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念珠菌血症中白假丝酵母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肖喻;曹先伟;刘洋;魏丹丹

    目的 探讨念珠菌血症中白假丝酵母的基因分型,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患者血培养阳性,经科玛嘉显色培养基进行菌株的初步筛选;用扩增真菌的转录间隔间区(ITS区)和核糖体大亚基(26 rRNA、D1/D2区)、基因测序对初筛的菌株进行标准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白假丝酵母的七对管家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利用软件分析其亲缘关系.结果 各管家基因的等位基因的同一位点可出现多次碱基变异;在管家基因中ACC1基因的碱基变异位点少,仅4个,而SYA1基因的碱基变异位点多;16株白假丝酵母可分为10个群,其中一个群由5个菌株构成,2个群都是由2个菌株构成,其他的群都是由一个菌株单独构成.结论 白假丝酵母的二倍体序列型都为新发的基因型,未发现流行的克隆株.

  • ICU菌血症流行病学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作者:王飞;方强;苏群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3年来菌血症的流行病学及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医院ICU 2005年1月-2007年12月血培养阳性的46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菌血症的患病情况及病原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内ICU共送检血培养6481份,阳性1465份,阳性率22.6%,其中真菌155份,占阳性血培养10.6%;同期ICU人院4477例次,符合菌血症的患者465例1056株,其中革兰阳性(G+)菌611株,占57.9%;革兰阴性(G-)菌392株,占37.1%;G+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占43.0%,金黄色葡萄球菌2.1%,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测定提示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性相对较高;G-菌中鲍氏不动杆菌8.6%、嗜麦芽寡养单胞菌6.6%、假单胞菌属5.1%、肺炎克雷伯菌5.3%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测定提示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较高.结论 CNS分离率和感染率逐年增加应引起重视,G+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性相对较高,G-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较高,临床选择抗菌药物时可考虑优先使用;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所致的假丝酵母菌菌血症有所上升.

  •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菌血症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丹阳;冯超;何圣科;刘丽辉;施兵;叶丽萍;张永清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内毒素检测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并发菌血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移植血液科行allo-HSCT术后发热的122例受者,检测血清PCT、CRP和内毒素.以血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PCT、CRP、内毒素3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根据血培养结果,122例allo-HSCT术后发热患者中有40例为菌血症,其中革兰阴性菌24例,革兰阳性菌16例.PCT和CRP检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5、0.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PCT检测截断值为0.845 ng/mL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5%、87.5%,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3%、86.7%.当CRP检测截断值为55.4 mg/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8%、66.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0.0%、80.8%.结论 血清PCT检测对于allo-HSCT术后合并菌血症患者的的临床诊断价值高于CRP和内毒素,可作为预测allo-HSCT术后发热患者是否并发细菌感染的优选诊断指标.

  • 超早产儿复发性B族链球菌败血症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赖文玉;周镇邦;许存欣;黄华丽;易艳芝;阳晋

    目的 探讨母乳在新生儿晚发型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中的作用. 方法 2016年9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收治一例胎龄22周+6超早产儿,发生复发性晚发型GBS败血症,很可能为母乳传播.复习“母乳传播的晚发型GBS感染”相关文献,讨论母乳是否为GBS感染的传播途径. 结果 (1)病例资料:患儿胎龄22周+6,母乳喂养,生后100 d发生第1次GBS败血症合并脑膜炎,母亲直肠阴道GBS筛查阴性,由于母亲无乳腺炎表现,未检测母乳.经14d抗生素治疗,第1次GBS感染痊愈后,继续母乳喂养.生后126 d,患儿发生第2次GBS败血症.查找感染源发现母乳GBS培养阳性,药敏结果与患儿血GBS相同.经10d抗生素治疗,患儿第2次GBS败血症痊愈,继续部分母乳喂养,未再发生GBS感染.(2)文献复习:国内数据库未检索到“母乳传播的GBS感染”相关文献.通过Pubmed检索到“母乳传播的GBS感染”患儿有64例,连本例共65例.母乳传播的GBS感染复发率很高,2次感染率为25%,3次感染率为7%. 结论 含GBS的母乳可能是晚发型GBS败血症的潜在感染源之一,但母乳传播GBS的机制不明,需要进一步研究.

