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及其在糖尿病控制中的意义

    作者:杨健;陈高红;杨东涛

    许多大型临床研究[如糖尿病(DM)及其并发症控制试验、英国前瞻性DM研究等]证实,持续性降低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能显著减少DM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HbA1c不但可作为DM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重要监测指标,而且与DM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有密切关系[1].因此,HbA1c控制水平直接影响到DM患者的长期预后.

  • 黏附分子CD44的表达及其糖基化与肝癌转移的相关性

    作者:陈冰琳;郭坤;刘银坤

    目的 探讨CD44S及其变异体CD44v分子的表达和其糖基化与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量子点、RT-PCR、Western blot、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等技术检测转移与非转移性肝癌组织、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株中CD44S及其变异体CD44v的定位与表达;并应用多重凝集素印迹法检测这些细胞株中CD44v6的糖基化差异.组间均数比较应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多组间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各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D44S蛋白定位以细胞质为主; CD44v3、CD44v4/5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与细胞质;而CD44v6主要定位于细胞膜.组织芯片结果显示,相对于CD44S及其他CD44v,CD44v6在转移组的表达水平高于非转移组(阳性率为75%与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828,P<0.05);量子点检测(t=2.392,P<0.05)与血清学检测(t=2.56,P<0.05)也证实这一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D44v6的表达与肝癌细胞转移潜能呈正相关.此外,在MHCC97L、MHCC97H肝癌细胞中CD44v6基因启动子发生不完全甲基化,而在Hep3B细胞中则发生完全甲基化.而且,相对于Hep3B细胞,MHCC97L及MHCC97H细胞中CD44v6蛋白对朝鲜槐凝集素、黑接骨木凝集素及麦胚凝激素的亲和力较高. 结论 在CD44S及其变异体CD44v中,CD44v6蛋白的高表达与肝癌转移潜能的增强呈正相关;其高表达可能与基因启动子低甲基化有关.此外,CD44v6蛋白唾液酸寡糖链的增加可能与肝癌细胞转移潜能增高有关.

  • 肝癌转移相关的骨桥蛋白表达及其糖基化的改变

    作者:孙海艳;李岩;郭坤;康晓楠;孙淳;王存;刘银坤

    目的 检测骨桥蛋白(OPN)在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及肝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其糖基化水平,探讨OPN糖基化改变与肝癌转移的相关性及其意义.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人肝癌组织(非转移组6例、转移组7例)及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株(L02、Hep3B、MHCC97L、MHCC97H、HCCLM3、HCCLM6)中OPN蛋白水平;采用免疫沉淀技术纯化肝癌组织中的OPN蛋白,并采用多重凝集素印迹技术检测转移与非转移肝癌组织中OPN糖基化水平差异.数据统计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OPN在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04,P<0.01).在肝癌组织中,转移组OP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转移组(t=2.447,P<0.05),相对吸光度值分别为0.69±0.21和0.45±0.14.免疫沉淀技术成功纯化肝癌组织中的OPN蛋白,后续的凝集素印迹结果显示:与非转移组相比,转移组OPN蛋白对凝集素朝鲜槐、红腰果E型、蔓陀罗、刀豆素A的亲和力较低(P值均<0.05).结论 OPN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癌转移潜能增强呈正相关;OPN蛋白的α2,3-唾液酸、平分型GlcNAc、多天线、偏二天线的糖链、高甘露糖型N-糖等糖基化水平改变可能与肝癌转移潜能增高有关.

  • 治疗肺囊性纤维化的吸入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邱妍川;朱照静

    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又称粘稠物阻塞症,是一种由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基因(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突变引起的隐性遗传性疾病.CFTR是位于人类7号染色体长臂上q31~q32的基因.正常情况下,CFTR在内质网与分子伴侣相互作用发生糖基化,形成蛋白质的正确折叠后迅速与分子伴侣解离,从内质网上被释放下来,再被排出到细胞膜;而突变的CFTR与分子伴侣结合牢固,不能发生糖基化,引起错误的折叠并在内质网被降解,使细胞的CFTR水平下降[1].缺少CFTR将导致钠离子内流增多,并带入一定水分,使外分泌腺的分泌液粘稠,引起呼吸道粘膜纤毛清除率受损[2],发生CF等病变.肺部感染是引起CF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目前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同时扩张支气管和稀释分泌液等对症治疗也至关重要.吸入药物治疗,可使药物直接到达病灶部位,减少药物副作用,增加疗效.本文针对现已开发出的多种吸入型药物,着重对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黄褐毛忍冬化学成分及先导物的糖基化研究

