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作者:于晓云;李和顺

    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解剖标志定位简单的临床神经阻滞麻醉及镇痛的操作技术,能为患者上肢手术和镇痛等提供良好的效果.笔者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对连续臂丛神经阻滞(PCNA)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在上肢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供临床参考.

  • B型超声动态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临床观察

    作者:王俊;李勇;邓孝奎

    随着临床上重大手术开展的越来越多,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麻醉科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传统的体表定位法依据颈内静脉在体表的解剖标志,采用徒手盲探式操作,但由于医务人员工作经验不同和患者颈内静脉解剖变异,一次操作成功率往往不高,多次操作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甚至延误抢救时机。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在超声帮助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损伤小,安全可靠,易于掌握,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

  • 应用肝门横沟解剖标志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王维帅;周嘎子

    目的:探讨肝门横沟解剖标志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5例,所有患者均应用肝门横沟解剖标志实施手术,分析手术效果和预后.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手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胆道损伤,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未见并发症,患者平均住院时间(6.2±0.3)d.结论:应用肝门横沟解剖标志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有效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尽可能减少并发症和胆道损伤,且预后效果良好.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臼杯外展角的影像学研究

    作者:崔瑞开;左建林;吴海贺;高建朋;高忠礼

    目的:通过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双髋正位X线上相关参数的测量,分析各参数间关系,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安放髋臼的可靠解剖标志及参考标准,精确控制髋臼外展角.方法:收集整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行全髋关节置换的182例患者235髋,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157髋.其中男91例,女37例;左髋82例,右髋75例;年龄22~78岁,平均55.1岁.在术后双髋正位X线上测量:外展角(β),髂骨厚度(a),髋臼上缘臼杯置入深度(b),坐骨厚度(c),髋臼下缘臼杯置入深度(d),髋臼磨挫深度(e),并对测量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β与b呈正相关(r=0.424,P=0.000),β与d呈负相关(r=-0.407,P=0.000),β与b/a呈正相关(r=0.419,P=0.000),β与d/c呈负相关(r=-0.472,P=0.000),并且β与b/a呈线性相关(t=5.753,P=0.000),β与d/c呈线性相关(t=-6.671,P=0.000).结论:术中主要以臼杯外缘距坐骨外缘的距离d来控制外展角,而臼杯外缘距离正常髋臼上缘的距离b可作为参考.

  • 解剖定位标志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徐建;刘忠诚;张晨辉;滕世岗;季志刚

    目的:探讨解剖定位标志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意义,以及利用解剖定位标志在腹腔镜下实施胃癌根治术的正确方法和技巧.方法:通过对6具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模拟手术及解剖,观察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中可供利用的镜下解剖学定位标志;对20例病人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结果:解剖观察发现,胰腺、结肠中血管、胃左血管、肝胰襞位置恒定而突出,在腔镜下易于识别,可作为腹腔镜下手术的定位标志.20例在腹腔镜下完成D2根治手术,手术清扫的淋巴结数目为11~32个.结论:借助于镜下可利用的解剖定位标志进行胃癌根治手术,可引导手术在正确的位置和层面进行解剖分离,更符合安全性的原则和肿瘤根治的规范.

  • 相关解剖定位标志在经单鼻孔-蝶窦垂体腺瘤显微外科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牛朝诗;丁宛海;黄冠敏;计颖;凌士营;姜晓峰;魏祥品;傅先明

    目的:探讨相关解剖定位标志在经单鼻孔一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62例垂体腺瘤经单鼻孔一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术中根据蝶嵴、蝶窦开口、蝶窦中隔、鞍底隆凸等解剖标志进行定位.结果:蝶嵴是术中确认手术入路中线的可靠标志,蝶窦开口是蝶窦前壁的重要标志,鞍底隆凸可作为蝶窦腔内鞍底定位标志.62例术中依靠相关解剖标志,均准确定位蝶窦及鞍底,未出现偏差.肿瘤全切除52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4例,1例部分切除,无死亡病例.结论:熟悉相关解剖标志,有助于该术式的准确定位,从而安全实施手术.

