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杏仁提取条件的探讨

    作者:白海波;南志成;宋子荣

    目的:研究苦杏仁中有效成分苦杏仁苷的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2次重复的正交实验法,以加水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3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进行实验. 结果:因素A(加水倍量)有显著影响,因素B(提取时间)和因素C(提取次数)对苦杏仁苷的含量有极显著影响.结论:佳提取工艺A2B2C2,即用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h.

  • 桃核承气汤中桃仁单煎与桃仁甘草合煎的苦杏仁苷含量变化研究

    作者:吴巧凤;文欣欣;余陈欢;张蓓;王薇

    [目的]比较桃核承气汤中桃仁单煎与桃仁甘草合煎过程中苦杏仁苷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选用Hypersil BDS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17:83),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25℃,流速为1.0ml/min.[结果]桃仁单煎液中苦杏仁苷的平均含量高于桃仁甘草合煎液,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甘草可降低汤剂中苦杏仁苷的含量.

  • 杏苏止咳糖浆的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张士洋;崔佳;程军;叶云;张士勇

    目的:优选杏苏止咳糖浆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苦杏仁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确定水提取佳方案为A2B1C3,即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1h.结论:杏苏止咳糖浆佳提取工艺的确定为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 HPLC 法测定清咽止咳膏中苦杏仁苷的含量

    作者:李超;秦明珠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咽止咳膏中苦杏仁含量的方法 .方法 选用C18色谱柱(汉邦),甲醇-0.2%磷酸(24:76)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在25~400 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6%(n=5),RSD=1.4%.结论 本方法 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以作为清咽止咳膏的质量控制方法 .

  • 正交试验优选宣肺化痰方水提工艺

    作者:江玲丽;程建明

    目的 确立宣肺化痰方的佳水提工艺. 方法 应用HPLC和正交试验,以宣肺化痰方中活性成分苦杏仁苷转移率及全方收膏率为指标,确定该制剂的佳水提工艺.结果 宣肺化痰方佳水提取工艺为:饮片加18倍量水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提取2h;第二次加8倍量水,提取1.5 h.结论 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可用于宣肺化痰方的提取.

  • 苦杏仁生、火 单制品的稳定性探讨

    作者:柏璐

    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功效,为临床常用中药材。其在贮存过程中会出现走油及苦杏仁苷分解等影响质量的问题。因此,本文选择了苦杏仁苷含量作为观察指标,对生火 单苦杏仁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通过对t0.9及K298k值的比较,确立佳贮存方式。

  • 麻黄汤合煎汤剂与颗粒汤剂中苦杏仁苷含量测定

    作者:梁光义;曹佩雪;李霞;周飞;柴立

    目的比较用合煎方法及用颗粒沸水冲泡法制备的麻黄汤中苦杏仁苷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Hypersil C18柱为分析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作梯度洗脱.结果苦杏仁苷峰能与其它峰有效分离.同时测得颗粒冲泡法制备的麻黄汤苦杏仁苷的含量高于合煎汤剂.结论用颗粒冲泡法制备麻黄汤,苦杏仁苷的含量较高,为颗粒汤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 苦杏仁苷对佐剂性炎症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方伟蓉;李运曼;钟林霖

    目的:观察苦杏仁苷对大鼠佐剂性炎症(机体异常免疫)和小鼠碳粒廓清(机体正常免疫)的影响,以揭示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Freund's完全佐剂抗原,形成大鼠慢性免疫萎缩性胃炎模型,测定胃液游离酸度、总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大鼠足跖皮内注射Freund's完全佐剂形成佐剂性关节炎,测定佐剂性关节炎原发病变的足跖肿胀度、继发病变的肿胀率及炎症抑制率;小鼠碳粒廓清实验测定廓清指数(K)及吞噬指数(α).结果:苦杏仁苷高剂量组可极显著降低大鼠胃蛋白酶活性,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原发病变的足跖肿胀度,减轻继发病变的肿胀率,提高小鼠的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P<0.01);苦杏仁苷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大鼠胃蛋白酶活性,提高小鼠廓清指数(P<0.05),极显著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原发和继发病变的肿胀度、肿胀率(P<0.01);各剂量组的苦杏仁苷对大鼠胃液酸度无明显影响作用(P>0.05).结论:苦杏仁苷能抑制佐剂性炎症,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 苦杏仁苷对IL-1β诱导后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的影响

