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Clinical Medicine 생물의학공정여림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天津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 影响因子: 0.46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7090
  • 国内刊号: 12-132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1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杜智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股骨近端主压力骨小梁生物力学特性

    作者:马信龙;李海涛;马剑雄;陈阳;朱少文;马宝意;杨阳;马韬;王杰;王志彬

    目的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病,导致其发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尚不清楚,机制不明,由于其局部解剖结构特殊,根据其内部结构特点,对骨小梁结构进行研究,为解释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原因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正常中国人(45~ 60岁)尸体股骨近端主压力骨小梁系统从上到下分成3个区,分别在EnduraTEC ELF3200生物力学材料动态力学性能测试系统上,从主压力骨小梁方向及与其垂直方向上进行拉伸、压缩性能实验研究.结果 得出了股骨近端主压力骨小梁系统3个区在主压力骨小梁系统方向及与其垂直方向的压缩、拉伸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弹性模量等测试指标的实验结果.从上到下3个区的弹性模量等生物力学性能依次递增,主压力方向的压缩生物力学性能要明显高于拉伸生物力学性能,并且生物力学性能在主压力系统方向及与其垂直方向有明显差异.结论 股骨近端主压力骨小梁的主要力学性能是承受压应力,并且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

  • 载羟基喜树碱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的制备及相关性能研究

    作者:张秀娟;柯丽明;杨菁;林礼务;薛恩生;俞丽云;陈志奎

    目的 制备一种载羟基喜树碱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缓释微球,并考察其相关性能.方法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羟基喜树碱PLGA微球,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载药微球表面形态,测定平均粒径及跨距,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包封率、载药率及体外释放情况,改良寇氏法计算小鼠半数致死量.结果 制备的载药PLGA微球呈圆球形,表面光滑,无粘连,平均粒径30.8 μm,跨距0.9,包封率为85.5%、载药率4.28%,在体外28d累积释放药物81.4%.羟基喜树碱小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8.4 mg/kg,肌内注射半数致死量为71.3 mg/kg,而羟基喜树碱PLGA微球肌内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38.5 mg/kg.结论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的羟基喜树碱PLGA微球粒径适宜,包封率、载药率高,缓释效果好,毒性低,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人体上呼吸道模型三维重建及规范化研究

    作者:孙栋;李功杰;李福生;张洪涛;徐新喜

    目的 探讨人体上呼吸道模型三维重建及规范化方法,掌握人体上呼吸道结构尺寸和形态特征.方法 运用GE Lightspeed VCTXT 64多层螺旋CT对志愿者的上呼吸道进行水平位与冠状位连续扫描,运用三维重建技术,重构人体上呼吸道模型,探讨规范化方法.结果 构建了包含有口腔、咽部、喉部、气管及三级支气管的人体上呼吸道三维模型,提出了人体上呼吸道三维重建模型的规范化处理方法,并定量分析了规范化模型与以往所构建的人体上呼吸道三维模型之间的差异.结论 通过扫描三维重建的规范化模型与以往的简化模型在关键尺寸上存在差距,将为预测人体上呼吸道内气流运动特性及诊断呼吸系统疾病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 抗氧化蛋白与消化道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博;杨幼林;李冬月

    抗氧化蛋白Peroxiredoxins是有机体内抗过氧化的重要成员,该类蛋白包含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通过与硫氧化蛋白的协同作用消除组织及细胞内的有害过氧化物.目前多种消化道肿瘤如肝癌、胃癌、胰腺癌等组织中均发现有高表达的抗氧化蛋白,推测其可能是肿瘤的潜在标志物,且已有实验证实,抑制抗氧化蛋白表达可增加消化道肿瘤对放射、化学治疗的敏感性.

