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医学杂志
Medical Journal of Qilu 제로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山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青岛大学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6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0341
- 国内刊号: 37-1280/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青岛市外籍游客医疗旅游意愿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外籍游客对青岛市医疗旅游的需求意愿并分析其个人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青岛市具备涉外资质的5家旅行社2011年7-9月来青外籍旅行团中,每家旅行社每月抽取3个团,共45个团640名游客,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有需求意愿者393例(62.8%),有医疗旅游史者144例(23.0%).年龄、国籍、教育程度、自评健康状况、了解度、医疗旅游史与意愿相关(x2 =14.129~141.871,P<0.01),其中年龄、了解度、自评健康状况在两类意愿需求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ald x2 =12.863~98.334,P<0.01).结论 青岛市外籍游客医疗旅游意愿与实际发生不符,其个人影响因素有年龄、自评健康状况、了解度、国籍、教育程度、医疗旅游史,前三者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加大对自评健康状况不佳的中老年外籍游客宣传确有必要.
-
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危险因素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对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HA-MRSA)危险因素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筛查HA-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青岛市5所综合性医院住院病人HAMRSA感染的临床资料,采用1∶1病例对照配对方法,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寻找HA-MRS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3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经过单因素分析有7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 x2=4.352~9.409,P<0.05).对7种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基础疾病个数≥3个、清蛋白<30 g/L、人工气道建立≥15d、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大给药间期超过半衰期9倍具有统计学意义(Wald x2=5.486~9.002,P<0.05).结论 基础疾病个数≥3个、清蛋白<30 g/L、人工气道建立≥15d、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大给药间期超过半衰期9倍是HA-MRS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肥胖症病人血浆nesfatin-1水平变化及与BMI关系
目的 探讨肥胖症病人血浆nesfatin-1水平的改变及其与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方法 检测并比较64例肥胖病人(肥胖组)及58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BMI和空腹血浆nesfatin-1水平.结果 肥胖组病人血浆nesfatin-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2.52,P<0.05),血浆nesfain-1水平与BMI呈负相关(r=-0.27,P<0.05).结论 nesfatin-1可能参与了肥胖症的发生发展.
-
药物诱导后胚胎胰腺干细胞胰岛素分泌研究
目的 探讨胚胎胰腺干细胞经药物诱导为胰岛素分泌细胞(IPCs)后的胰岛素分泌情况.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获得的胚胎胰腺干细胞,经药物诱导后,双硫腙(DTZ)染色鉴定IPCs的形成情况;分别采用高浓度(25.0 mmol/L)和低浓度(5.5 mmol/L)的葡萄糖溶液刺激诱导后的细胞,ELISA方法检测该细胞群2周内胰岛素的分泌情况.结果 经诱导后IPCs在两种浓度葡萄糖溶液刺激下均分泌胰岛素,且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刺激下胰岛素分泌量明显高于低浓度葡萄糖溶液(t=7.228,P<0.01).IPCs在糖溶液刺激下第7天与第9天的胰岛素分泌量明显高于其他各天(F=38.373,q =3.033~6.085,P<0.05);第7天与第9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离体条件下,胚胎胰腺干细胞经药物诱导成为IPCs后,2周内可持续分泌胰岛素,其胰岛素释放量在诱导后第7~9天达到大值,可作为胰岛移植的佳时期.
-
青年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青岛地区青年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青岛地区青年病人159例.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冠状动脉病变组(Gensini积分>0,103例)和非冠状动脉病变组(Gensini积分=0,56例).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数量和程度,对比两组危险因素并分析病变程度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青年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病变(62.14%);病变多发于前降支(LAD),其次为右冠状动脉(RCA)和回旋支(LCX),左主干(LM)少;79.61%的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达中重度.青年冠状动脉病变与性别、吸烟、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Ⅰ (Apo A Ⅰ)、血肌酐(Scr)水平有关(t=2.113~3.330,P<0.05).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受高血压、吸烟、饮酒、TG、总胆红素、尿素氮影响(F=3.407,P<0.05),其中吸烟对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影响大.结论 青岛地区青年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病变、LAD病变,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较高.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与性别、吸烟、TC、TG、LDL-C、Apo A-Ⅰ和Scr相关,其中吸烟是青年冠状动脉病变重要的影响因素.
