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白蛋白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赵安;齐新;贾文军;李琦

    目的 探讨血清白蛋白浓度在慢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中的浓度及其与心功能、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选入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为Ⅱ~Ⅳ级HF患者127例为实验组.分别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分组:LVEF<50%为LVEF降低组,LVEF≥50%为LVEF保留组;选取年龄、性别比例与HF组匹配的健康人28名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白蛋白浓度、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浓度及检查超声心动图等,组间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实验组血清白蛋白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增高,其浓度也随之降低.与LVEF降低组比,LVEF保留组NT-proBNP浓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较低,而白蛋白浓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白蛋白与NYHA心功能分级、NT-proBNP呈负相关(r=-0.53,-0.283;P<0.01),与LVEF呈正相关(r=0.211,P<0.05),与LVEDD、LVMI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血清白蛋白浓度可用于评估HF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及心力衰竭类型,但尚不能评估HF患者左心室重构的程度.

  • 营养相关指标预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模型建立及研究

    作者:王婷;马臻;其其格

    目的 探讨营养相关指标预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价值,并且建立ROC曲线模型.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0例,根据患者12个月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成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当天接受营养指标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包括体质指数(BMI)、三角肌皮褶厚度、前白蛋白(PA)、上臀肌围、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营养指标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营养指标是否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8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有24例预后不良,占30.00%,56例预后良好,占70.00%.预后良好组的BMI、三角肌皮褶厚度、上臀肌围以及血清PA、Alb、RBP水平均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三角肌皮褶厚度、上臀肌围以及血清PA、Alb、RBP水平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2、0.650、0.670、0.615、0.694、0.683.Logistic回归性分析提示BMI≤19.825 kg/m2、三角肌皮褶厚度≤12.680 mm、上臀肌围≤20.960 cm、PA≤79.475 mg/L、Alb≤30.895 g/L、RBP≤0.410 g/L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与营养指标密切相关,BMI、三角肌皮褶厚度、上臀肌围以及血清PA、Alb、RBP水平均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 血清前白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在胃肠疾病患者营养治疗评定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焕伟;甄作均;潘文松

    近 10年来对于围手术期患者的营养支持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目前尚缺乏评定短期营养治疗的有效指标。既往反映营养治疗的指标包括氮平衡水平以及人体测量等,由于缺乏准确性以及收集复杂等原因影响了它们的临床应用。血浆蛋白水平也是反映机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通过测定血清白蛋白( ALB)和转铁蛋白( TFN)可检出明显营养不良,测定前白蛋白( PA)和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可检出早期和亚临床型营养不良 [1]。我们从 1999年 1月至 2000年 6月对 30例术后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的胃肠疾病患者测定血清中的 PA、 RBP、 ALB、 TFN,观察它们在营养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确定是否能作为评定短期营养治疗的有效指标。

  • 脑胶质瘤术中荧光显像的实验研究

    作者:顾小宇;尚寒冰;赵卫国;王晓强;赵开军;强强

    目的 探讨采用荧光标记白蛋白行胶质瘤术中荧光实时显像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化学合成法将荧光素钠标记鼠血清白蛋白.先行体外实验:将C6胶质瘤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分别与0.1 mg/ml荧光白蛋白培养24 h,观察细胞荧光染色情况.再行体内实验:术前24h,在载瘤大鼠静脉内注射荧光白蛋白溶液,术中分别在日光及荧光系统下观察肿瘤与正常脑组织形态,并对荧光处组织取活检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 体外实验:荧光显微镜下,C6细胞发出强绿色荧光,星形胶质细胞荧光较弱.体内实验:术中日光下肿瘤组织呈黄色,荧光系统下呈绿色荧光.正常脑组织无荧光显示;苏木精-伊红染色提示荧光处组织为胶质瘤组织.结论 荧光白蛋白引导的胶质瘤术中实时显像能有效帮助术者区分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

  • 同轴电纺聚左旋乳酸-己内酯共聚物/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纤维的体内外生物相容性研究

