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吴茱萸碱抑制M2型巨噬细胞功能的机制研究

    作者:樊垒垒;朱飞云;崔琳;王小晓;张松江;沈思;朱明军;王幼平

    目的:吴茱萸碱是中药吴茱萸重要生物碱成分之一,其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但具体机制不清.研究显示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醛亚型1受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Type 1 Channel,TRPV1)对炎症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吴茱萸碱可激活TRPV1受体.本研究以人单核细胞(THP-1)培养模型,探明吴茱萸碱对M2型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及TRPV1受体参与该过程中的作用,从而阐明吴茱萸碱抑制炎症反应的分子生物机制.方法:在THP-1细胞培养模型上,观察吴茱萸碱对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诱导的M2型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特异性TRPV1受体拮抗剂Capsazepine(CAPZ)对该过程的影响,并分别利用ELISA、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确定M2型巨噬细胞功能指标,其中包括TGF-β1的产生、Arginase-1和Mannose Recept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本研究发现吴茱萸碱明显抑制IL-4诱导的M2型巨噬细胞功能亚型,其主要表现为TGF-β1分泌产生下降(P<0.05),同时伴有Arginase-1和Mannose Receptor mRNA和蛋白表达的降低(P<0.05),以上结果可被特异性TRPV1受体拮抗剂CAPZ所阻断(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吴茱萸碱通过激活TRPV1受体抑制M2型巨噬细胞功能反应,从而实现其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

  • 巨噬细胞极化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周冰冰;李玉洁;李琦;杨庆;翁小刚;陈颖;王娅杰;郭琰;刘栩岑;巩仔鹏;阚晓溪;张瑞杰;朱晓新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其发病机制一直是血管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炎症是A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因素,而与炎症发生关系紧切的细胞是单核-巨噬细胞。近几年随着对 As炎症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巨噬细胞极化分型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在不同环境影响下,巨噬细胞可分为 M1型和 M2型,一般认为 M1型(经典活化型)为促炎亚型,分泌促炎因子,因此促进 As 的进展;而 M2型(替代活化型)为抑炎亚型,可以抑制促炎因子的产生,其有可能延缓As发展进程。该文就巨噬细胞的极化分型,以及在 As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影响等予以综述,并展望中药在防治As中的机制。

  • 基于巨噬细胞亚型分化探讨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龚立博;索艳荣;王学岭;郭茂娟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其发病机制是血管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炎症诱发学说在近几年的研究中日趋深入和成熟,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分别通过发挥促炎与抑炎作用,参与并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程.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中药复方及有效成分对巨噬细胞M1、M2亚型间的转化具有多靶点协同作用,故主要从巨噬细胞极化为M1、M2亚型的诱发因子、激活途径、干预靶点等方面探讨中医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

  • 巨噬细胞极化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信号通路研究

    作者:郭兆娟;翟华强;王宁宁;戴莹;李丝雨;刘国秀;李宁宁

    巨噬细胞是一类具有多能性和可塑性的免疫细胞群体,在体内外不同的微环境作用下,可分化成不同的表型.在IPF发展过程中主要有AM与IM 2类,二者在不同发病阶段向不同细胞表型极化,其极化表型包括M1型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在肺纤维化炎症早期,M1型比例的升高有利于清除病原微生物,推进炎症的进展;在纤维化后期,M2型巨噬细胞数量的增加可以抑制炎性反应,同时可以促进纤维化的降解.在IPF中,M1,M2极化机制与TGF-β1/Smad关系密切,其中极化通路TGF-β1/Smad在肝纤维化、肾纤维化、心肌纤维化、瘢痕、肿瘤等多种疾病中均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阻断Smad3,4对TGF-β1的信号传导有利于抑制AM的极化,进而有助于抑制IPF进展.

  • 甘露糖化羧甲基壳聚糖与依替膦酸复合物纳米粒靶向结合M2型巨噬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黄燕;蒋鸥;文庆莲;刘宇;林盛;何玉;吴敬波;孟凡智;马成

