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前路一期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上胸段结核合并截瘫

    作者:胡屹东

    目的 探讨经右侧胸腔一期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上胸椎结核合并截瘫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自1998年1月~2007年4月我院共收治上胸段结核合并截瘫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26~70岁,平均45.2岁;发病12~18个月,平均14个月;临床表现为胸背部疼痛及后凸畸形,肋间神经痛.T2-31例,T3-44例,T3-65例.ASIA分级:C级8例,D级2例.CT和MRI显示有脓肿、死骨、坏死组织压迫硬膜囊.术前常规使用异烟肼、复合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或乙胺丁醇四联抗痨3~6周.T2-31例采用胸前侧切口,其余均采用经右侧胸腔一期钛网植骨内固定术,6例双钉单棒内固定系统,4例钛钢板内固定系统.术后继续抗痨12个月.结果 手术时间2.5~3.5h,平均3h,手术失血500~1000ml,平均600ml.所有患者切口一期愈合,无其它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均降至E级,肋间神经痛恢复.术后随访24~96个月,平均48个月,所有患者血沉正常,钛网及内固定稳定融合,无一例复发.脊柱畸形不满意.结论 采用经右侧胸腔一期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上胸椎结核合并截瘫是目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发疗少.

  • 数字化人体胸椎椎弓根-肋骨单元模型建立及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杨鹏

    尽管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现在已广泛地应用于脊柱外科,但应用在中段胸椎(T4,T7)时的安全性已引起关注.椎弓根根外通道的解剖学研究表明椎弓根根外螺钉固定在生物力学稳定性方面非常重要.有限元分析法已广泛地应用于脊柱的复杂结构生物力学研究中.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术者可以通过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计算机辅助手术设计和预演等手段精确实施骨科手术,实现骨科手术的数字化、个性化和精确化,从而进一步提高手术安全性,改善临床效果.

  •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粒细胞肉瘤患者持续缓解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宋晓晨;周芳

    目的 探讨原发性粒细胞肉瘤(GS)的诊断、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G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经诱导化疗+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诱导化疗方案:DA方案2个周期,EMA方案1个周期.allo-HSCT供者为HLA全相合的非血缘供者,预处理方案为美法仑+环磷酰胺+抗人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BuCy+ATG)方案.结果 allo-HSCT后持续缓解,至今已达80个月,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无GS体征,血象、骨髓象均正常,生命质量好.结论 早期化疗联合allo-HSCT治疗可使原发性GS患者得到长期持续缓解.

  • 胸椎单发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一例

    作者:徐双;路瑾

    患者 女性,18岁,学生.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部疼痛,疼痛范围局限,行走颠簸、仰卧时疼痛加重,在当地医院先后按胆囊炎、腰肌劳损给予中医治疗,疼痛无好转,胸部CT示第4胸椎(T4)椎体结核,转诊于北京某医院,予利福平等抗结核治疗14 d,疼痛无改善,并渐出现双下肢麻木、乏力,以右侧为著,并逐渐加重.1个半月前患者双下肢不能自主运动,伴排尿及排便困难,不伴发热、夜间盗汗、体质量减轻等症状,后为缓解截瘫症状及明确诊断,转诊于我院骨肿瘤科.患者平素体健,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既往无慢性病史,无结核病史及其密切接触史,无外伤手术史,无肝炎病史,无家族遗传病史.

  • 数字X线摄影测量活体脊柱胸段推算身高

    作者:常云峰;张召晖;舒永康;周晓蓉;陈晓刚;蔡继峰;余建群;黄林;邓振华

    目的 建立人脊柱胸段长度推算身高的方法 .方法 应用数字X线摄影技术(DR)摄制514例中国四川汉族人群的胸部DR片,测其脊柱胸段长度,同时准确测量被研究者身高,对测量获得的脊柱胸段长度与身高数据分组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胸段长度推算身高的回归方程.结果 建立了混合组、男性组、女性组、20~45岁男性组、大于45岁男性组、20~45岁女性组和大于45岁女性组7个回归方程,经显著性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相关系数(R)范围0.834~0.624,回归系数(6)范围0.259~0.389,回归方程估计值的标准误在3.88~4.72cm范围内.结论 利用人类脊柱胸段长度推算身高的方法 在法医学个人识别中具有重要价值.