-
茯苓、薏苡仁与冬瓜子对肺纤维化大鼠血清TGF-β1和TNF-α浓度影响
目的 通过检测肺纤维化大鼠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31 (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来探讨茯苓、薏苡仁、冬瓜子治疗肺纤维化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醋酸泼尼松组、茯苓组、薏苡仁组、冬瓜子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以支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的方法制作肺纤维化动物模型,于造模后第2天给予相应药物干预.给药后14、28 d各组均处死6只大鼠,光镜下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情况;采集动物血清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中TGF-β1、TNF-α的浓度.结果 给药后14、28 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出现明显的肺间质纤维化,TGF-β1、TNF-α浓度均显著增高(F=181.586~488.612,q=28.253~89.142,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肺纤维化明显改善,TGF-β1、TNF-α浓度显著降低(q=8.613~75.682,P<0.05);醋酸泼尼松组TGF-β1、TNF-α浓度低于茯苓组、薏苡仁组和冬瓜子组(q=3.538~12.563,P<0.05).给药后28 d,茯苓组TGF-β1、TNF-α浓度低于薏苡仁组、冬瓜子组(q=3.953~4.845,P<0.05),薏苡仁组、冬瓜子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茯苓、薏苡仁、冬瓜子能够减轻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TGF-β1及TNF-α的浓度降低有关.
-
ET-2 A985G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左心室心肌肥厚关系
目的 了解内皮素-2(ET-2)A985G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心肌肥厚的关系.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0月,随机选取就诊于我科、年龄≥60岁原发性高血压病人312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心肌肥厚组与非心肌肥厚组(对照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ET-2 A985G基因多态性,分析ET-2与心肌肥厚相关性.结果 心肌肥厚组基因型GG、GA、AA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9.22%、37.86%、2.91%;心肌肥厚组与对照组间ET-2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显著性(x 2=13.5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因型AG+AA与心肌肥厚有相关性(OR=2.588,95%CI=1.239~5.404).结论 ET-2的A等位基因可能是高血压致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之一.
-
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效果
目的 探讨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成因,以及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3例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3例病人中,男9例,女4例;年龄19~64岁,平均39岁.骨不连类型:肥大型7例,萎缩型4例,假关节型2例.本次手术时间与上次手术时间平均间隔9.4个月(9.1~9.7个月).所有病人均行切开复位、取出原有内固定物、自体髂骨植骨、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结果 13例病人术后获得9~24个月(平均13个月)的随访,术后2个月左右骨折端周围出现新鲜骨痂,骨不连均在术后4~12个月(平均6个月)牢固愈合.13例病人术后骨不连均获得愈合,无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及断板、断钉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胫骨远、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可以明显促进骨折愈合,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
人脂肪干细胞对大鼠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脂肪干细胞(ADSCs)对大鼠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成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增殖ADSCs,流式细胞术鉴定,应用EdU标记ADSCs.于大鼠背部设计术区,实验组(n=10)局部注射EdU标记ADSCs PBS悬液,对照组(n=10)注射PBS.术后7d处死大鼠,比较两组移植皮片的成活率;取移植皮片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微血管数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组织中CD3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EdU标记检测ADSCs在移植皮片内的分布及分化.结果 实验组大鼠移植皮片成活率、组织单位面积内微血管数目、VEGF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3.870~14.729,P<0.05).实验组EdU标记ADSCs阳性细胞分化为部分小血管内皮细胞,对照组检测不到EdU阳性ADSCs细胞分布.结论 局部移植的ADSCs可以在组织内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并促进VEGF等生长因子的分泌,从而促进大鼠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成活.
