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野生和栽培芍药植株形态特征与光合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秋玲;魏胜利;王文全

    目的:对野生和栽培芍药植株形态特征和光合生理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从形态和生理生态特性的角度找到赤芍和白芍的差异,为二者是否存在种内变异分化找到进一步的证据.方法:以野生芍药和栽培芍药的根茎作为无性繁殖材料进行栽培试验,在其生长期测定二者的植株地上部分形态指标、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和光合色素含量.结果:在形态特征方面,野生芍药和栽培芍药的9项地上部分形态指标中,叶片数、叶长、叶宽、顶生小叶长4个叶部形状具有显著差异,野生芍药的发枝数、株高、株幅、地茎、叶片数、叶长、顶生小叶长、顶生叶宽共8个形态指标均较栽培芍药群体内变异程度大.在光合生理特征方面,野生芍药的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CO2饱和点(CSP),CO2饱和净光合速(Pm)均显著高于栽培芍药;而表观量子效率(AQY),CO2补偿点(CCP),羧化效率(CE)及光合色素含量则显著低于栽培芍药.结论:野生和栽培芍药在叶部形态和光合生理特征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 腰椎椎基静脉孔的 CT 多平面重组观测

    作者:康小燕;薛咏春;王星;刘路;张少杰;李志军

    目的:探讨 CT 影像观测下腰椎椎基静脉孔(BF)形态及不同椎体间 BF 的差异。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行腰椎 MSCT 检查的18~55岁健康成人的30例 CT 扫描数据,观察腰椎 BF 的形态,运用 Mimics 16.0在各节段多平面重组图像上测量 BF 宽(BFW)、深(BFD)、高(BFH)的绝对值。结果在观察的30例150个 L1~ L5椎体中, BF 近似梯形或三角形者占84.6%(127/150),矩形占10.0%(15/150),不规则形占5.4%(8/150);其中 BF 内部出现骨性间隔占8.0%(12/150)。 BFW 值总体随椎序增长呈平缓递增趋势,小值位于 L1,大值位于 L4;L1与 L3~ L5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1),其余椎体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 BFD 值总体走势呈递增趋势,小值位于 L1,大值在 L4;L1与 L2~ L5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L2与 L3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其余椎体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 BFH 值总体走势呈“波浪型”趋势,小位于 L5,大值位于 L4;L1~ L4与 L5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1)。结论人体腰椎均存在BF,主要有三角形、矩形和不规则形3种形态,且腰椎 BFW 总体随椎序增长呈平缓递增趋势,BFD 总体走势呈递增趋势,BFH 总体走势呈“波浪型”趋势。本研究结果为临床手术及影像学检查提供形态学依据。

  • 中国全新世女性下颌骨测量性状的时代变化

    作者:李海军;陈峰;张一丹;戴成萍

    目的 通过对全新世215例成年女性下颌骨的测量项目的对比分析,探讨女性下颌骨测量性状的微观演化问题.方法 对23个下颌骨测量性状进行测量,并运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各时代测量性状数据进行均值计算和不同时代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结果 从新石器时代经过青铜铁器时代到现代,下颌骨趋向于缩小.在不同的时代阶段,下颌骨各个性状的表现特点和变化幅度亦不相同.下颌体厚度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新石器-青铜铁器时代,下颌骨大体尺寸的缩小、下颌体高的减小主要发生在青铜铁器-现代.下颌骨的时代变化首先体现在下颌体厚度上,然后才是下颌骨的大体尺寸和下颌体高.结论 全新世女性下颌骨仍在进化,女性下颌骨的演化特点和趋势与男性下颌骨相似.

  • 孤雌生殖长角血蜱各虫期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作者:杨彩明;杨光友;谢幼新;吴开波;贾小勇

    用扫描电镜对采自四川地区孤雌生殖的长角血蜱的各期虫体及虫卵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结果:雌成蜱的口下板齿式4|4或4-5|5-4,多孔区小孔30~35个,两多孔区的间距为孔区长径的2倍,气门板"D"字状,肛毛5对;若蜱齿式2-3|3-2,须肢第3节背面后缘无刺,无多孔区和生殖孔,气门板亚圆形,无气门斑,肛毛3对;幼蜱齿式2|2,无气门板,肛毛1对,无肛后沟,爪垫明显超过爪长的2/3.各期虫体的哈氏器结构基本相同,但成蜱前窝内感毛7根,而若蜱、幼蜱均为6根.卵表面光滑无特殊结构.首次观察到孤雌生殖长角血蜱成蜱气门板腹面前方有7、8个小孔,肛瓣下方有密集成带的小刺以及十几个气孔样物.

