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皮微创接骨板固定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MIPPO)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2010年2月~2011年12月间收治胫骨近端骨折患者36例,采用MIPPO技术内固定及传统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并获得6~12个月以上临床资料随访.记录患者术后、出院时及终末随访资料,根据胫骨骨折临床效果评价法Johner-Wruhs进行评价.结果:MIPPO组术后功能恢复优为14例,良为7例,优良率为94%;传统切开组术后功能恢复优为8例,良为5例,可为1例,优良率为80.3%.结论:MIPPO技术在治疗胫骨近端骨折中具有对骨折周围软组织剥离少、符合BO 生物学固定理念、内固定牢靠、切口较小等优点,降低了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改良锁定钢板与传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评价改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07-2016-12诊治的53例锁骨中段骨折,其中31例采用传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传统组,骨折线两端各有3枚或3枚以上锁定螺钉固定),22例采用改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改良组,骨折线两端均为2枚锁定螺钉4层皮质固定).结果 5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7.9(6~12)个月.改良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2例切口愈合不良者经换药后痊愈,2例骨折延迟愈合;改良组1例切口愈合不良者经换药后痊愈,1例骨折延迟愈合;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技术难度较低,具有微创优势,更符合BO生物学固定原理,疗效满意.
-
可吸收钉张力带固定和AO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老年髌骨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 可吸收张力带固定和AO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老年髌骨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方法 对42例老年髌骨骨折,采用PDS~Ⅱ结合可吸收螺钉张力带固定(A组),50例采用AO张力带内固定(B组).结果 随访6~24个月,按陆裕朴关节功能评定法,术后A、B两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和活动度优良率比较,组间无差异.结论 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髌骨骨折均为有效可靠的方法.可吸收张力带生物学固定遵循了生物学固定的原则.
-
钢板桥接固定与加压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比较
目的 比较研究重建钢板桥接固定和加压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手术要点.方法 根据生物学固定的理念对21例锁骨骨折采用间接复位、重建钢板桥接固定.以骨折类型及性别、年龄等因素作为配对条件选择加压固定的病例资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治疗过程和后期恢复方面的区别.结果 桥接固定组1例由于早期过度活动发生骨折部分移位,在限制肩关节活动后骨折迅速愈合.比较研究表明桥接固定组在手术时间、术后24 h VAS疼痛指数及骨痂生长方面有显著意义,而功能恢复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以钢板桥接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在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方面具有优势.良好的螺钉植入质量、早期坚持外固定辅助和适度限制肩关节过多活动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保证.
-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失效分析
近年来,AO学派提出的生物学固定原则已逐渐被大家所接受,尤其在治疗胫腓骨骨折方面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造成内固定失效.自2003年11月~2005年3月,笔者共收治7例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失效患者,并对手术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
锁定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进展
锁定钢板广泛应用于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其秉承了AO强调的骨折端间坚强固定的理念.但是,随着BO理念的提出,通过生物学固定达到骨折间接愈合的理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如何对锁定钢板进行改进,使其能够依靠弹性固定刺激骨痂形成从而实现间接骨愈合,成为BO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近年来锁定钢板在生物力学进展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
影响股骨侧假体骨水泥固定的相关因素分析
骨水泥固定是Charnley低磨损人工髋关节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肯定的长期随访结果说明生物学固定效果优于骨水泥固定,特别是髋关节股骨侧假体的固定.骨水泥固定仍然是目前常用的固定方法之一,而骨水泥层的强度及假体-水泥和骨-水泥两个界面的稳定则是影响股骨侧假体固定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影响股骨侧假体骨水泥固定的一些关键问题作一综述.
-
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选择骨水泥或生物型固定方式的比较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解除中老年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随着外科技术、假体设计和材料的日益完善,影响人工髋关节长期效果的因素将较多地涉及人工关节的固定技术.目前,人工全髋关节固定分骨水泥固定和生物学固定两大类,前者是假体与骨床之间充填骨水泥,形成假体-骨水泥-骨两个界面;后者是假体与骨床直接接触,仅有骨-假体一个界面[1].如何选择固定方式,更有效地提高假体与髓腔之间的结合强度,以获取植入假体的长期稳定性,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假体松动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与发展,良好的临床效果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改善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不管是骨水泥固定假体,还是生物学固定假体,术后10年的优良率达到90%,甚至更高.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晚期并发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晚期所发生的骨吸收、骨溶解、骨缺损,终导致假体松动等,已成为关节外科具挑战性的临床问题.
-
全髋关节置换术规范化的围手术期处理
概述 半个世纪以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取得极大成功与发展,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手术后假体使用寿命也大大延长,不论骨水泥固定假体或生物学固定假体,术后 10年优良率可达到90%左右.
