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第四脑室注射Orexin-A对大鼠饮食摄取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影响

    作者:张媛媛;郝贺玲;逄明杰;郭菲菲;孙向荣;公衍玲;徐珞

    目的:探讨第四脑室注射orexin-A(OXA)对大鼠饮食摄取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第四脑室分别注射生理盐水(NS)、orexin-A或orexin-A受体拮抗剂SB334867,观察大鼠按压杠杆获取蔗糖的次数和高频率的变化.再选择30只大鼠,第四脑室注射orexin-A和SB334867,观察大鼠对高脂饮食(HF)食物的摄入量.另选取30只大鼠第四脑室注射orexin-A或SB334867,将大鼠置于条件位置偏爱箱来检测大鼠对HF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4小时禁食大鼠,第四脑室注射orexin-A,可显著增加大鼠按压杠杆获取蔗糖的次数和高频率(P<0.05).而SB334867可显著降低大鼠按压杠杆获取蔗糖次数以及大频率(P<0.05).第四脑室注射orexin-A,可使大鼠HF摄入量显著增加(P<0.05),第四脑室注射SB334867,不影响大鼠HF摄入量,但会抑制普通饮食的摄入(P<0.05).第四脑室注射orexin-A能增强对HF饮食位置偏爱性的表达,注射SB334867后会显著抑制大鼠对HF饮食位置偏爱性的表达(P<0.05).结论:第四脑室注射Orexin-A可影响大鼠摄食行为,增加高脂饮食的摄入量,增强对HF饮食位置偏爱性的表达.

  • 后颅窝肿瘤术后脑脊液漏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张秋芳;沈梅芬

    后颅窝是颅内肿瘤的好发部位,约占颅内肿瘤的13%,后颅窝肿瘤是指生长在小脑蒂下方的小脑角、第四脑室、脑干、小脑延髓池等处的肿瘤.其手术一般选择后枕部正中或旁正中切口入路开颅,切口多位于枕后部,容易受压.如若术后出现吞咽功能差,营养状况不能改善,容易出现切口不愈合导致脑脊液漏,对此我科在2003年1月~2006年1月对12例病例采取了针对性的观察与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第四脑室肿瘤的CT诊断

    作者:杨广庆

    目的探讨第四脑室肿瘤影像诊断价值及CT扫描所见.方法采用全身CT机、矩阵512×512,扫描层厚8 mm,层距10 mm,部份小病灶,用5 mm薄层扫描,全部病例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造影剂用60%泛影葡胺,剂量成人50~100 mL,儿童按1.5~2 mL/kg.结果本组第四脑室肿瘤28例不同肿瘤,经CT扫描全部获得阳性特征,诊断准确率较高.结论对于第四脑室肿瘤采用CT诊断准确、可靠、分辨率高.

  • 高血压大鼠第四脑室外侧隐窝室管膜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作者:杨靖;郭建美;王玉霞;曹翠丽;马常升

    目的:观察NO缺乏型高血压大鼠第四脑室外侧隐窝室管膜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分泌情况及巢蛋白表达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以左旋硝基精氨酸(L-NNA) 15 mg/d腹腔注射,成功制备高血压动物模型.随机选择对照组、用药2周组、用药4周组,常规灌注取脑,取材后经处理,左、右两侧分别进行巢蛋白免疫显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显示,随着血压的升高,呈现先加深后变浅的趋势.透射电镜下对照组室管膜细胞排列整齐,边界清楚,纤毛和微绒毛丰富.在用药2周组,室管膜细胞体积大小不等,形态各异,边界不清,胞核皱缩,染色质粗大,细胞游离面纤毛较少,可见向细胞顶部突出的“淤泥样”分泌物.用药4周组,室管膜细胞分泌活动更加旺盛.结论: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第四脑室外侧隐窝室管膜面上特殊“淤泥样”分泌物的分泌过程,而且随血压升高,分泌功能更加旺盛,说明该处细胞对高血压刺激敏感.

  • 妊娠小鼠第四脑室外侧隐窝室管膜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作者:

    目的:探讨妊娠不同时期小鼠第四脑室外侧隐窝室管膜的形态学变化. 方法:用扫描电镜和光镜对该区在妊娠不同时期的室管膜细胞和室管膜上结构的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 结果:光镜下,该区室管膜下可见较丰富的血管,妊娠早、中期室管膜细胞呈现双层或三层密集排列现象,且其腔面可见大量均质的絮状物.扫描电镜下,该区可见一面积为100μm×250μm的无纤毛区,其上有 "淤泥样分泌物",且室管膜上结构丰富. 结论:无纤毛区在妊娠期有淤泥样分泌物分布;该分泌现象与妊娠周期有密切关系.