  • 应用中性红显示幽门螺杆菌染色的探讨

    作者:宁琦;田玉旺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MALT瘤(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有关.诊断HP有不同的方法,如尿素酶、13C呼吸实验及血清HP抗体检测,这些实验敏感性较差,且不能对胃的形态特征进行评价.在日常工作中,为了明确有无HP感染常采用组织切片特殊染色,如硝酸银(W-S法)和Giemsa染色等,然而,应用中发现这些方法尚有不足之处.为此,我们根据Hp的结构特点,采用中性红染色,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 前列腺癌活检的病理诊断

    作者:金行藻;周晓军

    结合个人经验及目前的文献,对前列腺癌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关问题进行阐述.主要从前列腺癌的免疫标记、相关病变、镜下形态特征、侵犯和转移特点、癌与良性增生的鉴别5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 黄粉虫养殖盒中孳生酪阳厉螨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宋红玉;孙恩涛;湛孝东;王少圣;李朝品

    目的 了解黄粉虫养殖环境中孳生的螨类,不同种螨类间的相互关系及酪阳厉螨的生物学特性. 方法 实验室人工养殖黄粉虫.从养殖盒中采集100份饲料样品,过筛后分成黄粉虫及筛内阻留物和细粒混合物两部分,并进行螨类分离、计数、鉴定和制片;从养殖盒饲料中挑取伯氏嗜木螨和酪阳厉螨成螨若干只,置于放有少量麦胚和黄豆粉的培养皿中饲养,显微镜下观察两种螨间的相互关系及酪阳厉螨的形态特征和食性. 结果 100份标本中检出8种螨,隶属于4科6属,总密度为490只/g饲料.显微镜下观察酪阳厉螨成螨在混合饲料饲养条件下可摄食麦胚、黄粉虫皮壳、死亡的黄粉虫成虫、黄粉虫的蛹和幼虫,同时还捕食伯氏嗜木螨的幼螨和成螨.酪阳厉螨雌螨较大,体长640~740 μm,椭圆形,黄褐色,胸板向后延伸至Ⅲ足基节中央,具刚毛3对,胸后板毛靠近胸后板和孔;生殖板似瓶颈状,具刚毛一对;肛板三角形,具刚毛3条;背板网纹状;气门板游离于腹面两侧后方,气门发达具气门沟,气门沟向上延伸至足Ⅰ基节前方;盾间膜位于肛板和生殖板的两边,有7对刚毛.雄螨较小体长460~570μm,腹面覆以全腹板;胸区具刚毛4对,气门沟板前端与背板愈合,气门沟延伸到足Ⅰ基节中央,螯肢趾无齿,钳齿毛细而长,足Ⅳ膝节具后侧毛2条. 结论 黄粉虫养殖盒中螨类污染严重,优势螨酪阳厉螨与伯氏嗜木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竞争关系,前者捕食后者.

  • 肠道蝇蛆病误诊1例

    作者:杨晓红杨晓红

    患者,男,43岁。自1997年8月中旬,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脐周隐痛、腹泻(每日2~3次)、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体温38℃左右。曾被诊断为“细菌性痢疾”,经抗感染治疗,无效。后疑诊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半月后,患者送粪便来本院检查。  从排出的粪便中,发现有白色、活动或不活动的小虫,长者约10 mm,短者约4 mm。根据其后气门的形态特征,经鉴定为麻蝇科幼虫。用甲苯咪唑治疗,症状逐渐消失。  目前国内报道的肠道蝇蛆病例数较少,加之该病无特殊临床表现,没有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极易误诊。  肠道蝇蛆病只有依靠病原体的检查,方可确诊。部分检验室人员不熟悉蝇蛆形态,在粪便检查中又不属于常规检查的范围,很易漏诊。肠道蝇蛆病可能是人误食了含有蝇卵或蝇幼虫的食物、腐肉或腐烂水果,则幼虫可在肠内生长发育,然后随大便排出或在肠腔内化蛹后排出。另外,在野外大便或赤身睡眠时,蝇在肛门附近产卵或产幼虫,侵入肠内引起。该患者未曾在野外留宿,很可能通过不洁的饮食而感染。因此改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清除蝇蛆的孳生场所,发动群众杀灭成蝇是预防的关键。

  • 灵芝孢子与几种吸虫虫卵的形态特征及鉴别

    作者:廖远泉

    粪便标本中检出的灵芝孢子与寄生于人体的某些吸虫虫卵十分相似,常常引起误诊.本文阐述了灵芝孢子与华支睾吸虫、猫后睾吸虫、异形异形吸虫、横川后殖吸虫等吸虫虫卵的形态学特征及鉴别要点.

