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临床特征探讨

    作者:江红接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临床特征及常见病因.方法对我院B超诊断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102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大多临床症、征及肝功损害较少.符合非酒精性脂肪肝炎15例(14.7%).常见病因分别为肥胖、高脂血症及Ⅱ型糖尿病.提出了合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筛选标准.结论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易被忽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危害将逐渐增加.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动物模型及其选择

    作者:刘革新;肖新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在未过量饮酒的情况下,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贮积为特征的一系列临床病理综合征。至今有很多NAFLD动物模型,但仍缺乏能涵盖人类整个疾病谱的单一动物模型。本文主要讲述基因敲除或基因突变模型,营养、药物或毒物诱发模型,复合模型这3类模型以及它们的优缺点,以便于研究者的选择。

  • 亚虎保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80例临床观察

    作者:朱熔;王宇静;余泽云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指除酒精外和其他明确的损伤因素所致的,病变主体在肝小叶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胰岛素抵抗(IR)和遗传易感性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SFL)、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及相关肝硬化.NAFLD除直接或通过促进并存的其他肝病的进展,导致肝衰竭、肝细胞癌(HCC)和移植肝复发外,还参与2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的发病,已成为发达国家慢性肝病的首要病因.

  • CT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对策分析

    作者:熊坚

    目的:分析吡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2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吡格列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血脂指标变化情况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数据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LT(丙氨酸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TC(总胆固醇)及TG(甘油三酯)等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 LT、A S T、T C及T G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吡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 中药组分HJJB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防治作用

    作者:李红山;应豪;胡爱荣;胡耀仁;周飞;陈少东

    目的:探讨中药组分HJJB方(红景天苷、姜黄素、绞股蓝总苷、白术多糖)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防性肝炎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14周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在造模第9周起,随机分为模型组,HJJB方高、低剂量组,罗格列酮组,灌胃给药6周.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HE染色),肝组织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的变化,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及TG、总胆固醇(TC)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肝组织出现显著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空泡样变,肝组织TG、FFA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ALT、AST、GGT活性及TG、TC含量较正常组亦明显升高(P<0.01).HJJB方高、低剂量组的上述病理改变显著减轻,肝组织TG、FFA含量及血清ALT、AST、GGT、TG、TC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其中HJJB方高剂量组的肝组织TG、FFA含量和血清ALT、AST、GGT活性显著低于HJJB方低剂量组和罗格列酮组(P<0.05,P<0.01).结论:中药组分HJJB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 水飞蓟素联合壳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观察

    作者:白金英

    目的:探讨水飞蓟素联合亮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应用水飞蓟素对照组应用辛伐他订,疗程两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肝功能恢复,血脂下降,超生示肝脏回声有所改善.结论:水飞蓟素联合壳脂胶囊能降低血清TG,TC含量,还能有效降低血清ALT,AST水平,改善肝功能.而且使部分B超像获得改善,因而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竹节参总皂苷对棕榈酸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涂浩;周琴;张迅;王婷;袁成福;张长城;袁丁;刘朝奇

    探讨竹节参总皂苷(TSPJ)对棕榈酸(PA)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体外培养HepG2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竹节参参总皂苷高(50 mg·L-1)、中(25 mg·L-1)、低(12.5 mg·L-1)剂量组.5组细胞均培养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Hoechst染色和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用RT-PCR法检测TNF-α,IL-1β,BCL-2,CHOP和GAPDH 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法和流式检测BCL-2,CHOP和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凋亡细胞增多,与模型组比较,高,中剂量组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0.01),凋亡细胞减少;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HOP和TLR4蛋白表达量,TNF-α,IL-1β和CHOP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CHOP和TLR4蛋白表达量,TNF-α,IL-1β和CHOP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量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提示竹节参总皂苷可以减轻PA诱导的炎症反应及凋亡,对肝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腹部超声对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肝炎的筛查及相关因素