  • 经鼻内镜颅底手术的常用路径及解剖学标志

    作者:王楠;黄文华

    目的:探讨鼻内镜颅底手术适应范围、常用路径及其解剖标志.方法:复习相关文献,对经鼻内镜颅底手术各种入路及相关解剖标志的研究成果加以分析、总结.结果:鼻内镜颅底手术常用入路有经鼻中隔旁入路、经中鼻道入路及经中鼻甲切除入路3种,入路涉及的重要解剖学标志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中鼻甲、筛窦、蝶骨翼突、蝶筛隐窝、视神经-颈内静脉隐窝及球形鞍底.结论:熟练掌握鼻内镜颅底常用路径及其解剖标志,能够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左上肋间静脉解剖标识在微创侧切口动脉导管结扎术中的应用

    作者:魏文学;李凯;王芸

    目的:探讨左上肋间静脉作为特殊解剖标识在微创侧切口行动脉导管结扎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5年2月河南大学附属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72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中寻找动脉导管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利用传统的动脉导管三角区寻找动脉导管;观察组40例,利用横跨主动脉弓上的左上肋间静脉的中点垂直线与降主动脉内侧缘交点作为动脉导管的位置。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喉返神经损伤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找到动脉导管,术中均无导管撕脱大出血、漏扎及误扎,未发生乳糜胸。观察组手术时间(73.1±15.4)min,明显少于对照组(111.5±11.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1.790, P <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22.88±7.97) mL,对照组为(23.13±8.55)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3,P>0.05)。观察组未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对照组喉返神经损伤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71,P>0.05)。结论利用横跨主动脉弓上的左上肋间静脉这一特殊解剖标识可准确识别动脉导管确切位置,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值得临床推广。

  • 颈腮区手术中耳大神经的临床解剖学观察

    作者:李亦凡;刘业海;赵益;吴静

    目的 研究耳大神经的应用解剖学,为颈腮区相关手术提供临床解剖资料.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0年11月-2013年10月45例(52侧)头颈腮腺区手术病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在手术中观察耳大神经出肌点的位置、行程、分支点、分支及其与颈外静脉之间的关系.其中全颈淋巴结清扫术25例(32侧)、腮腺恶性肿瘤手术4例、咽旁间隙肿瘤16例.结果 耳大神经多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上下10 mm范围内穿出占94.2%(49/52),并多以单干形式上行,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腮腺尾部以及下颌角下方10 mm左右分成前、中、后3个终支.耳大神经伴行于颈外静脉的后方上行(间距不超过20 mm).结论 耳大神经解剖变异较大,其主干与颈外静脉关系密切,手术时尽可能避免耳大神经损伤.

  • 滑车上神经及滑车上动脉主干坐标定位的解剖学观测

    作者:许冬明;牛松青;彭东;张紫薇;邹强;陈钱;刘倩;陈禹

    目的 观测滑车上神经和滑车上动脉主干的解剖定位,为临床手术去除眉间皱纹时防止滑车上神经、动脉的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取10%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20例(40侧),测量滑车上切迹至额前正中线、眶上切迹、皱眉肌起点的距离.在尸头标本上以经过两侧眉弓的高点的水平线作为横坐标(X轴),经过额前正中线作X轴的垂直线作为纵坐标(Y轴),二者的交点为原点(即O点),制作滑车上神经、动脉主干的走行范围轨迹.结果 20例(40侧)标本中,12例(24侧)见滑车上切迹,出现率为60.0%.滑车上切迹至额前正中线的距离为(15.85±2.52)mm,其中左侧(16.56 ±3.08)mm、右侧(15.04±1.51)mm;滑车上切迹位于眶上切迹的内侧,距离为(9.42±3.51)mm,其中左侧(8.78 ±3.24)mm、右侧(10.16±3.91)mm.滑车上切迹至皱眉肌起点的距离为(10.73 ±2.41)mm,其中左侧(10.91 ±2.82) mm、右侧(10.35±1.57)mm.滑车上神经和滑车上动脉主干的走行范围轨迹显示:眉弓上32.5mm至眉弓下20mm的范围内,在额前正中线左侧(坐标轴右侧)由(7.18±3.82) mm~ (13.90±1.60)mm、右侧(坐标轴左侧)由(-7.27±4.06) mm~(-13.28±2.76)mm是滑车上神经主干“危险区”;而眉弓上20mm至眉弓下20mm的范围内,在额前正中线左侧(坐标轴右侧)由(8.67±2.46)mm ~ (16.92 ±2.36)mm、右侧(坐标轴左侧)由(-9.43 ±3.07)mm~(-15.48 ±1.62)mm是滑车上动脉主干“危险区”.结论 在额眉部有易损伤滑车上神经和滑车上动脉的“危险区”,额眉部手术时应谨慎操作,减小对神经、动脉的损伤.