  • 先天性蝴蝶椎伤残等级重新鉴定1例

    作者:张运楼;鲁佳;黄秋芬;罗林

    1 案 例1.1简要案情沈某,女,30岁,2012年1月5日因"交通事故受伤致第10胸椎椎体粉碎性骨折",经手术治疗病情稳定后于伤后5个月经某鉴定中心评定为道路交通事故九级伤残.因理赔方对伤残等级有异议,某法院委托本鉴定所就沈某本次损伤后的伤残等级进行重新鉴定.

  • 青春期驼背误诊为胸椎外伤性压缩性骨折1例

    作者:刘志新

    1案例某男,37岁.某年2月5日下午2时许被一辆同向行驶的中巴车撞倒在地,伤及头面部及腰部,诉当时神智不清,不能回忆受伤经过,半小时后至某医院就诊.体格检查:双颧部擦伤,有活动性出血,右侧口角处见一2.0cm裂口,与口腔相通,双侧下颌关节正常,张口度正常.

  • L1~2椎体压缩性骨折后原有高度的评估

    作者:卓佩佩;汪茂文;俞晓英;万雷;檀思蕾;陈捷敏;夏文涛

    目的 探索L1~2椎体压缩性骨折后原有高度的评估方法及其在法医临床学鉴定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54例正常人群的胸腰椎侧位X线片,140例作为实验组,14例作为验证组.测量每例X线片中T12~L3椎体的前缘高度(Ha)、后缘高度(Hp).实验组中,对HaL1与HaT12、HpT12、HpL1 、Ha12、HpL2进行相关性分析,拟合回归方程;对HaL2与HaL1、HpL1、HpL2HaL3HpL3进行相关性分析,拟合回归方程.并通过验证组验证HaL1、HaL2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之间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HaL1(y1)与HaT12(x1)、HaL2(x2)相关性较好,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1=2.545+0.423 x1+0.486 x2(决定系数R2=0.712,P<0.05;F=169.206,P<0.05).验证组HaL1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aL2(y2)与Hau(x3)、HaL3(x4)相关性较好,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2=4.354+0.530 x3+0.349x4(决定系数R2=0.689,P<0.05;F=151.575,P<0.05).验证组HaL2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当L1或L2单椎体发生压缩性骨折时,根据压缩椎体上、下相邻椎体的前缘高度来评估压缩椎体的原有高度较为适宜.

  • 有限元方法在胸腰椎损伤中的应用

    作者:张敏;仇永贵;邵煜;顾晓峰;曾铭伟

    有限元方法是一种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计算应力分析的方法,已逐渐被应用于生物力学领域仿真人体结构力学功能的研究,尤其在胸腰椎损伤研究中较为广泛和深入。本文综述了胸腰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模型的验证以及胸腰椎有限元模型在各领域的应用现状,探讨有限元建模在法医学胸腰椎损伤中的应用前景及价值。

  •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若干条文的理解与适用(第五讲胸部损伤)

    作者:夏文涛;范利华;程亦斌;朱广友

    1 胸部损伤的检验1.1 胸部的骨性标志1.1.1 胸骨角又称Louis角.系胸骨柄、胸骨体交接处,为一向前隆起结构,其临床意义为:计数肋骨顺序的标志,因此角恰与第二肋软骨相连接,故只需触及此角,其外即为第二肋骨,依次计数其他肋骨;标志左、右支气管分叉、心房上缘、上下纵隔交界部;其背部相当于第四胸椎水平.

  • 胸腰椎骨折的外科治疗临床体会

    作者:何亮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5月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59例,男42例,女17例,年龄19~58岁,平均38岁.受伤节段为T11~L3.侧位X线片示骨折椎体楔形变.骨折椎体高度压缩程度为1/4~3/4(在侧位X线片上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与相邻上下节段椎体前、后缘高度的平均值之比).其中后路手术43例,前路手术16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2个月~3年,平均21个月,椎体前、后缘高度分别由术前平均37.5%(12.0%~46.0%)和79.0%(31.0%~87.0%)恢复到术后92.5%(90.0%~100%)和97.4%(94.5%~99.8%),Cobb角由术前平均23°(13°~39°)恢复到术后平均2.3°(1°~6°),脊髓损伤患者按Frankel分级,除5例A级无明显改善外,其余病例均有明显改善,平均改善1级以上.结论: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是肯定的,手术方式的选择依术者所在医院的条件、医师手术技巧及患者的病情而定.