    作者:曾益林;倪永锐

    目的:研究腹部超声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非酒精性肝炎的筛查价值,并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01/2015-12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无肝脏病变94例,单纯性脂肪肝组62例,NASH组44例,比较各组患者临床资料、病理学检查结果、血生化检查结果及肝功能指标,比较单纯性脂肪肝组及NASH组的超声量化检查结果,分析NASH的相关因素.结果:各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血脂及肝功能检查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量化检查结果:单纯性脂肪肝组轻度37例(59.68%),中度15例(24.19%),重度10例(16.13%);NASH组轻度4例(9.09%),中度22例(50.00%),重18度例(4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量化检查结果与与炎症分级(G,r=0.763)及纤维化分级(S,r=0.375)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脂肪肝分度(F)无显著相关性(r=0.177,P>0.05).NASH与患者的病程、BMI、WHR、血脂及超声量化检查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腹部超声在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肝炎的筛查中具有应用价值,结合相关因素可以提高诊断价值.

  •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Hcy水平与C-IMT预测心血管病风险的相关性

    作者:王仁萍;郭佳佳;王伟;刘洁;张媛媛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artery intimae-media thickness,C-IMT)预测的心血管病风险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肝脏活检证实的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fatty hepatitis,NASH)组、80例单纯性脂肪肝患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组和50名健康对照者(CONTROL组),测量3组患者的血脂、肝脏生化指标、Hcy、C-IMT预测的心血管病风险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NASH组和NAFL组血清Hcy水平较CONTROL组均有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其中NASH组血清Hcy水平较NAFL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表明,Hcy升高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所共有,但与NAFL组相比较,其对NASH组影响更显著;相关性分析显示:C-IMT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Hcy呈正相关,C-IMT的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NASH、高血压、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Hcy为C-IMT的危险因素(标准回归系数分别是1.515、2.066、3.270、1.240,P值分别是0.001、0.032、0.009、0.039).结论:NASH患者Hcy水平与C-IMT预测的心血管病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可作为心血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子.

  • 抵抗素基因启动子-420C/G多态性与日本高知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相关性

    作者:马瑞宏;黄颖秋;西元利治

    目的:研究抵抗素(resistin)基因启动子-420C/G多态性与日本高知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别检测77例NASH患者和107例正常者resistin基因启动子-420C/G多态性的变异.酶链免疫测定法测定NASH组患者空腹12h血清resistin水平等,同时采用HOMA公式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和分泌指数HOMAIR和HOMA-β,并用糖负荷30min净增胰岛素/净增葡萄糖Δ130/ΔG30比值评价早期胰岛素分泌反应及应用CT扫描评估内脏及肝脏脂肪浸润面积.结果:在校正年龄、性别等因素之后,Resistin基因启动子-420C/G的多态性分析中发现,NASH患者组的G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552 vs 0.407,P<0.01).NASH患者组中GG基因型携带者的resistin血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携带者(27.1±4.7μg/L vs 16.4±6.2μg/L,P<0.001),GG基因型组肝纤维化程度更重(2.25±0.68 vs 1.61±0.65,P<0.02)且更易发生糖耐量异常(OR=3.80,95%可信区间:1.14-12.67,P<0.05).结论:Resistin基因启动子-420位点的G等位基因与NASH发生发展具有显著相关性.

  • 白介素6基因启动子-572C/G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关系

    作者:马瑞宏;黄颖秋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572C/G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联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别检测NASH患者78例和正常者104例IL-6基因启动子-572C/G多态性的变异.采用ELISA法检测NASH患者组IL-6血清含量.结果:IL-6基因启动子-572位点的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基因分布频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0.564 vs 0.404,P<0.05);NASH患者组中CC基因型携带者IL-6血清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携带者(6.54±4.21vs 4.68±2.88,P<0.05),但HOMA-IR及BMI与其他两组基因型相比较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IL-6基因启动子-572位点的C等位基因与NASH发病具有一定程度相关性.

  •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研究

    作者:韩萍;成军;李莉

    0 引言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是指肝组织病理学变化与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似,但无明确饮酒史的一种获得性代谢疾病[1].近年来,人们对NASH的研究日益重视,普遍认为他不再是良性病变,可以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而导致一系列严重并发症[2].

