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

护士进修杂志

Journal of Nurses Training 호사진수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 主办单位: 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 影响因子: 2.5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2-6975
  • 国内刊号: 52-106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6-4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士进修杂志社
  • 出版地区: 贵州
  • 主编: 过慧谨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双糖口干缓解含漱液在高龄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王贤卿;余晓侠;李芳侠;张玉莲;张晓娟

    目的 观察双糖口干缓解含漱液在高龄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口腔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普外科住院患者2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2013年1月-12月)和观察组(2014年1月-12月)各124例,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传统口腔护理模式;观察组选用双糖口干缓解含漱液口腔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口唇干裂、口腔溃疡的发病率.结果 观察组口唇干裂及溃疡的发病率4.84%,低于对照组的43.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糖口干缓解含漱液口腔护理模式对预防高龄全麻腹部术后禁饮食患者口唇干裂及溃疡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半相合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再障病人的护理

    作者:黄望;林晓菲;张苗苗

    目的 探讨和总结10例半相合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障病人的护理.方法 护理内容包括:移植前患者及供者的准备、心理干预、全环境保护的层流室的建立、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预处理及造血干细胞回输的护理、移植后及早对感染的防护、其他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等有效措施.结果 10例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移植过程顺利,移植后均获造血及免疫重建,其间无致死性严重感染发生,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恢复较快,经检测HLA为供者型,至今无病生存10例.结论 半相合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的护理对该类患者的康复有重要作用.

  •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乳酸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

    作者:王蓉;郑静;陈林;李宝宝

    目的 分析心脏术后患者动脉血乳酸的变化趋势及与动脉血乳酸水平相关的因素,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6月入住的128例患者,分析其乳酸值的影响因素.结果 心脏术后患者血乳酸水平随手术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术后6h左右乳酸达高值,随后乳酸值逐渐下降,至术后48h回归术前水平.与患者乳酸水平相关的因素包括: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的时间、术后患者的体温、术后血糖值、术后特殊药物的应用及术后血制品的输入量.结论 控制患者的乳酸水平,应加强护理患者的体温护理、血糖控制、气道护理及生命体征的监测,还可通过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维持有效的乳酸清除.

    关键词: 心脏术后 乳酸 护理
  • 口腔运作联合音乐干预疗法对急性面神经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作者:汪莉;韦梦燕;黄维建;冯冬梅;张燕燕;张千;洪雁

    目的 探讨口腔运作和音乐治疗联合干预对面神经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在2个中心按标准选择急性面神经炎患者共160例.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泼尼松、维生素和地巴唑等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经过培训的专职护师联合口腔运作和音乐治疗进行干预.分别在入组后14d、28d时采用美国的House-Brackmann分级标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患者疗效及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愈显效率在14d、28 d时高于对照组(x2=8.263、33.598,P=0.004、0.000),观察组患者28d时总有效率及SAS评分优于对照组(x2/u=4.606、6.729,P=0.032、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运作和音乐治疗联合干预急性面神经炎,疗效显著提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 灸法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腹泻的护理研究

    作者:朱莲玉;王红;李育军;张思为;魏海玲;阮映思;黄伟华

    目的 探讨运用灸法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2月在我院肿瘤科行化疗并发生CID的患者120例.查随机数字表将120患者平均分为4组:对照组、观察1组(中药保留灌肠)、观察2组(灸法)、观察3组(灸法加中药保留灌肠),观察四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3组治愈率均高于其它三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其它三组(P<0.05).观察3组发生的不良反应腹胀及腹泻明显低于其它三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便秘和头晕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灸法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CID具有明显疗效,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属于中医传统护理技术,值得在临床推广.

  • 再次心脏手术行三尖瓣置换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黄斐;熊剑秋;胡岳秀;金花;徐贞俊

    目的 探讨再次心脏手术行三尖瓣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5年9月,20例再次心脏手术行三尖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围术期的护理,总结重症监护的要点.结果 20例患者中治愈出院19例,死亡1例.结论 术后加强右心功能的维护,及时处理心律失常,有效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加强出院宣教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屈光晶状体植入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张洋;卓建;李杨;周慧

    目的 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屈光晶状体(ICL)植入手术治疗近视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对30例行ICL屈光晶状体植入手术患者行全面、系统地健康教育,通过规范化的围手术期护理让患者配合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要求患者术后按医嘱用药,定期回院复查.结果 30例患者手术进行顺利,术后也能按医嘱用药,定期复查.随访半年,术后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屈光状态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患者进行全面、认真、系统的健康教育,规范化的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ICL屈光品状体植入手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

