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专家教您辨出"黑餐盒"
十几年仍未"禁白"谈及"黑餐盒",首先就要提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于1986年在中国铁路开始使用,由于铁路沿线废弃的各种塑料垃圾给生态以及景观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从1995年起,我国全面禁止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铁路车站的使用,而用可降解或易回收的材料代替,要求在2000年底以前,在全国范围内淘汰因环境污染严重而被列为落后产品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推广使用易回收、易处置或易降解的环保类型的产品.
-
浅析食品中常用的防腐剂
1食品中防腐剂的种类防腐剂是各类食品添加剂中争议大的一个品种,食品要长久保存需要防腐剂,而人们对防腐剂的使用又存在担心,谈到防腐剂,人们往往认为有害,其实在安全使用范围内,对人体是无毒副作用的.我国防腐剂使用有严格的规定,防腐剂应符合以下标准:(1)合理使用对人体无害;(2)不影响消化道菌群;(3)在消化道内可降解为食物的正常成分;(4)不影响药物抗菌素的使用;(5)对食品热处理时不产生有害成分.针对以上在防腐剂使用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消费者的认识误区,我们对市场上各类食品中使用防腐剂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普通食品中防腐剂的使用情况.
-
铅对孕鼠及其胎鼠肝微粒体药酶活性的影响
铅是一种不可降解的环境污染物质,在环境中可长期蓄积,可通过食物链、土壤、水和空气进入人体.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类铅摄入量及铅负荷不断升高,众多的研究表明,铅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对神经、血液、消化、泌尿、生殖、心血管、免疫等系统均有毒性作用[1],本文拟观察孕鼠接触不同剂量铅对孕鼠、胎鼠肝药酶活性的变化,以进一步研究铅对孕妇及胎儿肝药物代谢功能的影响.
-
胰蛋白酶抑制剂体外抑制肿瘤细胞降解细胞外基质的研究
国内已有文献报道,牛肺胰蛋白酶抑制剂对B16黑色素瘤实验性肺转移及Lewis肺癌有抑制作用.肿瘤侵袭与转移机制较复杂,是一个多环节,多步骤的过程,涉及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的作用,以及多种基因改变等过程,其中肿瘤细胞穿透细胞外基质尤为重要.利用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酶抑制剂来抑制肿瘤的侵袭与转移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其中纤溶酶抑制剂--胰蛋白酶抑制剂也倍受关注.已有研究证明,尿胰蛋白酶抑制剂对乳腺癌细胞降解细胞外基质有明显地抑制作用[1].本实验对胰蛋白酶抑制剂抗转移机制进行了研究.
-
可降解形状记忆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具有形状记忆性的可生物降解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类型和特点,并对材料产生形状记忆的原理进行了分类、讨论.对完全可以生物降解并具有形状记忆性和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的聚合物/无机物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展望.
-
新型生物可降解覆膜食管支架
食管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患者的食管狭窄的重要手段,随着技术的发展,生物可降解支架由于能在短期内支撑管腔,终在体内降解,而被广泛研究。然而目前可降解食管支架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其并发症比较严重,如食管黏膜过度增生、再狭窄,并且支架移位的比例相当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移位、降低增生的新型生物可降解覆膜食管支架,其结构主要包括聚对二氧环己酮分段编制的网状体结构、聚乳酸裙叠式可降解覆膜、显影标记以及特殊固定结。支架的分段设计能够使支架在食管狭窄部位发挥支撑作用的同时各段间可相对自由运动,而裙叠式膜材的存在,大程度降低对食管非狭窄部位的持续性刺激作用,避免了因为可降解支架主体持续刺激食管黏膜引起的过度增生现象,同时,特殊固定结以及分段结构可使得一段受压变形,其余网格节段正常扩张,支架不易移位。
-
新型可降解食管支架的设计研究
目前,良性食管狭窄的发病比例越来越高,对于复杂性食管良性狭窄的治疗方式主要为内镜下治疗支架置入。金属支架植入后由于粘膜增生,导致二次手术时支架不易回收,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而可降解支架在人体管腔内完成治疗使命后,支架不断降解,终在体内降解消失,避免了长期异物影响带来的并发症,以及再取出支架的痛苦。本文通过比较目前不同可降解材料制备的可降解非血管支架的研究进展,如PLA、PLLA、PGA、PLGA、PDO等可降解支架,选用PDO作为可降解支架编织材料,同时设计了几种不同结构的支架,通过对比支架各方面的性能,发现分段式可降解支架,具有良好的支撑性能,且易于装载入输送装置;进一步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P D O丝材编织的分段式可降解支架,可以在动物体内以较高的力学性能持续维持6周,而不发生移位、结构破坏;8周以后,支架崩解,随后消失,而相应的粘膜增生恢复;因此,初步确认上述可降解支架在动物体内是安全的、有效的,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市场前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可降解支架的问题,以及改进方向做了相关阐述。
-
气管替代物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气管损伤可由狭窄、创伤、感染、肿瘤等引起,气管切除并端端吻合是治疗的金标准。但是,这种标准的方法仅限于病变的气管长度不超过成人总长一半(约6 cm)或小孩气管的1/3时有用[1?2]。当病变气管超过大限度时,必须通过植入气管替代物才能重建气管的连续性,维持气道的通畅。理想的气管替代物必须具备以下的特性[3]:(1)替代物必须具有横向硬度与纵向弹性;(2)为了恢复原始的通气功能及防止局部和纵膈感染,替代物必须是完全密闭的;(3)易于血管化和上皮化;(4)无免疫原性及致癌性;(5)结构稳定及不可降解;(6)易于移植。
-