-
丹红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肌无复流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丹红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60例,随机分成PCI+丹红组(丹红组)和直接行PCI组(直接PCI组),各30例.丹红组PCI手术开始即给予丹红注射液4 mL稀释后静脉缓慢注射,然后给予丹红注射液2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维持至PCI手术结束;直接PCI组不用丹红.应用单导联ST段回落百分比、矫正的冠状动脉血流分级(TIMI)帧数计数来评估心肌再灌注情况,同时监测术前术后病人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 丹红组矫正的TIMI帧数>40 s的病例数显著少于直接PCI组(x 2=6.405,P<0.05),PCI术后单导联ST段回落良好(≥50%)病人例数多于直接PCI组(x2=4.593,P<0.05);IL-6回落水平大于直接PCI组(t=2.058,P<0.05).结论 丹红可减少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L-6的释放发生作用.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附1860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发生的常见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LC的1 86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对可能导致LC并发症发生的9个临床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病人年龄、性别、结石数量、手术方式与LC并发症的发生率没有相关性(P>0.05),而术前血浆清蛋白水平、胆囊三角的解剖、胆囊萎缩、胆囊壁厚度以及术者的经验5个因素与LC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关(x2=4.664~18.55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胆囊三角的解剖结构不清、胆囊壁厚度、术者的经验对LC手术并发症发生有影响(OR=1.440~3.064,P<0.05).结论 严格的术前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术中规范的手术操作程序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发症一旦发生,应尽早处理,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病人CRRT后相关免疫和炎性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病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后免疫和炎性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16例SIRS病人分别于CRRT治疗1、3d和治疗结束后采血,监测其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血气分析、APACHEⅡ评分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CRRT治疗后,CD3+、CD4+和NK值升高(F=3.333~6.768,P<0.05),CRP与APACHEⅡ评分均降低(F=4.887、8.591,P<0.01),而CD8+和CD4+/CD8+无明显变化.结论 CRRT可降低血浆CRP浓度,控制SIRS病人炎性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及预后.
-
微小钙化灶定位活检对触诊阴性乳房疾病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钼靶X线定位切除活检技术对临床触诊阴性的乳房微小钙化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触诊阴性、钼靶X线检查发现有乳房微小钙化灶病人99例,进行钼靶引导定位针定位切除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结果 99例中,病理诊断为乳癌23例,乳房良性疾病76例,其中经病理证实为早期乳癌20例(占87.0%).结论 钼靶X线定位活检技术使乳房微小钙化灶得以明确诊断,提高了临床触诊阴性乳癌的早诊率.
-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PCI后脂联素及相关因子变化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脂联素(ADP)及相关因子在减轻心肌细胞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114例UA病人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及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分为对照组(CAG结果正常)、TIMI0~1组和TIMI2~3组,后两组病人均行PCI术,测定并比较各组病人术前及术后12 h ADP、血脂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敏肌钙蛋白T(hs-Tn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浓度.结果 TIMI0~1组PCI前后各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831~6.073,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TIMI0~1组PCI前后ADP、SOD、IL-18、hs-CRP及MDA浓度差值差异有显著性(F=5.505~11.336,q=4.665~6.699,P<0.01),TIMI2~3组ADP、SOD、IL-18、hs-CRP及MDA浓度差值差异有显著性(q=2.811~3.067,P<0.05).TIMI0~1组病人PCI前后血清ADP浓度差值与SOD浓度差值呈正相关(r=0.487,P<0.01),与IL-18、MDA及hs-CRP浓度差值呈负相关(r=-0.355~-0.454,P<0.05、0.01).结论 脂联素具有抗炎、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能够减轻术后心肌细胞损伤,特别是再灌注损伤.