  • 心脏干细胞疗法相关的电生理学新问题

    作者:刘勇;刘怡辰

    文章以关注干细胞心脏移植后再生细胞与宿主原有心肌细胞之间的电生理新问题为视点,综述评价了干细胞移植后生长相关、形态结构和电生理相关问题,交感神经支配过度相关的电生理-电病理,细胞内Ca2+平衡能力相关的电生理-电病理,心脏干细胞释放方式相关电生理,持续性心电自律性相关电生理-电病理,以及干细胞疗法相关的致心律失常电位概念等新问题,并且展望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 客观分析和评估心室同步化治疗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广平;叶岚

    心室同步化治疗已经成为慢性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但心室同步化治疗的指征仍然存在争议,有近30%的病人效果不佳.近年来,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和欧洲心脏学会(ESC)等学会均不断更新心室同步化治疗的指南,对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估、超声心动图在指征和术后效果临床评估中的作用、同步化治疗无反应的病人的甄别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均有不同的研究报道.

  • 一种病理组织切片恒温染色台的设计

    作者:孙洪志;李珂欣;赵宝忠

    目的 设计一种可提高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速率及染色质量的病理组织切片染色装置.方法 设计制作由水浴箱、带盖染色缸、电控箱三部分构成的组织切片恒温染色台,实验比对组织石蜡切片上的石蜡膜溶于二甲苯的互溶速率和镜下染色效果.结果 在37.0℃条件下,石蜡膜在二甲苯中的溶脱时间比室温条件下缩短了近一半的时间,互溶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在减少1/2染色时间染制的切片组织色泽与室温条件下的染色效果类似,而且细小颗粒着色清晰.结论 应用该设备条件的组织切片染色效果优于传统常温方法.

  • 射波刀的物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作者:沈君姝;耿薇娜;王朋;李兵;朱锡旭

    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和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一直以来是放射治疗的核心问题.随着放射物理与计算机在医疗工作中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放射治疗技术越来越趋于精细和复杂化.严格的QA与QC程序是取得预期效果的必要条件.国际标准组织对QA的定义是:为得到满足一定的质量需求而制定的所有计划和保证计划的执行具有足够可靠性所必须的措施与标准.它包括整个系统工作涉及的所有相关工作设备、执行方式和全部参与人员的规范标准.而QC则是为保证达到QA标准而对实际工作质量进行的规范化测量、与标准进行比较和对工作过程进行的修正[1].

  • 重组胶质细胞生长因子2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作者:薛亚军;赵耀东;董艳;蔡如珏;卢亦成;楼美清

    目的 通过原核表达的方法得到胶质细胞生长因子2(GGF2)重组蛋白.方法 将不含信号肽编码序列的GGF2基因用亚克隆的方法自PVT-GGF2质粒克隆至PCXJI8质粒,再由PCXJ18-GGF2质粒克隆至pET-32b(+)质粒,构建pET32b(+)-GGF2表达载体.表达载体转染4种宿主菌,筛选合适者.优化表达时程和IPTG诱导剂量.GGF2大量表达后回收包涵体,复性.复性产物利用His Bind树脂进一步纯化.纯化产物用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测序鉴定表明,成功构建pET-32b(+)-GGF2表达载体.筛选结果表明Origami B(DE3)为合适宿主菌.适宜的表达条件为30℃诱导前扩增,浓度25 μmol/L IPTG,37℃诱导2h.所表达外源蛋白相对分子质和预期一致.回收、纯化后得到纯度约为96%的产物.Western blot鉴定表明所获为GGF2重组蛋白.结论 原核表达方法得到足量GGF2重组蛋白.