    目的 研究甘露糖化羧甲基壳聚糖与依替膦酸复合物纳米粒对M2型巨噬细胞的靶向性结合能力,为以M2型巨噬细胞为靶点治疗恶性肿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甘露糖接枝于壳聚糖,再与依替膦酸通过离子交联反应形成纳米粒.体外应用荧光酶显微镜及荧光酶标仪观察M1型巨噬细胞、M2型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人肺癌细胞株A549和人结肠癌细胞株SW620对该纳米粒的摄取情况,评估该纳米粒对5种细胞的靶向结合能力.结果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纳米粒对M2型巨噬细胞有较为特异的靶向能力.荧光酶标仪检测M1型巨噬细胞、M2型巨噬细胞、人结肠癌细胞株SW620、人肺癌细胞株A549和成纤维细胞的相对荧光值(RFU)分别为(3.59±0.23)、(18.80±0.47)、(3.45±0.05)、(3.39±0.17)和(3.41±0.29).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5种细胞的RFU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M2型巨噬细胞的RFU值高,而其他细胞之间的RFU值相近.结论 甘露糖化羧甲基壳聚糖与依替膦酸复合物纳米粒对M2型巨噬细胞具有靶向结合能力,以M2型巨噬细胞为靶点的药物载体研究可能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 阿司匹林下调趋化因子CCL2的表达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干性作用

    作者:王栋;岳冬丽;王丹;陈新峰;殷向阳;王亚苹;杨黎;张毅

    目的 探讨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对食管癌细胞干性的影响以及阿司匹林抗肿瘤的潜在机制.方法 按照不同处理情况分组,分为对照组、ASA组、KYSE-450与M2共孵育组(KYSE-450+M2组)、KYSE-450与M2共孵育+ASA组(KYSE-450+M2+ASA组)、M2与shCCL2-KYSE450共孵育组(M2+shCCL2-KYSE450组)、M2与shCCL2-KYSE450共孵育+ASA组(M2+shCCL2-KYSE450+ASA组)、M2与shCCL2-KYSE450共孵育组(M2+shCCL2-KYSE450组)、M2与shCCL2-KYSE450共孵育+ASA组(M2+shCCL2-KYSE450+ASA组).采用细胞成球实验检测阿司匹林对KYSE-450成球能力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阿司匹林处理各组KYSE-450细胞后,KYSE-450细胞中不同趋化因子、干性基因Nanog和细胞表面干性指标CD90表达的差异.结果 ASA组和KYSE-450+M2组细胞的成球数目分别为(7.00±1.23)个和(34.33±2.33)个,与对照组[(14.50±2.33)个]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YSE-450+M2+ASA组细胞的成球数目为(20.67±2.33)个,与KYSE-450+M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ASA组细胞中Nanog基因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00和0.5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YSE-450+M2组和M2+KYSE-450+ASA组细胞中Nanog基因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74±0.13和1.4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2+shCCL2-KYSE450+ASA组和M2+shCCL2-KYSE450组细胞中Nanog基因的表达水平分别1.22±0.11和1.17±0.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和ASA组细胞中CD90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93±0.52)%和(1.3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2+shCCL2-KYSE450组和M2+shCCL2-KYSE450+ASA组细胞中CD90的表达水平分别为(4.07±0.12)% 和(4.73±0.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结论 阿司匹林通过降低食管癌细胞CCL2的表达,逆转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干性基因的上调作用,从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极化巨噬细胞及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和转移

    作者:李颜君;杨黎;王丽萍;张毅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微环境中巨噬细胞极化的关键因子及其促进NSCLC进展的作用机制,寻求NSCLC治疗的潜在靶点. 方法 将单核细胞与A549细胞体外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D14+CD163+M2型巨噬细胞的比例,以及培养上清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含量和M-CSF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Transwell迁移实验和血管生成实验分别检测CD14+CD163+M2型巨噬细胞对A549细胞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SCLC组织中M-CSF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NSCLC患者TNM分期和预后的关系. 结果 单核细胞与A549细胞共培养后,CD14+CD163+M2型巨噬细胞的比例和培养上清中M-CSF的含量分别为(12.03±0.46)%和(299.80±73.76)pg/ml,均高于单独培养组的单核细胞[分别为(2.80±1.04)%和(43.07±11.22)pg/ml,均P<0.05].人重组M-CSF能够促使单核细胞向CD14+CD163+M2型巨噬细胞极化.Transwell迁移实验的结果显示,加培养基组A549细胞和加CD14+CD163+M2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组A549细胞的迁移细胞数分别为26个/视野和66个/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培养基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HUVEC)细胞和加CD14+CD163+M2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组HUVEC细胞的微血管密度分别为8个/视野和22个/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期和Ⅲ~Ⅳ期NSCLC组织中M-CSF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6.23±4.83和53.84±16.08,Ⅲ~Ⅳ期NSCLC患者组织中M-CSF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M-CSF低表达组(26例)和高表达组(27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26.3个月和21.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25.3个月和16.6个月,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NSCLC通过分泌M-CSF诱导单核细胞向CD14+CD163+M2型巨噬细胞极化,被极化的M2型巨噬细胞能进一步促进NSCLC的转移和血管形成.M-CSF可能可以作为NSCLC潜在的治疗靶点.

