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刘淑胜;李贵富;王俊荣;高素丽

    桡骨远端骨折系指发生于旋前方肌近侧缘以远部位的骨折.包括Colles骨折、Smith骨折和Barton骨折,其发病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1],尤其多见于60岁以上人群,其中粉碎性骨折占桡骨远端骨折的25%[2].对于粉碎性桡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仍存争议.本次研究总结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急诊收治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86例,对比分析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和斜T形钛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

  • 掌侧入路保留旋前方肌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炳;樊建;袁锋

    目的 探讨掌侧入路并保留旋前方肌的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科对收治的34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进行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中予以保留旋前方肌.34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龄24~ 76岁,平均57岁.按照AO/OTA分型:A3型4例,B1型3例,B2型11例,B3型10例,C1型6例.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获得12~15个月的随访,平均13个月,末次随访时,骨折均愈合.无术后感染、内固定失败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根据Gartland-Werley标准评定疗效:优21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94.11%.结论 掌侧入路保留旋前方肌的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能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其疗效满意.

  • 保留旋前方肌钢板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5例

    作者:姚恩锋;何定锋;许祥明;陈成然;谢志远

    我院骨科2013年9月~2018年5月收治的35例桡骨远端骨折经保留旋前方肌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配合中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38~72岁,平均58.4岁;左侧15例,右侧20例.损伤原因:摔伤20例,交通事故6例,机器绞伤9例.均为闭合新鲜粉碎性骨折,经DR、CT检查确诊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按AO分型:B1型3例,B2型2例,B3型3例,C1型5例,C2型9例,C3型13例.行手术治疗,手术时间为伤后1~7天.

  •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郑炜;陈建文;陈锡飞

    桡骨远端骨折系指发生于旋前方肌近侧缘以远部位的骨折,是人体常发生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17%[1].本院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进行了手术复位,2003年3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 旋前方肌肌皮双叶瓣的解剖学基础

    作者:杨新东;崔怀瑞;徐象党;周鹏

    目的:阐明旋前方肌的肌内血管分布状况及肌皮双叶瓣的解剖学基础.方法:26侧前臂标本分别进行改良明胶/氧化铅灌注(14侧)或明胶墨汁灌注(12侧),层次解剖观测旋前方肌及骨间前动脉,测量其管径及其走行、分支、分布情况并拍摄X线片.应用电脑图像处理软件(Scion Image for Windows)分析旋前方肌肌皮瓣供区面积等.结果:旋前方肌体积5.5 cm×5.0 cm×1.0 cm,按血供方式可定义为Ⅱ型肌(Mathes and Nahai分类).其血供以骨间前动脉血管为主,桡、尺血管为辅.骨间前血管蒂长9.6 cm,动脉直径2.3 mm,静脉直径2.8 mm.骨间前动脉的背侧皮穿支(DPB)营养前臂背侧和腕背的皮肤,该支与1,2支持带上动脉中间支相吻合,DPB平均直径是1.2 mm,伴行静脉平均直径是1.3 mm,分布平均面积是21 cm2.结论:本研究证实了旋前方肌瓣及其肌皮双叶瓣的血管基础及它们的潜在应用价值.

  • 掌侧入路保留旋前方肌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作者:曾卡斌;吴天旺;潘俊晖

    目的 探讨掌侧入路保留旋前方肌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掌侧入路保留旋前方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47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23个月.术后3~6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术后3个月时,桡骨远端掌倾角8°~21°,尺偏角19°~28°,桡骨短缩长度0~2 mm;腕关节及前臂活动:腕关节背伸40°~65°,腕关节掌屈45°~70°,前臂旋前55°~90°,前臂旋后55°~85°.末次随访时,腕关节功能按Gartland-Werley评分评定疗效:优29例,良13例,可5例,优良率为89.4%.结论 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时,保留旋前方肌符合微创治疗的理念,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及功能恢复.

