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文拉法辛缓释剂与西酞普兰治疗产后抑郁症临床对照研究
为探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本文拟以西酞普兰为对照,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文拉法辛缓释剂与西酞普兰治疗产后抑郁症临床对照研究
为探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本文拟以西酞普兰为对照,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动力障碍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系统常见的一组症候群,动力障碍样FD是其中多见的一种类型.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患病率逐渐升高,为了进一步比较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商品名:黛力新)的疗效,我们对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和谷维素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患者的疗效比较
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和多发的代谢功能紊乱性综合疾病[1],如果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高血脂病,其脑卒中及冠心病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疾病,给临床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积极降脂治疗成为一种根本性的治疗方法和手段.虽经临床研究表明现有多种他汀类降脂药物都可,但经治疗后患者达标率仍然较低.本研究采用新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与传统降脂药物辛伐他汀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发现瑞舒伐他汀更有助于糖尿病患者血脂尽快达到控制目标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心绞痛是心肌缺血缺氧性病理改变的主要临床表现,患者以胸骨后剧烈压榨样疼痛为主要症状,并伴有胸闷、呼吸困难和濒死感,如不及时解除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危害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1]。临床研究证实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是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键。如何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缓解率,延缓疾病进展一直得到众多学者的研究。随着国家对祖国医学的扶持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目光投向了中医药,开始探索中药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目前临床应用比较多见的有丹参注射液、麝香保心丸、丹红注射液和稳心颗粒等[2]。我院为研究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应用安全性,选取了90例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取得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
新型MYCu和MCu Ⅱ功能性宫内节育器放置24个月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新型宫内节育器(IUD) MYCu IUD和MCu Ⅱ功能性IUD(MCu Ⅱ IUD)的避孕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在本所门诊选择自愿使用IUD避孕的妇女,随机信封法分别放置MYCu IUD和MCu Ⅱ IUD各200例,放置后1、3、6、12、24个月随访.结果:放置满24个月时,MYCu IUD和MCu Ⅱ IUD的继续使用率分别为90.5/百妇女年、88.5/百妇女年;带器妊娠率分别为1.01/百妇女年、1.56/百妇女年;脱落率分别为1.05/百妇女年、1.04/百妇女年;因出血/疼痛取出率分别为2.06/百妇女年、2.59/百妇女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后1、3个月MYCu IUD不良反应(主要是月经异常和疼痛)发生率少于MCuⅡ组(P<0.05).结论:MYCu IUD与MCu Ⅱ IUD具有避孕效果好、脱落率低、安全的特点,含吲哚美辛的MYCu IUD可减少放置初期的不良反应,是当前比较理想的IUD.
-
麝香保心丸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与临床评价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探索中,芳香温通治疗侧重于血管壁的作用和保护,其代表药物麝香保心丸是根据这一理论和组方原则,严格按照现代药理学的标准研制而成的中成药,临床应用于治疗心肌缺血引起的胸闷、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以其疗效确切、安全经济而获得认可.在早期的临床对照研究中,通过心绞痛症状、缺血性心电图的表现、运动平板试验治疗等证实了其快速改善心肌缺血效果显著[1].并且,大量的动物和人体的研究显示:麝香保心丸具有扩张冠状动脉[2]、减少心梗面积、预防心室重构等作用.
-
中医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应用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对照研究,探讨该标准临床应用的客观性和全面性.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共纳入合格病例104例,中医组53例中,男33例,女20例;年龄31~80岁,中位年龄65岁;入组前病程1~49个月,中位病程5个月;临床分期,Ⅲa期4例,Ⅲb期16例,Ⅳ期33例;病理类型,鳞癌19例,腺癌28例,其他类型6例;初治20例,复治33例;治疗前卡氏评分70.00±7.60分.
-
改进护理服务措施在体检静脉血采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采用改良和优化的护理服务措施,观察改进后的方案在体检静脉血采集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同一批次的需要集体体检静脉采血的人群30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150):采用改良和优化的护理服务措施,运用精细化管理.对照组(n=150):采用传统的护理服务措施.设计相关满意度的问卷,分析两组的应用效果差异.结果 试验组技术水平、礼仪服务、采血环境、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分别是90.00%、94.67%、85.33%、87.33%、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67%、24.67%、31.33%、36.67%、32.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局部疼痛、皮下淤血、针孔出血的发生率分别是7.33%、3.33%、2.00%,显著低于19.33%、12.67%、1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只有不断改进和优化护理措施,才能有效的提高体检过程中静脉采血的效率和满意度.
