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MALDI-TOF质谱技术鉴定龋病患者唾液中的变异链球菌

    作者:任雯;陈峰;张翼飞;张倩;王晓燕;刘颖熠;袁重阳;马庆伟;徐韬;郑树国

    目的: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时间飞行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鉴定龋病患者唾液中的变异链球菌,为探寻快速、准确鉴定变异链球菌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就诊的90名龋病患者,收集受试者的唾液样本,处理后进行MALDI-TOF MS检测,结果导入BioExplorer 1.0软件与标准库比对,分值≥25者鉴定为变异链球菌,<25者鉴定为非变异链球菌.后将质谱和16S rDNA测序结果进行比对,计算灵敏度和一致率.结果:MALDI-TOF MS鉴定变异链球菌的灵敏度为96.0%,与16S rDNA测序结果的一致率为98.7%.结论:MALDI-TOF MS是一种高通量、快速且操作简便的方法,鉴定变异链球菌的灵敏度和一致率都很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寡发酵链球菌在大鼠口腔内定植状态的观察

    作者:张杰;宋磊;段登辉;岳林

    目的:对寡发酵链球菌在大鼠口腔内高糖环境下的定植能力进行初步探索。方法:21天龄SPF-SD大鼠48只,24~27天喂以氨苄青霉素水溶液(内源性细菌抑制),28天时将大鼠分为4组,每组12只,高糖持续饲喂,28~30天连续3天接种菌液,组1(SM组)接种变形链球菌菌液,组2(SO组)接种寡发酵链球菌菌液,组3(SO+SM混合接种组)接种变形链球菌和寡发酵链球菌混合菌液,组4为阴性对照组,不接种任何菌液。细菌接种次日和第10天,用无菌棉签擦取大鼠双侧下颌磨牙(6颗)牙合面、颊、舌面的菌斑,PBS系列稀释,SM组接种于MSB平皿和BHIS血平皿,SO组接种于MSAE平皿,SO+SM混合接种组接种于MSB平皿、MSAE平皿和BHIS血平皿,阴性对照组接种于MSB平皿和MSAE平皿。从MSB平皿筛选、计数变形链球菌,从MSAE平皿筛选寡发酵链球菌疑似菌落并16S rDNA测序鉴定寡发酵链球菌。结果:SO组接种寡发酵链球菌次日,寡发酵链球菌检出率为33.3%(4/12);SO+SM混合接种组接种次日寡发酵链球菌检出率为0,而变形链球菌检出率为100.00%,变形链球菌占总菌的比例为14.70%±4.53%;SM组在接种次日的变形链球菌检出率也为100.00%,其占总菌的比例为12.42%±4.27%,与SO+SM混合接种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O组接种寡发酵链球菌第10天,寡发酵链球菌检出率为0;SO+SM混合接种组接种第10天,寡发酵链球菌检出率亦为0,而变形链球菌检出率为100.00%,变形链球菌占总菌的比例为15.78%±5.10%;SM组在接种第10天的变形链球菌检出率也为100%,其占总菌的比例为17.08%±5.75%,与SO+SM混合接种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实验条件下,在大鼠口腔内高糖环境下,寡发酵链球菌在大鼠口腔内呈一过性显现,不能定植。

  • 龋病的多因素特征与发病的关键因素

    作者:高学军

    龋病即龋齿(dental caries),是口腔中常见的疾病.迄今还不能完全阐明龋病的病因,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龋病是一个多因素相关的复杂疾病,对它的研究和防治需要多学科多方面的参与和合作.

