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巨大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介入封堵的临床研究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6例巨大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SPH)患者行封堵术前后的临床资料,评价介入治疗在PDA合并SPH患者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成功接受介人治疗的巨大型PDA(细处内径≥8 mm)2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例,女性16例,年龄1.5~59岁,平均(35±29)岁,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诊,伴发绀7例,听诊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双期连续性杂音6例,以收缩期杂音为主16例,无明显杂音者4例.
-
房室缺介入封堵和直视手术利弊探讨
目的:对房室缺介封堵以及直视手术的利弊进行探讨.方法:本次探讨研究选取我院自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患有房室缺病症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研究组,采用介入封堵的治疗方案对患有房室缺病症的患者进行应用治疗;另一组设为对照组,将采用直视手术的方案对患有房室缺病症的患者进行应用治疗.通过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的时间和治疗后的复发及恢复情况来分析探讨出更加适合房室缺病症的治疗方案.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P<0.05).结论:采用介入封堵的方案来治疗患有房室缺病症的患者效果较好于采用直视手术方案来治疗患有房室缺病症的患者,是一种科学安全有效的方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卵圆孔未闭(PFO)合并反常栓塞行介入封堵治疗的有效性
目的 评价介入封堵治疗在卵圆孔未闭(PFO)合并反常栓塞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 对我院接受介入封堵治疗的PFO合并反常栓塞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封堵成功率,对比患者术前和术后3 d经颅超声多普勒声学造影检查(cTCD)结果 ,术前、术后3、6个月采用头痛影响测定-6量表(HIT-6)进行评分.结果本组患者封堵成功率为91.43%;术后3 d患者cTCD检查结果等级分布明显优于术前(P<0.05),且术后0~I级占比远高于术前(P<0.05);术后3、6个月HIT-6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且术后6个月评分远低于术后3个月(P<0.05).结论 PFO合并反常栓塞行介入封堵治疗可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脑部血流,控制偏头痛程度.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PFO) 反常栓塞 介入封堵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术前术后的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是在胚胎发育期,心血管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一组出生缺陷病,是小儿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为0.8%~1.2%[1],其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临床为常见.近年来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对本病的治疗已从外科修补方法逐步转为采用介入封堵.此法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且患儿痛苦少,损伤少,不留瘢痕,恢复时间快,住院时间短,经临床使用疗效满意,得到越来越多患儿家长的认可.但介入治疗也是创伤性治疗,极可能出现穿刺部位出血、感染、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本院分析了18小儿先心临床特点,制定了相应护理措施,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介入封堵及外科修补术对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 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介入封堵及外科修补术对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外科修补术,观察组采用介入封堵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变化.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右心室容积和收缩功能、舒张功能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右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介入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创伤小,术中不会对患者右心室血流动力学造成影响,同时术后对患者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未造成影响,有助于预后的恢复.
关键词: 介入封堵 外科修补术 房间隔缺损 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
1例动脉导管未闭术后残余分流介入治疗的护理
动脉导管未闭(PDA)术后残余分流,是一种外科手术并发症,既往此类患者需再次开胸手术结扎或缝扎,患者恐惧,难度大,出血多,有时需在体外循环下手术解决.近几年,随着介入治疗医学的发展及介入器械的成熟和技术的提高,应用介入治疗方法解除残余分流是一种非常安全、可靠、痛苦很小的有效方法.我科于2001年11月为1例PDA外科手术后20年,术后残余分流1年的患者,应用介入封堵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超声心动图观察PDA并肺动脉高压封堵术后心脏重构和肺动脉压变化
目的 超声心动图评价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PH)患者封堵术后心脏形态结构和肺动脉压的变化.方法 将28例成功实施PDA封堵术患者分为中度PH组(A组)和重度PH组(B组).B组分为左室增大组(B1组)和左室大小正常组(B2组).术前、术后24 h、5d、1、3、6、12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心脏各房室大小及肺动脉收缩压(SPAP).结果 (1)封堵术后12个月A组肺动脉压SPAP下降快.B1组肺动脉压缓慢下降,B2组下降程度小于B1组.(2)A组、B1组术前左心增大,术后逐渐缩小,A组左心形态逆转更为明显.B1组、B2组术前右心增大,术后均不同程度回缩.结论 PDA封堵术后肺动脉压不同程度降低,心脏形态重构明显.
