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清 TGF -β、GFAP 在脑恶性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魏方;钱立庭;蔡树华;吴陈新;李化龙

    目的:探讨恶性脑胶质瘤同步放化疗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 TGF-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脑胶质瘤患者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恶性胶质瘤的患者60例,采用替莫唑胺( TMZ)联合同步精确放疗,并采用双抗体夹心一步法检测患者术前、术后和同步放化疗后血清TGF-β、GFAP浓度,观察患者血清TGF-β、GFAP浓度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肿瘤部分切除与完全切除术前TGF-β、GFAP血清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术前比较,TGF-β、GFAP血清浓度术后、同步治疗后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术后比较,TGF-β、GFAP血清浓度在同步治疗结束后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同步治疗后TGF-β、GFAP血清浓度肿瘤完全切除的比部分切除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Z联合同步放疗抑制血清GFAP、TGF-β的表达,使恶性胶质瘤细胞的侵袭力下降。 GFAP、TGF-β在脑恶性胶质瘤的临床治疗、预后转归判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效果

    作者:李豆豆;毕卓菲;姜燕慧;刘宜敏

    目的:探讨全脑放疗( WBRT )联合替莫唑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脑转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36例NSCLC脑转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WBRT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其中WBRT剂量为40 Gy/20次,替莫唑胺75 mg/( m2· d),放疗结束后继续予替莫唑胺200 mg/( m2· d)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不良反应;对照组采用单纯WBRT,WBRT剂量为40 Gy/20次。放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脑部MRI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统计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并评估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88.9%和55.6%(P=0.04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3.9个月和3.0个月(P=0.047),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6.0个月和4.9个月( P=0.0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在观察组中更为明显,主要为白细胞减少和恶心、呕吐。结论 WBRT联合替莫唑胺治疗NSCLC脑转移有良好的近期疗效,能够延长生存期,且不良反应较小,患者耐受性好。

  • 脑脊液细胞学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恶性黑色素瘤1例

    作者:许绍强;夏明汗;黄春霞;程莎莎

    患者,男,32岁,因反复头痛、头晕伴呕吐2个月余,再发并加重1d 于2014年7月27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头痛,阵发性反复发作,程度重时伴呕吐,感头晕,无天旋地转感,无发热及肢体抽搐,当地医院行头颅CT及MR提示右侧顶叶占位性病变,考虑血管畸形,为进一步诊治前来我院就诊。行头颅 CTA、MRI示:(1)右侧中央旁小叶异常信号,考虑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出血)可能性大;(2)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经会诊后考虑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先后行3次腰椎穿刺送脑脊液检查,脑脊液生化:蛋白2.1~3.5 g/L,葡萄糖1.7~2.4 mmol/L,氯化物97~105 mmol/L;脑脊液外观呈淡红色浑浊,离心后上清黄色透明,细胞总数分别为5280×106· L-1、55000×106· L-1、2280×106· L-1,白细胞数分别为11×106· L-1、150×106· L-1、11×106· L-1,细胞学呈混合细胞反应型,均发现明显异型细胞,胞浆内可见大量黑色颗粒(图1),提示黑色素瘤细胞的可能。采用FMU-6细胞玻片离心机重新收集脑脊液细胞作细胞免疫组化,经HMB-45、S-100免疫组化染色,异型细胞胞浆内可见特异性的棕色颗粒(图2)。请肿瘤科会诊,后诊断为颅内继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经家属同意,于2014年8月2日予替莫唑胺100 mg化疗处理,经积极治疗,患者病情未见好转,8月22日复查头颅MRI见颅内仍有病变。向家属交代病情,家属表示理解,遂出院回家。