  • 后路手术治疗老年中下胸椎结核的疗效分析

    作者:周春光;刘立岷;宋跃明;李涛;龚全;曾建成;杨曦;汪雷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老年人中下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24例老年中下胸椎结核患者,男10例,女14例;年龄62~83岁,平均(75±6)岁。均采用一期经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神经功能分级及后凸角度。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48个月,平均(30±9)个月。手术时间150~220 min,平均(175±26)min,术中失血量300~1500 ml,平均(630±276)ml。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呼吸困难,10例患者发现少量胸腔积液,但均不需要放置胸腔闭式引流。无窦道形成、感染性脑脊髓膜炎、结核复发等情况。植骨融合时间为3~12个月,平均(6.0±2.2)个月。所有患者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18例脊髓神经功能损害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1~2级。后凸角度由术前(19.4±7.1)°改善至术后即刻(9.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475, P<0.05),末次随访矫正角度平均丢失(1.6±0.5)°。结论对于老年中下胸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经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手术方式可以达到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 儿童胸椎血管瘤合并截瘫一例报告

    作者:庞英坤;李健;张凤环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岁,入院前3个月余出现胸背部酸痛不适,逐渐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不能行走.查体:第9胸椎棘突轻度后突畸形,深压痛及叩击痛(+),胸10神经节段(平脐)以下皮肤深浅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3级,下腹壁反射减弱,双侧膝腱、跟腱反射均亢进,双侧巴彬斯基征(+),戈尔登征(+).X线及MRI扫描见:第9胸椎压缩变扁,其上下椎间盘完整,椎旁及前后缘均可见梭形软组织肿胀影,后方脊髓受压变窄,椎体骨质破坏,形态不规整.MRI诊断:第9胸椎结核.患者血沉100 mm/h,碱性磷酸酶测定149 U/L,二便正常.术前诊断:第9胸椎结核,截瘫指数2+,不除外肿瘤.术中见:第9胸椎椎体及右侧椎弓根缺如,被纤维肉芽组织及海绵状凝血块充填,椎管内亦有肉芽组织及凝血块,硬膜囊受压变形,但无侵蚀破坏.予以彻底清除病灶,并充分使脊髓减压,术中脊髓搏动良好.术中失血约300 ml,输血400 ml.术后标本病理检查报告:出血坏死伴大量组织细胞增生,可见丰富血管及不规则骨针,病理诊断为椎体血管瘤.术后2 d,患者平脐以下皮肤感觉恢复正常,10 d后双下肢肌力恢复至4级,病理反射消失.

    关键词: 胸椎 血管瘤 截瘫
  • 我是怎样战胜癌魔的?

    作者:邓旭红

    5年前癌症降临到我头上,生命垂危.我患的是多发性骨髓瘤,颈椎有四个骨关节被破坏,胸椎五个骨关节受损,头部、颈部、肩周、手臂、胸部、腰背疼痛厉害,靠打止痛针维持.面容憔悴,骨瘦如柴,抬不起头,伸不直臂,挺不直腰,吃饭要喂,不能洗澡,靠老伴帮着擦身.医院发了病危通知,叫家人准备后事.我弟从外地赶来探视,含泪惜别.