  • 引流管早期拔除在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蒋义雪;周倩;冯小娟;钟善琼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术后早期拔除引流管对患者术后伤口愈合、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6月的同一医疗组收治的甲状腺癌手术患者26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1-3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拔管指征为24 h引流量低于10 mL;2015年3-6月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拔管指征为24 h引流量低于40 mL,比较两组患者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引流管口愈合情况、伤口感染、积液率以及患者术后住院天数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伤口感染率和伤口积液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拔管时间观察组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同时患者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甲状腺癌术后早期拔管(即24 h引流量小于40 mL即考虑拔管)有助于术后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 自制四肢联动锻炼仪在截瘫患者中临床应用的研究

    作者:陈小花;陈楚娴;吴惠平;高平;江丽庄;张良静;张帆

    目的 探讨15例截瘫患者应用自制研发的自助式四肢联动锻炼仪促进双下肢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通过健康双上肢操作牵拉机构以及弹性绳状部件的配合,促进双下肢在锻炼仪上自助被动、主动训练,且在训练过程中,在双上肢的协助下,四肢联动自主灵活地控制双下肢运动的速度、频率、膝关节弯曲的角度,并通过设置不同阻力装置,进行双下肢抗阻力锻炼.结果 3个月后,11例患者可下地自由活动,2例患者扶助行器下地步行,另2例双下肢肌力V级、双足肌力o~Ⅰ级患者穿戴双下肢足踝支具扶拐下地步行,15例患者均实现生活自理,大小便可自行控制.结论 康复训练好的运动方式,即自主训练,自制研发的锻炼仪一机多能实现了截瘫患者自主训练模式,提高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

  • 三黄冰湿敷治疗糖尿病足Wagner2~3级溃疡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丹丹

    目的 探讨三黄冰湿敷治疗糖尿病足Wagner 2~3级溃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疗效与护理.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足Wagner 2~3级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控制感染、足部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三黄冰湿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7d、14d,观察组换药时疼痛情况较对照组明显缓解(P<0.05);观察组患者体内VEGF表达水平情况较对照组有所提升(P<0.05).结论 采用三黄冰湿敷糖尿病足Wagner 2~3级溃疡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优势,很大程度上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及有效率,值得研究.

  • PICC导管在呼吸困难致端坐位患者中的置入和护理

    作者:朱凤林;居燕;匡兆香;夏爱萍

    目的 总结5例肿瘤合并心肺功能衰竭致呼吸困难端坐位患者置入PICC导管的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制订针对性的置管计划,呼吸困难患者置管时舒适体位的安置;端坐体位患者PICC导管长度的体外测量以及大无菌屏障的建立;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等.结果 5例患者均顺利置入并留置了PICC导管,导管头端位置符合目前指南和标准的要求.结论 精心、有效的护理可帮助端坐位患者舒适地完成静脉治疗,度过疾病的危重期.

  • 实施配偶健康教育路径对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

    作者:向川江;陈丽明;韦征霞;曾柳玲;韦嫄嫄;黄洁

    目的 探讨实施配偶健康教育路径对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113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6期化疗的患者及其配偶,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配偶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分别于手术后第7天、化疗结束时、化疗结束后3个月以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价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结果 观察组生命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配偶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促进患者身心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早产儿经PICC置管导致胸腔积液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护理

    作者:吴丽晓;陈赢赢;韩紫敏

    目的 探讨早产儿经PICC置管后并发胸腔积液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方法 由PICC置管的专业护士对全科PICC置管的早产患儿进行会诊处理和跟踪随访,观察临床效果及预后.结果 PICC置管后并发胸腔积液与患儿自身疾病、导管异位、输注高渗液体等因素有关.结论 为减少PICC置管后胸腔积液的发生,置管前应评估患儿病情、准确导管定位、选择合适血管置管、置管后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

  •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对乳头凹陷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