    作者:牛凯;赵永见;姚长风;梁倩倩;李晨光;张宇;郑为超;王拥军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苦杏仁苷对IL-1β诱导的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从1月龄SD大鼠椎间盘中分离软骨终板并培养,经鉴定后,随机分组为正常组、诱导组、苦杏仁苷10-2、10-3、10-4、10-5 mol·L-1给药组,CCK-8法检测各组对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增殖的影响.Real-time PCR (RT-PCR)检测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1)、Ⅱ型胶原(type II collagen,Col2a1)、Ⅹ型胶原(type X collagen,Col10al)、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MMP-13)基因的表达情况.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分析Col2a1、Col10al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软骨终板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苦杏仁苷10-2 mol·L-1给药组能够抑制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的增殖,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分析,其细胞凋亡比例较诱导组及正常组均较高.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一定浓度的苦杏仁苷能够上调Aggrecan、Col2a1 mRNA的表达,下调Col10al、MMP-13 mRNA的表达,与诱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定浓度的苦杏仁苷能够上调Col2a1蛋白的表达,下调Col10al蛋白的表达.结论 一定浓度的苦杏仁苷能够抑制IL-1β诱导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发生退变,起到延缓椎间盘退变的作用.

  • 苦杏仁苷对 IL-1β诱导后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郑为超;牛凯;赵永见;张雷;王拥军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苦杏仁苷对 IL-1β诱导的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从1月龄 SD 大鼠椎间盘中分离软骨终板并培养,经鉴定后,随机分为正常组、诱导组、苦杏仁苷10-2、10-3、10-4、10-5 mol·L -1给药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的凋亡,Real-time PCR (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内 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苦杏仁苷能够拮抗 IL-1β诱导的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凋亡。流式分析显示各浓度的苦杏仁苷可以降低 IL-1β诱导的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的凋亡比例;RT-PCR 结果提示苦杏仁苷各浓度组可拮抗 IL-1β上调 Bax mRNA 的表达,下调 Bcl-2 mRNA 的表达,各组与诱导组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显示苦杏仁苷10-4 mol·L -1给药组能够拮抗 IL-1β上调 Bax 蛋白的表达,下调 Bcl-2蛋白的表达。结论苦杏仁苷能够拮抗 IL-1β诱导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的凋亡,起到延缓椎间盘退变的作用。

  • LC-MS/MS鉴定大鼠血浆中桃红四物汤有效成分

    作者:王慧卓;彭代银;陈卫东;李白坤;韩岚;张艳艳;王妍妍;郭栋栋;吴欢茹;帅陈

    目的 研究桃红四物汤有效成分体内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 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technique coupled wit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提供的色谱及离子碎片信息,对大鼠灌胃桃红四物汤中入血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 通过保留时间比对、离子碎片解析等综合分析,鉴定桃红四物汤中6个入血成分(梓醇、藁本内酯、阿魏酸、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苦杏仁苷)均为原形成分,入血成分可能为桃红四物汤体内直接作用的有效成分.结论 本实验确定了桃红四物汤经口服后可被胃肠道吸收入血的6个有效成分,为后期桃红四物汤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 杏苏止咳糖浆的质量控制研究

    作者:张士勇;彭代银;高家荣;程军

    目的 建立杏苏止咳糖浆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杏苏止咳糖浆中的麻黄、黄芩、浙贝母、桔梗、紫苏叶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杏仁苷的含量.结果 薄层鉴别重现性好,苦杏苷在16.15~80.75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回收率为101.71%,精密度RSD为2.88%,重现性RSD为4.22%.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HPLC测定杏桔合剂中苦杏仁苷的含量

