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前列腺异常声像特征及位置对经直肠超声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影响

    作者:李志坚;卢扬柏;黄红星;黎卫;杨颖初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检查中异常声像特征及位置对经直肠超声(TRUS)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影响.方法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20 ng/ml、发现异常声像和/或合并直肠指检异常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410 例,根据声像特征分为低回声、等回声、高回声组,所有患者均行8+X 针的穿刺方法,详细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结果,比较两组的穿刺结果.结果 总的前列腺癌检出率为27.07%,低回声组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34.27%)明显高于等回声(22.77%)和高回声(13.33%)组(P<0.05),Gleason 评分在低、等回声组前列腺癌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左右侧外周带单独存在低回声病例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无明显统计差异(P>0.05),双侧外周低回声病例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46.97%)明显高于左侧(27.27%)与右侧(28.85%)外周带存在低回声病例(P<0.05).结论 PSA4~20 ng/ml,TRUS 存在低回声声像前列腺穿刺率阳性率明显高于TRUS 中等回声、高回声病例病例,双侧外周带存在低回声病例前列腺穿刺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侧外周带存在低回声病例.

  • 骨的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作者:郭卫;燕太强;沈丹华

    患者女,21岁,全身多发疼痛4年,进行性加重1个月.4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及双下肢疼痛,无法行走,卧床休息无缓解.在当地医院行X光片及CT检查示骶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行穿刺活检未能确诊.局部放疗后,症状缓解,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 纵隔平滑肌肉瘤1例

    作者:韩敬泉;崔键;张凯;刘成;赵桂彬;辛衍忠

    病人 女,4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呼吸困难、前胸胀痛1月余.胸部增强CT示右纵隔心脏旁软组织肿物,大小约10 cm×8 cm,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图1).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未找到恶性细胞.CT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为间叶组织肿瘤.腹部超声及全身骨ECT未发现转移性病变.

  • 胸骨Rosai-Dorfman病1例

    作者:周源;汪栋;乐美兆;张缨

    病人 男,29岁.前胸壁隐痛4个月,1个月前扪及胸骨中段隆起,无发热、咳嗽及其他不适.查体:第3前肋平胸骨处扪及略高出胸骨的肿块,约3.0 cm× 3.0 cm,质地硬,轻度压痛.胸骨侧位片(图1)及胸部CT(图2)检查示胸骨体中部左、前方1.5 cm×1.0 cm骨质破坏,边缘欠光整,前缘骨皮质破坏中断.全身核素骨扫描检查未见明确异常放射性浓聚影.胸骨病灶穿刺活检涂片病理检查:见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散在的组织细胞浸润,考虑炎性病变,不排除嗜酸性肉芽肿可能.

  • 以重症肌无力为首发症状的小细胞肺癌1例

    作者:许罡;汪栋;张传生

    病人男,54岁.出现眼睑下垂症状5周,症状进行性加重,并出现四肢无力,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等症状,胸部CT检查发现右上纵隔3.0 cm×3.0 cm占位.以右上纵隔肿瘤伴重症肌无力入院,经皮立体定位纵隔肿瘤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找到癌细胞,倾向小细胞肺癌.肌电图检查面神经、腋神经、腓总神经低高频刺激均见波幅异常衰减现象.予以口服吡啶斯的明0.06 g每日3次后,眼睑下垂及四肢无力症状完全缓解.行EP、CAVE交替方案术前新辅助化疗两个疗程后,2002年11月手术治疗右上肺纵隔型小细胞肺癌,术后病理学检查为小细胞肺癌,以燕麦细胞为主.

  • 正确认识,客观评价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王俊;赵辉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 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也是目前肺癌诊断分期方法中重要的进展之一.与传统TBNA相比,EBUS-TBNA在超声图像的实时监测下行经气管支气管的穿刺活检,解决了传统TBNA只能进行“盲穿”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准确性和安全性[1].