-
超声心动图预测房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瘤患者封堵器型号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在房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瘤患者介入封堵手术中,使用超声心动图预测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型号大小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成功进行封堵治疗的房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瘤患者62例,对比手术前与手术中超声心动图测量房间隔缺损大小的差别,并与所选择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型号大小进行比较,对术前、术中测值与封堵器型号大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62例房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瘤患者缺损大小术前测值为(27.27±4.07) mm,术中测值为(31.42±4.41) mm,所选取封堵器型号大小为(32.42±5.53) mm,术前与术中测值之间,以及两者与选取封堵器型号大小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测值与封堵器型号的相关性较术前测值更高(r=0.921 vs r=0.752).结论 术前及术中使用超声心动图对房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瘤患者的缺损大小测量存在差异,术中测量房间隔缺损大小与封堵器型号大小的选取更为相符.
-
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长期疗效追踪及术前预测因素分析
目的 观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长期疗效,并分析其术前相关预测因素.方法 根据术后心脏恢复情况的不同比较各组患者术前肺动脉顺应性、肺动脉收缩压及肺动脉平均压,评价封堵远期疗效,寻求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预后的术前预测因素.结果 (1)正常人左室舒张期横径/右室舒张期横径的正常值范围为1.59±0.11;(2)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2年左、右室比例恢复至正常范围122例,占96.83%;(3)术前肺动脉顺应性A、B组与C、D、E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C组与其余4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4)术前肺动脉平均压A组与D、E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5)术前肺动脉收缩压A组与其余4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B、C组与D、E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大部分房间隔缺损患者封堵治疗后心室比例可在2年内恢复正常,其中肺动脉顺应性为较好的、具有临床实用性的术前预测因素.
-
Snare-Ⅱ抓捕器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Snare第二代抓捕器(Snare-Ⅱ)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接受单纯膜周型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7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使用Snare-Ⅰ抓捕器;试验组39例,使用Snare-Ⅱ抓捕器,对比分析两者终点指标、效果指标和安全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入选者均成功建立轨道,无并发症发生;试验组导丝抓捕时间为(3.98±1.91)s,X线辐照时间为(15.43±8.80)s,抓捕次数为(1.08±0.41)次,放射量为(6.78±3.76)μSv,而对照组分别为(24.89±3.60)s、(62.78±18.24)s、(4.79±0.84)次、(35.47±8.07)μSv,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试验组抓捕器撤回时间为(4.55±0.69)s,略长于对照组[(4.20±0.74)s,P<0.05)];两组间抓捕器送达肺动脉时间及总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时,采用Snare-Ⅱ抓捕器,实用性和安全性更高.
