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我国肠瘘治疗居世界领先水平

    作者:

    肠瘘是一种外科常见重症疾病,轻者丧失工作能力,重者危及生命。70年代以前肠瘘的死亡率高达60%,曾是多年来国际医学界备感棘手的难题。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著名教授黎介寿院士从1968年开始,经过15年无数次的实验和临床探索,掌握了肠瘘的发生、发展规律,创造出独特的控制腹腔感染、处理瘘口、营养支持、手术技巧等一整套治疗原则和方法,使肠瘘的治疗水平领先于国际医学界,挽救了众多濒危病人的生命。10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黎介寿院士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更新治疗方法,又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国内率先研究出感染病人的合理能量供给量与纠正低蛋白质血症的方法,有效地改善肠瘘病人的营养状况;在国际上首先采用全肠外营养、生长抑素与生长激素快速治疗肠瘘,使病人免除手术之苦,治疗时间由原先的3个月缩短至2周;在国际上率先对慢性炎性肠病并发的肠外瘘围手术期应用雷公藤,有效地控制了病情发展,减少了副作用;合理设计手术方式,简化放射损害性肠外瘘的手术治疗,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在国内首次提出分期处理重症胰腺炎并发的肠外瘘,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在国内首先总结出肠外瘘手术时机选择的依据。10年来,在临床上治疗的604例肠瘘患者中,治愈率由90.6%提高至94%,手术成功率由97.5%提高至99.7%,均为国际医学界好水平。此项研究成果荣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

  • 卵巢交界性肿瘤伴肠瘘1例

    作者:吴琼;黄长江;丽红;胡晨明

    1 临床资料患者为女性,37岁,未婚,无性生活史,主因"腹痛、腹泻、消瘦,发现腹部包块超过4个月"于2004年1月14日入院.患者于2003年8月进食后突然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伴水样便,自行发现盆腔有一肿物,大小约10cm,可活动,左侧卧位时腹痛,右则卧位缓解.

  • 作者:

    关键词:
  • 肠管侧侧吻合术136例报告

    作者:朱付申

    我院外科自1996年为了解决肠管端对端吻合时的口径大小不等,吻合困难,易缺血引起肠瘘等问题,采取了侧侧吻合术.到2002年底已施行1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治

    作者:张建林

    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为腹部外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其特点是多次腹部手术或污染手术后,出现的以炎症为主要致病因素的肠梗阻[1].患者经过多次手术或广泛剥离,肠管间有着广泛且严重的炎症、水肿和紧密粘连;在治疗上有一定的困难,处理不当易发生肠瘘,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2].现将我院1994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6例报告如下:

  • 克罗恩病的个案治疗讨论

    作者:刘晓红;朱峰;姚方;关玉盘;郝建宇;吴东方

    克罗恩病:克罗恩(crohn)病是一个病因未明,主要累及末端回肠和临近结肠的慢性炎症性急病,但整个消化道均可累及,呈节段性分布.本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统称为炎症性肠病.临床以腹痛、腹泻、腹部包块、发热及肠瘘等为特点,常伴有肠外损害.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重症者迁延不愈,常有各种并发症,愈后不良.

  • 粘连性肠梗阻132例诊治体会

    作者:吴岳;付尚勤

    目的 通过对本院1999_2006年收治的132例粘连性肠梗阻的病例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对此种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的掌握.方法 分析132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结果.结果 132例中急症手术9例,非手术治疗123例,其中中转手术56例,1例粘连性肠梗阻术后衰竭死亡,余131例治愈.未出现肠瘘及短肠综合症等并发症.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部分病例可经非手术治疗获得症状减退,但仍有较多病例须进行手术治疗,因此对其手术指征的掌握尤其重要.

  • 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在放射性肠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那锋

    目的 探讨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在放射性肠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放射性肠炎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在肠外营养的基础上过渡为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人体体质指标变化,分别对肠梗阻及肠瘘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周后本组患者人体体质各指标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周后肠梗阻患者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肠瘘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周后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均有所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方式对放射性肠炎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尤其针对肠梗阻型的放射性肠炎患者疗效更为显著.

  • 临床营养药师参与一例肠瘘患者营养支持的案例分析

    作者:刘红;许杜娟;赵彬

    目的 探讨临床营养药师在肠瘘患者个体化营养支持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一例肠瘘案例,分析营养支持方案在肝功能受损时的调整,并结合患者脏器功能变化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结果与结论 临床药师应对肠瘘患者的营养支持开展全程化的药学监护,预防和减少潜在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调节患者营养状态,改善患者预后.

