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EB病毒感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及Th1/Th2平衡的影响

    作者:王晓冰;叶文静;张智勇;朱小春;王良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EB病毒(EBV)感染的相关性及EBV感染对SLE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收集90例SLE患者(SLE组)及7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液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EBV-DNA特异性片段来检测EBV-DNA的阳性率,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和IL-4的表达水平,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细胞数和Th1/Th2比值.结果:SLE组E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SLE患者中,EBV-DNA阳性组比EBV-DNA阴性组具有更高的皮疹、关节炎和血液系统异常发生率以及更高的抗Rib-P抗体、抗Smith抗体、高免疫球蛋白血症阳性率(P<0.05),但两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中,EBV-DNA阳性组血清IL-4浓度和外周血Th2细胞数显著高于EBV-DNA阴性组和对照组(P<0.01和P< 0.05),Th1/Th2比值低于EBV-DNA阴性组和对照组(P< 0.05).结论:EBV感染与SLE密切相关,EBV可能通过促进Th2型免疫反应来促进SLE的发病.

  • 安胎灵治疗脾肾亏虚型复发性流产60例

    作者:宋俏蔚;常淑华;赵珊琼

    [目的]探讨安胎灵与绒毛膜性腺激素/黄体酮合用在牌肾亏虚型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中TH1/TH2漂移的调节作用.[方法]用安胎灵与绒毛膜性腺激素/黄体酮治疗脾肾亏虚型复发性流产患者,以治疗前后为对照,用流式细胞仪及ABC-ELISA法分别检测血CD4+、TNF-α、IL-4水平.[结果]①先兆流产患者54例治愈,6例无效,治愈率90%②CD4+治疗前后无显著改变(P>0.05);③IL-4治疗后显著上升(P<0.05)④TNF-α治疗后显著下降(P<0.05).[结论]安胎灵与绒毛膜性腺激素/黄体酮合用可有效调节脾肾亏虚型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的TH1/TH2漂移,降低流产风险.

  • 辅助性T细胞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关系及研究展望

    作者:沈英英;林圣云

    [目的]综述了Th细胞各亚群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AA)相关的发病机制,并针对其近来的研究进行展望。[方法]查阅近10年国内相关文献资料并总结Th1/Th2失衡机制、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Thl7,Th9和Th22与AA的关系。[结果]Th1/Th2细胞比例失衡,可引起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免疫抑制治疗可抑制Th1细胞,恢复Th1/Th2比例平衡,从而使造血功能恢复。Tfh、Thl7、Th9和Th22与AA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结论]AA的免疫发病机制复杂,CD4+的细胞亚群及其多种相关的细胞因子与AA发生发展相关,全面检测AA患者血清中各种免疫细胞的比例变化和相关免疫功能分子的水平变化有利于AA的诊治。

  • Th17细胞与支气管哮喘

    作者:严璐;周贤梅

    T辅助细胞17(Th17细胞)是一种新的CD4+效应T细胞亚群,以分泌白介素(IL)-17A和IL-17F为特征.自被发现以来,Th17细胞被认为在感染时宿主防御及自身免疫所引起的组织炎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者们认为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亦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形成.一、Th17细胞的发现在Th17细胞被命名为一个独立的T细胞亚型之前,人们已经知道IL-17是活化的CD4+ T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并且在宿主防御及自身免疫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In-fante-Duarte C等[1]首次阐述了Th17细胞,即一种独立于Th1、Th2以外的T细胞亚群.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人或鼠CD4+细胞在受到莱姆病螺旋体或分枝杆菌裂解物刺激后分泌IL-17,但并不同时分泌干扰素-γ(IFN-y),且在Th1及Th2细胞体外培养中发现,并没有培养出分泌IL-17细胞群,由此分析出IL-17与Th1、Th2细胞并没有相关性.Murphy CA等[2]在鼠自身免疫疾病模型中发现,缺少IL-23对IFN--γ的分泌并没有产生影响,但是对IL-17的生成却是必需的.进一步证明,IFN-γ与IL-17来源于不同的T细胞亚群,且发现IL-23可能诱导分泌IL-17的T细胞亚群的增殖.有研究者进一步研究发现,原始CD4+T细胞在体内及体外实验中均能分化为产IL-17的T细胞亚群,且不同于Th1、Th2亚群[3].故这一类Th细胞被研究者们称为Th17细胞.