  • 巨噬细胞的异质性在视网膜新生血管中的作用

    作者:王雅芬;郭长梅

    视网膜血管疾病是临床上一类病因复杂、机制尚不明确的致盲眼病,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是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证据证实,免疫相关巨噬细胞(macrophages,MΦ)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Φ可分为经典活化的、促炎性的M1型和替代活化的、免疫抑制性的M2型,M2型MΦ根据刺激信号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M2a、M2b、M2c 3种.而MΦ的不同亚型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还存在争议.因此,明确其不同亚型的具体作用,对深入理解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十分关键.

  • 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巨噬细胞分化

    作者:马兴义;王海鸥

    动脉粥样硬化(AS)及相关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将成为老龄化社会主要的卫生和社会经济问题.近文献报道,AS的发生、发展与分化的不同巨噬细胞亚型相关.理解巨噬细胞增殖分化的分子机制、不同亚型巨噬细胞在AS过程中的功能,可能对寻找新的治疗方案,限制AS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 M2型巨噬细胞与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智刚;唐忠志

    巨噬细胞在辅助性T细胞(Th)1细胞因子的诱导下,可分化为M1型巨噬细胞,具有促进炎症的作用;在Th2细胞因子的诱导下,可分化为M2型巨噬细胞,在寄生虫免疫应答、创伤愈合、组织重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巨噬细胞对于机体预防感染和维持正常生理很重要,其功能异常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M1型巨噬细胞不仅与感染性疾病和炎性疾病相关,还与动脉硬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相关性疾病相关.M2型巨噬细胞同样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

  • 巨噬细胞极性改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作者:李全忠;孙婧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特征,而炎症是A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其中单核巨噬细胞极性的改变又是该过程中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亚型的巨噬细胞相互转化可为As治疗提供新靶点.该文就As的发病机制以及M1、M2型巨噬细胞相互间的转化在As斑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影响等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重组旋毛虫53000抗原蛋白通过激活M2型巨噬细胞减轻脂多糖对肝脏的损害

    作者:陈志斌;唐皓;李振宇;梁艳冰;吴敬国;曾丽金;杨青;梁华平;马中富

    目的 研究重组旋毛虫53 000抗原蛋白(rTsP53)是否通过激活M2巨噬细胞减轻脂多糖(LPS)所致肝损害.方法 60只雄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PS组、LPS+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及rTsP53干预组,每组20只.3组动物禁食8h后腹腔注射15 μg/kg LPS;LPS+ PBS组在注射LPS后1h注射等量PBS;rTsP53干预组在注射LPS后1h注射5 mg/kg rTsP53蛋白.干预后48 h处死小鼠,提取腹腔巨噬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标志物CCR7(M1型)及CD206(M2型)表达变化;取肝脏组织制作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双染色免疫荧光检测F4/80(+)HLA-DR(+)及F4/80(+)CD163(+)表达情况;取外周血,检测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结果 与LPS组、LPS+ PBS组比较,rTsP53干预组小鼠生存率明显提高(90%比25%、30%,均P<0.01);肝脏病理损害减轻,组织结构明显改善;血清ALT、AST水平明显降低[ALT (U/L):97.7±8.5比181.7±19.5、173.7±17.2,AST(U/L):142.7±12.1比235.7±9.9、213.7±6.7,均P<0.05];腹腔巨噬细胞FITC-CD206(+)比例明显升高[(17.75±0.30)%比(1.38±0.13)%、(1.36±0.05)%,均P<0.05],腹腔巨噬细胞PE-CCR7(+)比例明显下降[(6.89±0.11)%比(15.30±0.64)%、(14.96±0.93)%,均P< 0.05];肝组织切片内F4/80(+)CD163(+)细胞表达荧光强度明显增强(0.36±0.01比0.29±0.02、0.31±0.01,均P<0.05),而F4/80(+)HLA-DR(+)荧光强度则无明显差异(0.30±0.01比0.30±0.02、0.31±0.01,均P>0.05).LPS组与LPS+ PBS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TsP53蛋白可以通过促进体内M2型巨噬细胞活化,减轻LPS所致肝组织损害,提高动物生存率.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崔云龙

