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Clinical Medicine 생물의학공정여림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天津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 影响因子: 0.46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7090
  • 国内刊号: 12-132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1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杜智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十二烷基化壳聚糖基因支架血管内基因转运的实验研究

    作者:金旭;朱敦皖;张超;唐丽娜;王海;柏金根;姚康德;宋存先

    目的 评估新型十二烷基化壳聚糖质粒DNA支架向局部动脉血管内转运基因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十二烷基化壳聚糖同质粒DNA按文献制备纳米粒并进行表征.将纳米粒涂布于金属支架表面同时进行电镜观察.分别将十二烷基化壳聚糖质粒DNA支架进行细胞转染(pEGFP-C1)和兔颈动脉在体转染实验(pGL3-control),观察细胞转染效果.结果 十二烷基化壳聚糖质粒DNA纳米粒为球形,稳定,平均粒径126 nm,Zeta电位(+28±3)mV.该纳米粒涂布于支架表面,电镜下呈片状不规则粒子.细胞转染实验显示,支架表面细胞及支架邻近细胞大量转染,远离支架细胞未见转染.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支架植入部位荧光素酶高表达,同时有2只动物肝脏标本有微量表达,其他部位未见表达.结论 十二烷基化壳聚糖质粒DNA支架是一种新型有效的血管内基因转运体系,可能对诸如再狭窄等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这一基因运载思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质粒DNA的转运.

  • 肝纤维化门静脉压力改变与血清ET-1/NO关系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一林;迪丽;段云友;刘杰;陈升;刘禧;王泓

    目的 制作兔肝纤维化模型,观察血管活性物质与门静脉压力变化的关系.方法 40只家兔采用口服硫代乙酰胺方法造模,分别于造模第8、12、16、20周时检测内皮素(ET-1)及NO浓度,超声观察胆囊壁及肝脏血流动力学指标,直接穿刺测量不同时期门静脉压力.分析血管活性物质与肝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门静脉压力变化间的关系.结果 胆囊壁增厚是肝纤维化阶段的二维超声表现;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血清ET-1、NO浓度逐渐增加,且以ET-1/NO比值增加更为明显;门静脉内压力、肠系膜上动脉、脾动脉搏动指数(PI)随纤维化程度逐渐增加,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ET-1/NO值呈正相关(P<0.01).结论 通过超声可无创检测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肝纤维化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的观察,具有积极的作用.

  • 肝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作者:杜智;李涛;张金卷;朱争艳;高英堂;王毅军;聂福华

    目的 探索肝干细胞移植对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二乙酰氨基芴(15mg/kg BW)联合2/3肝切除建立雄性大鼠肝干细胞增殖模型,以改进Seglen胶原酶原位灌注及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纯化肝干细胞,经肝脏注射移植(4×106细胞)治疗由D-氨基半乳糖诱导的暴发性肝功能衰竭雌性大鼠,移植前及移植后24、48、72 h及1周取血测定肝功能指标如血氨、ALT、TBiL,移植后1、2、4周取受体肝脏组织应用PCR方法进行性别决定因子检测.结果 肝干细胞移植可延长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大鼠的中位生存时间(P<0.05),移植后肝干细胞移植组大鼠血清ALT、TBiL及血氨水平明显下降,其测定值各时间点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肝脏病理损伤减轻,肝干细胞移植2周后雌性受体肝脏组织中性别决定因子呈阳性表达,且随时间延长而表达增强.结论 肝干细胞移植可延长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大鼠中位生存时间,改善肝功能及病理指标.

  • 微型膜式氧合器在大鼠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作者:黑飞龙;高国栋;周荣华;龙村

    目的 建立大鼠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动物模型.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经右颈静脉、股静脉插管引流,股动脉插管灌注建立CPB.CPB使用微型膜式氧合器,运转1 h,期间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电图、血气及电解质的变化.结果 8只大鼠CPB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血气结果满意,完全符合满意CPB标准,停机后心血管和呼吸功能恢复.结论 利用微型动物膜式氧合器建立的大鼠CPB模型,具有安全、稳定、简单、实用的特点,是进行与CPB相关脏器损伤研究可靠的实验平台.

  •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治疗的现状及其展望

    作者:刘东顺;菅喜岐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具有非侵人性等特点,在临床治疗方面得到广泛应用.HIFU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已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文章主要论述HIFU治疗的现状及其展望.

  • 家庭心电远程监护系统的新进展

    作者:杨雪;吴水才;张松;白燕萍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其具有突发性,因此日常对该病的家庭监护显得尤为重要,家庭心电远程监护已成为现代医疗监护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主要介绍家庭心电远程监护系统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家庭心电监护系统的发展做一展望.