  • 小剂量茶碱对原始T淋巴细胞分化的影响

    作者:聂汉祥;郭卫;杨炯

    目的:研究小剂量茶碱对原始T淋巴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新生儿脐血原始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将茶碱(10 mg·L-1)加入植物血凝素(PHA,200 mg·L-1)刺激下的新生儿脐带血原始T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共培养3 d,流式细胞仪检测原始T淋巴细胞分化为Th1和Th2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和干扰素-γ(IFN-γ)浓度.结果:茶碱显著促进原始T淋巴细胞向Th1细胞分化(P<0.05),但对Th2细胞分化没有显著影响,Th1/Th2比例增加(P<0.05);茶碱可使IL-4和IL-5的生成量显著降低,IFN-γ的生成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茶碱可调节原始T淋巴细胞分化并可能由此而发挥其抗炎作用.

  • 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改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1/Th2失平衡临床研究

    作者:张毅;余永胜;汤正好;陈小华;王鹏;江红;奚敏;臧国庆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对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Th1/Th2失平衡的影响.方法:将216例HBeAg阳性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2例给予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对照组104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疗程48周.治疗48周后,应用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I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水平,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患者外周血Th1细胞特征性转录因子(T-bet)和Th2细胞特征性转录因子(GATA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48周后,治疗组IFN-γ、IL-2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68.32±9.67) pg/mL vs(35.24±7.49) pg/mL,(216.81±31.55) pg/mLvs(115.63±29.13)pg/mL;t1=27.96,t2=24.43;P1、P2均<0.01];而治疗组IL-4、IL-10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8.79±5.83) pg/mL vs (22.58±5.32) pg/mL,(133.75±29.21)pg/mL vs(143.17±32.96) pg/mL;t3=4.98,t4=2.23;P3 <0.01,P4<0.05].治疗组IFN-γ与IL-4比值IFN-γ/IL-4较对照组明显增大(3.59±0.76 vs 1.61±0.53,t=22.05,P<0.01).治疗48周后,治疗组T-bet mRNA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52±0.41 vs 0.83±0.29,t=14.18,P<0.01);而治疗组GATA3 mRNA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96±0.24 vs 1.05±0.37,t=2.14,P<0.05).治疗组T-bet mRNA与GATA3 mRNA比值T-bet/GATA3较对照组明显增大(1.60±0.39 vs 0.81±0.32,t=16.20,P<0.01).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可以促进HBeAg阳性CHB患者Th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抑制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促使HBeAg阳性CHB患者外周血Th细胞向Th1细胞分化,使其Th1/Th2失平衡得到改善.

  • CpG-ODN对鼠巨噬细胞TLR-9及Th1/Th2类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作者:黄维琳;王炯;刘荣玉

    目的 探讨非甲基化的胞嘧啶-磷酸-鸟嘌呤二核苷酸序列(CpG-ODN)对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 Toll样受体9(TLR-9)的表达及Th1/Th2类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Cp-ODN,鸟嘌呤胞嘧啶二核苷酸序列(Non-CpG-ODN),CpG-ODN+氯喹刺激24 h后巨噬细胞TLR-9的表达,放免法及ELISA法检测刺激前后巨噬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2(IL-12)的表达水平.结果 刺激24 h后,CpG-ODN与CpG-ODN+氯喹组巨噬细胞TLR-9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P<0.05);细胞上清液中TNF-α水平CpG-ODN组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显著性(JP<0.05);各组IL-6、IL-1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pG-ODN刺激可引起鼠巨噬细胞TLR-9表达增高,调节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分泌.

  • Th细胞亚群测定中通透剂作用效果的评价

    作者:叶卫东;张循善;李庆;翟志敏;刘华平

    目的建立一种在Th细胞亚群测定中评价通透剂作用效果的方法.方法将刺激培养并固定后的全血标本在通透剂作用前及用不同剂量的通透剂作用后,加入荧光素标记的CD 69抗体、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和γ干扰素(IFN-γ)抗体,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含相应抗原的细胞.结果通透剂作用前及不同剂量的通透剂作用后,T淋巴细胞中CD69+细胞的百分率均大于90%;通透剂作用前,MPO阳性的粒细胞和IFN-γ阳性的淋巴细胞均低于1%;使用30 μl通透剂时,粒细胞几乎全部为MPO阳性, >30%的淋巴细胞IFN-γ阳性;使用50 μl通透剂时,总细胞数比通透剂作用前显著减少(t=13.623,P<0.001).结论 MPO可以作为评价通透剂作用效果的指标;当细胞数同通透剂作用前无显著差异,且粒细胞门的细胞几乎全部被染为MPO阳性时,所用的通透剂量为适用量.