  • 血管性痴呆小鼠第四脑室外侧隐窝与外侧孔之间室管膜扫描电镜特征

    作者:吕佩源;尹昱;王丽;马常升;梁翠萍;王伟斌;李文斌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D)小鼠第四脑室外侧隐窝与外侧孔之间室管膜游离面扫描电镜特征.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再灌注法,制作小鼠VD模型;用扫描电镜进行观察.结果:VD模型组小鼠病变较轻的部位纤毛和微绒毛明显减少,纤毛扭曲僵折、排列紊乱、倒伏在室管膜细胞表面;重者纤毛枯缩、粘连成团,微绒毛消失.室管膜细胞分泌颗粒明显增多,成堆分布.室管膜上神经元样细胞数目减少,胞体扁平、皱缩不饱满,树突减少.巨噬细胞样细胞胞体变小,表面突起减少.结论:VD小鼠上述区域室管膜细胞和室管膜上结构存在着超微结构的损伤,提示以上形态学的改变是VD发生的重要病理学基础之一.

  • 第四脑室的应用解剖学

    作者:于振国;桂松柏;娄飞云

    目的:为第四脑室肿瘤显微外科治疗提供相应的解剖学参数.方法:对35具甲醛固定的男性成人脑标本的第四脑室及毗邻结构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第四脑室底长为38 7±3.3 mm;宽为17.1±3.4 mm;蚓锥蚓垂点至第四脑室尖的距离为20.2±1.6 mm,延髓前正中裂至绒球外侧缘的距离为28.4±2.2 mm,第四脑室底正中沟至绒球外侧缘的距离27.3±1.9 mm,由蚓锥蚓垂点至四叠体点的距离为40.9±2.7 mm.结论:这些数据的测量提供了重要的解剖参数,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不损伤重要结构的形态学依据.

  • 第四脑室肿瘤的影像诊断(附35例分析)

    作者:陈竹青;韩本谊

    目的评价和探讨第四脑室内肿瘤的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脑室肿瘤35例,回顾性分析其CT和MRI表现.结果四脑室肿瘤以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和星形胶质瘤多见,肿瘤与发病年龄关系密切.CT显示肿瘤钙化较佳,对肿瘤的的鉴别诊断帮助很大.MR可以三维成像,可以准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及邻近情况.结论四脑室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其CT和MRI表现,结合年龄特征,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

  • Dandy-Walker综合征及其产前超声诊断进展

    作者:漆玖玲;崔爱平

    Dandv-Walker综合征(DWS),又称Dandy-Walker畸形,Dandy-Walker氏囊,先天性第四脑室中、侧孔闭塞等,是以第四脑室和小脑发育障碍为主的先天畸形.Dandy-Walker综合征可以分为典型和变异型两种类型,发病率为1/30000.国内外对其报道较少,仅有散发的病例报道及少量临床研究性报道[1].

  • 儿童第四脑室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寿记新;冯祖荫;赵普学;王新军;单峤;赵忠伟;李培栋;刘泉

    目的:提高儿童第四脑室肿瘤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儿童第四脑室肿瘤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头颅MRI检查,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20例术中配合脑室外引流.结果:肿瘤全切除28例,次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2例.6例术后脑积水,1例术后缄默症,1例死于颅内感染.临床治愈26例,症状改善8例.结论:头颅MRI能良好显示这类肿瘤.术前仔细研究影像资料,术中选择合适部位分离切除肿瘤,显微操作,减少出血,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是提高手术质量的关键.

  • 第四脑室肿瘤的治疗策略

    作者:胡飞;岑波;王建一;邵强;邱勇

    目的 探讨第四脑室肿瘤的手术治疗策略,以提高第四脑室肿瘤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9年9月31例第四脑室肿瘤的诊断、手术治疗经验及效果.结果 全切除肿瘤25例(80.6%),近全切除6例(19.4%),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病理诊断:髓母细胞瘤12例.室管膜瘤11例,星形细胞瘤4例,转移瘤3例,血管网织细胞瘤1例.术后并发症:小脑缄默症2例,应激性溃疡2例,肺部感染2例,皮下积液3例.结论 术前正确判断肿瘤性质及其基底部所在位置,重视脑积水的防治,选择适宜的手术人路,熟练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是手术成功治疗第四脑室肿瘤的关键.

