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Meta分析

    作者:刘志慧;吕黄伟;王俊科

    目的 评价罗哌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1999~2008)、OVID(1999~2008)、EBSCO(1999~2008)、Cochrane图书馆(2000~2008)和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1999~2008),纳入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比较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6个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其中罗哌卡因组215例,布比卡因组215例.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均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布比卡因组相比,罗哌卡因组的运动阻滞完全时间更长[MD=2.18 min,95%CI(0.32,4.03),P=0.02],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更短[SMD=-1.82,95%CI(-3.05,-0.59),P=0.004],低血压发生率更低[OR=0.49,95%CI(0.31,0.80),P=0.004],但两组心率减慢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0,95%CI(0.03,4.99),P=0.47.结论等效剂量的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行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镇痛效果相似,但罗哌卡因血流动力学变化较轻微,适合下腹部以下手术的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 脊麻、全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刚;廖宾;何小珊;马性觉

    1998年8月~2000年8月笔者在佛得角共和国首都中心医院工作期间,所在国医院剖宫产手术常规采用气管插管吸入全麻(全麻),蛛网膜下腔阻滞(脊麻).为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效果以及对血压、心率的影响,作者对200例足月孕须实施剖宫产术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确定较理想的麻醉方法,现报告如下.

  • 小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日间肛肠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国艳;周维品;李佳

    目的 探讨小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ASA Ⅰ~Ⅱ级的肛肠手术患者60例,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按注入布比卡因不同剂量分为布比卡因等比重2.5 mg组(A组)和5 mg组(B组),硬膜外置管.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于B组(P<0.01),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 2.5 mg及5 mg等比重布比卡因均能满足肛肠手术麻醉需要,2.5 mg等比重布比卡因术后感觉、运动恢复更快,更有利患者及早离院.

  • 局麻药在蛛网膜下腔扩散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董倩;兰志勋;梁涛

    蛛网膜下腔麻醉简称腰麻,可引起交感神经阻滞、痛觉缺失以及运动阻滞.在下腹部、会阴及下肢手术中应用广泛.目前已有20多个影响局麻药在蛛网膜下腔扩散的因素.本文就其中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的近期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布比卡因佳剂量探讨

    作者:王勇;罗玉蓉;杨川;张友才;吕征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布比卡因佳剂量.方法:选择90例行剖宫产的孕产妇随机分为三组:5μg舒芬太尼+6.0mg布比卡因组(SB6.0组)、5μg舒芬太尼+7.5mg布比卡因组(SB7,组)和9.0mg布比卡因组(B9.0组),穿刺成功后以45s匀速将混合局麻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记录感觉、运动阻滞情况,镇痛效果,肌肉松弛程度,牵拉反应与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及处理情况,新生儿1min和5min Apagr评分.结果:三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B7.5和5B6.0组感觉阻滞高平面明显低于sB9.0组(P<0.01),且运动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9.0组(P<0.05);SB6.0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短于SB7.5和B9.0组(P<0.01),达到大运动阻滞时间明显长于sB75和B9.0组(P<0.01);SB7.5和SB6.0组牵拉反应、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B9.0组(P<0.01).结论:5μg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7.5mg等比重液用于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镇痛和肌肉松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 去氧肾上腺素与麻黄碱预注对腰麻下剖宫产新生儿动脉血气的影响

    作者:何鹏;陈吉惠;梁永涛;周述芝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与麻黄碱在维持产妇血压相对不变的条件下,对腰麻下剖宫产术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择期在腰麻下行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分为去氧肾上腺素组(P组)和麻黄碱组(E组).P组患者给予30 ug去氧肾上腺素后则以15 ug/min的速度持续泵注.E组患者给予静脉推注5 mg麻黄碱后以2.5 mg/min的速度持续泵注,术中调整药物输注速度以维持血压接近基础值.监测产妇入室后(T0)、给药后3、6、9、12、15、18、21、24 min(T1~T8)的SBP、HR、麻醉阻滞平面、新生儿Apgar评分.取脐带动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记录产妇心动过缓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产妇阻滞平面,各时间点SBP,HR,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脐带动、静脉血PH值,PO2及P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下剖宫产术中预防性静脉注射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或者麻黄碱后静脉泵注在维持血压相对不变的情况下,产妇呕心,呕吐发生率低,不会导致新生儿酸血症.