    作者:路妍妍;高永梅;朴丽;丛云凤;崔粼;张驰

    目的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探讨模型对乳头凹陷初产妇的自我效能及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86例乳头凹陷的初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仅接受产科提供的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实施产科常规护理外并实施IMB干预,采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对两组产妇入院未分娩时、产后1个月及4个月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进行评分,比较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 产后1个月及4个月观察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观察组评分为产后1个月(52.81±3.97)分,产后4个月(57.00±7.52)分,对照组评分为产后1个月(46.51±3.91)分,产后4个月(49.42±5.51)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个月及4个月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86.0%,76.7%,对照组母乳喂养率为60.5%,4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IMB模型为产妇提供信息、动机和行为技巧的整体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乳头凹陷初产妇的自我效能,从而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 照料者因素与痴呆患者随访依从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淑玲;张莹;刘帅;于跃;石志鸿;纪勇

    目的 了解痴呆患者随访依从性及照料者照料现状,探索照料者因素与痴呆患者随访依从性的相关性及其他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或住院的痴呆患者285例,对患者随访(180±7)d,根据完成随访与否分为随访组和失访组,对两组患者及主要照料者进行连续观察,包括确定患者痴呆类型、疾病严重程度,调查痴呆患者照料现状及照料者相关因素等.统计随访者及失访者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随访依从性的因素.结果 终完成随访的患者为153例(53.68%),失访者为132例(46.32%).对可能影响随访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不仅患者文化程度、患者病程、抗痴呆药物治疗为独立相关因素,照料者的文化程度、是否单独照料者也分别是影响痴呆患者随访依从性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我院入组研究的痴呆患者中重度认知障碍患者所占比率高,患者随访依从性良好率不高,照料者因素中照料者文化程度、是否单独照料者与随访依从性独立相关.

  • 基于Orem自理理论对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研究

    作者:吴培香;汤继芹;颜丙娟

    目的 探讨Orem自理理论对卒中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8月新发脑卒中患者100例,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脑病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采用Orem自理模式进行康复干预,两组分别在入组时、治疗1个月、3个月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负性情绪、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入组时两组HAMA、HAMD、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1个月、3个月后HAMA、HAMD、M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内各指标各次评定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内MBI评分在治疗1个月与入组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个月与入组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rem自理理论干预明显降低卒中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优化与实践研究

    作者:龙芙蓉;欧璐;苏飞;王雯

    目的 探讨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与实践.方法 对“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喘病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整理、研究和优化,探讨优化方案的临床施护效果.结果 喘病中医护理优化方案的实施使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增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同时症状施护效果也得到提高.结论 喘病中医优化护理方案的临床运用,对优化中医临床护理工作起到较好作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推广.

  • 儿童哮喘照顾者健康信念及家庭功能对哮喘控制的影响

    作者:叶秀莲;林慈丽;陈银跃;姜丽萍

    目的 目的 调查儿童哮喘照顾者健康信念、家庭功能与哮喘控制情况,并分析两者及哮喘控制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中文版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hildren Asthma Control Test,C-ACT)评估儿童哮喘控制情况,Champion健康信念模型量表评估患儿照顾者的健康信念,家庭功能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评估家庭功能,并使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哮喘总体控制率为55.07%.不同哮喘控制情况的患儿照顾者的健康信念及家庭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除易感性、严重性认知因子外,哮喘患儿照顾者健康信念及家庭功能与哮喘控制情况呈显著相关性(P <0.05或P<0.01).结论 哮喘息儿照顾者的健康信念及家庭功能与其哮喘管理水平具有密切关系,医护人员在对哮喘息儿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相关治疗管理时,应帮助指导患儿及其主要照顾者提高健康信念和改善家庭功能.

  • 基于JCI评鉴标准管理医院有害物质的实践

    作者:黄娅娟;高俊龙;刘训华;杨森;吕志红

    目的 探讨将JCI评鉴标准实践医院有害物质管理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12月以JCI为标准规范管理实施前的有害物质安全核查数据为对照组,2015年1月-6月以JCI为标准规范管理实施后的有害物质安全核查数据为观察组.监测记录有害物质安全核查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有害物质安全核查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以JCI标准中有害物质管理的衡量要素为实践标准,提高了有害物质安全核查合格率,对提高医院安全管理体系,并持续质量改进,科学、有效地管理医院有害物质具有重要意义.