  • 旋前方肌尺骨瓣植入治疗腕舟状骨陈旧性骨折五例报告

    作者:廖世文;袁永忠

    腕舟状骨骨折后常发生缺血坏死.因此,重建血运是治疗的关键.我院采用旋前方肌尺骨瓣植入治疗5例腕舟状骨陈旧性骨折患者,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Mimics软件辅助下的掌侧Henry入路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

    作者:罗鹏刚;吴增志;林伟文;夏雄超;凌华军;钟思龙

    目的 研究在Mimics软件辅助下不切断旋前方肌的掌侧Henry入路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以来收治的3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男13例,女19例;年龄23~86岁,平均43岁.手术时机为伤后0~7 d,平均随访时间16.5个月.按照AO/ASIF分类:C1型12例,C2型5例,C3型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不切断旋前方肌组(观察组)16例,术前将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模拟手术复位,Henry入路暴露,于旋前方肌下插入钢板进行骨折复位固定.切断旋前方肌组(对照组)16例,经Henry入路暴露后切断旋前方肌暴露骨折端行骨折复位固定.术后2周、4周、3个月分别对患侧腕关节VAS评分、上肢DASH评分及前臂旋转、腕屈伸及内收、外展等功能进行评定、比较差异.结果 术后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大鱼际肌区麻木,未出现感染、肌腱断裂等并发症.术后2周、4周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上肢DASH评分及握力术后2周、4周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腕关节活动度术后2周、4周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臂旋转功能及握力较其他指标恢复更早.结论 在mimics软件辅助下不切断旋前方肌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方法可行,疗效确切,减少术中操作时间及不必要的损害,术后并发症少,保留了旋前方肌的功能,为术后腕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提供源动力.

  • 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桡骨瓣治疗舟骨骨折

    作者:袁杰;胡斌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许多学者围绕腕舟骨损伤后的血运重建问题提出不少新观点和新方法,根据应用解剖学基础,我们设计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手舟骨骨折,临床应用3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应用解剖骨间前动脉在旋前方肌上缘分为两支,一支在旋前方肌深面继续下行向远端,终于腕掌侧动脉网;另一支穿过骨间膜成为背侧支.通过观察上肢血管铸型标本及成人上肢新鲜标本,背侧支起始部口径为1.2~1.7mm,距腕横纹5~7cm,于拇短伸肌、指总伸肌间隙向远端走行,在拇短伸肌肌腹肌腱移行处附近发出骨膜支,骨膜支在拇短伸肌尺侧向桡骨远端呈孤形走行,此处距腕横纹4~5cm,背侧支主干向远端走行时分为两支,加入腕背动脉网,在桡腕关节发出桡骨茎突返支与骨膜支汇合成骨膜弓.静脉回流是通过两条伴行静脉间的众多交通支做迷宫式的逆流.

  • 旋前方肌的影像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孔倩倩;田军;孙博

    目的 探讨在腕关节标准侧位平片及MRI上旋前方肌的正常表现及肿胀的临床意义,并建立旋前方肌的正常值范围及诊断标准,以期提高对腕部隐蔽性骨折的检出率.方法 对以单侧腕部外伤就诊的285例受检者(男性131例,女性154例)拍摄腕关节标准正侧位平片,并加照对侧正常(未受伤和无其它腕部疾病史)腕关节标准侧位平片(左腕132例,右腕153例),测量受检者每侧旋前方肌大厚度(Biggest thickness of pronator quadratus,BTPQ)并观察正常腕关节旋前方肌形态学表现.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不同性别间及不同旋前方肌形态间旋前方肌厚度之间的差异.并对20名志愿者行T1WI矢状位MRI扫描,观察旋前方肌形态学表现并与受检者平片对照.6例因外伤侧平片无骨折但旋前方肌明显肿胀且伴有旋前功能障碍者,5例行MRI,1例行CT检查.结果 正常的旋前方肌的厚度(BTPQ)的平均值为(4.89±1.91)mm,其中旋前方肌厚度男性显著大于女性(P<0.01).旋前方肌分为四型:(A)薄片型;(B)饱满清晰型;(C)下部模糊型;(D)全部模糊型,MRI图像旋前方肌的形态学表现与之相对应.薄片型、饱满清晰型及下部模糊型的旋前方肌厚度男女之间都相差显著(P<0.01),全部模糊型因显示不清,无法测得其旋前方肌厚度.总体上薄片型分别与饱满清晰型、下部模糊型旋前方肌厚度相差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饱满清晰型与下部模糊型旋前方肌厚度相差不显著(P>0.05).骨折组旋前方肌大厚度平均值为(7.69±2.61)mm.结论 薄片型与饱满清晰型较其它两型多见,全部模糊型少见,说明在正常人中旋前方肌前方的脂肪间隙多显示清晰.当男性>6 mm,女性>5mm时,临床有外伤史和旋前障碍等体征,应作进一步检查,以排除隐蔽性骨折的存在.

