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试验结果显示Endeavor药物洗脱支架具有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ENDEAVOR临床项目的新结果显示美敦力公司的Endeavor药物洗脱冠状动脉支架具有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2006 PCR会议上Ian Meredith教授(ENDEAVOR Ⅰ的主要研究者、澳大利亚墨尔本Monash医学中心医学教授)公布了ENDEAVOR Ⅰ、ENDEAVOR Ⅱ临床试验的新结果.此二试验的随访率均在97%,结果显示Endeavor再狭窄率低、安全性卓越,令人印象深刻.ENDEAVOR Ⅰ 3年靶病变血运重建(TLR)率仅3%,意味着接受Endeavor支架治疗的患者中,97%的人3年后原发灶无需进一步治疗或重建血运.ENDEAVOR Ⅱ 2年TLR率6.5%.
-
改良全弓替换联合支架象鼻手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目的:总结和评价改良全弓替换联合支架象鼻手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4-02至2015-05,南京市第一医院对17例急性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改良全弓替换联合支架象鼻手术,其中男14例,女3例;年龄29~78(56.4±12.1)岁。患者均依据术前主动脉增强CT及经食道心脏超声诊断分型,部分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下施行手术。根部处理包括单纯升主动脉替换9例,升主动脉加无冠窦替换4例,升主动脉加无冠窦及右冠窦替换1例,Bentall手术3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例。弓部处理包括,将四分叉人工血管修建成两分叉,保留10 mm灌注分支及8 mm分支,保留无名及左颈总动脉岛状片吻合,左锁骨下动脉近端结扎,以8 mm分支与之远端端侧吻合重建血运。 -
支架重建血运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初步结果
目的评估支架重建血运治疗肾动脉狭窄所致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与近斯疗效.方法选用Palmaz支架,对6例动脉粥样硬化、3例大动脉炎和1例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所致肾动脉狭窄先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然后放置支架.术后患者均行常规抗凝治疗,定期复查血压和记录降压药物用量,并采用超声复查支架通畅状况.
-
支架重建血运治疗肾动脉狭窄的中期临床结果
-
足部毁损伤3例早期修复重建的体会
自1999~2002年对3例足部毁损伤进行关节融合、血管架桥[1]、游离皮瓣移植来重建血运,恢复外形及功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细胞移植在皮瓣缺血治疗中的应用
皮瓣移植后不能及时重建血运而造成的缺血坏死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如果能在术前实现皮瓣的早期血管化,将有效提高皮瓣移植的成活率.血管化有血管发生和血管生成2种机制[1-2],此过程包括多个阶段,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各种因子的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氧分压等.细胞移植作为再生医学的主要治疗手段在皮瓣领域的应用研究已经开展,我们就其在皮瓣缺血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优缺点作一综述.
-
指掌侧浅静脉动脉化重建血运8指
1996年3月~1999年4月,我们采用手指掌侧浅静脉动脉化重建血运6例8指,全部成活,报告如下.
-
高危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中的急救护理
高危冠心病患者指多支血管病变或左主干病变致严重心肌缺血或伴左室功能不全者.对这些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尽快重建血运,可改善预后,但也明显增加了PCI的危险性.因此, 及时、有效的术中急救护理,配合医生进行急救起着重要作用.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为1 816例高危冠心病患者施行PCI,本文就术中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策略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pypass grafting, CABG)手术作为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它通过为缺血心肌重建血运通道,改善心肌的供血和供氧,从而缓解和消除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功能,延长寿命.
-
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康复治疗
冠心病尤其合并严重左心室功能不全( LVD)患者往往对内科药物治疗疗效不满意,预后差,通常死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严重心律失常。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是目前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采用 CABG重建血运后,能提高 LVD患者长期生存率。
-
股前外侧皮瓣分层应用修复手足撕脱伤
手足皮肤撕脱伤的临床治疗非常棘手,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重建撕脱皮肤血运、多组织移植修复皮肤和手指等方法[1-2].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我们采用将股前外侧皮瓣中皮肤及皮下组织与筋膜分开,分别覆盖手、足掌(跖)和背侧,筋膜面植皮.如有尚存撕脱皮肤(完全离体或带有少量皮肤蒂)无法重建血运,预制在股前外侧,再切取股前外侧皮瓣,以此为载体将撕脱组织回植,取得一定效果.
-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的近期疗效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是由于冠脉内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冠脉完全闭塞,发病急、病情重、预后差是其特点,尽快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重建血运是治疗的关键.传统的静脉溶栓疗法血管开通率仅60%~80%,且很少达到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3级.近年来应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使STEMI救治率大大提高.我院自2003年8月至2005年6月对14例STEMI患者进行急诊PCI治疗,现报道如下.
