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

护士进修杂志

Journal of Nurses Training 호사진수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 主办单位: 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 影响因子: 2.5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2-6975
  • 国内刊号: 52-106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6-4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士进修杂志社
  • 出版地区: 贵州
  • 主编: 过慧谨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导航辅助系统下行经口咽入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段雪飞

    寰枢椎脱位是上颈椎常见的损伤,是指枢椎齿突或寰枢椎纵韧带的完整性因先天畸形炎症或外伤等原因缺失后,寰枢关节出现异常对位[1].寰枢椎脱位临床分型可分为可复型、难复型及不可复型[2].常规使用头颈双向牵引也不能使寰枢关节充分复位,此时形成难复性的寰枢椎脱位,经口咽前入路手术是其治疗的重要手段.但经口咽前入路具有术野显露困难、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并发症严重等缺点,故至今未能广泛开展.2012年1~7月我科对收治的10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患者,均在计算机导航辅助系统下行经口咽入路前路松解减压、同时一期后路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现报告如下.

  • 腹腔镜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个体化护理

    作者:秦逸;丁飚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行胃转流术围术期的临床路径及护理.方法 对10例行胃转流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制定标准临床路径并精心护理,包括术前护理评估、健康宣教、生活指导;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监测、血糖监测、饮食指导;术后长期门诊随访的生活指导、心理、血糖指标再评估.结果 1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8例患者术后3个月起无需药物及胰岛素控制血糖,术后3个月平均体重下降15 kg(P<0.01),BMI下降5.7 kg/m2 (P<0.01),Hb1Ac下降至正常范围(P<0.01).结论 腹腔镜下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团队合作护理下标准化路径,可以减轻医生的过重负担并更高效地照顾糖尿病患者.

  • 脑血管病患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的安全护理

    作者:张海荣;王莉萍

    目的 总结脑血管病患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护理.方法 对82例确诊为脑血管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进行跌倒、坠床以及心理认知的评估,针对性提出预见性安全防范护理措施,包括高危坠床/跌倒的防范及告知、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及用药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82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发生意外事件,患者及家属的自我防护知识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对脑血管继发体位低血压患者,及时评估危险,采取安全护理对策,能有效防止意外发生,保障病人安全.

  • 耳穴贴压法对围绝经期失眠症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作者:杨秋华;乔丽敏;赵亿文;赵力群;唐苾芯

    目的 观察柏子仁耳穴贴压法对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 将78例围绝经期失眠症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以柏子仁贴压法配合中医护理常规,对照组单用中医常规护理,治疗2个疗程,观察SPIEGEL量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8周时,除睡眠深度(P>0.05)外,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结论 耳穴贴压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方法简便,经济安全,无任何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药外敷及口服扶他林联合微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

    作者:李凤姣;杨薇

    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中药外敷及口服扶他林联合微波照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将93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甲组中药痛痹膏外敷加微波照射;乙组中药痛痹膏外敷加微波照射及口服扶他林缓释片;丙组口服扶他林缓释片.每组各31例患者,疗程为20 d.结果 甲组、乙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丙组(P<0.01).结论 中药外敷及口服扶他林联合微波照射治疗,其疗效优于单用扶他林缓释片口服或中药外敷加扶他林缓释片.

  • 颅咽管瘤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柴玉珍;柴玉青

    颅咽管瘤是较常见的颅内先天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5%.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1].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此肿瘤全切术的难度较大,且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采取有效的术后护理是治疗的关键.我科施行颅咽管瘤切除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大龄儿童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的护理

    作者:蒋小平;蒋林峻;胡洪青;郑华芬

    目的 探索使用Ilizarov外固定架矫正大龄儿童(6岁及以上)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畸形患儿的整体护理方法,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康复.方法 对2005年8月~2010年8月入住我科的52例(64足)使用Ilizarov外固定架矫正僵硬型马蹄内翻足患儿应用整体护理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每位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52例患儿均获得满意的护理,无护理并发症发生.全部患儿均按期随访,按治疗计划拆除Ilizarov外固定架,足踝畸形获得满意矫正.结论 运用整体护理方法来护理使用Ilizarov外固定架矫正足踝畸形患儿,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康复.