  • 非透视下确定顺行股骨髓内钉大转子进钉点的解剖观察及临床应用

    作者:李云飞;高生;张秋琴;沈宝良

    目的:探讨非透视下确定顺行股骨髓内钉大转子进钉点的技术方法。方法2007年12月—2008年6月选取10%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髋部湿标本8具,男5例、女3例,观察股骨大转子解剖特征,标记大转子上臀中肌、梨状肌的附着情况,观察股骨大转子嵴拐点凹陷、髓腔中轴线与梨状窝的解剖关系。2010年1月—2012年12月对收治的44例股骨转子间及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男20例,女24例;年龄25~85岁,平均(66.9±15.7)岁。患者均行顺行髓内钉固定术,术中根据标本解剖中发现大转子嵴拐点凹陷和梨状窝的关系,非透视下通过手法触摸确定髓内钉开口位置。结果尸体标本解剖研究发现,股骨大转子在与股骨颈结合部形成一个向外侧凸出类似“C”形的山嵴样结构。股骨大转子嵴呈后方高、前方平坦下降似斜坡样结构,中间凭借手指就可以感觉有一个类似拐点的凹陷切迹。臀中肌附着在大转子嵴的外侧部分,梨状肌腱附着在大转子嵴拐点切迹的内侧部分。梨状窝就是梨状肌附着点的骨质凹陷,梨状窝基本位于髓腔中轴线上、大转子嵴拐点凹陷的内侧。44例患者中,1例患者术中无法满意确定骨折近端髓腔朝向,开口过程中采用X线透视检查髓腔开口器的方向;43例均在非透视的情况下将髓内钉导针置入髓腔,髓内钉均置入良好。术后随访时间9~28个月,平均18.4个月;除1例股骨干骨折愈合迟缓,动力化后愈合外,其他患者均愈合良好;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无髓内钉松动、股骨头切出等并发症。结论在股骨干和股骨转子区骨折采用顺行髓内钉固定治疗术中,非透视下通过手法触摸,可以利用大转子嵴拐点凹陷切迹代替梨状窝参考定位,确定髓内钉开口位置,避免反复透视,降低辐射损害。

  • 八例自缢患者现场气管插管的体会

    作者:李自力;韩志礼;郭豫学

    气管插管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急救技能,是心肺复苏过程中的关键措施.对于自缢患者,现场抢救时由于颈部解剖结构和解剖标志严重损毁,现场气管插管难度较大,本研究就抢救8例白缢患者现场气管插管的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 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置管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清河;肖旺频;严敏

    超声引导的中心静脉置管术(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CVC),即通过超声提供一个中心静脉的二维解剖影像引导中心静脉穿刺和确认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正确位置.早在1984年,Legler和Nugent[1]首先开始推荐采用超声引导CVC,以提高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2001年美国医疗保健研究和质量局(U.S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rach and Quality)推荐超声引导技术作为CVC常规以提高患者安全.2002年英国国家临床优化研究机构(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linical Excellence)也强烈推荐使用超声引导CVC[2].目前有大量研究表明超声引导的CVC与传统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本文就超声引导CVC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鼻内窥镜下经鼻腔-蝶窦垂体腺瘤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朱雅竹

    随着内窥镜鼻窦外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我科1999年11月至2000年10月,对7例垂体腺瘤患者成功地施行了鼻窦内窥镜下经鼻腔-蝶窦垂体腺瘤切除.尽管此手术由于内窥镜角度变换,可对蝶窦、蝶鞍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较传统的显微外科手术法更利于识别重要解剖标志,增加了手术安全性等特点[1],但由于病人对这一技术缺乏了解,对手术效果半信半疑,往往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肌之经鼻腔行颅内手术增加了逆行感染的机会,并且进路深、解剖复杂,周围有重要的神经、血管分布,术后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脊液鼻漏、颅内出血、中枢性高热、垂体功能低下等.因此,我们认为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鼻窦内窥镜治疗鼻部疾病的心理护理