-
Amplatzer血管塞子堵闭儿童先天性肺动静脉瘘
0 引言肺动静脉瘘(pulmonary arteriovenous fistulas, PAVFs)是一种罕见的肺血管疾病.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或者弹簧圈(Coil)介入封堵,但两者对于大型PAVFs的治疗往往成功率低,并发症多.我们首次尝试运用Amplatzer血管塞子(Amplatzer vascular plug, AVP)介入治疗2例儿童多发性先天性肺动静脉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前后右心室功能变化的超声评价研究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三维超声心动图(3-DE)评价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前后右心功能改变情况及手术效果.方法:采用3-DE圆盘总合法测量30例ASD患者应用Amplatzer封堵器/国产双盘状封堵器介入封堵前(术前组)后(术后组)右心室功能变化,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对比,探讨介入治疗的效果.结果:手术前RVEDV、RVESV、RVSV均大于对照组,RVEF明显低于对照组; ASD组RVEF与Qp/Qs呈中度负相关(r=-0.53,P<0.05);ASD患者在超声监视下封堵后RVEDV、RVESV、RVSV均较术前有明显减小,RVEF明显增加.结论:ASD患者右心功能减退与分流量的大小有正相关性,介入手术修补房间隔缺损可使心功能得到根本改善,达到治愈的目的.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三维超声心动图 房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 右心功能 -
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109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近中期疗效,探讨介入治疗 PDA 的术后心脏结构改变情况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2014年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成功行经皮穿刺PDA介入封堵治疗患者109例,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了解术前及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心脏结构变化情况,通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所有手术患者随访期内均健康生存,无介入治疗相关严重并发症。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发生2例(1.83%),术后残余分流发生9例(8.25%)。术后3 d超声心动图示收缩末期左心房内径(LAS)、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肺动脉内径(PA)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S)术后1个月以后下降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岁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3 d LAS、LVD、PA值与肺动脉平均压正常患者比较,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介入治疗适应证的情况下,经导管封堵治疗安全可靠,术后早期即可获益。
-
不同血管途径取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后脱落封堵器二例
例1,患者女,42岁,因活动后气促15年,加重1周于2009年6月11日入院.体检胸骨左缘2肋间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约12 mm,估测肺动脉收缩压110 mm Hg,双向分流,以左向右为主.患者要求试行介入治疗.术中降主动脉造影示PDA直径12 mm,测肺动脉收缩压116 mm Hg,主动脉收缩压120 mm Hg,肺动脉内注入10 mg酚妥拉明后10 min再测肺动脉收缩压108 mm Hg,主动脉收缩压118 mm Hg,使用16/18 mm的PDA封堵器(深圳先健科技有限公司)试封堵,在PDA处展开,30 min后肺动脉收缩压降低到108 mm Hg,主动脉收缩压为118 mm Hg,患者无胸闷、呼吸困难、头昏等症状,由于肺动脉压力下降不明显,建议患者放弃介入治疗,但患者及家属强烈要求继续介入治疗,遂释放封堵器,在释放瞬间透视下见封堵器脱落到主动脉并固定至胸主动脉水平.立即经股静脉换用14F输送鞘至胸主动脉下,通过输送鞘内使用6F的MP2导管及圈套器试图圈套封堵器尾端螺旋柄,同时通过股动脉用猪尾导管调整封堵器位置,并在封堵器下支撑和固定,约40 min后圈套器成功套住尾端螺旋柄,遂前送MP2导管夹紧封堵器,回拉至14 F输送鞘中,退出输送鞘,取出封堵器,结束手术,期间输悬浮红细胞1U,血浆200 ml.患者术后未出现其他并发症,于第3天出院.出院后使用西地那非,2013年3月随访无明显并发症.
-
膜周型室间隔缺损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术中建立输送轨道的操作技巧
目的 介绍膜周型室间隔缺损(PmVSD)导管介入封堵术中建立轨道时的一种操作技巧.方法 选择117例PmVSD患儿实施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术,术中应用导丝引导输送鞘管指向左心室心尖部的方式建立输送轨道,观察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全部手术时间22~58 (33.36±8.50) min,X线透视时间(13.02±4.11) min.12岁以下儿童75例采用全麻下实施操作,余患者均采用5%利多卡因局麻下实施.所有病例手术均获得成功,但有25例因术中导丝穿过三尖瓣腱索而重新建立轨道;有16例发生一过性室性心律失常,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恢复后继续实施操作并获得成功;有2例因封堵器型号不当而更换封堵器.有1例术后出现微量残余分流.术后未出现即刻主动脉瓣反流、新发的三尖瓣反流及溶血者.随访12个月中并未发生封堵器移位、迟发的传导阻滞、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感染性心内膜炎及溶血.结论 应用导丝引导输送鞘管指向左心室心尖部这一改良技术可提升PmVSD导管介入封堵术建立输送轨道时的安全性.