    作者:张云风

    目的 测定杏桔合剂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苦杏仁苷的含量.结果 苦杏仁苷在0.141 04~2.820 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210.6X-32.09,r=0.9991,加样回收率98.01%,RSD=0.36%.结论 应用HPLC法测定杏桔合剂中的苦杏仁苷含量,方法可行,可以作为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

  • HPLC法测定枇杷核中苦杏仁苷含量

    作者:林国荣;沈高杨;陈剑锋

    目的 建立常用中药枇杷核中苦杏仁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Hypersil ODS C18(4.0mm× 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0∶80),检测波长215nm.结果 苦杏仁苷在7.0μg~70.0μg·mL-1成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32.38X-102.37,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0.17%.结论 本方法分离效果好,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制定枇杷核的质量标准.

    关键词: 枇杷核 HPLC 苦杏仁苷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枇杷叶中苦杏仁苷含量

    作者:庄永峰

    目的建立枇杷叶中苦杏仁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0∶60),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240nm.结果苦杏仁苷在0.302~3.0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3542.1X-56.7(r=0.9997),重复性RSD=2.2%,平均回收率100.74%,RSD=2.3%.结论可用于枇杷叶药材质量控制.

  • HPLC法测定宫瘤清片中苦杏仁苷、黄芩苷的含量

    作者:王鼎峰;胡冰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宫瘤清片中苦杏仁苷、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11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以AgiLent HC-C18色谱柱(4.6mm ×250mm,5μm)分离,体积流量1mL· min -1,柱温30℃。①苦杏仁苷:流动相为甲醇-水(20∶80),检测波长210nm;②黄芩苷: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47∶53),检测波长280nm。结果苦杏仁苷在18~180μg· mL -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61%,RSD=1.02%(n=9);黄芩苷在6.657~66.57μg· mL -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1.49%,RSD=1.11%(n=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宫瘤清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 RP-HPLC法测定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中苦杏仁苷的含量

    作者:易润青

    目的 建立RP-HPLC法测定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中苦杏仁苷含量的方法 .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C18柱,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10:90,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5nm,柱温为室温.结果 苦杏仁苷浓度在4~48μg·mL-1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3.4%,方法精密度(RSD)为0.90%(n=6).结论 该法可用于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测定.

  • HPLC法同时测定清肺化痰口服液中四种成分的含量

    作者:薛平;李莉

    目的 测定清肺化痰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黄芩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4.6×250mm,5μm),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0.8mL·min-1,柱温:30℃.结果3个成分的峰面积和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仪器稳定性较高.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清肺化痰口服液中3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 HPLC法测定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中苦杏仁苷、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

    作者:陈玲玲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中的苦杏仁苷、甘草苷和甘草酸. 方法 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苦杏仁苷检测波长:207nm;甘草苷和甘草酸检测波长:237nm;柱温:35℃. HT5"H结果 苦杏仁苷、甘草苷和甘草酸分别在50.82~508.16μg·mL-1、7.43~74.30μg·mL-1、30.68~306.76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3种成分的方法精密度RSD分别为3.98%、2.36%、1.0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64%、105.33%、102.2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可行、准确灵敏、重复性良好,可用于测定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中上述3种成分的含量.

  • 多波长HPLC法同时测定桑菊银翘散中6种成分的含量

    作者:黄强燕

    目的 建立多波长HPLC法同时测定桑菊银翘散中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绿原酸、连翘苷、连翘酯苷A、牛蒡苷和苦杏仁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岛津公司的Inertsil?ODS-SP C18柱(4.6×250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苦杏仁苷210nm,连翘苷、牛蒡苷277nm,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绿原酸、连翘酯苷A327nm;柱温35℃.结果 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绿原酸、连翘苷、连翘酯苷A、牛蒡苷和苦杏仁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8~1.2μg、0.1024~2.56μg、0.0283~0.7075μg、0.0900~2.25μg、0.3802~9.505μg、0.0803~2.0075μg(r≧0.9995).6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在97.1%~99.6%之间.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桑菊银翘散中6种成分的含量.

317 条记录 9/16 页 « 12...6789101112...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