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胰腺炎微循环改变与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病与危重病之一,正确诊断与评估其分级直接影响临床治疗与患者的预后.影像检查是每个急性胰腺炎患者必不可少的.影像检查中常使用一些必要的辅剂来显示图像或提高诊断准确率,如对比剂和示踪剂等,它们能否影响急性胰腺炎的微循环而加重病情直接影响到检查方法的选择.
-
肺内孤立结节周边结构CT征象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孤立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是指肺内直径在3cm以内的类圆形病灶,无肺不张、肺炎、卫星灶和局部淋巴结肿大[1].其常见疾病为周围型肺癌、结核瘤、炎性假瘤,也可见于错构瘤、转移瘤肺囊肿等.在孤立肺结节的各种影像检查中,螺旋CT薄层扫描能显示更多、更细致的CT征象,对定性诊断有重要帮助.因此,准确认识和分辨肺内孤立结节周边结构CT征象是十分重要的.
-
头颅CT及血生化检查在诊断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中的价值(附11例分析)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旁腺素(PTH)合成分泌减少,在循环中不能转变为有活性的激素(iPTH)以及靶器官对PTH的作用产生抵抗等引起的甲状旁腺机能低下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由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抽搐、癫痫样抽搐、智力低下、精神障碍等症状,患者常首先做颅脑CT检查来寻找病因,加上本病的钙化特点及CT对钙化特有的敏感性,因此CT成为本病的主要影像检查、血生化钙鳞及甲状旁腺素的测定以及外源性的PTH滴注试验也是本病的重要鉴别手段。
-
重视医学影像检查中的射线辐射防护
医学影像检查为大多数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是基本临床检查手段.其中X线、CT、核医学等影像技术是基于射线成像,在获得诊断图像的同时,也可能对人体造成辐射伤害.医学影像从业人员,在追求高质量地完成影像检查、做出正确影像诊断的同时,也应关注检查过程中患者的射线辐射防护,尽大可能减少患者的射线辐射伤害,保护患者.
-
重视影像技术成像方法的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技术的变化日新月异,每隔1~2年就有一项新的检查技术出现,使得人们对疾病诊断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对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也不断提高.影像技术成像方法的不断创新,促使专业技术人员需不间断地加强对影像新技术的学习,以适应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解决临床日常影像检查中的实际问题.1.影像技术人员要加强临床知识和影像诊断知识方面的学习.
-
盲肠脂肪瘤合并慢性肠套叠一例
患者女,45岁,20天前无明显诱因下腹疼痛,阵发性发作,10天前疼痛加剧,伴恶心、呕吐,可自行缓解,平时大小便可.3月前曾行阑尾切除术.体检:腹平软,右中下腹可触及一约5cm×3cm大小之肿块,质中等,轻度压痛,活动差,肠鸣音4~5次/分.影像检查:腹部透视,双膈下无游离气体,腹区无气液平征象.经肛门插管结肠气钡造影:钡剂于横结肠中段近肝曲部上行受阻,可见弹簧状钡线及不规则充盈缺损(图1).口服稀钡剂约200ml,6小时后复查见结肠肝曲水平回肠与结肠相连续,可见回肠粘膜延伸入结肠内(图2).X线检查考虑为慢性肠套叠,炎症所致可能性大.