-
胺碘酮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清SOD和MDA影响
目的 探讨胺碘酮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胺碘酮组,假手术组开胸只穿线不结扎血管,后两组开胸并结扎兔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制备缺血再灌注无复流模型,每组10只.对照组再灌注即刻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胺碘酮组再灌注即刻给予胺碘酮3 mg/kg.分别于再灌注后120 min取血,测定各组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在缺血范围差异无显著性的条件下,胺碘酮组无复流范围显著小于对照组(t=4.483,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及胺碘酮组再灌注后血清中SOD活性明显降低(F=800.90,q=18.89、55.65,P<0.01),MDA含量明显增加(F=1 457.60,q=55.13、73.32,P<0.01);与对照组相比,再灌注后胺碘酮组血清中SOD活性明显增高(q=36.76,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q=18.18,P<0.01).结论 胺碘酮可能是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无复流损伤的程度.
-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效果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急性喉炎病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2、4h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c)=3.94、3.18,P<0.01).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较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可以迅速缓解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双臀及会阴脱套伤行负压密闭引流并俯卧位通气病人护理(附1例报告)
目的 通过对1例会阴及双臀部大面积脱套伤行负压密闭引流并俯卧位通气病人的护理效果分析,总结经验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双臀及会阴大面积脱套伤病人行负压密闭引流并俯卧位通气危重期的护理过程.结果 病人经精心护理2月后拔除气管插管,停呼吸机辅助呼吸,4月后康复出院.结论 对于大面积脱套伤行负压密闭引流并俯卧位通气病人的护理关键为加强病情观察,掌握负压密闭引流及俯卧位通气的护理要点,加强心理护理.
-
角果木提取物对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作用
目的 观察角果木提取物——Tagalsin对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中bcl-2、p53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Tagalsin对卵巢癌的干预作用.方法 建立入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顺铂作用组、Tagalsin作用组和Tagalsin+顺铂组,连续给药后,定期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Bcl-2、P53蛋白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各组bcl-2、p53基因的表达.结果 各药物作用组移植瘤体积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其中Tagalsin+顺铂组移植瘤体积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31,q=2.47~9.66,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药物作用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5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以Tagalsin+顺铂组变化明显(u=3.425~9.652,P<0.05),顺铂作用组与Tagalsin作用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galsin可能通过调控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表达来实现抑瘤作用,Tagalsin与顺铂联合应用可以明显增强其抑瘤作用.
-
RKIP表达下调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脂质体法转染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基因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RKIP在宫颈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脂质体法,将含有人RKIP基因的反义质粒asRKIP及空白质粒pcDNA3.1(-)分别转染宫颈癌Caski细胞,采用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的宫颈癌Caski细胞.空白质粒转染后Caski细胞即空白对照细胞命名为Caski-(-),asRKIP转染后Caski细胞分为平行的两组分别命名为Caski asRKIP#1细胞和Caski-asRKIP#2细胞,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种Caski细胞中RKIP蛋白的表达,建立RKIP表达下调的宫颈癌细胞系(转染细胞系及对照细胞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RKIP表达下调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成功建立了RKIP表达下调的Caski宫颈癌细胞系.Caski-asRKIP#1细胞和Caski-asRKIP#2细胞中RKIP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aski-(-)细胞和Caski细胞,Caski-asRKIP#1和Caski-asRKIP#2细胞的增殖速度比Caski-(-)细胞和Caski细胞快,差异有显著性(t=4.98~6.43,P<0.05);而Caski细胞和Caski-(-)细胞的增殖速度无明显差异(t=1.36,P>0.05).各组Caski细胞均可以在双层琼脂中增殖形成细胞集落,Caski-asRKIP#1细胞和Caski-asRKIP#2细胞与Caski-(-)细胞、Caski细胞比较,形成的集落大且数目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98,P<0.05);Caski-(-)细胞与Caski细胞集落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KIP表达下调可能对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卡培他滨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效果
目的 评价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同步卡培他滨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效果和毒性反应.方法 将93例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联合组(46例)和单放组(47例).联合组给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DT 60~65 Gy/30~33 f/6~7周;自放射治疗第1天开始口服卡培他滨,每次1 g/m2,每天2次,连续口服14d,休息7d,治疗21 d为1个周期,共治疗2个周期.单放组仅行放射治疗,方法同联合组.结果 联合组与单放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7.0%和70.2%,差异有显著性(x2=3.861,P<0.05).联合组与单放组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3.9%、63.8%,1年生存率分别为80.4%、74.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组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及胃肠道反应均重于单放组,但仅骨髓抑制差异有显著性(uc=2.29,P<0.05),且病人均能耐受.结论 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同步卡培他滨化疗对食管癌近期疗效较好,虽毒性反应增加,但可以耐受.
