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汤卜逊沙门菌暴发分离株的鉴定及与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鉴别

    作者:王洪霞;张代涛;李志峰;许学斌;李勤;王晓梅;崔志刚;章丽娟;冉陆;阚飙

    目的 探讨丙型副伤寒、猪霍乱以及汤卜逊沙门菌的血清型鉴定要点,评价不同诊断血清的鉴定能力.方法 用三家不同生产厂家的沙门菌诊断血清对丙型副伤寒、猪霍乱、猪霍乱库氏变种沙门菌三株标准株以及GSS中国区监测的疑似丙型副伤寒暴发分离株、猪霍乱和汤卜逊沙门菌进行血清鉴定,同时利用PCR、生化、以及MLST分型分析对这些菌株进行辅助分析.结果 血清分型显示暴发菌株为汤卜逊沙门菌,那些原来鉴定为猪霍乱沙门菌的菌株也是汤卜逊沙门菌;PCR结果 显示这些暴发菌株和散发菌株的Vi基因为阴性;还发现某些诊断血清的H:c因子血清能够与H:k抗原发生交叉凝集,从而导致血清型的误判;另外,MLST分型分析显示这些汤卜逊沙门菌菌株与丙型副伤寒、猪霍乱等沙门菌之间有差异;卫矛醇、粘液酸和H2S 三种生化反应显示丙型副伤寒、猪霍乱、猪霍乱库氏变种沙门菌之间具有明显的生化差别.结论 近期我国报告为丙型副伤寒的暴发中,需要鉴定是否为汤卜逊沙门菌所致,注意诊断血清的交叉反应所致的误判,可用生化鉴定、MLST分型分析以及PCR等方法 进一步鉴定.

  • 登革病毒IgM抗体快速检测试纸条检测效果的初步研究

    作者:翁育伟;张长弓;王金章;林梅清;黄萌;严延生

    目的 初步评价登革病毒IgM抗体免疫层析试剂条的检测效果.方法 应用4种血清型登革病毒重组外膜抗原,组装登革病毒IgM抗体通用型和分型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登革病毒IgM抗体,结果与捕获法ELISA比较.同时观察分型试纸条的血清学分型效果.结果 以4型抗原混合组装的通用型试纸条检测结果与捕获法ELISA检测结果比较,二者的总体符合率为90.56%,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在与其它传染病交叉反应测试中,通用型检测试剂较捕获法ELISA具有更低的交叉反应.分型结果表明,除登革I型外,其它型别试纸条均能检出非对应型别的IgM抗体.结论 利用登革病毒重组抗原组装的通用型IgM抗体免疫层析试纸条与捕获法ELISA检测效果相近,具有实际应用的潜力,但需要进一步做大样本的评估.而分型试纸条分型效果不佳,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 100株猪链球菌的生化检测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作者:白雪梅;张亚兰;孙娜;周永运;叶长芸;郑瀚;杜华茂;徐建国

    目的对2005年7、8月份中国各地分离到的猪链球菌进行血清分型、生化反应检测和药物敏感性分析.方法利用购自丹麦的猪链球菌分型血清进行血清分型,用api-strep生化鉴定条进行生化鉴定,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共对100株菌株进行了检测,血清分型均为血清2型,共得到15种生化反应编码,检测的13种抗生素中,100株猪链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美罗培南,左旋氟沙星,氯霉素,红霉素,阿齐霉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均敏感,对四环素均耐药.结论2005年7-8月份中国各地分离到猪链球菌均为血清2型,不同菌株间生化反应存在差异,所有菌株对β-内酰氨类药物较敏感.

  •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流行病学和stx基因研究进展

    作者:周勇;陈守义

    感染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能引起人严重的疾病,包括:出血性肠炎( Hemorrhagic coltis,HC)、血栓性血小板紫癜(TTP)和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emolytic-uremic syndrome,HUS)甚至死亡[1-4].目前发现可引起人类感染的STEC有472种血清型,但经常引起人患病的血清型不到10种.Karmail等[5]推荐根据血清分型和致病力强弱将STEC从A到E分成5个型别.A型为致病力强的血清型;包括O157∶H7和O157∶NM.B型为能引起严重疾病和暴发流行但感染发生率较A型低的血清型;例如:O26∶H11,O103∶H2,O111∶NM,O121 ∶ H19和 O145 ∶ NM.