  • 误诊为肺结核的Askin瘤二例

    作者:黄东生;唐锁勤;王建文;刘立真;吕善根

    例1男,13岁.因胸闷、憋气2个月于2000年10月入院.患儿于2个月前出现胸闷、憋气,伴盗汗及低热.入院后诊断为"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予以抗结核治疗.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血沉(ESR)23 mm/h,癌胚抗原(CEA)1.3 ng/ml,C反应蛋白(CRP)4.7 mg/L.胸腔积液常规:血性,浑浊,比重1.020,细胞总数91 800 x106/L,WBC15 600×106/L,多核0.59,单核0.4.5次胸腔积液找抗酸杆菌、肿瘤细胞均阴性.抗结核治疗近1个月后行胸膜穿刺活检,病理报告为:左侧胸壁Askin瘤.行CiE方案[顺铂+足叶乙甙]化疗后1周胸水消失.确诊后25个月死于脑转移.

  • 我与癌症病人--祝愿天下所有癌症病人坚强、泰然、充满希望

    作者:徐宁志

    2012年7月中旬,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他,一位罹患重症肺癌的晚期病人。
      “2011年11月,因不适和颈部淋巴结肿大就诊,穿刺活检结果:内分泌大细胞肺癌。结合影像和其他检查,临床诊断,晚期中心型大细胞肺癌。因失去手术机会,选择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化疗两个疗程后,腰疼,腹膜后出现肿块(转移);随之进行放疗(化疗停药),腹膜后28次、肺部33次;治疗期间还出现黄疸,经支架扩张治疗后黄疸消退,肺部照射时曾出现放射性肺炎,经对症处理缓解;4月末,开始依瑞莎治疗,剂量为3粒/4天;半个月前(2012年6月末)头痛,脑部CT检查:左脑见2×2厘米肿块2个,开始脑部放射治疗,已治疗5次……”

  • 胸腔肿瘤非抽吸式穿刺活检2100例分析

    作者:秦德兴;张智慧;程贵余;潘秦镜;林冬梅;刘尚梅

    目的 总结用秦氏细切割穿刺针,为胸部可疑肿瘤患者行穿刺活检,探讨其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在B超或模拟机、CT扫描定位,常规消毒、局麻下穿刺,涂片95%酒精固定或2%福尔马林固定,离心作病理检查.结果 胸膜、纵隔、肺部肿块共2100例,阳性确诊率分别为87.7%,82.1%和80.1%,平均阳性诊断率为81.1%.气胸及咯血并发症分别为1.4%和0.9%,并发症主要发生在肺穿刺患者中.胸膜、纵隔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 该针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不用负压抽吸,操作时间短,取材容易,成功率高,损伤小,成功率、并发症与操作熟练程度相关.

  • 恶性胸腺瘤合并急性白血病1例

    作者:张献波;刘登湘;吕登平

    病例患者男性,14岁,主因胸闷、气短2个月首诊.行胸部CT检查示:前上纵隔占位性病变,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诊治,经穿刺活检诊断为:恶性胸腺瘤.在我科行放射治疗,DT 52GY/27F/37D.放疗后症状完全缓解,复查胸部CT示肿物基本消失.查血象:WBC 5.4×109/L.2个月后患者出现发热、心慌、气短、不能平卧、腹部胀满,行血常规检查(静脉血)示:WBC 170×109/L,幼稚白细胞72%,HB56g/L,RBC 3.2×1012/L.双眼球突出,牙龈有出血,心率110次/分,全身布满出血点,双下肢有瘀斑,体温高达39.6℃,B超示肝脾均有肿大.浅表淋巴结未及异常肿大.骨髓像提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给予对症治疗同时进行化疗,症状无明显缓解,治疗20天后死亡.

  • 钼靶引导下乳腺穿刺活组织检查278例

    作者:刘剑成;范秀丽;赵晚苗;张晓娟

    目的 分析钼靶引导下乳腺穿刺的病例,找出适宜进行乳腺穿刺的病例特征.方法 将初步诊断乳腺癌的278例患者按影像学特征分为肿块型197例及非肿块型81例,用14 G核芯针在钼靶引导下进行穿刺活组织检查,与终术后石蜡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穿刺与石蜡病理检查结果吻合260例,活组织检查准确率达93.52%(260/278),影像学表现为肿块的197例,穿刺准确者192例,准确率达97.46%(192/197),非肿块型81例,穿刺准确者68例,准确率达83.95%(68/81).结论 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为肿块型者适合进行乳腺穿刺,非肿块型者穿刺阴性时必须行术中冷冻活组织检查,以免漏诊.