  • 第四脑室病变显微手术入路及相关解剖

    作者:杨麟;张恒柱;武永康

    第四脑室病变患者多表现有梗阻性脑积水、颅神经麻痹或脑干受压症状,其中大多数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解除肿瘤对脑干的压迫,保护脑干功能尤其是呼吸、心血管中枢功能,打通脑脊液的循环通路[1-2].由于第四脑室的解剖关系比较复杂,且是生命中枢所在区域,故手术具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本文结合第四脑室的相关解剖,对四脑室病变的传统入路和微创化治疗的进展做一综述,以期对临床起到指导作用.

  • Turcot综合征伴甲状腺癌一例

    作者:刘永军;赵振刚;孙爱武;张奕荫;俞江平;陶亚莉;阮荣蔚

    患者女,24岁.1991年12月因"反复头痛"于外院头颅CT诊断"第四脑室髓母细胞瘤",并予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后于我院行60Co加10 mV X线局部加全脑及全脊髓放疗后治愈.

  • 显微手术治疗四脑室肿瘤及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薛咏

    目的 探讨四脑室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2年8月60例四脑室肿瘤显微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四脑室肿瘤显微手术治疗操作技巧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结果 60例中手术全切除52例(86.7%),次全切除8例(13.3%).术后并发脑积水3例,缄默症2 例,头皮下积液2例,脑脊液漏5例,颅内感染4例,1例出现术区血肿致脑疝,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 四脑室肿瘤接近脑干或直接来源于四脑室底,手术解剖部位特殊,周围组织结构复杂,其并发症十分常见且严重.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手术质量,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 显微手术切除第四脑室胆质瘤14例临床分析

    作者:方树民;李革军;袁冬;张文学;郑光明

    自1993年10月~2003年5月我院对收治的第四脑室胆质瘤14例采取显微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 自发性小脑出血的误诊分析

    作者:周志斌;朱荣志;王前友;查德喜;檀国祥

    自发性小脑出血临床不典型者,易造成误诊,本组临床诊断为小脑出血52例,经头颅CT检查后,发现误诊28例(53.8%),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38例,女14例,年龄32~80岁,平均66.3岁,60岁以上40例(77.9%).高血压病史37例 ,否认高血压病史但发病时血压增高者7例,血压正常者8例.糖尿病史9例,冠心病史14例 ,卒中史12例.1.2 临床表现急性起病44例,亚急性7例,慢性1例.头晕39例,头痛30例,呕吐36例, 共济失调35例,双眼水平眼震31例,意识障碍22例(嗜睡12例,浅昏迷6例,深昏迷4例),肢体瘫痪12例,一侧或双侧Babinski征阳性17例,小脑性语言15例,颈强12例,强迫头位8例.1.3 头颅CT 全部病例均经头部CT扫描.出血在小脑半球48例(左21例,右27例),小脑蚓部3例,波及半球与蚓部1例.破入第四脑室14例,破入蛛网膜下腔6例.第四脑室受压、变形、侧脑室扩大15例.出血量2 ml~25 ml,平均9.5 ml,<15 ml者41例,≥15 ml者11 例.1.4 误诊情况 CT检查前误诊28例(53.8%).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干卒中3例,小脑梗死3例,脑室出血3例,大脑半球出血2例,高血压脑病1例,小脑肿瘤1例.1.5 治疗及预后出血量<15 ml 41例中,37例行内科保守治疗,死亡6例,痊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22例,好转(遗留轻度头晕、共济失调)9例;4例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死亡1例, 痊愈3例.出血量≥15 ml 11例中,4例行内科保守治疗,死亡3例,好转1例; 7例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死亡1例,痊愈4例,好转2例.2 讨论由于小脑出血的不少症状与体征不具特异性,临床表现很不典型,早期临床误诊率很高 [1,2].本组CT检查前误诊率高达53.8 %.分析误诊的原因有: (1)出血量不大,神志清楚,无头痛,以眩晕、呕吐为主要症状的,易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小脑出血易破入蛛网膜下腔或第四脑室,头痛剧烈、脑膜刺激征明显、腰穿脑脊液呈均匀血性的,极易误诊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起病急骤、出血量很大的小脑出血,或破入脑室引起脑脊液循环受阻,或压迫脑干损害网状上行系统,意识障碍严重,亦可伴呕吐、眼位异常、颈强、肢体瘫痪、病理征等,而小脑受损本身的症状被掩盖,易误诊为脑干出血、脑室出血或大脑半球大量出血.(4)表现突出的血压升高、头痛呕吐、嗜睡,血压达280/140 mmHg,误诊为高血压脑病,予脱水、降压等治疗血压下降后,小脑症状方显现.(5)慢性起病,轻度共济失调、眩晕进行性加重,达2月之久方就诊,误诊为小脑肿瘤.为早期作出诊断,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老年人,无论起病快慢,若出现持续头晕、呕吐、行走不稳者,即使无头痛、意识障碍及小脑体征,都应想到小脑出血的可能,应及时行脑CT扫描.