-
恶性肿瘤患者胸腺移植术前后血清IAP、sIL-2R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997年2月~2000年9月,我们采用重建血运、同种异体全胸腺移植术辅助治疗26例恶性肿瘤患者,并对移植前后患者血清IAP、sIL-2R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
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诊断治疗方法和急性肾衰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82例四肢主要动脉损伤,采用动脉裂口修补、端端吻合、自体静脉移植、人工血管搭桥等方法修复动脉,恢复肢体血供.结果:肢体成活77例,截肢5例,发生急性肾衰3例,成活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早期诊断、尽早修复动脉恢复肢体血供是四肢主要动脉损伤治疗成功的关键.
-
存活心肌的判定及其临床意义
过去认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表明心肌细胞为不可逆性坏死,但随着冠状动脉再通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冠状动脉搭桥术(bypass)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的开展,人们发现,尽管常规心电图和心肌灌注显像为不可逆性缺血改变,也不一定就是心肌坏死和瘢痕形成,相当部分病例,左心室功能降低是由于可逆性心肌缺血所致,原梗死区无收缩功能或收缩功能异常的心肌节段在恢复血流灌注后可逐渐恢复功能,这种血流再灌注后可恢复的心肌即称"存活心肌”.由于重建血运后"存活心肌”正常化意味着左室功能的恢复,前瞻性地估计梗死后心肌是否存活对决定是否值得重建血运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社会效益.
-
支架重建血运治疗缺血性肾病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如何阻止缺血性肾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已越来越为临床关注.近年来,肾动脉支架置入术(PTRAS)已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血管病(ARVD)的主要措施,但是否能改善肾功能,尚有很大争议.我们报告27例ARVD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经支架重建血运后随访6个月以上的临床结果,评估该方法对肾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
-
缺血性心脏病的基因治疗与血管新生
对于冠状动脉弥漫性狭窄、复发性难治性心绞痛、耐受能力差、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等不适合用传统治疗方法重建血运的冠心病患者而言,基因治疗是一种促进血管新生的极具吸引力的治疗模式,将成为今后缺血性心脏病治疗上的主要进展.
-
小儿全耳廓离断再植一例
患儿 男,7岁.右耳廓被人用水果刀从根部完全割断,伤后1小时在当地医院行原位清创缝合,术后观察2小时见耳廓苍白,无血运.转我入院.手术立即拆除原缝合线,显微镜下行离断耳廓清创,找到可供吻合的一条耳前静脉和耳后动脉,作好标记.近端创面清创,找出相应血管.将离断耳廓上、下两端与近端创面皮肤固定二针.用11/0无损伤缝合线吻合耳前静脉和耳后动脉.松开血管夹,见耳廓色泽红润、饱满,弹性好,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皮肤对位缝合.伤后8小时重建血运.术后再植耳廓成活良好.随访3年,外观无明显畸形,略小于健侧,感觉恢复.
-
42例腘动、静脉损伤的治疗
临床资料 本组42例,男39例,女3例;年龄10~65岁,平均37岁.开放性损伤30例,闭合性损伤12例.伤因:交通伤32例,热钢伤4例,火器伤 1例,锐器割伤2例,坠落伤2例,石膏压迫伤1例.损伤血管分类:单纯腘动脉损伤16例,腘动、静脉均损伤26例.合并休克12例,骨折28例,内脏损伤6例,腓总神经损伤5例.手术探查时间:伤后1~6 h 30例,7~12 h 10例,16~24 h 1例,24 h以上1例.修复方法:单纯修补5例,缩短吻合27 例,大隐静脉移植7例.Ⅰ期截肢3例,Ⅰ期截肢率7.1%(3/42).共重建血运39例,其中2例Ⅱ期截肢,Ⅱ期截肢率5.1%(2/39).总截肢率11.9%(5/42).除5 例截肢外,37例平均随访12个月.结果:34例下肢功能恢复良好,2例足下垂,1例下肢感觉异常伴雷诺征.
-
第1掌背动脉皮瓣在伴皮肤缺损拇指离断再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第1掌背动脉皮瓣在伴有皮肤缺损拇指离断伤再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伴皮肤缺损拇指离断伤患者术前进行手术设计,术中采用神经、血管、肌腱移位修复拇指血供、感觉及运动,采用第1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同时采用该皮瓣携带的静脉作为拇指重建血运的静脉回路。结果术后19例拇指及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再植拇指外观、功能良好。结论第1掌背动脉皮瓣在修复拇指创面同时,为再植拇指提供了可靠、健康的静脉回路,避免了使用受损拇指本身静脉导致静脉危象发生,保证了再植手术成功率,提高了手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