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运用循证护理探讨胰岛素笔注射中的相关问题
胰岛素笔是将注射器和胰岛素合二为一的注射工具,其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在任何地点、时间均可以迅速、准确地完成注射过程.对胰岛素笔的注射技术及相关知识的掌握,关系到糖尿病治疗方案能否执行及执行效果[1].而胰岛素笔的不当使用时有发生,长期注射势必影响胰岛素的实际用量.
-
注射时晕针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本文对27例注射过程中发生晕针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减少晕针的发生.1临床资料我科2004年1月~2005年6月共有27例患者在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过程中出现晕针,年龄16~45岁24例,占90%,儿童1例,45岁以上2例.
-
使用统一分装的99mTc药物是减少辐射剂量的新举措
在核医学诊断中,通常使用99mTc放射性同位素药物作为显像剂,将其注射到病人体内通过SPECT或γ相机扫描显像达到对人体的骨骼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的功能测试和疾病诊断.使用99mTc的放射性活度视患者的病灶不同而异,一般为10~7-10~8Bq量级.传统的使用方法为:医院从放射性同位素药物生产单位购买99mTc母液和各种配套的药盒或医用化学试剂,再由核医学科内的放射性药房自行淋洗制备分装而成.由于该放射性药物系液态,操作人员在制备、分装和注射过程中往……
-
干扰素α 2a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一例报告
干扰素是免疫增强剂,常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近我院遇到1例干扰素α 2a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46岁,因患小细胞肺癌肌注干扰素α 2a 300万单位,注射后3小时出现心悸、气短、胸闷,心率180次/分,血压80/50?mmHg,心电图检查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在心电监护下立即静脉注射心律平35?mg+10%葡萄糖20?ml缓慢注射,时间不小于5分钟,在静脉注射过程中心室率逐渐降低,约4~5分钟后转为窦性心律,血压回升到110/80?mmHg,患者症状消失,此后心律稳定。一个月后当再次肌注干扰素α 2a后上述现象再次出现,经静脉注射心律平后症状消失,心律转为窦性。
-
低压无针注射减轻瘢痕内药物注射疼痛的自身对照研究
增生性瘢痕为整形外科的常见疾病,影响患者形象,并忍受局部症状之苦.对于瘢痕面积小且无挛缩畸形者,进行糖皮质类固醇药物瘢痕内注射是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1].普通注射器是常用的药物注射工具,但看似简单的注射治疗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容易.一方面,瘢痕组织致密,注射阻力相当大,甚至可有药液漏出;另一方面,患者在注射过程中需要忍受较大的疼痛,造成部分患者难以配合治疗.文献报道多达1/3的患者因疼痛而退出治疗[2].
-
萘夫西林钠外渗致皮肤坏死1例
1临床资料患儿女,9个月.因"支气管炎"就诊,给予"萘夫西林钠0.4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静注.第1天静脉注射过程中患儿除哭闹外无其他不适.第2天输液过程中出现药液外渗,外渗量约3mL左右,在顶额部形成2~ 3cm大小红色包块,即给予硫酸镁局部湿敷等处理,嘱防止药液外渗,继续其他部位输液治疗,患儿每次输液过程中仍有哭闹不安,输液后缓解.3天后支气管炎痊愈,停药.额部包块部位继续湿敷,局部逐渐干燥,皮色转为褐色.随访,3个月后局部组织脱落,形成约2 ~ 3cm粉色瘢痕.
-
破伤风抗毒素过敏反应的护理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是临床预防外伤后感染破伤风的重要手段,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破伤风抗毒素(TAT)是一种经胃酶消化后的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含有特异性抗体,具有中和破伤风毒素的作用,对人体是一种异体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可引起过敏反应[1].但临床TAT皮试出现阳性反应后多数通过脱敏注射可以解决,也有脱敏注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现就我科收治的一名TAT过敏反应护理如下.