-
介入封堵和外科手术治疗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周漏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周漏(PVL)患者行介入封堵和外科手术住院期间相关指标以及随访情况.方法 纳入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PVL患者35例,其中行PVL介入封堵术患者15例(介入组),外科PVL修补术患者20例(外科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比例、围术期死亡比例、残余PVL比例、血红蛋白尿比例、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肺部感染比例、输血比例、新发心律失常比例、术后6个月经胸超声心动图指标以及术后12个月随访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比例均为100%,围术期无死亡.两组患者输血比例、肺部感染比例、新发心律失常比例、血红蛋白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介入组患者手术时间[(53.2±14.7)min比(287.5±38.2)min,P<0.001]、住院费用[(3.7±0.4)万比(6.5±0.8)万,P<0.001]及住院时间[(5.6±1.3)d比(9.8±2.1)d,P<0.001]显著低于外科组,而残余PVL发生比例(10/15比0,P<0.001)显著高于外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复查两组患者残余P V L、左心室射血分数(LV E F)、右心室收缩压(R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及左心房内径(LA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介入组患者术后6个月LVIDd[(48.3±6.2)mm比(58.4±9.5)mm,P=0.002]、LVIDs[(28.3±3.5)mm比(36.5±6.4)mm,P<0.001]、LAD[(32.7±4.9)mm比(39.2±5.5)mm,P=0.002]显著小于术前,而LVEF[(51.3±8.4)%比(40.2±5.3)%,P<0.001]显著大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外科组术后6个月LVIDd[(47.5±5.9)mm比(57.7±10.5)mm,P=0.001]、LVIDs[(26.1±4.3)mm比(36.3±7.3)mm,P<0.001]、LAD[(31.8±5.0)mm比(41.2±6.8 mm),P<0.001]显著小于术前,而LVEF[(50.2±5.3)%比(42.6±8.2)%,P=0.001]显著大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随访两组患者残余PVL,NYHA分级Ⅰ/Ⅱ、Ⅲ、Ⅳ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介入封堵术和外科手术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但介入封堵治疗成本更低,创伤更小.
-
使用肌高5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婴儿巨大动脉导管未闭的研究
目的 探讨肌高5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封堵婴儿巨大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arteriosus,PDA)的临床经验、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应用肌高5 VSD封堵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巨大PDA的患儿16例,其中男5例,女11例,年龄3.6~ 10.8(6.84±1.80)个月,体重3.8 ~7.8(6.28 ±0.99)kg,总结手术经验并明确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16例患儿中,15例(93.8%)均首选肌高5 VSD封堵器,并一次获得成功.1例患儿术中观察到PDA直径仅3.5mm,使用8F输送鞘装入10~12 mm PDA封堵器,出现降主动脉狭窄,更换8 ~ 10 mm PDA封堵器无法固定在PDA上,换用10 mm肌高5 VSD封堵器后成功.肌高5 VSD的型号均比PDA窄径大4~6mm.手术时间15~46(26.33± 11.07)min,X线曝光时间为5.9~28.1(14.4 ±7.5)min.术前肺动脉收缩压56~ 81(63.94±13.06) mmHg(1mmHg=0.133 kPa),术后测量肺动脉压均在正常范围.所有患儿使用肌高5 VSD封堵器封堵后,均行升主动脉-降主动脉连续测压,压力阶差为0 mmHg.术后1d复查心脏超声,房室瓣反流程度均减轻或消失.随访中超声心动图示,所有患儿无残余分流,无封堵器移位情况发生,各心腔内径基本正常.房室瓣反流程度均为轻度以下.结论 对于经验丰富的介入医师而言,使用肌高5 VSD封堵器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早期行介入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预后,逆转肺动脉高压.