  • 乏氧组织显像剂及其在乏氧显像中的应用

    作者:朱广文;张延军

    对乏氧组织显像剂18F-FMISO衍生物、123I-糖基-硝基咪唑类化合物、99Tcm标记硝基咪唑类化合物、酮肟类化合物及Cu-BTS衍生物、67Ga进行评价,并对它们在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进行总结.

  • 核小体Th表位和CTLA4Ig双基因共表达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作者:周春丽;郝进;郝飞;吴军;贺伟峰

    目的 将核小体Th表位与CTLA4Ig融合基因融合,研究CTLA4Ig作为真核表达载体的可行性.方法 用touchdown PCR法扩增CTLA4Ig基因,同时引入核小体Th表位(H2B14-28).将PCR产物连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pcDNA3.1(+)-CTLA4Ih-H2B.将表达质粒转染COS-7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裂解上清中融合蛋白的表达.将构建表达CTLA4Ig-H2B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喂饲BALB/c小鼠,取脾脏进行免疫组化鉴定重组蛋白在动物体内的表达.结果 酶切鉴定和基因序列测定显示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在pcDNA3.1(+)-CTLA4Ig-H2B质粒转染后48 h细胞裂解上清中,检测到CTLA4Ig融合蛋白的表达,该蛋白能与抗人CTLA-4单抗特异结合.重组蛋白在BALB/c小鼠脾脏免疫细胞胞浆中有阳性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能稳定表达核小体Th表位和CTLA4Ig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 胆道镜诊断胆道腺肌瘤一例报道

    作者:舒桂明;王毅军;杜智;李东言;刘昌利

    胆道良性肿瘤临床少见,国外已报道良性胆道肿瘤占全部胆道手术的0.1%,占肝外胆道肿瘤的6%.在国外历年英文文献中报道的良性胆道肿瘤不足200例,其中良性肿瘤大约2/3归类于息肉、腺瘤样乳头状瘤和腺瘤,而胆道腺肌瘤的报道则少之又少.笔者于2005年9月收治1例无痛性黄疸患者,现报道如下.

  •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失败后超声、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的临床分析

    作者:卢进昌;刘为舜;刘先军;涂明利;雷怀定;罗国仕;刘玉全

    目的 比较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失败后超声与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诊断肺部肿块的正确率、安全性及可操作性.方法 选择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共382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诊断明确154例,余228例分为2组,进一步行经皮穿刺肺活检.其中超声引导组125例(病灶贴近胸膜且与胸壁之间无肺组织),CT引导组103例(病灶位于肺内、超声不能探及).比较其正确率、安全性及可操作性.结果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和超声、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诊断肺部肿块正确率分别为40.3%、89.6%、90.3%.并发症:超声、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痰中带血发生率分别为8.0%、8.7%;CT引导组气胸发生率为24.3%,B超引导组未发生气胸.结论 对于贴近胸膜且与胸壁之间无肺组织的肺部肿块,首选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反之,则选择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

    关键词: 经皮肺活检 B超 CT
  • 皮质下梗塞所致失语的SPECT显像研究

    作者:陆相东;冯惠茹;李亚明;孔繁振;遇彬;于杨杰;于芳;解小芬

    目的 探讨皮质下梗塞所致失语的发生与脑血流改变的部位、范围及程度间的关系.方法 对37例临床确诊为单侧皮质下梗塞的患者行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判定局部脑血流(rCBF)改变的部位、范围及程度,并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汉语成套测验(aphasia battery of Chinese,ABC)进行检测.结果 30例有失语表现,SPECT显像示患者的rCBF降低部位多位于基底节区前部、上部、外侧部及丘脑.皮质下失语的患者rCBF降低部位多累及大脑皮质语言功能区(X2=8.87,P<0.005).病灶区的rCBF及rCBF降低的百分比与失语程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1(t=-1.59,P>0.05)和0.64(t=2.71,P<0.05);病灶的范围、病灶数与失语程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t=3.81,P<0.01)和0.67(t=3.16,P<0.01).结论 皮质下梗塞所致失语患者rCBF降低部位多累及大脑皮质语言功能区;病灶区的rCBF与失语程度的相关性较小,而病灶的rCBF降低的百分比、病灶范围、病灶数与失语程度呈正相关.