  • 2015-2016年河南省食源性疾病沙门氏菌监测情况分析

    作者:张濛;李艳芬;戚浩彧;张广伟;邱正勇;张秀丽

    目的 研究2015和2016年河南省食源性疾病患者中沙门氏菌的感染情况、血清型分布、病因性食品来源和耐药趋势.方法 从河南省15家哨点医院中,采集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人5 720份暴露食品信息,从粪便中分离到221株沙门氏菌,进行了血清分型、耐药性研究和相关的病因性食品溯源等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221株沙门氏菌血清学以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汤卜逊沙门氏菌为主导菌型,且广泛分布于46个血清型,菌型呈现多态性分希;可疑病因性食品的种类以乳与乳制品和肉与肉制品为主;在11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中,沙门氏菌对头孢西丁、头孢噻圬、氯霉素和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恶唑4种抗生素的敏感率下降(P<0.05),对头孢他啶、氨苄西林、四环素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敏感率下降(P<0.01),只有对环丙沙星、萘啶酸和庆大霉素的敏感率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肉与肉制品的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对抗生素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加强沙门氏菌疾病和耐药性的主动监测,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 2009-2012年登封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布调查

    作者:李洪民;赵嘉咏;张胜勇;黄丽莉;王德祥;赵长民;夏胜利

    目的:调查登封地区家畜家禽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状况。方法采集家畜家禽新鲜粪便分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分型、生物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从1285份粪便标本中共检出105株,检出率8.17%。其中狗17株(17.35%);猪35株(13.62%);检出O∶3血清型12株(13.48%) ,O∶5血清型12株(13.48%) , O∶8血清型14株(15.73%);A il+、ystA+、yadA+、virF+的菌株占12.36%,ystB+的菌株占42.70%。结论登封市家禽家畜普遍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主要动物宿主为猪和狗,是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人兽共患感染性腹泻病的重要传染源。

  • 引起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学鉴定

    作者:胡薇薇;商晓春;帅慧群

    目的 分离食物中毒患者粪便及食物加工工具样本中的病原菌,对分离菌株进行表型和毒力基因鉴定.方法 采用TCBS平板法分离食物中毒样本中的病原菌.采用细菌系统鉴定方法 ,确定所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Vp)生化反应特性和血清型.采用PCR检测Vp分离株的种属特异基因、直接耐热溶血素毒力基因(tdh)和直接耐热相关溶血素毒力基因(trh).采用K-B纸片法检测Vp分离株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从1例携带者和3例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出4株Vp,从2份食物加工工具样本中分离出2株Vp.6株Vp分离株均属于含Vp种属特异基因的O1∶K56血清型, tdh基因阳性但trh基因阴性.6株Vp分离株生物学性状和药敏试验结果一致.结论 tdh+/trh- O1∶K56血清型Vp是引起本次食物中毒的病原菌.

  • 2008~2013年福建省外环境军团菌检测分析

    作者:李曲文;陈爱平;原灵;林震宇;王灵岚

    目的 了解福建省外环境军团菌分离株情况.方法 2008~2013年每年的7~10月共采集465份外环境水样标本,应用常规分离方法进行军团菌分离培养、血清分型及鉴定,并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加以验证.结果 2008~2013年共检测465份外环境水样,检出120株菌株,检出阳性率25.81%.以冷却塔水检出阳性率31.14%为高,血清型主要以LP1占66.67%(80/120)为主;分离到菌株的时间主要集中在7月37.50%(45/120)和8月43.33%(52/120),7个设区市均分离到军团菌.结论 福建省2008~2013年7个设区市均有军团菌的污染情况,军团菌菌株存在着多样性,主要以LP1血清型为主.