    作者:刘俊建;魏延云;蔡郑东;王建广;汪春阳;范存义

    目的 研究同轴电纺的聚左旋乳酸-己内酯共聚物/牛血清白蛋白[P(LLA-CL)/BSA]"壳-芯"结构纳米纤维在体内外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应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具有"壳-芯"结构的P(LLA-CL)/BSA纳米纤维膜.将在体外分离培养好的SD乳鼠雪旺细胞分别接种于该纳米纤维膜(材料组)及空白培养板(对照组)上进行复合培养.通过MTT法检测纳米纤维膜上雪旺细胞的活性,并与对照组比较;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不同时间段雪旺细胞在纳米纤维膜上的黏附、生长与增殖情况.将该纳米纤维材料植入大鼠椎旁肌内,不同时间点取材,观察材料周围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包囊形成情况. 结果 复合培养第3天后,材料组的雪旺细胞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时,材料组和对照组的OD值平均分别为0.67±0.09、0.55±0.07.扫描电镜观察见纳米纤维膜表面雪旺细胞增殖黏附良好,胞体突起显著,呈端对端连接或成束排列.纳米纤维材料植入后第1周,可见大量淋巴细胞聚集在材料表面,呈现出急性炎症反应,无明显的纤维包囊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炎症反应逐渐消退,材料周围的纤维包囊也由厚变薄,植入后第12周,材料周围已无明显的纤维包囊,仅有少量的多核巨细胞出现. 结论 P(LLA-CL)/BSA纳米纤维材料在体外与雪旺细胞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促进雪旺细胞的黏附与增殖分化;植入大鼠体内后,无急性毒性及免疫反应发生,与周围组织之间有着良好的相容性.

  • 血清白蛋白对IgA肾病患者肾脏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袁燕红;王琴;张敏芳;曹励欧;车霞静;田磊;戚超君;邵兴华;倪兆慧

    目的 观察IgA肾病(IgAN)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对肾脏预后的影响,探讨经免疫抑制治疗获得缓解的IgAN患者长期预后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来自上海仁济医院肾脏内科IgAN患者随访登记资料,分析2005年至2010年期间经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确诊的IgAN,且经治疗获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632例.随访时间3年,观察患者肾脏生存情况.结果 632例IgAN患者中369例治疗后获得缓解的患者入选本研究,终点事件定义为eGFR下降值≥5 ml·min-1·(1.73 m2)-1·年-1,或Scr较基线值翻倍,或进入终末期肾脏病(ESRD).中位随访时间为49.0(38.0~ 65.8)个月,至随访终点有61例患者肾脏病进展.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随访平均血清肌酐(TA-Scr)、随访平均血清白蛋白(TA-Alb)和随访1年eGFR变化率是影响治疗后缓解IgAN患者长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TA-Alb是影响肾脏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TA-Alb每降低1g/L,肾脏病进展危险度升高17%.结论 TA-Scr、TA-Alb和随访1年eGFR变化率与治疗后缓解的IgAN患者长期预后独立相关.监测患者平均Alb水平对预测肾脏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腹膜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与每日蛋白质摄入量的相关性

    作者:方慧苹;刘琼玲;邹朝晖

    营养不良是腹膜透析(PD)患者常见的问题.我们通过对PD患者营养状况和每日蛋白质摄入量(DPI)的横断面调查,探讨影响其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的因素.

  • 不同肾小球滤过率预测公式在慢性肾脏病中适用性的评估

    作者:邹玉蓉;陈秀玲;李贵森;王莉

    本研究对几种肾小球滤过率(GFR)的预测公式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的适用性进行评估.一、对象和方法选择CKD患者53例,男性33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3.5±16.7)岁.CKD定义参照K/DOQI指南,排除急性肾功能减退、严重水肿、截肢、重度营养不良、心力衰竭、服用影响血浆肌酐(Pcr)水平药物的患者.记录患者身高、体质量,检测其血清白蛋白、BUN、Pcr水平.

