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阿魏酸钠抗大鼠乙酸性结肠炎损伤的作用

    作者:刘少平;董卫国;罗和生;余保平;于皆平

    目的:研究SF对大鼠乙酸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乙酸灌肠制备大鼠结肠炎模型.实验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SF给药组(200mg/kg,400mg/kg,800mg/kg),每天灌肠给药1次,用药7d.实验结束后评价大鼠结肠黏腊损伤指数(CMDI)与粪便隐血实验(OBT)、栓测结肠组织MDA,NO,PGE2,TXB2含量;MPO,SOD活性;COX-2,NF-κBp65表达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模型组大鼠CMDI,OBT评分显著增加;MDA,NO,PGE2含量,MPO活性,COX-2与NF-κBp65表达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升高;面SOD活性显著降.SF灌肠改善模型组大鼠CMDI,OBT评分:使结肠组织MDA,NO,PGE2,TXB2含量,MPO活性,血小板聚集率不同程度降低,SOD活性升高,同时下调COX-2与NF-κB宾过度表达.SF用药呈一定量效关系.结论:SF通过抗氧化,抑制血小板活化、花生四烯酸代谢及NF-κB表达,缓解大鼠乙酸性结肠炎炎症反应,减轻结肠黏膜损伤.

  • 5-脂氧合酶与肝脏疾病

    作者:谢正元;文艺;张吉翔

    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催化花生四烯酸生成5-羟基廿碳四烯酸(5-HETE)、白三烯(LTs)等类花生酸类物质,后者在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5-LO途径衍生物在肝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运用5-LO抑制剂治疗肝脏疾病具有深远意义.

  • 胃十二指肠黏膜防护研究进展

    作者:吴成跃;张传勇;武警

    胃肠道对于药物、缺血及再灌注、H pylori感染等内源性和外源性损伤具有多重保护机制,包括胃黏膜血流、上皮细胞屏障、碳酸氢盐分泌调节上皮细胞表面pH值等. 本文就近来宿主对H pylori感染的防御、十二指肠花生四烯酸分泌、非甾体类消炎药诱发的胃肠道损伤的保护、凋亡及治疗进行综述.

  • 环氧化酶-2与食管癌

    作者:周超;马洪升

    环氧化酶(COX)是催化花生四烯酸生成前列腺素G2(PGG2)和前列腺素H2(PGH2)的限速酶.其为两种:COX-1和COX-2,二者的氨基酸序列60%以上相同.COX-1在人体的绝大部分组织细胞中都有稳定的表达,主要参与黏膜细胞的保护、脏器血流的调节和凝血机制的完成等生理过程,COX-2在生理情况下几乎不表达,在许多促炎症和致突变因素的作用下,COX-2可以很快地被诱导出来,并参与病理过程.近来的研究表明,COX-2不仅在食管癌组织中高表达,而且其表达水平与病理过程的发展阳性相关,与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率和预后好坏等临床参数也呈正相关关系.食物及饮水中的亚硝胺类化合物等可以诱导Ha-fas、Rb、p53、RAR-β等基因的突变,通过PKC途径、MAPK途径、PI-3K途径、NF-κB和AP-1途径等诱导COX-2的表达.COX-2通过多种机制影响细胞的增生凋亡、血管的生成、局部的侵润和免疫功能的抑制,从而参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特异性COX-2抑制剂对食管癌高危人群的预防作用正逐渐得到证实.

  • 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与胰腺癌

    作者:周国雄;丁晓凌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是人体一种必需脂肪酸,该脂肪酸含有20个碳原子,4个双键,是5,8,11,14-二十碳四烯酸.其代谢有两条途径: 环氧化酶(COX)和脂氧合酶(LOX).研究表明其代谢限速酶COX和LOX在胰腺癌中呈高表达,AA代谢产物抑制COX和LOX通路,具有抑制肿瘤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等功能.非选择性和选择性COX或LOX抑制剂被用来尝试治疗胰腺及其他肿瘤.