    作者:翟民;李春艳;冯金秀;王颖;董秋华;吕德华

    鼻窦内窥镜治疗鼻部疾病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具有创伤小,危险少,出血少,不用输血的优点,且由于是在高亮度,多角度内窥镜下进行操作,故视野清晰,能将病变切除较彻底,术后患者反应轻.较传统的显微外科手术法更利于识别重要解剖标志,增加了手术安全性[1].

  •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应用

    作者:陈伟栋;黄小妹

    资料我们在临床上遇到5例经传统的依靠解剖标志插管失败,改行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5例患者,其中有2例为探测不到颈内静脉,3例为导丝送入受阻.

  •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管末端影像学定位标志及个体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包婕;Syed Adnan Syed Mussaddique;汪玲;郝光宇;胡春洪

    目的:评估不同人群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管末端位置的解剖定位及影响因素,提高置管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PICC置入患者的胸部CT资料,分别测量并记录上腔静脉-右心房连接点(CAJ)与右锁骨胸骨端、气管隆突的垂直距离(分别为A1、A2值)及其与胸椎椎体高度的比值(V1、V2),分析性别、年龄、身高和BMI等个体因素对上述各值的影响。结果:A1为(94.93±20.33)mm,V1为4.10±0.78。 A2为(38.71±14.9)mm,V1为4.10±0.78,V2为1.70±0.60;性别间A1、A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身高对A1有显著影响,BMI对A1、A2值无显著影响,V1仅受年龄影响,而V2不受性别、年龄、身高、BMI等因素影响。结论:气管隆突可作为CAJ定位的可靠解剖标志,气管隆突下1.7个胸椎椎体位置为PICC管末端的合理位置。

  • 提高牙槽嵴严重吸收患者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非手术方法

    作者:沈晴昳;钟群

    良好的固位与稳定是全口义齿行使功能的前提.牙槽嵴严重萎缩吸收的无牙颌因正常解剖标志的部分丧失及承托组织面面积的减少,使义齿修复的难度加大,难以获得满意的固位与稳定.虽然采用种植义齿或外科手术增加骨量等方法,可明显提高修复效果,但对于全身健康状况或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患者,只能采用非手术的方法.因此,本文对几种有助于提高剩余牙槽嵴严重吸收患者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非手术方法作一综述.

  • 改良房间隔穿刺术学习曲线研究

    作者:丁立刚;姚焰;陈文生;郭军;陈刚;包镜汝;吴灵敏;侯炳波;华伟;张澍

    目的:评价应用改良的房间隔穿刺术对初学者进行培训和学习曲线研究。
      方法:改良的房间隔穿刺术仅应用冠状窦电极作为解剖标志即可完成房间隔穿刺。三名既往无房间隔穿刺经验的初学者各接受30例穿刺培训,一名经验丰富的培训者同样完成30例房间隔穿刺作为对照组。分别分析下列参数:一针穿刺成功率、总的操作时间、透视时间和操作过程中放射剂量。应用曲线拟合统计方法分析学习曲线重要参数(平均初始穿刺时间、平均学习平台穿刺时间和平均学习率)。
      结果:初学者的一针穿刺成功率为82%(74/90),第二针穿刺成功率12%(11/90),终有5例患者穿刺失败。平均初始穿刺时间4.1±0.8分钟,平均学习平台穿刺时间是1.2±0.2分钟。估计的穿刺时间平均学习率为25±3例。初学者房间隔穿刺学习曲线的重要参数可以通过反向拟合曲线统计方法计算得出。

  • 非接触式心内电标测技术

    作者:姚焰

    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心脏电生理标测技术是插入多根与心腔内膜相接触的电极以进行标测.对于常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Ⅰ型心房扑动)以及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因其机制已明确,发生的部位也较局限,消融靶点的定位近似于在二维平面上进行,并有显著的电学和解剖标志指导,因此,传统的标测技术基本上能满足需要.

146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