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肺复苏患者临床特点及复苏成功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作者:傅伟强;陈亚想;潭志雄;陈洋

    目的 研究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复苏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急救中心收治的248例心跳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心肺复苏并观察复苏成功率,分析复苏成功的影响因素.结果 复苏成功20例,复苏成功率8.06%.心肺复苏成功组患者的年龄低于失败组,心肺复苏开始时间、电除颤开始时间短于失败组,目击者现场心肺复苏例数多于失败组,存在心肺合并症的例数少于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x2=5.582~14.582,P<0.05).高龄、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和电除颤开始时间长、合并心肺疾病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危险因素(β=-1.852~-1.039,OR=0.115~0.242,95%CI0.052~0.329,Waldx2=12.914~21.234,P<0.05);目击者进行现场复苏是心肺复苏成功的保护因素(β=1.784,OR =3.596,95%CI 2.764~4.512,Wald x2=9.385,P<0.05).结论 心肺复苏的成功率较低,年龄、治疗措施开始时间、合并症情况、现场复苏情况会影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 冠心病重度心衰伴心室分离一例报告

    作者:张艳;钟书辉;王家昆;贝筝;王兆玉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8岁,因重度气喘、端坐呼吸,门诊以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而急诊入院.入院体检:BP 85/56 mmHg,面色苍白,端坐位,叩心界向左重度扩大,听心律不整,双肺可闻及中水泡音,均达中野,X线胸片所见心脏重度扩大,伴有肺淤血及水肿.诊断: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充血性心衰,急性左心衰;高血压病3级;陈旧性脑梗死.入院当晚10时,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呕吐后呼吸、心跳骤停.经抢救后心肺复苏,心电监护显示严重心律不齐.

  • 环甲膜切开术与呼吸道急救

    作者:董学武

    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师、患者及其家属所认同.它不仅可以迅速解除喉阻塞,而且能有效解除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利于危重患者的呼吸功能的恢复[1],使不计其数的患者转危为安.然而在临床上有时会突然遇到患者因喉阻塞、呼吸道分泌物阻塞而窒息、心跳骤停,面部及口唇发绀,甚至陷入昏迷状态,此时急需疏通呼吸道.

  • 超长心肺复苏成功1例分析

    作者:吴英林;赵晓琴

    心跳骤停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和家属低接受率的特点[1],涉及经济和社会的一系列问题,是危重病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的现代心肺复苏技术, 经过 40多年的发展,医疗技术和设备有了飞速的进步,心肺复苏(CPR)技术水平日渐完善,但心跳骤停 (CA)患者的存活率并没有显著提高.近年来,随着心肺复苏术的成熟和普及,超长心肺复苏成功的报道日益增多,针对特殊病因、特殊情况的超长 CPR逐渐受到重视.现将本院治疗的1例超长CPR并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 心血管病病人围术期心跳骤停原因分析与心肺复苏

    作者:卿恩明;李秋霞;王学勇;王成彬;王义军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病人围术期心跳骤停的原因和总结心肺复苏成功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心血管病病人心跳骤停的原因,并总结心肺复苏成功经验.结果15例病人复苏成功,5例死亡.心跳骤停的原因为急性心包填塞、大血管破裂、急性心肌梗死、严重酸血症和低钾血症、麻醉深度不够疼痛刺激、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后移植血管闭塞.复苏成功的经验是对无气管插管的心跳骤停病人立即施行气管插管,坚持胸外按压和机械通气,大剂量肾上腺素的应用.结论心血管病病人围术期心跳骤停的原因较多,如果能及时发现,针对原因处理,复苏容易成功.

  • 心肺复苏成功30例体会

    作者:徐敏

    心肺脑复苏(CPCR)是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重要有效措施,其成败关键与开始抢救时间密切相关.即使在条件好的监护室,一旦发生也要毫不犹豫地迅速胸外心脏按压,争分夺秒地建立有效呼吸和血液循环.现结合我科一年来复苏成功的30例患者探讨如下:

  • 46例人工流产综合征的预防体会

    作者:孙洪艳;王晓颖

    人工流产综合征(以下简称人流综合征)是指在人工流产术(以下简称人流术)过程中常出现的病理现象,表现为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减慢等症状.轻者大都于手术停止后逐渐恢复,但重者可致心跳骤停.

  • 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跳骤停的抢救与护理

    作者:王燕霞;陈秋芬;万海静

    我院近日收治了一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引发心跳骤停患者,经医护人员30天积极救护痊愈出院.现将救护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

  • 1例青霉素过敏致心跳骤停的急救与护理

    作者:唐丽辉

    总结了1例青霉素过敏导致心跳骤停后完全治愈的急救与护理.主要包括急症应激护理、基础护理、各种抢救仪器的应用、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认为急症病人的综合急救技术、护理及抢救仪器设备的熟练应用是急危重病人被成功救治的重要保证.