  • 脂氧素A4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周春华;方华梅;呼闯营;王少峰

    脂氧素( lipoxins,LX)即脂加氧酶相互作用的产物(lipoxygenases interaction product),是二十烷家族中花生四烯酸一类的代谢产物.其中LXA4是花生四烯酸脂加氧酶代谢产物,系体内重要的内源性促炎症消退介质.近年来研究发现LXA4及其稳定类似物对多种炎症细胞和炎症相关基因有显著的负性调节作用,是炎症反应的重要"刹车信号"或"停止信号"[1-2].本研究探讨LXA4类似物(lipoxin A4 methyl ester,LXA4-ME)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探索新的策略.

  • 脂氧素——抑制SIRS的新契机

    作者:孙洪伟;周蒙滔

    脂氧素(lipoxin,LX)是继前列腺素和白三烯后被证实的又一重要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新近的研究发现LX对多种炎性细胞的功能和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起广泛调节作用,能促进炎症反应的及时消退,被认为是机体内重要的内源性脂质抗炎介质,誉为炎症反应的"刹车信号(brakingsignals)"或"停止信号(stop signals)"[1-2].

  • 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产物的生理作用

    作者:王红;汪道文;陆再英

    近十余年来对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P450(CYP)氧化酶代谢途径及其产物的研究引起了学者们广泛的兴趣和重视,陆续发现并证实经此途径产生的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和病理生理作用.

  • 花生四烯酸的CYP代谢途径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敖英;彭仁琇

    花生四烯酸(从)主要由环氧化酶(COX)、脂加氧酶(LOX)及细胞色素P450(CYP)途径代谢.近年来发现,AA的CYP代谢途径与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的关系密切.本文就AA的CYP代谢酶在心脏中的表达、CYP代谢途径对MIR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 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各时间点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

    作者:张力辉;王绵;崔炜;刘静;张松筠

    目的 探讨T2DM患者75 gOGTT各时间点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 方法 新诊断的T2DM患者27例行口服75 g OGTT,分别观察0、0.5、1、2、3h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 结果 OGTT各时间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8.07±4.38)%、(7.63±3.95)%、(7.14±3.35)%、(6.70±3.39)%、(6.70±3.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诱导各时间点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8.30±3.44)%、(8.00±2.94)%、(7.74±2.94)%、(7.70±2.66)%、(7.74±3.21)%,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新诊断的T2DM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不随OGTT各时间点血糖、胰岛素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 软脂酸和花生四烯酸对人肝细胞瘤细胞株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

    作者:王平;母义明;汪保安;潘长玉

    脂肪酸对人肝细胞瘤细胞株(HepG2)细胞葡萄糖摄取研究显示,高浓度的软脂酸可通过抑制HepG2细胞胰岛素受体和葡萄糖转运子2的表达抑制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花生四烯酸可通过类似机制刺激葡萄糖摄取,部分阻断软脂酸的作用.

  • 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 P450代谢途径在心力衰竭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闫璐璐;张永珍

    花生四烯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之一,其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活性,并在众多生理及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花生四烯酸在人体内主要通过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s, COXs)、脂氧化酶(lipoxygenases,LOXs)及细胞色素 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3大途径进行代谢,其中花生四烯酸经 CYP450途径产生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EETs)及20-羟-二十烷四烯酸(20-hydroxyeicosatetraenoic acid,20-HETE),EETs 又进一步被可溶性表氧化物水解酶(soluble epoxide hydrolase,sEH)水解。已有研究表明,花生四烯酸 CYP450代谢途径在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花生四烯酸 CYP450代谢途径影响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因而探讨花生四烯酸 CYP450途径对心力衰竭的影响及其机制有利于为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文主要对花生四烯酸 CYP450途径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简要做一综述。

  • 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P450代谢途径在高血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严婧;贾伟平