  • 探讨DR颈椎斜位影像中应用组织均衡技术的优势

    作者:汪宜占;付强;高振龙;张峥

    目的 探讨颈椎斜位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DR)中,采用组织均衡技术的DR图像与标准DR图像的差别.方法 利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引进的GE-Revolution XQ/Ⅰ型DR机对所摄的颈椎斜位影像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分析资料.应用组织均衡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同时与标准DR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组织均衡技术的图像,同一幅图像上不同部位的细节均可清晰显示;标准DR图像需调节不同的窗宽、窗位才能清晰显示或不能显示不同体厚部位的细节.结论 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中,应用组织均衡技术能明显改善因受体厚度影响而难于观察部分的可视性,同时又不牺牲其他部分的细节显示,使DR的应用更完美.

  • 华北地区1026例脐带血细胞各参数结果分析

    作者:林莹;邱辉;赵英新;武文杰;孟恒星;韩俊领

    目的 确定华北地区脐带血血细胞和造血祖细胞参数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集1 026例符合标准的脐带血标本,分别用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进行脐带血细胞分类计数,流式细胞术和半固体培养进行造血干/祖细胞特性检测.结果 脐带血中RBC(4.06±0.47)×1012/L,HGB(149.0±18.2)g/L,Plt(241.2±53.7)×109/L,WBC(13.6±4.6)×109/L,NEUT(5.16±3.2)×109/L,LYMP(4.53±1.97)×109/L,MONO(0.78±0.36)×109/L,NRBC(0.45±0.45)×109/L,RET(0.14±0.04)×1012/L.CD34阳性率0.36%±0.22%,CFU-GM和BFU-E产率(/5×104)分别为23.2±11.4和31.1±17.2.结论 脐带血由独特的细胞组成,其血细胞各项参数多高于成人静脉血,其造血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潜力.

  • 26例动员外周血干细胞的程控降温冷冻保存效果评价

    作者:方健;赵英新;姜容;武文杰;房敬超;王玫;韩俊领

    目的 评价程控降温冷冻保存高浓度外周血干细胞的效果.方法 采集动员的患者外周血干细胞,用程控降温系统降温至-80℃后保存于液氮中.冷冻前和解冻后均做有核细胞计数、粒单-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granulocyte/macrophage,CFU-GM)培养和苔盼蓝拒染率实验.结果 冷冻的外周血有核细胞终浓度平均为1.405×108/ml,融化后有核细胞和CFU-GM回收率分别为80.64%±11.51%和94.01%±25.42%;拒染率为84.69%±8.72%.26例患者除1例死于预处理毒性不能进行评价外,余者均获得快速稳定造血功能重建.结论 程控降温冷冻保存高浓度的外周血干细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医院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作者:张西亚;薛志孝;刘学一;孙媛

    笔者结合工作需要自行设计的医院设备管理系统.该系统除具有设备信息档案管理、数据统计、财务管理等常规功能外,还具备设备绩效评估、局域网共享数据管理等功能.

  • 腹腔镜多脏器手术23例分析

    作者:范莹;吴硕东;付蓓蓓;张振海;曾艳;张立魁;石刚

    目的 探讨腹腔镜多脏器联合手术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3月至2005年6月23例行腹腔镜多脏器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加阑尾切除术共15例,加脾切除术1例,加胃大部切除术1例,加左肾、左卵巢畸胎瘤切除术1例,加阑尾切除术后粘连松解术1例,加肝囊肿开窗术1例,加肝血管瘤切除术1例,腹腔镜胰体、尾切除加脾切除术2例.与同期同类腹腔镜单病灶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加肝血管瘤切除术因术中出血中转开腹,其余22例手术均顺利,未发生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均较同期同类腹腔镜单病灶手术相加组缩短.术后患者排气时间1~5 d,平均3.0 d(标准差0.9 d).术后住院时间3~17 d,平均6.5 d(标准差3.2 d).结论 腹腔镜多脏器联合手术能同时有效地处理腹腔内多个病灶.

  • 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方法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运红;徐肇敏;卢晓云;陈隆典;吴毓麟;于成功;邹晓平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对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清洁效果和患者主观感受的比较.方法 将55例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按肠道准备方法不同随机分为禁食组(A组,n=10)、口服复方导泻液组(B组,n=15)、口服甘露醇组(C组,n=10)及口服甘露醇加福松组(D组,n=20).根据胶囊内镜检查所见肠道清洁程度(1~10分)及患者主观感受(1~10分)评价效果.结果 C组(8.200±0.789)肠道清洁效果明显好于A组(5.500±1.269)、B组(7.330±1.291)(P<0.05).D组(8.650±0.671)肠道清洁效果略好于C组,但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就患者主观感受而言,从A组(9.200±0.422)、C组(8.200±0.632)、D组(8.050±0.759)、B组(4.730±1.335)耐受程度依次下降.结论 综合清洁效果和患者主观感受而言,口服甘露醇加福松是比较理想的胶囊内镜检查术前的肠道准备方法.

