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强迫症患者的脑电图与强迫症状的相关研究

    作者:孙长安;蔡厚德;葛爱荣

    脑电图(EEG)作为探测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的敏感的工具之一,测查强迫症(OCD)患者的脑电活动有助于了解其发病机制.Pacella等发现OCD患者出现了明显的脑电异常现象,主要表现在非特异性的慢波活动增加,随后Insel指出,这种慢波是指"非特异性的theta波活动",Perros等~([1])发现左颞叶区和中央区的theta-2波的相对功率显著增加,同时额叶和颞叶一些区域的功率降低.

  • 中央区大脑镰旁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千超;肖三潮

    目的 为提高中央区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20例中央区大脑镰旁脑膜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式、显微手术及其疗效.结果 按Simpson切除分级标准,Ⅰ级15例(75%),Ⅱ级3例(15%),Ⅲ级2例(10%),手术无死亡.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中央区大脑镰旁脑膜瘤,可以有效减少中央沟静脉和脑重要功能区的损伤,提高全切率.

  • 微型角膜刀治疗角膜上皮内瘤样改变一例

    作者:周璐;黄振平

    患者,男,62岁,右眼疼痛、畏光、流泪20 d,加重并伴视力下降5d.发病时曾在当地医院按角膜炎治疗,症状无缓解.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15(不能矫正),左眼1.0;右眼睑痉挛,结膜无明显充血及异常分泌物,角膜中央区上皮有大片半透明灰白色地图样增生,直径约为6 mm,荧光素染色呈细微着色,未见新生血管;双眼前房、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及眼底均未见异常.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提示:(1)右眼病灶处上皮水肿,角膜上皮细胞细胞核呈高反光,病灶与周围正常角膜上皮边界清晰,病灶深层基底细胞层可见大量白色树枝状高反光细胞群,但未见异型细胞浸润.

  • 氯丙嗪性白内障一例

    作者:孙丽颖;于建国

    患者,女,57岁,因双眼视力逐渐下降2年就诊.既往有精神病史10年,口服氯丙嗪375mg/d,总量约1368 g.患者全身情况良好.眼科检查:双眼视力0.3,眼压正常,眼睑呈灰蓝色(图1),角膜内皮可见棕色及灰白色颗粒沉着(以中央居多),前房深度正常,瞳孔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前囊可见棕黄色颗粒附着,前囊下皮质呈棕黄色多角形混浊,宽度为3~4mm,中央区较厚,可达晶状体1/4厚度(图2).眼底视网膜色素轻度紊乱,眼球运动正常.诊断:双眼药物性白内障.嘱其停用氯丙嗪,改用其他安定药物.于局部麻醉下行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植入+22.0D人工晶状体.术后1周右眼视力0.6+,眼部情况稳定.

  • 彩色隐形眼镜致双眼严重棘阿米巴性角膜炎一例

    作者:余洪华

    患者,女性,23岁.主诉双眼疼痛、异物感、畏光、流泪、视物模糊21 d,于2004年9月来我院就诊.患者发病前配戴用盐水清洗的彩色隐形眼镜1个月,发病时在当地医院诊为"双眼病毒性角膜炎",因局部应用抗病毒滴眼液和抗生素滴眼液1周后病情无明显改善就诊于我院.入院后检查:右眼视力0.02,左眼0.04,双眼矫正视力无提高.结膜水肿,混合充血,双眼角膜中央区上皮缺损,角膜基质脓疡,溃疡表面白色脓苔附着.共焦显微镜检查:双眼角膜查及阿米巴包囊及滋养体.

  • 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徐义昌;许兴;钱进;赵昌平;施圣晖;徐英纳;张勇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在治疗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宣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4月至2011年7月对16例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行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达到了镜下全切肿瘤或近全切,无手术死亡病例,长随访5年,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采用显微手术不仅可提高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肿瘤全切除率,并能更好地保护脑重要功能区,改善患者预后.

  • 甲状腺乳头状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可行性分析

    作者:苏清华;周波;赵军;马建仓

    目的 探讨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82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同时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清扫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 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56.1%(46/82),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χ2=4.98,P<0.05),原发灶侵犯包膜(χ2=8.76,P<0.05)及年龄>45岁者(χ2=6.62,P<0.05)有关,82例均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是必要的和安全的处理方式.

  • 规范性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几个技术要点

    作者:代文杰;喻庆安

    甲状腺癌发病率呈全球性增高趋势,1975 ~ 2013SEER统计资料显示,甲状腺癌发病增长率在所有肿瘤中排第1位,达到4.7%,死亡增长率排第3位,达到0.5%[1].分化型甲状腺癌是常见的甲状腺癌类型,高达90.0%[2],其治疗手段还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甲状腺癌的规范性手术方式主要为单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及甲状腺双侧叶全切,符合国内外指南及专家共识,无明显争议;但关于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还存在较大争议.是否所有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均需进行例行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及术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阴性病人是否进行预防性淋巴结清扫以及清扫的范围,是争议的重点.

