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患儿的手术配合
随着现代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发展,穿支皮瓣是新的修复组织缺损的可靠技术,有可能成为缺损修复的首选皮瓣[1]胸背动脉穿支皮瓣能大限度的减少供区形态和功能的损伤,同时克服了传统背阔肌皮瓣过分臃肿且不需二期皮瓣削薄整形,2008年10月-2009年11月我院手外科开展了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足部严重创伤不同程度足及足趾缺损6例,其中有5例为小儿,如何做好患儿手术的配合以减轻其痛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我科在常规手术配合的基础上加强对新技术的手术配合和对患儿在围手术期实施全程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
浅议痤疮的病因病机与辨治体会
痤疮又称粉刺、暗疮、青春痘,是一种以颜面、胸背、等处生丘疹如刺,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皮肤病.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1]多见于处于青春期的青年男女.由于直接影响美观,十分困扰患者的身心健康.本文从五个方面加以论述.
-
超声雾化吸入法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使超声雾化得到满意的疗效.方法:以我院儿科2009年5 月~2010年5月的住院患儿肺炎为病例在雾化吸入后结合胸背叩击,必要是给与吸痰等综合措施,可有效的促进痰液的排出,式呼吸道通畅.结果:采用上述方法疗效显著.结论: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法结合结合拍背、吸痰等综合护理措施治疗小儿肺炎.优点:作用直接,效果显著,疗程缩短,防止并发症,值得提倡.关键词:超声雾化吸入;综合护理;小儿肺炎;疗效观察
-
播散型带状疱疹一例
带状疱疹[1](herpes zoster)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1 病例摘要患者男,51岁.因右胸背区红斑、水疱伴灼热、神经痛3天于2013年3月16日来我站就诊.患者于三天前无明显诱因下自觉右胸背区灼热、刺痛,照镜子后发现右胸背区有条带状排列分布的不规则红斑,未予重视.三天来红斑区间出现群集的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疱液清.疼痛加重明显,影响工作睡眠,遂来我站就诊.
-
异维A酸治疗30例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我科于1999年2月至2000年3月应用异维A酸治疗30例寻常痤疮,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为皮肤美容科门诊患者,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16~34岁之间。病程2个月~10年不等。1.2 皮损程度 按皮损分四级:Ⅰ级(11例)以粉刺为主,偶见小的炎症损害;Ⅱ级(10例)表现为小脓疱,炎症丘疹为主;Ⅲ级(6例)在Ⅱ级基础上出现囊肿等较大损害,并累及肩及胸背等部位;Ⅳ级(3例)以较大囊肿性损害为主,累及面、颈、躯干上部。1.3 病例选择 服药前未接受系统抗生素治疗及外用治疗,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排除肝肾功能损害者。
-
结核病广泛肺部病变伴骨骼破坏1例
患者男,27岁,左臀部、右胸痛4个月,咳嗽、发热1个月入院.体检:体重48 kg,身高162 cm,体温39.6℃,消瘦、贫血貌,两侧颈部均触及数颗花生米大小成串淋巴结,边界清,活动可,有轻压痛.右侧前胸第4肋软骨处胸壁上可触及4 cm×3 cm肿块,质软,压痛明显.右胸背第7肋骨可触及骨摩擦音(无外伤史).左臂部可触及5 cm×6 cm肿块,质软,边界清,压痛明显.
-
胸背刺痛辗转医诊疗不一痛未去——1例带状疱疹患者的诊治教训
患者男,38岁.因胸背刺痛4月余,阵发性发作伴灼热感于2009年2月14日入院.患者于4月前因胸背刺痛、灼热,全身疲乏,鼻塞咳嗽,咽喉不适等在当地医院以"上呼吸道感染"治疗,1周后全身疲乏、鼻塞咳嗽、咽喉不适等症状消失,但胸背刺痛、灼热感仍存在.
-
宫廷补益药茶
四、肾系疾患防治篇茯佳浮萍茶[配方]:茯苓十克,桂枝六克,浮萍十克,杏仁十克,泽泻九克,制半夏六克,生甘草六克.[主治]:风水症.浮肿先从眼脸部开始,继则四肢,腹部,胸背,全身皆肿,小便量少.
-
腋下蒂轴型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附21例报告)
侧胸轴型筋膜皮瓣是多源性的血供营养皮瓣(1),由肩胛下胸背动脉系统发出的直接皮支,改良为腋下蒂轴型筋膜皮瓣.我科自1995年5月份以来应用此皮瓣修复创面共21例,全部成活,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
分娩并自发性纵隔气肿2例报道
1 病例介绍例1:患者24岁,孕1产1,2003年3月24日在家足月顺产,产后约1小时发现颜面及颈部肿胀逐渐加重,即到乡医院就诊,因诊断不明于产后5小时转入我院.既往无外伤及慢性咳嗽史,神志清楚,呼吸20次/分钟,血压100/60 mm Hg,蛙脸,颈部及胸背上1/3明显肿胀,皮下触及明显捻发音,心肺(一),腹软,无压痛,宫底脐下3指,恶露少,色红,血常规正常.诊断:产后自发性纵隔气肿.未经特殊处理,气肿逐渐自行消失,于2006年4月3日痊愈出院.