  • 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

    作者:杨霁云

    随着肥胖症的日益增多、跨学科领域研究的进展,人们注意到,肥胖可致多个靶器官受累,肥胖已成为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美国心脏病学会宣布,肥胖应视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现人们已知肥胖常为下述病理状态或疾病的前驱: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脂及脂蛋白异常、高血压、假性脑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甚至某些矫形外科问题如Blount病等[1].

  • 益生菌作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作者:姚晓敏;曲均革;林爱斌;李宏伟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肝病,其涵盖范围包括脂肪肝、脂肪性肝炎以及肝硬化。其发病率的增加与肥胖、2型糖尿病等密切相关。越来越多人体试验表明,肠道微生物菌群过度生长与 NAFLD 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有关。近,已有很多研究表明益生菌在改善 NAFLD 方面有效,已被视为一种治疗 NAFLD 的新方式,但仍需大样本试验和较长周期的临床随访进行深入研究。鉴于此,本文主要对 NAFLD 以及益生菌治疗 NAFLD 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从而进一步为益生菌用于 NAFLD 的治疗提供借鉴。

  • Fibrotouch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炎与彩超对比

    作者:罗颖敏;叶建敏;肖霞

    目的 对比分析Fibrotouch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炎与彩超扫查结果,作为临床医学的诊断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本院检查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150例展开研究,患者行彩超扫查后行Fibrotouch扫查诊断.记录患者肝脏脂肪衰减参数值及肝脏硬度值不同诊断结果.结果 Fibrotouch诊断患者脂肪衰竭参数,相较彩超诊断明显较高,且Fibrotouch诊断肝脏硬度值相较脂肪衰竭参数也明显较高.Fibrotouch与彩超检查,在脂肪肝的检测方面存在明显相关性,Fibrotouch诊断轻中重度脂肪肝的AUC分别为0.907、0.937、0.934.Fibrotouch对轻度、重度以及中度的脂肪肝佳阶段数值分别是238 dB/m,265.7 dB/m以及293 dB/m.结论 Fibrotouch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相较彩超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具备较为明显的相关性,Fibrotouch诊断不同程度脂肪肝AUROC存在较大不同,Fibro-touch能够应用于临床中的脂肪肝无痛诊断,在达到定量诊断脂肪肝的基础之上,对肝脏硬度进行诊断.

  • 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中氧化应激水平变化及山楂叶总黄酮对其影响

    作者:陈芝芸;严茂祥;何蓓晖

    目的 研究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中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的变化,观察山楂叶总酮对NASH的防治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1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40只、模型组40只、易善复组10只、山楂叶总黄酮高剂量及低剂量组各10只.正常组每天予以普通标准饲料喂养,其余各组每天均予以高脂饲料喂养;在造模的同时,易善复组灌服易善复混悬液195.4mg/(kg·d),山楂叶总黄酮高、低剂量组分别灌服山楂叶总黄酮250、125mg/(kg·d),正常组及模型组大鼠均灌服等量蒸馏水.实验开始后第2周、第4周、第8周末正常组及模型组分别随机处理大鼠10只,实验第12周末处理剩余所有大鼠.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血清ALT、AST水平,肝组织匀浆TG、CHOL含量、血及肝匀浆MDA含量,SOD、GSH-PX、T-AOC的活力.结果 (1)高脂饲料喂养2~12周,大鼠肝组织脂肪变程度逐渐加重,肝内TG、CHOL含量也逐渐增加;至12周肝组织炎细胞浸润明显,血清ALT、AST水平明显增高,呈现了NASH病变的渐进性发展过程.(2)高脂饲料喂养4周起血及肝匀浆MDA含量逐渐增高,SOD活力逐渐下降,肝组织匀浆的T-AOC也逐渐下降,且随炎症的进展而升高或降低.(3)山楂叶总黄酮高、低剂量组大鼠肝组织炎症程度、肝匀浆CHOL含量和血清ALT、AST水平较同期模型组明显减轻;血及肝组织MDA含量较同期模型大鼠显著减少,SOD、GSH-PX及T-AOC活性则较同期模型大鼠显著升高,且其抗氧化及减少脂质过氧化作用优于易善复.结论 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在NASH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山楂叶总黄酮能有效防治NASH的发展,能明显缓解NASH大鼠的氧化应激,减少脂质过氧化,显著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这是其防治NASH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机制.