  • 小脑延髓裂入路在第四脑室和脑干背侧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立华;徐如祥;魏群;李运军;李文德;于斌;高进宝;赵浩

    目的 探讨枕下后正中-经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四脑室和脑干背侧肿瘤的手术方法、手术技巧,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小脑延髓裂入路手术治疗的106例第四脑室和脑干背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3例患者采用双侧小脑延髓裂入路,23例明显偏侧的第四脑室区、脑干肿瘤或小型肿瘤患者经单侧小脑延髓裂入路.结果 肿瘤全切除者97例,次全切除者9例;全切除率达91.5%,次全切除率8.5%.术后并发脑积水1例,经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治愈;无症状性颅内积气13例,皮下积液2例,吞咽障碍、一过性复视、短暂性消化道出血和呼吸障碍各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无出现共济失调、平衡障碍和小脑性缄默综合征、脑脊液漏、颅内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四脑室和脑干背侧的肿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且显露充分、方便实用的手术方法.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有助于提高手术的疗效.

  • 第四脑室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并文献复习

    作者:陈立华;李文德;徐如祥;魏群;李运军;赵浩

    目的 探讨原发性第四脑室神经鞘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法. 方法 分析1例原发性第四脑室神经鞘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 结果 患者为女性,53岁,表现为剧烈头痛、吞咽困难、共济失调、四肢无力等症状,影像学示第四脑室巨大肿瘤,合并脑积水. 手术采用经枕下正中小脑延髓裂入路,肿瘤镜下获得全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神经鞘瘤. 术后随访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 结论 尽管脑室内神经鞘瘤罕见,且诊断困难,但该类型肿瘤为良性肿瘤,其边界清楚. 因此,手术若能获得有效的全切除,远期预后良好.

  • 持续尿激酶灌洗及阶梯法夹管治疗急性重症铸型脑室出血

    作者:沈斌;董广佩;方九强

    脑室出血铸型是指原发或继发脑室积血,即侧脑室,第三、第四脑室铸型,第三、第四脑室梗阻,是脑出血中凶险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严重,即便近年来证实颅骨钻孔脑室外引流是治疗的有效有段,但常常因夹/拔管后再昏迷或脑液漏,脑积水等并发症导致预后差,致死率高.2009年以来我们采用双脑室持续尿激酶灌洗,阶梯法逐级增加引流袋高度,间断夹管的方法治疗38例急性重症铸型脑室出血,病死率明显下降,并发症明显减少,神经功能损伤恢复较好,报告如下.

  • 标准外伤大骨瓣并环池引流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一例报告

    作者:徐军;乔秀媛

    1 病例 男,55岁.因车祸伤后意识不清3d,于2004年10月4日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昏迷,不睁眼,不发音,刺激肢体屈曲,GCS评分5分.双侧眼睑淤血,左外耳道有血性液体流出,光环试验阳性.左侧瞳孔直径4 mm,右侧3 mm,形状圆,对光反应均迟钝,四肢肌张力弱,右侧Babinski Sign(+).颅脑CT报告:左额颞脑挫裂伤,左颞顶硬膜下血舯,左额颞骨骨折.入院当天复查颅脑CT示中线右移约1 cm,第四脑室、环池显示欠清,左侧脑室系统明显受压.入院后当天行第一次手术:取左颞顶骨瓣约15 cm×14 cm开颅,清除硬膜下血块约30 ml,显微镜下切除左颞极、颞中回和颞下回破碎失活的脑组织,暴露左侧小脑幕见有血性脑脊液流出,并见脑脊液中浮动的动眼神经后,环池及左颞硬膜下各放引流管1根,缝合硬膜,骨瓣复位并行颞肌下减压.

280 条记录 7/14 页 « 12...45678910...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