  • 神经内镜治疗小儿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护理

    作者:王红;朱杰;陈娜;胡志强

    小儿梗阻性脑积水是常见的先天性神经系统畸形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近年来,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ETV)已成为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首选方法.ETV术有效避免了分流管堵塞、过度分流等并发症,并且不必因患儿身体长高多次手术更换分流管[1].我院神经外科2006年9月~2012年8月对194例梗阻性脑积水患儿进行了ETV术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Hybrid手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蒋艳;韩慧;樊朝凤

    目的 探讨Hybrid手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2年4月39例行Hybrid手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动脉瘤发生部位、护理方法、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探讨其护理重点.结果 39例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4例,3例好转出院,1例持续昏迷自动出院;水电解质紊乱9例,经治疗后电解质恢复正常;肺部感染4例,3例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1例伴发呼吸衰竭死亡;再出血1例,行急诊开颅手术后好转出院.结论 压颈试验、血压管理、水电解质紊乱的观察和护理是重点,做好围术期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和转归.

  • 糖痹外洗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及护理

    作者:王宁玫;张春晓;周璇

    目的 观察糖痹外洗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DPN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DPN基础治疗,治疗组另予糖痹外洗方行足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oronto临床评分、中医症状积分以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Toronto临床评分(症状分、反射分、感觉试验分)及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痹外洗方用于DPN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整体疗效,具有较好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 颈部浴巾制动方法在颈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的应用

    作者:陈玉叶;李金兰;麻青芽;吴件姿

    颈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由于解剖部位的特殊性,患者术后要求强迫去枕卧位、颈部制动.传统方法是患者侧卧时头部垫普通枕,平卧时颈部垫小枕,头的两侧放置沙袋制动[1].该方法易引起患者不适,且容易导致局部压疮的发生.有效的颈部制动及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是护理颈椎前后路手术患者的重要内容.我院脊柱外科2007年12月~2012年6月对颈椎前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的患者采用浴巾颈部制动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Z字成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绞窄环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郭欣;李燕华;代少君

    先天性绞窄环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绞窄环的轻重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较轻的绞窄、半环形的绞窄、全环形的绞窄,甚至严重的可以发生宫内截肢[1].由于绞窄环对血管神经的长期压迫,可以导致远端肢体的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肢体肿胀,进一步影响肢体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畸形的发生.早期进行手术治疗,不仅可以恢复肢体外观还有利于患儿的生长发育.使患儿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半导体激光加微波治疗术后伤口血肿疗效观察及护理

    作者:段利侠;段青梅

    术后伤口血肿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它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两且延迟了伤口的愈合.我科于2006年3月~2010年12月对120例术后伤口血肿患者采用半导体激光加微波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术后女性患者,其中妇科术后60例,剖宫产术后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妇科手术后30例,年龄38~56岁,平均年龄(42.61±11.76)岁,剖宫产术后30例,年龄22~30岁,平均年龄(24.42士3.28)岁;治疗组60例,妇科手术后30例,年龄41~58岁,平均年龄(43.87士13.53)岁,剖宫产术后30例,年龄23~32岁,平均年龄(25.91士7.11)岁.

  • 颈内动脉狭窄血管支架置入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汤薇

    颈内动脉狭窄病影响大脑供血,亚洲人群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的危险因素是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并导致大脑半球深部小梗死[1].传统的药物治疗对颈内动脉高度狭长的患者有明显局限性,手术治疗易引起颈部血管神经切口及其引起的颅神经损坏等并发症.近年来随着血管内支架置入逐渐成熟和发展,尤其是远端保护装置与辅助支架的置入越来越广泛,经动脉支架成形术变得越发安全和易于接受.但手术风险较高,随着医用材料的发展,新型支架及输送系统的研制成功,使支架易于达到颅内,血管内支架置人为颈内动脉狭窄的治疗提供了更好的选择,现将并发症及相关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内科留置尿管感染中的应用

    作者:吴金香;沈立芳;吴丽红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留置导尿预防感染的应用效果,以减少留置导尿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成立(CQI)质量管理活动小组,主题围绕临床医务人员留置导尿引起尿路感染进行讨论,整个活动遵循PDCA循环,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收集资料评估目前质量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预期目标、采取相应质量改进方案、对实施质量改进措施前后的留置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应用CQI后插尿管人数由2010年的126例下降至2011年92例,尿路感染率由2010年的29.4%下降到17.4%,尿管使用率由原来的12.5%下降到7.9%.(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在临床留置导尿预防尿路感染中的应用,可明显下降留置导尿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 艾灸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肠蠕动恢复及住院时间的影响