  • IC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及Th2细胞变化

    作者:肖敏;凌斌;姚风球;周颖;赵卫东;陈铮铮;程志祥;沈国栋;高宗侠

    目的 研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Th1和Th2型细胞免疫反应的变化,从免疫学角度探讨ICP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了20例重度ICP患者与2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T细胞中Th1和Th2细胞所占的比例.结果 重度ICP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FN-γ+细胞比例为17.82%±3.43%,明显高于正常晚期妊娠组12.66%±2.34%(P,<0.01),而IL-4所占的比例为1.17%±0.26%,低于正常晚期妊娠组1.37%±0.30%,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度ICP组PB-MC中细胞因子Th1/Th2比率为16.00±4.66,显著高于正常晚期妊娠组9.89±2.82(P<0.01);重度ICP组外周血中T细胞分泌的Th1细胞比例为14.37%±1.38%,明显高于正常晚期妊娠组10.66%±1.18%(P<0.01),而Th2细胞比例1.05%±0.19%,低于正常晚期妊娠组1.24%±0.29%,差异有显著性(P<0.01);重度ICP组T细胞Th1/Th2比率为13.99±2.46,显著高于正常晚期妊娠组8.94±1.84(P<0.01).结论 重度ICP患者与正常晚期妊娠妇女比较,其体内表现为Th1型免疫反应增强,而Th2型免疫反应减弱.体内Th1/Th2细胞平衡紊乱可能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相关.

  • 干扰素调节因子4在风湿性心脏病中去泛素化作用的研究

    作者:胡程舟;张卓;陈文龙;周胤泽;段伟豪;李开朗;郭志祥

    目的 探究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去泛素化与去泛素化酶USP4互相作用的分子机制,为风湿性心脏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方法 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20例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均行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手术,均顺利出院.10例健康对照来自于健康志愿者.分别抽取以上参与实验人员5 mL的外周血,经过细胞培养与转染;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观察IRF4的DNA结合结构域以及和配体结合结构域是否可以和USP4互相结合;通过NI-NTA镍螯合树脂纯化实验观察IRF4蛋白针对48位和63位赖氨酸相关的去泛素化是否可以被USP4介导;应用荧光素酶检测技术观察白细胞介素(IL)-4是否可以在IRF4、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C2)和USP4共同促进下表达;利用基因沉默方法在人源Th2细胞中下调USP4.结果 下调USP4后Th2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也明显减少;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经USP4抑制剂处理后的Th2细胞表达的IRF4和IL-4均减少;以流式细胞技术测得风湿性心脏病中IL-4表达增高,IRF4表达也增高.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病人血中IRF4的蛋白稳定表达可以通过USP4去泛素化的作用而实现;IL-4在IRF4表达增加协同NFATC2的情况下可增加表达.

  • 肺癌患者的Th1/Th2免疫反应状态

    作者:曹颖平;康明强;张旸;许建新;王梅华;张敬喜

    目的 了解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的反应状态,探讨肺癌发生发展的免疫机制.方法 收集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77例(腺癌30例,鳞癌28例,小细胞肺癌19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33例、健康志愿者45例的血清,分成肺癌组、良性组和正常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中Th1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浓度.结果 3种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IL-2、IFN-γ浓度均显著低于正常组,IL-4、IL-10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良性组外周血Th1/Th2型细胞因子浓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腺癌、鳞癌、小细胞肺癌等3种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免疫细胞均呈现Th2型免疫反应优势状态,使肺癌逃逸免疫,是肺癌发生发展的可能免疫机制.