-
骨髓病变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
骨髓是人体大的器官之一,其主要化学成分是水和脂肪组织.MRI是靠氢质子共振成像,对脂肪和水极其敏感,可清楚显示骨髓的信号,用来诊断骨髓病变明显优于其它影像学检查[1-3].作为一种非侵袭性检查方法,MRI不仅可以检查骨髓病变,提供病变大体形态信息,早期诊断骨髓肿瘤,指导肿瘤的治疗;还可以评估骨髓状态,提供骨髓的化学和细胞组成方面的信息,评价治疗效果,监测肿瘤的复发.了解骨髓的正常组成和变异以及影响MRI信号强度的因素,对正确应用MRI的这些特点解释骨髓信号的变化非常重要.本文对骨髓病变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假性动脉瘤的影像学对比研究
目的:评论各影像检查方法对假性动脉瘤(PA)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54只活体模型兔行动脉造影、CT、MRI、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对比分析.结果:动脉造影能直观动态显示PA与载瘤动脉全貌和侧支循环情况.CT增强扫描示肿块中心与邻近动脉同时显著强化,周边环状强化,血栓部分不强化.MRI成像示瘤腔呈低信号,血栓呈等高或高信号.彩超显示瘤体内有五彩血流信号及瘤颈部"双期双向"血流频谱.结论:在PA的影像诊断上,彩超为首选检查,动脉造影为佳方法,CT和MRI成像有重要作用.
-
膈肌淋巴血管瘤一例
患者 男,12岁.因头痛在当地医院检查时发现肝膈间肿块,遂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患儿无腰背部疼痛,无发热,腹胀、呕吐及腹泻,体重无明显变化.影像检查:计算机X线摄影(CR)示右侧膈面抬高,心膈角变钝,心影右缘不清,纵隔无明显移位,肋膈角尚锐利,肝影下界下移(图1A).超声:肝脏上方和膈下之间混合回声性包块,其内可见多个海绵状无回声暗区,彩色多普勒显像示数个无回声暗区内可见静脉血流信号.
-
弥漫性钙质沉着症二例
患者例1,女,12岁,病史5年;例2,女,17岁,病史11年.2例临床表现相似,呈慢性进行性发病,全身多部位皮下多发性无痛性结节,反复发作,伴消瘦及发育不良.查体:皮肤散布如米粒至黄豆大小结节,淡黄色,局部压痛,肘、膝、踝等大关节屈曲畸形,活动受限,各指、趾关节正常.胸、腹部皮肤变硬,无弹性,无明显压痛.肝、肾、心功能及血常规未见异常.无家族史.影像检查:有胸、腹、四肢X线照片,头、胸、肝、胆、脾、肾等部位CT平扫.活检及病理:各取3处不同部位的组织及皮下结节送病理检查.影像表现:胸腹部皮肤、皮下组织及浅层肌肉广泛钙化,致密影如盔甲状(图1),或称"石膏绷带征";各层组织间脂肪间隙消失,分界不清,以髋、膝、肘、踝、肩等大关节及相邻区为重,腱鞘及肌肉亦有钙化(图2、3);肌纤维广泛钙化后呈多条集束状排列,腱鞘钙化呈单条纵行致密影,钙化区CT值113~1 150HU.2例均有肝脾肿大,无异常钙化;脑部、头颈部皮肤无钙化.
-
幼儿巨大网膜囊肿一例
患儿男,2岁零4个月。因发现腹部巨大包块并腹胀、呕吐,腹泻1个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差,贫血貌,心肺未发现异常。腹膨隆,偏右侧可触及约9cm×10cm×12cm包块,质韧,有轻压痛,活动度差。 影像检查: B超检查腹腔内探及约15cm×12cm×8.5cm液性无回声团块,上界起自右肋缘下,下界达盆腔,境界清,团块内见乳头状实质回声漂浮,后壁紧贴脊柱(图1)。B超诊断:腹腔内巨大液性占位病变,多源于腹膜后。CT平扫示腹腔偏右侧巨大囊性病变,自腹前壁抵脊柱前,约8.9cm×10.1cm×13.0cm大小,推挤肠道左移。病灶边缘清楚,其内下份见不规则形稍高密度影,CT值32.6HU(图2),右肾盂及输尿管积水,盆底少量积液。CT诊断:腹腔巨大肿瘤,多为腹膜后肿瘤。
-
腹腔内包虫囊肿CT诊断三例
腹腔内包虫囊肿临床症状不典型,多因疑腹部脏器其他病变而行影像检查被发现.单独存在于腹腔较少见,术前确诊困难.现将我们的3例作一报道.有关临床资料及CT表现见附表.