    作者:李爱英;李鹏;吴志广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一种严重的急腹症,危及患者生命需要紧急处理.我院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均采取溃疡穿孔修补、术后抗溃疡治疗.手术及麻醉均可引起胃肠蠕动功能减弱,以及由于腹膜炎本身引起的肠麻痹,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时间往往较长.因此,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及肛门排气排便,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艾灸具有舒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驱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六大功效.我科对7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患者行艾灸神厥、足三里穴治疗,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 消化内镜金属夹在小儿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刘新文;刘晓文;魏文琼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金属夹在小儿外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和护理经验.方法 对2004年6月~2012年6月应用消化内镜金属夹诊治的260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应用效果和护理体会.结果 260例患儿在内镜下共置放消化内镜金属夹918枚,平均每个患儿3.5枚,诊治消化道出血25例,诊治胃肠道息肉201例,利用内镜辅助进行大肠组织活检,诊断先天性巨结肠34例.在应用诊治过程中,未出现胃肠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由于经验不足,早期治疗病例中有4例息肉病例,出现术后金属夹过早脱落(术后3d内),导致消化道再出血发生率2%.结论 内镜下采用金属夹诊治消化道出血胃肠道息肉、先天性巨结肠等小儿外科疾病,在护士的配合下,疗效显著,方便可行.

  • 消化液收集与肠内营养液混合回输治疗肠外瘘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徐美文

    目的 探讨消化液回输和肠内营养治疗肠外瘘的应用价值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12例肠外瘘患者建立消化液引流和回输通道后,收集消化液并回输,同时配合肠内营养,观察其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全组患者无死亡,除1例十二指肠残端瘘及1例胃空肠吻合口瘘患者术后3月行手术治愈外,其余患者均在10~35 d内自愈;3例在早期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恶心和腹泻,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肠液回输能明显改善高位肠外瘘患者对肠内营养物质吸收,具有生理干扰小、效果明显、护理简单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静脉输液拔针时机规范化流程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伟红;戴淑璐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通常在输液瓶液体距瓶颈2~3cm时更换第二瓶液体,也逐渐形成在此时拔针的习惯.这不仅造成药物的浪费,还影响到临床用药的精确性.对静脉输液完毕拔针时机进行护理干预,加强健康宣教,建立规范化流程,能大程度保证输液剂量的准确性,避免浪费,报告如下.

  •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护理

    作者:何晓莉;李玲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原因不明确的非传染性皮肤病,其特殊性损害为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这些斑块是皮肤炎症和过度增生引起,皮肤在这些部位迅速累积,形成银白色的外表[1].临床上将银屑病分为四种类型:寻常型、脓疱型、红皮病型及关节病型.其中泛发性脓疱型是极其严重的一种银屑病,临床少见.此病发病急,皮损在炎性的红斑上出现密集小脓疱,后呈"脓湖",可泛发全身,易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继发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可危及生命[2].我们对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毛辣虫毛刺致结、角膜异物的治疗护理体会

    作者:许春丽;刘冬梅;陈萍

    毛辣虫(别名刺毛虫、洋辣子),是刺娥幼虫的俗称,多生长于每年的6~11月间[1],其他月份亦有散在.我科门诊2008年9月~2012年10月收治毛辣虫毛刺致结、角膜异物1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56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84例,女72例,年龄大72岁,小10岁,伤后当日就诊21例,1~4 d 119例,5d以上者16例,其中在其他医院就诊治疗未取尽转我科62例.患者大部分为周边村民,均有采摘果蔬、收割玉米时明确毛虫接触史,6例用手袖揩汗史,症状较重的40例,异物入眼后均曾用力揉眼或让他人试图取出异物史.