  • 新生儿早发型B族链球菌血流感染55例分析

    作者:黄小艺;刘志伟;石文静

    目的 探讨新生儿早发型B族链球菌(group BStreptococcus,GBS)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围产期高危因素及药敏情况,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 2001年1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共诊断新生儿早发型GBS血流感染55例,纳入研究.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分为新生儿早发型GBS败血症(GBS early-onset sepsis,GBS EOS)组(40例)和菌血症组(15例),回顾性分析2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研究期间新生儿早发型GBS血流感染发生率为0.31‰(55/179 738).菌血症患儿无临床表现;GBS EOS患儿临床表现以呼吸问题[呼吸窘迫(35%,14/40)和呼吸暂停(10%,4/40)]、黄疸[40%(16/40)]、循环欠佳[血压降低等,32%(13/40)]多见,血常规异常主要为C-反应蛋白升高[>10 mg/L,100% (40/40)]和白细胞计数升高[> 25×109/L,78% (31/40)].菌血症组阴道分娩率低于GBS EOS组[1/15与52% (21/40),x2=9.549,P=0.002],母产前发热[15/15与55% (22/40),x2=10.034,P=0.002]、绒毛膜羊膜炎[15/15与68%(27/40),x2=6.384,P=0.012]及新生儿生后即经验性应用抗生素的比例[15/15与70% (28/40),x2=5.759,P=0.016]均高于GBS EOS组.GBS对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及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对克林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42% (22/53)和46%(24/52). 结论 GBS是新生儿早发型血流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临床以呼吸窘迫、呼吸暂停、黄疸及循环欠佳多见.青霉素类可作为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的治疗首选.对具有GBS感染高危因素者,产儿科积极处理可减轻新生儿临床症状.

  • 危重患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袁壮;刘春峰

    败血症(Septicemia)是指细菌在血循环(菌血症bacteremia)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造成的全身感染.随着危重病医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单纯从机体某系统或器官受损来描述危重病已不能全面反应疾病的本质,因机体对致病因素侵袭的反应往往是全身的.

  • 儿童脓毒症发病特点

    作者:朱荻绮;王莹

    脓毒症是PICU的常见疾病,至今仍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常见的感染源是呼吸系统感染和菌血症.目前普遍认同的发病机制是炎症反应的紊乱,终导致免疫抑制、多脏器功能障碍.但针对不同的病因,儿童脓毒症病原学、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均存在差异.本文探讨不同病因的儿童脓毒症发病特点.

  • 儿童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临床特征及耐药分析

    作者:李绍英;郭凌云;刘琳琳;董方;刘钢

    目的 分析儿童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的易患因素、临床特点、转归及细菌耐药性.方法 以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培养为大肠埃希菌的11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男66例(58.9%),女46例(41.1%),年龄2d~16岁,其中新生儿43例(38.4%),>28 d~1岁19例(17.0%),>1 ~3岁14例(12.5%),>3岁36例(32.1%).对患儿的科室分布、感染类型、基础疾病、临床特征、抗生素耐药、治疗转归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 血液科46例(41.1%),新生儿中心42例(37.5%),内科9例(8.0%),外科8例(7.1%),重症监护室(PICU)7例(6.3%).有基础疾病的65例(58.0%).发热为常见首发症状,共91例(81.3%).呼吸系统损害52例(46.4%),其中肺炎43例,呼吸衰竭3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肺出血2例,支气管炎1例,严重脓毒血症26例(23.2%),化脓性脑膜炎26例(23.2%),泌尿系统感染14例(12.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73株(65.2%),其中阿米卡星耐药6株(8.2%),耐碳青霉烯类10株(13.7%).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为64.6%~ 100%.转归:痊愈及好转92例(82.1%),未愈及死亡20例(17.9%).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为产ESBLs菌株感染(x2=6.609,P=0.010)、并发严重脓毒血症(x2=40.253,P=0.000)及机械通气(x2=34.441,P =0.000).结论 有基础疾病者、新生儿是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的易患因素.产ESBLs菌株感染、严重脓毒血症及机械通气者预后差.碳青霉烯类可作为产ESBLs菌株感染的经验性用药,疗效不佳时,需警惕耐药菌.