  • 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经蛛网膜下腔阻滞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分析

    作者:尹亚岚;钟惠;陈亮;马跃成;罗国琼

    目的 采用经蛛网膜下腔阻滞法,比较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200例经蛛网膜下腔阻滞法麻醉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分成高剂量组(60例,0.75%罗哌卡因,2mL)、中剂量组(70例,0.5%罗哌卡因,2mL)、低剂量组(70例,0.5%罗哌卡因,1.5mL).比较各组的蛛网膜下腔阻滞效应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患者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较高剂量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麻醉前后动脉压的降低幅度显著低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肌松弛程度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患者心动过缓、呼吸困难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及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组虽然疗效优于低剂量组,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提高,且低剂量组的麻醉效果已经能达到手术的要求,罗哌卡因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推荐低剂量.

  • 骨科病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术后的护理

    作者:朱红妞;张红;李琴

    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是临床常用的一种麻醉方式,主要用于体格较好的病人行部位较低、时间较短的手术,尤其在做下肢手术时是麻醉医师常常首选的麻醉方法.由于腰麻术后的麻醉并发症较多,因此加强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尤为重要.现将我科30例下肢手术病人行腰麻术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不同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单侧腰麻用于老年股骨头置换术70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发支

    股骨头置换术一般采用椎管内麻醉.对于行单侧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而言,术侧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既能满足手术要求,也能减少麻醉药用量,降低常规腰麻后并发低血压的危险性[1].我们将两种比重的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单侧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单侧腰麻的效果进行了比较.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7月至2014年1月行择期单侧股骨头置换术的ASA分级Ⅰ~Ⅲ级老年患者70例,年龄60~76岁,男42例,女28例,均无椎管内麻醉的禁忌证.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即轻比重左旋布比卡因组(A组)和重比重左旋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性别比、麻醉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舒芬太尼复合盐酸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

    作者:牛江涛;祁富军;冀晋杰;殷俊茹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盐酸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对初产妇分娩镇痛效果与满意度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4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盐酸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对照组单用盐酸罗哌卡因.比较两组镇痛前后不同时点疼痛VAS评分,不同时间段宫缩持续时间;同时对两组产妇的满意度进行评估,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镇痛后5、10、30 min及宫口开至7~8 cm、宫口全开各时点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对照组镇痛0~30 min宫缩持续时间显著短于观察组(P<0.05),两组其余时间段宫缩持续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剖宫产率、侧切率、器械助产率、产后出血量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及产后1、5、10 min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恶心呕吐、瘙痒、PD-PH发生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Bromage评分0级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可有效缓解初产妇分娩疼痛程度,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产妇满意度高.

  • 椎管内麻醉后神经并发症600例分析

    作者:陈燕;何亮;衡新华

    目的 了解椎管内麻醉后神经并发症的临床现状,提出可行的预防方案.方法 对600例患者详实记录术前情况、麻醉操作过程,并进行术后随访,记录患者神经并发症发生的具体情况,对神经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600例患者椎管内麻醉的神经并发症主要是暂时性神经根激惹(TNS),其发生率为18.3‰;主要危险因素是术后应用PCEA镇痛,其优势比(OR)为5.514 (95%CI为1.447~ %21.017%).结论 硬膜外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腰硬联合阻滞可引起相关并发症,对术后应用PCEA镇痛可能导致的神经并发症应给予高度重视.

  • 国产左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效果与安全性临床研究

    作者:刘作天;车晓琪;郑雪琴

    目的 观察国产左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效果和安全性,并与布比卡因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60岁以下妇科经腹择期手术86例,行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随机分为A组,蛛网膜下腔注入左布比卡因15 mg及lO%糖水1 ml;B组,蛛网膜下腔注入布比卡因15 mg及10%糖水1 ml.观察比较麻醉起效时间、翻身时高平面、终高平面、平面固定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手术结束时运动神经阻滞评分、麻醉效果、副作用等.结果 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产左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是安全有效的.

