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壮元饮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ET、CGRP的影响

    作者:杨大为;王立新;王庆海;邵鹏;曹继伟;姜旭

    目的:观察壮元饮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神经内分泌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4例CHF脾肾阳虚、血瘀水停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壮元饮治疗,两组均以14天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疗效、心功能改善情况,并检测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均可改善左室舒缩功能,其中治疗组在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0)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P<0.01).治疗组在降低ET及使CGRP上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壮元饮治疗CHF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发挥作用.

  • 康复期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神经内分泌关系的初步研究

    作者:任维维;李征;米登海;温志震;李忠信;刘小荣

    目的:观察肺癌康复期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水平,初步探讨康复期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神经内分泌的关系.方法:按照纳入标准,纳入我院2009年1月-2012年3月59例康复期肺癌患者,分成疲乏组(39例疲乏患者)和非疲乏组(20例非疲乏患者),利用多维疲乏症状量表-简化版(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symptom inventory-short,MFSI-SF)和疲劳症状量表(fatigue symptom inventory,FSI)对疲乏患者的疲乏状况进行评估.采集患者清晨8:00静脉血,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皮质醇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水平,并且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疲乏组肺癌患者血清甲状腺素(T3,T4,FT3,FT4)、皮质醇水平均低于非疲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高于非疲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疲乏组患者MFSI-SF评分与甲状腺激素、皮质醇激素水平呈负相关(r=-0.893,-0.797,-0.717,-0.855,-0.820,P=0.000<0.05);疲乏组患者FSI评分与甲状腺激素、皮质醇激素水平呈负相关(r=-0.772,-0.659,-0.661,-0.653,-0.778,P=0.000 <0.05);疲乏组患者MFSI-SF评分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呈正相关(r =0.813,P=0.000 <0.05),疲乏组患者FSI评分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呈正相关(r=0.629,P=0.000<0.05).结论:肺癌康复期癌因性疲乏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皮质醇激素水平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血清激素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疲乏的程度;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低水平的血甲状腺激素对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不能有效的起到负反馈调节作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对低水平的血皮质醇激素有反应,但反应不敏感.

  • 17例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治分析

    作者:刘昊琛;庞青;曲凯;孟凡迪;张瑞瑶;于良;吕毅;刘昌

    目的:报道17例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并分析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7例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讨论。结果:肿瘤位于胰头部8例,胰体尾部8例,弥漫整个胰腺1例。1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均提示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瘤体直径3-15cm,均呈浸润性生长,3例发生肝转移。1例术后3小时因肺梗塞死亡,另随访到13例,9例存活至今,2例死于肿瘤复发,各有1例死于肺部感染及术后肝转移。结论: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确诊需依赖病理学检查,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

  • 血管活性肠肽对帕金森病大鼠中缝背核5-HT、SP、CRF及CRFR2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倩;付文玉;庄文欣;刘长山;王晓晓;李锋杰

    目的:研究血管活性肠肽(VIP)对5-羟色胺(5-HT)、P物质(S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及其受体CRFR2在帕金森病(PD)大鼠中缝背核(DRN)表达的影响,探讨VIP对PD发病中与抑郁有关的神经激素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单侧纹状体注射神经毒素6-羟多巴胺(6-OHDA)建立PD模型大鼠,将P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VIP组(在造模成功后开始腹腔注射VIP 25 ng/kg,1次/2 d,连续15 d),每组10只.另10只正常大鼠纹状体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中缝背核内5-HT、SP、CRF、CRFR2阳性细胞的分布、形态及数量的变化.RT-PCR法检测色氨酸羟化酶2(5-HT合成的限速酶-TPH12)mRNA、SP mRNA、CRF mR-NA及CRFR2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中缝背核内5-HT阳性神经元胞体较小,其数量明显减少(P<0.01),细胞分布稀疏,SP、CRF、CRFR2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分布密集.经VIP治疗后大鼠中缝背核内5-HT阳性神经元的数目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胞体呈中等大小,而SP、CRF、CRFR2阳性细胞数则显著减少(P<0.01),分布稀疏.RT-PCR检测其相应的mRNA表达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趋势相同.结论:VIP对抑郁相关神经内分泌激素5-HT、SP、CRF及CRFR2的表达有影响.