-
四肢长骨骨折的治疗进展
近年来,四肢长骨骨折治疗方面的进展主要体现于骨折固定原则、方法及器材的演变.即由要求解剖复位、坚强固定转向注重微创、保护骨折局部血运的间接复位、弹性固定或生物学固定,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的固定器材,如外固定器和各种内固定系统,包括交锁髓内钉、有限接触接骨板、桥接接骨板、点式接触内固定系统、微创固定系统、锁定加压接骨板、微创经皮固定术等,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临床疗效.骨折治疗的三大基本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其中,固定的原则、方法、器材的演变贯穿于四肢长骨骨折治疗进展的历史轨迹中.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疗效观察
胫骨骨折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传统加压钢板内固定常伴有应力遮挡和各种骨折病的发生[1],临床应用逐渐减少.而交锁髓内钉因更符合骨折生物学固定原则,目前已为成胫骨干骨折治疗的首选[2,3].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4年12月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52例,临床效果满意.
-
闭合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三分之一段骨折
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治疗胫腓骨骨折技术较为成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对于胫腓骨下三分之一胫腓骨骨折疗效不佳[1].笔者应用闭合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此类骨折损伤小、固定可靠、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自2007年7月2008年7月,采用闭合整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此类损伤18例,全部经过12~18个月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
长骨骨折132例带锁髓内钉手术护理
带锁髓内钉具有对骨折端血供损伤小,固定稳定可靠,能够传导生理应力等优点,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在四肢骨折的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1].
-
胫腓骨多段粉碎骨折外固定架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目的 回顾评价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体会.方法 胫腓骨多段粉碎性骨折48例,对开放性骨折先行彻底清创,显露骨折端,将粉碎劈裂的骨折用拉力螺钉或钢丝克氏针行有限内固定,选择合适位置进钉,复位上外固定架固定闭合创面.结果 随访8月-2年,38例达到解剖复位,其它达到功能复位.骨钉松动4例,针道炎性病3例,创面感染2例.结论 外固定架固定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对骨折处血运破坏小,抗感染能力强,是治疗胫腓骨多段粉碎骨折首选方法之一,术后积极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保证手术成功,更能有效防治外固定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的初步应用(附36例38髋报告)
目的初期观察采用非骨水泥型治疗各种不同原因所致的股骨间缺血型坏死Ⅲ期以上病例.方法对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的36例(38侧)股骨头坏死Ⅲ期以上病例.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观察疗效,并摄X线片.随访时间3~5年,平均4.3年.结果手术前采用Harris评分标准,对患髋功能进行评价,随访病例由术前平均69分改善至术后平均92分,术后X线显示髋臼及股骨假体安放正确,无松动、无下沉、无脱位、无感染,除3例有轻微线征及股骨吸收,但没有明显的松动,无需进行翻修治疗.结论非骨水泥全髋置换,对于年轻、骨质条件较好及无手术禁忌的股骨头缺血型坏死Ⅲ期以上的患者具有良好的近期效果.
-
LISS钢板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
目的:初步评估微创稳定系统(LISS)钢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固定(MIPPO)技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LISS钢板结合MIPPO技术治疗11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结果:11例患者均获随访,伤口全部一期愈合,未出现深部感染,无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及断钉、钢板断裂的发生.结论:应用LISS钢板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BO)技术的原则,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不在骨折部位剥离骨膜,固定可靠.
-
弹性髓内钉固定与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干闭合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① 目的 对比分析弹性髓内钉与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② 方法 选取我院32例闭合性胫骨干骨折儿童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13例)和保守治疗组(19例).手术组采用弹性髓内钉闭合复位方法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方法治疗,3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7个月以上随访.对比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 、并发症 、功能恢复情况等.③ 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14个月,平均10个月.根据Flynn评价标准,手术组优10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达到92.3%;1例出现断端侧方成角大于15°,1例出现皮肤激惹现象.保守治疗组优9例,良6例,差4例,优良率为78.9%;2例出现压疮,1例出现张力性水泡,2例复查过程中出现骨折断端侧方成角大于18°,1例出现骨折断端旋转,1例出现前后成角大于25°,单纯石膏外固定失败改行手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的疼痛,手术组术后疼痛评分较保守治疗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益于患者早期活动 、功能锻炼.④ 结论 保守治疗组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由于患儿依从性 、耐受性较差,不利于患者的功能锻炼及治疗.手术组治疗儿童闭合性胫骨干骨折,具有方法简便 、软组织剥离少,手术风险小的优点,固定可靠,有利于早期锻炼,是治疗儿童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理想方法.
-
微创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8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微创Liss钢板内固定,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普通解剖钢板内固定。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依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当日、术后3个月和12个月的TPA度数均出现递减趋势,PA呈递增趋势,但治疗组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普通解剖钢板内固定相比,微创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固定牢靠,有利于术后骨愈合,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85例分析
交锁髓内钉具有对骨折端血供损伤小、固定稳固、能够传导生理应力等优点,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在四肢的骨折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我院对85例股骨干骨折,具有完整资料,总结其临床应用经验,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