    花生四烯酸是人体必须脂肪酸之一,其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生物学活性并在众多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其在人体内主要通过环氧化酶、脂氧化酶、细胞色素P450(CYP)三大途径进行代谢。其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YP代谢途径中其关键基因CYP通过调控经ω-羟化酶、表氧化酶作用的下游产物20羟-二十烷四烯酸及表氧-二十碳三烯酸的质/量,从而影响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并且对其分子生物学机制及遗传学的研究亦成为当前的研究焦点。本文主要对CYP途径在高血压中的作用简要做一综述。

  • 环氧化酶和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关系的研究

    作者:范利;李晓利;赵莉;马飞;陈荣霞;曹剑;刘霖;王强;陈昕;孙沛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1(COX-1)、COX 2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AR)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431例老年汉族心脑血管病患者,持续服用(75~100mg)阿司匹林≥1个月,通过花生四烯酸诱导光比浊法联合二磷酸腺苷诱导光比浊法,筛查出AR患者(AR组)36例,阿司匹林半抵抗患者(semi-AR组)164例和阿司匹林不抵抗患者(non AR组)231例.并对COX 1 rs1888943、rs1330344、rs3842787、rs5787、rs5789和rs5794,COX-2 rs20417和rs5277,HO-1 rs2071746共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 与non-AR组和semi-AR组比较,AR组COX-1 rs1330344(-1676A/G)突变的G等位基因增加了发病风险(OR=1.77,95%CI:1.07~2.92,P=0.02)和(OR=1.66,95%CI:0.99~2.77,P=0.05).HO-1 rs2071746(-413 A>T)突变T等位基因同样增加了发病风险(OR=1.70,95%CI:1.02~2.79,P=0.04)和(OR=1.68,95%CI:1.00~2.80,P=0.05).结论 COX-1 rs1330344和HO-1 rs2071746与老年汉族人群AR相关,COX-1 rs1888943、rs3842787、rs5787、rs5789、rs5794和COX 2 rs20417、rs5277与AR不相关,在汉族人群中罕见出现.

  • 女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叶圆圆;吕强;杨芬;胡文娟;张卫清;赵发国;王姮;王素君;张英谦

    目的 检测女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连续住院的女性脑梗死患者116例,根据是否发生AR分为AR组47例和阿司匹林敏感(AS)组69例.所有入选者晨起顿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连续服药l0d后,测定花生四烯酸途径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及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的差异.患者根据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又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67例(<236 μmol/L)和血糖控制欠佳组49例(≥236 μmol/L),比较2组AR的比率.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影响AR的相关因素.结果 AR组体质量明显高于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9±10.2)kg vs (63.5±7.9)kg,P<0.05].血糖控制良好组较血糖控制欠佳组患者AR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4% vs 57.1%,P<0.01).多因素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显示,血糖控制是发生AR的危险因素(OR=3.368,95%CI:1.550~7.320,P=0.002).结论 女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相当比例AR,体质量及血糖控制情况可能影响AR的发生.

  • 应用受试者曲线分析血栓弹力图在老年人群阿司匹林抵抗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李晓利;范利;王强;陈昕;孙沛;王梅;董迎华;邓玲;田玲

    目的 应用ROC曲线评价血栓弹力图在诊断阿司匹林抵抗(AR)方面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4月~2010年7月驻京部队干休所服用阿司匹林(75~100 mg/d,≥1个月)的老年患者471例.所有患者行光比浊法和血栓弹力图法检测血小板的功能.其光比浊法AR诊断标准为:花生四烯酸(AA)作诱导剂,血小板聚集率≥20%.结果 采用AA诱导光比浊法,AR患者65例,发生率13.8%.以经典光比浊法为参照,通过ROC曲线发现,血栓弹力图法曲线下面积为0.794(0.755~0.830).采用血栓弹力图法诊断AR,血小板聚集率临界点为56.2%,特异性为79.6%,敏感性为73.8%.无论是采用血小板聚集率≥56.2%,或传统的≥50%的临界点为血栓弹力图法诊断AR的标准,与AA诱导的光比浊法比较,在诊断AR方面,二者一致性较差(Kappa<0.7).结论 血栓弹力图法在诊断AR方面,不完全与光比浊法诊断AR结果相符.因此,对血栓弹力图结果的解读需要谨慎.

