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断流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吴忠明;吴海明;吴爱兵

    目的 探讨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义乌市中心医院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8年1月-2016年6月600例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病例资料:年龄、性别、有无高血脂、有无动脉硬化性疾病、体重指数、吸烟史、大隐静脉曲张、使用止血药与否,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600例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患者中85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患者发生肺动脉栓塞,1例抢救无效死亡.年龄> 48岁[OR=4.12,95% CI(1.07 ~ 12.31),P=0.007],甘油三酯>2.3mmol/L[OR =3.67,95% CI(1.24 ~ 18.32),P=0.013],体重指数>28 kg/m2[OR=6.25,95%CI(1.67~20.35),P=0.001],使用止血药[OR =4.43,95% CI(2.37 ~ 18.36),P=0.006]是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下肢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肥胖、高血脂、术后使用止血药物的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患者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加强健康知识宣教,提倡低脂饮食、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疾病.

  • 脾脏切除术中应用可吸收止血结扎夹的效果观察

    作者:陈江涛;张丽萍

    目的:观察可吸收止血结扎夹用于脾脏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进行脾脏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手术中采用传统止血方式即丝线打结术,观察组手术中采用可吸收止血结扎夹止血,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低于对照组的44.83%(P<0.05)。结论可吸收止血结扎夹具有显著的止血功效,同时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 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83例回顾分析

    作者:林财鑫;谭云波

    目的 探讨由病毒性肝炎引起的门脉高压症行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术后转归情况.方法 随访调查83例由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情况,包括围手术期情况的观察和随访、信件询问了解等,以期反映手术后疗效情况.结果 围手术期发生各种并发症8例次,远期发生再出血10例,1例死于再出血引起的肝昏迷、肝肾综合征,47例术后情况良好,14例术后肝功能状况仍然不佳.结论 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引起的门脉高压症,作为内科治疗的延续,手术疗效与患者围手术期的肝功能状况、围手术期内有无术后并发症、肝硬化的发展变化有关,同时能改善肝功能,减少消化道再出血.

  • 脾脏切除术后腹腔出血的原因分析

    作者:尹建明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车祸、外伤患者也逐年增加,导致外伤性脾破裂在临床上比较多见.患者往往病情较重,入院时就已经出现血压下降,甚至休克,需抗休克的同时给予手术治疗.术后腹腔出血的情况时有发生,需再次手术止血,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损失.甚至带来生命危险.笔者就脾脏切除术后腹腔再次出血的原因作如下分析.

  • 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与双介入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疗效对比观察

    作者:杨鸿海

    目的 探讨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与双介入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B组(双介入栓塞术组)40例和治疗A组(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50例.结果 治疗A组的白细胞、血小板、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恢复效果均明显优于治疗B组,治疗A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明显低于治疗B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疗效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原发性脾脏肿瘤34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勇学;欧阳一鸣;刘为军;王昆华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分析了解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总结1998年1月至2008年3月来收的34例原发性脾脏肿瘤,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特点为脾实质内单发或多发的实性结节,脾脏切除术疗效好.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原发性脾脏瘤的主要依据.术前不易区别良恶性肿瘤,治疗应首选脾脏切除术.

  •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在临床的应用

    作者:李小华;雷连成

    脾功能亢进是一种或多种病因引起肝硬变导致门静脉高压而引起脾充血性肿大进而导致脾脏红髓增生,其正常滤过及储存功能呈病理性亢进而引起的一组病症,其临床表现除脾脏增大外,主要是外周血象的变化,白细胞记数及血小板记数降低明显,并渐出现贫血.由于外科脾脏切除术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发生感染和出血,随着介入技术的开展及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成为一种广泛接受的功能性脾切除的方法以治疗脾功能亢进.