  • 穿刺活检前列腺癌53例分析

    作者:孙荣超;吴光斌;陈瑛;杨树东

    目的:探讨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前列腺癌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对138例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包括53例前列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78例做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根据结构紊乱、细胞学异型性和浸润等病理形态,确诊53例前列腺癌,其中高分化腺癌10例(18.9%),中分化腺癌16例(30.2%),低分化腺癌27例(50.9%).结论: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主要根据病理形态学特征,结合临床及免疫组化结果,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 多层螺旋CT与立体定向穿刺系统导引下肺内小结节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作者:寿伟信;周静;张汉良;冯唤农;周炜东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与立体定向穿刺系统(Pinpoint)导引下穿刺活检术在肺内小结节(<2 cm)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2例肺内小结节,均经MSCT与Pinpoint导引穿刺行组织学检查,分析穿刺病理取材正确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2例均经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而明确诊断.其中恶性22例,良性病变10例,穿刺确诊30例;2例穿刺未取得病理结论,经手术证实分别为腺癌、错构瘤.恶性预测值及敏感性分别为100%,95.7%,穿刺总准确性93.8%.气胸2例(6.2%),未经闭式引流或抽气处理;肺出血4例(12.5%),其中1例有一过性咯血,均未经特殊处理.结论MSCT与Pinpoint导引下肺内小结节穿刺活检可以获得较好的组织学标本,是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和鉴别方法.

  • CT引导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57例

    作者:刘洁民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范围及价值,讨论其适应证及操作注意事项.方法 CT引导下经皮胸部肿块样病变穿刺活检57例,男性36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24~79岁,平均60.08岁,所有病例活检前均行胸部平片和CT平扫检查,部分病例进行了CT增强检查.以金属性保险丝作为扫描时标记物.用美国GE公司9800Highlight.CT机器进行定位、穿刺.结果 57例中,肺部病变51例,肿瘤37例,炎症10例,无结果4例;胸膜病变3例中1例无结果;纵隔病变3例均有阳性结果.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可行、简便的检查技术,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充分的准备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并减少穿刺时间.首次穿刺无明确病理结果时,重复穿刺是非常有必要的.

  • 胸部CT针吸活检临床应用

    作者:季鹏

    本院于1998年1月—2002年5月期间收治肺部占位性病变24例,均行经皮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现就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和技术要点初步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4例均经过常规胸片体层或支气管镜、痰检而不能确定病变性质。其中男性12例,女性12例,年龄……

  •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在AIDS相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农恒荣;苏楠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穿刺活检(UGNB)在艾滋病(AIDS)相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根据临床医师要求,由介入超声医师对AIDS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病人完成穿刺活检操作,对这些病人不同脏器或部位的病变实施UGNB,并送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共有216例病人接受了UGNB,穿刺活检总成功率为98.1%(212例),失败率为1.9%(4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5例).经过UGNB绝大多数病例得到明确诊断;参与UGNB的医务人员无一例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结论 对AIDS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的病人实施UGNB,安全简便,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UGNB对AIDS相关疾病的早期定性病理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 前列腺癌骨及精囊转移的MRI诊断研究