  • 昆明地区麻疹野病毒株基因型检测

    作者:尚晓丽;夏晓玲;侯宗柳;杜曾庆

    目的 检测昆明地区麻疹病毒的优势基因型,为麻疹监测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08年昆明地区临床诊断为麻疹的30例患儿,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1天~3岁,0~1岁(≤1岁)的患儿19例,1~2岁(≤2岁)的患儿9例,2~3岁(≤3岁)的患儿2例,平均患病年龄15个月.采集急性传染期静脉血2mL,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麻疹病毒血清IgM抗体;同时收集患儿的尿液标本,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标本中所分离到的麻疹野病毒株核蛋白(N)基因羧基末端的543个核苷酸,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并与麻疹病毒基因库中的参考株进行比较.结果 从30份麻疹患儿尿液标本中分离到7份麻疹野病毒阳性;出疹后6d的尿液标本中仍可检出麻疹野病毒;将其4株麻疹野病毒的核蛋白(N)羧基末端的543个核苷酸与Genebank中的麻疹病毒的23个参考株进行基因亲缘性关系比较,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H1、H2基因型参考株China 93-7、China 94-1所对应的核苷酸序列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31~0.047和0.332~0.398;而与H1a的遗传距离近,为0.010~ 0.033;4株麻疹野病毒N基因羧基末端543个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6.0%~98.9%;与H1标准株China 93-7和H1a标准株China 93-2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5.9%~99.7%和96.9%~99.8%.结论 2008年昆明地区所检测到的麻疹野病毒的优势基因型为H1a基因型.

  •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正常大学生颈总动脉管壁运动力学状态

    作者:於晓平;孙红光;程莲

    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多用于心肌运动和形变的研究,目前许多学者[1-3]将其用于血管壁运动力学状态的研究,并取得了成果.笔者应用VVI技术,选取在校健康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正常大学生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短轴切面上各壁段的运动速度(velocity,V)、应变(strain,S)及应变率(strain rate,SR).大学生在学校阶段作息规律、饮食和生活方式比较一致,极少受到疾病、年龄及其他因素的干扰,研究结果更加可信.

  • 血管内超声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临床应用

    作者:冯天鹰;李治安;何怡华;哈斯;胡高杰

    目的 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患者检查,评价IVUS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CAG诊断为冠状动脉存在临界狭窄的78例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22例;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554岁.行IVUS检查和CAG,对照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结果 CAG检测发现偏心性斑块31处,向心性斑块82处;而行IVUS检测发现偏心性斑块56处,向心性斑块57处.IVUS清楚显示软斑块54处,硬斑块23处,混合性斑块36例,其中探查血栓1处,溃疡2处;而CAG不能显示管腔形态及斑块特点.病变窄处血管面积狭窄率IVUS所测值明显高于CAG,分别为68%±21%、58%±19 %(P< 0.0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CAG显示的临界狭窄病变,IVUS能更准确地判定管腔形态、病变性质及狭窄程度,对冠心病特别是有冠心病症状的患者的诊断及临床介入治疗有重要意义.

  • 腹腔镜造口旁疝补片修补的临床应用

    作者:殷红专;闫兆鹏;苏琪;刘宝林;孙威;尹剑桥;梁逸超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腹膜内补片修补造口旁疝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操作要点.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5月12例造口旁疝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43~ 80岁,平均年龄62岁.对其进行腹腔镜下腹膜内补片修补术.结果 12例腹腔镜下修补成功,手术时间50~ 120min,平均手术时间82 min.术后住院时间2~8d,平均住院时间5.1d,术后随访1~15个月,未见复发及远期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早期临床疗效理想.

  • 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对机械通气治疗溺水后呼吸衰竭的影响

    作者:尹睿;欧阳修河;高芳;左怀云;王束玫

    目的 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对淹溺淡水污水后出现呼吸衰竭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 35例淹溺污水后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2.5岁.入院48 h内在机械通气状态下行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比较入院时和入院48h两组呼吸生理、呼吸力学及临床指标.结果 抢救成功32例,死亡3例.与入院时相比,入院48 h氧合指数、呼吸频率、体温、吸气峰压等呼吸生理、呼吸力学及临床指标明显改善,比较上述两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指脉氧监测无明显下降.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在机械通气状态下治疗溺水所致呼吸衰竭的患者安全有效.