  • 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作者:刘于红;邹曰坤;张毅;张萍;张志成

    目的 比较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血流感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MRSA血流感染患者14例,随机分为万古霉素组(n=8)和利奈唑胺组(n=6).观察两种药物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28d病死率(16.7%和12.5%,P>0.05)、细菌清除率(83.3%和87.5%,P>0.05)、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3±1和4±1d,P>0.0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万古霉素组退热时间短于利奈唑胺组(4.5±0.6和5.4±0.9d,P<0.05),细菌清除时间短于利奈唑胺组(4.O±0.8和4.4±0.9d,P<0.05),但ICU住院时间长于利奈唑胺组(19.8±2.5和16.4±2.7d,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与治疗前相比,自第3天开始下降,第5天出现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结果与上述变化相似,在治疗第5天开始与治疗前出现明显差异(P<0.05);万古霉素组内生肌酐清除率(CrCl)在第3天下降,于第5天达到峰值,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14天又回复至治疗前水平(P>0.05).两组接受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的患者数没有增加.利奈唑胺组CrCl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MASA血流感染疗效基本相当,且两种药物安全性、耐受性均较好.

  • 血透病人鼻腔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和菌血症发生频率之间的关系

    作者:刘宏发;侯凡凡;张亚莉;暨宜彰

    了解慢性肾衰(CRF)病人鼻腔金黄色葡萄球菌(SA)携带率及其与菌血症之间的关系,观察百多邦软膏外用对留置导管血透病人菌血症的预防作用.对2000年11月~2002年4月住院的CRF病人、血透室工作人员、以及CCU病人行鼻拭子培养.留置导管血透病人,每次透析后在导管人口皮肤外涂百多邦作预防治疗,观察菌血症的发生频率.以1999年1月~2000年10月留置导管血透的CRF病人(来做百多邦预防)作为历史对照.结果表明,CRF病人(n=114)鼻拭子培养SA阳性率14%(16/114),同期CCU病人(n=42)和血透室工作人员(n=48)鼻腔SA携带率均为零.血透病人鼻腔SA携带者SA菌血症发生频率0.12次/导管月,非携带者发生频率为零(P<0.01).用百多邦预防组(n=70)菌血症发生频率为0.071次/导管月,其中SA菌血症发生频率0.018次/导管月.历史对照组(n=78)菌血症发生频率为0.214次/导管月,其中SA菌血症发生频率0.071次/导管月.两组菌血症及SA菌血症发生频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表明,CRF病人鼻腔SA携带率高于正常人和非CRF病人,且与SA菌血症的发生有关;在留置导管口外涂百多邦软膏能有效预防携菌者菌血症的发生.

  • 明串珠菌所致菌血症一例报告

    作者:尹秀云;陈建魁;牟兆钦;伯孝华;刘琳;江岷

    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 spp)原来一直被认为是生产奶制品、发酵、酿酒和制糖工业中所需要的细菌,而不是致病菌.1984年,Shlaes等[1]首次报道了明串珠菌造成的感染,自此以后国外有6人陆续报道了有关明串珠菌造成的人体感染.经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在国内还没有明串珠菌感染人体的报道.我们于近期在一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血液中培养出明串珠菌,现报道如下. 病历资料:患者,男,38岁,汉族 ,已婚.于2000年5月19日入院.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伴腹胀、纳差.4个月前查血象WBC 304×109/L,幼稚细胞占3%,Hb近100?g/L.查体脾大、肋下15?cm,胸骨压痛阳性,骨髓增生活跃,原粒+早幼粒细胞占4.5%,后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应用COAP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糖胞苷和泼尼松)治疗后用羟基尿和干扰素治疗.近来,患者持续发热,体温一直保持在37.5~39.2℃,脉搏80~100/min,血压18.6/10.6?kPa(140/80?mmHg).使用抗白血病药物后,WBC 降至2.4×109/L,PLT 18×109/L.患者曾有腹泻,大便显微镜检查WBC: 0~3/HP,RBC: 8~12/HP.血清ALT 59?U/L,总蛋白35.8?g/L,白蛋白24.6?g/L,球蛋白11.2?g/L;血清总胆红素134.5?μmol/L,直接胆红素85.5?μmol/L.患者有胸水,胸水总蛋白为13.5?g/L.使用去甲万古霉素(0.8?g/d)治疗7?d不能控制体温.