  • Kumafix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疗效观察:基于5年以上的随访

    作者:许正伟;刘团江;何立民;郑永宏;王栋琪;郝定均

    目的:探讨Kumafix脊柱后路钉棒系统(Kumafix系统)在胸腰段椎体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131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满足TLICS≥5分,同时脊柱载荷评分(LSC)评分≥4分,且≤6分.按抛硬币法随机分为A、B两组.A组(72例)采用Kumafix系统进行复位固定,并伤椎经椎弓根植骨,其中男41例,女31例;年龄(41.2±4.9)岁(20~53岁).B组(59例)采用普通后路U型钉棒系统进行复位固定,并伤椎经椎弓根植骨,其中男33例,女26例,年龄(40.6±4.5)岁(21~51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椎体前缘高度比值、椎体中央高度比值、椎体后缘高度比值、后凸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5.3年(5.1~5.8年).两组比较,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少于B组(P<0.05).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椎体中央高度比值、椎体后缘高度比值、后凸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A组椎体中央高度比值要优于B组(P<0.05).两组术后ODI均优于术前,A组末次随访时ODI优于B组(P<0.05).末次随访时,A组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率要低于B组(P<0.05).结论:对于胸腰段椎体骨折,与普通后路U型钉棒系统比较,Kumafix系统具有更精准和更佳的复位效果,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有效避免了内固定对相邻关节突的影响.

  • 弹性进钉法制备胸椎椎弓根钉道在胸椎侧凸中的应用

    作者:郝定均;贺宝荣;吴起宁;周劲松;王晓东;刘团江;宋宗让;贺增良;郭华

    目的:探讨弹性进钉法制备胸椎椎弓根钉道植入螺钉的方法,总结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咬除进钉点骨皮质,依据术前测量的深度和旋转的程度,分别先后用1.5mm、2.5mm克氏针沿椎弓根方向钻孔.达到测定的深度停止进针,球形探子探查无误后改用导锥顺着制造的钉道小心缓慢进入,深度一致后,再次用球形探子探查,植入螺钉.结果:胸椎椎弓根螺钉一次性植入成功为96.2%,其中18枚术中发现,偏内侧5枚,偏下方3枚,偏上方4枚,偏外方6枚,其中偏外侧的4枚螺钉把持力坚强外,另2枚重新阅读影像资料,用2.5mm克氏针,改变锥入方向,5枚偏内侧的螺钉中3枚同时切除了该侧的椎板,行术中探测,钉道均成功得以置备.钉道制备后增加螺钉直径0.5mm,进行补救.其余的14枚螺钉都是术后通过CT或者X线片发现的,且均偏外侧.1例术中脑脊液漏者骨蜡封闭后术后未发生脑脊液漏,本组无脊髓损伤.平均术后身高增加4.6cm,术后冠状面Cobb角平均21°,平均矫正率73%;矢状面Cobb角平均23°.旋转畸形矫正Ⅰ~Ⅱ度.平均随访3.5年.终随访矫正度丢失率为1.8%.迟发性感染1例,螺钉断裂4例,1例螺钉向椎弓根外侧偏移加重.躯干平衡良好、无平背.结论:弹性进钉法制备胸椎椎弓根钉道准确率高、并发症少.从应用的经验看1.5mm直径的克氏针具有很好的弹性和柔韧性,当针头碰到钉道的骨皮质时钉体会发生弯曲,这样有两种好处:降低了进针力度,不会破坏钉道测方的骨皮质;提醒操作者改变进钉方向,使得整个操作过程在克氏针的弹性指导下完成.

  • 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研究

    作者:郝定均;贺宝荣;吴起宁;王晓东;刘团江;宋宗让

    目的:对照性研究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青少年胸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效果.方法:按照同一标准,从1998年1月~2006年1月手术治疗的231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中选出胸腰段脊柱侧凸61例.A组前路手术,28例.B组后路手术,33例.结果:随访2~6年(平均3.5年).手术时间A组4.5h±0.8h,B组3.1h±1.0h(P<0.01).出血量A组1400ml±350ml,B组1100ml±230ml(P<0.05).术后引流量A组380ml±190ml,B组250ml±150ml(P<0.05).固定节段A组4.5±0.6个椎体,B组7.1±1.2个椎体(P<0.01).平均矫正率A组75%,B组74%(P>0.05).剃刀背矫正度A组3.8°±2.4°,B组4.1°±2.6°(P>0.05).2年后矫正度平均丢失A组4.3°±1.4°,B组5.4°±2.1°(P>0.05).随访2年无假关节及内同定失败病例.术后交界性后凸角B组发生率高(P<0.01).结论:畸形的矫正、剃刀背的改善、矫正度的丢失前路和后路相当.后路手术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引流量少.后路手术容易产生PJK.