  •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作者:娄海山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2b(安福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效果,总结经验.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许昌市人民医院CHB患者81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6例;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8岁.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拉米夫定治疗组,分别41、40例.使用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2b 500万单位隔日肌内皮下注射1次,疗程12个月;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治疗12个月.检查所有患者的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 DN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和血清转换率,进行对比.结果 联合治疗组能够提高CHB患者对拉米夫定的生物化学和血清学应答率,降低其耐药发生率.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α-2b干扰素是一种较好的抗HBV的治疗方法.

  •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应用

    作者:孟志斌;黄涛;李洪潮;谭海涛;王挺锐;贾丙申

    目的 探讨寰枢椎脱位椎弓根钉棒系统的临床复位效果.方法 选择16例寰枢脱位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26~ 55岁,平均年龄31.4岁.采用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复位内固定术,并行自体髂骨植骨.手术前后对颈后部轴性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对神经功能改善采用Frankel分级进行评价.结果 全组1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 ~ 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3个月.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所有病例枕颈部疼痛症状减轻或消失,四肢及躯体感觉恢复,肌力及肌张力明显改善.轴性颈痛VAS术前为6.14±1.76,改进为术后4.82±1.45(t=2.315,P<0.05).Frankel分级术前E级9例,D级2例,C级4例,B级1例;改进为术后E级9例,D级5例,C级2例.X射线、三维CT复查示螺钉位置良好,无螺钉、固定棒断裂.寰枢椎植骨在6个月左右达骨性融合;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未出现内固定物断裂、脱落.结论 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具有良好的复位固定效果,符合寰枢椎脱位复位的生物力学特点,固定牢固.

  •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8kg以上儿童重症肾衰竭疗效

    作者:李洪;徐明芝;向伟;陈如满;安娜;王爱民;陈玉雯;卢飞杏;曾丽华;吴红兰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BP)在急性肾衰竭(ARI)及ARI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MODF)患儿中使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1999年至2010年体质量8 kg以上患儿17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3例;年龄1~ 14岁,平均年龄6.3岁;体质量8~71 kg,平均体质量25.8 kg,10kg以下仅3例.行41例次CBP治疗,重点观察治疗中不同儿童死亡风险(PRISMⅡ)评分、不同体质量、不同临床干预(血管活性药使用与否、机械通气有无、不同超滤率)患儿死亡率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PRISMⅡ评分>10分、有机械通气患儿的死亡率比PRISMⅡ评分≤10分、无机械通气患儿高(P<0.05).体质量>26 kg组死亡率、低血压发生率与体质量≤26 kg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体质量低于26 kg组平均动脉压(MAP)、平均心率(HR)、升压药使用频率显著高于体质量>26kg组(P<0.05).超滤率大于/小于2mL/(kg·h)两组MAP、HR、升压药使用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质量8 kg以上儿童运用预充量52 mL滤器行CBP治疗只要预充得当,合理范围超滤率下可以避免严重血流动力学波动,安全救助患儿;需要CBP治疗的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儿死亡率在PRISMⅡ评分>10分、有机械通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者较高.

  • 经皮侧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姜文进;孙博琳;生琦瑞;宋雪鹏;郑延波;王立刚

    目的 评价经皮侧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LLD)的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4月~2010年5月对163例腰椎间盘突出(L3~5)患者行PLLD.其中,男性92例,女性71例;年龄22 ~ 65岁,中位年龄46岁;病程6个月至21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腰椎功能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16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LLD,手术成功率100%,无血管、肠管、神经损伤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VAS评分由术前(6.75±2.32)降到术后(3.10±1.34)(P<0.05),JOA评分由术前(11.84±2.42)提高到术后(25.36±3.24) (P< 0.05).术后随访1~5年,优良率达94.5%.结论 PLLD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疗效好,适用于纤维环受损的L3~5腰椎间盘突出.