  • 广东省吴川红火蚁的形态特征及其鉴别

    作者:林立丰;段金花;卢文成;易建荣;张贤昌;蔡松武

    目的了解广东省吴川红火蚁的基本形态特征及其与其他国家入侵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的异同,初步建立其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实地调查和实验室显微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观察广东省吴川红火蚁蚁巢和各个虫态的基本形态特征.结果广东省吴川红火蚁卵、幼虫、蛹、成虫的基本形态特征及成虫的鉴别特征用图片的形式给出.蚁巢中可见蚁后、工蚁和兵蚁,生殖季节可见雌雄婚飞蚁;成熟蚁巢为蜂窝状,并突出地面形成高大蚁丘,随机测量30个,平均高(26.00±7.42)cm,平均直径(82.00±41.04)cm.结论广东省吴川发现的红火蚁与我国台湾省、美国等地入侵红火蚁形态特征极为相似,形态学鉴定为入侵红火蚁.

    关键词: 红火蚁 形态特征
  • 两种人体蠕形螨各期形态结构的比较与动态观察

    作者:赵亚娥;郭娜;李琛;卢朝晖

    目的 比较两种人体蠕形螨的各期形态结构特征以及活动性.方法 采用挤压涂片法和透明胶纸粘贴法获取蠕形螨,在数码显微镜Motic DM B5软件系统下动态观察,然后进行拍摄和测量.结果 对两种人体蠕形螨发育过程各个时期的形态特征和活动性进行了动态展示和描述.对比观察发现两种人体蠕形螨发育过程基本相似,均有卵、幼虫(3对足)、若虫(4对足)和成虫4期.由于毛囊蠕形螨若虫期有一次蜕皮,将其又分为前若虫和(后)若虫两期,前若虫较(后)若虫短,基节骨突不清.两种蠕形螨各期形态差异均较大,其活动性除虫卵外,各期均可见足和颚体活动,室温较高时(20℃以上)虫体运动活跃,移动明显.两种蠕形螨成虫末体变异也较大.另外,首次在水镜下拍摄到毛囊蠕形螨雌虫肛道(门).结论 两种人体蠕形螨均分为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期,各期形态结构差异明显,易于鉴别;幼虫、若虫和成虫均具有明显的活动能力.两种人体蠕形螨似有亚种存在.

  • 大连海事大学修船厂发现黑家鼠

    作者:樊德海;邵春棋;杜山

    大连海事大学码头主要用作停靠学员实习船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于1982年又扩建了修船船坞,接受国内外小型船舶检修工作。作者等近曾在船厂码头生活区捕到2只黑家鼠,据查阅东北三省动物名录,除大连港有过泊来种的报告外,其他各地均未有该鼠栖息的报道。模式标本存放在大连“全国媒介生物培训中心”标本室。对其形态特征描述如下: 黑家鼠 R.rattus rattus Linnaeus,1758 ♀鼠形态特征:体重145g,体躯长185mm,尾长195mm,耳长24mm,且大半透明,前折可达眼缘,后足长35mm,前足掌垫5个,后足掌垫6个,尾部鳞环明显,尾基部生有极细的长毛,乳头5对,胸2对,鼠鼷3对。 毛色:背毛纯黑色略带光泽。背部毛根呈灰石板色,前后足背毛黑褐色,肤毛铝灰色,背腹部毛色分界不明显,尾毛上下一色,前额及身体各处生有少数白色细毛。

  •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蚊虫分类中的应用

    作者:杨东升;邓兵

    在蚊虫分类中,长期以来都是以形态特征作为分类的依据,然而许多复合体的相继发现,亲缘种的存在,使得单纯的形态分类学无法对其进行鉴别.

  • 多乳鼠--拉沙热的传播媒介

    作者:郑剑宁;裘炯良;蔡高宏;蒋伯敏

    多乳鼠仅出现在热带非洲,是传播拉沙热的重要媒介.拉沙热是由拉沙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记载,但直到1969年在尼日利亚的拉沙镇首次分离出病毒而得名.该病传染性强,病死率较高,主要在中非、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刚果、几内亚、马里和塞内加尔等国有暴发性流行.近年来英国、德国、荷兰等也多次发现输入性病例.目前,它已成为新的国际性传染病,美国、加拿大、日本及欧洲诸国已对其采取卫生检疫措施.为防止该病传人我国,笔者从多乳鼠的种类、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传播疾病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 蜚蠊的鉴别诊断 ( 续 )

