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吲哚青绿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目的:观察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渗)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dus fluorescem angiography,FFA)的特征.方法:对临床诊断中渗的16例(1 9眼)采用ICGA和FFA检查,对两种造影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被检查19眼中,1 5眼FFA动脉期脉络膜新生血管和ICGA早期黄斑区荧光斑相应,而ICGA晚期荧光亮度加强,范围扩大,比FFA晚期更清晰.另有4眼FFA动脉期黄斑部未见脉络膜新生血管轮廓,而在ICGA早期黄斑病变区见到荧光斑,晚期荧光斑加强,并向四周渗漏,比FFA范围明显扩大.结论:ICGA因红外光对色素上皮及黄斑叶黄素穿透性好而弥补FFA不足,但不能代替FFA,二者相互补充,可提高中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诊断率.
-
浅谈螺旋CT sure start功能在肝癌扫描上的应用
螺旋CF增强扫描对肝癌的定性定位明显优于普通CT,但在实际工作中,不论采用双期或多期扫描,肝癌增强扫描的动脉期均难以捕捉.近年来,我们应用螺旋CT sure start功能对于肝癌进行了多例增强扫描,取得了较好的图像质量和较高的诊断正确率.现汇报如下:
-
螺旋CT三期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对螺旋CT三期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本组对象为2010-11~2011 -11治疗的30例小肝癌患者,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CT平扫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螺旋CT三期扫描共检出病灶32个,门脉期病灶共检出病灶25例,以低密度为主.动脉期病灶有27例检出病灶,以高密度为主.平衡期病灶共检出26例,以低密度为主.动脉期的检出率对小肝癌病灶的检出率稍高.结论:螺旋CT三期扫描对小肝癌的检出率高,诊断准确可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利于进行及时的治疗.
-
肝细胞癌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3岁,体检发现肝内多发(2个)结节型肝癌1个月入院.既往有乙肝病史6年.查体:肝病面容,可见肝掌和蜘蛛痣.腹平软,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等正常,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AFP 299 μg/L.MRI示肝右叶2个结节病灶,分别位于Ⅵ段和Ⅶ段,SE序列T1WI、略低信号,T2WI高信号.Gd-DTPA增强扫描Ⅶ段肿瘤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门脉期信号迅速降低为低信号;Ⅵ段肿瘤动脉期周边轻度强化,门脉期为低信号,中心部分始终无强化.彩超示2个低回声实质不均质光团,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
-
小肝细胞癌病理结构与动脉期不强化机制的探讨
目的:研究小肝细胞癌(HCCs)的病理结构以探讨其动脉期不强化的病理机制.材料和方法:收集18个HCCs病灶,动脉期均用同层动态扫描,手术标本做病理大切片,常规HE和免疫组化染色.将病灶四等分,记录坏死、透明细胞变和脂肪变区域大小等.测透明细胞变区和一般癌区肿瘤微血管密度(IMVD).测量对应CT图像不强化区域大小和CT值.结果:18个病灶中14个不同程度坏死.透明细胞变和脂肪变各2个.仅少数病灶内上述区域大小可与CT表现对应.透明细胞变区IMVD明显少于一般癌区.结论:小HCCs动脉期不强化常见原因是坏死出血、囊变和纤维化等.透明细胞变引起动脉期不强化或强化不明显的原因是微血管密度下降致血供减少.脂肪变也是原因之一.
-
多发性胃肠道间质瘤二例
例1 男,32岁,反复黑便5年,便血2 d.体检:贫血貌,腹部未及明显肿块.CT平扫示:食管下端贲门上方、肝胃间隙、空肠上段分布多个等密度软组织肿块,直径3~5 cm,空肠较大花瓣状病灶内团块状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显示明显强化,门脉期食管下端结节状病灶中度强化;肝胃间隙内圆形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边界清晰;空肠上段多发圆形、类圆形结节强化明显,病灶与食管及胃肠道管壁密切相连.