  • 心肺复苏的抢救及护理

    作者:章晓玉

    心脏骤停的抢救已成为当今医务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在抢救过程中,只有医护间的紧密配合,才能争分夺秒地抢救病人的生命.心肺复苏(CPR)是抢救心跳骤停的重要措施,迅速准确判断且抓住心跳呼吸骤停5min抢救的佳时间,是提高心肺复苏(CPR) 成功的重要环节.如何在5min内进行积极有效的抢救是CPR成功的护理关键.

  • 院前急救中连续胸外按压与间断胸外按压临床效果与生存预后的比较

    作者:丰建胜;楼炳恒;陈毓

    目的 对院外心跳骤停患者进行连续胸外按压(CCP)或间断胸外按压(ICP),回顾性比较这两种胸外按压方式的临床疗效、生存预后.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院前急救当中,因非外伤性心跳骤停、需急诊医师心肺复苏(CPR)的患者114例,将进行CCP的患者纳入CCP组(70例),将进行ICP的患者纳入ICP组(44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比较两组的临床结果.结果 相比ICP组,CCP组患者的胸外按压分数更高(0.85±0.05比0.75±0.06,t=9.868,P=0.000)、每分钟按压停顿次数更少[(3.5±1.6)次比(6.9±3.8)次,t=-10.669,P=0.000].而两组患者到达急救点至CPR启动时间、CPR持续时间、电除颤次数、送往医院前气道建立人数、气管插管时间、各种急救药物的使用情况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比ICP组,CCP组患者转移到医院的人数更少(42.8%比56.8%,χ2=0.198,P=0.032)、自主循环恢复(ROSC)人数更少(28.5%比47.7%,χ2=0.191,P=0.038)、复苏成功率更少(20.0%比38.6%,χ2=4.470,P=0.029)、出院存活人数更少(8.6%比22.7%,χ2=0.487,P=0.041).两组患者ROSC时间、1个月存活人数、半年存活人数、神经功能预后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存活的患者中,2例为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1例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例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1例为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从心跳骤停到CPR时间每增加1 min,患者出院后180 d内死亡风险增加4.7%(HR=1.047,95%CI=1.003~1.093,P=0.034),从CPR到ROSC间隔的时间每增加1 min,患者出院后180 d内死亡风险增加2.1%(HR=1.021,95%CI=1.003~1.038,P=0.020),格拉斯哥评分等于1分的患者比格拉斯哥评分大于1分的患者出院后180 d内死亡风险增加55.1%(HR=1.551,95%CI=1.022~2.355,P=0.039).结论 从心跳骤停到CPR的时间间隔越长、从CPR到ROSC的时间间隔越长、格拉斯哥评分等于1分是患者出院18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CCP对院前急救患者的临床生存预后可能并不优于ICP.

  • 心跳骤停15min抢救成功1例

    作者:王锦纹;许玉韵;王显;王长华;和渝斌;张建;胡大一

    1 资料患者男,68岁.因持续性心前区疼痛伴胸闷5 h,呼吸、心跳骤停15 min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前5 h饮酒后出现心前区疼痛,伴胸闷,大汗,呈持续性,在当地医院查心电图示Ⅱ、Ⅲ、avF ST段弓背向上抬高,立即予尿激酶溶栓,溶栓2 h后患者胸痛无缓解,由急救车转院,途中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心跳骤停,立即行胸外按压,15 min后到我院急诊,患者血压测不到,无自主呼吸,心电图示室颤,立即予电除颤,急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恢复窦性心律,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入院时查体:神志不清,双瞳孔光反射迟钝,BP 130/80 mmHg,口唇紫绀,双肺未闻及罗音,心界无扩大,心率82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V3r~V5r ST段弓背向上抬高约0.2~0.3 mV,TNI 19.8 ng/ml,Cr 137 μmol/L,血K 3.7 mmol/L,中心静脉压高(CVP).诊断为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

    关键词: 心跳骤停 抢救
  • 院外124例急诊心肺复苏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

    目的:分析我院院外心肺复苏的基本情况及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7年124例院外心肺复苏临床资料.结果:124例中成功复苏26例,失败98例,复苏抢救成功率21%.结论:建立急救网络和普及心肺复苏知识是在当前条件下提高急救复苏成功率简便有效的方法.

