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作者:邹蓉;赖颂辉;刘彦;谢毅生;杨志卫;钟建斌

    溶栓治疗可能为急性脑梗死有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1,2].我科从1998年5月~1999年11月采用国产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7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为我科1998年5月~1999年11月住院病人,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的诊断标准[3],并经CT或MRI证实排除脑出血和脑肿瘤.无活动性出血、血液病、脑出血、外伤手术史及严重肝肾疾病等溶栓禁忌证[4].降纤酶治疗组70例,其中男43例,女27例;年龄40~79岁,平均61.2岁.合并症:高血压病54例,心脏病32例,糖尿病17例,高脂血症42例.一侧基底节梗死16例,二侧基底节梗死26例,脑叶梗死20例,脑干梗死8例.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45~78岁.合并症:高血压病30例,心脏病19例,糖尿病9例,高脂血症23例.单侧基底节梗死9例,双侧基底节梗死15例,脑干梗死2例,脑叶梗死14例.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病程、病变范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无显著差异.

  • 脑梗死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锋;梁江红

    目的:通过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探讨血清TGF-β1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128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发病后第1、3、7、14天血清TGF-β1,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死组血清TGF-β1水平在起病后第1、3、7天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至第14天则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血清TGF-β1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相关性(rs=-0.10,P=0.26;rs=-0.154,P=0.082).TGF-β1可能是预后独立的保护性因素(β=-0.101,OR=0.904,P=0.002).结论:血清TGF-β1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相关性,对判断脑梗死患者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 针刺对脑梗塞患者血浆GMP-140水平变化的研究

    作者:青姚;张志哲;周淑霞;郑文;莫翔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脑梗塞患者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GMP-140)的水平变化的影响,以及该变化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将70例病程在7天内的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用免疫酶联吸附试验测定两组脑梗塞患者治疗前后血浆GMP-140的水平变化,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进行对照.结果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在治疗后均有恢复,但针刺治疗组的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治疗后血浆GMP-140水平均有降低,但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而针刺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浆GMP-140水平明显降低(P<0.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脑梗塞急性期患者血浆GMP-140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针刺治疗有助于患者血浆GMP-140水平的降低,从而降低血小板的活化程度;而且针刺有促进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的作用.

  • 小续命汤联合免疫球蛋白对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CSF蛋白含量的影响

    作者:沈露;张金武;虞冬辉

    目的 观察小续命汤联合免疫球蛋白对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脑脊液(CSF)蛋白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104例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应用免疫球蛋白治疗,研究组予小续命汤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统计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d、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2周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CSF蛋白含量变化情况,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8%(P<0.05).治疗后3d、治疗后7d和治疗后2周,两组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呈现显著升高趋势(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功能缺损量表(SSS)评分、CSF蛋白含量均较治疗前呈现显著降低趋势(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各个时间点SSS评分、CSF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续命汤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能明显增强患者生活活动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CSF蛋白含量.

  •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作者:程伟宁;李小林;黄龙虎;朱静;罗旺胜;宋郁喜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ACI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2 mL+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ivgtt,q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ivgtt,qd.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PV和FIB含量、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PV显著减小,FIB含量、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显著降低,巴塞尔指数(BI)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的各项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可显著改善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通过降低MPV和FIB含量来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 欣普善治疗脑梗死80例疗效观察

    作者:周晓丽

    我科从2003年5月~2005年3月用欣普善(辽宁天龙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脑梗死,均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58例脑梗死均为首次发病的住院患者,经神经系统检查及颅脑CT检查明确诊断,按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制定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分型.将1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40~80岁;对照组78例,男50例,女28例,年龄42~7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及梗死面积大小无明显差异.

  • 疏血通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薛庆华

    我院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40例脑梗死的患者,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76例为我院2003年6月~2004年5月住院患者.全部病例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所证实.治疗组40例,其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40~78岁,平均57.8岁;伴有高血压病32例,糖尿病7例,血脂异常18例,冠心病6例;对照组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8.6岁.伴高血压病29例,糖尿病6例,血脂异常16例,冠心病5例.两组之间性别、年龄、既往史和伴发病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 血府逐瘀汤加味对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血清学指标影响分析

    作者:李东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血清学指标.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7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血府逐瘀汤加味而成的中药汤剂.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昏迷程度、预后情况、焦虑抑郁情况、自理能力、运动、认知功能、血清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组内治疗前后神经缺损功能、昏迷程度、焦虑抑郁情况、自理能力、运动、认知功能以及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内治疗第1、3、7、28天与治疗前血清指标、实验组治疗第3、7、28天的IL-1β水平、第1、3、7天的IL-6水平同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神经受损功能、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情况、自理能力、综合功能,有利于提高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

  • 缺血修饰蛋白与急性脑梗死体积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畅铭;夏棣其;黎广宗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蛋白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3例,根据脑梗死体积将患者分为3组(小梗死灶组<5cm3,5cm3≤中梗死灶组≤15cm3,大梗死灶组>15cm3),同时纳入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行影像学检查,按照多田公式(V=π/6×长×宽×层面数)计算梗塞病灶的体积.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进行IMA测定,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作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评分.比较各组患者IMA水平,分析IMA水平与梗塞病灶体积及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IM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大梗死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梗死灶组IMA水平与中梗死灶组、大梗死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梗死灶组IMA水平与中梗死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IMA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61,P=0.02),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69,P=0.00).小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IMA与脑梗死体积、NIHSS评分呈正相关,大梗死灶组ACB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IMA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梗死体积具有正相关性,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和临床早期诊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的表达与临床的相关性

    作者:刘舟;李敬诚;石永中

    中TLR4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的表达增高与急脑梗死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 是脑梗死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俞良汉;冷广军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和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发病48h内的脑梗死患者58例.随机按1:1配对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d;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00mg·d-1,口服,每日3次,连用30d,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d.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显效率分别为89.66%和68.97%(P<0.01);NDS评分2组在治疗14d后有明显变化(P<0.05),治疗30d后有显著变化(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变化(P<0.05),但治疗组尤为显著(P<0.01).结论 奥扎格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明显优于肠溶阿司匹林.