  • 甲巯咪唑对Graves病患者外周血清Th1和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李学军;闫冰;赵岩

    目的 探讨甲巯咪唑对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血清辅助性T细胞(Th)1和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比较27例初诊GD患者与15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2和IL-5水平以及IL-12/IL-5值;GD患者经甲巯咪唑治疗8周后,比较治疗前后血清IL-12和IL-5水平、IL-12/IL-5值以及甲状腺功能等的变化.结果GD患者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IL-12、IL-5及IL-12/IL-5增高(P<0.05 ).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IL-12与IL-5水平下降(P>0.05),但IL-12/IL-5值上升 (P<0.05 ),游离T3和游离T4水平下降(P<0.05或P<0.01),促甲状腺激素上升,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IL-12、IL-5及IL-12/IL-5值仍均增高,其中IL-12及IL-12/IL-5的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患者Th1和Th2型细胞因子IL-12及IL-5水平增高,经甲巯咪唑治疗后IL-12/IL-5比值升高.

  • 白介素13受体α2的研究进展

    作者:熊莺;孙午;李文林;石小玉

    1 IL-3 及其受体简介IL-13 是由不同T细胞亚群和树突状细胞产生的多效能细胞因子,主要由激活的辅助T淋巴细胞(TH2细胞)分泌,另外肥大细胞、NK细胞、树突细胞、角质细胞也可以产生少量,IL-13受体有两种类型:IL-13受体alphal(IL-13 Rα1)和IL-13受体alpha2(IL-13 Rα2).

  • IgA肾病患者外周血Th1、 Th2、Th3细胞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肖俊;曹春瑜;周静;汪卫红

    目的 观察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外周血中Th1、Th2、Th3细胞亚群的表达,探讨其在IgAN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3例IgAN患者(IgAN组)及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h1、Th2、Th3细胞比例,并用Spearman或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其分布变化与IgAN各项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IgAN组外周血中Th1细胞比例较正常对照组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AN组外周血中Th2、Th3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与血清IgA水平呈正相关;IgAN组存在Th1/Th2细胞比例失衡,Th1/Th2细胞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AN患者外周血中Th2、Th3细胞比例增多,可能参与IgAN的免疫发病机制.

  • Th1/Th2细胞与肿瘤微环境

    作者:刘修莉;郝婷婷(综述);李云霄;周俊(审校)

    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局部浸润的免疫细胞、间质细胞及所分泌的活性介质等与肿瘤细胞共同构成的局部内环境[1]。在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CD4+T细胞是效应T细胞的重要成分,根据所产生的细胞因子和效应细胞的生物功能特征,将其分为Th1、Th2、Treg和Th17。 Th1细胞主要分泌γ干扰素( IFN-γ)、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 IL-2), Th2细胞主要分泌IL-4、IL-10、IL-13。

  •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Th1/Th2/Th17/Treg免疫失衡的研究

    作者:邱勇华;熊员焕

    目的:探讨Th1/Th2/Th17/Treg免疫失衡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URSA患者30例为研究组,自愿终止妊娠的正常健康早孕妇女30例为对照组,Th1、Th2、Th17型细胞因子分别以IFN-γ、IL-4、IL-17为代表,应用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中IFN-γ、IL-4和IL-17的含量,应用RT-PCR方法检测蜕膜组织中IFN-γ、IL-4和IL-17的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和蜕膜组织中Treg细胞的频率.结果:(1) URSA组血清中IFN-γ和IL-17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血清中IL-4的含量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URSA组蜕膜组织中IFN-γ和IL-17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蜕膜组织中IL-4的表达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外周血中,URSA组Treg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CD4+T细胞中的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蜕膜组织中,URSA组Treg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CD4+T细胞中的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 URSA组蜕膜Treg/CD4+T与外周血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蜕膜Treg/CD4+T显著高于外周血(P<0.05).结论:(1) URSA患者外周血及蜕膜中呈现Th1细胞因子(IFN-γ)和Th17细胞因子(IL-17)高表达,Th2细胞因子(IL4)和Treg细胞低表达,提示URSA患者CD4+T细胞亚群Th1/Th2/Th17/Treg细胞的总体免疫失衡,可能是URSA发生的重要原因.(2)正常妊娠时母胎界面的蜕膜组织中存在Treg细胞积聚现象,URSA发生时母胎界面蜕膜中Treg细胞未表现明显积聚,提示Treg细胞可能是Th1/Th2/Th1 7/Treg平衡调控的关键点.