  • 成功抢救创伤出血性休克伴心跳骤停的麻醉处理1例

    作者:陈卓;夏建国;刘俐敏

    目的 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麻醉处理.方法 对因车祸致腹部闭合性损伤半小时的男性患者,门诊以腹部脏器破裂收入院抢救治疗,拟行急诊手术,术中输血输液,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酚丁胺维持患者循环稳定,并行气管冲洗.术后患者清醒后拔出气管导管,送回ICU病房,作进一步治疗.结果 患者10min后自动苏醒,自主呼吸恢复,经30d住院治疗痊愈出院.结论 麻醉时积极有效地补足血容量,维持循环功能稳定至关重要.

  • 慢性肾衰竭高钾血症致心跳骤停1例抢救体会

    作者:王海霞;孙静静;王林森;邱宏

    对1例慢性肾衰竭高钾血症发生心跳骤停患者实施抢救,经多科协作,抢救成功.总结慢性肾衰竭合并高钾血症患者治疗经验,血液透析是抢救高钾血症有效和快的方法.现代急诊急救应充分发挥医院整体功能.

  • 护理干预预防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5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超群;林丽珍;朱影;邓妙芬;黄琼芳

    目的 探讨急救中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35例危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包括:缩短ROSC间期、呼吸道管理、降温、重视重要器官的灌注、防止医源性感染、早期肠道营养等.观察存活出院率、病死率.结果 35例患者中有9例存活出院,存活出院率为25.71%;死亡25例,病死率为71.43%.结论 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逆转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提高存活出院率.

  • 子痫发作致心跳骤停1例治疗体会

    作者:李克芬

    患者22岁,孕2产0,末次月经2007年1月14日,孕6月开始出现下肢水肿,定期产检均无异常,入院前十天产检发现血压升高,因无头晕、眼花等症状,在门诊治疗.因出现下腹阵痛1天,以2孕0产孕39+3周头位临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重度收住院.

  • 复脉调律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疗效观察

    作者:梅红;郭勋;茆成祥;万小超;吴俊喜

    窦性心动过缓是临床常见病,指心率低于60/min,在生理情况下常见于老年人和运动员,多为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致;在病理情况下,临床上可有心悸不安、体倦乏力等表现,重者可出现阿一斯综合征,甚至心跳骤停等严重后果.笔者对吴俊喜老师及本人自2001年10月至2005年4月应用自拟方"复脉调律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68例进行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 转录因子FOXO3a在富氢液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赵琳;陈兴东;戴琼艳;张露;于攀;高宇;吴淋;段满林;除建国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FOXO3a在富氢液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72只,体重280~3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6组(n=12):假手术组(Ⅰ组)、全脑缺血再灌注组(Ⅱ组)、富氢液组(Ⅲ组)、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组(Ⅳ组)、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组(Ⅴ组)、JNK抑制剂+富氢液组(Ⅵ组).采用经食管心脏起搏诱发心脏骤停以及心肺复苏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Ⅰ组不给予电刺激及心肺复苏;Ⅱ~Ⅵ组电刺激4 min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Ⅲ组和Ⅵ组于再灌注即刻及6h腹腔注射富氢液5 ml/kg,其余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Ⅴ组和Ⅵ组于缺血前30 min经侧脑室给予10 μl JNK抑制剂SP600125,Ⅳ组于缺血前30 min经侧脑室给予等容量DMSO溶剂.再灌注后24h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随后各组随机处死6只大鼠,取全脑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CA1区病理性改变,并进行椎体细胞计数;另外6只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JNK及胞核和胞质FOXO3a表达.结果 再灌注24 h后,Ⅰ组海马CA1区椎体细胞正常,未出现神经功能损伤;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Ⅳ组椎体细胞损伤较重,神经功能损伤严重,p-JNK表达增加,FOXO3a在细胞核中表达增加;与Ⅱ组相比,Ⅲ组、Ⅴ组和Ⅵ组海马CA1区椎体细胞损伤较轻,神经功能损伤减轻,p-JNK表达降低,FOXO3a在细胞核中表达显著减少.结论 富氢液减轻大鼠全脑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抑制JNK活性,减少FOXO3a向细胞核易位,抑制其活性有关.

  • 84岁患者术毕心跳骤停抢救成功一例

    作者:王力甚;倪蓉;李芳;邹时宏;向强;李灿;沈述威;李欣

    患者男,84岁,体重71 kg.14 d前因"右斜疝嵌顿并小肠坏死"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于凌晨4时拟在全麻下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有高血压病史20年,高为20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长期口服卡托普利、尼群地平等药.有糖尿病、冠心病史10余年,4 d前查血糖为9.96 mmol/L.术前1 d 输血800 ml,心电图示"心肌损害".入室时血红蛋白77 g/L,血压175/90 mm Hg,体温36.8℃.

929 条记录 9/47 页 « 12...6789101112...464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