  • 先天性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一例

    作者:董扬;徐达良;朱颖;叶学良

    息儿,男,2月大,因双下肢水肿20 d于2005年7月29日入本院.患儿系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无窒息史,胎盘大小正常,出生体质量3.75 kg.于生后第50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曾在当地医院查尿蛋白为2+~3+.拟诊"先天性肾病综合征",予对症治疗,期间未用激素,效果不佳,遂转入我院诊治.家族史无特殊.查体:颜面无明显水肿,腹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阴囊明显水肿,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多次尿蛋白3+,血清白蛋白4.9 g/L,胆固醇7.23 mmol/L,TORCH、HIV-Ab、梅毒螺旋体抗体、乙肝五项均正常.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对早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范玉华;邱彦夫;陈向燕;余剑;黄如训;曾进胜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对脑卒中早期预后,包括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死亡率的影响.同时分析导致低血清白蛋白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发病7 d以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记录包括各种危险因素在内的病史、体征以及住院过程中死亡等情况.在入院和出院时均采用欧洲卒中评分(European Stroke Scale,ESS)和Barthel生活指数(BarthelIndex,BI)进行临床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评定,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48h内检查血清白蛋白水平.采用出院时的ESS和BI作为评价患者早期预后的主要指标.结果21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选,29例(13.2%)患者发现血清白蛋白低于35g/L.入院时血清白蛋白低于35g/L的患者ESS明显低于正常白蛋白组(50.93us70.04,P<0.001),出院时ESS和BI两组之间亦有明显差异(52.66vs 75.48,P<0.001;42.34 vs 73.78,P<0.001),出院时两组患者死亡率亦不同(10.3%vs4.2%),但无统计学意义(P=0.159).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入院距发病时间、吞咽困难和意识障碍是影响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的独立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入院时低血清白蛋白可能导致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差,生活能力低,死亡率高,是影响患者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引起血清白蛋白降低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入院距发病时间、吞咽困难和意识障碍.因此,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应给予相应的关注.

  • 青心酮与孕妇血清蛋白结合率的实验研究

    作者:庞雪冰;傅官铭;左明达

    目的比较青心酮在正常和早、晚孕妇血清中的蛋白结合率及相关参数的差异.方法应用平衡透析法了解青心酮在早、晚孕妇血清中的蛋白结合率,并用 HPLC色谱法进行定量检测,对结合率及相关参数进行比较.结果青心酮与正常妇女血清的蛋白结合率为 (73.69± 10.96)%,在早孕妇女血清蛋白结合率为 (73.17± 9.31)%,在晚孕妇女血清的蛋白结合率为 (60.93± 7.06)%.青心酮与 1 %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率为 (42.96± 17.57)%.青心酮在平衡时与血清蛋白的结合常数 (Kp)为 1.4766× 10- 3 mol/L,结合位点 (n)为 0.17,在正常妇女血清的白蛋白结合药物的表观大能力 (Bp)为 3.69 μ mol/g,早孕妇女为 5.34 μ mol/g,晚孕妇女为 2.14 μ mol/g.在正常妇女血清的药物-复合物的解离常数 (Kdp)为 27.36 μ mol/L,早孕妇女为 27.87 μ mol/L,晚孕妇女血清为 12.36 μ mol/L.结论青心酮主要是与血清中白蛋白结合.早、晚孕妇血清中的蛋白结合率及结合参数的差异与血清中的蛋白含量相关.

  • 甲苯二异氰酸盐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彭红娟;蔡绍曦;赵海金;李文军;佟万成

