前、透析中、透析结束时的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D组患者透析前、透析中、透析结束时的血红蛋白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四组患者透析中的血红蛋白水平与其相对应的透析间期的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血透患者体重增长在干体重的3%以内时,测定血红蛋白的标本可在血透的任何时间采取,而血透患者体重增长在干体重的3%以上时,测定血红蛋白的标本应在血透中间采取.且在透析中间采取血标本可替代在透析间期采取.

  • 中西医结合与传统方法对扁桃体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

    作者:高淑贞;刘沂;迟玉莲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方法与传统方法应用于扁桃体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将116例扁桃体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8例,采用金银花、黄芩、马勃、薄荷、利多卡因等组成煎制,速冻制成药物冰块,用于扁桃体术后局部镇痛.对照组58例,采用传统方法用于扁桃体术后镇痛.结果实验组镇痛作用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药物冰块用于扁桃体术后镇痛效果优于传统方法,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连台手术中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与研究

    作者:王云芳;张煜敏;郭波月

    目的了解连台手术室内空气中微生物污染的情况.方法对手术室内空气进行手术前、手术中、手术结束时、连台手术中以及第一台手术结束后经过通风、湿式清洁消毒后的连台手术中(实验组),随机抽取236份样本做监测对比.结果每天第一台手术室内空气中微生物含量平均合格率为95.74%,连台手术中微生物含量平均合格率为78.57%,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χ2=5.29,P<0.05);实验组的连台手术中微生物含量平均合格率为93.75%,与没有进行通风、湿式清洁消毒的连台手术中微生物含量平均合格率相比较(χ2=3.87,P<0.05)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连台手术前,必须对手术室内的空气进行消毒或通风、湿式清洁消毒处理后再进行下一台手术.

  • 一氧化氮与内皮素-1对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作者:雷松蕙;黄明夏

    目的为探讨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与慢性缺氧肺动脉高压的关系以及吸入NO和吸入氧的治疗效果.方法实验时将动物(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组1)、缺氧组(组2)、缺氧加吸氧组(组3)、缺氧加NO吸入组(组4)和缺氧加NO吸入加氧吸入组(组5).结果组2与组1比较平均肺动脉压明显增高,氧分压、血浆NO明显降低,血浆ET-1明显增高.析因分析处理间P<0.01,交互影响P<0.01,表明吸入NO同时吸氧有交互影响.结论 NO与ET-1参与了慢性缺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吸入NO的同时吸氧能显著降低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增强肺氧合.

  • 抚触对减低白内障患者局麻手术中焦虑水平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粉婷;丁晓英;关锐利;黄沙燕

    目的评价抚触对白内障患者在局麻下实施手术过程中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实验前后建立抚触组与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抚触组进行抚触安慰.利用视觉相似测量和交谈测量紧张度,脉率、收缩压和舒张压用于测量生理性应激反应,同时分析血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可的松、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含量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照,抚触组中有利于减少焦虑的因子含量明显高于非抚触组,抚触组中肾上腺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患者于局麻下行白内障手术过程中,非损伤性护理介入可能减低患者的焦虑情绪.

  • 国内外护理研究差距分析

    作者:吴健;王玲勉

    护理科学研究作为护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对护理学科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近年来,护理科研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并取得一定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而研究国内外护理科研现状,分析国内外护理研究上的差距,打破找不到护理科研切入口的限制,从而加快我国护理科研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护理研究 差距分析
  • 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防范护理医疗事故

    作者:孙元美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出台,使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防范医疗事故发生,成为摆在护理人员面前又一重要课题.

  • 护理纠纷与护理管理

    作者:沈金琴

    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病人从被动消费逐渐走向主动消费,许多医院已推出病人选择医生、护士,选择治疗、护理方案的举措.这无疑增加了医院的压力和竞争力,医院要想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站稳脚跟,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声誉和优质的医疗服务,而杜绝医患之间的纠纷是提高医院声誉的好方法. 笔者对我院外科1997年1月~2001年12月所发生的37起护理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寻求管理措施.

    关键词: 护理纠纷 管理措施
  • 危重烧伤病人阴茎静脉穿刺的技巧和方法

    作者:黄子丽

    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伤后高代谢、负氮平衡、体液丢失过多,尤其是体液渗出期,胃肠功能紊乱,休克感染治疗中需要立即静脉补液.因病人体表静脉大多被破坏,穿刺条件差,所以利用阴茎静脉穿刺输液在危重烧伤病人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 巧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作者:李勇

    我科于2002年应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置入心包腔引流心包积液,置入胸腔引流气液胸,取得良好效果.由于该法操作简单,损伤小,现介绍如下.