    肿瘤的进展和转移不仅与肿瘤自身的特性有关,还与肿瘤所处的微环境密不可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是肿瘤微环境中数量多的肿瘤相关炎性细胞,在不同的信号刺激下可分化成抗肿瘤的M1型巨噬细胞或促肿瘤的M2型巨噬细胞.在许多恶性肿瘤中,TAMs被证实参与了肿瘤的进展和转移,M2型巨噬细胞较多.然而在结直肠癌中,大部分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认为TAMs促进了炎症的发展,抑制了肿瘤的进展和转移.但一些体内和体外实验却发现TAMs促进了结肠癌的增殖和转移,M2型巨噬细胞居多.此外,还有研究发现在结直肠癌中TAMs的功能随位置、肿瘤分期的不同而变化,而且并不以单纯的M1或M2形式存在,往往同时表现出M1和M2的一些特点.本文就TAMs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以期全面了解TAMs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二者的关系提供线索.

  • 巨噬细胞极化与肥胖型哮喘

    作者:孔璐丹;张维溪;李昌崇

    肥胖和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之间的相关性日益受到关注,大量研究证明两者之间存在关联,但是其机制尚不明确.肥胖导致机体产生的慢性低度炎症,可能是解释肥胖和哮喘关联性的因素之一.研究证明,脂肪组织中浸润的免疫细胞和炎症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诱发炎症反应,损害肺、肝、心脏等其他终末器官,并引发慢性疾病如哮喘、脂肪肝、冠心病等.其中,巨噬细胞是比较重要的免疫细胞.通过巨噬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解释肥胖与哮喘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本文就巨噬细胞及其亚型特点作一综述,并阐述其与肥胖和哮喘的关联.

  • M2型巨噬细胞在COPD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胜洋;谢丽华;张强;卢俊娟;孙圣华

    M2型巨噬细胞因其促进炎症消散、组织重塑和纤维化的功能特点被认为广泛地参与到了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研究发现,M2型巨噬细胞可能通过影响 IL-17a、IFN-γ以及CCL18水平来促进肺气肿的发生;不仅如此,M2型巨噬细胞还能通过调节各种炎症因子水平来促进炎症消散,同时还能通过影响 ADORA3水平来参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产生、转化生长因子β通路的激活,从而引起小气道病变。但 M2型巨噬细胞参与 COPD发病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将对M2型巨噬细胞在COPD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M2型巨噬细胞与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

    作者:杨巧玉(综述);聂汉祥;王爱玲(审校)

    巨噬细胞在体内分布广泛,根据活化后细胞表面标志及功能的不同,巨噬细胞大体可分为M1和M2型巨噬细胞[1]。 M1型巨噬细胞即经典活化巨噬细胞( classically activated macrophages , CAM ),主要发生在Thl细胞的免疫应答中,由IFN-γ、LPS和TNF-α等诱导,活化后释放活性氧( ROS),诱导生成一氧化氮合成酶( iNOS ),合成大量促炎因子( IL-6、IL-12、IL-1β、TNF-α等)。 M2型巨噬细胞即替代活化巨噬细胞( al-ternatively activated macrophages,AAM),由IL-4、IL-13诱导,可使甘露糖受体及转谷氨酰胺酶2表达上调,参与组织修复[2]。巨噬细胞在不同的体内外环境下可极化为不同的表型,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效的表型转换受损是导致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之一,本文就近年来M2型巨噬细胞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 卵巢癌细胞系SKOV3培养上清对巨噬细胞共刺激分子的影响

    作者:宋玉霞;赵涛;张玮璨;郭清;王宏卫;孟桐羽

    目的 研究卵巢癌细胞系SKOV3培养上清处理巨噬细胞后,巨噬细胞亚型的改变,以及CD80、CD86、CD40在不同巨噬细胞亚型上表达的差异.方法 Ficoll 密度梯度法分离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M-CSF诱导为巨噬细胞(M0)后,用对数生长期的SKOV3细胞培养上清处理14 d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亚型的改变及不同亚型细胞CD80、CD86和CD40的表达情况.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用SKOV3细胞培养上清培养巨噬细胞14 d后,巨噬细胞主要向CD163-M2型巨噬细胞分化[M1/M2=(12.37±1.76)%/(22.23±2.21)%].CD163-M2型巨噬细胞CD40的表达较CD64-M1型显著降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0、CD86的表达无明显改变,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KOV3细胞培养上清刺激后的巨噬细胞向不同巨噬细胞亚型分化;M2型巨噬细胞较M1型巨噬细胞共刺激分子表达下调,提示这些共刺激分子在巨噬细胞的活化及免疫应答过程中很重要,可能与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有关.

