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苯酰胺肌苷诱导兔VX2肝肿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肿瘤已取得明显疗效并提高了生存率.目前临床采用阿霉素、顺(卡)铂和(或)丝裂霉素C作为肝癌介入化疗药物,这些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可引起正常肝细胞损害等不良反应.而肝癌患者常伴有肝炎、肝硬化等所致的肝功能不全,TACE无疑使患者肝功能进一步恶化,可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其生存期.
-
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
肝硬化患者常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当肝细胞损害到一定程度,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而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为临床评价患者的肝功能及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输血后丙型肝炎的重要原因,亦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已有若干关于丙型肝炎发病机理的报道,但对于HCV感染所致肝细胞损害的确切机理,仍然了解较少.近年来,自身抗体在HCV发病机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据文献报道,与HCV染病同时并存在自身抗体已有多种[1].为了探讨HCV感染后体内出现的自身抗体的意义及其引起的自身免疫的发病机理,本文对HCV感染者血清中几种自身抗体进行了检测与分析.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TBA、CG的临床评价
有报道血清胆汁酸(TBA)和甘氨胆酸(CG)对肝细胞损害的鉴别诊断及预后观察有重要意义[1,2].为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TBA和CG的水平及其意义,我们检测了69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上述指标的含量并作临床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
无症状HBsAg携带者血清CG RIA的临床意义
我们用放射免疫分析(RIA)对192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及30例正常对照做了空腹血清GG检测,并与HBV标志作了相关分析,旨在探讨无症状HBsAg携带者有无肝细胞损害以临床治疗指征.
-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药物治疗
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是一组由自身免疫介导的、以肝脏病理损害和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肝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细胞免疫损伤以及自身抗体参与的体液免疫损伤是AILD发病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AILD主要包括以肝细胞损害为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以及以胆系损害为主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此外,部分AILD患者同时具有其中两种疾病的临床和病理表现,临床上称之为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
-
91例儿童肝豆状核变性整体护理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D),是一种机体铜代谢障碍造成体内铜蓄积,引起组织器官毒性损害的一种遗传代谢异常病,以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害、脑退行性病变和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cher ring,即K-F环)为临床特征.
-
化脓性胆管炎术后胆汁瘀积性黄疸的诊治
化脓性胆管炎术后黄疸不退在临床上并不罕见,通常认为其常见原因是胆道损伤及胆管内残余结石.我院1994年3月至1999年8月收治化脓性胆管炎103例,术后出现黄疸不退21例,其中由于肝内毛细胆管炎性水肿及肝细胞损害所致的胆汁瘀积性黄疸达14例,现对其诊治情况作一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经急症手术治疗的化脓性胆管炎病人103例,年龄29~78岁.临床上均有腹痛、寒战、发热、黄疸及血白细胞升高,B超检查均明确有肝外胆管梗阻;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86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7例,术中发现胆总管内结石均为胆色素性或混合性,呈块状或泥沙样.术后出现黄疸持续不退或加重21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0.2±18.6)岁;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既往无溶血性黄疸及肝炎病史;经B超和T管造影检查,发现其中胆管残余结石4例(19.0%),肝内多发性脓肿2例(9.5%),胆瘘1例(4.8%),其余14例(66.7%)未见异常.
-
乙肝病毒携带者临床检验分析
乙型肝炎又称血清性肝炎,它主要传播途径有经血传播、垂直传播、唾液传播等.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进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然后进入肝细胞内转录复制,释放出同毒抗原物质,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免疫反应,造成肝细胞损害,所以乙肝病毒携带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害.如果入侵肝细胞病毒量小,受感染肝细胞数目少,机体免疫反应正常,则常成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逐渐消失,乙肝病毒抗体(抗-HBs)出现,机体对乙肝病毒产生免疫力,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在3~6个月后是能够痊愈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不显性感染,也能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
HBeAg阳性行肝动脉化疗的肝癌病人预防性给予拉米夫定可以防止肝细胞损害进一步加重
在接受经肝动脉化疗(THAIC)的过程中肝细胞损害的加重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的肝癌(HCC)病人发生的危急合并症.HBeAg阳性是肝细胞损害加重的相关因素.
-
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使用思美泰的临床体会
梗阻性黄疸(阻黄)是因各种原因所致的肝内或肝外胆道梗阻,引起胆汁淤积,肝细胞损害及全身各系统生理病理变化.常导致肝硬化、感染及内毒素血症、门脉高压、出血倾向[1].本文将本院收治梗阻性黄疸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总结和讨论.
-
梗阻性黄胆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近况
因胆管性梗阻所致的黄疸,常需手术治疗,故称为梗阻性黄疸(梗黄).临床上表现为肝细胞损害和全身各系统发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症候群,常导致感染、内毒素血症、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出血、营养不良.目前其手术后并发症率及病死率仍很高[1,2],正确地认识梗黄的病理生理变化及恰当的围手术期处理,仍然是肝胆外科医生当今面临的重要课题.
