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无创性冠状动脉检查的新纪元
一、64层螺旋CT(MSCT)使无创性冠状动脉成像真正应用于临床自20世纪60年代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问世以来,这种有创的技术一直被认为是冠状动脉成像和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是,近年来,随着各种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影像专业的学者对无创性冠状动脉成像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止.
-
关注泌尿系统影像学研究的进展
泌尿系统影像学是历史长的影像诊断技术之一,先应用水溶性对比剂进行X线造影检查的即是静脉尿路造影(IVP).随着影像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展与设备的不断创新,近几年来,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泌尿系统影像学都出现了可喜的进展.其中有2个方向值得我们注意,一是泌尿系统的功能影像学研究,二是更精细的形态学研究.许多作者的研究工作也开始由临床经验总结转为探讨性与实验性研讨.
-
保障我国心血管影像学技术规范化健康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地推动了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目前以CT和MRI为代表的无创性新技术彻底改变了过去以X线平片和心血管造影为主体的普通心血管放射学的诊断模式,显著提高了心血管的诊疗水平[1-2].从简单的投影到二维截面图像,进而到三维图像;从结构到功能,从解剖到组织和分子显像,人们仿佛置身在真正的“透视”时代.
-
眼部病变影像诊断的分析思路及策略
尽管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疗行为的逐渐规范及司法鉴定的需要,影像学在眼部的应用越来越多[1-2,6-43][3]41-88[4]1-85[5]441-654,但眼部影像学在我国医院的普及程度还不高,检查和诊断也不够规范,明显影响了眼部病变的诊断和治疗[1-2].为了帮助提高眼部影像学的检查和诊断水平,归纳总结了眼部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与注意事项、分析思路及策略.
-
脊柱转移癌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在影像学技术(DSA机、X线或CT等)引导下应用特殊穿刺针经过皮肤穿刺到病变椎体,然后将骨水泥注入,加固病变椎体、恢复脊柱稳定性的一种介入新技术.笔者自2004年7月开展PVP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椎体内治疗脊柱转移癌,发现局部抗肿瘤作用明显,现报道临床观察的初步结果.
-
老年人无症状性小脑出血33例
随着影像学技术在神经科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率逐渐增高.小脑病变因其部位的特殊性(幕下近脑干)而使其早期临床表现及体征的典型.有些定位体征不易检出.CT或MRI广泛应用使该病的诊断更快速准确.本文将我院自1997~2002年收治的33例小脑出血的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
高血压脑出血的多模式影像学研究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病,其病死率占脑血管病首位,因此早期明确病因意义重大[1].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并逐渐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意识障碍等.多模式影像学是指包括CT平扫、CT血管成像(CTA)、CT灌注成像(CTP)、MRI平扫、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弥散加权核磁共振成像(DWI)、磁敏感成像(SWI)在内的多种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合理选择影像学方法,优化检查流程,实现个体化治疗.
-
基于影像学技术的脉位属性形成机制研究
目的 应用现代影像学方法,即时、直观、定量研究脉位属性的形成机制.方法 选择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健康青年,采用成熟的脉位浮变、沉变无创造模方法,应用NX-8型可视化脉动信息采集分析仪、Magnetom Avanto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SONOS-1000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测定寸口桡动脉血管运动状态、血流动力学及整体循环系统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结果 脉位浮变时寸口桡动脉明显扩张,其横截面的直径和面积均明显增大,轴心位移增大,管上组织厚度变薄;桡动脉大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减小;心率加快,平均动脉压、脉压减小.脉位沉变时寸口桡动脉横截面的直径和面积均减小,轴心位移减小,管上组织厚度增大,桡动脉大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舒张期血流峰值均显著减小,阻力指数明显增大;平均动脉压、总外周阻力升高,脉压、每搏输出量减少,心指数下降.结论 脉位的形成与心脏泵血量、血管张力及外周阻力、脉管系统的血液充盈、切脉局部血管的管径及横截面积、轴心位移幅度、管上组织厚度等因素有关.
-
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4例分析
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myelinolysis,CPM)是一种罕见的脱髓鞘疾病,以往仅见于尸检病理诊断,被认为是致死性的疾病.随着CT、MRI等影像学技术的普及,CPM的生前临床诊断已成为可能,对CPM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治疗也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4例CPM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讨论.