  • 弹性进钉法制备胸椎椎弓根钉道在胸椎侧凸中的应用

    作者:郝定均;贺宝荣;吴起宁;周劲松;王晓东;刘团江;宋宗让;贺增良;郭华

    目的:探讨弹性进钉法制备胸椎椎弓根钉道植入螺钉的方法,总结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咬除进钉点骨皮质,以据术前测量的深度和旋转的程度,分别先后用1.5mm、2.5mm克氏针沿椎弓根方向钻孔.达到测定的深度停止进针,球形探子探查无误后改用导锥顺着制造的钉道小心缓慢进入,深度一致后,再次用球形探子探查,植入螺钉.结果:胸椎椎弓根螺钉一次性植入成功为96.2%,其中18枚术中发现,偏内侧5枚,偏下方3枚,偏上方4枚,偏外方6枚,其中偏外侧的4枚螺钉把持力坚强外,另2枚重新阅读影像资料,用2.5mm克氏针,改变锥入方向,5枚偏内侧的螺钉中3枚同时切除了该同侧的椎板,行术中探测,钉道均成功得以置备.钉道制备后增加螺钉直径0.5mm,进行补救.其余的14枚螺钉都是术后通过CT或者X线片发现的,且均偏外侧.1例术中脑脊液漏者骨蜡封闭后术后未发生脑脊液漏,本组无脊髓损伤.平均术后身高增加4.6cm,术后冠状面Cobb角平均21°,平均矫正率73%;矢状面Cobb角平均23°.旋转畸形矫正Ⅰ~Ⅱ度.平均随访3.5年.终随访矫正度丢失率为1.8%.迟发性感染1例,螺钉断裂4例,1例螺钉向椎弓根外侧偏移加重.躯干平衡良好、无平背.结论:弹性进钉法制备胸椎椎弓根钉道准确率高、并发症少.

  • 两钉一棒固定在胸腰椎结核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许立新;张斌;刘岗;崔威;颜华儒;费国策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手术内固定的有效方式.方法:2002年12月~2006年5月,在手术前有效抗结核化疗的基础上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两钉一棒内固定的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18例,术中在保证彻底清创的基础上,注意保留病椎有血运的部分减少切除范围和融合的节段,有神经症状者注意行椎管前侧减压、骨缺损采用自体骼骨、肋骨的方法修复,安置两钉一棒固定,患者术后卧床2周左右,然后在支具的保护下下床话动.本组共有18例患者获得随访,手术后随访的时间7~31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患者所有的结核病灶均顺利愈合,植骨稳定无移位和塌陷,内固定器无松脱和折断,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患者术前伴有的神经症状也大部分消失,绝大部分患者恢复日常生活、工作.结论:前路两钉一棒内固定不仅能够维持胸、腰椎结核手术后脊柱的稳定,防止移植骨块的脱位、塌陷和骨不愈合的发生,而且可以大范围地减少融合节段,减少术中创伤,金属异物小,感染机会少,故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可靠固定方式.

  • 胸椎结核手术入路的比较

    作者:许立新;颜华儒;刘岗;张斌;余天东;崔威;费国策

    目的:探讨胸椎结核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对1999年至2006年32例胸椎结核手术资料作回顾性分析,采用经肋横突切除、肋骨切除开胸、经胸膜外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等不同入路进行比较.结果:经肋横突切除、侧前方入路12例,手术暴露时间平均50分钟,入路时的出血量约200ml,术后2例肋间神经损伤,3例胸膜损伤,1例对侧病灶清除不彻底.肋骨切除开胸入路15例,手术暴露时间平均25分钟,入路时的出血量约50ml,术后无一例出现胸腔并发症.经胸胸膜外入路5例,手术暴露时间平均为35分钟,入路时的出血量约80ml,术后无一例出现胸腔并发症所有患者均经1年以上的随访,根据阮狄克[1]标准,本组优良率92%,内固定组患者无内固定失败,植骨均融合.Frankrl分级均E级.结论:对胸椎结核根据病不同的病情,采用个体化设计前路手术,均能取得满意疗效.

2848 条记录 141/143 页 « 12...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