    作者:王润强;涂文彬;张海莲;朱友义;李天云;章军建

    目的:分析MRI(磁共振成像)在诊断前列腺癌骨及精囊转移的临床价值,以期找到更为准确可靠地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和精囊转移的诊断方法,为前列腺癌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可靠数据支持.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核素骨显像(骨扫描)检查,符合穿刺活检指征.穿刺活检前行MRI前列腺及周围组织、盆腔、脊柱扫描检查,后行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以前列腺系统行穿刺活检及骨穿刺活检为金标准,分析MRI扫描检查诊断前列腺癌骨及精囊转移的准确性、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穿刺活检共诊断出前列腺癌骨转移10例、精囊转移8例,共17例前列腺癌患者发生转移;MRI诊断出骨转移11例,精囊转移10例.MRI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和精囊转移的灵敏度为76.19%,特异度为95.74%,准确度为89.71%.结论:MRI对于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和精囊转移阳性患者,结合穿刺活检,降低前列腺癌患者行前列腺系统穿刺检查和骨穿刺活检的有效性,降低患者实施无谓穿刺活检的几率,提高诊断的精准度.

  • 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中血清高敏 C 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松;王行环;熊涵楚;肖和;王刚

    目的:分析并探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血清高敏 C 反应蛋白(hs -CR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275例。病理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178例,病理诊断为 PCa 患者97例。检测患者 hs -CRP 含量及其他各项指标含量。结果:BPH 患者 hs -CRP 为(1.24±0.37)mg/L,PCa 患者 hs -CRP 为(3.21±0.89)mg/L。PCa 患者 hs -CRP明显高于 BPH 患者。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hs -CRP 升高(大于3mg/L)患者93例,其中 PCa52例,穿刺阳性率为55.91%。hs -CRP 正常(小于等于3mg/L)患者182例,其中 PCa45例,穿刺阳性率为24.73%。hs -CRP 升高穿刺阳性率明显升高。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年龄、tPSA、TPV 和 hs -CRP 是影响前列腺穿刺阳性率的独立因素(P <0.05)。结论:血清高敏 C 反应蛋白是影响前列腺穿刺阳性率的独立因素,当血清高敏 C 反应蛋白升高时,穿刺阳性率明显升高,对于疾病诊断具有提示作用。

  •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联合血清PSA指标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雷星辉;车兴奎;刘咏松;何涛;马强;张婕

    目的:分析经直肠超声(TRUS)前列腺穿刺活检联合血清PSA指标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8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纳入研究检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行TRUS前列腺穿刺活检.观察总PSA(T-PAS)、游离PSA(F-PSA)、F/T-PSA及PSA密度(PSAD)在不同前列腺疾病组及不同超声分型前列腺癌中的水平,分析不同前列腺癌分型在超声下的图像特征.对比非癌症组与癌症组血流分级.结果:前列腺癌组T-PAS、F-PSA、PSAD水平为3组高,F/T-PSA为三组低.结节型、隐匿型组T-PSA、F-PSA、PSAD均低于弥漫浸润结节型和弥漫浸润型;前列腺癌组血流分级2、3级率(69.23%)均高于非前列腺癌组(14.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ll P <0.05).结论:血清PSA联合直肠超声前列腺疾病有利于区分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帮组分型,有重要诊断价值.

  • 上颌窦黄色肉芽肿一例

    作者:刘雄;张国华;罗花南;李湘平

    患者男,35岁.2006年9月因右侧颌面部肿胀3年,加重伴脓涕2个月入院.内镜下见右侧中鼻道脓性分泌物.右侧上颌窦前外侧壁及右侧唇龈沟隆起,质硬.CT提示右侧上颌窦占位病变,呈膨胀性生长,密度不均,伴骨质破坏,未累及其他鼻窦,考虑内翻性乳头状瘤(图1).上颌窦穿刺活检提示为坏死组织.入院后全身辅助检查未见异常,在全身麻醉下行右侧上颌窦根治术,术中见上颌窦前壁灰褐色干酪样组织,向外侧直至上颌窦外侧壁,质地脆,前壁及外侧壁骨质破坏,取出坏死病变组织送冰冻检查,清除上颌窦腔病变组织后内镜下见钩突、上颌窦内侧壁部分破坏,上颌窦开口为息肉样病变阻塞,去除窦口病变组织,充分开大上颌窦自然口.冰冻组织病理报告为胆固醇结晶,遂将上颌窦外侧壁及唇龈沟病变组织连同部分病变骨质完全去除.

1144 条记录 10/58 页 « 12...78910111213...575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