  • 颈外侧部病变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许达生;余深平

    1 颈外侧部的CT解剖简介颈部CT分为位于中央区的器官部(包括咽、喉、气管、食管、甲状腺和甲状旁腺)、颈后部(包括颈椎、颈髓和周围的肌肉)和双侧颈外侧部4个部分.颈外侧部主要由各侧的颈动脉鞘及其周围的筋膜间隙所组成.颈动脉鞘由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组成.本文介绍的颈外侧部病变,主要来自颈动脉鞘内的各组织,有的则来自颈动脉鞘周围.解剖上颈动脉鞘及其周围,被颈深筋膜分成多个筋膜间隙,即颈动脉间隙、咽后间隙、颈后间隙、咽旁间隙等.上述间隙除颈动脉间隙内主要包含颈动脉鞘的内容物外,其余各间隙内主要包含脂肪组织.因此,CT上正常颈外侧部的颈动脉鞘周围,只见脂肪组织及小的血管影等,而不能显示上述各筋膜间隙的解剖分界.

  •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继发青光眼误诊2例

    作者:刘俊

    例1:男,34岁,发热10天,后觉右眼红、胀痛,视力下降明显并加重,门诊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给予1%匹罗卡品点眼,口服醋氮酰胺,2%甘露醇降眼压2天,病情无明显好转,收住院,询问既往有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病史.专科检查:视力右0.01,左1.2,右眼混合充血,角膜中央区深层混浊明显伴水肿,可见后弹力层皱褶,角膜上皮水肿呈水泡状,角膜后壁少见大小不一样的灰白色KP,角膜知觉减退,房水闪光(+),前房深浅正常,眼内及眼底窥不清,眼压5.62kPa,左眼查未见明显异常.诊断:①右眼HSK;②右眼继发青光眼,予0.1%戊环鸟苷和0.5%噻吗心安点眼,1%阿托品眼膏局部涂沫,球下注射地塞米松,肌注干扰素,口服醋氮酰胺及维生素,患者右眼角膜逐渐清亮,红肿消退,眼压恢复正常.

  • 浅谈前列腺增生症的防治常识

    作者:刘震

    1 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和病理前列腺增生为男性老年性疾病,其发病原因是多因素的,目前认为性激素平衡失调是导致前列腺增生的主要原因,另外基质在诱发本病的过程中起有重要作用.前列腺体部分可分为周边区、中央区,移行区及尿道周围腺区.移行区约占腺体的5%,尿道周围腺区不到1%,但这两个区域是前列腺增生的特定部位.

  • 表现为瘙痒的带状疱疹2例

    作者:侯林;孟辉

    1 病历资料例一,40岁女性.3月24日月经来潮,月经前二天自觉乏力,无发热及咳嗽.月经第二天自觉右肩背部发痒,当时未与特殊处理,第三天上述部位瘙痒明显,局部皮肤无红肿,自行服用扑尔敏、外涂皮炎平不见好转,第四天见右侧肩胛岗区及锁骨上、下区分别出现片状红斑,约0.5×1.0cm2大小,压之褪色,仍给予上述抗过敏治疗不见好转,第五天片状红斑中央区出现少许粟粒状丘疹,考虑带状疱疹,给予苷泰250mg ivgtt q8h,口服维生素B1、B2,Vc,于第7天部分片状红斑中央区出现粟粒状至绿豆大的水泡,局部瘙痒明显减轻,继续用药10天后水疱基本消失,局部皮损残留轻度色素沉着.

  • 中央区窦镰旁大型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李凌;黄红星;邹叔骋;罗宗晚;李创华;刘博;张卫民;刘坤;刘华;钟小康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治疗中央区窦镰旁脑膜瘤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总结该病的显微外科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 ~2015年40例中央区窦镰旁大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按照Simpson分级40例患者其中位于中央区侵犯大脑镰及矢状窦壁者22例行Simpson Ⅰ级切除16例,Simpson Ⅱ级切除6例;位于中央区侵犯大脑镰及矢状窦腔者6例行Simpson Ⅰ级切除4例(肿瘤致窦腔完全闭塞),SimpsonⅣ级切除2例(肿瘤未使窦腔完全闭塞);位于中央区皮层深部只侵犯大脑镰者5例均为Simpson Ⅰ级切除;位于中央区皮层凸面只侵犯矢状窦者7例,其中只侵及窦壁者5例Simpson Ⅰ级切除3例,Simpson Ⅱ级切除2例,侵入窦腔者2例均行Simpson Ⅳ级切除.以上40例患者随访3个月至5年,Simpson Ⅰ级切除的28例患者均无复发;Simpson Ⅱ级切除8例者其中7例无复发,1例随访半年后肿瘤复发,予以伽马刀治疗后肿瘤消失;Simpson Ⅳ级切除4例随访1年后肿瘤均有所增长,均予以伽马刀治疗,之后失访.术后出现偏瘫者10例,随访1年后完全恢复者6例,4例部分恢复.无死亡病例.结论 静脉窦等的血管影像及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能有效地保护功能区皮层结构及回流静脉,从而减少术中出血,提高全切率,降低致残及复发率,避免死亡.