  • 术前不同时间知情同意告知对近视眼准分子激光手术患者焦虑程度的影响

    作者:陆荟全;刘军春

    目的 研究不同知情同意时间和心理护理对近视眼准分子激光手术患者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 48例拟行激光近视眼矫正手术年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当天告知组和提前告知组.对照组和当天告知组于手术当天由手术医师和护士进行医疗知情同意交谈,提前告知组于术前3d常规检查后行医疗知情同意.当天告知组和提前告知组于手术前等待期间给予心理护理:包括与患者交谈、听轻音乐和健康宣教.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3d常规检查后、手术当天(对照组和当天告知组于知情同意后即刻)和手术开始前20 min采用STAI评测量表(State Anxiety Inventory test,SAI)和焦虑VAS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测焦虑程度.结果 (1)三组比较,手术当天无心理护理前评测SAI和VAS提示,提前告知组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当天告知组(P<0.01或P<0.05);当天告知组和提前告知组在手术等待期间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后,两组的SAI评分和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三组分别行SAI评分同VAS评分Pearson双变量相关分析提示,SAI评分同VAS评分为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提前3d行手术知情同意可显著增加近视眼准分子激光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在给予合适的心理护理后,可显著缓解术前的焦虑程度.

  • 急性肠系膜动脉性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

    作者:雷荣兰;唐伟;高明焕;杨标;张超;雷彩彬

    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是因肠系膜动脉的急性血循环障碍,导致肠管缺血坏死,临床上表现为血运性肠梗阻.临床发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误诊率及死亡率均较高[1].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对26例急性肠系膜动脉性缺血的术后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住院患儿营养风险筛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于圣娟;郑显兰;郭蓉

    目的 了解住院患儿的营养风险状况,并分析相关因素对营养风险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连续抽样方法,应用营养风险初筛表对2008年8月~2012年11月我院10个专科病房符合营养风险评定标准的1 021例住院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果 1 021例患儿中,20.9%为中度营养风险,33.9%为高度营养风险.营养风险程度在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不同居住地、不同科室、不同疾病患儿的营养风险程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科室为被排除变量.结论 住院患儿存在较高比例的营养风险,且年龄、居住地、疾病是患儿营养风险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 呼吸运动训练对冠心病康复期患者运动耐力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水轩;李雪华;宋玉梅

    目的 探讨呼吸运动训练对冠心病康复期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作用.方法 将120例冠心病康复期患者按入院顺序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呼吸运动训练,而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康复期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患者好,观察组冠心病康复期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测试(6MWD)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呼吸运动训练能明显改善冠心病康复期患者心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促进康复,达到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 稳定期COPD患者CAT评分与6 min步行距离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秀利;刘扣英;孙培莉;尤玲燕;黄茂;殷凯生

    目的 探讨CAT量表与6 min步行距离(6MWD)及肺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横断面调查稳定期COPD患者104例,进行CAT评分、6 min步行实验和肺功能的检查.结果 稳定期COPD患者的CAT评分为(17.4士7.3)分;CAT评分与肺功能指标及6 min步行距离间的相关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CAT评分的分级法与6MWD分级在评估轻度、中度COPD患者的病情时符合率较高.结论 CAT量表对于总体评价COPD对患者的影响是可靠的;对评价COPD患者病情相对较重(重度及极重度)时,CAT评分和6 min步行实验都能进行有效评估.

  • ICU预防院内感染隔离标识系统的建立与实施

    作者:赵静

    目的 探讨隔离标识系统在ICU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1)设计制作系列隔离标识,并应用于ICU病房;(2)在应用隔离标识前后,使用自制问卷收集科室45名医护人员对消毒隔离知识掌握程度,并采用观察法记录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3)对应用隔离标识系统前后入住ICU的患者感染登记资料作对比分析.结果 (1)使用隔离标识系统前后比较,医护人员对隔离知识掌握程度和洗手依从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2)使用隔离标识系统后,院内感染发生率为9.02%,与使用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应用隔离标识系统能显著提高医护人员隔离知识掌握程度和洗手依从性,能显著降低ICU院内感染率,值得在各院推广应用.

  • 优质护理病房目标管理护士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作者:樊慧红;韩蔚;雷冬英;叶绿芝

    目的 探索以目标管理为导向的优质护理病房护士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以目标管理和关键绩效指标理论为依据,结合医院战略目标、学科发展目标及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分解出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5项,三级指标24项,构建临床护士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同时实现考核体系信息化.结果 通过考核实践,有效促进优质护理深入开展,帮助护士明确目标,推动护士成长,简化了考核流程.结论 以目标管理为导向的优质护理病房护士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使绩效考核更科学、有效.