  •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分离、分型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翠英

    目的了解本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中流感嗜血杆菌(Hi)的主要生物型,b型株阳性率、β-内酰胺酶产生率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方法应用Hi选择性巧克力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以玻片凝集法分出b型株,以Nitrocefin纸片法测定β-内酰胺酶,以(K-B)法测定对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分离的186株Hi中以Ⅱ、Ⅲ生物型为主,占40.3%和23.6%;b型Hi(Hib)52株,占28%,产β-内酰胺酶27株,产酶率为14.5%.Hib中产酶20株,产酶率38.5%.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亚胺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为0%,头孢呋辛、头孢克罗、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6%、2.2%和8.6%;氨苄西林、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达15.6%、20.4%和55.4%.结论Hib的产酶率显著高于非Hib,β-内酰胺酶阳性株的耐药率高于β-内酰胺酶阴性株.

  • 绿脓杆菌血清学分型的观察分析

    作者:冯永军;徐修礼;孙怡群;樊新

    绿脓杆菌是当前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可通过环境污染、交叉感染、内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等途径,如对该菌的感染用药不当或拖延治疗时机,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并可能引起院内感染爆发流行.我们对100株绿脓杆菌进行了血清分型,并对其型别与耐药性作了初步探讨.

  • 山东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杨占清;俞守义;陈青;聂军;刘运喜;张景兰;孙茂倬;杨光宏;毛泽春

    目的查明山东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临床和流行特征、疫源地血清型别以及病人血清型与宿主动物血清型的关系,探讨疫源地血清型别的演变.方法采用IFA法检测抗原与抗体,分型分别采用IFA、HI和RPHI等技术,同时作病毒分离.结果HFRS患者汉城型(SEO)占91.48%,汉坦型(HTN)占7.12%,未定型占1.31%,以SEO感染占优势.近年疫区的扩大与患者剧增主要由SEO病毒感染所致.HFRSV抗原型别和血清型均宿主种类相一致,即为家鼠HFRS抗原型别和血清型均为SEO,野鼠为HTN.并与疫区患者血清型相一致.两型患者发病高峰不同,临床特征基本相似,临床分型均有轻型和重型.分离毒株抗原型和毒力有差别,检出含有HTN病毒抗原成分的SEO病毒株.结论山东地区HFRS是SEO为主的混合型疫区,同时是否存在新的病毒感染者还需进一步研究.近年疫区的扩大与患者剧增主要由SEO病毒感染所致.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原学分析

    作者:黄锐敏;俞幕华;鞠长燕

    目的 从食物中毒样品中分离致病菌并进行血清型鉴定,以便确认可疑食品和病人肛拭子之间的溯源关系.方法 参照GB/T4789.7-2008方法,对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以下简称为VP)做血清分型、溶血毒素检测.结果 经检测,3份剩余食品中检出4种不同血清型VP,优势菌型为02:K28;病人肛拭子9份,其中8份检出03:K6型,3份同时也检出02:K28型.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是由03:K6、02:K28混合型VP感染引起的.

  •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分离株的血清型、耐药性及毒力基因检测

    作者:杨丽华;陈洪友;王小光;徐彩萍;吴菊英;张跃庆;陈秀华;张颖华;骆玲飞;刘芸

    目的:了解闵行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件分离株的主要流行血清型和相关生物学特征.方法:对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采用血清凝集试验进行血清分型;采用平皿法进行耐药性检测;用PCR扩增法检测菌株的毒力基因(tdh,trh).结果:在检出的56株副溶血性弧菌中,腹泻肛拭来源有54株,其中tdh阳性trh阴性的O3:K6型菌株有49株;tdh阳性trh阴性的O4:K8、O1:K25型菌株各2株.食品留样分离株共2株,1株血清型为O1:K56,另一株不能分型,tdh和trh都为阴性.药敏结果显示,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大部分或完全耐药,对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磺胺类高度敏感.结论:引起闵行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菌株以携带tdh基因的O3:K6型菌株为主.