  • 慢性应激对海马损伤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作者:严磷磷

    应激指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因素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的过程,可引起机体一系列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变化,影响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引起器官功能改变,甚至产生结构上的改变[1,2].适宜的应激反应对于机体的适应和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过度的尤其是慢性应激会对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特别是导致海马形态和功能的损害.近年来,脑海马的结构功能与慢性应激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慢性应激引起海马损伤的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 哺乳动物松果体的构造和功能

    作者:樊宇兵;侯广棋;王保芝

    哺乳动物的松果体,是脑内一个重要的神经内分泌转换器(transducer),产生多种生物胺类和肽类物质,与机体的生长、发育、成熟和衰老等生命进程密切相关. 哺乳动物松果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存在着很大的种系和个体差异.其重量也随季节和年令而变化,且可因光照周期的影响而变化.

  • NOGO-A在PC12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何主强;殷莉;ZHAO Hong-yang;赵洪洋

    目的 探讨NOGO-A在PC12细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培养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系PC12细胞,用神经生长因子诱导其分化,并于倒置显微镜下随机取20视野计数观察细胞增值和轴突生长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印迹法等方法检测诱导后第1 d、第3 d、第5 d、第7 d PC12细胞中NOGO-A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及变化,并留取细胞培养液检测多巴胺水平.结果 未分化的PC12细胞中未检测到NOGO-A mRNA及蛋白表达.经神经生长因子诱导的PC12细胞,细胞轴突不断生长,NOGO-A mRNA及蛋白的表达逐渐增高(P<0.05).PC12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多巴胺(DA)分泌水平无明显差别.结论 PC12细胞向交感神经元分化的过程中NOGO-A的表达逐渐增强,推测NOGO-A在神经元发育早期可能促进轴突生长.但对多巴胺激素释放的调节不明显.

  • 嗜酸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

    作者:张虎威;丁华野;王学理;闵连春

    患者男性,64 岁,因左颌下无痛性肿物2 月余收住我院.患者于2000年12月偶然发现左颌下一花生米大小之肿物,无疼痛,可活动,未予诊治.但近10 d肿物长大至核桃大小而就诊,门诊以"左颌下肿物"收住院.

  • 骶骨神经内分泌癌1例

    作者:张春艳;程敬亮;薛康康;陈苑

    患者 男,58岁。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感骶尾部持续性疼痛,伴右下肢疼痛、麻木、无力,劳累后加重。5 d 前患肢疼痛较前加重,不能站立行走。专科检查:脊柱活动度正常,骶部有压痛、叩击痛,右侧明显,伴右下肢放射痛,鞍区及右下肢浅感觉减退,右下肢肌力Ⅳ级。

  • 胆囊神经内分泌癌1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作者:张凌男;余日胜

    患者 女,69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1月,呈持续性轻度隐痛,无发热、寒战及黄疸;无恶心呕吐;无腹泻及黑便.体检:右上腹胆囊区及一大小约6 cm×4 cm质硬肿块,与腹壁粘连,边缘不清,表面粗糙,活动度小.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正常;肿瘤标志物检查:除癌胚抗原(CEA)轻度增高外(9.4 ng/ml,正常<5 ng/m1)均未见异常;甲胎蛋白(AFP)正常.

  • 胸壁神经内分泌癌1例报告

    作者:刘明标;殷好治;彭风琴;王希林;刘永刚

    患者女,13岁.发热、咳嗽、胸闷5 d.体格检查:体温39℃,胸廓对称,右肺呼吸动度及触觉语颤减弱,右下肺呼吸音消失,叩诊呈浊音.实验室检查:WBC 7.5×109/L,ESR 68 mm/h.

  • 原发性肝胆神经内分泌癌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张京刚;邢伟;陈杰;丁玖乐;孙军;卢海涛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erine neoplasm, NEN)是一种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器官和组织[1].近年随着免疫组化技术的进步,其检出率大大增加,但由于其早期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常致误诊,胆囊、肝脏是NEN发病的罕见部位,诊断更难.笔者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例肝胆原发性NEN,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其影像表现以提高认识.