  • 经肱桡肌腱-旋前方肌入路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

    作者:廖明新;曾卡斌;陈小杰

    [目的]探讨经肱桡肌腱-旋前方肌复合体入路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0月~2016年6月,本科采用经肱桡肌腱-旋前方肌复合体入路镇定接骨板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2例.并通过随访比较患侧、健侧的腕关节活动度以及终的Gartland-Werley评分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52例患者均顺利手术,未发生血管、神经和肌腱损伤及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切口愈合良好.其中50例患者随访(12.96±1.09)个月.术后12周测量患侧与健侧腕关节活动度,两侧在掌屈、背伸、旋前、旋后、桡偏和尺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检查显示所有的骨折均在8个月达到骨愈合,桡骨远端无畸形,桡骨的高度和宽度无继发改变,内固定物无松动及断裂,下尺桡关节匹配良好.末次随访时按Gartland-Werley腕关节临床评定标准,优37例,良11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为96.00%.[结论]经肱桡肌腱-旋前方肌复合体入路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腕关节功能可以更早、更好地恢复,临床疗效好.

  • 舟骨骨折合并月骨远距离脱位1例

    作者:李志辉

    患者,男,30岁.因骑摩托车快速行驶时突然向左侧跌倒,左手掌撑地,感左腕部疼痛,活动不利并逐渐肿胀.伤后2d入院.查体:左腕、手部明显肿胀,腕关节功能障碍,腕部广泛压痛,以"鼻烟窝"及桡骨远端处压痛明显,于桡腕关节处扪及关节空虚.末梢血运、感觉正常,手指屈伸轻度受限.X线片示:左腕舟骨骨折,月骨掌侧脱位,距桡腕关节面约4.50cm处,桡骨远端不全性骨折.入院次日在左臂丛麻醉下手术,取左腕关节掌侧"S"形切口,术中见脱位月骨和舟骨近段相连,位于指深屈肌与旋前方肌之间,舟骨腰部骨折.两者关节面完整.桡月掌、背侧韧带完全断裂,月骨和舟骨近段已游离,完全失去血运,复回原位内固定必然会坏死,因而行月骨和舟骨近段摘除、掌长肌腱填塞术.

  • 尺桡骨阶段性折骨术治疗先天性尺桡骨连接

    作者:许瑞江;赫荣国;马承宣

    先天性尺桡骨连接除骨性畸形外,软组织也发生严重病理改变,尤其是前臂骨间膜挛缩,旋后肌、旋前圆肌及旋前方肌等发育不良或缺如,使得手术疗效往往欠佳.笔者采用一种尺桡骨截骨术分两个阶段旋转矫正畸形的方法,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 保留旋前方肌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的解剖学及临床研究

    作者:闵捷;郭雅娣;廖晓辉;吴子征;李峻;朱诚;王平;王伟;张前法

    目的 探讨保留旋前方肌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的解剖学基础及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方法 取20具成人尸体上肢标本,男14具,女6具.解剖测量旋前方肌桡尺侧的长度、远近端的宽度,以及旋前方肌与桡骨远端关节面的距离、远近端骨性隧道的宽度、远端与腕横纹的距离.进一步了解旋前方肌的解剖特点.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采用保留旋前方肌、T型解剖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1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男8例,女10例;年龄为28 ~ 65岁,平均52.7岁;骨折AO分型:23-A型8例,23-B型5例,23-C1型5例.末次随访时应用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腕关节功能. 结果 旋前方肌为一近直角梯形的扁肌,血供丰富,其桡、尺侧长度平均分别为4.60、4.46 cm,远、近端宽度平均分别为4.41、4.48 cm.旋前方肌远端与腕横纹的距离平均为3.61 cm,远、近端骨性隧道宽度平均分别为3.08、1.91 cm.18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1.5个月(6~36个月)随访.18例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2~3个月,平均2.5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腕关节功能:评分为95 ~100分,平均97.7分;18例患者均为优. 结论 桡骨远端骨折横形骨折线位于旋前方肌的远端1/4 ~ 1/2之间,旋前方肌骨性隧道较宽.对于AO分型为23-A型、23-B型及23-C1型的骨折,采用保留旋前方肌远端置入钢板固定的术式是可行的,术后患者恢复快,腕关节功能恢复好.