  • 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子煌;李先明;杨东;周亚燕;徐钢;李壮玲;龚龙

    目的 评价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31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纳入研究,全部患者均有原发灶病理诊断,腺癌23例、鳞癌7例、腺鳞癌1例;并经头颅增强MRI显示颅内转移灶≥3个,原发病灶已控制(包括原发病灶已切除或原发病灶虽未切除但得到药物治疗达部分缓解(PR)/完全缓解(CR)≥2个月),且无颅外转移病灶存在或颅外转移病灶得到控制≥2个月.全脑放疗DT 30 Gy,3 Gy/次,5次/周;所有患者于放疗第1天开始给予替莫唑胺口服治疗[75 mg/(m2·d)],直至放疗结束,放疗结束后4周继续予以6周期替莫唑胺辅助化疗,方案为150~200 mg/(m2·d),连续服用5 d,28 d为1个周期.观察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并对患者性别、年龄、转移瘤个数、病理类型、有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有无伴有颅外转移病灶、RPA分级、近期疗效有无达CR以及放疗前有无认知功能损伤等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放疗结束后4周复查头颅增强MRI,全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为74.1%(23/31),其中CR率为19.3%(6/31),PR率为54.8%(17/31).随访截止于2016年8月1日,23例患者死亡,中位无颅内进展时间11.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3个月,1年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OS)分别为63.1%、64.5%.常见毒性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并伴有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的减少,但经对症处理后大部分患者均可缓解并耐受.多因素分析显示RPA分级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放疗前认知功能是否受损是影响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放化疗治疗大脑胶质瘤病的效果

    作者:樊锐太;王书君;王瑞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放化疗治疗大脑胶质瘤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34例大脑胶质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例。对照组采取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静脉滴注治疗。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定期随访,进行实体肿瘤客观疗效、生活质量和药物安全性的评定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水平测定。结果脑增强MRI 示实体肿瘤治疗后观察组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6例,病变进展2例。对照组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4例,稳定2例,病变进展6例。观察组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痛及骨髓抑制等,发生率低,且仅限于Ⅰ、Ⅱ级,经对症治疗后未影响治疗,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外周静脉血中 VEGF 表达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放化疗治疗大脑胶质瘤能有效控制和延缓病情发展,明显降低肿瘤患者外周血中 VEGF 蛋白的表达,达到抗肿瘤血管新生的效果,能明显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做进一步的临床观察研究。

  • 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

    作者:杨妤;杨新辉;苏加利

    目的 观察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及脑转移的疗效、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32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全脑放疗剂量DT 40 Gy,常规分割,1次/d,每周5次,放疗期间口服替莫唑胺75 mg/(m2·d),放疗结束后4周,继续给予替莫唑胺标准5 d方案辅助化疗,多6个周期,每周期28 d.第1周期用量150 mg/(m2·d),连用5 d,无明显血液毒性后,从第2周期起剂量增至200 mg/(m2·d).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结果 近期治疗有效率90.6%,其中完全缓解率28.1%(9/32),部分缓解率62.5%(20/32),中位总生存时间为9.2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6个月,1年生存率为21.0%,治疗的不良反应轻,患者能耐受.结论 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患者对治疗可耐受.

  • 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放疗治疗脑转移瘤15例

    作者:李子煌;李先明;杨东;周亚燕;徐钢;吴事海

    目的 评价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患者15例,全部患者均有原发灶病理诊断并行颅脑增强MRI或CT检查证实.全脑放疗DT 30 Gy,3 Gy/次,5 次/周,所有患者于放疗第1天开始给予替莫唑胺75 mg/(m2·d)口服治疗,直至放疗结束,其中7例患者在放疗结束后1个月继续予以4~6周期替莫唑胺辅助化疗,方案为150 mg/(m2·d),连续服用5 d,28 d为1个周期.结果 放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头颅增强MRI,全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80%(12/15),其中完全缓解率20%(3/15),部分缓解率为60%(9/15).随访截止2013年5月1日,4例患者死亡.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并伴有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的减少,但经对症处理后患者均可缓解并耐受,仅1例患者在放疗期间因3级恶心呕吐反应中断化疗2 d.结论 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但远期生存获益需要进一步的三期临床研究来予以验证.

  •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112例临床分析

    作者:山常国;杨群英;赖名耀;洪伟平;胡清军;凌雪冰;蔡林波

    目的 探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手术后联合不同辅助治疗手段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12例首诊GB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随访及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影响生存时间的多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 112例患者纳入分析,随访结束存活18例,随访期间死亡94例,平均生存时间(14.7±1.69)个月.手术全切、IDH1突变阳性、术后2~4周内开始放疗、Stupp方案后长周期维持替莫唑胺影响患者的总生存时间.COX回顾分析显示患者手术全切(P=0.003)、术后2~4周开始放疗(P=0.000)是影响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挽救性治疗手段对生存时间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全切及术后早期开始放疗能延长GBM患者生存期,以IDH1/2基因为代表的分子检测能很好地判断高级别胶质瘤的生存预后.