  • 医院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统临床应用实践

    作者:万青;曾天舒;胡慧;周斌;陈慧芬;肖菲;能翠;刘芳;李秋

    目的 探讨医院信息化血糖监测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模式与效果,以提高医院血糖管理的有效性、准确性与安全性.方法 建立以数据化和信息化为基础的血糖监测管理模式,实施以内分泌科为主导的全院部分科室血糖监测规范化管理,客观分析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结果 该系统的临床应用可有效提升医院血糖管理质量,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结论 数据化血糖监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可一定程度上有效推动医院血糖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在分级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赵丽蓉;陈琪;李莺

    目的 探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在分级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通过医生开写护理级别医嘱,由护士执行护理级别划分;观察组由责任护士参照患者的ADL得分情况确定患者应采取的护理级别,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通过《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并使用《住院患者对分级护理的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1)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评价和分级护理评价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25,P=0.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通过ADL评分表进行分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 家用延长型氧气管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冯梅;申永春;谢莉;韩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种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COPD患者就餐,如厕、室内活动时因活动量加大常常出现缺氧症状,为避免反复缺氧导致的病情恶化,我们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家庭氧疗的延长型氧气管装置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结构和使用方法该氧气管装置包括输氧管和鼻塞头、连管块、鼻形罩、粘胶层.输氧管设置在连管块上,两个鼻塞头设置在连管块的上侧,氧气管和鼻塞头在连管块的内部连通,鼻形罩设置在连管块上,粘胶层设置在连管块的侧表面上;鼻形罩和粘胶层分别位于鼻塞头相对应的两侧.吸氧使用时,把鼻形罩与粘胶层分开,把鼻塞头插入患者鼻孔中,将连管块具有粘胶层的一侧粘贴在鼻唇上固定,把鼻形罩贴合在患者鼻子上,在患者暂停吸氧时,通过翻转鼻形罩使其罩住鼻塞头,并把鼻形罩的上侧贴合在粘胶层上,这样鼻形罩可以对鼻塞头形成保护,避免鼻塞头被污染,见图1.

  • 一种造口专用腹带的临床应用

    作者:段玉霞;张玲

    手术后,有效地保护伤口和造口尤为重要.临床上如果有造口存在时,常常需要在相应造口的位置把腹带剪开,把造口的位置留出来,这样破坏了原有腹带的完整性,降低了腹带的强度,从而降低了腹带的保护性能,也增加了护理时间,给临床护理造成不便.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设计了一种造口专用腹带,临床使用方便,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造口 造口腹带 护理
  • 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的抢救和护理进展

    作者:任虹彦

    刺激性气体可因蒸发、升华及挥发后产生的蒸气、烟雾而刺激呼吸器官.多在工农业生产环境中遇到,亦可因意外事故危害周围人群.常见的刺激性气体有氯气、氨气、光气、氢氧化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硫化氢、氯化氢、硫酸二甲酯等,其中硫化氢属于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吸入后,轻者表现为上呼吸道刺激或支气管炎症状,重者产生中毒性肺炎或中毒性肺水肿,严重者发展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可因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心脏骤停而猝死,即所谓的“闪电式死亡”.因此,现场抢救、积极治疗和严密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本文总结多例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救治体会,治疗中激素的应用、BiPAP呼吸机的运用体会和救治经验、专科护理中的注意点等内容,现综述如下.

  • 糖尿病3C疗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明慧

    糖尿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上升,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1].2014年,国际糖尿病联合会指出,2013年全世界糖尿病人口数为3.818亿,预计到2035年会增加到5.919亿[2].而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增加5~6倍,现有糖尿病病人约9240万,居世界第一位[3].如何有效地治疗糖尿病已受到医护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传统的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也存在诸多弊端.而3C疗法的提出极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胰岛素治疗的弊端,临床中越来越多地应用糖尿病3C疗法来管理和治疗糖尿病,现就糖尿病3C疗法的基本概念及产生、实施必要性、在临床中的应用和存在问题及展望进行综述.

  • 癌症疼痛护理工作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惠莉

    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和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发癌症患者病例,每天都有众多的癌症患者饱受癌性疼痛的折磨[1].癌症疼痛护理在癌症疼痛的控制中起到重要作用,其效果直接决定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癌症疼痛护理工作受到了国内外业内的高度重视,现将近期有关癌症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癌症 疼痛护理
  • 神经安定镇痛术对术前导尿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作者:方素娟;黄祥凌;童志兰;尹晓波

    目的 探讨神经安定镇痛术对术前导尿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ASA Ⅰ~Ⅲ级择期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中老年男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全麻后行导尿术.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神经安定镇痛合剂(含芬太尼0.1mg,氟哌利多5 mg)2~4 mL后将尿管插入所需深度,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方法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苏醒期的躁动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显著降低,躁动程度较轻(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神经安定镇痛术用于患者术前尿管置入可减轻术后苏醒期躁动,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留置针不同穿刺角度与穿刺成功率之间关系的研究