  • 经自然孔道内镜外科学

    作者:李闻

    经自然孔道内镜外科学(natural orifice translume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系利用人体自然开口和管腔,将内镜穿破管壁进入体腔进行内镜下手术的外科学[1],是一门介于腹腔镜和软式内窥镜间新兴的学科.软式内镜长期以来局限于消化管腔内的检查和治疗,然而近创新性的尝试打破了传统的观念--内镜穿破了胃壁进入腹腔进行手术[2].NOTES与传统的外科学不同之处在于腹部无需切口,通过自然孔道完成内窥镜下腹腔内手术.迄今已经有多种NOTES技术相继问世,如经过胃、结肠、阴道和尿道等路径的NOTES.NOTES完成的腹腔内手术也纷纷报道,如腹腔探查、肝脏活检、输卵管结扎、胃空肠吻合术、部分子宫切除术、卵巢切除术、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肝脏楔形切除术和脾脏切除术等.针对这一新的发展方向的研究,2005年来自于美国消化内镜学会(ASGE)和消化内镜外科学会(SAGES)的14位消化内镜和腹腔镜专家在纽约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NOSCAR,并于2006年发表了工作小组白皮书,正式提出了NOTES这一概念[1].NOTES的问世标志着传统内科学与外科学的交叉与融合,除了消化系统以外,还将影响到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等传统内外科间的分工.本文就这一新领域的进展和将来的发展趋势做一综述,旨在让国内更多的内科和外科医生了解这一新的发展方向.

  • 脾脏巨细胞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作者:牛云;史艳芬

    患者男性,42岁,2011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食欲下降、纳差、乏力,来我院胃肠外科就诊.查体:左侧腹部可扪及一约15cm×10cm肿物,表面尚光滑,边缘较清,质中,轻度压痛.腹部CT示:左上腹可见囊实性占位,大小约12cm×15cm,密度不均,局部CT值约为13HU~37HU,与脾前缘分界不清,胃及胰腺受压,肿块周围可见迂曲条状影及结节影.CT报告:左上腹肿块,考虑来源于脾的良性肿瘤,错构瘤?(图1见封底).临床诊断:考虑为脾肿瘤,性质待定,良性可能性大.遂行脾脏切除术,标本送病理.

  • 脾转移性肿瘤2例

    作者:张锡忠;周雷

    病例1 患者男性,47岁.因大便带血2个月于1994年9月21日入院.无腹痛、腹泻及其它不适.查体:直肠指诊,进指6 cm处右后壁触及一4 cm×3 cm大小菜花样肿物,质硬,触痛,尚能推动,指套染血.经直肠镜活检证实为直肠中分化腺癌.腹部B超检查发现脾脏有一3 cm×3 cm实性占位性病变.术中探查肝脏、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未见可疑性转移灶;脾脏下极见一3.5×3 cm大小肿物,质硬,未侵及浆膜.遂行直肠癌根治、脾脏切除术.术后病理显示:脾中分化腺癌结节,证实为直肠脾转移.

  • 联合脏器切除术治疗晚期脾区结肠癌

    作者:陶红光;于东风;刘弋;耿小平

    目的 分析结肠脾曲癌浸润脾下极、胰尾或脾门淋巴结转移施行联合胰尾、脾脏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1995年5月至2004年1月,我院对41例结肠脾曲癌患者施行联合胰体尾、脾脏根治性切除术(观察组),与同期施行姑息性手术的21例结肠脾区癌患者(对照组)进行疗效对照分析.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6.6%和19.0%,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3±3)个月和(15±3)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82.9%和7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存活率分别为41.5%和23.8%,5年存活率分别为34.1%和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结肠脾曲癌侵及邻近脏器患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施行联合胰尾、脾脏切除术是安全的,且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脾脏切除治疗尼曼-匹克病一例