-
小儿胸部物理治疗的研究进展
胸部物理治疗(chest pllysiotherapy,CPT)是指采取拍击胸背、调节体位、湿化雾化等物理手段,预防气道分泌物堵塞及改善通气两方面的技术.传统方法包括体位引流、胸部叩拍以及呼吸锻练等,近年来又创造了多种新技术,主要包括:高频胸壁振动、呼气正压技术、气道内振动、肺内叩击通气、指导性咳嗽技术、用力呼气技术、主动呼吸周期、自发引流、间歇正压吸气及机械吸一呼技术等.CPT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因其应用涉及多种因素且尚未有确切的评估指标,到目前为止,各种方法应用于小儿的疗效仍存在一定争议,现将有关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1例血友病A接种麻疹疫苗后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病例介绍患儿,男,2岁,因连续2天接种麻疹疫苗后,于第二天晚哭闹不安,次日中午在注射部位(右上臂外侧)、右眼睑、双上肢内侧出现皮肤紫癜,伴右侧上肢、胸背近肩关节肿胀.无鼻出血、牙龈出血,无关节肿胀、黑便等现象.曾在当地县医院治疗,肿胀基本消失,皮肤紫癜减轻,无新出血部位,为明确诊断转我院治疗.
-
Ⅰ型神经纤维瘤一家系
先证者(Ⅲ1)男,8岁.3年前不明原因在肩背及大腿内侧出现散在的圆形或椭圆形淡褐色斑,随年龄增大而稍有增大,无自觉症状.于2006年8月前来我处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及营养良好,智力正常.6岁时有尿道结石,后行手术摘除,其它系统检查无异常.胸背腹及大腿内侧出现直径约1~2 cm圆形或椭圆形淡褐色斑15处,边界清晰.根据美国国家卫生协会于1988年提出的Ⅰ型神经纤维瘤诊断标准,确诊为Ⅰ型神经纤维瘤.
-
养鸡场工人革螨皮炎病例报道
患者,女性,42岁,养鸡场工人.因全身皮肤出现丘疹、瘙痒1周来我所临床部就医.1周前患者与数人一起从事清理、运输鸡粪工作,第二天双耳廓、颈部、四肢末端时感瘙痒,之后数天发展至双腋部、胸背及双侧腹股沟皮肤亦瘙痒难忍,直至以手抓破皮肤,以疼代痒为止.有时在抓痒处可见红色小虫,针尖大小,有足数对,可活动,虫体被挤破后出血.至此,被迫停工就医.
-
腹膜后Castleman病1例报告
患者,男,12岁,因反复皮肤黏膜糜烂2月余,CT检查发现腹膜后肿物1月余入院.查体: 消瘦,胸背、四肢皮肤广泛散在0.5 cm×0.5 cm大小红色斑丘疹,唇周及双手、双足皮肤溃烂、结痂; 睑结膜可见红色糜烂,口腔、口咽及直肠黏膜广泛溃烂,表面有白色膜状物; 下颌可扪及2.0 cm×1.0 cm肿大淋巴结; 双肺可闻及痰鸣音; 脾肿大,肋缘下5 cm,质硬.
-
中药内服与红蓝光照射治疗痤疮40例疗效观察
痤疮是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发生于面、胸背等处,形成黑头、丘疹、脓疱、结节等损害[1].原发性痤疮好发于青年人,严重影响美容,给患者带来苦恼.我科于2010年10月-2011年10月,采用中药内服与红蓝光照射治疗痤疮患者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1例
患者男,23岁.因背胸肩毛囊性炎症性丘疹,间有毛囊性小脓疱,伴瘙痒,刺痛烧灼感3 m而就诊.患者于6 m前因胸背肩及四肢细小风团,片状红斑就诊于乡卫生院,以荨麻疹治疗,选用地塞米松、强的松及抗组胺药(仙利特)尚有钙剂,用则好转,停则复发,反复数月.无奈就诊于本院.从发病以来,不发热,睡眠欠佳,胃纳尚可,二便正常.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患者.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男性44例,女性16例,41~50岁23例,51~60岁18例,61~70岁16例,71~81岁3例,以中老年为多数;发病部位:额部1例,颈部18例,胸背腹部37例,腰臀大腿4例.
-
中药良方治奶癣
"奶癣",现代医学称之为婴儿湿疹,多发生在婴儿出生后1-6个月内(有干性和湿性两种).疹从两颊开始,逐渐蔓延至额部、头上,少数可发展至胸背及上肢等部位.初起为细碎红疹,夹有丘疹、水疱,如擦破感染后则融合成片,瘙痒、糜烂,渗出黄水,干燥后结成黄色薄痂.
-
控涎丹的新用途
控涎丹又名子龙丸、妙应丸,由甘遂、大戟、白芥子各等分组成,功能祛痰逐饮.治痰饮伏在胸膈上下,忽然颈项、胸背、腰胯隐痛不可忍;或手足冷痹头痛,不可忍;或神志昏倦多睡,饮食无味、痰唾稠粘,夜间喉中痰鸣,多流涎唾等症.被历代医家广泛应用,随着医学的发展,近年发现其有很多新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