-
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处理体会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死率达100% [1].而预防狂犬病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对动物咬伤暴露后三级损伤患者注射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RIG).HRIG在注射过程中及注射后容易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S).现就其发生机制、预防措施及处理总结如下.
-
静脉注射阿霉素致皮下渗漏一例报告
患者,女,72岁,于2006年8月18因转移性胃癌收入我科治疗,并遵医嘱给阿霉素注射液26mg加入50%葡萄糖40mL静脉推注,在注射过程中出现药物渗漏皮下,即刻右手背皮肤苍白,继之出现肿胀,范围约5cm×5cm大小.
-
舒芬太尼预处理抑制丙泊酚注射痛的临床研究
丙泊酚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镇静药,其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快等优点,但在临床上注射过程中注射痛发生率较高。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预先给予舒芬太尼的方法减轻丙泊酚注射痛。以使患者诱导过程更加舒适。
-
肝脏高压增强动静脉双期CT扫描操作法及效果评判标准
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院使用的是单排螺旋CT,自动高压注射器,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碘海醇及欧乃派克均可).资料来源于近年来我院所有做过CT肝脏动静脉双期高压增强扫描200病例的CT片.所有能配合的病例,均应无药物过敏史及危险因素.CT及高压注射器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注射过程顺利.造影剂为非离子型.常用80 ml~100 ml,50公斤以下者用80 ml或70 ml,60公斤以上用100 ml,肝动脉延时期定为21~22秒,肝静脉延时期定为61秒左右.层厚10 mm间隔10mm,螺旋式扫描,螺距1,3 ml/秒,对于层厚和间隔也可据情况而定(或5 m或3 m).
-
美蓝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狐臭32例
笔者10年来用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狐臭200例,虽然获得成功,但是始终还存在一点不足之处,也就是无水酒精是无色透明的,在注射过程中,无法掌握无水酒精的用量.所以多少还存在盲目性,用量不足、治疗不彻底易导致复发;量用多了,局部出现皮下脂肪液化、皮肤坏死.为了完善该方法,笔者将美蓝加入无水酒精中,(200ml无水酒精加美蓝2m1)美蓝起显色剂作用,近1年治疗青年男女患者32例,疗效满意,没出现并发症和复发症状.
-
局部注射配合小针刀治疗颈夹肌劳损58例
夹肌劳损是引起颈项部疼痛、偏头痛的常见原因,自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我院门诊采用局部药物注射配合小针刀松解治疗夹肌劳损并随访58例.患者端坐低头伏于治疗桌上或俯卧于治疗床上,令患者自主活动颈部感知疼痛明显处,术者仔细触摸按压确定痛点.以痛点为中心浸润注射药液,内含2%利多卡因5 ml,曲安奈德20 mg,维生素B12 0.5 mg,山莨菪碱5 mg.在注射过程中注意感觉针下纤维化的程度、范围、深度,纤维化组织在针头刺入时有明显韧性阻力,透过时阻力突然消失,部分病例在注射过程中可闻及"咔兹"声,深度可至棘突根部椎板处.
-
造影剂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CT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CT增强扫描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大大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和定性能力。扫描过程中,造影剂用量大,碘造影剂渗漏时有发生,除做好各项常规护理外,对造影剂渗漏的原因分析,做好预防造影剂的渗漏,渗漏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和护理,对检查的顺利完成有着重要的意义。若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将导致严重后果,引发医患纠纷。本文简要介绍了碘造影剂外渗的原因、预防及护理。
1导致造影剂渗漏的原因
CT 增强为一种连接高压注射器的快速注射方式,在注射过程中,发生造影剂渗漏的原因很多,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药物因素:主要是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特别是黏滞性的药物可损伤微循环[1]。高压注射由碘海醇的药理性质决定,碘海醇是高渗性药物,黏滞性强,CT 增强扫描时,由于高压注射器自动注射速度快、压力大、造影剂黏稠度大、渗透压高[2],进药速度达2-5.5ml/s,对血管冲击力强,易导致造影剂外渗而引起大面积软组织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