  •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不同剂量非离子型对比剂对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炳凤;施有为;徐少东;张晓红;周跟东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不同剂量非离子型对比剂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冠状动脉造影和/或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500例,其中男性280例,女性220例;年龄53 ~78岁,平均年龄65.0岁.单纯冠状动脉造影280例,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220例.根据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的剂量随机分为3组:低剂量组(< 100 mL)180例,其中男性100例,女性80例,平均年龄60.2岁;中剂量组(100~200mL)200例,男性110例,女性90例,平均年龄65.6岁;高剂量组(>200mL)120例,男性70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66.9岁.分别检测各组对比剂应用前及应用后8、12、24、48、72h反映肾功能情况的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C),比较每组内和组间不同时间段的SCr、CysC.结果 低剂量组中,SCr仅在对比剂应用后48h升高,而CysC仅在对比剂应用后24h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段均与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血SCr、CysC在各个时间段升高幅度明显增加(P<0.05),而高剂量组比中剂量组SCr、CysC在各个时间段进一步升高(P<0.05),并且随着对比剂应用剂量的增加,如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其SCr、CysC升高的程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恢复速度明显变慢,部分患者对比剂应用72 h后仍末恢复到基线水平,并且较基线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应用非离子型对比剂对肾功能的损害与对比剂剂量明显相关,低剂量(< 100 mL)对肾功能影响小且恢复快,而中剂量(100~200 mL)和高剂量(>200 mL)随着剂量的增加其对肾功能的影响越大,且恢复越慢,部分患者由对比剂造成的肾功能损害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存在.

  • 定位X射线侧位头颅片诊断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价值

    作者:刘志明;左艳萍;张继华;宋冬梅

    目的 采用定位X射线侧位头颅片的检查技术,观察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腺样体肥大及颅骨测量,评估该方法在评估腺样体肥大及对上颌骨及下颌骨发育影响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6年至2010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患儿65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34例;年龄6岁1个月~7岁4个月,平均年龄7.10岁.并发分泌性中耳炎12例,慢性鼻-鼻窦炎20例,明显发育迟缓13例.在定位X射线侧位头颅片上把腺样体肥大程度分为Ⅰ组(n=35 )A/N≥0.76,Ⅱ组(n=30)A/N≤0.75;以病程的长短分为A组(n=41)病程在3年以上(包括3年),B组(n=24)病程3年以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情况下两组的颅骨测量值.结果 腺样体的体积越大,对患儿面颅骨发育的影响越明显,Ⅰ、Ⅱ组的∠SNA(84.15°±1.76° vs 82.18°±2.11°;P< 0.01)、∠SNB(78.91°±1.35° vs 77.92°±1.97°;P< 0.05)和∠ANB(5.18°±1.09° vs 4.25°±0.95°;P< 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病时间越长对患儿面颅骨发育的影响越重,A、B组的∠SNA(84.02°±1.73° vs 81.89°±2.17°;P< 0.01)、∠SNB(78.92°±1.36°vs77.65°±1.99°;P<0.01)和∠A NB(5.06°±1.06° vs4.23°±1.03°;P< 0.01)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定位X射线侧位头颅片可以很好地显示和测量腺样体;腺样体肥大可明显影响颅骨的发育;颅骨发育异常的严重程度与腺样体的体积和病程持续时间有关.

  • 3.0T3D-TOF MRA对颅内动脉瘤检出率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刘红阳;李澄

    目的 评价3.0T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0T 3D-TOF MR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5例有颅内动脉瘤相关症状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57岁.对其3.0T 3D-TOF MRA诊断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磁共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照.结果 3.0 T 3D-TOF MRA共显示28个动脉瘤,其中单发22例,3例为多发动脉瘤,起自颈内动脉系统25个;起自基底动脉系统3个;DSA检查共显示27个动脉瘤.结论 3.0T 3D-TOF MRA虽然对于直径≤3 mm的微小动脉瘤的诊断存在一定的误诊及漏诊率,但其诊断颅内动脉瘤时能比较全面地显示动脉瘤,三维信息对临床确立治疗方案有很大帮助.3.0T 3D-TOF MRA不失为高危人群或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患者筛查及随诊观察的有效手段.