    关键词: 明串珠菌属 菌血症
  • 血液净化对菌血症的治疗作用

    作者:邵阳;王翔;蔡绍皙

    革兰阴性菌所致的菌血症至今仍是治疗难题.尽管有许多新的治疗措施,但菌血症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1~3].吸附剂过去常用于口服,以除去胃肠道中的毒素或药物,而用于菌血症治疗的潜在价值却很少为人们注意.在用对特异感染介质的生物工程抗体等治疗失败后,吸附剂和腹膜外血液净化技术的治疗价值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用不同的腹膜外附加治疗措施,如血浆置换、持续性肾透析、亲和吸附等治疗可以减少或去除血液中感染性介质[4].尤以特异性吸附剂血液灌流更有应用前景.

  • 作者:

    关键词:
  • 作者:

    关键词:
  • 肠放射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付凯飞;彭瑞云

    电离辐射可引起生物体损害.消化道,尤其是小肠,对射线高度敏感.辐射损伤后,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减弱甚至消失,肠道细菌及细胞分解产物进入血循环后引起的菌血症和毒血症是重要致死因素.笔者就肠道经中子和γ射线放射损伤的敏感性、病理特征、发生机理及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

  • 替加环素联合治疗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菌血症病例分析

    作者:郑敬;苑鑫;刘永辉;牛文凯;李逢将;柏长青

    目的 探讨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菌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例使用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菌血症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 替加环素是联合治疗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菌血症的一种选择.

  • PCT、WBC和CRP对菌血症的辅助诊断研究

    作者:司徒溢荐;马敬伟;温卓辉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及C反应蛋白(CRP)对菌血症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665例住院治疗患者,均实施血培养,监测PCT、WBC和CRP水平,根据监测结果分为阳性组(64例)及阴性组(601例).对阴性组和阳性组患者PCT、WBC及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阴性组PCT水平为(1.88±0.21)ng/ml,低于阳性组的(14.12±4.5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与阳性组WBC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WBC及CR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65、0.449及0.419,分别与面积0.5比较,PCT曲线下面积与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诊断临界值为1.17 ng/ml.结论 通过对PCT进行检测,在1 h内就可出结果,具有诊断时间快的优势,适用于辅助诊断菌血症,且有效的弥补了血液培养花费时间长的不足.

  • 台山地区同步降钙素原检测及血培养快速诊断感染

    作者:徐涛;关尚;陈瑞湖;陈玉莲;李磊邦;李永赞

    目的 探讨同步降钙素原(PCT)检测与血培养在血流感染患者中快速诊断感染的临床应用.方法 2700例临床疑似感染住院发热患者,同步进行PCT定量检测及血培养,观察血培养结果 与血清PCT水平的关系.结果 血培养阳性者(阳性组)720例,血培养阴性者(阴性组)1980例.阳性组的PCT阳性率95.97%明显高于阴性组4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在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及假丝酵母菌的阳性率分别为96.24%、95.63%及80.00%.720例血培养阳性患者,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PCT阳性率高,为97.30%;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PCT阳性率高,为97.47%;假丝酵母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PCT阳性率为80.00%.结论 同步进行PCT定量检测和血培养对血流感染患者可早期快速诊断感染,再通过血培养金标准方法 验证,尽快将经验治疗转为目标治疗,确保医疗安全.

  • 1例牛链球菌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

    作者:王秀琴;田桂珍;沈维勤;纪丽颖

    通过检索国内外近年来牛链球菌感染相关文献,结合临床,药师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并对1例右侧嗅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切口感染合并菌血症患者进行随访并总结此类患者药学监护要点.根据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先后给予注射用万古霉素、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降阶梯、序贯治疗,同时积极预防霉菌感染.2 周后患者痊愈出院.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的药物治疗

    作者:孙静慧;陶霞;刘皋林

    肠球菌是革兰阳性菌,为人体肠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虽不是临床上主要的致病菌,但可引起心内膜炎,而不产生内毒素.肠球菌的感染通常包括尿路感染、腹腔感染和菌血症,也可引起新生儿感染、脑膜炎和其他感染.

650 条记录 6/33 页 « 12345678...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