    作者:寇晓会;孔德敏;杨叶叶;王婷;赵健;罗花南

    目的 探讨留置针穿刺角度与穿刺成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直径分别为2 mm和3 mm的模拟血管,选取15°、20°、25°、30°、35°、40°、45°作为穿刺角度,运用数学的方法,计算出针尖在血管内的可用距离,并绘制出对模拟血管进行不同穿刺角度穿刺的图形,计算出的数字用图表的的方式表示.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我院耳鼻喉科住院病人100例,术前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留置针穿刺角度选择20°进针,对照组50例,选择30°进针.结果 无论选择2 mm还是3 mm的模拟血管,穿刺角度分别为15°、20°、25°、30°、35°、40°、45°时,所产生的可用距离的数字显示,随着穿刺角度的增加,可用距离逐渐减少.统计100例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观察组成功率为98%,对照组为8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x2=5.983,P=0.014).结论 留置针穿刺角度越小,可用距离越长,穿刺成功率越高,穿刺角度为15~20°时可用距离长.临床实践中选择20°作为穿刺角度,不但穿刺的成功率高,而且病人的疼痛也较轻.

  • 一例PHACES综合征患儿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作者:张元芳;张琴;万娟;李珍艳

    PHACES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巨大血管瘤合并其他脏器畸形的一种综合征,死亡率高.对于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治疗上主要是介入或手术治疗各器官畸形[1].对于血管瘤生长快速且不宜手术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取得一定效果[2].我科于2015年2月16日收治1例PHACES综合征患儿,患儿住院期间通过我们积极治疗和精心的护理,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一般情况良好,顺利出院,出院后定期复诊.笔者针对本例患儿在住院期间的护理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现报告如下.

  • 一例成人糖原累积病Ⅱ b型患者的护理

    作者:莫然;于丽根

    糖原累积病Ⅱ b型(Danon病)是一种X连锁显性遗传性溶酶体病,由编码溶媒体相关膜蛋白-2基因(LAMP-2)突变导致溶媒体存储障碍性疾病[1].LAMP2基因定位于Xq24,该基因的第9号外显子的剪切差异,导致LAMP2蛋白存在3种亚型:其中LAMP2A和LAMP2C大量分布于肝脏、肺脏和胎盘等组织内,而LAMP2B主要分布于心肌和骨骼肌等组织细胞的溶酶体膜上.其病理改变特征为心肌或骨骼肌出现溶酶体异常扩张和聚集,肌细胞内存在肌膜或基底膜包裹的自嗜空泡,其内伴随出现大量糖原颗粒.

  • 护理心理学

    作者:刘晓虹;李丽萍;吴菁;汪际

    临床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2 访谈法访谈法的应用范围及功能更广泛,是定性或半定量的常用心理评估方法,是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也是护患沟通的必备技能.以下围绕临床心理评估的主题阐述访谈法的实施.2.1 访谈的路径与主题 心理评估为主旨的访谈,同样可酌情分布于患者诊疗过程的任何时段,不同时段的访谈路径及主题需灵活掌握,主要可涵盖以下几方面.

  • 百色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认知与遵医行为调查干预研究

    作者:韦素雨;黄明宜;农永英;韦惠云;何美兴;黄梅雪;马春节;岑朝;苏建伟

    目的 探讨给予跨理论模型的干预方案对百色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300例经进行认知和遵医行为调查后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跨理论模型为依据的干预方案.结果 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HP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以跨理论模型为依据制订的干预方案能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遵医依从性,从而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

  • 护患情境会话

    作者:张英

    输液疼痛的抚慰交流赵护士:王阿姨,你稍微忍一忍,扎了压脉带,静脉好找多了.王阿姨,你在我们病区是能吃痛的,平时换药是不哼一声的,大家都希望你早点好.现在我帮你进针了,有一点痛,再忍一下.患者:好的,轻点.赵护士:好了,你手别动,我帮你用胶布固定地好一点,等会儿你的手就可以动了.患者:天天挂水,你看我的手好多青紫,到处是针眼,别说脚痛了,现在连手都痛的厉害,当初撞死了,也就罢了,省得活受罪.