  • 下肢骨科手术中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佳剂量

    作者:王海鹂;毕翻利

    目的 探讨下肢骨科手术中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佳剂量.方法 选择2014-01~2016-10在我院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D1、D2、D3、C四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C组0.75%盐酸布比卡因1.5 mL+ 50%葡萄糖0.1 mL+生理盐水稀释至3 mL,实验组D1、D2、D3组在对照组C组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2.5 μg、5.0μg、7.5μg.观察各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及维持时间,术中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心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D1组与C组感觉、运动起效时间与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2、D3组与C组相比,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缩短,维持时间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3组与D2组比较,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更快,维持时间更长(P<0.05).D3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高,而恶心呕吐、寒战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0μg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能明显缩短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延长感觉及运动维持时间,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老年手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有关问题

    作者:段丽

    老年患者器官功能差,尤其是肺脏易出现肺不张、肺感染等并发症,全麻能增加这种危险性,与全麻相比椎管内麻醉有利于患者器官功能的恢复[1].椎管内麻醉对全身生理状况干忧小,呼吸循环抑制轻,能改善血液循环,减少静脉血栓形成,而且术后恶心呕吐几率低,有利于术后镇痛的实施[2].腰硬联合麻醉(CSEA)利用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腔阻滞的双重优点,麻醉效果更加完善,但是同时增加了操作技术的难度,并发症相对增多,两种麻醉技术的联合应用为麻醉管理增加了复杂性、困难性和风险性[3].

  • 不同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半数有效剂量的对比

    作者:李海斌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中不同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半数有效剂量。方法随机将择期在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单胎足月初产妇42例分为两组(n=21),玉组为0.5%重比重罗哌卡因(HR)组,Ⅱ组为0.5%轻比重罗哌卡因(LR)组,经L2,3间隙行蛛网膜下腔麻醉,比较不同比重的罗派卡因在孕产妇麻醉中半数有效剂量的比较。结果0.5%重比重罗派卡因腰麻的ED50为9.57mg,(95%CI为8.78~10.56mg),0.5%轻比重罗派卡因腰麻的ED50为9.78mg,(95%95CI为9.18-11.1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0.5%重比重罗哌卡因和0.5%轻比重罗派卡因在剖宫产术中的ED50分别为9.57和9.78,比重因素在剖宫产术中对腰麻无影响。

  • 改良25G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混合痔手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姜琳;孙灿林;徐玉民;吉晓丽;朱雅斌

    目的:评估改良25G针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7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采用改良25G针穿刺技术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针内针技术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均选取L3~4间隙行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局麻药(0.75%左旋布比卡因)9 mg.记录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及恢复时间,术后头痛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较对照组短,穿刺点渗血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和对照组接近,均满足手术要求.观察组发生头痛等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25G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效果确切,且损伤小,不良反应少,恢复快速,在混合痔手术的麻醉中具有优势.

  • 罗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与布比卡因比较

    作者:张骍;李兴福;殷裕雄;耿智隆;王公校;马龙;唐毅

    罗比卡因(Ropivacaine)是近年来临床常用的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具有心脏和中枢神经毒性小、中毒后易复苏、低浓度时感觉与运动阻滞分离等特点[1,2].

  • 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莫志仙;莫志怀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剖宫产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布比卡因)与观察组(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不良反应等机体反应与麻醉阻滞平面、麻醉阻滞时长差异.结果:在麻醉5min后到手术结束时,观察组MAP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阻滞平面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阻滞平面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率(17.5%)低于对照组(4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蛛网膜下腔阻滞运用在剖宫产术中可有效确保麻醉中的产妇平均动脉压、心率等指标平稳,降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

  • 缩宫素过敏致悬雍垂水肿呼吸困难一例报告

    作者:王友信

    缩宫素过敏反应临床上曾有报道,但其过敏致悬雍垂水肿十分罕见.现将我院近期发生的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32岁,72kg,人院诊断:孕足月,G1P0,ROA,待产,既往无心脏病及药物过敏史,术前检查无异常.拟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剖宫产术,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0.5mg.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静点乳酸钠林格液500mL.

  • 不同麻醉及镇痛方法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孙建坤;张永海;田新利;马汉祥

    目的 比较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镇痛与全麻-静脉镇痛对行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或开腹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镇痛组(SA组,n=30)与全麻-静脉镇痛组(GA组,n=30).分别于麻醉前(T1)、术毕即刻(T2)和术后48h(T3)时间点,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结果 在全麻-静脉镇痛组,围术期期间T1、T2、T3时间点PT、APTT和TT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镇痛组,TT在围术期期间3个时间点无明显变化,PT、APTT在T1、T2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T3时间点与术前比较明显延长(P<0.05);2组患者FIB均在T3时间点明显升高(P<0.05),且GA组明显高于SA组(P<0.05).结论 与全麻-术后静脉镇痛相比,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镇痛可有效预防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围术期的高凝状态.

281 条记录 13/15 页 « 12...78910111213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