    作者:毛午佳;贾宪生;董登祥;刘彬

    目的 研究黄褐毛忍冬的化学成分及其先导物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提取和纯化黄褐毛忍冬中的化学成分及先导物,采用酰化和甲基化方法制备衍生物,通过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用石油醚从黄褐毛忍冬分离得到两个化合物,分别为三十烷醇(Ⅰ)和岩白菜素(Ⅱ),制备了先导物常春藤皂苷元以及两个衍生物,经光谱确证结构.结论 以天然化合物制备先导物产率高,有利于进一步的糖基化修饰.

  • MUC1与人乳腺癌细胞粘附能力关系的体外研究

    作者:鲁藜;邓华瑜;郑维萍;段红

    目的:研究粘蛋白1(MUC1)与人乳腺癌细胞粘附能力的关系.方法:用苯甲基-α-N-乙酰半乳糖胺处理人乳腺癌MDA-MB-231高转移细胞株,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MUC1在处理前后的表达,以噻唑蓝比色法(MTT)法研究MUC1与肿瘤细胞的粘附能力的关系.结果:苯甲基-α-N-乙酰半乳糖胺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MUC1表达而影响肿瘤细胞对Ma-trigel的粘附(P<0.01).结论:MUC1与肿瘤细胞的粘附能力密切相关,MUC1表达降低削弱肿瘤细胞的粘附能力.

  • GM130对胃癌细胞O-糖基化及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

    作者:苏琳茜;冯阳阳;管停宏;张婉玉;易永芬

    目的:初步探讨沉默高尔基体基质蛋白130(golgi matrix protein 130,GM130)基因对胃癌细胞MKN-45 O-糖基化及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siRNA干扰胃癌细胞中GM130的表达水平,用Lipofectamine 2000将GM130-siRNA转染入MKN-45细胞.实验分为GM 130-siRNA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各组中GM130、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polypeptide N-acetylgalactosaminyl transferase 2,ppGalNAc-T2)、核心1β3半乳糖基转移酶(core 1 synthase,glycoprotein-N-acetylgalactosamine 3-β-galactosyltransferase1,C1Gal-T1)、β-半乳糖α-2,3-唾液酸转移酶1(beta-galactoside alpha-2,3-sialyltransferase,ST3Gal-1)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应用凝集素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细胞中α2,3唾液酸残基糖链结构的表达水平.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实验及基质胶粘附实验检测细胞粘附能力.结果:qRT-PCR和Westem blot结果显示GM130基因与蛋白水平明显受到抑制,表明转染成功;GM130-SiRNA组C1Gal-T1、ST3Gal-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ppGalNAc-T2在3组中无明显变化(P>0.05),α2,3唾液酸糖链结构的表达量降低(P<0.05),细胞粘附能力下降(P<0.05).结论:在MKN-45细胞中,下调GM130后,可能通过下调C1Gal-T1、ST3Gal-1的表达影响胃癌细胞O-糖基化,降低肿瘤细胞粘附能力.

  • 一种新Pre-S(2)合成肽CTL表位糖基化方法

    作者:周吉军;王祥智;吴玉章;邹丽云;周伟

    目的为研究HBV Pre-S(2)上糖基化(Glycosylation)结构差异(包括位置、种类、数量和糖链长度差异)与其生物学活性关系,建立一种N-或O-连接糖基化以外的合成肽α-和ε-氨基糖基化方法.方法用化学方法将单、双和聚糖共价连接在Pre-S(2)合成肽上的含α-和ε-氨基的氨基酸残基上,即具体连接在肽N端M1的α-氨基和K16的ε-氨基上.此二氨基酸残基位于或接近Pre-S(2)上公认的一个CTL表位,氨基酸残基1~15.结果Pre-S(2)合成肽聚糖(Mannan)、单糖(GalNAc)和双糖(Glc-Gal)糖基化的收益率分别为24.0%、24.5%和21.0%.经还原处理后,稳定性显著增加.HPLC图谱显示一包容峰.结论结果显示此方法具较高的糖基化效率,为研究Pre-S2糖肽免疫学活性提供了一种新手段.但存在糖基化的均一性欠佳,费时较长的缺点.