  • 链球菌蛋白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及人正常肝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李彦芹;王艳;曹宁;平国玲;李卫汉;张力平

    目的 观察链球菌蛋白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及人Chang氏正常肝细胞生长增生的影响.方法 常规培养链球菌,提取细菌全蛋白并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获得蛋白分离组分Sp Ⅰ和SpⅡ.不同浓度链球菌蛋白(10、50、100 mg/L)作用于人肝癌Bel-7402细胞及人Chang氏正常肝细胞24-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两种细胞的增生活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50 mg/L链球菌全蛋白和Sp Ⅱ对两种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MTT结果显示,链球菌全蛋白及SpⅡ能显著抑制Bel-7402细胞的生长,与蛋白剂量和作用时间呈负相关关系;Sp Ⅰ对Bel-7402细胞未显示出明显增生抑制作用.链球菌全蛋白及SpⅡ对人Chang氏正常肝细胞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刺激生长作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链球菌全蛋白及SpⅡ作用后的Bel-7402细胞,细胞稀疏、脱落、排列紊乱,失去正常形态,而人Chang氏细胞未发现明显的形态学变化.结论 链球菌全蛋白及SpⅡ能抑制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增生,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Chang氏正常肝细胞增生.

  • 插入序列IS861和IS1548与B族链球菌的表型及分型关系的研究

    作者:杨明;杨永弘;Dmitriev Alexander;申阿东;佟月娟;樊寻梅

    目的 观察基因组插入序列IS861、IS1548在B族链球菌(GBS)基因组中的出现规律,探讨其与细菌表型如毒力、耐药性、血清分型的关系,评价插入序列用于细菌分子生物学分型的价值.方法 采用PCR-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核酸探针和Southern杂交等技术对采自北京、广州和圣彼得堡的113株GBS菌进行基因组插入序列研究.结果 在113株GBS中,有67株(59.3%)和13株(11.5%)分别含IS861和IS1548,不同城市GBS菌株的插入序列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含IS1548的13株GBS都同时含IS861,全部属于血清Ⅲ型,且此类菌株含相对较多的插入序列拷贝.含插入序列的GBS菌株普遍具有较高的红霉素耐药性.67株菌IS861阳性菌株共产生9种HindⅢ的RFLP分型,不同分型的拷贝数为1-9个.13株IS1548阳性GBS中,共产生6种EcoRⅠ的RFLP杂交类型,拷贝数为8~9个.结论 插入序列在GBS基因组中插入的现象比较普遍,血清Ⅲ型GBS的特殊生物特性与IS861和IS1548插入密切相关,大部分血清Ⅲ型GBS可能来自同一个毒力克隆,对携带此型菌株的产妇或新生儿应引起临床重视;IS861和IS1548可能通过影响耐药基因的表达调控GBS对红霉素的敏感性;血清分型与插入序列的RFLP分型相结合能显著提高GBS菌株的分型率,可作为一种重要的方法用于GBS的流行病学研究.

  • 链球菌组蛋白样蛋白对小鼠血清IL-6质量浓度的影响

    作者:张力平;靖学芳;张海燕;平国玲;沈海中;李卫红;张红春;李郁英

    为观察链球菌组蛋白样蛋白(HlpA)对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质量浓度的影响,经小鼠尾静脉注射HlpA,用7TD1 IL-6依赖株的细胞存活率测定小鼠血清IL-6质量浓度.发现:链球菌HlpA(0~300 μg/只)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促进小鼠血清IL-6升高(P<0.05~P<0.01).脂磷壁酸(LTA)和HlpA有协同增强作用;抗HlpA和肝素则对HlpA起抑制作用.提示:纯化的链球菌HlpA刺激小鼠血细胞过量产生IL-6,LTA对此有增强作用,抗HlpA和肝素则有抑制作用.

  • PMN对链球菌组蛋白样蛋白释放的影响

    作者:张力平;张红春;靖学芳;沈海中;平国铃;李郁英

    为观察人多形核白细胞(PMN)对链球菌组蛋白样蛋白(HlpA)释放的影响,将PMN与链球菌以一定比例共同作用后取上清液做免疫印迹试验.发现与抗HlpA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蛋白条带.提示PMN作用于链球菌后,HlpA能自菌体内释放出来.

  • 链球菌组蛋白样蛋白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6的影响

    作者:沈海中;张力平;平国玲;张红春;靖学芳;李郁英;李玉兰;李卫红;张海燕

    为研究链球菌组蛋白样蛋白(HlpA)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体外产生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将不同质量浓度的HlpA和(或)LTA放入培养的细胞中,作用不同时间后收集上清液,用IL-6依赖株7TD1细胞测定样品IL-6活性.结果显示,链球菌HlpA(0~100 mg/L)在体外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促进MΦ产生IL-6.LTA和HlpA的混合物对IL-6的产生呈协同增强作用;肝素则起抑制作用.