-
乳腺癌影像学检查的有关进展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尤其是发展趋向年轻化.据统计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为能早期发现确切诊断,提高5年生存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对乳腺癌影像检查的有关进展综述如下.
-
肺隐球菌病的CT诊断三例
肺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无特殊,诊断较为困难,误诊率很高,影像检查是该病的重要诊断方法.现结合3例在我院证实的肺隐球菌病患者的影像资料,对文献作一复习.
-
匙孔动态MRI与常规MRI对催乳激素分泌型垂体微腺瘤的比较研究
垂体腺瘤是颅内较常见的肿瘤,微腺瘤实际更为常见,只是因为常常无症状以及常规影像检查不易显示而不被发现.笔者通过对45例催乳激素(prolactin, PRL)分泌型垂体微腺瘤的动态MRI的回顾性研究,进一步阐述动态MRI对PRL分泌型垂体微腺瘤的应用价值.
-
CT在肺内孤立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附35例临床分析)
肺内孤立结节(SPN)是影像检查常见的病变形态,其定性诊断一直是影像学的问题.我们搜集我院1999~2004年CT发现并经临床病理确诊的SPN患者35例,回顾性分析其CT影像特征,旨在分析CT影像特征在SPN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提高诊断水平.
-
宫外孕诱发疟疾后并发急性阑尾炎1例
患者女,26岁,因剧烈腹痛伴阴道出血来院就诊.体检:腹坠胀,拒压,呈持续性腹痛,阴道间断性出血.实验室检查:WBC14.2×109/L,RBC4.5×1012/L,Hb 136 g/L,N 0.81,L 0.19.影像检查:左侧输卵管壶腹部显示4 cm×3.5 cm实性阴影回波,报告意见为宫外孕(疑破裂).于当日手术,术中证实左输卵管破裂.
-
亚型肾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
肾癌(RC)的发病日益受到注目.2002年美国有31 800例,其中肾细胞癌(RCC)占80%[1].临床处置的进展受到各种发展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近10年来影像学的进展对肾细胞癌的分期、分型、预后以及手术前治疗方案制订等发挥极重要作用[2].RCC的影像诊断从早期X线尿路、血管造影到近年来用多层探测器螺旋CT(MHCT)扫描以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RCC亚型分类(Subtype),为实施肾单位保存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 NSS)等提供了有力的根据[3].RCC不是孤立的一种疾患,而是属于疾病群中的组成部分[13].世界卫生(WHO)第一届RCC国际学术会议依据影像检查将RCC亚型分期作了改进[4,5],现就RCC亚型的CT、MRI影像表现、技术应用及预后作一综述.
-
从软组织外科学角度分析腰椎间盘手术失败综合征
在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患者中,有的术后疼痛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有的改善但近期又复发,在复发过程中,有的2月有的2-3年,由轻到重症状如手术前一样,经影像检查有的重复出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现象,有的椎管内无异常但临床疼痛症状却相当严重,有的存在着腰脊柱的叩击痛和三项试验阳性.
-
浅析骨转移瘤的影像诊断学比较
目的:评价x线、骨显像(ECT)、CT、MRI和在骨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全组130.例均行ECT及X线检查.CT检查90例,MRI检查66例.原发肿瘤为肺癌(32.1%).乳腺癌(268%).前列腺癌(19%),鼻咽癌(4.2%)和甲状腺癌(36%)等.结果:ECT阳性率80%,x线阳性率60%,CT阳性率70%.MRI阳性率85%.在同样大小扫描野的情况下,ECT比X线多检出109个病灶,比CT多62个,比MRI少19个病灶.结果:MRI和ECT较CT、X线敏感性较高,但MRI的特异性较ECT则更高.因此,当怀疑有骨转移时,应首选ECT并结合x线检查,也可直接做MR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