组织工程血管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及周围血管疾病的治疗经常需要用血管移植物来替代病损的血管,自体血管如大隐静脉、胸廓内动脉及桡动脉等移植是目前理想的选择,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佳的术后效果.然而,约有30%的患者因疾病、截肢或反复手术等原因缺乏可供移植的自体血管[1].应用Dacron或ePTFE等不可降解材料制备的人工血管在替代大口径血管时通畅率高,而替代小口径血管(内径<6 mm)时因血栓形成和内膜增生等原因导致通畅率很低[2].
-
牛颈静脉带瓣管道的研制及应用进展
随着心脏外科的发展,许多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中经常需要使用生物带瓣管道.牛颈静脉带瓣管道(bovine jugular vein conduit,BJVC)作为一种新型异种生物血管替代物,具有来源丰富,取材容易;长度、大小口径容易匹配,手术操作简单;血管及瓣膜生物力学性能适应人体右心系统低压环境,可提供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性能等优点[1-4].通过合适的处理方式,BJVC可广泛应用于心脏修复的补片材料、带瓣管道、大血管的修复材料及组织工程三维可降解带瓣支架等临床领域.
-
NeoVasTM可降解支架植入的护理配合与安全管理
目的:评价植入NeoVas TM聚合物基体药物(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的护理方法,为今后NeoVasTM聚合物基体药物洗脱支架应用于临床提供护理参考。方法对心导管室参与并完成NeoVasTM完全可降解聚合物基体药物(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安全性和有效性前瞻性、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研究的10例植入NeoVasTM可降解支架受试者实施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10例接受完全可降解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在护士的配合下,全部成功植入了NeoVasTM可降解支架,且无一例患者被剔除。结论护理团队的参与为NeoVas TM可降解支架的安全植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护理要点合理,方法可行。
关键词: 护理 临床试验 NeoVasTM支架 可降解 单盲 -
心血管可降解金属材料的研究进展
着重介绍了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开发、研究金属类可降解材料的重要性,通过国内外研究可降解心血管材料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综述,特别对镁和纯铁的理化性质、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能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论证了研制可降解金属材料的可能性.研究证明:对医用金属表面进行气体注入或稀土金属注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金属在体内的抗蚀能力,通过合理的注入工艺和控制注入离子在金属中的分布密度、存在状态、注入深度,将可能有效的控制金属离子释放速率,这为研究和开发可降解心血管金属材料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
他克莫司洗脱支架治疗危重冠心病随机对照临床研究13个月结果
药物洗脱支架(DES)可明显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及靶病变血运重建(TLR)的发生率.病理研究表明,第一代DES置入后内皮化延迟可能导致迟发性血栓风险增高等长期不良反应,其不可降解多聚体复合物涂层长期存留造成的局部炎症加重被认为是影响内皮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
生物可降解冠状动脉支架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冠脉)的介入治疗已经走过了近40年,经历了单纯球囊血管成形术、金属裸支架(BMS)时代,当前药物洗脱支架(DES)已经成为冠脉介入的常规选择。每一次介入技术的创新都极大地推动了临床治疗的进步,同时也出现新的问题,DES也不例外。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金属支架的永久存在带来血管舒缩功能异常、支架断裂、阻碍再次血运重建等问题是DES与生俱来的缺陷,这就需要一种全新的支架才能满足临床需要。生物可降解支架(BDS)在理论上可以弥补目前支架存在的缺陷,并且已经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雅培公司和Elixir公司的BDS在欧洲已经获得批准用于临床。本文就BDS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部分医用耗材复用可行性探讨
目的:随着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事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极大促进一次性医用耗材使用量的快速增长。这种快速增长也成为近年来医疗费用大幅攀升、“看病贵”的原因之一,其材料不可降解的特性也给环境污染带来一些影响。因此探讨在保障医疗质量前提下,实现部分高值耗材可重复使用,一方面有效降低患者经济负担,缓解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进实现医疗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在脑外伤大鼠脑水肿区表达的研究
1目的脑外伤后继发脑水肿是血管源性脑水肿,血管基底膜损坏可能在血管源性脑水肿中起重要作用.明胶酶A(gelatinase A,又称MMP-2)和明胶酶B(celatinase B,又称MMP-9)可降解血管基底膜的主要成分--Ⅳ型胶原.我们用逆转录定量PCR方法研究大鼠脑外伤后水肿区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tissue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及其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e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TIMPs)基因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脑水肿发生机制的关系.