  • 甲状腺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对侧区的影响

    作者:刘松平;赵铭;王连臣;柯延壮

    目的:探讨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患者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90例,依据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根据中央区淋巴结数量将转移组患者分为3组,A组(淋巴结转移数=1个)27例,B组(淋巴结转移数=2个)14例,C组(淋巴结转移数≥3个)24例。比较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A、B、C3组患者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情况,计算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在侧区淋巴结转移预测方面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其中转移组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0.05)。转移组患者65例,其中A组27例,B组14例,C组24例,3组患者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1.85%、71.43%和83.33%。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65例,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51例,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在侧区淋巴结转移预测方面的敏感性为96.08%,阳性预测值为75.38%。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患者的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越多,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风险越高,术中可根据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选择侧区淋巴结清扫术,预防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

  • 面部多发畸形伴腭裂一家二例

    作者:陈良富;黄雪霜;张雪梅

    个案1男,18岁,面部中央无鼻根、鼻背与鼻尖,上唇中央区呈板状微隆起.板状隆起两侧的外上,各有一个鼻翼.鼻翼上方可扪及鼻梁.上唇正中唇裂,但不超过唇红.张口检查,可见正中腭裂.切牙向外扭转.前鼻孔呈三角形,用探针盲插鼻孔,发现鼻孔与鼻腔不通.

  • 前列腺解剖带区的断层切片与MRI图像对照研究

    作者:高炜;袁武;韩悦;翟丽东;李云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各带区在解剖断层切片的形态学表现,及其与MRI断层图像的对应关系,确定前列腺各带区MRI影像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利用MRI技术对6具成人尸体及576例健康成人的前列腺进行扫描,观察尸体及活体前列腺带区MRI表现,然后采用火棉胶包埋技术把标本制成前列腺区薄层连续切片,并与MRI图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尸体断层解剖切片可根据尿道、精阜、射精管识别外周带、中央带、移行带、尿道周围组织及前列腺肌肉基质区的大体位置,但其间未见明显界限。尸体标本及活体MRI图像表现基本一致,即T1WI上整个前列腺呈略低信号;T2WI上前列腺外周带呈高信号表现,中央区呈低信号;薄层切片与MRI图像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结论MRI检查时,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扫描相结合,才能完整显示前列腺各带区的结构特点,进而有利于对前列腺内的病灶进行准确地MRI定位诊断。

  • 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许兴;赵昌平;张勇;徐义昌

    目的 总结显微手术治疗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均达到SimpsonⅡ级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再出血l例,癫(癎)2例.结论 显微手术全切除是治疗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安全有效方法.

  • 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大脑皮质中央区脑膜瘤

    作者:凌士营;王林;傅先明;牛朝诗;蒋辰;丁宛海;汪业汉

    目的 总结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技术切除大脑皮质中央区脑膜瘤的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大脑皮质中央区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导航辅助确定肿瘤切除范围,利用肿瘤与脑组织之间的蛛网膜界面,整体或分块切除肿瘤,注意保护肿瘤周围重要组织.结果 按照Simpson分级标准:Ⅰ级切除17例(58.6%),Ⅱ级切除9例(31.0%),Ⅲ级切除3例(10.4%).无手术死亡.随访21例,时间3个月~4年,Ⅱ级切除1例、Ⅲ级切除2例在术后1~3年复发.结论 术前影像学评估,术中应用神经导航辅助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大脑中央区皮质脑膜瘤,妥善保护大脑中央区血管、脑皮质、矢状窦,是提高大脑中央区皮质脑膜瘤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 致(癎)灶切除治疗无病灶中央区癫(癎)

    作者:倪端宇;蔡立新;张国君;乔梁;遇涛;李勇杰

    目的 总结致(癎)灶切除术治疗无病灶中央区癫(癎)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无病灶中央区癫(癎)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放置颅内电极,采用皮质脑电图监测定位癫(癎)发作起源区,皮质电刺激定位功能区,采用术中唤醒行致(癎)灶切除术.结果 随访11例,时间17~32个月,按照Engel分级:Ⅰ级3例,Ⅱ级3例,Ⅲ级2例,Ⅳ级3例.术后出现肢体功能障碍3例,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2周及3个月恢复;残留手指活动不灵1例.结论 在颅内电极精确定位功能区及致(癎)灶的前提下,采用致(癎)灶切除术治疗无病灶中央区癫(癎),可获得满意疗效.

  • 中央区及其附近病灶的神经导航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的对比研究

    作者:钱若兵;魏建军;汪业汉;傅先明;魏祥品;姜晓峰;李光群

    目的比较神经导航与传统开颅两种手术方法对切除中央区及其附近的病灶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中央区及其附近病灶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神经外科导航手术和传统开颅手术,比较病灶的位置、大小、骨瓣大小、手术前后神经系统损害程度.结果神经导航手术组骨瓣面积为(28.62±11.83)cm2,传统开颅手术组骨瓣面积为(3932±13.07)cm2,两者差异显著(P=0.04);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神经导航组为2/15,传统组为10/15,差异极其显著(P=0.008).结论神经导航手术组与传统手术组相比具有定位准确、侵袭性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149 条记录 6/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