-
放疗后诊断脑坏死的影像学技术分析
脑肿瘤是典型的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不论良恶性,不管原发或者转移,由于脑肿瘤的位置以及生长的特点,大多数颅部肿瘤的手术,手术过后辅以放射治疗。放疗主要的作用是杀死病变的脑组织,但同时又会造成肿瘤周围脑组织受到放射性破坏,据相关文献,2年内术后放射性脑坏死发生率,国内是80.0%[1-2]。当然,不同的颅内肿瘤特点不同,鼻咽癌的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率为2%~10%[3-5]。而恶性胶质肿瘤的术后再次发生率也很高,高度恶性的复发率是更高[6-7]。因此,放射科医生就会有这样的问题:放疗后,患者有复发症状,与放射性脑坏死如何分辨。下面就放射性脑损伤以及肿瘤复发的影像学技术鉴别作简要分析。
-
影像学技术在诊断病理性子宫出血中的应用
进入20世纪90年代,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SIS、MRI等,使得医师对于子宫出血这种妇科常见症状的诊断变得更加容易.SIS的使用主要是针对那些需要进行子宫内膜活检的病人,同时还可以指导外科治疗,减少使用子宫镜的次数.SIS的应用已经极大地提高了子宫TVUS检查的效果.对于子宫肌层的各种情况,单独使用TVUS常不能获得满意的影像,而SIS则可以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的增强显像.
-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放射影像技术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影像学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68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经过及相关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资料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作用.结果 64例均一次手术顺利取出异物,另有3例未发现异物,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情况发生,1例术前异物移位窒息死亡.3例未发现异物患儿中,2例为术前自行咳出且术前未行影像学检查,1例术后诊断为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气管、支气管异物具有辅助诊断价值,但影像学检查结果不能作为是否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的绝对依据.
-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65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十二指肠镜及影像学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诊断率不断提高,有关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胰胆疾病关系的报道逐渐增多.我院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65例,其中并发胆石症49例,现对其临床资料做一分析.
-
影像学技术在肺泡复张检测中的应用
肺泡复张是指不含气体的肺泡在正压通气下重新开放的过程,它在呼吸过程中使肺保持开放状态[1],通过增加肺容量,肺泡复张可使肺通气增加气体交换.
-
肝脏良性肿瘤的诊治进展
临床上肝脏良性肿瘤较恶性肿瘤少见,占肝脏肿瘤的10%~14%,有些类型还甚为罕见.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普及,以及肝脏病理学技术的发展,肝脏良性肿瘤的发现率也逐渐提高.除了肝血管瘤、肝腺瘤(HA)、炎性假瘤(IPT)外,尚有肝错构瘤、畸胎瘤、脂肪瘤、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等,尤其是近年来局灶性结节增生、炎性假瘤的发现率明显升高[1].我们就肝脏良性肿瘤近年来的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
新型边缘性脑炎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边缘性脑炎(limbic encephalitis,LE)系指可累及海马、杏仁核、岛叶及扣带回皮质等边缘结构,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以近记忆缺失、精神行为异常和癫痫发作等为特点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疾病。以往通常认为 LE 是由肿瘤的“远隔效应”所致,近年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对相关抗体认识的提高,LE 的概念被重新定义。现根据目前相关研究对新型 LE 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希望提高该病在临床的诊断率,减少误诊及漏诊率。
-
老年人糖尿病并发小灶脑干梗死70例临床分析
随着影像学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老年人糖尿病并发无症状脑干梗死的确诊率逐渐升高.
-
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29例分析
肝门部胆管癌是肝外胆管癌的主要类型,其生长缓慢,起病隐匿,易于侵犯肝门区重要的血管和肝实质引起远处转移,解剖及毗邻关系复杂,且早期的诊断较困难.对于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是主要的治疗原则,但由于其解剖难度大,手术中常忽略整块切除或根治性切除.故手术切除率低,病死率高,长期生存率低[1].随着影像学技术和外科技术的进步,手术切除率不断提高,但根治性切除率依然不高.为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根治性切除率,现对我院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29例肝门部胆管癌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
表现为大脑半球病变的桥脑梗死临床分析
桥脑梗死主要表现为脑神经症状(第Ⅴ、Ⅵ、Ⅶ、Ⅷ对颅神经)、长束症状及小脑症状,从而临床表现为如下桥脑病变综合征:闭锁综合征、Millard-Gubler综合征或Foville综合征、Raymond-cesten综合征等.近年随着影像学技术MRI的应用,很多影像学证实为桥脑梗死,并未表现上述典型的综合征,却主要表现为一侧大脑半球损害的特点:病灶对侧肢体的运动障碍,伴或不伴有感觉障碍.
-
NSE、S100B蛋白在CNS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目前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损伤的诊断主要依靠CT、MRI、DSA等影像学技术,这些技术在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脑梗死、脊髓炎等直接导致CNS损伤的疾病中能明确的找到病灶,判断损伤程度,如果进行连续观察还可以客观地评估预后,但是,临床尚存在许多间接导致CNS损伤的情况,如:心肺复苏、体外循环、肺性脑病、惊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影像学检查往往难以准确地判断中枢神经的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