  • 多排螺旋CT在检测肠系膜淋巴结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作者:周长武;李澄;马占龙

    目的 以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肠系膜淋巴结在薄层螺旋CT图像上的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26 ~ 67岁,平均年龄55岁.用Siemens Definition AS 128层螺旋CT进行腹部扫描,成像参数:120 kV,280 mA,128i×0.6 mm,0.5 s/r,螺距0.6,扫描层厚、层间距均为8mm.由3名放射学工作者应用同一图像贮存和传输系统(PACS)工作站阅读所有CT图像,记录所有短轴大于3mm的肠系膜淋巴结的大小、数目及位置(肠系膜根部、周边肠系膜或右下腹肠系膜区).结果 有54例检测到短轴直径大于3 mm肠系膜淋巴结,其中12例(22.2%)检测到10个以上淋巴结,31例(57.4%)检测到5个以上淋巴结,其余11例(20.4%)检测到5个以下淋巴结.同时所有体检者都检测到多个短轴直径小于3 mm的肠系膜淋巴结,短轴直径多为2mm左右.在所有检测到的淋巴结中,大淋巴结直径范围为5.4~9.2 mm,平均直径范围为3.5 ~ 6.5 mm.54例中,肠系膜根部发现较多淋巴结者25例(46.3%),右下腹肠系膜区22例(40.7%),肠系膜周边部7例(13.0%).结论 128层螺旋CT能检出更多、更小的肠系膜淋巴结.这些淋巴结直径可小于3 mm.在健康人群中发现这些淋巴结,无临床意义,不需要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治疗.

  •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头颈部CTA中的应用

    作者:孔曙兵;周文辉

    目的 探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扫描中Z轴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对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86例头颈部CT增强血管成像的病例,采用常规扫描成像(固定管电流)和Z轴ATCM成像各43例.常规成像组中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39 ~ 70岁,平均年龄50岁.ATCM组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41 ~ 72岁,平均年龄53岁.由2位有经验的影像专业人员分别评价图像质量,比较单次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 在扫描范围、扫描参数(kV、mAs、p、TH等)、造影剂注射速率、注射部位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两种扫描方法的成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Z轴ATCM的DLP是常规扫描成像法的0.74倍.结论 采用Z轴ATCM能明显降低总曝光量和累计DLP,有效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 脊柱全景成像技术在脊柱侧弯摄影中的应用

    作者:陈建新;付丽媛;陈自谦;刘冰川;陈坚;李超

    目的 探讨脊柱全景成像检查技术在脊柱侧弯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Slot检查技术46例脊柱侧弯患者(A组),其中男性19例,女性27例;年龄11~18岁,平均年龄15岁.采用数字化X射线摄影(DR)拼接技术58例脊柱侧弯患者(B组),其中男性33例,女性25例;年龄10~ 19岁,平均年龄16岁.Slot检查技术,通过一次连续几秒曝光获得从颈椎上段至骶尾椎的脊柱全长影像,与行DR拼接技术(通过2次摄影2张X射线照片,经过剪切、重叠拼接成全脊拄片)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均一次性完成全脊柱摄影检查,颈、胸、腰、骶、尾椎同时在1张X射线照片上清晰显示,整个图像密度均匀,无拼接伪影.B组患者,23例因患者移动导致重拍,16例因照片拼接误差较大导致重拍,其余19例均一次完成检查.所摄X射线照片中,患者颈、胸、腰、骶、尾椎整体影像与图像细节均显示良好,全脊柱图像可见明显的拼接伪影.B组患者中长度拼接误差14例(24.1%),角度拼接误差49例(84.5%),图像后处理放大率不同拼接误差6例(10.3%).结论 采用Slot全脊柱摄影对脊柱侧弯患者进行术前检查,与过去的DR拼接摄影法相比,不但能够清晰地显示脊柱全长影像,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精度,保证了全幅图像密度均匀一致,对脊柱侧弯患者进行术前计划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应用价值.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1998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