    作者:费守华

    2.6 我国室内蜚蠊主要种类形态描述蜚蠊虽然种类较多,但绝大多数种类营野栖生活,仅少数种类栖于室内.根据已有资料和全国各地调查结果,我国室内蜚蠊种类已发现有18种: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澳洲大蠊Periplaneta australasiae、黑胸大蠊Periplaneta fuliginosa、褐斑大蠊Periplaneta brunnea、日本大蠊Periplaneta japonica、淡赤褐大蠊Periplaneta fallax、斑蠊 Neostylopyga rhombifolia、丽郝氏蠊Hebardina concinna、金边土鳖Opisthoplatia orientalis、广纹小蠊Blattella latistriga、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拟德国小蠊Blattella lituricollis、蔗蠊Pycnoscelus surinamensis、冀地鳖Polyphaga planeyi、中华真地鳖 Eupolyphaga sinensis、云南真地鳖 Eupolyphaga limbata、西藏真地鳖 Eupolyphaga thibetana 、京都亚洲蠊Asiablatta kyotens;其中常见种有6种:美洲大蠊、澳洲大蠊、黑胸大蠊、褐斑大蠊、日本大蠊、德国小蠊.下面对我国室内蜚蠊6个常见种的形态特征予以描述:

  • 基于形态特征和k均值聚类的黄斑检测与定位

    作者:曹新容;林嘉雯;薛岚燕;余轮

    彩色眼底图像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眼科相关疾病的辅助诊断和筛查.眼底图像中的黄斑区域检测和中心定位是眼科疾病分级、诊疗的重要步骤.提出一种有效检测与定位黄斑的方法,通过分析黄斑的低亮度和趋于圆形的形态特征,可以不依赖视盘和血管信息,在二值化眼底图像中实现黄斑检测,确定黄斑区域.改进k均值聚类方法,引入图像的空间信息,优化聚类对象,获取黄斑的边缘信息,实现黄斑中心的有效定位.在公开的眼底图像数据库上验证方法的性能,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正常和存在病变的眼底图像的黄斑中心有效定位,可达到96.11%和92.12%,平均准确率达到93.92%.实验表明,提出的基于形态特征和k均值聚类的黄斑检测与定位方法简单、高效,对眼科疾病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有实用价值.

  • 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与细支气管肺泡癌

    作者:张志尧;徐美林

    呼吸系统疾病亦存在交界性病变,准确诊断尚存在问题,随着病理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方法研究和应用,并结合临床分析对肿瘤的发生学、生物学特性以及良、恶性的诊断,有了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肺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肺癌各种组织类型中,腺癌是主要类型之一,近年研究结果证实[1]腺癌已逐步取代了鳞状细胞癌的地位.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lung carcinoma,BAC)为腺癌的一个特殊类型,与普通的腺癌不同,它分为3个亚型:(1)粘液上皮型(或称分泌型),(2)细支气管上皮型(或称非分泌型),(3)炎性硬化型(或称低分化型).BAC的肿瘤细胞生长于原有的肺泡壁上,保持肺泡结构为其特征.与其他支气管源性肺癌相比有所不同,BAC具有其固有的组织起源和形态特征.追溯其组织起源、发病机理,对于早期BAC的诊断、治疗及其预防是极其重要的.

  • 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及其在病理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周小鸽;谢建兰;金妍;郑媛媛

    现代淋巴瘤的诊断是建立在综合性原则基础上的,即综合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做出诊断,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接近正确的诊断.而单一的"金标准"是不存在的(如纯形态或分子遗传学指标等).目前与淋巴瘤诊断有关的信息一般包括形态特征、免疫表型(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学)、分子遗传学特点和临床表现这4个方面[1-2].形态学是淋巴瘤诊断的基础,其他几方面的信息都不应离开形态独市做出诊断;免疫表型是淋巴瘤诊断不可缺少的依据;分子遗传学是部分疑难病例和特殊类型淋巴瘤诊断的重要依据;而临床信息有利于淋巴瘤的诊断和淋巴瘤类型的确定.

  •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与癌

    作者:来茂德

    结直肠增生性息肉是一类具有典型"锯齿状"形态特征的病变,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病变,不会恶变.随着内镜的广泛应用,病理学家发现了一系列相关病变,这些病变以具有锯齿状组织学形态为特征,呈一个连续的谱系,有明显的异质性,具有特殊的分子改变,其生物学行为既不同于经典的增生性息肉又不同于普通腺瘤,呈现一条与肠癌发生相关的所谓锯齿状通路(serrated neoplasia pathway).为了能进一步认识这类病变的性质,本文就其形态学特征、分类以及分子发生机制作一概述.

  • 套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的变异

    作者:刘勇

    套细胞淋巴瘤根据形态特征可分为经典型和变异型.经典型主要表现为中小淋巴细胞单一性增生、不规则核和核仁不明显;变异型主要包括母细胞性套细胞淋巴瘤和多形性套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通常具有更强的侵袭性.套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为表达全B细胞抗原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通常CD5+、CD10-、CD23-和FMC7+.

323 条记录 2/17 页 « 12345678...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