  • 孕妇B组溶血性链球菌带菌与母婴预后的探讨

    作者:马延敏;吴连方;黄醒华;申阿东;张桂荣;王咏红;王维;杨永弘

    目的探讨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对围生期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3%TH肉汤增菌液体培养基检测GBS,ELISA方法检测抗GBSⅢ型荚膜多糖抗体IgG水平.结果①孕妇GBS带菌率为10.12%(166/1642),新生儿带菌率为9.95%(20/201).②孕妇阴道GBS带菌对不良产科并发症及新生儿预后无明显影响.③孕妇GBS阳性与阴性者的IgG浓度分别为(1.59±0.74)mg/L、(3.94±2.36)mg/L(P<0.001);新生儿IgG浓度分别为(1.14±0.69)mg/L、(3.04±1.82)mg/L(P<0.001).结论GBS带菌对母婴预后影响不大.

  • 感染相关性肾小球肾炎

    作者:吴华

    感染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根据感染源的不同主要分为三大类,即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及原虫感染所导致的肾小球病.一、细菌感染相关性肾小球肾炎1.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是细菌感染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类型,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继发于咽部或皮肤(脓疱病)的链球菌菌株感染,临床多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预后良好.近十年来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病因谱已发生了变化.在发达国家,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发生率逐渐下降.

  • 287例小儿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临床分析

    作者:孟群;沈颖;任善香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poststreptococcal acute glomerulonephritis,PSAGN)是常见的儿科肾脏疾病,主要表现为血尿、水肿、高血压及程度不同的肾功能损害,非典型病例可以有重度蛋白尿,甚至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为比较大量和非大量蛋白尿PSAGN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我们对287例PSAGN患儿进行了观察与随访,现报告如下.

  • 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及作用机制

    作者:李伟;郑端琼;金圣韬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7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方法分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a2b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总有效率;口腔溃疡痊愈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口腔链球菌、韦荣菌含量.结果 研究组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口腔溃疡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口腔链球菌、韦荣菌含量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口腔链球菌、韦荣菌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效果确切,可升高口腔链球菌、韦荣菌含量,加速溃疡愈合,值得推广.

  • 山莨菪碱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亚华

    目的 通过山莨菪碱在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中的应用使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 用山莨菪碱1mg/kg加入5%葡萄糖静点.结果 采用血管扩张剂山茛菪碱解除肾小球静脉痉挛,改善肾血流量,使患儿血压降至正常,浮肿消退.无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观察山莨菪碱具有降压、利尿的功效,作用快,用药15min达到高峰,半衰期45min,体内无积蓄,对中枢神经及唾液腺抑制作用小.

  • 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探讨

    作者:黄伟

    穿琥宁(Potasslumdehrdrographolidesuccinas)注射液是从中药穿心莲叶中提取的穿心莲内酯经化学半合成的广谱抗病毒新药,化学成分为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单钾盐.具有明显的解热、抗炎、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及镇静作用,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对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有灭活作用,对金黄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浅析产妇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临床诊疗措施

    目的:探讨孕妇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临床观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制定出综合的诊疗措施,并做出系统的经验总结。结论产妇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在分娩过程中给予抗生素可有效阻断细菌传播,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确保诊疗实效。

    关键词: 孕妇 链球菌 抗生素
  • 妊娠期B族链球菌感染干预的临床观察

    作者:申微;刘清;张俊芝

    目的 观察对妊娠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感染采取不同干预措施的母儿结局.方法 行规范产前检查的1885例孕妇于妊娠34~37周在阴道下段1/3处取分泌物,进行GBS筛查.发生GBS感染117例,91例给予治疗(治疗组),其中治疗1组47例,治疗2组44例;26例未治疗(未治疗组).治疗1组孕妇发现GBS感染即选用敏感抗生素口服治疗7d,治疗1组和治疗2组孕妇临产后均用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每 4 h 1 次.比较各组母儿结局.结果 GBS感染率为6.2%( 117/1885).治疗组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5.5%(5/91)、13.2%( 12/91)、5.5%(5/91)]低于未治疗组[19.2%(5/26)、30.8%(8/26)、23.1%(6/26) ](P< 0.05).治疗1组早产、胎膜早破的发生率[0、6.4%(3/47)]低于治疗2组[11.4%(5/44)、20.5%(9/44)](P< 0.05).结论 对于GBS感染孕妇进行积极抗GBS治疗,尤其是产前早期治疗能够改善母儿结局.