  • 3L切口层保护器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莲英

    剖宫产是产科常施行的手术,而剖宫产时当胎头娩出时大量羊水伴随血液一起涌出,不仅会污染手术敷料,不符合无菌原则,而且污染了手术床,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因易浸湿术者的衣袖等处,更增加了医务人员的职业危害[1],以前我们用无菌治疗巾覆盖浸湿的敷料,但手术床的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 介绍一种输血牌在手术室的应用

    作者:王冠容

    手术室进行输血操作的机会较多,因此杜绝输血差错的隐患很重要.近年来,我院手术室借鉴国外经验制作的输血牌在这方面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现介绍如下.

  • 简易小儿包皮罩的新制作

    作者:郭军航;刘晓文;殷艳华

    泌尿外科尿道下裂、隐匿阴茎、包皮环切、尿瘘修补等术后的患儿,为避免阴茎头碰撞、摩擦而引起伤口疼痛、感染、出血.临床上选用一次性透明清洁塑料水杯制成简易小儿包皮罩.但传统包皮罩使用中存在一些缺点我们将传统包皮罩作了进一步改进,现介绍如下.

  • 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王翠丽;王克芳

    目的调查我校护理学专业(本科)临床实习情况,发现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自行设计问卷,无记名调查我校85级~96级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实习情况.结果发出问卷186份,回收131份,回收率70.43%.反映出我校护理学专业在临床实习安排、教学方法、实习内容及临床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结论护理学专业临床实习是学生将课堂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必须在上述几方面积极进行改进,才能保证培养素质型、多向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 目标教学模式在儿科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作者:周广玲;魏兆君;赵美玲;鹿翠莲

    目标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控制下,通过教学活动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它是建立在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传统和吸收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特别是美国教育学家Benjamms Bloom关于掌握学习、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教育评价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育模式[1].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目标制定、目标的具体实施、效果评价.我院儿科在对2001年高护班的临床教学中采用了目标教学模式,使带教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现报告如下.

  • 护理本科基本技能实验与开放测评对激发学习潜能的研究

    作者:刘莲芳;辛青;胡晓莹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基本技能实验与开放测评对激发学习潜能,自主优化护生职业角色行为能力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我院99级、2000级护理本科两届学生通过护理学基础综合基本技能课,从设计创建护理专业实验室、实验课设计与组织实施、文理技能渗透考评标准制定、环境物品准备、自身与病人准备、实验程序及开放综合测评与考后个体化评析等进行系列的研究与计划实施.结果经对两届180名学生实施及自评问卷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经计数资料统计分析,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表明该种实验课与测评方法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的有效率为94.44%,优化护生职业行为能力的有效率为98.88%,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总有效率为88.33%.结论护理本科基本技能实验、开放测评及个体化评析,对激发学习潜能、培养护生自觉优化职业角色行为能力有较好的作用.

  • 影响护士应用治疗性沟通技巧的因素及对策

    作者:岳树锦;成翼娟

    治疗性沟通是指护患之间、护理人员之间、护理人员与医生以及其他医务人员之间,围绕患者的治疗问题进行的信息传递和理解.它是与病人满意度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直接相关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护理专家BottorffJ.L[1]认为,护士能否与病人有效沟通,关键在于能否应用治疗性沟通技巧.目前,相关研究愈来愈成为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实践环节的关注焦点.

  • 一例腰臀大腿巨大神经纤维瘤切除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吴思燕;梁国群;彭金来;王慕华

    神经纤维瘤是发生于神经干或末梢神经轴索鞘神经膜细胞及神经束膜细胞的良性肿瘤.多见于皮肤组织,大、小不等,可有明显的畸形和功能障碍.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唯一有效的疗法[1].大的瘤体组织内有许多大小不等的血窦间隙,出血较难控制[1].2002年6月我院收治一例腰臀及大腿上段巨大神经纤维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过程顺利,治疗效果满意.现将该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 一例胸腹联合Askin瘤根治性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胡玲;魏革;林华;吴昕

    Askin瘤是一种罕见的胸肺部恶性小圆细胞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可见于胸壁、软组织、肋骨骨膜、肺,症状为进行性增大的胸壁肿块;多有胸痛,累及胸膜者可出现咳嗽及胸闷、胸腔积液.大多数患者体检时胸壁可触及大小不等的肿块,质地较硬,无痛.关于Askin瘤的报道较少,尚无佳治疗方案,多主张综合治疗,尽可能切除肿瘤,术后局部放疗及全身化疗[1,2].我院于2002年9月收治了一例胸腹联合Askin瘤患者,在全麻下手术,恢复过程顺利,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 实用症状护理学