-
新型可降解涂层支架洗脱的雷帕霉素能长期抑制猪冠状动脉内膜增殖
-
生物降解可吸收材料治疗骨缺损研究进展
骨缺损的治疗始终是骨科领域的一个疑难且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自体骨和同种异体骨被认为是佳的修复材料,但受到来源和其他方面的限制.这就迫使人们去探求另外一些替代材料.常见的骨修复材料有羟基磷灰石、脱钙骨、生物活性玻璃及各种含钙的磷酸盐和聚甲基丙烯酸树脂等.这些材料多应用在口腔及额面外科,尚不能用于承重骨的修复[1~7].Hollinger[8]将它们分为两类:多聚物和陶瓷,每一类又包括可降解和不可降解两种.其中可降解的多聚物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焦点,并日益展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骨修复材料的生物学要求、生物降解吸收材料的医学应用及其骨传导、骨诱导作用及目前研究现状等做一综述,并提出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
新型可降解镁锌合金材料应用于动静脉瘘封堵材料的动物研究
目的 构建犬动静脉瘘动物模型,对新型可降解镁锌合金材料植入动静脉瘘动物模型后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 实验用比格犬10只,构建犬髂内动静脉瘘动物模型,分为实验组(镁锌合金材料植入动静脉瘘)5只和对照组(仅动静脉瘘造模)5只,比较两组实验动物饮食、活动及切口反应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4、8及12周检测血清肝肾功电解质(肌酐、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尿素氮及血镁锌浓度)生化指标,按照计划在术后12周处死实验犬,取出动静脉瘘标本及肺肝肾心等重要脏器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 两组实验动物饮食、活动正常、切口未见明显感染迹象.术前及术后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尿素氮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镁浓度在术后1周、血锌及肌酐浓度在术后1、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时间点血镁锌及肌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 HE 染色示实验组动静脉瘘处动脉内膜较对照组稍增生,未发现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和间质未出现异常形态、肿胀及明显炎症反应;肺泡结构和功能完整,未发现明显血栓形成;肝、心细胞未出现水肿及坏死.结论 新型可降解镁锌合金材料植入犬动静脉模型后,对血液生化指标及重要脏器结构功能无明显影响,可作为动静脉瘘的理想封堵材料,具有良好的前景及临床应用价值.
-
纳米梯度可降解输尿管支架的制备及体外降解性能研究
目的 探讨聚己内酯/聚乳酸-羟基乙酸(PCL/PLGA)梯度可降解输尿管支架的制备及体外降解性能. 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2年9月采用电纺丝法将质量比为5%、10%、15%、20%、25%、30%的PCL/PLGA制备成梯度可降解输尿管支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支架管的微观结构.Instron拉伸仪进行支架的拉伸检测,通过第7、14、21、28、35、42、49、56天时在人体尿液中的降解情况评价5%、15%、25% PCL/PLGA支架的降解性能. 结果 制备的支架呈白色,长15 ~ 20 cm,内径约1.5 mm,外径约2.0 mm.电镜扫描见支架由纳米级纤维构成,具有多孔状结构.拉伸实验结果显示支架管的断裂强度随着PCL比例的增加而增强,其中浓度为5% PCL/PLGA的断裂强度低,但仍满足可降解支架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求.体外降解实验显示3种不同质量比PCL/PLGA支架管的降解曲线均近似直线,其中5%支架降解至第28天时崩解成1~3 mm的小块,15%支架第42天时崩解成小块,而25%支架降解至第56天时崩解. 结论 以PCL/PLGA为原料、采用电纺丝技术制备的输尿管支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及体外降解性能,可满足可降解输尿管支架的需求.
关键词: 聚己内酯/聚乳酸-羟基乙酸 输尿管 支架 可降解 纳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