  • 新型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检测系统的研制及试用

    作者:徐进;孙春华;吴绍琴;胡聪

    目的 设计单屏及双屏显示的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检测系统.方法 ①运用红绿分视单屏检查或同视机分视双屏检查,检查参数(随机点大小、颜色、形状等)均可以按检查要求进行调整,可去除不等像视及斜视对立体视检查的影响,可以检查不同距离的立体视.②仿照TNO随机点立体图设置单屏及双屏显示的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检测系统参数,检查临床测试组65例,并与TNO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双屏及单屏显示计算机仿TNO随机点立体视检查图和TNO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仿TN0设置双屏及单屏显示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检查系统准确性和TNO相同,并能够满足临床检查需求及实验研究条件要求.

  • 连续性树脂血浆灌流吸附治疗肝病性高胆红素血症13例报道

    作者:肖广辉;李宏伟;王敏军;张志贤;李明友

    目的 观察树脂血浆灌流吸附治疗13例肝病性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13例肝病性高胆红素血症患者(TBiL≥171μmol/L),采用连续性HB-H-6树脂血浆灌流吸附治疗.观察胆红素变化情况及对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的影响.结果 灌流前与灌流后相比,血浆总胆红素下降53%,直接胆红素下降49%,间接胆红素下降66%;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树脂血浆灌流吸附治疗肝病性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HB-H-6树脂血浆灌流治疗重度黄疸初步临床研究

    作者:李涛;杜智;袁萍;方淑昌;骆力群

    目的 研究HB-H-6树脂吸附胆红素血浆灌流对重度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 重度黄疸患者76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15例,年龄41~75岁,平均59岁.均为急慢性肝功能衰竭、重型肝炎造成的肝细胞性黄疸和肿瘤、结石等阻塞胆管而造成的梗阻性黄疸,其中肝细胞性黄疸70例,梗阻性黄疸6例.总胆红素(TBiL)(359±138)μmol/L,直接胆红素(I-BiL)(132±76)μmol/L,间接胆红素(DBiL)(227±97)μmol/L;总蛋白(TP)(64±12)g/L,白蛋白(Alb)(28±11)g/L,球蛋白(Glb)(36±13)g/L.采用一次性使用HB-H-6树脂吸附胆红素血浆灌流器进行治疗.分别于灌流前、灌流120min取血测定血浆胆红素、蛋白质、电解质、血常规,定时观察患者血压、心率、体温和呼吸变化.结果 灌流至2h结束,总胆红素下降29%,直接胆红素下降27%,间接胆红素下降30%;总蛋白下降11%,白蛋白下降14%,球蛋白下降8%;灌流对血浆电解质钾、钠、氯、钙、镁和磷均无明显影响(P>0.05).灌流前后相比,白细胞升高2%,红细胞下降1%,血小板降低6%(P>0.05).灌流过程中,患者心率、血压、体温和呼吸等生命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HB-H-6树脂血浆灌流治疗重度黄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血浆灌流器很有发展前途.

  • 深部脑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疗效分析

    作者:喻廉;凌至培;汪业汉;牛朝诗;凌士营;姜晓峰;傅先明;李光群

    目的 研究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治疗作用,探讨DBS对PD震颤、肌僵直、运动缓慢的疗效及术中靶点的确定.方法 采用微电极记录下丘脑底核(STN)和丘脑腹中间核(Vim)慢性电刺激术对4例PD患者进行治疗.其中3例DBS于STN、1例DBS于Vim.结果 3例STN术中刺激发现,能改善PD的震颤、僵直、运动缓慢等主要症状;1例Vim术中刺激发现,患者的震颤和运动缓慢得以改善.4例PD患者经过1~3次的调试,4~6年的随访发现,患者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不如短期疗效,但仍较术前有较大改善,通过调节程控参数,可以达到满意.其运动部分(UPDRS)评分,术后改善率43%~48%之间.1例合并上肢疼痛患者经3次调试疼痛症状改善不明显,2年后取出埋藏电极.4例患者均没有出现永久性并发症.结论 STN的DBS能改善PD的震颤、僵直、运动缓慢等主要症状;Vim的DBS能改善PD的震颤和运动缓慢.DBS是治疗PD双侧症状的优选方法,其可逆性对患者有较高的安全性.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1998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