-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
患者男,68岁。1991年体检时B超发现左肝有一直径2cm的肿块,诊断为"血管瘤",无不适,亦未经任何治疗。1999年因胸背部带状疱疹复查B超,左肝示7.6cm×7 cm×8.1 cm强光团,界尚清,内部略不均匀,印象为左肝血管瘤。CT检查发现左肝内侧段有6.9 cm×6.7 cm肿块,表面隆起,其内密度不均(3.3~51 Hu),强化至83 Hu,动脉期病灶内可见较粗条状血管影,边缘灶强化,界较清。因CT印象首先考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于1999年9月13日住院行左肝肿块切除术。
-
脾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8F-FDG PET/CT显像一例
患者男,60岁.体格检查发现脾占位.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发热、盗汗及乏力、消瘦,触诊: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上腹部CT增强检查示脾内一类圆形肿块,大小约4.5 cm×4.2 cm,肿块内部密度不均匀,主要呈略低密度改变(CT值为35.8 HU),中心见类圆形更低密度灶(CT值24.3 HU),大小约1.6 cm×1.3 cm,肿块与正常脾实质分界尚清;增强后动脉期肿块实质部分可见强化,但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脾,而中心可见不强化的坏死区;
-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15例荧光血管造影观察
目的:观察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CEC)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的图像特征.方法:对临床诊断为CEC者15例15眼进行常规FFA检查.结果:13眼CEC于动脉前期或早期在相当于眼底灰白浸润灶部位出现不同形态的新生血管荧光轮廓,且与网膜血管无联系,并迅速发生渗漏扩大.2眼CEC在动脉期出现与病灶一致的荧光灶,随时间荧光增强但不扩大.后期有所减弱,夹有荧光遮蔽,病灶外周轮状透见荧光.结论:FFA检查可提高中渗的诊断率,尤其病变不典型者.
关键词: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 动脉期 -
用峰值跟踪法进行动脉期CT增强扫描
我院采用CT值峰值跟踪的方法进行人体器官动脉期CT增强扫描,使得人体各器官CT增强扫描检查图像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现报道如下.
-
2013读片窗(8)
1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13岁.左上腹疼痛1 d.实验室检查(-).CT平扫示脾脏形态饱满.脾实质内见一类圆形稍低密度影,直径约4 cm,测CT值为45 Hu,边界尚清晰,边缘略呈花边状,病灶内见线样分隔(图1).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无明显强化,测CT值为45~ 51Hu,分隔可见强化,测CT值为52 Hu(图2);门脉期病灶无明显强化,测CT值为44 ~ 50 Hu,分隔强化程度增加,测CT值为61 Hu(图3);延迟至5 min,病灶仍无明显强化,测CT值为42~49 Hu,分隔强化程度稍减低,测CT值为56 Hu(图4).三维重组MPR示病灶边缘不光整,其内可分隔(图5,图6).肝、胰及腹膜后未见明显异常.B超示:脾脏内不均质包块.
-
2013年读片窗(6)
1病史摘要患者,男性,57岁,右上腹间断性疼痛20d,病程中患者有间断性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查体:剑突下局限性隆起,可触及直径约10cm包块,边界尚清,活动度可,无触痛.肿瘤标记物均正常.CT平扫可见肝左叶巨大不均质低密度肿块,边缘较清,肿块有包膜,压迫周围组织;动脉期肿块呈不均匀轻度强化,可见分隔及强化边;静脉期肿块强化更明显.
-
2013年读片窗(3)
1病史摘要患者,男性,61 岁.患者于5 年前发现左耳后下方蚕豆大小包块,5 年来肿块渐生长,未经任何治疗,现约蛋黄大小,近1 个月肿块疼痛不适来就诊.触诊:质地韧,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好,无红肿,压痛(+).B 超示:左侧腮腺区实性占位,内见少许血流.CT 平扫示左腮腺区见一软组织结节影,边界较清晰(图1、图2).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强化程度较低(图3、图4);门脉期病灶轻-中度强化,强化范围稍扩大(图5、图6).双侧颈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
-
2012年读片窗(9)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67岁.上腹疼痛伴纳差消瘦1个月余.化验:血CA-199 48.06 U/ml(0~37U/ml).B超示:胰头实质性占位伴胰管及胆管扩张.影像学检查 CT平扫示胰头区见一软组织肿块影,测CT值约为35~40 Hu,边界欠清晰(图1).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强化程度较低,测CT值约为50 Hu(胰腺70 Hu)(图2);门脉期病灶有强化,测CT值约为80 Hu(胰腺90 Hu)(图3);延迟期病灶强化程度与胰腺实质近似,均约为80 Hu(图4).