  • 术后加速康复策略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淋巴细胞和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

    作者:卢忆梅;周志东;徐国海;郎海丽

    目的:探讨术后加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和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择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45-68岁,体重指数18-29kg/m2,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ERAS策略组(E组)和传统手术组(C组),每组30例。 E组实施ERAS策略,C组实施传统常规围术期处理及麻醉方法。记录2组患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尿量、补液量、芬太尼总用量、术前、术毕时CVP和体温;分别于麻醉前(T0)、术毕(T1)、术后第1d(T2)、第3d(T3)及第7d(T4)时,采集静脉血样,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Th1细胞和Th2细胞亚群比例,计算Th1/Th2比值,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TGF-β、IFN-γ和IL-4浓度。记录患者术后4、8、24、48h的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E组术中补液量、芬太尼总用量、术毕时CVP和术后4、8、24h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术毕时体温明显升高(P<0.05);与T0比较,C组T2-T4时、E组T2-T3时外周血Treg细胞、Th2细胞百分比和血清TGF-β、IL-4浓度明显升高,外周血Th1细胞百分比、Th1/Th2比值和血清IFN-γ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E组T2-T4时外周血Treg细胞、Th2细胞百分比和血清TGF-β和IL-4浓度明显降低,外周血Th1细胞百分比、Th1/Th2比值和血清IFN-γ浓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 ERAS策略可减少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芬太尼用量,防止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且提供满意的术后镇痛,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术后细胞免疫的抑制程度。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h1/th2失衡的研究

    作者:贺仆;孙涛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th1/th2的失衡状况.方法 利用三荧光标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抗细胞表面抗原,抗细胞因子.检测出CD4+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及CD4+IFN-γ-IL-4+细胞作为Th1及Th2细胞,从单细胞水平研究初发SLE患者Th1/Th2平衡.结果 未用药治疗的SLE病人其Th1细胞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2).31例SLE患者按Th1/Th2可分成两组,Th1/Th2降低组与Th1/Th2升高组.Th1/Th2降低组其Th1细胞的降低十分明显.Th1/Th2升高组中Th1细胞仅轻度下降.结论 Th1型反应与Th2型反应均参与了SLE的发病.不同患者可能免疫系统的异常并不同.

  • 新生儿IL-18对Th1/Th2类细胞免疫平衡的作用与HBV宫内感染相关性研究

    作者:郑九生;杜二球;周小飞;刘淮;张红玲;张桂芳

    目的:探讨新生儿IL-18对Th1/Th2类细胞免疫平衡的作用与HBV宫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HBsAg、HBeAg双阳性但肝功能正常孕产妇分娩的新生儿157例,以其中胎儿宫内感染21例为研究组,无宫内感染136例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脐血白细胞介素-18(IL-18)、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水平.结果:(1)研究组IL-18及IFN-γ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5);研究组IL-4表达水平百分数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IFN-γ/IL-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研究组IL-18与IFN-γ、IL-4、IFN-γ/IL-4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结论:IL-18是Th1/Th2网络平衡的更高层次的调控者;IL-18水平下调,导致新生儿Th1/Th2细胞因子比例下降,以致不利于HBV的清除,IL-18水平下调可能是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IL-18对Th1/Th2细胞免疫平衡的作用与胎儿宫内感染相关性研究

    作者:郑九生;彭凯欣;周小飞;刘淮;张红玲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对Th1/Th2细胞免疫的平衡作用与胎儿宫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6年10月在本院分娩孕产妇101例,合并HBV感染、肝功能正常,单胎、足月妊娠.检测新生儿脐血HBV-DNA及HBsAg,诊断胎儿宫内感染21例为研究组,无宫内感染80例为对照组.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检测孕妇外周血清IL-18、IFN-γ(γ-干扰素)、IL-4的水平.结果:(1)研究组孕妇外周血IL-18及IFN-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5);研究组IFN-γ/IL-4比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孕妇外周血IL-18与IFN-γ均呈显著正相关、与IL-4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与IFN-γ/IL-4比值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HBV宫内感染与孕妇Thl型特异性反应降低以及Th2型特异性反应增强有关,Th1/Th2免疫平衡失调可能是胎儿HBV宫内感染的机制之一;HBV宫内感染与孕妇外周血IL-18分泌下降有关,IL-18水平下调可能是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315 条记录 10/16 页 « 12...78910111213...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