  • 高级别胶质瘤术后同期放化疗续贯多周期替莫唑胺化疗疗效分析

    作者:谢福川;肖伟;田允铭;蓝玉宏;白力

    目的 分析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使用多周期(≥9周期)替莫唑胺(TMZ)化疗(≥9周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73例高级别胶质瘤,根据使用TMZ化疗周期次数,分为多周期治疗组(TMZ≥9周期)及标准周期治疗组(TMZ=6周期),分析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时间(OS)的差异来研究其与高级别胶质瘤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两组的生存曲线.结果 73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中多周期治疗组患者35例,标准周期治疗组38例.多周期治疗组及标准周期治疗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2.4(8~47)个月和8.3(6~4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多周期治疗组及标准周期治疗组的中位OS分别为18.6(10~60)个月和16.2(9~5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结论 多周期(≥9周期)TMZ化疗较标准周期(6周期)TMZ化疗延长高级别胶质瘤患者PFS,且未明显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多周期治疗组有延长OS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 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杨宏山;瞿广桥

    目的 观察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了确诊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患者32例,予以常规分割性全脑放疗,剂量DT 40 Gy (2Gy,1次/d,每周5d),放疗期间每日口服替莫唑胺75 mg,/(m2·d),放疗结束后每4周予以替莫唑胺200 mg/ (m2·d)口服5d方案化疗,共6周期.生存率使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结果 3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5例(15.6%),部分缓解19例(59.3%),稳定4例(12.5%),进展4例(12.5%),近期治疗有效率74.9%,临床获益率87.4%,中位生存期7.6个月.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骨髓抑制,患者均可耐受.结论 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值得在临床进一步使用.

  • 替莫唑胺每周交替方案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存期的影响

    作者:谢才军;张志强;谭齐家;黄涛;谢海涛;李聪;詹文刚

    目的 研究替莫唑胺每周交替方案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为脑转移瘤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治疗途径和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就诊的门诊或住院符合入组标准的脑转移瘤患者100例,单盲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给予现代医学常规处理(手术治疗+放/化疗/放化疗+对症治疗)+替莫唑胺每周交替方案,对照组不用替莫唑胺每周交替外其他处理同研究组相同,通过观察临床症状、生存质量、外周血象、肝肾功能、生存率、肿瘤缓解率等指标评价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后KPS评分,研究组为73.6±6.63,对照组为70.8±11.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总缓解率,研究组为76%,对照组为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研究组生存率为20%,对照组生存率为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观察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莫唑胺每周交替方案治疗脑转移瘤疗效优于常规处理方案,患者生存期得到明显提高.

  • 长周期替莫唑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作者:山常国;赖名耀;洪伟平;甄俊杰;胡清军;凌雪冰;蔡林波

    目的 探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标准STUPP方案后长周期替莫唑胺(TMZ)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9至2015年51例GBM患者,是否接受长周期TMZ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入组患者中17例接受至少8周期TMZ化疗,无进展生存期为24.1个月(P=0.011),总生存期为29.3个月(P=0.004).结论 标准治疗方案后长周期TMZ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可一定程度改善PFS和OS,但是否临床获益仍需进一步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

  • miR-145联合替莫唑胺对U251胶质瘤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

    作者:李新茂;魏志玄;张婷;刁新锋;王博;朱春伟

    目的:研究miR-145联合替莫唑胺对胶质瘤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方法:将miR-145类似物及抑制剂转染入U251胶质瘤细胞,通过RT-qPCR法检测细胞内miR-145表达水平;并联合替莫唑胺处理细胞,检测不同处理组U25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miR-145类似物联合替莫唑胺处理组的细胞恶性行为明显低于单纯使用 miR-145类似物或替莫唑胺处理组,miRNA-145类似物联合替莫唑胺处理组的U251细胞增殖率、细胞迁移率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11.42±6.13)%(t =16.821,P <0.05)、(21.47±10.68)%(t =7.835,P <0.05)、侵袭试验检测细胞为(510.2±189.5)个,显著低于对照组(t =7.128,P <0.05)。结论:miR-145可增强替莫唑胺对U251细胞的体外恶性行为的抑制。

  • 替莫唑胺联合姜黄素对C6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王亚华;应雪;张春春;轩亚茹;闫荷露;李霞