  • 品管圈在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遵循率中的应用

    作者:贾丽华;蔡绿花;卢彩萍

    乳腺癌术后患者早期适度、循序渐进、规范合理地进行功能锻炼,不仅可促进术后上肢静脉回流及引流液的流出,可明显降低积血、积液、皮瓣坏死及上肢严重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1],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患侧上肢功能恢复及患者自理能力重建,起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缩短住院日,提高病人满意度,并且增强了护士参与护理管理意识和工作成就感.我科2011年9月~2012年5月,为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遵循率,进行品管圈活动,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介绍一种加热耦合剂的方法

    作者:伍玲;钟菊晴

    耦合剂具有导电性好,无刺激性等特点.在检查和治疗时需要用耦合剂涂擦于病人体表,过凉刺激容易引起病人不适.在工作中我们发现采用温奶器加热耦合剂,使耦合剂保持恒温且接近人体温度,增加患者舒适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格朗NQ 801温奶器,超声耦合剂(武汉同济科技发展公司生产)

    关键词: 温奶器 耦合剂 加热
  • 以情景演示模式强化外科护士在手术病人交接中的作用

    作者:任长婕;刘和平;秦小琪;齐茸茸;赵春美;刘密;李艳华

    目的 探索情景演示模式对外科手术护理交接质量提升的效果.方法 采用情景演示模式完善手术交接流程,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方法,了解护士对此模式认可的程度和有效性,并对培训前后手术交接存在缺陷问题进行对比.结果 认为有必要开展手术交接情景演示的占86%,对此次活动有兴趣的为81.3%,认为活动有效的为89.3%.培训后从新修订手术交接流程,手术交接存在问题明显减少.结论 在手术科室开展情景演示手术交接模式对降低护士护理差错具有良好的效果.

  • 思维能力训练在专升本ICU专业护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徐仁华;袁圳伟;刘成霞;贾灵芝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思维能力训练与临床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ICU专业护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全日制专升本ICU专业护生6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人,对照组接受传统的规范化理论和实践教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重症监护思维能力训练与临床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实践教学.课程结束后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CTDI-CV)”对两组护生进行测试;并在课程结束后分别进行理论考核和临床技能考核.结果 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课程结束后,CTDI-CV总分分别为观察组(325.68士25.56)分和对照组(304.45士23.49)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重症监护思维能力训练有助于培养ICU专业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有效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

  • 我国泌尿造口患者家庭访视的研究状况

    作者:田洁

    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需要通过尿流改道技术解决排尿问题[1],因此会在腹壁作永久性造口,即泌尿造口.泌尿造口的形成改变了患者原有的正常排尿方式,并且需要其终身佩戴造口袋收集尿液,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许多不便.短期住院的患者未能掌握自我护理技巧,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50%是由于造口知识缺乏及出院后缺少专业人员的指导自我护理不当而引起[2].长期家庭访视在减少造口并发症的产生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3].笔者就泌尿造口患者进行家庭访视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家庭访视 泌尿造口
  • 失禁性皮炎与压疮的临床鉴别研究新进展

    作者:刘欢;宁宁

    失禁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国内也有译为失禁相关性皮炎[1],是目前临床上新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指皮肤长期暴露于尿液和/或粪便中导致的皮肤炎症,目前国内对该概念尚无统一定义.失禁性皮炎在临床上常与压疮同时存在,难以区分,如不能进行准确区分,则会影响到后续治疗和护理管理.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失禁性皮炎,了解其发病机制,与压疮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以及评估工具的选择等,都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研究失禁性皮炎与压疮的临床鉴别新进展旨在为临床评估和治疗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 两种不同卧位用于肾癌根治术后康复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陆星尘;邬凌峰;刘学英;王黎梅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卧位对肾癌根治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 按入院时间先后排序、编号双号为观察组,单号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健侧卧位,对照组采用患侧卧位,比较两组切口出血、切口疼痛、引流液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床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出院时间.结果 两组切口出血切口疼痛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其它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健侧卧位较患侧卧位切口出血少,疼痛轻,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 静脉动脉血液管理保护系统对ICU患者输血的影响