  • O-糖基化HBV Pre-S(2)CTL表位分子模建及免疫学活性研究

    作者:周吉军;吴玉章;王祥智;石统东

    目的研究O-糖基化(Glycosylation)修饰对HBV Pre-S(2)上CTL表位结构及其免疫学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HBV Pre-S(2)上公认的HLA-A2限制性CTL表位44~53(SILSKTGDPV),以Ser44为糖基化位点,进行计算机分子模建,并利用糖肽合成技术,固相合成α-GalNAc糖基化CTL表位,免疫BALB/c(H-2Db)小鼠,观察其诱导CTL活性.结果α-GalNAc-糖基化可改变表位形态使之更适宜与HLA-A2类分子结合,糖基部分基团可从HLA-A2结合沟中向外伸出.与对照组比Ser44α-D-GalNAc O-糖基化44~53肽,诱导出较强的针对经抗原预刺激P815细胞的CTL应答,特别是50 μg和500 μg组,而且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Ser44α-D-GalNAc-糖基化修饰能改变Pre-S(2)上CTL表位44~53的结构,并促进特异性CTL应答,表明表位糖基化修饰可以调节CTL应答.

  • Muc3羧基端内SEA组件的蛋白酶切与N糖基化关系的研究

    作者:李宜成;何勇虹;彭志红;汪荣泉

    目的 Muc3的羧基端在翻译后经历了蛋白酶切反应,探讨Muc3的羧基端蛋白酶切反应发生是否与其羧基端内的N型糖链有关.方法 截断了的Muc3的羧基端(含完整的SEA组件)(p20SEA)采用定点突变方法在所要求的位点插入终止密码子,所表达蛋白质的检测采用pulse/chase和免疫共沉淀方法或SDS/PAGE和Western印迹方法,所表达蛋白质的N型糖链合成抑制采用Tunicamycin处理转染的COS-1细胞.结果 p20表达产物(完整的Muc3羧基端产物)经历了翻译后蛋白酶切,产生30×103的氨基端酶切片段和49×103的羧基端酶切片段;Tunicamycin处理后主要的表达蛋白是60×103的全长的非糖基化产物,22×103的少量氨基端酶切片段和41×103的羧基端酶切片段;p20SEA表达产物(含完整的SEA组件但不含SEA组件后续氨基酸的截断Muc3羧基端)抑制N型糖链出现未酶切的36×103全长产物和22×103酶切的非N糖基化产物.结论 大鼠Muc3羧基端在抑制其N型糖链合成后出现Muc3的羧基端蛋白酶切的抑制.

  • 蛋白糖基化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应答

    作者:周吉军;吴玉章

    糖基化是已知的蛋白重要的翻译后修饰.已知的蛋白糖基化有多种类型,其中常见的是发生在天冬酰胺(Asparagine,Asn)的N-糖基化(N-linked glycosylation)和发生在丝氨酸(Serine,Ser)和苏氨酸(Threonine,Thr)的O-糖基化(O-linked glycosylation).糖蛋白中糖基的结构大小不一,少者仅一个单糖,稍复杂的寡糖链可由12~15个单糖残基衍生物组成,甚至可多达20~30个单糖残基.糖链的结构类型与其在肽链上共价连接的氨基酸种类有关.

    关键词: 糖基化 表位 CTL MHC TCR
  • 孕前BMI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作者:严静静;龚敏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前BMI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5月至2016年6月就诊的428例围产期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孕前BMI、糖代谢相关指标,探讨患者孕前BMI与患者糖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并采用Logistic回归探讨孕前BMI对GDM的预测价值.结果 体质量超重和肥胖患者发生GDM的风险是体质量正常患者的1.56和2.34倍,超重和肥胖孕妇空腹血糖(GLU)和餐后2h血糖(2 h PG)分别为(7.36±0.83)、(8.34±0.89)mmol/L和(8.92±0.78)、(9.44±1.37)mmol/L,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bA1c分别为(2.79±0.63)、(3.41±0.57)和(6.91±0.76)%、(7.91±0.53)%,明显高于体质量过低、体质量正常孕妇;年龄大于36岁、BMI≥28.0 kg/m2、孕早期GLU是GDM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孕前高BMI与糖代谢密切相关,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