    关键词:
  • 多途径延续护理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

    作者:徐敏;赵慧莉;张仪芝

    目的 探讨多途径延续护理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9月在我院心胸外科接受食管癌根治手术并成功的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按出院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出院后采用常规电话回访.观察组56例,采用多途径延续护理.两组患者均于术后一月采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主观全面评价方法(SGA)进行营养评估与不良风险程度筛查,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比较两组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人数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再入院率、术后饮食遵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人数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术后饮食遵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采用多途径延续护理,可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控制术后患者的再入院率,提高患者术后饮食的遵从性,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

  • 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沈清清;李振香;任香娣;彭艳;刘伟;张君

    目的 分析了解早产儿在其出院后进行相关的随访管理,同时通过早期的干预措施对早产儿预后产生的有关影响.方法 将2013年5-10月于我院出生的200例早产儿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中的早产儿则仅仅在纠正年龄为1岁的时候进行随访;观察组中的早产儿在出院之后进行定期随访,对组内早产儿的体格发育、智力发育的情况以及神经运动等多方面的状态进行细致的检查与管理,并参照标准方式进行细致地指导与锻炼.对于在某些方面出现发育情况的滞后或者疑似出现脑瘫疾病的患者及时进行收治.结果 对于两组早产儿在纠正年龄达到一岁时的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中的早产儿在体格、运动以及智力方面的发育情况都优于对照组中的早产儿表现出的状态,相关数据资料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早产儿在出院之后进行随访管理,并注意进行适当的早期干预,对于早产儿的体格、智力以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育有着较好的效果,是一种可较高程度降低早产儿的伤残情况的方式.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

    作者:梁剑敏;黄晓

    目的 探讨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及康复训练.方法 对58例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采取系统化的护理措施及康复训练指导,观察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关节屈伸活动达到预期目标的时间、半年后生活自理能力等指标,了解系统化护理措施及康复训练对患者康复的影响.结果 5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无关节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下床时间(3.5±1.3)d,住院期间屈伸活动训练均达到预期目标(0°~125°),达到预期屈伸活动度的时间为(10.3±1.8)d,出院后随访6个月,6个月时58例患者疼痛及活动度均较术前改善,其中活动度0°~110°(±5°)、日常生活完全自理24例,活动度5°~90°(±5°)、日常生活基本自理30例,活动度10°~80°(士5°)、日常生活部分自理4例.结论 精湛高超的手术技术是膝关节置换术成功的关键,但术前、术后精心护理及全面、系统的康复训练指导是保证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 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全层肩袖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

    作者:付佳;高凡;李鸿艳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全层肩袖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 40例全层肩袖损伤的患者,应用关节镜下应用双排缝线桥技术修复肩袖损伤,术后给予系统、阶段性康复护理,防止肩关节粘连、挛缩、瘢痕形成,大限度恢复肩关节功能和活动度.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SES)评分标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40例患者均按要求完成康复锻炼,术后随访8~24个月,患者ASES评分由术前(34.2±16.87)分,术后提高至(88.2±6.50)分,UCLA评分由术前(16.3±4.71)分,术后提高至(30.5±2.56)分,VAS评分术前(5.8±1.7)分,术后(1.6±0.5)分,患侧肩关节主动前屈、外展、外旋、内旋方向的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全层肩袖损伤患者,术后给予系统性、阶段性康复护理,有利于肩关节功能和活动度的恢复.

  • 延伸性护理对断指再植手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

    作者:何松松

    目的 探讨延伸性护理对断指再植患者手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2015年我科收治的100例断指再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患者出院后进行常规的随访和观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延伸性护理,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再植指体手功能康复疗效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观察组再植手指关节活动度及手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断指再植术后采用延伸性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手功能康复疗效,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

    作者:高广超;许翠萍;孙菲菲;姬艳博;于晓霞

    目的 系统分析我国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展趋势,为今后的护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个网站,关键词为“癌因性疲乏”,在“题名”、“关键词”、“主题字段”一栏分别输入“乳腺癌”“癌因性疲乏”,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 我国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研究文献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收录的90篇文献中,文献类型以科研论著为主,研究方法则以量性研究为主,主要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文献中的高频词汇为“化疗”“生活质量”“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研究内容以探讨关于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措施为主.结论 国内乳腺癌患者CRF的现状尤为突出,我国国内对于乳腺癌CRF的研究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还需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经验,制订出一套符合我国癌症患者的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案.

护士进修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