  • 核转录因子κB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陈芝芸;严茂祥;何蓓晖;刘庆生;孙丽伟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脂质过氧化损伤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方法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模型组予高脂饲料喂养,正常组予普通标准饲料喂养,连续12周,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组织NF-κBp65的表达,TBA法检测肝匀浆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肝匀浆SOD活力,放免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6的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可见重度脂肪变、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汇管区渗出.NF-κBp65在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表达较在正常组中明显增高(P<0.01),模型组大鼠肝匀浆MDA含量和血清TNF-α、IL-6、NO含量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肝匀浆SOD活力则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高脂饮食可引起大鼠肝脏发生非酒精性脂肪变性,NF-κB参与了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损伤过程,在其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抵抗素表达的影响

    作者:姚俊娜;陈芝芸;严茂祥;吴黎艳;黄志群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Resistin、NF-κB、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二甲双胍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将24只大鼠分为正常组、NASH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8只,以高脂饮食12周建立大鼠NASH模型,同时每天以60mg/(kg·d)的二甲双胍混悬液灌胃干预12周;观察大鼠体重及肝指数变化,油红O和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Real time-PCR法检测肝组织Resistin、NF-κB、TNF-α等基因mRNA的表达,ELIAS法检测血清Resistin、TNF-α水平,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NF-κB核表达定位.结果 NASH组大鼠体重和肝指数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二甲双胍组大鼠体重和肝指数较NASH组显著降低(P <0.01);NASH组大鼠肝组织大量脂质沉积,明显肝细胞气球样变和小叶内炎症坏死灶等病理表现,二甲双胍组大鼠肝组织脂质沉积和炎症程度则有明显减轻;NASH组大鼠肝组织Resistin、NF-κB、TNF-α等基因mRNA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强(P<0.01),同时肝组织出现大量NF-κB p65蛋白阳性的核表达,血清Resistin、TNF-α水平也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应用二甲双胍干预后,大鼠肝组织Resistin、NF-κB、TNF-α等基因mRNA表达较NASH组显著减少(P<0.05),血清Resistin、TNF-α水平较NASH组明显降低,肝组织NF-κB p65蛋白阳性的核表达也明显的减少.结论 二甲双胍能一定程度抑制高脂诱导的NASH大鼠抵抗素及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从而减轻NASH大鼠肝组织脂肪变程度和炎症损伤,防治NASH的进一步发展.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新进展

    作者:何泽玲;曹建彪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严重影响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常见慢性肝病之一.近年来,在诊断和治疗NAFLD方面涌现出许多新的方法.临床上通常采用超声、FibroScan或FibroTouch等方法对其进行筛查,并结合相关血清学指标对NAFLD进行诊断,而对一些难以确诊的病例还可考虑采用肝组织活检.在治疗方面主要依据患者发病诱因、生活习惯及NAFLD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药物治疗、监测及随访.

  • 噻唑烷二酮类的临床应用

    作者:衡先培;杨柳清;周国英;谢瑜

    核激素受体超家族配基依赖的转录因子包括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y(PPARy)与PPARα、PPARδ等,对人体代谢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其中PPARy激动增加胰岛素(INS)敏感性,决定对生长因子释放、细胞因子的产生、细胞增殖和迁移、细胞外基质的重塑和对细胞循环节数和分化的控制等的调节[1];PPARδ与PPARy作用几乎相反;PPARα激动剂主要用于降低血脂.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s,TZDs)是PPARy激动剂,包括曲格列酮(Troglitazone,TRO)、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OS)、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IO)、环格列酮(ciglitazone,CI)、达格列酮(darglitazone,DAR).另有PPARy与PPARα双激动剂如Ragaglitazar.TZDs主要用于防治糖尿病,近来发现具有其他直接或间接作用,如心血管保护、治疗多囊性卵巢综合征(PCOS)、预防2型糖尿病(T2DM)、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增加骨密度、调整夜间血压、抗炎等.

70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