    目的:研究替莫唑胺联合姜黄素用药对 C6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SRB 法考察替莫唑胺联合姜黄素对 C6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法检测联合用药对 C6细胞的凋亡作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联合用药对细胞的诱导作用及在细胞中的定位作用。结果: SRB 法结果显示替莫唑胺联合姜黄素在48 h 时对 C6细胞的抑制率为(91.22±0.51)%,显著高于24 h 的抑制率(83.66±0.18)%(P <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替莫唑胺(10μmol/L)联合姜黄素(5μmol/L)用药时 C6细胞的早期凋亡率为(33.15±0.79)%;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姜黄素联合替莫唑胺组诱导 C6细胞的凋亡细胞数量多于游离药物组。结论:替莫唑胺联合姜黄素用药能够抑制 C6细胞的生长,同时可诱导C6细胞的凋亡。

  • 替莫唑胺治疗神经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晓兴;王之敏

    神经胶质瘤是常见的原发性颅内恶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0%,常使用烷化剂进行治疗,但传统烷化剂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性[1].新型烷化剂替莫唑胺(TMZ)毒副作用小,长时间用药耐受性好,已成为治疗胶质瘤的有效药物之一[2].本综述总结TMZ治疗胶质瘤的研究进展如下.

  • 不同干预措施在高龄和(或)体弱胶质母细胞瘤中应用的网状meta分析

    作者:李梅;郝术红;李金明;郭振忠;韩仟;张卫红;付爱军;朱军;陈通

    目的 探索在新诊断的高龄和(或)体弱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何种干预措施更加合理、有效.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知网、万方、维普、CBM各数据库;对纳入文章进行质量评估,数据提取后采用Stata13.0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纳入分析的7种不同干预措施,其干预效果排序从优到差分别为:大分割放疗结合替莫唑胺治疗方案、大分割放疗和短期放疗方案、单独替莫唑胺治疗方案、大分割放疗结合贝伐单抗治疗方案、标准放疗方案、支持治疗;其中优治疗方案为大分割放疗结合替莫唑胺治疗方案.结论 本研究分析揭示:在具有较好性能状态的新诊断老年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大分割放疗结合替莫唑胺治疗方案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另外,在老年和(或)体弱的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选择大分割/短期放疗方案和单独替莫唑胺治疗方案更加合理.

  • 高剂量替莫唑胺治疗在胶质母细胞瘤中应用的网状Meta分析

    作者:宋向奇;李梅;付爱军;朱军;李建民;孙泽林;陈通

    目的 探讨高剂量替莫唑胺治疗方案与标准替莫唑胺治疗方案在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分别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知网,万方,维普,CBM各数据库;对纳入文章进行质量评估,数据提取后采用Stata13.0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分析揭示:替莫唑胺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排序从高到低依次是高剂量治疗方案、早期治疗方案、规律治疗方案、标准治疗方案、放疗和放疗后辅助替莫唑胺治疗方案.副作用方面,分析揭示:常见的血液学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贫血;各自发生率在不同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高剂量替莫唑胺治疗方案的干预效果优于标准替莫唑胺治疗方案,且不同类型的血液毒性反应发生率在不同干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

    作者:章耀鸿;刘坚和

  • 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同步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护理

    作者:邱占琴;江映霞

    目的 分别采用人性化和常规护理方法对行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同步治疗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差异,为优化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行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同步治疗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14年1~12月进行基础护理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变化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Kamofsky功能状态评分和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6.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同步治疗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

  • 贝伐单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放疗治疗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张堃;莫立根;邓腾;陈海南;张东伟;王琳;李小阳

    目的:系统评价贝伐单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放疗治疗新诊断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和万方数据库并收集所有相关临床研究资料。由两名研究者分别独立检索相关数据库,筛选相关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Man 5.3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随机对照研究质量评价参考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推荐的方法。结果纳入4个前瞻性临床研究,共计1773例患者,其中试验组891例,对照组88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相比,贝伐单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放疗治疗新诊断的GBM可以提高患者6个月(RR=0.44,95% CI:0.37~0.52,P<0.001)和12个月(RR=0.78,95%CI:0.73~0.84,P<0.001)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同时也显著提高患者12个月(RR=0.86,95% CI:0.74~0.99,P=0.03)的总生存率,但增加了高血压病(RR=3.11,95% CI:2.39~4.06,P<0.001)、出血(RR=1.85,95% CI:1.50~2.27,P<0.00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血管栓塞性疾病、伤口愈合并发症、内脏穿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经治疗后均得以缓解。结论贝伐单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放疗治疗新诊断的GBM可延长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率,但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700 条记录 28/35 页 « 12...25262728293031...343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