    作者:戴宝珍

    运动障碍1 基础知识1.3 对机体的影响1.3.1 社会生活、心理方面的影响每个人都希望拥有按照自己意愿自行控制运动的能力.因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躯体运动障碍使病人在不同程度上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影响患者的仪容、个人卫生、姿势、步态,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学习及进行社交活动;有的病人因出现不能自控的病态动作或奇异姿势、步态而引起人们的好奇目光、非关心的态度;一旦被诊断为慢性难治性疾病,四处求医花费了时间与金钱;陌生的住院环境、病程冗长,凡此种种,都会造成患者心理上的创伤与不平衡,病人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紧张、害怕、恐惧、焦虑、自卑、抗拒等心理状态,而这些负性心理将严重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与康复.

    关键词: 运动障碍 症状护理
  • 人体功能性健康评估

    作者:王君俏

    角色与关系2 评估重点角色和关系的评估目的在于了解个体的角色与关系状态,有无角色适应不良和关系紧张,并识别其原因和危险因素.在评估个体的角色与关系时,应对个体的家庭功能作整体评估.评估的重点为确认:(1)个体所承担的角色以及个体的角色感知和角色行为;(2)角色紧张的危险因素;(3)角色紧张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4)个体与他人及重要关系人物间的沟通形式;(5) 妨碍有效沟通的因素;(6)现存的或潜在的家庭功能障碍.

    关键词: 健康评估 护理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长期氧疗的调查分析

    作者:袁岚;梁平;袁丽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简称COPD)临床上主要是指有不可逆气流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患病后肺功能受到不可逆的损害,常并发肺心病和呼吸衰竭,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如何改善COPD的预后,国内外专家研究发现长期家庭氧疗(long term domiciliary oxygen therapy简称LTDOT)对于COPD患者具有确切的疗效,能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改善缺氧,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是COPD治疗的一场革命[1].为此,我们对70例COPD患者家庭长期氧疗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现报告如下.

  • TVT手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护理

    作者:郝岚;宋岩峰;宋健

    我科1999年11月~2002年11月采用微创式无张力吊带尿道悬吊术(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肝硬化并鼻出血的局部止血效果比较

    作者:王蓉;张影影;国惠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亦可由全身性疾病所致.我们对47例肝硬化并鼻出血患者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局部暂时止血,现将方法及结果分析如下.

  •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王安蓉;盛明莉

    新生儿缺氧缺性脑病(简称HIE),是围产期新生儿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也是新生儿期死亡和并发神经系统后遗症常见的原因之一.我科2000年对119例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无合并心肺等器官衰竭的患儿进行高压氧治疗,随访了30例患儿至2岁,其神经精神发育完全正常.现将30例随访患儿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留置球囊导尿管拔除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张利国;李秀英;高旭红;刘小伟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前列腺增生症导致严重的排尿困难和尿潴留以及大部分外科手术后均需留置导尿管.过去临床上多用橡胶导尿管或硅胶导尿管,因导管不易固定等诸多不足,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球囊导尿管.在使用一次性球囊导尿管时,偶可遇见球囊导尿管拔出困难的情况.现将一次性球囊导尿管拔出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总结如下.

  • 食管超速起搏治疗心房扑动的护理配合

    作者:朱晓军;童惠芳

    食管超速起搏是一项简便、安全、无创伤的电生理检查与诊疗技术.临床上多用它来测定窦房结功能和心脏传导系统的不应期,研究和诊断某些特殊心电现象,而用于心房扑动的治疗,报道尚不多见.我科引用这项技术对 12例心房扑动患者进行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我们的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 Q-T间期延长综合征的急救护理

    作者:倪艳;陈慧仙;蔡海燕

    Q-T间期延长综合征是冠心病监护病房收治的常见急症之一,心电图上重要表现为Q-T间期延长,室性心律失常,病人常有晕厥和猝死的一组综合征[1].该征病情危急,死亡率高,如处理不及时,将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我科2000年3月~2002年12月共收治10例,经及时处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监测及护理

    作者:白冰;张静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现将我院ICU 1999~2001年收治的16例因严重创伤、感染、休克、误吸、继发ARDS患者的监测及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

    作者:潘一萍;张月琴;张秀卿

    精神分裂症(SZ)多在青壮年起病,约1/2患者在20~30岁发病[1].给患者父母带来极大的精神创伤.而患者父母的身心健康是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的前提,同时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为此,帮助他们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缓解焦虑、抑郁,是非常重要的.