-
超短波和磁疗仪早期介入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采取超短波、磁疗仪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小夹板固定后肿胀消退情况的影响.方法:自2007年3月至2010年5月,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0例,按照患者就诊序号随机将患者分为电物理治疗组、西药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9例,女21例;年龄(61.29±1.97)岁;仅抬高患肢,进行患肢手指屈伸锻炼,此治疗同样在其他2组进行.电物理治疗组:男9例,女21例;年龄(62.37±2.48)岁;予超短波、磁疗仪早期进行治疗,每日1次,5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西药组:男8例,女22例;年龄(60.12±2.87)岁;予20 mg β-七叶皂甙钠针静脉输入,每日1次,连续5d,5d后改用20 ml丹参注射液静脉输入,每日1次,连续10d治疗.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后20d内每日1次对患肢肿胀情况进行评定.结果:电物理治疗组、西药组、对照组肿胀消退时间分别为(9.62±3.32)、(10.05±3.05)、(14.57±2.93)d,电物理治疗组和西药组肿胀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电物理治疗组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物理治疗组、西药组、对照组肿胀消退有效率分别为86.67%、80.00%、46.66%,电物理治疗组、西药组总体疗效无明显差异,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桡骨远端移位骨折患者复位后,早期运用超短波、磁疗仪治疗患肢肿胀,和静脉滴注β-七叶皂甙钠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疗效相似,能明显促进患肢肿胀的消退.
-
循经论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循经论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70例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通过中医辨证类型予以对应的组方的前提下,按循经论治的理论配伍相应的引经药;对照组:仅通过中医辨证类型予以对应的组方口服汤药治疗,治疗周期为1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沉(ESR)均有显著下降(P<0.05),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5).血尿酸水平UA及β2微球蛋白在治疗组中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关节活动情况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循经论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
-
针刺研究中对照组穴位选取的新思考
针刺临床对照试验中对照穴位的设计是影响针刺研究水平的关键,而在常用的对照方法中,针刺安慰对照设置是临床试验的难点.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对穴位位置及功能的新认识,包括穴区学说、触觉的两点辨别阈学说、皮部的治疗作用、穴位动态性研究等方面,力求为选取对照组穴位提供新的思路,建立更加体现中医治疗优势特色的研究方法.
-
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50例
为探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有效药物,我院自2007年以来应用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对肝纤维化标志物4项指标变化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
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肺炎肝纤维化40例
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是形成肝硬化的必经之路,如何阻止这一病变的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抗肝纤维化治疗显得非常重要.为了观察当飞利肝宁胶囊(肝勃宁胶囊)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我们于2003年2月~2003年12月对本院门诊及住院的76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的变化,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并同时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显示,当飞利肝它胶囊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现报告如下.
-
经络协调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经络协调系统对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5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药物治疗联合经络协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单纯药物治疗,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时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 CGI)评定其疗效;应用副反应量表( TESS)评估其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第6周末开始两组HAMD-24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5.36,-2.44;P<0.05),在治疗第6周末开始研究组焦虑/躯体化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5.11,-7.54;P<0.05),其余因子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的第4周末开始两组HAMA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29,-3.25,-3.81;P<0.05),在治疗第4周末开始研究组躯体性焦虑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3.99,-3.33,-524;P<0.05),精神性焦虑因子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CG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研究组有效率为88%,痊愈率48%,对照组有效率为75%,痊愈率25%,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79,P>0.05),两组痊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95,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间TE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性。结论:经络协调治疗合并药物治疗躯体形式障碍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尤其对躯体症状效果更好,并且两组不良反应相当。
-
帕罗西汀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索帕罗西汀在慢性失眠症的治疗中是否有效,并比较帕罗西汀与艾司唑仑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74名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受帕罗西汀与艾司唑仑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睡眠日记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第8天,艾司唑仑组患者睡眠状况显著改善,而帕罗西汀组则无明显变化;治疗第15天时,帕罗西汀组患者睡眠状况显著改善,睡眠各项指标与治疗前及艾司唑仑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艾司唑仑组患者的睡眠状况又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帕罗西汀组患者的睡眠状况依然好于治疗前及艾司唑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罗西汀可以有效治疗慢性失眠症,远期效果好于苯二氮革类药物艾司唑仑.
-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脑卒中是我国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逐年增高的发病率及较高的致死、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小脑顶核可能在脑血流量的调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fastigial nucleusstimulation,FNS)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
-
富马酸喹硫平或联合锂盐治疗双相躁狂发作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喹硫平单药及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躁狂发作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2例双相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喹硫平及联合碳酸锂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MR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痊愈率、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YMRS量表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5),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均呈持续性下降.治疗4周末 YMRS量表评分两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出现某些不良反应,单药组明显少于联合组.结论:无论是喹硫平单药还是联合碳酸锂治疗对于双相躁狂发作均是一种良好的选择,喹硫平单药治疗具有更少的不良反应.
-
分裂样精神病的临床对照研究及随访
分裂样精神病诊断是否存在,其结局如何?尽管研究很 多,但目前仍无确切定论,现将我院138例分裂样精神病的临床调查及随访结果报道如下,并与140例精神分裂症作对比分析,供同道参考.
-
我国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于白内障手术患者的荟萃分析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护理临床路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费用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主题词结合自由词原则,电子检索国内中文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计纳入12个临床对照研究,包括2383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其中临床路径组1112例,常规护理组1271例.文献汇总结果显示,临床路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SMD=-3.24,95%CI=-4.61~-1.88,P<0.001)、平均住院费用(SMD =-3.95,95%CI=-5.39~-2.52,P<0.001)及护理满意度(OR=5.06,95%CI=3.36~7.61,P<0.001)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临床路径应用于白内障手术患者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并可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