  • 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作者:胡璟;苏珂;彭鹰;于健;胡永玲

    目的 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结果在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 280例孕妇产前检查结果,对孕24~28周孕妇行75 g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 和HbA1c结果检查,以OGTT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HbA1c各个切点测定结果对GDM筛查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以HbA1c 5.5%为切点,敏感性可达91.30%,但特异性仅为53.76%;以HbA1c 6.0%为切点,敏感性为72.46%,特异性为88.36%;而以HbA1c 6.5%为切点,诊断敏感性仅为47.83%,特异性则高达99.83%.因此,HbA1c低于5.5%的孕妇GDM风险低,HbA1c高于6.5%的孕妇为GDM的风险则显著增加.结论 HbA1c检测快速简便,以HbA1c 5.5%作为切点可保证筛查的高敏感性,而以6.5%作为切点则具有高的诊断特异性,因此,HbA1c的监测在GDM的筛查与预防中有重要临床诊断意义.

  • HbA1c与血脂、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李志勇;陈德智;程昌琴;周南福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HbA1c与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 检测332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61例健康对照组的HbA1c、血脂、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 2型糖尿病组的HbA1c、血脂、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临床治疗上不仅需重视血糖的控制,还需重视调脂、扩容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的治疗.

  • HbA1c和hs-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余宏斌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hs-CRP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41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根据患者血中 HbA1c和hs-CRP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以下4组:高 HbA1c高hs-CRP组,高HbA1c组,高hs-CRP组,低 HbA1c低hs-CRP组(对照组)。随访至2012年8月,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 HbA1c组患者在2年内、其他两组患者在整个随访时间内的累积生存率都有明显的下降(P<0.05)。将 HbA1c和hs-CRP作为协变量,对患者的生存时间进行Cox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为h (t ,x)=h0(t) exp(0.092× HbA1c+0.610× hs-CRP)。上述方程经拟合优度检验,在α=0.05水平下,χ2=10.326,P<0.01。HbA1c和hs-CRP的 RR值分别为1.971,95% CI(1.245~2.539),P<0.05和3.398,95% CI(2.879~3.917),P<0.05。该回归模型的灵敏度为75.4%,特异度为83.3%,Kappa值为0.446。结论联合检测 HbA1c和hs-CRP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具有中等程度的预测价值。

  • 妊娠期妇女HbAlc水平测定及其在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筛查及诊断应用

    作者:王泓;王霞;崔亚利;戴维;李莹莹;蒋冬梅;张晓东;刘剑龙

    目的 检测正常妊娠期妇女早、中、晚期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评价HbAlc在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筛查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用BIO-RAID D-10 HbAlc分析仪测定正常妊娠期妇女、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非妊娠健康妇女HbA1c水平,西门子ADVIA 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PG)及口服75 g葡萄糖后1、2h血糖水平用以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结果 正常妊娠期妇女早、中、晚期HbA1c分别为(5.21±0.35)%、(5.18±0.39)%、(5.53±0.34)%.早、中孕组HbA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孕组HbA1c明显高于早、中孕组(P<0.01),但与非妊娠健康对照组妇女HbA1c(5.47±0.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HbAlc 5.60%作为高危孕妇早期筛查的有效切点,其敏感性为96.90%,特异性为58.14%.结论 妊娠早期即开展HbA1c测定可在早期有效发现妊娠妇女糖耐量受损,对妊娠期糖尿病提前诊断、治疗监测及预防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均具重要临床意义.

  • 白细胞介素17在IgA肾病中引起IgA1糖基化异常的作用研究

    作者:林佳如;樊均明

    目的 对Th17细胞的主要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参与介导IgA肾癌(IgAN)中B淋巴细胞增殖及IgA—1异常糖基化的过程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DAKIKI细胞为研究对象,在剂量效应分析中,以5~320 ng/mL的IL-17作用48 h,在时间效应分析中以160 ng/mL ID-17刺激24、48、72 h,细胞计数法和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状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DAKIKI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gA1的水平,HAA凝集素检测IgA1糖基化异常程度.结果 CCK-8和细胞计数法显示,5~320 ng/mL浓度范围的IL-17均可明显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P<0.05);ELISA及HAA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IL-17可引起DAKIKI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gA1水平及异常糖基化的明显增加(P<0.05).结论 IL-17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刺激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B淋巴细胞分泌IgA1,并且IL-17刺激B淋巴细胞增生的同时,诱导IgA1的低糖基化异常.

