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十一味参芪片治疗Graves病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观察

    作者:胡祥祥

    目的 观察十一味参芪片在Graves病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 将Graves病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2例,在使用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上给予十一味参芪片1.2g/次,3次/d.对照组32例,ATD加用鲨肝醇片100 mg/次,3次/d.连续观察6周,并进行相关数据对比.结果 两组间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81.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6周后中性粒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Graves病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治疗中加用十一味参芪片能有效升高中性粒细胞数,临床疗效佳,使用安全.

  • 利奈唑胺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粒细胞减少期并发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程毅敏;姚一芸;唐勇;邹丽芳;朱琦

    目的 评价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期并发革兰阳性菌感染利奈唑胺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8例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在明确诊断并发革兰阳性菌感染后,给予利奈唑胺注射液治疗.同时观察用药前后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经利奈唑胺治疗,痊愈50%(14/28),显效28.3%(8/28),进步7.1%(2/28),无效14.2%(4/28),临床有效率78.6%.细菌清除率78.6%(21/28).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4/28),其中临床不良反应2例(7.1%,2/28),主要为胃纳减退等胃肠道反应,实验室检测异常2例(7.1%,2/28),表现为一过性血小板减少.结论 利奈唑胺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期并发革兰阳性菌感染的良好选择,患者耐受性好.

  •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与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刘金梁;陈佰义

    临床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应用抗生素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的体温突然升高并且伴有中性粒细胞的减少.这时通常会首先考虑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与感染相关.某些细菌本身对中性粒细胞具有杀伤作用(如金葡菌产生的杀白细胞素),有些感染则能直接抑制骨髓产粒细胞的过程,又或是患者长期处于一种中性粒细胞的慢性消耗状态,从而造成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另外由于应用化疗药物对中性粒细胞产生抑制作用的现象也比较常见.然而抗生素造成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可能性也不能忽视.如果此时患者发热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是抗生素而非感染,那么单纯的加大抗感染力度非但无效,反而会使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本文对抗生素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的概率、机制以及临床特点作一介绍.

  •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热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晓冬;祝彪;陈姣;王春森;万纯黔;肖蓉;张晋林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热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2例,采用哌拉西林-三唑巴坦4.5 g,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对照组33例,给予亚胺培南0.5 g,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2组疗程均为7~14 d.结果: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组治愈率为78.1%,有效率为90.6%,细菌清除率为94.4%;亚胺培南组治愈率为78.8%,有效率为87.9%,细菌清除率为94.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在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热中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 中性粒细胞减少小鼠侵袭性肺曲霉病模型的构建

    作者:荣令;周新

    目的 构建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动物模型.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A组为模型组.环磷酰胺150 mg/kg于接种前4 d及接种前1 d腹腔注射,接种当天给予1%戊巴比妥45 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1 × 108个/mL烟曲霉孢子悬液40μL滴鼻.B组为非免疫抑制接种对照组,除以生理盐水代替环磷酰胺外,其余操作同模型组.C组为免疫抑制对照组,除以生理盐水代替烟曲霉孢子悬液滴鼻外,其余操作同模型组.D组为空白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并以生理盐水代替烟曲霉孢子滴鼻,其余操作同模型组.模型建立成功的判断标准:肺病理切片见坏死灶、肺泡内出血,PAS染色见45°角分叉的分隔菌丝或孢子;组织培养烟曲霉阳性.结果 肺大体观察、病理切片H-E染色及PAS染色和肺组织培养结果表明,A组10只小鼠在接种烟曲霉3 d后均发生了IPA,B、C、D组小鼠均无IPA发生.结论 本法可成功构建中性粒细胞减少小鼠IPA模型.

  • 头孢吡肟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并发细菌性感染54例

    作者:邹善华;程志祥;徐建民

    血液系统疾病常因粒细胞减少并发各种细菌性感染.大量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使耐药菌逐年上升[1].头孢吡肟是近年上市的第四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较强活性.我院血液科近年来单独应用头孢吡肟治疗伴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并发细菌性感染54例,取得较好疗效.

  • 中性粒细胞减少与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疑似侵袭性念珠菌病的经验治疗

    作者:沈杨;沈志祥

    一、中性粒细胞减少疑似侵袭性念珠菌病的经验性治疗 经验性治疗指对合并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其他并发症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发热疑为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进行抗真菌治疗.这个概念在2()世纪80年代末产生,并成为当时的标准治疗,经验性治疗的积极意义在于在病原微生物诊断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可早期开始抗真菌治疗.