    作者:赵丽萍;史敏

    尼曼?匹克病( NPD)又称鞘磷脂沉积病,是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德国儿科医生 Albert Niemann于1914年首先报道,后经Ludwig Pick进一步阐述而命名。1966年人们才认识到本病是由神经鞘磷脂酶缺乏及活性降低所致[1]。其发病率为(0.5~1.0)/10万,好发于中东、西欧、北美等地区。2015年4月我院收治1例E型NPD患者,经脾脏切除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 P-选择素和D-二聚体水平对选择性应用丹参防治脾脏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作者:王大禹;魏云海;魏锋

    目的 探讨p-选择素和D-二聚体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脏切除或联合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早期预测价值及丹参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因门静脉高压住院行脾脏切除术或联合血管离断术的患者6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1组(30例).检测术后1d的p-选择素[以CD62P与阳性血小板(PLT)的比值(CD62P/PLT)表示]和D-二聚体水平,按照本院制定的临床干预人选标准决定干预措施:CD62P/PLT>12%行单纯脾脏切除术,CD62P/PLT> 15%行脾脏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D-二聚体>500 μg/L时静脉滴注(静滴)丹参注射液30 mL.观察组中有18例采用手术干预的患者静滴丹参注射液30 mL,对照1组患者术后全部应用丹参注射液30 mL进行临床干预.另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 1年12月行脾脏切除或联合血管离断术的4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未实施PVT防治措施)作为对照2组.比较3组患者PVT形成率. 结果 观察组PVT形成率低于同期对照1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1%(5/31)比20.0% (6/30),P>0.05];对照2组PVT形成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对照1组[54.2% (26/48)比16.1% (5/31)、20.0% (6/30),均P<0.01].结论 脾脏切除或联合血管离断术后应用丹参可有效防止PVT的形成;采用p-选择素、D-二聚体水平对PVT形成高风险患者进行选择性应用丹参治疗,可以达到同样的防治效果,使临床干预措施更具有针对性,更加符合精准外科的原则.

  • 骨髓纤维化颅内髓外造血一例

    作者:杨力;徐瑞容;秦燕;刘红;陆德炎;滕镕;尤学芬

    患者,女,38岁.因头昏14年,视力减退2月余,于2004年11月26日收住我院血液科.患者14年前出现头昏、乏力,多次查血常规示"贫血",曾11次做骨髓穿刺检查,均"干抽".7年前因"脾大,脾功能亢进"在当地医院行脾脏切除术.2001年5月6日到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就诊,入院后骨髓穿刺示骨髓增生活跃,以晚幼红为主,粒系增生低下,未见骨髓小粒和非造血细胞.

  • 脾脏Kaposi氏肉瘤1例

    作者:翁浩;陆仰东;周冰

    患者,男性,74岁.因左季肋部痛15天入院.半月前突发左季肋部绞痛半小时,后为胀痛,无发热、乏力、消瘦、出汗等症状. 查体:脾大,AB线5.0cm,AC线0.8cm,质硬、表面欠光滑,活动度差,轻触痛,无腹水及腹壁静脉怒张.血常规:Hb114g/L;RBC 4.29×1012/L;WBC 5.7×109/L;血小板270×109/L;肝功能及总蛋白均正常.B超见脾脏厚8.0cm,可探及6.5cm×9.0cm低回声区,脾实质回声强弱不均.脾静脉不扩张,提示:脾肿瘤;CT示:脾脏增大,可见10cm×9cm×9cm不规则低密度影,肝脏右叶散在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影,边缘清,考虑为脾肿瘤、肝多发囊肿. 于2001年3月手术,术中见:肝脏表面多个黄豆大结节,质硬;脾肿大,呈紫褐色,质硬,大小为20cm×15cm×10cm,重3 000g;腹腔其它脏器未见异常,行脾脏切除术.镜检示:肿瘤细胞呈极不规则梭形及椭圆形,异形明显,核大,深染、核仁明显,核分裂可见,胞浆红染,界限不清.异型瘤细胞大部分衬覆于极不规则相互吻合的血管腔内,部分无一定排列方式.免疫组化:F8(+)、CD34(+)、CEA(-)、EMA(-),诊断:Kaposi氏肉瘤.