    目的 探讨甲苯二异氰酸盐(TDI)对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改良的Son氏等方法制备TDI-人血清白蛋白(TDI-HSA).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TDI-HSA和HSA对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HBE135-E6E7活力的影响;分别用浓度为10、20、30、40μg/ml的HSA和TDI-HSA处理HBE135-E6E7,以未加任何处理因素的HBE135-E6E7为对照组.用半定量RT-PCR同时扩增各组HBE135-E6E7VEGF和β-actin基因片段,从基因水平上比较各组VEGF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 40μg/ml以下浓度的HSA和TDI-HSA不影响HBE135-E6E7活力;HBE135-E6E7组成性表达VEGF189和VEGF165;与10μg/ml HSA组以及对照组相比,10μg/ml TDI-HSA组HBE135-E6E7 VEGF189和VEGF165的表达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0.05),20、30、40μg/ml的TD1-HSA组与相应浓度的HSA组以及对照组相比,HBE135-E6E7 VEGF189和VEGF165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且随着TDI-HSA浓度的增加,HBE135-E6E7 VEGF189和VEGF165的表达亦随之增加(P<0.05).结论 TDI显著增加HBE VEGF表达,这可能是TDI诱发哮喘的发病机制之一.

  • 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疗效分析

    作者:杜君彦;李成安;宋丽

    目的 探讨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的疗效.方法 87例肝硬化张力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分别接受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和利尿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有效例数、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血钠、血清白蛋白等生化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尿素氮和肌酐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血钠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各生化指标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量放腹水加静滴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疗效显著,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溴甲酚紫法测定血清白蛋白临床实用性评价

    作者:曾方银;张豫明;杨洋;王前

    目的对溴甲酚紫(BCP)法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进行方法学评价,探讨其测定结果与传统溴甲酚绿(BCG)法的可转换性.方法测定BCP法的线性范围、批内与批间变异系数、回收率及临床常见干扰因素对其干扰程度,比较测定结果与BCG法的差异.结果BCP法测定ALB线性范围可达10~80g/L,批内与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95%和3.03%,平均回收率为99.4%,252μmol/L的胆红素、4%的Trilitid、4g/L的血红蛋白对其无明显干扰.应用BCP法比传统BCG法平均约低6.0g/L,但两者高度相关(y=1.08x+5.98).结论BCP法是一种较BCG法更为特异的测定ALB的方法,利用回归方程可方便地将其转换成BCG法的测定结果,使临床应用这两种方法测定ALB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 先兆子痫并发HELLP综合征1例

    作者:李苗

    患者,女,37岁,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为1999年8月25日,预产期为2000年6月1日。2个多月前出现双下肢水肿,近10多天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视物模糊等症状,偶有恶心,伴呕吐1次,在当地卫生院对症治疗无好转后转我院。患者既往体健,孕5产3。查体:T36.6℃,P 84/min,R 16/min,BP 26/19 kPa。神清,面色苍黄,心肺听诊无异常,全身水肿,无宫缩,胎心音140/min。尿常规:肉眼血色素尿,蛋白(),潜血()。血常规:白细胞10.5×109/L,血红蛋白111 g/L,红细胞体积分数0.304,血小板72×109/L,红细胞3.49×1012/L。单抗-D定性(),半定量2000 μ g/L。3 P试验阴性。血清白蛋白20 g/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34 I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42 IU/L(正常值<40.0 IU/L)。入院诊断:先兆子痫,低蛋白血症。立即予硫酸镁10 g,酚妥拉明40 mg,静脉点滴,血压无明显下降,伴牙龈出血。复查血小板43×109/L,血红蛋白89 g/L,红细胞体积分数0.233,红细胞2.74×1012/L。给予潘生丁25 mg与心痛定20 mg口服,每日3次;静滴地塞米松5 mg,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新鲜血200 mL,每日1次,连续2 d;肝素25 mg静滴,每日1次,连续3 d。入院第3天尿色转清,BP控制在(19~22)/(11~14)kPa之间,复查血小板71×109/L。入院第4天血压升高,头晕、头痛加重,呕吐2次,胎心音消失。立即在硬外麻下行剖宫取胎并行次全宫切除术,术中见淡黄色腹水200 mL,羊水Ⅱ度混浊。术中失血约300 mL。术后予硫酸镁15 g静滴,每日1次,连续2 d;硝普钠50 mg静滴,每日1次,连续4 d;术后第3天自觉症状消失,第5天血压降至正常,复查血小板280×109/L,血红蛋白121 g/L,红细胞体积0.326,ALT、AST正常,尿蛋白(-),痊愈出院。病理报告:子宫腔出血及浆膜上斑片状出血,符合弥漫性血管内凝血。HELLP综合征是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表现之一,主要表现为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本例根据病史、症状、辅助检查,可确诊为先兆子痫并发HELLP综合征。