-
读片窗(3)
患者女性,32岁.发现右侧颌颈部肿块2年余.查体:右侧颌颈部可触及鸽子蛋大小肿块,质地较韧.实验室检查:(一).影像学检查 CT平扫示右侧颌颈部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影,大小约为:4 cm×4 cm×3 cm.病灶旱较均匀软组织密度影,与相邻肌肉密度近似;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强化程度近似于血管强化程度;延迟扫描,病灶强化减退,密度稍低于血管密度.病灶边界尚清晰.矢状位MPR显示:软组织肿块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颈内外动脉间距加大,相邻颈内外动脉可见弧形压迹.VR示:病灶处可见紊乱血管团.见图1~图6.
-
读片窗
患者男性,60岁.进食后腹胀感半年余,加重一个月.查体:右侧腹稍膨,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实验窒检查:(一).影像学检查:CT平扫示腹腔内偏右侧见一欠规则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为:21cm×18cm×10cm.病灶内部密度不均,可见散在条片状脂肪密度(图1-3).增强扫描动脉期(图4-6)及门脉期(图7-9)病灶上缘实质内似可见条形高密度影,其余强化不明显.病灶上方达肠系膜根部,下缘达盆腔.
-
多层螺旋CT动脉期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附29例报告)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动脉期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GE Lightspeed16层螺旋CT,0.8 s螺旋扫描,扫描参数:120~140 kV,280 mA,层厚10 mm,间隔10 mm,螺距1.375.结果 肝海绵状血管瘤在增强动脉期病灶边缘呈结节状强化.结论 动脉期病灶边缘的结节状强化或点状强化对肝海绵状血管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囊性空洞型肺癌的CT影像分析
空洞型肺癌是肺癌的一种特殊表现,而表现为囊性空洞者更为少见,作者就其CT表现加以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收集本院1999年5月至2009年3月间囊性空洞型肺癌的临床资料、并经手术和/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囊性空洞型肺癌共22例.其中男18例,女4例;年龄35~78岁,平均55.2岁.表现为胸痛20例,咳嗽20例,痰中带血17例,咯血1例.22例共进行CT检查35次,其中20例行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加增强扫描,2例因患者肾功能差而单纯行CT平扫检查,6例患者行2次以上CT检查.CT扫描采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机,取5 mm层厚及间隔.增强扫描采用300 mgl/ml碘帕醇100 ml,注射速率为3 ml/s,动脉期延迟20 s,静脉期70 s后扫描.其中7例患者行多轴位图像重组及三维重建等后处理.
-
高压注射器在CT增强中的应用及护理
1 临床资料在CT检查中,已广泛使用含碘造影剂作增强扫描,常规手推注射法,由于造影剂含碘量高,粘稠度大,注射速度较慢,又不能做到注射的同时扫描,影响了动脉期影像的观察,增强效果不理想.
-
示剂追踪法在腹部CT增强动脉期显示的临床应用
目的:运用示剂追踪法行腹部CT增强扫描,观察动脉期触发扫描时间,为CT增强扫描准确把握动脉期影像给出合理建议.方法:收集224例临床疑诊腹部病变而行腹部CT增强扫描的检查者,随机分为二组,A组112例使用浓度为300 mgI·mL-碘海醇注射液;B组112例使用浓度为350 mgI·mL-1碘海醇注射液.所有检查者均行常规腹部动态三期扫描,从肘正中静脉置入22 G留置针,以3mL·s-1速率注射对比剂,增强扫描采用示剂追踪法完成,设置腹主动脉膈肌层面为兴趣区,触发扫描HU值为150 HU,自动触发扫描.结果:A组触发扫描时间为13~46 s,平均(22.75 ±4.79)s;B组触发扫描时间为12~41 s,平均(21.8±5.1)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2);同时测量腹主动脉CT值,两种不同浓度对比剂在注射速率相同情况下,两组CT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6).结论:在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时,对比剂注射速率3mL·s-1,对比剂浓度分别为300 mgI·mL-与350 mgI·mL-1时进行腹部增强扫描,示剂追踪法动脉期扫描触发均值时间在21~22 s,实际扫描均值时间27~ 28 s,与相关教科书提出的25~ 30 s扫描动脉期时间一致.但示剂追踪法实际扫描短18 s,长52 s,更符合个性化扫描要求,因此建议在带有示剂追踪扫描软件的CT扫描设备进行腹部动态增强扫描时,采用示剂追踪法能更准确的抓住动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