    作者:金海珍;宋晓武

    贫血是ICU危重患者常见的问题,而诊断性失血是导致危重患者贫血的一个非常重要但是却又容易忽视的因素.欧洲146个内、外科ICU的一项大规模观察性研究发现,ICU患者日均采血量达41.1 ml[1].危重患者常常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或动脉导管,这使得采血更为方便,但是会导致更严重的诊断性失血,因为从这些导管抽取血液标本时初数毫升的血液和其他液体的混合物被丢弃.贫血严重影响心血管、呼吸系统和代谢功能,输注红细胞可以快速纠正贫血,所以相当多的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需要输注压缩红细胞[2].通过使用三通阀或专用的血液保护系统可以减少废弃血液量,降低失血程度[3],但是前面并没有研究证明这些设备对输血量的影响.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ICU患者在限制性输血策略下使用血液保护系统是否可以减少输注红细胞的量.

  • 一例肛周阴囊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作者:谈晓红;秦秀芳;翁懿清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是发生在肛周、可波及至会阴部的一种具有特殊症状的由多种细菌感染引起的软组织感染性疾病[1].临床表现为感染灶沿深浅筋膜播散,在累及血管内形成血栓,引起相应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坏死.由于病程进展快速,常并发全身症状,若早期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很快发展为爆发性败血症休克致死亡,病死率极高[2].我病区于2011年10月18日收治了1例肛周及阴囊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合并糖尿病患者,通过手术及药物治疗,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 一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旋股外侧动脉出血介入治疗的护理

    作者:孟昭梅

    髋关节置换术是一创伤大、技术难度高的骨科手术,它能解除患者痛苦,纠正畸形,恢复功能,因此,在临床广泛应用.其术后对病人的观察和护理十分重要,尤其术后出血情况的观察,出血后的介入治疗可避免患者二次手术带来的痛苦.我院2012年11月收治一位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出血行旋股外侧动脉栓塞术止血的患者,也是我院首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出血行介入止血治疗的患者,经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 社区护理

    作者:王志稳

    社区护理的理论与模式2 社区护理中常用的护理理论与模式2.1 纽曼的系统模式2.1.2 纽曼系统模式的主要内容 纽曼的系统模式围绕人的压力源和对压力的反应来阐述,由个体系统、压力源、预防性护理干预等部分组成.个体系统是一个由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发展、精神五种变量组成的动态开放系统,在不断应对来自个体内、人际间、个体外的压力源的过程中,其稳定水平取决于基本结构/能量源、抵抗线、防御线和五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协调.护理通过初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帮助个体恢复系统的平衡状态.

  • 护患情境会话

    作者:薛小玲

    母乳喂养指导情景刘女士马上就要分娩了.由于工作很忙她想对孩子采取人工喂养,但听朋友说,母乳喂养对母子都比较好,这该怎么办?这天,她特意来到医院向产科护士请教.交流刘女士:我怀孕了,快要做妈妈啦.请问母乳喂养究竟有哪些好处?护士:你一定愿意你的宝宝生长发育得很好,是不是?那么婴儿理想的天然营养品就是母乳.因为它是即经济、简便又温度适宜,同时还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促进脑细胞的发育.对你来说还可以促进子宫复原,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乳癌、卵巢癌的发病率,并且还可以增进母子感情.

  • 健康教育路径在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作者:杜风花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1年3~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90例产妇,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宣教.结果 纯母乳喂养率97.8%,掌握相关知识的技能98.9%,对护士的满意度达98.9%.结论 健康宣教路经,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外科病房健康教育的方法改进与效果评价

    作者:潘海龙;汪欣;唐萍;张秋芬;陈俊;汪微

    病房健康教育中常常存在着年轻护士、实习护士专业知识不足、临床经验不足、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不熟练、教育内容不统一形式单一、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差,花在健康教育上的时间少,且护士的工作量大,人力资源偏少等问题,都制约着健康教育质量的提高[1],笔者所在的外科病房(胸外科、脑外科、儿外科)面对的是语言交流能力不足或理解能力有限的患儿、脑外科患者,因而存在诸多与其他专科不同的特点、难点.为解决这些问题,为保证高品质的护理服务及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我们于2012年对健康教育的流程和方法以及针对性效果评价等进行改进并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治疗的康复护理干预