  • 危重病人APACHEⅢ评分和血清白蛋白浓度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吴秀明;戴建伟;蔡丹微

    目的:探讨ICU危重病人入院24h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Ⅲ(APACHEⅢ)评分和血清白蛋白(SAB)水平改变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0例入住ICU 24h的病人进行APACHEⅢ评分;同时测定SAB浓度,并按SAB分为<35g/L组、35 ~ 50g/L组和>50g/L组,分析SAB和APACHEⅢ评分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35g/L组和>50g/L组APACHEⅢ评分均高于60分,死亡人数较35 ~ 50g/L组明显增多.结论:APACHEⅢ分值与病死率呈正相关.APACHEⅢ评分和SAB浓度的改变对危重病人病情及预后有重要的相关性.

  • 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及与血清PLA2R抗体浓度的相关性

    作者:梁艳;张小玲;朱清;邵凤民

    目的 探讨血清中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的初始水平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免疫治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79例经肾活检穿刺诊断为IMN的患者,根据治疗前血清PLA2R抗体水平的不同将其分为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采用足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12个月,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血总胆固醇及血尿酸的水平,每2个月重复检测,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治疗结束后评价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PLA2R抗体低浓度组疗效分布与高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血清白蛋白水平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低浓度组24 h尿蛋白下降程度和时间及血清白蛋白上升程度和时间均优于高浓度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N患者治疗前的血清PLA2R抗体的初始浓度与治疗疗效呈负相关,对预测患者临床缓解时间及缓解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关系

    作者:钟小仕;谭荣韶;覃丹平;肖笑;刘岩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205例血液透析患者,设定在血液透析开始时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为SAs,血清白蛋白水平在患者死亡或者观察终止时为SAe,血液透析期间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变化为ΔSA,根据各个不同研究参数点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把患者分为两组:SAs 或SAe≥30 g/L,或者ΔSA≤10 g/L为第1组;SAs 或SAe<30 g/L,或者ΔSA>10 g/L为第2组.比较两组患者间病死率的差异,分析各参数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结果 不同研究参数点,患者的病死率第2组明显比第1组高(SAs、SAe及ΔSA均P<0.05);SAe与患者病死率更显著相关(P<0.05).SAe与SAs呈线性正相关(r=0.80,P<0.05).结论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SAe是预测患者死亡率好的指标之一,SAe与SAs有很强的相关性,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入血液透析前采用低蛋白饮食治疗及选择透析时机时应该非常慎重和小心,从而避免患者进入血液透析时出现低蛋白血症.

  • 血清白蛋白对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

    作者:邓芳;欧阳健明

    泌尿系结石(简称尿石)的形成是生物体内发生的一种病理性矿化过程,尿石中常见的晶体物质为草酸钙(CaOxa).尿液中存在多种尿大分子,它们在尿石晶体的成核、生长和聚集过程中起促进或抑制作用.

  • 胶体液对肝移植围术期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影响

    作者:张晓梅;薛玉良;杜洪印;刘伟华

    目的 观察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中应用4%白蛋白和6%羟乙基淀粉13 0/O.4氯化钠(万汶)注射液对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术前血浆白蛋白含量正常的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患者2O例,随机分为两组.白蛋白组(I组)和方汶组(II组).分别于建立肘正中静脉通路前(To)、开始输注30min(T1)、输注60min(T2)、输注结束后30 min(T3)、输注结束后60 min(T4).取静脉血进行胶体渗透压测定,同时测定血浆白蛋白含量.结果 血浆胶体渗透压I组于T1开始下降(P<0.0 5),于T2恢复至术前水平,与T1比较有差别(P<0.05).II组于T2时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在T1时有差别(P

679 条记录 27/34 页 « 12...24252627282930...33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