  • 十二指肠球部神经内分泌癌1例

    作者:赵恒芳;宋瑛;余剑华

    患男,71岁,以"腹部不适1周"主诉入院.1周前进食不当后上腹隐痛不适,以剑下正中为主,进食后加重,无肩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5d前于我院门诊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粘膜下隆起病变,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超声内镜示十二指肠球部间质瘤?十二指肠球部类癌待排.病程中,精神、食纳可,大小便未见异常.30余年前因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行手术治疗.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易湘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功血)是指非全身或生殖系统局部的各种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可表现为出血量过多、出血持续时间过长和(或)间隔时间过短.经检查内外生殖器无器质性病变存在,而是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节紊乱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中医称之"崩漏",为妇科常见病.功血轻者会影响妇女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重者则导致失血性贫血,严重影响妇女的身体健康.单纯西医治疗为性激素疗法,疗效欠佳.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功血患者32例,取得满意疗效.

  • 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陈启波

    更年期综合征(Climacteric Syndrome)主要是由于妇女绝经前后或其他原因造成卵巢功能衰退,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所出现的生殖系统变化和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症候群.现代医学主要以雌激素替代,或辅以孕激素、雄激素联合用药,已经证实此种方法在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及预防相关的骨质疏松症、高脂血症和冠心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2],但相关副用的报道又限制了其推广运用[3].

  •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王彬

    目的探讨神经内分泌拮抗剂(ACEI、β原受体阻滞剂)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内分泌拮抗剂,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3年内病死率及再住院率。结果明显改善24例(60%),好转8例(20%),总有效率80.0%;3年内因心衰恶化再住院6例(15%),3年内死亡4例(10.0%),未愈2例(5.0%),恶化2例(5.0%)。结论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可改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预后,改善心功能,减少再住院率及死亡率。

  • 生殖过程中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问题研究

    作者:冯戎

    生殖是一种自然行为,而生殖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为明显的影响因素即丘脑-脑垂体-性腺轴的调节作用.在丘脑-脑垂体-性腺轴的调节作用下,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才能经由卵巢和睾丸产生.然而,事实上除了丘脑-脑垂体-性腺轴的调节作用之外,生殖过程还受到免疫-神经-内分泌的共同作用.本文就生殖过程中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机制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与探计,分析各种细胞因子在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从而使其他关于生殖领域中尚不明确的机制研究能够从中获得启发.

  • 卡维地洛治疗风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作者:陈海霞;王利军;任志芳

    目的 研究分析卡维地洛治疗风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6例风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美托洛尔药物进行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卡维地洛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6.67%,显著低于治疗组93.9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36%,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6%,两组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中医辩证论治慢性心衰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彦彦

    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心脏排血量不足,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等,是绝大都数心血管疾病的终归宿,同时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近年来,在传统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工作方面取得许多成果,尤其是在控制临床症状、改善心肌功能、降低死亡率等方面效果十分明显,本文中将对目前临床中应用中医辩证论治方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进展进行简要总结。

  • 降钙素原在儿科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瑞宁;孙慧玲

    降钙素原(PCT)是一种急性感染早期诊断的炎性标志物,作为新兴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细菌感染等疾病的实验指标,它有助于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将它作为儿科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应用,可大大较少抗生素的滥用,减少耐药菌群的产生,有重要的临床和经济学意义。
      1降钙素原(PCT)生化结构、来源、生物学特性
      降钙素原(PCT)是一种由肺和小肠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含有11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3KD,其分子由CT、下钙素和一个含57个氨基酸的N-末端碎片组成。其结构稳定,体内半衰期为25~30h,不受体内激素影响。1993年Assicot等[1],作为一个细菌感染的新的炎性指标首次报道,近年来已得到临床越来越广泛的的应用与认可。正常情况下PCT是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经细胞内蛋白水解酶水解后形成的活性物质,在人体内的含量是极其微量的(<0.1ng/ml),且在体内外的稳定性非常好,半衰期25~30h。病理情况下,PCT的产生部位还不甚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可能由神经内分泌细胞、肺、肝脏及白细胞产生。PCT在全身性炎症反应(2~3h后)早期即可升高,因此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在局部感染、病毒、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癌性发热、移植物宿主排斥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时PCT浓度不增加或轻微增加,而只在严重的全身系统性感染时才明显增加。这是它的特异性,这种特性使其在临床的鉴别诊断中具有可靠的参考价值。

1089 条记录 52/55 页 « 12...47484950515253545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