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化脓性胆管炎并感染性休克1例救治体会
1 临床病例患者,男,55岁.因反复上腹痛2年,加重4 h,于2006年9月28日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5.5°C,脉搏100次/min,血压135/75 mmHg,右上腹压痛.血常规:白细胞10.2×109/L,中性粒细胞0.871.B超显示:肝外胆管中上段扩张.入院诊断:梗阻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慢性胆囊炎.入院后给予头胞哌酮舒巴坦钠3 g,甲硝唑0.5 g静滴,1次/12 h.入院次日晨体温上升至39℃,血压80/50 mmHg,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明显,莫菲氏征阳性.查血总胆红素96.7 μmol/L,直接胆红素80.6 μmol/L,谷丙转氨酶299 U/L,谷草转氨酶349 U/L.
-
超声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在肝外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是用于诊断胆管癌广泛而有效的手段之一,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胰胆管疾病的新型影像诊断技术.本研究就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胆管癌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超声及MRCP的诊断价值.
-
保胆取石,胆结石治疗人性化的选择
得了胆结石要早治,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胆囊是一个附着于肝脏下、开口肝外胆管的梨形结构,由于储存一部分来自肝脏的胆汁,故称为胆囊.胆汁是由肝细胞产生的,通过肝内、肝外胆管排入肠道,帮助食物消化.胆汁里有很多东西,一般情况下呈溶解状态,就像糖或者食盐溶解在水里,如果浓度太高,有一部分就会形成结晶,然后逐步增大成团块,停留或者堵塞在胆道中,影响胆汁的流动,就形成了结石.
-
胆管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0 引言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是一种来源于肝内或肝外胆管上皮的肿瘤,在肝脏原发性肿瘤中,胆管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肝癌[1,2].其发展隐蔽,临床症状及体征出现晚,恶性程度很高.
-
胆道术后残余结石肝内外分布比例的分析
目的 从术后胆道残余结石在肝内分布比例的不同来分析术中胆道镜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8例不同来源的术后胆道残余结石在肝内外分布情况.结果 肝外胆管残余结石所占比例应用术中胆道镜组为2.8%,明显低于未应用术中胆道镜组33.3%(χ2=33.8999,P=0.0000).未应用术中胆道镜的胆道残余结石患者肝外胆管残余结石所占比例外院组和本院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0235,P=0.8782).结论 术中胆道镜应用可以直接减少肝外胆管残余结石病例数,术者不能忽视术中胆道镜的重要性.
-
肝外胆管的动脉血供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肝外胆管主要供血动脉,探讨预防术后胆管缺血的手术措施.方法:对15例乳胶灌注的尸体标本进行显微解剖,对其主要的供血动脉即胆囊动脉、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及肝右动脉的分支进行观测.结果: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发出部位距胃十二指肠动脉起始部距离为(0.89±0.23)cm(0.49~1.88cm),直径为(0.17±0.02)cm(0.12~0.21cm),发出的分支为3~5支.结论:行肝移植手术时,保留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可减少术后胆管缺血并发症的发生.