  • 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H2单体型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功能学监测关联的研究

    作者:李晓利;范利;王强;吴建中;张金萍;杨鲜利;刘宝萍;刘立德;由运果

    目的 探讨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P2Y12)H2单体型对中国老年汉族患者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 入选北京万寿路地区服用阿司匹林老年汉族患者431例,使用美国Sequenom系统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技术对P2Y12 H1/H2单体型进行鉴定.采用花生四烯酸诱导的光比浊和血栓弹力图法、二磷酸腺苷诱导的光比浊和血栓弹力图法、血小板活化标记物血小板激活复合物1、CD62P等血小板功能检测,对P2Y12 H2单体型与血小板计数及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功能进一步行相关分析.结果 431例患者中,P2Y12 H1/H1基因型285例,H1/H2基因型136例,H2/H2基因型10例.H1/H1、H1/H2、H2/H2基因型血小板计数分别为(216.09±58.76)×109/L,(195.06±55.16)×109/L,(164.90±46.12)×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1/H2+H2/H2与H1/H1比较,经年龄、性别校正后,多因素回归分析仍提示血小板计数与H2相关联(P=0.005).结论 P2Y12 H2单体型对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无明显影响.携带P2Y12 H2单体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H1型患者,提示P2Y12 H2单体型可能是正常人群血小板计数低下的一个基因学标志.

  • 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不同抗血小板药物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开亮;张帷;王海军;司全金

    目的 观察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不同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8例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5组,阿司匹林组44例、氯吡格雷组42例、双联抗血小板组(双联组)38例、双联抗血小板+质子泵抑制剂组(双联+PPI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比较用药后各组血小板聚集率、临床疗效及消化道出血事件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用药前比较,双联组及双联+PPI组用药后花生四烯酸及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下降(P<0.05);各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双联组及双联+ PPI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88.6%、90.5%、94.7%、93.0% vs 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联组消化道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6.3% vs 7.3%,P<0.05),双联+PPI组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双联组(9.3% vs 26.3%,P<0.05).结论 在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人群中,单独应用一种抗血小板药物是安全有效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能显著降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 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血栓素B2与花生四烯酸诱导血小板聚集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穆彬;任永康;张学虎

    目的 探讨PCI术后冠心痛患者血浆血栓素B2水平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LAA)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对患者临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具有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分为抵抗组29例和有效组251例,患者规律服用1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2周后,检测血浆血栓素B2水平和PLAA,出院后随访2年,记录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80例冠心病患者中,AR发生率为10.36%.抵抗组患者血栓素B2水平和PLAA水平明显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0.2±540.27)ng/L vs (267.19±38.73)ng/L,45.6(28.6,75.4)% vs8.3(3.6,15.1)%,P<0.01].冠心病患者血浆血栓素B2水平与PLAA呈正相关(r=0.487,P=0.002).抵抗组总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03% vs 13.55%,P=0.013).结论 存在AR的冠心痛患者PCI术后2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预后较差,血浆血栓素B2水平与PLAA呈正相关关系,或可作为反映冠心痛患者AR的一个有效指标.

  •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平均血小板体积和收缩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敏;邹晓;李建华;刘霖

    目的 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220例,根据血栓弹力图结果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58例和阿司匹林敏感组162例,所有患者口服阿司匹林(75~100 mg)≥1个月.血栓弹力图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与阿司匹林敏感组比较,阿司匹林抵抗组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CD62P、P选择素、TC、平均血小板体积及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括抗剂比例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140mm Hg(OR=2.705,95%CI:1.127~6.490,P=0.026)和平均血小板体积(OR=1.935,95%cI:1.306~2.867,P=0.001)为阿司匹林抵抗的危险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与TC(β=0.172,P=0.019)和平均血小板体积(β=0.327,P=0.000)呈正相关.结论 收缩压≥140 mm Hg和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升高的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增加.

486 条记录 3/25 页 « 12345678...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