  • 2002年-2016年广州海珠区O1/O139群霍乱弧菌流行状况及生物学性状分析

    作者:许少洪;郭丹桂;李映霞;谭海玲;李柏生;郭凯纯

    目的 了解广州海珠区霍乱病原体O1/O139群霍乱弧菌的流行、分布状况及生物学性状,为霍乱疫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2年-2016年本区肠道门诊腹泻患者、患者接触者等疫点处理、珠江河水、饮用水、养殖水、各种水产品、市售熟食、健康人群等标本进行O1/O139群霍乱弧菌的分离培养、形态鉴别、生化鉴定及血清分型,对检出的O1群霍乱弧菌进行噬菌体-生物分型,并对检出的部分菌株进行ctxA毒力基因及tcpA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13 385份标本中O1/O139群霍乱弧菌阳性的有84份,阳性率为0.63%.84株菌株中,O1群67株,构成比为79.8%,分属于16个不同的噬菌体-生物型,小川2f型为优势;O139群17株,构成比为20.2%.从患者分离的流行株携带ctx毒力基因,非流行株与O139群菌株未发现携带ctxA毒力基因.结论 小川型、稻叶型及O139群霍乱弧菌在本地区并存,且其传播和流行呈逐渐减弱的趋势;流行株携带ctxA毒力基因,可引发较大规模的疫情暴发,而更多的散发则是由非流行株或O139群霍乱弧菌所引发.

  • 三亚市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分析

    作者:黄春梅;吴南卫;邓瑶;李冬梅

    目的 对三亚市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检测,为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 4789中的方法对事件中可疑样品进行常见病原菌分离鉴定,采用多重食源性致病菌核酸检测系统,对可疑副溶血性弧菌进行4种毒力基因检测,对分纯后的5株副溶血性弧菌做血清分型,后用K-B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检出5株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均为O3:K6型,均携带tdh、tlh和toxR基因,不携带trh基因,对庆大霉素、氯霉素等13种抗生素100%敏感,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羧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100%耐药.结论 导致本次食物中毒事件的致病菌为O3:K6型副溶血性弧菌,建议三亚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应根据本地区特点加强对海产品的监测力度,督查餐饮机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责任意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 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分离株的病原学研究

    作者:何玉芳;周晓红;胡薇薇;赵雪琴;商晓春;帅慧群

    目的 对杭州市下城区2002年-2012年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食源性疾病分离株进行血清分型、毒力基因和耐药性鉴定,并进行预警分析.方法 按照GB/T 4789.7-2008方法确定分离株血清型,采用复合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直接耐热溶血素毒力基因(tdh)和直接耐热相关溶血素毒力基因(trh),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检测不耐热溶血素毒力基因(tlh),用WHO推荐的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358株Vp中215株为O3∶K6血清型,23株为O4∶K8血清型.358株Vp全部携带tlh基因,297株携带tdh基因,1株携带trh基因.358株Vp仅对头孢噻肟、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3种抗生素100%敏感.结论 引起辖区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血清型为O3∶K6.tlh基因是共同基因,大多数分离株携带tdh基因.头孢噻肟、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为病人首选药.

  •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腹泻流行病学及其病原特征分析

    作者:傅慧琴;苏靖华;王闻卿;黄红;章红红

    目的:了解2010年-2011年间上海市浦东新区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腹泻病的流行特征及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特征.方法:采集监测点医院腹泻病例的肛拭标本,登记病例信息.依据《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WS271-2007进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分型;用WHO推荐的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年间共检测腹泻病例样品5590件,检出副溶血性弧菌299株,检出率为4.99%.检出高峰7月-9月份;年龄分布4岁~81岁,男女比例接近1∶1;以临海的东部地区居多.血清分型方面,共分出8个血清群,30个血清型,其中O3∶K6型检出186件,占62.21%,为主要血清型;药敏试验发现氨苄西林耐药率达到99.33%以上;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4种抗生素则完全敏感.结论:基本摸清了浦东新区腹泻病例副溶血弧菌的流行特点、血清型、耐药性,为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 通州区水产品污染副溶血性弧菌和其引起腹泻情况的调查研究