-
儿童ALL治疗中骨髓细胞形态学动态监测及其意义
目的 了解骨髓细胞形态学动态监测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6年8月 2010年3月收治并获得系统治疗的70例ALL病儿进行Kaplan-Meier分析,监测完全缓解治疗第19、33天以及初次缓解后维持治疗过程中,骨髓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比例,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诱导完全缓解治疗第19天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比例<5%组生存率高于5%~2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5.320,P<0.001);第33天完全缓解组生存率显著高于部分缓解组(x2 =21.676,P<0.001).维持治疗中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比例5%组生存率高于5%~20%组(x 2=14.347,P<0.001);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比例5%~20%病人按出现的时间距初次获得完全缓解时间分为3组,其中0.5~1.0年组与0.5年内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2.951,P>0.05),1.0年后组生存率显著高于1.0年内组(x2=16.416,P<0.001);1年内出现频率≤3次组生存率高于>3次组(x 2=15.075,P<0.001).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比例5%~20%的标危、中危及高危病儿生存率依次降低(x2=23.099,P<0.001),B细胞系ALL生存率高于T细胞系ALL(x2 =8.476,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年内骨髓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比例5%~20%出现频率>3次(RR 8.180,95%CI 2.371~28.217,P=0.001)、高危型(RR 3.013,95%CI 1.146~7.918,P=0.025)、T细胞系(RR 7.064,95%CI 1.968~25.359,P=0.003)为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动态监测骨髓细胞形态学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比例在ALL个体化施治中有极大临床指导意义.
-
RKIP基因表达上调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
目的 探讨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基因表达上调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应用脂质体法,将含有正义(ss) RKIP 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入宫颈癌Caski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Western-blot方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RKIP的表达,建立RKIP基因表达上调的稳定转染细胞系(ssRKIP).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双层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体外侵袭实验(Transwell小室)方法,观察RKIP基因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 建立了RKIP表达上调的稳定转染宫颈癌Caski细胞系.RKIP基因转染后,与未转染细胞比较,对照空载体pcDNA3.1(+)转染细胞的RKIP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含正义cDNA的ssRKIP细胞的RKIP蛋白表达水平则上调(t=8.137,P<0.01).RKIP基因表达上调能够抑制宫颈癌Caski细胞的体外生长增殖、锚定非依赖性生长及体外侵袭能力.结论 RKIP基因对宫颈癌细胞的增殖、锚定非依赖性生长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均有抑制作用,其在宫颈癌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手术切除肝转移灶价值分析
目的 评价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手术切除肝转移灶的价值.方法 联合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2007年1月 2012年9月关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治疗文献,并将文献中的治疗方案分为同期手术切除原发灶+肝转移灶组(A组)、手术切除原发灶十二期切除肝转移灶组(B组)、单独切除原发灶+术后介入治疗组(C组)、单纯手术切除原发灶组(D组)及非手术治疗组(E组)5组,比较各组3年或5年生存率.结果 A组5年生存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与C、D、E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 =8.158~22.130,P<0.05);C组与D、E组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117、8.295,P<0.05).结论 对于可以切除肝转移灶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手术切除原发灶及肝转移灶是首选的治疗方案.另外,二期行手术切除肝转移灶也是可以选择的.对于手术可以切除原发灶而不能切除肝转移灶的病人,手术切除原发灶后行介入治疗,可以改善预后并提高生存率.