-
以肝损害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5例
肝豆状核变性(HLD)是以铜代谢障碍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以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害、肾脏损害、脑退行性变和角膜边缘有铜盐沉着环为其临床特征.本文回顾分析以肝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HLD 5例,报告如下.
-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各型肝炎中临床价值
胆汁酸(BA)的生成和代谢与肝脏关系密切,是唯一可以同时反映肝脏分泌,肝脏合成,肝细胞损害三种状态的血清学指标,肝胆疾病时,胆汁酸代谢发生紊乱,空腹血清胆汁酸升高,为了解其在各型肝炎中的检测意义,作者对本院240例肝炎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
Graves病合并肝细胞损害血清甘胆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合并肝细胞损害患者血清甘胆酸(C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Graves病患者136例,将136例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肝细胞损害分为2组:Graves病合并肝细胞损害(A)组(69例)和单纯Graves病(B)组(67例).检测2组血清C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活性及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对Graves病合并肝细胞损害患者血清CG水平与血清ALT、AST、GGT、ALP活性,TBIL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CG单独及联合AST、ALT指标在诊断Graves病合并肝细胞损害的ROCAUC、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B组血清ALT、AST、GGT、ALP活性及CG、TBIL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清ALT、AST、GGT、ALP活性及CG、TBIL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正常对照组(均P<0.05).Graves病合并肝细胞损害患者血清CG水平与血清ALT、AST、GGT、ALP活性,TBIL水平均呈正相关(r=0.191、0.357、0.246、0.148、0.473,均P<0.05);Graves病合并肝细胞损害患者CG和AST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7、0.771,CG+AST的ROCAUC大,为0.811,且敏感性(68.97%)、特异性(94.03%)均明显高于单独血清CG或AST.结论 血清CG是评价Graves病合并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AST检测可以为临床医生对Graves病患者合并肝细胞损害的诊断提供参考.
-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终28变异与临床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临床可产生不同的肝脏疾病谱,发生轻重悬殊的肝脏疾病.宿主对HBV抗原的免疫应答是肝细胞损害的可能机制,但宿主应答不同的原因迄今未充分阐明.近年分子病毒学的进展,发现HBV变异与临床关系密切,其中有关HBV前C区终28变异研究多.1989年英国学者Carman首次在地中海及远东地区国家,发现较严重的慢性活动性肝炎和重症肝炎患者中存在终28变异,在病人血中HBeAg阴性但HBV-DNA(+),序列分析后发现在前C区1896位点有G→A变异,使密码28由色氨酸(TGG)变成终止密码(TAG),导致HBeAg合成终止,以后有许多学者相继做了这方面工作.
-
慢性肝病与糖代谢紊乱
认为慢性肝病糖代谢紊乱的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痰浊瘀毒内阻,以致津液不布.现代医学归纳其发病机制一为肝细胞的损害,二为胰腺实质的损伤及功能的缺陷.提出了慢性肝病时应用利尿剂、能量合剂、胰岛素、补充葡萄糖等药物合理性的思考,以期中医治疗慢性肝病有循证意义上的突破.
-
乙型病毒肝炎患者血清NAG测定的临床意义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存在于各种组织细胞的溶酶体中,主要参与糖蛋白氨基多糖分子内葡萄糖苷键的水解.在正常人体的血和尿中含量甚少[1].近几年人们发现在肾病、肝病、糖尿病、部分恶性肿瘤和妊娠时,血清NAG活性会升高,特别是肝细胞损害时增高更明显.为探求NAG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我们选择患有慢性活动性和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各对其血清中NAG水平进行测定,报告如下.
-
乙肝治疗抗病毒是关键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容易造成感染者的免疫耐受状态,即自身不能清除病毒,因而体内长期携带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持续存在的后果,是逐渐演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终危及患者生命.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血液循环到达肝脏,穿过肝细胞膜进入肝细胞,然后脱去包膜,病毒DNA(即HBV-DNA,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进入肝细胞核内,利用细胞内环境复制产生新的乙肝病毒;新产生的乙肝病毒再进入其他未感染的肝细胞,不断造成肝细胞损害,表现为转氨酶反复升高,病情慢性化而不断发展.因此,从理论上讲,乙型肝炎治疗的根本在于彻底清除乙肝病毒.只有彻底消灭乙肝病毒,才能从根本上治愈乙型肝炎.
-
慢性乙肝需辨证巧选药茶降肝酶
慢性乙型肝炎是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超过6个月,血清学、病毒学、生化学试验等临床检查阳性者.转氨酶升高是肝细胞损害的主要表现之一.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许多中药在保肝降酶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疗效.患者如能辨清病情,积极辅以药茶自我调养,相信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