  • 恶性血液疾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时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梁晓华

    恶性血液疾病在病程中,常伴随感染,使病情复杂,治疗困难,病死率高.这种感染与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尤其是化疗以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甚至缺乏,因此这种感染的病原体、临床表现、诊治与转归等均有其特点.本文就恶性血液疾病化疗以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时感染的处理作一介绍.

  • 嗜中性粒细胞减少在CBA小鼠(而非C57BL/6小鼠)中诱导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形成

    作者:

  • 幽门螺杆菌与肝硬化的关系

    作者:蒋伟伟;陈虹

    幽门螺杆菌(H.pylori,HP)为1983年由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Barry J.Marshall)和罗宾.沃伦(J.Robin Warren)发现的一种革兰氏阴性螺旋形致病菌,定植于胃黏膜,人群感染率为20%~90%[1],不同国家和地区的 HP感染率亦各不相同。HP感染初仅被认为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生并导致胃癌的重要病因,可是随着对 HP 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临床及实验资料表明,HP 感染与许多胃肠外疾病亦有关联,如慢性心血管疾病、肝脏及胆道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和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等[2-6]。其中HP与肝癌、肝硬化的关系就是近的一大研究热点。肝硬化发病原因目前认为主要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寄生虫、酒精、药物等因素有关,但仍有很大比例肝硬化患者发病原因不明。近年来有研究表明 HP 感染可能与肝硬化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现将 HP 感染与肝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美罗培南致乙型重型肝炎中性粒细胞减少并感染1例

    作者:王晓霖;张云霞

    患者,男,40岁,因“乏力、纳差、尿黄20 d”于7月8日入院,否认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患者20 d 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食欲下降,伴恶心、尿黄,到当地医院就诊,查肝功能异常(具体不详),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量>250.00 IU/mL给予保肝、退黄治疗,复查肝功能(TB369.6μmol/L,ALT 1696.3 U/L,AST 1039.6 U/L,Alb 37.7 g/L),到我院门诊就诊,以“慢性乙型肝炎”收入院。入院查体:BP 100/70 mmHg, HR 70次/min,神清,体型偏胖,全身皮肤巩膜深度黄染,肝掌阴性,未见蜘蛛痣,心肺无明显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腹部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入院后完善检查:血常规:WBC 7.07×109/L;N 71.9%;RBC 5.34×1012/L;Hb 163 g/L;PLT 136×109/L;凝血功能:PT 21.70 s;PTA 41%;总胆红素504.1μmol/L;直接胆红素312.5μmol/L;间接胆红素191.6μmol/L;总蛋白64.2 g/L;白蛋白36.2 g/L;谷氨酰氨基转移酶267 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189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691 U/L;电解质、血糖、肾功能正常;甲胎蛋白53.06 ng/mL;甲、戊型肝炎抗体阴性;乙型肝炎病毒核酸7.31×107 IU/mL;上腹部 MRI 符合慢性肝病声像图改变。初步诊断: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症型,予保肝、退黄、抗病毒、支持、对症治疗,8 d 后复查肝功能:总胆汁酸318.6μmol/L;碱性磷酸酶170 U/L;总胆红素557.8μmol/L;直接胆红素405.3μmol/L;总蛋白62.0 g/L;白蛋白29.5 g/L;谷氨酰氨基转移酶150 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04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41 U/L;凝血功能:PT 23.20 s;PTA39%;血常规:WBC 6.09×109/L;N74.4%;RBC 4.99×1012/L;Hb 151 g/L;PLT 80×109/L,行血浆置换联合吸附治疗2次,患者肝功能明显好转(总胆红素260μmol/L;白蛋白32.1 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7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61 U/L);PTA72%;HBV DNA 载量下降。7月19号患者出现发热,查血常规:WBC 9.54×109/L;N 70.1%;RBC 4.79×1012/L;Hb 146 g/L;PLT 119×109/L;予美罗培南0.5 g,每8 h 1次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患者体温降至正常,7月23号复查血常规:WBC 3.78×109/L;N 58.0%;RBC:4.64×1012/L;Hb 140 g/L;PLT 101×109/L;美罗培南减量至0.5 g,每次12 h 静脉滴注,2 d 后停药。7月27号复查血常规:WBC 3.32×109/L;N 33.2%;中性粒细胞计数1.10×109/L;RBC 4.26×1012/L;Hb 131 g/L;PLT 90×109/L。7月30号复查血常规:WBC 1.69×109/L;N ;1.2%;中性粒细胞计数0.02×109/L;RBC 4.25×1012/L;Hb 132 g/L;PLT 114×109/L。患者无发热、咳嗽、腹痛、腹泻不适,请血液科会诊。诊断:粒细胞缺乏症,建议:1.粒细胞缺乏症并发感染风险高,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2.停用可疑药物,监测血常规变化,若血象无改善,行粒细胞刺激因子针升白细胞治疗。按照会诊意见给予粒细胞刺激因子针150μg 以及头孢替唑预防感染治疗,8月2日复查血常规:WBC 1.53×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极限,RBC 3.99×1012/L;Hb 127 g/L;PLT 99×109/L。8月3号患者出现发热,体温高39℃,急查血常规:WBC 2.68×109/L;N 32.0%;中性细胞绝对数0.86×109/L;RBC 3.86×1012/L;Hb 124 g/L;PLT 92×109/L。换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并继续给予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患者体温恢复正常,8月7号患者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红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白细胞分类:N 87%,L 10%,M1%,早幼粒细胞2%,血小板不少见,请血液科会诊意见: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复查外周血细胞学,必要时可完善骨髓细胞学等检查。8月8日 复 查血常规:WBC 19.04×109/L;N 82.6%;RBC 4.13×1012/L;PLT 124×109/L;停用抗生素及促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8月14日复查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红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白细胞分类:N 69%,L 31%,血小板不少。8月18日复查:WBC 8.54×109/L;N 65.2%;RBC 3.53×1012/L;PLT 160×109/L;复查肝功能继续好转(总胆红素80.1μmol/L;直接胆红素65.0μmol/L;间接胆红素15.1μmol/L;白蛋白32.3 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7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9 U/L),患者出院,出院后复诊,患者肝功能、血常规恢复至正常范围。