  • 缺氧培养下M2型巨噬细胞上清液及杜仲总黄酮对成骨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

    作者:张文博;张贤

    背景:含成骨细胞成分的组织工程材料在骨科领域广泛应用,如何提高成骨细胞对缺氧条件的耐受能力,改善缺氧条件下成骨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是组织工程的重要研究目标.目的:探究M2型巨噬细胞上清液和杜仲总黄酮对缺氧环境培养下的成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为组织工程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复苏MC3T3?E1细胞,分离、诱导及培养M2型巨噬细胞提取上清液,分别为空白对照组、M2型巨噬细胞上清液组、杜仲总黄酮组及M2型巨噬细胞上清液联合杜仲总黄酮组.空白对照组细胞不进行干预.M2型巨噬细胞上清液组、杜仲总黄酮组及M2型巨噬细胞上清液联合杜仲总黄酮组分别加入M2型巨噬细胞上清液和/或100 mg/L杜仲总黄酮.结果与结论:M2型巨噬细胞上清液组、杜仲总黄酮组及M2型巨噬细胞上清液联合杜仲总黄酮组细胞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M2型巨噬细胞上清液联合杜仲总黄酮组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M2型巨噬细胞上清液联合杜仲总黄酮组Runx2蛋白、Ⅰ型胶原蛋白、碱性磷酸酶相对mRNA水平、碱性磷酸酶相对活性以及矿化钙离子相对浓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提示M2型巨噬细胞上清液联合杜仲总黄酮能够促进缺氧条件下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维持成骨细胞正常矿化功能和成骨作用,提高成骨细胞对缺氧条件的耐受能力.

  • 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子宫内膜癌相关性研究

    作者:顾胜蓝;孙笑;王玉东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CD47表达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4年 1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共44例,同期在该院行诊刮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增生期子宫内膜、分泌期子宫内膜的患者共24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4例子宫内膜癌组织、24例正常内膜组织中CD163(M2型巨噬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和CD47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的浸润数目明显高于正常内膜组织(P< 0.05);并且与高病理分级、高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有关(P均<0.05).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子宫内膜癌组织均表达CD47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M2型巨噬细胞的浸润数目与CD47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826,P< 0.05).结论 M2型巨噬细胞的浸润与子宫内膜癌进展可能有一定关系;CD47表达水平与M2型巨噬细胞浸润相关,两者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展和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去乙酰化酶抑制剂VPA对巨噬细胞极化过程的影响

    作者:张颖;白力;张文兰;尹学红;张伟;庞春艳;王永福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巨噬细胞极化过程中组蛋白修饰的影响,以及对巨噬细胞极化过程的影响,分析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是否可以通过改变巨噬细胞的组蛋白修饰,进而影响巨噬细胞极化的过程,旨在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利用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和干扰素γ( Interferon-γ,IFN-γ)诱导J774.1巨噬细胞24 h,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诱导J774.1巨噬细胞24 h,并在诱导过程中加入2 mmol/L丙戊酸(Valproic acid, VPA),收集巨噬细胞,实时免疫荧光定量PCR和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极化的特异性标记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组蛋白修饰情况。结果:J774.1细胞经LPS和IFN-γ诱导24 h极化为M1型巨噬细胞;经IL-4刺激24 h极化为M2型巨噬细胞,VPA处理后的M1型巨噬细胞组蛋白H3K9的乙酰化程度升高,标记基因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CC趋化因子配体2[Chemokine(C-C motif ) ligand 2,CCL2]的表达量降低,CD86的表达量升高;VPA处理后的M2型巨噬细胞组蛋白H3K9的乙酰化程度也升高,标记基因精氨酸酶( Arginase-1,Arg-1)、Fizz-1(Found in inflammatory zone-1,Fizz-1)、甘露糖受体(CD206)、Ym1的表达量升高。结论: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和组蛋白的修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VPA在M1型巨噬细胞诱导体系中可以促使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转化,但是在M2型巨噬细胞诱导体系中,却抑制了M1型巨噬细胞的特异性基因的表达。

65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