  • 脾脏转移性胰腺腺管癌1例

    作者:曹文枫;张连郁;胡忠

    脾脏的转移癌较少见,约占全部脾脏肿瘤的2.4%~7.1%.近5年,国外文献报告43例,国内报告约22例.现将我院2001年1月诊断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岁.于入院前8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痛,遂于当地医院检查,超示:未见明显病变,未治疗.后于入院前1个月余,再次复查腹B超示:胰尾占位病变,考虑肿瘤,T示:肝脏有数个散在转移灶,于天津市某医院行胰体尾及脾脏切除术,肝脏肿物切除术.

  • 外伤性脾左肾包膜破裂术后白细胞异常增高1例

    作者:张达坤;冯希全

    1 病历报告患者女性,25岁,因外伤致左上腹疼痛24h,加重6h入院。B超提示:脾脏“Y”型破裂,腹腔积血多,实验室检查:Hb94g/L,WBC 12.7×109/L,N 0.86。查体:T 36.5℃,P120/min,R 24/min,BP 10.0/6.0kPa,面色苍白,腹部轻度隆起,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移动性浊音阳性,腹腔穿刺抽出4.0ml不凝血性液体,初步诊断:外伤性脾脏破裂,急行剖腹探查,脾脏切除术。术中见脾脏呈“Y”型真性破裂,脾蒂撕裂严重,腹腔积血多,结扎脾蒂并将脾脏切除,吸净积血,探见左肾上极包膜破裂3cm×2cm,行修补术,术后第1d WBC异常增高,持续在(42.5~69.7)×109/L,N 0.98~0.99,T37.8~38.5℃,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切口无感染征象,引流物为极少量血性液体。经注射青霉素G钠,甲硝唑足量抗炎治疗,4d后WBC减少,术后1周降至正常。半个月治愈出院。2 讨论2.1 脾脏是人体大免疫器官,内含大量免疫白细胞。本例脾脏“Y”型真性破裂、脾蒂撕裂,左肾上极包膜破裂。白细胞随血液流入腹腔,伤后30h方就诊行脾脏切除、左肾修补术,期间通过腹膜吸收,已有大量白细胞入血。2.2 患者外伤性脾脏破裂、左肾包膜破裂、伤后行脾脏切除左肾包膜修补术,机体受到严重创伤,引起应激性白细胞增高。2.3 在血液中,各种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70%,其中绝大部分为中性粒细胞,约有50%随血液循环,称为循环粒细胞,通常作白细胞计数只反映了循环粒细胞的情况,另一半则附着于小血管壁上,称为边缘粒细胞,本例外伤性脾破裂,左肾包膜破裂,并行脾脏切除,左肾包膜修补术,患者机体处于紧张状态,加之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动员了大量中性粒细胞进入循环血流中。

  • 脾切除治疗血小板减少症23例临床分析

    作者:龙仁平;韦向京

    脾脏切除术(脾切)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和脾功能亢进(脾亢)的重要方法之一.我院于1983年1月~2003年10月对11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和12例脾亢患者进行脾切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脾脏切除手术22例体会

    作者:王永忠

    脾脏切除术是外科常见手术之一,但在一些基层医院,仍有较高死亡率报道.我院8年来收治22例脾脏切除手术病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脾脏切除术 分析
  • 3例AIDS合并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并发脾亢的治疗体会

    作者:米波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AIDS)患者能否行脾脏切除术。方法对比观察2013年我院3例AIDS合并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并发脾亢患者行脾脏切除术前、后机会性感染情况的观察。结果3例AIDS合并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并发脾亢患者行脾脏切除术后机会性感染的易感染性与术前无显著差异。讨论 AIDS患者并发脾亢、出现血小板减少、需行脾脏切除术治疗脾亢患者,行脾切除术后免疫功能比术前无明显减弱、不会导致易感染性比术前增加,是可以行脾脏切除术的。

122 条记录 2/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