-
肝外胆管供血动脉数字化三维重建图像与传统解剖学图像的比较
目的:对比观察肝外胆管供血动脉3D重建图像与传统解剖学图像,评价其各自的优缺点。方法2012年1—12月,对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的10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10例患者的上腹部亚毫米CT扫描数据导入腹部医学图像3D可视化系统(MI-3DVS)程序化构建肝外胆管供血动脉3D重建图像,并与传统解剖学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外胆管供血动脉3D重建图像真实,立体感强,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3D空间的解剖关系观察;传统解剖学图像只能显示平面的解剖结构,表现手法单一,但可根据手术显微镜所观察的尸体标本灌注情况,还原绘制胆管周围血管丛等3D重建图像无法显示的血管。结论3D图像真实直观,能真实还原组织器官结构的本来面貌,便于学习和理解,是解剖学研究和学习的新途径,也可以为个体化胆道外科手术方案提供指导,但不能完全替代传统解剖图像。
-
大鼠肝外胆管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成纤维细胞的变化
目的了解大鼠肝外胆管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成纤维细胞的凋亡和增殖情况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时序性变化.方法检测缺血大鼠肝外胆管再灌注后1、3、24、72 h肝外胆管壁成纤维细胞的凋亡指数(TUNEL标记法)、Fas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法)以及Bcl-2 mRNA的表达状况(原位杂交法).结果缺血再灌注后1 h,成纤维细胞的凋亡指数以及Fas、PCNA和Bcl-2 mRNA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再灌注后3 h,成纤维细胞凋亡指数升高,24 h时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Fas蛋白表达与凋亡同步;PCNA表达在再灌注后3 h时已明显增强,接近峰值水平,此后一直维持较高水平.再灌注3 h时Bcl-2 mRNA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24 h迅速升高并达到峰值,此后逐渐下降.结论肝外胆管缺血再灌注早期成纤维细胞有一定程度的凋亡,但随后减弱,其增殖在早期即明显加强,且一直保持到再灌注后期.
-
肝外胆管原发性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1例
患者女性,61岁.全身皮肤粘膜黄染进行性加重1个半月.查体:肝、脾不大,胸腹腔及体表无肿大淋巴结.血象正常.B超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胰头右侧可见3.2cm×3cm占位病变.临床诊断:高位胆管癌.
-
肝外胆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后的残留结石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管残留结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5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管残留结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开腹手术22例,逆行胰胆管造影加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32例.除2例切口脂肪液化外,其余病人恢复良好,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术前检查不完善和术中操作不熟练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管残留结石的主要原因.腹腔镜下胆道镜检查可明显减少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发生,术者技术是否熟练也非常重要.
-
老年人肝外胆管和胆总管直径变化与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平均寿命随之延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各国政府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结果,到199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近1.3亿,占总人口比例的10.09%,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25.50%,届时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
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的护理
医源性胆管损伤是胆道手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医源性胆管损伤通常是指腹部手术时发生的肝外胆管意外损伤,主要发生在胆道良性疾病,尤其是胆囊切除术中,其发生率报道不一,国内报道的发生率为0.3%~0.75%[1].
-
胰头部动脉瘤超声表现1例
患者男,60岁.超声所见:肝外胆管充满点状稍高回声,肝内胆管扩张.胰头部囊实混合性回声,范围约5.1cm×5.45 cm×4.11 cm,周边呈低回声,中心无回声范围2.6 cm×3.07 cm×2.15 cm,其内可见血流为不规则动脉频谱.前缘似可见一血管与囊内相通.胰腺增大,表面不光滑,回声不均匀,胰管扩张,内径约0.78~1.2 cm.超声诊断:肝外胆管胆泥可能,胰头部动脉瘤(图1~3).
-
左肝管腺瘤1例
患者女性,36岁.因上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一天来诊,查体:上腹部剑突下有轻度压痛.超声检查:肝脏不大,形态及实质回声未见异常,右肝管无明显扩张,左肝管明显扩张,直径约为1.5cm,左叶内各级胆管亦明显扩张,于近左右肝管汇合处的左肝管内探及一1.2cm×0.9cm的等回声均匀实性占位性病变,呈椭圆形,边界清晰,部分与胆管壁有明确间隔,无声影及移动性;彩色多普勒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图1).胆囊及肝外胆管无异常.超声诊断:左肝管内实性占位性病变.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左肝管内胆管腺瘤.
-
超声诊断胆囊摘除术后肝外胆管闭锁1例
患者,女,41岁.八月前因"胆囊多发结石",行胆囊摘除术痊愈出院.二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粘膜黄染,伴腹部胀满不适,无腹痛、高热、寒战、呕吐,因黄疸呈进行性加重,大便呈陶白色,小便呈浓茶色,外院医治无效,再次来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全身皮肤粘膜重度黄染,右上腹见手术及引流管疤痕,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肝大肋下、剑下均为二指.