    作者:卢洪敏;叶美君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自制健康手册,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参加讲座、观看科教片、教授胰岛素笔正确使用方法及专题辅导后,实施规范化的康复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后患者合理饮食运动、完全遵医行为、戒烟酒自觉性、规范胰岛素治疗等健康行为都有明显好转.结论 科学的健康教育,正确的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稳定,提高患者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家庭随访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症状困扰的研究

    作者:金杨杨

    目的 探讨家庭随访对心衰患者症状困扰(SD)、运动功能以及急诊和再次住院的影响.方法 以84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1例,两组患者均在出院时行症状困扰问卷(SDQ)调查和6 min步行试验(SMWT).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随访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家庭随访,随访时点为出院后第1周、第1个月、第2个月和第3个月.出院3个月后所有研究对象再次行症状困扰问卷调查和6 min步行试验,同时收集在出院后3个月内因心衰急诊或再次住院的相关数据.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出院3个月后症状困扰得分较低,步行距离明显增加.观察组因心衰急诊或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随访能够减轻心衰患者的症状困扰,增强运动能力,减少急诊或再次住院.建立一个包括家庭随访在内的心衰护理模式可能会有效改善预后.

  • 延续性护理对全喉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徐霞;王玲;蒋蔚;李凤霞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全喉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1年9月收治的64例喉癌行全喉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在出院后6个月内进行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和出院后第6个月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和对护士的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喉癌全喉切除术患者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护理,能有效地预防远期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 护生临床实习伦理困境的质性研究

    作者:张新宇;王君俏;周洁

    目的 深入了解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面临伦理困境的主观体验.方法 运用现象学研究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3例实习护生深入访谈以获取资料.结果 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归纳,提炼出以下3大主题:(1)操作规范性的伦理冲突;(2)自身能力不足的伦理冲突;(3)价值观差异的伦理冲突.对第1个主题的分析获得病人要求与规范操作之间的伦理冲突、临床实际工作与规范行为的伦理冲突2个次要概念;对第3个主题的分析获得保护性医疗与病人知情权的伦理冲突和安乐死的伦理冲突2个次要概念.结论 学校及临床带教老师应为实习护生提供多方面的、持续的应对伦理冲突的教育,促进实习护生伦理素质的不断提高.

  •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同伴支持系统建构的质性研究

    作者:万慎娴;李惠玲;吴影秋;顾彩玲;李春会;郝素娟

    目的 在建构院内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同伴支持系统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甲状腺癌的三级预防实践模型.方法 通过相关理论基础构建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同伴支持系统.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通过座谈、问卷及异质对象的深度访谈,找出共性问题,并寻求有效的支持途径.结果 明确了本院患病职工对自身疾病及术后状态的认知程度、内心的真实感受或顾虑、主要的困难及期待的帮助、对同伴支持系统的满意及期待程度等.结论 同伴支持系统建构有助于癌症患者获得正向支持、鼓励,在相互交流和俱乐部活动中达到资源共享、朋辈相助之目标,该系统的管理及实践模型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 赋能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

    作者:陈妍妍;邢秋玲;王世颖;张珺;王春梅

    目的 评价赋能教育对糖尿病(DM)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资源,收集对DM患者进行赋能教育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终纳入6个RCTs,包括606例研究对象.质量评价结果显示,2个研究Jadad评分≥3分为高质量研究,其余研究质量均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健康教育相比,赋能教育可提高DM患者的自我效能,干预组饮食、运动及血糖自我监测(随访6个月,P<0.05)得分均显著升高.赋能教育在降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胆固醇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随访6个月P>0.05).结论 赋能教育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在DM患者的行为改变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 美国Elmhurst医院手术室护理见闻

    作者:张晓霞;金爽

    2012年7月22日~2012年8月4日受医院护理部派遣到美国Elmhurst医院进行了为期2周的参观学习.使我有机会与美国同道们零距离的接触.虽然只有短短的2周时间,但美国同道们对待手术护理工作的理念,敬业的工作态度以及以人为本的工作管理模式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将参观学习的印象与感受报告如下.

护士进修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