  • 探讨旋前方肌缝合与否对腕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的原因

    作者:李当科;吕夫新;孙正考;李晓辉

    目的 从解剖学角度分析旋前方肌缝合与否对腕关节功能疗效无明显影响的原因.方法 对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桡骨远端骨折行手术治疗的87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6例,女31例;年龄29 ~ 73岁,平均56岁;骨折按照AO分型:A3型7例,B3型14例,C1型10例,C2型26例,C3型30例.第一次手术旋前方肌修复者49例,未修复者38例.所有患者二次手术行内固定物取出时同时解剖旋前方肌,行病理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测量肌肉厚度.结果 旋前方肌未缝合组患者几乎无肌纤维存在,肌肉完全瘢痕化.缝合组患者旋前方肌明显萎缩并瘢痕增生及纤维化,肌纤维疏松变细,数量减少,缝合组患者肌肉平均厚度约4 mm(含瘢痕成分).未缝合组患者旋前方肌较缝合者粘连重.病理检查示肌纤维减少,瘢痕化.缝合组患者术后3个月CT测量发现旋前方肌厚度较术前明显减小,肌肉萎缩. 结论 旋前方肌缝合与否均造成旋前方肌瘢痕化,肌肉功能大部分丧失或丧失,加上旋前圆肌代偿,故对腕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

  • 旋前方肌蒂桡骨瓣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六例

    作者:贺友生;李青;李石土;李耀峰;彭亮

    舟骨骨折在腕骨中为常见,占急诊骨折的2%.舟骨表面大部分覆盖关节软骨,骨折复位后延期愈合和不愈合发生率高.近2年来,我院采用旋前方肌桡骨瓣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6例,效果满意.

  • 不同旋前方肌处理方案对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的影响

    作者:石朝阳;戴海

    目的:探讨切开与不切开旋前方肌对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南宁市横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6例,按照对旋前方肌的处理方案分为切开组42例和不切开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愈合情况,以及术后3个月和6个月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不切开组患者愈合优良率为97.73%,切开组为9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切开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8.6±16.1) min和(15.3±3.4) mL,切开组分别为(70.3±10.2) min和(20.1±4.8)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切开组患者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36.3±5.2) d和(36.8±4.1) d,切开组分别为(45.2±7.1) d和(47.9±5.2)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切开组术后3个月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4.09%,切开组为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切开组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45%,切开组为90.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切开旋前方肌可减少屈肌腱损伤,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负重锻炼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能更早恢复腕关节功能。

  • 治疗儿童尺桡骨干骨折的体会

    作者:傅明

    小儿前臂骨折多系间接暴力所致,一般摔倒时手着地,暴力首先传达到桡骨,手掌着地身体向肱骨和尺骨侧旋转,造成尺骨骨折,直接暴力有时造成双骨折,骨折通常合并软组织损伤,也可能为开放性骨折。通过人体解剖学,掌握前臂肌肉解剖关系,学习骨折手法复位术,自1997年~2014年,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小儿前臂骨折76例,治疗体会如下:
      1发生机制和病理
      骨折断端移位的方向和程度主要取决于骨折的平面、肌力作用和造成骨折力的方向。在复位和固定时应考虑以下因素:肱二头肌和旋后肌,短头抵止在桡骨上1/3,这些肌肉是前臂有力的旋后肌。旋前圆肌起于肘上内侧,抵止于桡骨上1/3,旋前方肌起于前臂上部前面,抵止于桡骨下1/3,肱桡肌起于肱骨外下端,抵止于桡骨远端外面,恰在桡骨茎突下方。肱桡肌有协同屈肘功能,也是前臂的一个半旋前和半旋后肌肉,能将前臂由旋前或旋后位旋至中立位。腕和指的伸肌对骨折块无明显影响。

  • 带旋前方肌肌蒂桡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

    作者:张思胜;聂存平;王临青

    目的:观察探讨带旋前方肌肌蒂桡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7例陈旧性腕舟骨骨折采用带旋前方肌肌蒂桡骨瓣移植手术治疗.结果:7例陈旧性腕舟骨骨折中,优5例,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6.0 %.结论:带旋前方肌肌蒂桡骨瓣移植是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一种较好的方法.

  • 带蒂第二掌骨瓣治疗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26例

    作者:陈保光;杨爱德;丘奕军;许兴柏;刘华;冯毅;刘聪

    腕舟状骨骨折多发生在其腰部.腕舟骨主要尺、桡动脉分支经附着舟骨结节、腰部韧带内细小的血管分支供血,近1/3为关节软骨覆盖,无血管分支进入.因此,腕舟骨骨折时舟骨近骨折段血供阻断,易发生骨吸收坏死,造成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1].在治疗上虽有桡骨茎突切除术、带血管蒂桡骨膜瓣或骨瓣、带旋前方肌桡骨瓣移植等多种方法,其效果均不满意.我院自1992年11月以来,应用带蒂第二掌骨瓣移植方法,治疗腕舟状骨腰部陈旧性骨折不连接26例,效果满意.

48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