    作者:张兰荣;张扬;周景林;罗宇馨;佟玲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水产品污染副溶血性弧菌情况和由其引起食源性腹泻的危险性.方法:监测本区内超市、菜市场及餐饮业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情况;对引起食物中毒的可疑样品和医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的粪便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鉴定;对部分所分离菌株进行毒力检测(神奈川试验和脲酶试验)、血清分型和rDNA(核糖核酸)指纹图谱分析,并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1)超市、菜市场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阳性检出率35.0%,餐饮部门阳性率8.6%,总阳性率22.7%;(2)从2家餐饮单位的可疑食物中毒样品(水产品和凉拌菜)中分离出4株副溶血性弧菌;(3)检测303份腹泻病人的粪便,分离出腹泻病原菌76株,排在前三位的是副溶血性弧菌33株,占腹泻病原菌的43.42%,以6~10月份多;各种沙门菌16株,占21.05%;第三是志贺氏菌13株,占17.11%.(4)对其中27株副溶血性弧菌检测其毒力基因tdh(神奈川试验)全部阳性,trh基因(脲酶试验)有3株阳性(从食品中分离),其余全部阴性;27株副溶血性弧菌分别属于17个不同的血清型,rDNA指纹图谱分为22个核糖型.提示除由一起食物中毒病人粪便中分离的6株菌外,其余各菌株间同源污染的可能性较小.结论:通州区水产品污染副溶血性弧菌比较严重且菌株均具有致病性.临床病例腹泻病原菌检测结果提示,副溶血性弧菌近年已经上升为引起食源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应引起临床和预防部门的重视.

  • 宁波沿海地区贝类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现况分析

    作者:赵虹;顾文珍;陈懿

    目的:了解宁波鄞州区贝类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情况,为预防控制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从鄞州区不同农贸市场采集毛蚶、蚶子、牡蛎、蛏子和花蛤5种贝类产品作为检测对象,参照GB/T 4789.7-2003方法,用标准血清进行分型,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PCR测定耐热直接血溶素(thermostabile direct hemoly-sin,tdh)和耐热直接相关血溶素(TDH-related hemolysin,trh)毒力基因.结果:检出阳性标本21份,检出率为50.0%(21/42).分离到的21株副溶血性弧菌属于7个血清群,分别为O:1群占9.5%(2/21)、O:2群占19.0%(4/21)、O:3群占19.0%(4/21)、O:4群占28.6%(6/21)、O:7群占4.8%(1/21)、O:10群占4.8%(1/21)、O:11群占14.3%(3/21).药敏试验显示,21株副溶血性弧菌对复方新诺明和氯霉素敏感,对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头孢类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21株副溶血性弧菌的tdh毒力基因2例阳性,trh毒力基因均为阴性.结论:本次贝类产品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具有血清分群的多样性,耐药多重性的特点.

  • 温州市酒店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型鉴定及耐药性研究

    作者:陈慧燕;洪程基;马雪莲;郑文力

    目的:了解温州市酒店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Aaemolyticus VP)污染、血清群分布及耐药状况,探讨PCR检测基因技术在鉴定中的应用,为旅游消费安全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温州市各大酒店5类海产品共235件检测VP,以O血清分型、用PCR方法检测毒力基因(tdh、trh)及以神乃川试验检查其特定的溶血素、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海产品中共检出VP50株.平均检出率为21.27%.50株(其中9株已死亡)VP血清群分型属于9个血清群.37株VP经PCR结果tdh基因阳性8株;Tdhtrh阳性2株;阴性27株.50株VP神奈川试验阳性的有2株,占4.00%.挑选25株VP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提示对CN、KZ、AK等12种药物100%敏感,对AMP、P 100%耐药;结论:酒店海产品中VP污染较为严重,药敏试验结果对青霉素类100%耐药外,其它抗生素基本敏感.PCR结果2株检出Tdh\trh阳性其神奈川试验也是阳性,神奈川试验作为毒力检测可方便于动物试验更比PCR经济实惠.血清学分型主要为03群、04群、01群、05群.

299 条记录 10/15 页 « 12...78910111213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