-
膜周型室间隔缺损并发中、重度三尖瓣反流时行介入封堵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研究膜周型室间隔缺损并发中、重度三尖瓣反流时行介入封堵的治疗效果.方法 入选膜周型室间隔缺损并发中、重度三尖瓣反流的患者43例(三尖瓣反流的原因均为右心室局部心腔压力增高所致),其中行导管介入封堵术组21例,外科修补手术组22例.术后三尖瓣反流程度(三尖瓣反流长度、三尖瓣反流面积、三尖瓣反流容积、三尖瓣反流速度、三尖瓣反流压差)、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严重并发症包括:心脏压塞、较大残余分流、开胸止血、恶性心律失常、封堵器移位、瓣膜损伤;次要并发症包括:一过性心律失常、切口愈合欠佳、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心包切开综合征,无需处理的微量残余分流等)、术后住院时间(d)、住院总费用(万元)、手术时间(min)、正性肌力药物评分、术后第24小时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随访时间为术后3~12个月,平均10个月.结果 (1)43例并发中、重度三尖瓣反流的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治疗均一次成功,无死亡病例.术后三尖瓣反流量较术前显著减少,部分病例反流即刻消失.两组中,每组手术术前与术后三尖瓣反流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与术后三尖瓣反流差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封堵组在手术时间、术后血管活性药物、术后第24小时白细胞计数、CRP、心肌损伤标记物方面均优于外科修补手术组.在手术费用方面外科修补手术组略低于介入封堵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住院天数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外科修补手术组手术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次要并发症1例,为微量残余分流,无需处理.介入封堵组手术成功率100%,次要并发症1例,为主动脉瓣轻微反流,无需特别处理.(3)术后随访3 ~12个月,存活率为100%,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术前经过认真的超声心动图评估,部分室间隔缺损并发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患者行介入治疗优于外科手术.
-
距离主动脉瓣右冠状动脉瓣不足2 mm的膜周型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距离主动脉瓣右冠状动脉瓣不足2mm的膜周型室间隔缺损(PmVSD)介入封堵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2005年5月至2012年5月PmVSD介入封堵治疗的患者38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11例,女178例,年龄3~34 (9.94±8.53)岁,体重(28.47±18.11) kg.按照缺损距离主动脉瓣右冠状动脉是否>2mm分为两组:A组(150例)为术中造影VSD上缘距离主动脉瓣右冠状动脉瓣<2mm的患者;B组(239例)为术中造影VSD上缘距离主动脉瓣右冠状动脉瓣≥2mm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即刻手术成功率、主动脉瓣反流发生率、术后心律失常、残余分流、机械性溶血、术后三尖瓣反流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B组的即刻手术成功率为93.72%,显著优于A组(7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患者术后主动脉瓣反流发生率为22例(14.67%),显著高于B组术后的5例(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次要观察指标中,心律失常发生率、残余分流发生率、机械性溶血发生率、新出现的三尖瓣反流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314、P=0.392、P=0.573、P=0.385、P=0.946.在VSD直径较小时,使用任意类型封堵器均可获得成功.A组中当VSD直径为5~10 mm时,手术成功率明显降低;VSD直径大于10 mm组的成功率进一步降低,仅1例获得成功(P<0.05).B组中或大型缺损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都低于VSD直径≤5mm组的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距离主动脉瓣右冠状动脉瓣不足2mm的PmVSD介入封堵总体成功率较低,但缺损直径小于5mm的室间隔缺损仍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当缺损直径大于5rnm时成功率非常不理想,有待于更新和改进技术.
-
外科手术治疗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严重并发症16例分析
目的 探讨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外科手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选择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经导管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失败后,需再行外科手术的1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指征为封堵器脱落7例、心脏穿孔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3例、瓣膜关闭不全2例(其中1例同时合并Ⅲ度AVB)、残余漏1例、封堵失败1例.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取出封堵器,修复心内畸形,术后入ICU监护.结果 ASD介入治疗患者中,手术探查ASD直径平均31 mm,较术前诊断的平均26 mm增大.ASD部位为中央型5例,下腔型7例,与术前诊断相符率41.7%,不相符率58.3%.3例Ⅲ度AVB者术后均恢复窦性心律.心内畸形修复完善,无手术死亡.结论 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严重并发症发症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安全可靠,避免治疗失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