  • 腹部手术后并发肠瘘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惠东

    目的对应用外科手术方式对接受腹部手术后出现肠瘘症状(非高位肠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瑞金市人民医院外二科70例接受腹部手术后出现肠瘘症状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瘘口引流、营养支持方式实施治疗;治疗组采用外科手术方式实施治疗。结果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9.54±2.31)d,肠功能复常时间(13.47±2.02)d,住院治疗总时间(19.06±2.25)d;治疗组下床活动时间(5.02±1.36)d,肠功能复常时间(8.95±2.16)d,住院治疗总时间(14.63±2.64)d;2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肠瘘治疗总有效率为65.7%,治疗组肠瘘治疗总有效率率为91.4%,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9%,对治疗的满意度为77.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7.1%,2组指标差异均显著。结论应用外科手术方式对接受腹部手术后出现肠瘘症状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肠瘘采用改良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治疗的效果探讨

    作者:陈涛

    目的 探究在肠瘘的治疗中改良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肠瘘患者98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肠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单腔引流治疗,治疗组患者则采用改良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引流液量、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再手术率以及住院时长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肠瘘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改良双套管进行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化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缩短住院时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外科手术治疗肠瘘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保红

    目的 探讨肠瘘的外科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0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肠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行确定手术的治疗方法,而对照组患者行保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治愈24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2例;治疗组的30例患者中治愈25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1例;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P<0.05),同时早期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晚期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住院时间(P<0.05).结论 在严格控制肠瘘患者适应证的前提下,进行手术治疗是可行的,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越早进行手术效果越好.

  • 中心吸痰装置在肠吻合术后肠瘘负压引流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江明媛;江卉;李寒华

    目的 分析中心吸痰装置在肠吻合术后肠瘘负压引流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肠吻合术后肠瘘患者,根据就诊的单双号进行分组,单号的为观察组,双号的为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通过引流管进行引流,观察组采用中心吸痰装置行持续负压引流.比较两组的康复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换药次数及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排气时间、拔管时间、瘘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物质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心吸痰装置在肠吻合术后肠瘘负压引流护理中应用,可有效地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并降低感染和改善生活质量.

  • 改良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在肠瘘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作者:欧小勇;韩丽娜;黄广岩;于全成

    目的 探讨改良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方法治疗肠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13年9月在本科住院治疗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27例采用自制双套管连接低负压持续引流,B组24例采用传统单腔引流管,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高体温、引流液量、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再手术率及痊愈时间.结果 A组住院天数、痊愈时间短于B组,引流液量少于B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再手术率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发生肠瘘应立即采用自制双套管及持续低负压冲洗,较传统治疗方式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腹部疾病术后肠瘘的护理体会

    作者:赵瑞芳;李月红

    腹部手术后形成肠瘘,对生理功能扰乱严重,是难治疾病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大量腐蚀性消化液外溢,造成瘘口处组织水肿、糜烂坏死,加之体液和营养物质丢失,使创口不易愈合,给护理和治疗带来许多困难。1987年~2000年我院共收治肠瘘9例,经我们精心护理和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肠瘘的内科治疗方法与营养支持

    作者:张丽华;李中彬

    目的:讨论肠瘘在内科治疗中的具体方法。方法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进行过内科治疗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回访,总结内科治疗的优势。结论在肠瘘初期,内稳态失衡可直接或间接造成营养不良的发生,丢失的肠液中含有大量水份,高位肠瘘每日肠液丢失量可达3000~5000 ml,如没有得到有效补充,则导致循环容量不足,引起血液浓缩,肾功能损害,甚至休克的发生。在失水同时,大量电解质随之丢失,可出现多种不同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多见的有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氯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关键词: 肠瘘 内科 治疗
  • 肠瘘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对肠瘘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并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结论我院在临床上针对本病采取了非手术治疗护理及手术护理的措施,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肠瘘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治疗方法,消除其顾虑,增强对疾病的治疗的信心,并配合各项医疗和护理。

    关键词: 肠瘘 患者 护理
  • 肠瘘患者的36例临床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肠瘘患者的临床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肠瘘患者36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另一组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4天后的血清白蛋白值、血红蛋白以及氮平衡的值、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值、血红蛋白以及氮平衡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肠瘘患者早期实施临床护理配合,针对性的营养支持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增强机体的营养需求,为患者疾病康复创造条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探讨26例胃肠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胃肠手术后并发肠瘘的2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手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对手术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13例患者中治愈10例,治愈率为76.9%;手术组13例患者中治愈11例,治愈率为84.6%,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管是采用保守治疗法还是采用手术治疗法,均需要在掌握患者具体病情的基础上,为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以提高胃肠手术并发肠瘘患者的治愈率。

  • 胃肠外营养支持技术在40例肠瘘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罗福文;邢光明;高振明;徐英夫;杨春明

    目的总结胃肠外营养(TPN)支持技术在肠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1993年10月~2003年10月40例肠瘘患者的治疗经验,尤其是胃肠外营养支持技术在肠瘘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40例肠瘘患者,均与腹部手术有关,其中高位肠瘘17例:共手术4例(23%),2例痊愈(50%),2例失败(50%);非手术治疗13例,成功12例(92%),死亡1例.低位肠瘘23例:其中4例行肠造口粪便转流术获愈,19例保守治疗18例成功,1例死亡.总的非手术成功率为75%.结论合理的TPN支持前提下,大多数肠外瘘可非手术治疗痊愈.个别早期高流量瘘或有弥漫性腹膜炎者需及时手术修补.

836 条记录 7/42 页 « 12...45678910...414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