  • 重症中风病人的代谢变化和营养支持

    作者:鱼丽萍;万琪

    脑血管病是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而重症中风常起病急骤,病情危重,伴有多种并发症,其在营养代谢方面存在两个特点:一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严重,昏迷时间长,不能主动摄入营养.

  • 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焦虑心理分析及护理

    作者:张梅;于霞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焦虑心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1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焦虑发生情况及原因,并给与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36例患者中脑卒中焦虑发生率为41.18%(56/136),导致脑卒中焦虑的因素包括中重度NIHSS缺损、ADL评分低、无家庭支持;对PSAD患者积极进行护理干预后,HAMA评分由护理前的(71.05±0.34)分降至(24.61±0.25)分,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05)。结论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得不到家庭支持是导致脑卒中后焦虑的主要因素。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 针剌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sIL-2R、IL-8影响的观察

    作者:穆艳云;李忠仁;程洁;王和生;夏晨

    目的:探讨sIL-2R、IL-8与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关系,探讨针刺对sIL-2R、IL-8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针刺加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药物治疗,2组治疗药物相同.结果:治疗前,2组sIL-2R、IL-8显著升高,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显著相关性.治疗后,2组自身前后对照sIL-2R,IL-8的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组sIL-2R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8水平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组sIL-2R、IL-8水平的下降与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程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sIL-2R、IL-8在急性脑缺血损伤的病理变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针刺可以促进sIL-2R、IL-8的调节,有助于改善脑缺血急性期的炎性损伤,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

  • 急性脑卒中后焦虑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曹振东;杨桂莲;肖艳君;何素凤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后焦虑症状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3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在入院后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I)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结果 23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焦虑症状发生率40.93%,分析发现卒中类型、NIHSS、BI、婚姻状况、家庭收入与焦虑发生有关.结论 急性脑卒中后焦虑症状发生率较高,焦虑症状与卒中类型、NIHSS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婚姻状况、家庭收入有关.

  • 优质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刘六芝;金志丽;杨小琴

    目的:探究脑梗塞患者在经过优质护理后发生的变化.方法:择取2014年11月到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为其采取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为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7.5%(39/4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则为72.5%(29/4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并且,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提供给脑梗塞患者令人满意的护理的同时还能改善其受损的神经功能.

  • 刍议纳洛酮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孔凡涵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后72h内入院,经头颅CT或MRI证实符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的患者,以诊断标准分成腔隙和非腔隙性脑梗死两类,又将非腔隙性脑梗死分成轻型[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SHH<8)]及重型(NIHSS≥8).在入院时治疗4周时行NIHSS和改良Rahkih评分(MRS).以照治疗组给予脑复康、脑益嗪、都可喜或尼莫地平等常规服保护剂药物;纳洛酮组加用盐酸纳络酮注射液1.6~2.0mg·d-1静脉注射,疗程20d~30d;两组均根据病情给予常规抗凝、降纤、稀释或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结果 112例患者入选,纳洛酮组47例,对照组65例.纳洛酮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改善,但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加用纳洛酮并不比常规治疗更能有效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在轻型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加用纳洛酮较对照治疗组更能显著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NIHSS值,但MRS差值与对照治疗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在重型非腔隙脑梗死患者中,加用纳洛酮与对照治疗组相比较能显著的降低NIHSS及MRS值.结论 纳洛酮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残疾,对重症、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的缺损严重的脑梗死,其神经保护作用较常规脑保护剂更为显影著.

  • 分析对脑血栓患者开展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的效果

    作者:黄婉锋;刘捷;许红红

    目的 评价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94例脑血栓患者开展随机对照研究,分别予以试验组患者、常规组患者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血栓患者实施神经内科康复护理,能够加快患者疾病康复,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 奥拉西坦对于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研究

    作者:梁丽敏;陈志高

    目的 研究奥拉西坦用于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方法 于2016年4月~2017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出112例,根据患者的自主意愿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奥拉西坦治疗,对比认知功能MMSE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结果 治疗14天后,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MMSE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奥拉西坦的应用有助于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修复,促进认知功能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 梗死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作者:江秀莉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睡眠质量受到梗死部位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重庆合川区中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导睡眠监测仪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检测,展开分析,将患者的梗死部位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睡眠效率情况(SE)、快速动眼期情况(REM)、总睡眠时间长短(TST)、睡眠潜伏期情况(SL)、觉醒期情况(WASO)]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患者发生大脑皮质梗死患者的TST、SE、REM各水平情况均比在皮质下、小脑、脑干部位发生梗死患者要低,而SL、WASO各水平情况均比在皮质下、小脑、脑干部位发生梗死的患者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严重的患者,其的TST、SE、REM各水平均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为中度以及轻度的患者低,而重度患者的SL、WASO各水平均比发生中度、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梗死的部位不同以及发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不同,能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睡眠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临床上,医生可以通过对脑梗死和睡眠障碍情况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准确掌握,所以医生可以通过对患者实际情况的掌握,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改善,对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188 条记录 9/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