-
肝癌病人癌组织与血浆p16及APC基因甲基化检测及意义
目的 检测肝细胞性肝癌(HCC)病人癌组织及血浆中多肿瘤抑制因子p16和结肠腺瘤样息肉基因(APC)的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86例HCC病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血浆标本中p16、APC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状态,以24例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24例正常肝组织未检出p16和APC基因的异常甲基化.癌组织p16基因甲基化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和对应的血浆标本(x 2 =67.48、6.72,P<0.05).癌组织中APC基因甲基化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和对应的血浆标本(x2 =18.03、29.16,P<0.05).肝癌组织及对应血浆标本p16、APC基因甲基化的一致率分别为65.4%、43.3%.HBsAg阳性组肝癌组织及其对应血浆标本p16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HBsA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0、5.67,P<0.05).结论 p16、APC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导致的基因沉默可能与HCC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
胃癌组织ID-1、VEGF、EGFR与HER2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细胞分化抑制因子-1(I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表皮生长因子2 (HER2)在胃癌组织表达及与各病理因素的关系,并探讨其在胃癌中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D-1、VEGF、EGFR和HER2在胃癌组织表达,并结合多种病理因素分析其表达的特点及在胃癌组织表达相关性.结果 ID-1、VEGF、EGFR和HER2在胃癌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5%、67.3%、58.2%、61.8%,均呈高表达,且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的降低及淋巴结转移有关(x 2=7.04~24.85,P<0.01),而与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各因子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 =0.221~0.297,P<0.05).结论 ID-1、VEGF、EGFR和HER2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且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协同作用.通过对它们的联合检测可为胃癌的临床分期提供新的依据,并有助临床判断预后.
-
结直肠混合腺-神经内分泌癌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结直肠混合腺-神经内分泌癌(MAEC)的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发生于结直肠的24例MAEC、22例神经内分泌肿瘤(NET)和100例低分化腺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3种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对所有病人进行随访,采用Log rank检验比较3种肿瘤的生存率.结果 MAEC与另两种肿瘤在年龄、肿瘤大小、类型、部位、浸润深度、增殖活跃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x 2=7.145~85.880,P<0.05),MAEC与另两种肿瘤生存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10.795,P<0.05).结论 MAEC易转移,预后差,其准确诊断对病人预后判断及临床治疗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
奥沙利铂联合单次大剂量照射对大鼠胰腺的放射损伤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化疗联合单次大剂量X线照射腹部对大鼠胰腺的放射性损伤,从而为同步放化疗过程中胰腺的保护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化疗组、放疗组、同步放化组,各20例.化疗组给予腹腔注射奥沙利铂15 mg/kg,放疗组给予单次大剂量6MVX线12 Gy照射大鼠腹部,同步放化组腹腔注射奥沙利铂15 mg/kg+6 MV X线12 Gy单次大剂量照射,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及假照,在照射后的第3、7、14、28、42天观察胰腺组织的改变,检测胰腺组织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同步放化组照射后第3天开始出现腺细胞肿胀破裂,小叶间隙变宽,后出现腺细胞增生,间质纤维化明显;化疗组和放疗组出现类似反应,程度较轻.在胰岛细胞和腺泡细胞中,化疗组、放疗组、同步放化组不同时间Bcl-2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F=39.9~3 108.6,P<0.01),其中以同步放化组第7天表达率低.在胰岛细胞中,各实验组Bax阳性表达率在第3、7天均较对照组升高(F=178.5、195.9,P<0.01),同步放化组第7天表达率高;在腺泡细胞中,各实验组第3、7、14天Bax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F=4.6~24.4,P<0.01),同步放化组第3天表达率高.随着时间推移,第42天同步放化组胰岛细胞和腺泡细胞Bcl-2和Bax阳性表达率与化疗组、放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同步放化组腺泡细胞及胰岛细胞出现急性损伤,较单纯化疗组及放疗组严重,后出现代偿性修复,机制可能与凋亡基因Bax表达减少、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增多有关.