  • 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在健康宣教中的实施

    作者:赵桂莲;李爱芬;李登敏;凌敏兰

    健康宣教工作是整体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使宣教工作在临床中落实到实处,满足不同病人的需求,我们设计了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图,将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的相关医学知识及护理过程以图文的形式进行表述宣教,具有直观、易懂、易记、便于操作及普及的特点.收到较好的效果.

  • 小儿下消化道动力压力测定的护理

    作者:章许平;周雪莲;欧弼悠

    肛管直肠测压法是一种安全、简便、无创伤、客观的检测技术,目前已成为肛管直肠功能检查和疾病诊断的必备指标之一.1998年1月~2002年11月间,在我院胃肠动力室接受肛门直肠测压检查的门诊和住院患儿共545例,现报告如下.

  • 直视下内镜旁球囊逐级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

    作者:郭娟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行直视下内镜旁球囊逐级扩张术难度大、成功率低.我院1998年10月~2002年9月共行直视下内镜旁球囊逐级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32例,全部成功,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中抗凝剂应用探讨

    作者:廖松;米存东;赖月玲;杨玲;张运凤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能否顺利进行,抗凝是体外循环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并发多器官衰竭(MOF)的患者使用抗凝剂风险增大,选择合理的抗凝方法进行CRRT,可降低出血的危险并提高治疗效果.我们对2001年6月~2003年2月32例在本院行CRRT患者的抗凝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干扰创伤性休克病情评估因素的探讨

    作者:王凌云

    正确判断休克并及时救治是抢救创伤病人的关键措施之一.临床工作中,一些干扰因素可影响对休克的正确判断,从而影响休克治疗或使治疗失误.我们对234例创伤休克进行救治过程中,探讨影响休克病情或疗效判断的相关干扰因素,总结于下.

  • 深静脉留置管封管方法的临床研究

    作者:郝玉凤;孙广荣;李冬云

    随着深静脉置管的广泛应用,封管方法朝着操作简单、降低消耗、减少并发症的方向发展.我院2001年10月~2003年1月随机对188例应用深静脉留置管的病人采用生理盐水封管、肝素液封管、原液压力封管(肝素帽组)以及可来福接头(不需要封管)代替肝素帽,并对以上方法、效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 近红外线透照法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黄世英

    我院于2001年4月~2002年3月应用RX-1200型电脑红外线乳腺检查仪对157例乳腺肿块病人进行了电脑透光诊断,报告如下.

  • 腹部术后肺部并发症预防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潘爱珍;李霄;李瑞;王晓;牛萍

    胸、腹部大手术后常出现肺不张、肺炎等肺部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长期吸烟和患有急、慢性支气管炎者更易发生,亦可因乙醚或其他对支气管粘膜有刺激的吸入麻醉或术后病人伤口疼痛;腹带过紧,限制了病人咳嗽和深呼吸运动,使分泌物在肺底、肺泡、支气管内积聚,不能排出,堵塞支气管,造成肺不张.为进一步研究间断雾化吸入加翻身拍背是否可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对 60例全麻行腹部手术的病人进行了前瞻性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 两种不同方法对新生儿体温测试的比较

    作者:蔡红;赵来珍

    体温测试是护理活动基本,也是常见的技能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了准确地了解新生儿的体核温度,常采用的测量方法是直肠测温法,但由于新生儿的娇嫩、不配合及特殊性,对于新生儿体温测试的要求更是严格和谨慎.本文就新生儿体温测量的两种方法比较,旨在选择一种既能利于临床准确的观察,又能避免对新生儿造成伤害,同时又便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新生儿体温测量方法.

  • 腹腔暴露与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关系及护理

    作者:林丽红;周美华

    本文通过对开腹手术与非开腹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体温情况的观察,研究体腔开放该因素对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影响程度,以提高我们对围手术期低体温的认识,从而在手术中对开腹手术病人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以防止低体温的发生.