  • 不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基因检测肺炎链球菌的比较研究

    作者:董佳波;傅应裕

    目的 比较不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基因检测肺炎链球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通过设计5种针对肺炎链球菌不同基因的引物[自溶素基因(lytA)、溶菌素基因(ply)、黏附基因(spn9802)、荚膜多糖生物形成蛋白基因(psaA)、编码DNA片段的基因(cspA)],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37株肺炎链球菌、28株非肺炎链球菌以及80例临床痰液标本,评价这5种基因检测肺炎链球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5种引物均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度,扩增效率均高于90%.5种引物的Ct值变化均在0.5以内,在PCR扩增时具有可靠的稳定性.利用这5种引物对37株肺炎链球菌和28株非肺炎链球菌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lytA 、ply和spn9802特异性较强(检出阳性率和检出阴性率均为100%).但是lytA 、ply的检测下限较spn9802高一个数量级(101CFU/ml比102 CFU/ml).saA和cspA特异性较弱[psaA检出阴性率为89%(25/28),cspA检出阳性率为97%(36/37)].对80例临床痰液标本进行检测表明,荧光定量PCR在检测特异性上明显优于传统培养法.5种引物在检测临床痰液标本中存在差异,lytA和ply显示出较好的检出率[阳性率分别为92.50%(74/80)、90.00%(72/80)],spn9802次之[86.25%(69/80)],psaA和cspA特异性弱[76.25%(61/80)和78.75%(63/80)].结论 临床常用的5种荧光定量PCR基因在检测肺炎链球菌感染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各不相同,lytA和ply特异性强,spn9802次之,psaA和csPA特异性弱.

  • 急性乳腺炎未成脓期的中医外治研究概况

    作者:张翔;张喜平;欧敬民

    急性乳腺炎是一种乳房化脓性感染的疾病,多由金葡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沿淋巴管入侵所致,一般多发生于哺乳期妇女,常表现为乳房局部红、肿、热、痛,乳汁排出不畅,全身表现为畏寒、高热等症状[1].该病属于中医“乳痈”范畴,根据疾病的发展规律,将此病分为未成脓期、成脓期、溃疡后期,中医分别采取消、托、补三法治疗.该病应以预防为主,临床治疗的重点在未成脓期的早期治疗,一旦化脓则需切开引流.中医外治法治疗该病有良好疗效,方法也多样化发展,本文将对近5年中医外治法治疗未成脓期急性乳腺炎的研究概况进行总结,以备同道参考和选用[2].

  • 发展粘膜免疫B族链球菌荚膜多糖结合物疫苗

    作者:沈叙庄;杨永弘;江载芳;李莉

    育龄妇女直肠和阴道B族链球菌(GBS)带菌是引起新生儿侵袭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有效的疫苗预防应该能够诱导机体产生全身和粘膜局部两方面的免疫力.为了有效地预防新生儿GBS感染的发生,本项目制备了粘膜免疫的B族链球菌荚膜多糖(GBS CPS)结合物疫苗.它应该能够诱导机体产生全身(系统)和粘膜局部两方面的免疫力.

  • B组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表型和分子流行病学方法的研究

    作者:申阿东;杨永弘;黄醒华;张桂荣

    孕妇直肠和阴道携带B族链球菌(GBS)是引起新生儿侵袭性GBS感染的主要原因.GBS细菌从这些粘膜部位可上行进入子宫引起胎儿的宫内感染.同时,在分娩的过程中,新生儿经过母体GBS污染的产道,而获得感染.在新生儿,细菌可入侵血液引起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侵袭性感染.具有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妊娠妇女和新生儿健康.

774 条记录 11/39 页 « 12...891011121314...383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