-
超声诊断先天性肝外胆管囊样扩张症1例
患者男,10岁.三年前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后治愈.二年来,仍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并出现黄疸,呈间歇性发作.近二月来诸症加重,黄疸明显,伴有肝大,转氨酶及黄疸指数增高.
-
B超诊断肝外胆管巨大结石1例
患者,女性,30岁.因中上腹反复发作性疼痛三年,加重三天入院.体检:T38℃,巩膜及全身皮肤轻度黄染,腹平软,剑下及右上腹胆囊区压痛(+),反跳痛(-).辅检:WBC4.2×109/L,N68%.B超检查:取仰卧位+左侧卧位+胸膝位,必要时嘱患者吸气后屏气,多角度扫查见:相当于肝总管部位显示一10.2cm×4.8cm×8.7cm大小恒定不变形的增强光团后伴声影,光团和管壁间有一窄无回声带,左肝内胆管扩张达0.9cm,右肝内胆管未见明显扩张(图1).B超诊断:肝外胆管(上段)巨大结石伴左肝内胆管扩张.手术发现:十二指肠和肝门部粘连,予以松解,切开肝总管、胆总管,壁厚约0.3~0.35cm,取出葫芦状结石约10cm×7cm×6cm(小头截面约4cm×4cm),左右肝管汇合处膨大,胆总管下段通畅.术后诊断:肝总管、胆总管巨大结石.
-
B型超声诊断儿童胆囊活蛔虫1例
患者,男,6岁.因右上腹疼痛,呕吐1日,近1小时腹痛减轻来就诊.查体:腹部柔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墨菲征阳性.血常规:白细胞轻度增高.超声检查:胆囊大小58 mm×30 mm,壁毛糙,囊内见一弯曲的管状强回声,宽约5 mm,探头加压,可见蠕动.肝内胆管未见扩张,肝外胆管轻度增宽约6 mm(图1),肝胰未见异常.超声诊断:胆囊蛔虫.
-
B超诊断肝包虫破裂形成胆瘘1例
患者,男,41岁,农民.间歇性右上腹胀痛伴巩膜皮肤黄染4天.25年前行肝包虫内囊手术摘除病史.查体:巩膜皮肤中度黄染,肝区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肝功能:TBIL 92.5umoi/L、GGT 861u/L、ATL 47u/L.胸透报告右膈肌下肝区见有类圆形高密度阴影.超声所见:肝脏形态正常,左叶增大前后径约7.5cm,右叶前后径约14.0cm.于右后叶膈顶部可见约11.0cm×9.7cm大小混合性肿物,内呈较强回声光团及大小不等的多个囊肿,其中一个囊约3.5cm×3.2cm.该肿物边界清,壁厚回声增强,在肿物左上方可见壁不连续,约有1.5cm长的缺口向外突出.肝内管道结构紊乱.胆囊增大约11.7cm×3.2cm,壁厚不光滑,囊内后壁处可见均匀细小低回声光点及散在较强回声光带及亮点.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肝外胆管全程扩张,内径约1.8cm,管壁增厚、回声增强.管腔内可见条索状强回声光带(图1、2).B超提示:1.肝包虫破裂形成胆瘘;2.急性胆囊炎(胆囊积脓性胆汁);3.肝内外胆管扩张、肝外胆管炎;4.梗阻性黄疸.
-
二维超声动态观察胆囊蛔虫症1例
患者,女性,52岁.上腹部阵发性钻顶样剧痛伴呕吐数次入院.入院就诊查体:神清合作,痛苦病容,呻吟不止,辗转不安,巩膜及皮肤无黄染,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不大、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感.临床诊断:胆道蛔虫症,经解痉镇痛、抗感染治疗后18小时疼痛缓解.行B超检查: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实质回声均质,管系走行正常,肝内胆管无扩张,肝外胆管轻度扩张,内径0.95 cm,显示段5.2 cm,其内未见实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