  • 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多伴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贫血1例

    作者:孙慧平;陈秋生;熊树民;翁香琴;沈志祥

    病历摘要一、病史患者,男,36岁,上海籍.因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8个月余,于2008年4月15日入院.患者于2007年7月30在单位体检时查血常规发现淋巴细胞增多[白细胞(WBC)14.98×10<'9>/L,淋巴细胞(L)0.75,中性粒细胞(N)0.20,单核细胞(M)0.04;红细胞(RBC)3.09×10<'12>/L,血红蛋白(Hb)112g/L,平均红细胞体积(MCV)109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36.2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32 g/L;血小板(PLT)298×10<'9>/L].

  • 叠氮胸苷诱导小鼠骨髓抑制模型的建立

    作者:孙汭;田志刚

    叠氮胸苷(AZT)是一种逆转录酶抑制剂,可以阻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体内的复制,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首选药物.但该药显著的毒副作用是剂量依赖性恶性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全血抑制.这大大限制了临床上AZT的广泛使用,很多患者因血液系统并发症而被迫终止用药[1].建立AZT所导致的骨髓抑制模型,为寻找逆转AZT所引起的副作用并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期的药物,同时为筛选更好的恢复和促进造血功能的药物具有一定意义.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髓系白血病治疗中作用

    作者:王鈜;孙立荣

    在现代肿瘤的治疗方法中,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是2种重要的方法,但这两种方法都面临一个难题,也就是治疗后的白细胞减少,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及伴随的感染问题,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及治疗效果.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使这种情况得到改善,可以缩短放、化疗后白细胞恢复的时间,预防感染的发生或增强抗感染的效果,因而G-CSF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但是在白血病尤其在髓系白血病的治疗中,G-CSF合理应用要比其他肿瘤复杂得多.在白血病的治疗尤其在髓系白血病的治疗中G-CSF合理应用需要解决几个问题:①G-CSF在刺激正常粒细胞增殖的同时,是否会刺激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它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是促进增殖还是诱导其凋亡或分化.②G-CSF在化疗过程中与化疗药物同时使用,还是化疗停止后使用,或是在粒细胞降低时使用.不同时机应用,对化疗的结果及预后有无影响.③白血病细胞有无G-CSF的分泌作用,G-CSF在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 不同剂量rhG-CSF预防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研究