  • 零缺点质量管理理论在帕金森氏病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骆伟娟

    目的为了提高帕金森氏病脑立体定向手术整体质量、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安全.方法对手术过程采取零缺点质量控制,制定环节操作标准,对影响质量的潜在因素,在进行下一步操作前予以纠正.结果统计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质量缺陷的发生和手术耗时情况,实验组的质量缺陷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13,P<0.05),手术耗时明显短于对照组(t=3.73,P<0.001).结论所有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要树立质量零缺点意识,加强过程质量控制,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才能保证手术质量和手术安全.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式体位的改进及护理

    作者:王媛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体位在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常规[1]人们采用水平俯卧位进行手术,即胸、腹悬空,两小腿下垫软枕等.2000年开始,我院尝试对926例该类手术采用半折刀卧位,经临床验证,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手术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李玉霞;党玉连

    手术室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医学的发展,在维护好病人的权利的同时,也要学会用法律自我约束,自我保护.如何有效地满足以上两方面的要求,我们设计并使用一种新的手术护士记录单,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 手术纱布的术中管理

    作者:付军桦;常海玲

    探索一种适应手术室特点并且符合法律要求的工作流程,确保手术病人安全势在必行.我们根据长期工作和管理经验分析造成纱布数目有误的原因,并探讨了一套预防对策.

    关键词: 手术纱布 管理
  • 英语会话及医院常用词汇

    作者:王美德

    关键词: 英语会话 医院
  • 社区行为干预对围绝经期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作者:林梅

    本文通过对社区50例围绝经期临界高血压患者进行正确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必要的行为干预,实施综合非药物治疗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围绝经期妇女临界高血压,缓解绝经期症状.现报道如下.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区护理探讨

    作者:徐飞华;贺意辉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社区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观察、访谈法连续到病人家中三天,调查3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及社会支持状况.结果 87%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焦虑紧张心理,有低水平社会支持的危险.结论护士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一系列社区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 临床护理人员对护理措施分类调查研究

    作者:王玉环;马秀玲;王淑萍

    目的通过对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类研究,探讨当前临床护理实践范围和护理专业职能改变趋势.方法抽样新疆生产兵团师局级医院14所,对1 78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有关临床24项护理措施分类.结果临床护理人员对护理措施认识的模糊性、临床护理措施滞后性及专业性护理措施运用范围较窄.结论由于临床护理人员对护理职能界定不清,因此各科室在整体护理实施中应按职称、学历、资历等情况分别赋予护理人员不同职责,扩大护士在半专业性护理活动中的作用,挖掘护理人员在专业性护理活动中的潜能.

  • 洗胃车的临床研制

    作者:张艳琴

    洗胃是抢救经口药物中毒患者重要的措施之一,尤其是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常需要反复多次洗胃,以清除体内的残留毒物.为了便于操作,避免搬动病人,提高工作效率,本人设计了一种洗胃车.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洗胃车 护理
  • 氧气吸入自动计时控制装置

    作者:张雪芳

    为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我们采用自创氧气吸入自动计时控制装置进行自动吸氧计时.经临床应用,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计时数据准确,吸氧时数一目了然.能明显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且装置成本低,功耗低,方便推广应用.现介绍如下.

  • 浅静脉留置技术在恶性肿瘤时辰化疗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作者:邓伟;姜宁西;王敏;杨艳斐

    对于肿瘤患者,如何利用其有限的静脉血管顺利完成规定的周期化疗,是肿瘤专科护理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我科2000年10月~2002年9月对住院拟行时辰化疗的患者应用了浅静脉留置技术,并对其效果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SARS病房工作人员脱水热处理方法

    作者:张富玉;于红;耿志洁

    在SARS病房工作的人员,由于着装要求及工作劳累,使体力消耗大,采取综合措施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增强工作人员体质,科学合理调节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是预防SARS感染的重要环节.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初诊病人的中医证候特点和辨证施护

    作者:邓秋迎;陈惠超;陈淑珍;肖菊芳;黄丽;梁彬;邓惠民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变异的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呼吸道系统疾病,目前西医无特效疗法,因此探索中、西医药治疗和护理该病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对2003年1~4月在本科留观的确诊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与观察,现将其中医证候特点和辨证施护介绍如下.

  • 非典型肺炎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技巧

    作者:刘晓联;韩春红;戴秀娟

    无创呼吸机以使用方便、无需气管插管或切开、并发症少、可间歇使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抢救重症非典型肺炎中已成为治疗早期的重要手段.我科对3例重症非典型肺炎患者,使用了型号IUITRA的CPAP呼吸机,效果满意.由于在辅助通气治疗中,存在患者是否能积极配合,护士能否尽快掌握无创呼吸机的操作程序等问题,特将其技巧介绍如下.

护士进修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