  • IGR人群与T2DM患者血浆中脂联素、HbA1c、血脂及BMI的比较

    作者:阳琰;高琳;李显文;廖鑫;张晗;黄琦

    目的:探讨血浆脂联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及体质量指数(BMI)在糖调节受损(IGR)人群、2型糖尿病(T2DM )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重庆市区自愿参加体检的人群分为3组:T2DM 组145例、IGR 组128例及对照组(NGT 组)160例,检测空腹血浆脂联素,同时测定 HbA1c 、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测量身高、BMI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2DM 组 HbA1c 、TC 、TG 、LDL‐C 、BMI 均高于对照组,而脂联素、HDL‐C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R 组 HbA1c 、TC 、TG 、LDL‐C 、BMI 均高于对照组,而脂联素、HDL‐C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 组 HbA1c 、TC 、TG 、LDL‐C 、BMI 均高于 IGR 组,而脂联素、HDL‐C 低于 IGR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糖耐量正常再到 IGR 到 T2DM 发生、发展过程中,随着 BMI 的升高,血浆脂联素水平逐渐降低,而 HbA1c 、TC 、TG 、LDL‐C 却逐渐升高,因此,积极控制 BMI 可以调节血浆脂联素水平,将对防治 IGR 、糖尿病、血脂紊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酶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方法评价及标本前处理对结果的影响

    作者:陈同庆;周春;陈文清;李振兴;罗兵;唐倩;张文明

    目的:探讨酶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方法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酶法测定 HbA1c,评价该方法学的精密度、抗干扰性、回收率、准确性以及标本前处理(抗凝、保存、离心)对结果的影响,分析与高效液相法(HPLC)相关性及偏倚程度。结果酶法批内高、中、低值变异系数(CV)为1.04%、1.26%、1.37%,批间为1.83%、2.24%、2.64%,与 HPLC 法呈线性相关(r =0.996,P <0.01);HbA1c 靶值浓度为5.20%、6.40%、7.60%、8.80%、10.00%、11.20%,其回收率分别为100.15%、98.91%、98.84%、98.20%、103.62%、99.82%;当葡萄糖小于15.50 mmol/L、尿酸小于516.00μmol/L、胆红素小于217.00μmol/L、三酰甘油小于10.20 mmol/L、尿素小于11.50 mmol/L、清蛋白小于50 g/L、球蛋白小于50 g/L 时,对结果无明显干扰。肝素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枸橼酸钠抗凝标本 HbA1c 结果在-20~20℃保存3 d 无明显改变(P >0.05);标本500、1000 r/min(R=15 cm)离心不同时间(1、2、5、10 min)以及2000 r/min 离心1 min,其检测结果与3000 r/min 离心5 min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酶法测定 HbA1c 其精密度、抗干扰性、准确性、线性范围均符合临床要求,与常规方法相比其相关性良好且偏差较小,可完全满足临床对 HbA1c 检测需求。

  • 阿托伐他汀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Meta分析

    作者:杨小生;陈勇川

    目的 研究分析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CNKI全文数据库、万方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建库到2014年10月有关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和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3软件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FPG)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项研究,包括4 617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综合11项研究,阿托伐他汀纽HbA1c水平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0,P<0.01,MD=0.15,95%CI:0.08~0.23);亚组分析表明阿托伐他汀会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升高,但对1型糖尿病患者则无影响;其对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升高基本呈剂量依赖性,10、20、80 mg亚组的均值差(MD)分别为0.13、0.26、0.50;通过不同随访时间的分析表明,阿托伐他汀组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而对于FPG水平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阿托伐他汀对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FPG水平无明显影响(Z=0.15,P=0.88,MD=0.02,95%CI:-0.26~0.30).结论 阿托伐他汀会轻度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

725 条记录 33/37 页 « 12...29303132333435363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