-
PPAR与糖尿病脂代谢的相关性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GDM病人体内可能存在较正常妊娠妇女更为严重的血脂异常.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促进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肪生成、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参与体内糖平衡的调节等.对PPAR与糖尿病脂代谢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阐述GDM的发病机制,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PPAR有3种亚型,分别是PPAR-γ、PPAR-α及PPAR-β(或)δ,本文就PPAR与糖尿病脂代谢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
脑钠肽在临床治疗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人们对脑钠肽在疾病诊断中的认知已达成共识.脑钠肽在治疗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其用于预后判断及指导治疗已展示了良好前景.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脑钠肽在临床治疗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总结,旨在更好地将脑钠肽应用于临床.
-
某公立医院人才流失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的 了解某地级市三级甲等医院近12年人才流失原因,提出应对策略.方法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导出流失人员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医疗、护理人员是流失人才的主要部分,其中以编外用工的初级职称护理人员和在编中高级医疗人员为主,医疗专业高学历、护理专业低学历人员流失较多.结论 公立医院应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通过合理的薪酬体系、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富有内涵的医院文化控制人才流失.
-
青岛市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目的 了解青岛市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合理配置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提供参考.方法 2010年7月,对青岛市109所乡镇卫生院的卫生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乡镇卫生院的卫生人力总量、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职称及专业构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青岛市乡镇卫生院在职人员总数为7 286人,每千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为1.31人;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以大专、中专学历为主,本科及以上学历占21.11%;卫生技术人员职称以中级和初级为主,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仅占2.12%;医护比为1∶0.79;临床医师与公共卫生医师比为1∶0.20.结论 青岛市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总量偏低,人员学历、职称偏低,医护比例偏低,公共卫生人员配置较为合理.
-
新生儿Rh(c)溶血病1例
病儿,女,出生后30 min,因"面色青紫约半小时"入院.病儿系第5胎第3产,孕39周剖宫产,出生体质量2.9 kg,羊水Ⅲ度污染,帆状胎盘,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均10分.生后面青紫、气促,即转送我院.母亲汉族,血型为B型Rh阳性,无输血史,孕期体健,无毒物及放射线接触史.共妊娠5次,人工流产2次,其第一胎因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生后2d死亡,第2胎曾因"黄疸"住院治疗治愈出院,目前智力、体格发育与同龄相符.入院查体:体温36.0℃,血压8.0/6.4 kPa,精神反应欠佳,全身皮肤暗黄,前囟平软,唇发绀,呼吸略急促,约50 min1,鼻翼煽动(+),三凹征(+),双肺闻及大量细湿哕音.心音有力,心前区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腹膨隆,肝右肋下约6 cm,剑突下5 cm,脾左肋下约4 cm.四肢肌张力低,拥抱反射未引出.
-
肾上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病人女,24岁.半年前因无明显诱因左上腹胀痛入院.查体:左上腹扪及一包块,活动度差,余未见异常体征.B超检查示左肾上腺区有一囊实性占位性病变并少量腹水.腹部CT增强扫描显示:左肾上腺及左肾区见一不规则强化明显的包块,呈"花环状"改变,约19 cm×13 cm×13 cm大小,与左侧膈肌、膈肌角、脾脏、腰大肌分界不清,占位效应明显,脾脏位置前移,内密度欠均匀.子宫直肠窝内见少量积液(图1).CT诊断:左肾及肾上腺区包块,子宫直肠窝少量腹水.
年 | 期数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
1999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