    作者:汪晓洁;寿涛;胡静;李世武;刘锐;缪堃

    背景与目的:肿瘤化疗常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是骨髓抑制,其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为常见。骨髓抑制不但使化疗药物的剂量提高受到限制,而且影响了化疗的正常进行。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CSF)不仅具有刺激粒细胞集落形成的能力,也有促进粒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的能力,对化疗所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具有明显疗效。本研究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化疗后预防性应用低、中、高3种不同剂量的rhG-CSF升白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该药合理的应用策略。方法:126例经病理证实为晚期NSCLC化疗的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A、B、C共3组。3组患者于化疗结束后24 h给予rhG-CSF。其中A组(低剂量):rhG-CSF 300μg,皮下注射,每日1次,共1天;B组(中剂量):rhG-CSF 300μg,皮下注射,每日1次,共2天;C组(高剂量):rhG-CSF 300μg,皮下注射,每日1次,共3天。观察患者用药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以及rhG-CSF的不良反应。结果:化疗后预防性使用中、高剂量rhG-CSF可以使近60%的患者白细胞高于4.0×109个/L;对于Ⅲ级白细胞减少的患者,低剂量组白细胞水平回升天数更长,高剂量组白细胞回升天数明显缩短,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中性粒细胞的动态变化情况来看,化疗后加用高剂量rhG-CSF可以提高中性粒细胞的平均水平,能明显缩短化疗引起中性粒细胞低下的持续时间。126例患者中感染发生率为4.76%,其中低剂量组为9.52%,中剂量组为4.76%。rhG-CSF引起的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能耐受。结论:化疗后预防性使用不同剂量rhG-CSF均可促进化疗患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恢复,降低感染发生率。在相同化疗剂量下选用高剂量的rhG-CSF可使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水平快速上升,安全可靠。

  • 预防性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乳腺癌辅助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影响

    作者:王环;李惠平;宋国红;邸立军;邵彬;严颖;姜晗昉;梁旭;宛凤玲

    目的:比较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 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CSF)防治EC方案(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3月接受EC方案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35例,分为预防组(54例)和非预防组(81例);预防组又分为PEG-rhG-CSF组(19例)和rhG-CSF组(35例).PEG-rhG-CSF组化疗结束后48 h给予PEG-rhG-CSF 3.0 mg皮下注射1次;rhG-CSF组化疗结束后48 h给予rh-G-CSF 5 μg·kg-1·d-1皮下注射1次,连续注射3~5 d.结果:预防组与非预防组的3或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EG-rhG-CSF组与rhG-CSF组的3或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G-rhG-CSF组与rhG-CSF组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骨关节疼痛、乏力、发热和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接受EC方案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应预防性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类药物.PEG-rhG-CSF可有效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与患者特异性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

    作者:董文川;刘平平;任秀红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与患者特异性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的发生情况及其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在74例患者共计145次的化疗中,有55例患者82次出现粒细胞缺乏,发生率为56.6%,其中Ⅰ~Ⅱ度49次(33.8%),Ⅲ~Ⅳ度33次(22.8%).在首次化疗出现粒细胞缺乏的患者在以后的化疗中粒细胞缺乏的发生率高于其他患者(P<0.05),化疗期间食欲、肿瘤分期、年龄等因素与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食欲下降、肿瘤分期是Ⅲ~Ⅳ度粒细胞缺乏的危险因素,食欲下降是Ⅰ~Ⅱ度粒细胞缺乏的危险因素.结论在肿瘤患者特异性的因素中,食欲下降、肿瘤分期、年龄等因素是肿瘤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的危险因素,尤其应当重视食欲下降对粒细胞缺乏的影响.

  • 氯氮平所致流涎反应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王静华;李春波

    氯氮平与第1代抗精神病药相比具有较好的疗效[1];然而由于可能导致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癫痫发作等严重不良反应,其应用受到限制.流涎反应是继镇静作用后第2大常见副反应,多数病人在服用氯氮平的早期即可出现,晚上更加明显[2],并可导致睡眠障碍、吸入性肺炎以及羞耻感伴随的人际关系不良、职业机会受限等,很多病人因此而终止服药.顾牛范等[3]汇总国内20篇有详情统计氯氮平不良反应的报道,共计829例,其中流涎占第1位,为64.3%.卢卫红等[4]对196例服用氯氮平的住院病人依据副反应量表(TESS)作副反应比较,发现服用氯氮平1年内唾液增多的发生率为83.8%,1年以上69.8%.国外各种文献报道服用氯氮平出现流涎的发生率从10%到80%不等,但大部分在30%~50%左右[5].基金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512306)

  • 1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例分析

    作者:金知萍;蔡映云;陈璋璋

    1例54岁中年男性因“社区获得性肺炎”接受β-内酰胺类药物治疗3周后,呼吸道症状好转,同时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药师考虑与治疗药物相关可能大,建议停止抗感染治疗。患者停药12 d后未经治疗中性粒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可以确诊为药源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 肿瘤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周宇红

    感染是肿瘤化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而肿瘤本身也是导致患者反复发生严重感染的重要因素.因此,肿瘤相关性感染防治对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在大多数情况下,化疗后的感染与中性粒细胞减少有关.虽然对粒细胞减少的预测、预防和治疗能有效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但因患者本身存在免疫缺陷,异质性会使其对不同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不同.宿主抗感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黏膜屏障破坏易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性肠炎和草绿色链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和念珠菌属的血源性感染.

252 条记录 7/13 页 « 12...45678910...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