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온주의학원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7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9400
  • 国内刊号: 33-138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2-117
  • 曾用名: 温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瞿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一个同时携带线粒体tRNAMet4435A>G和YARS2 c.5750A>C基因突变的原发性高血压家系的线粒体功能

    作者:任晓燕;陈亚茹;时雯雯;郑斌娇;薛凌;管敏鑫

    目的:通过构建携带突变的永生化淋巴细胞系,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线粒体tRNAMet(以下简写为m.)4435A>G基因突变和YARS2 c.5750A>C基因突变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临床表现、线粒体DNA全序列以及YARS2外显子测序结果,寻找并确定含有m.4435A>G以及YARS2基因突变的先证者,并对其家系成员进行拓展筛查.采集确诊家系的外周静脉血标本,并将血液中的淋巴细胞转化为永生化类淋巴母细胞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进行线粒体膜电位(MMP)测试和细胞内活性氧(ROS)检测,Northern blot印记杂交实验等一系列反映细胞功能的相关实验.结果:线粒体DNA全序列扩增检测确定含有m.4435A>G以及YARS2基因突变的先证者和其家庭成员,进一步的种系发生学分析发现4435位点的保守性指数高达100%.成功建立永生化淋巴细胞系,tRNA稳态水平结果显示,携带m.4435A>G突变的样本tRNAMet稳态水平明显降低,携带YARS2 c.5750A>C突变样本的tRNATyr稳态水平亦明显降低,且双突变样本的tRNAMet降低量要多于单突变样本;与对照组相比,含有m.4435A>G和YARS2 c.5750A>C基因突变的细胞株其ROS水平均升高,且双突变的升高水平大于单突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4435A>G和YARS2 c.5750A>C基因突变细胞株中MMP降低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m.4435A>G和YARS2 c.5750A>C突变分别引起tRNAMet和tRNATyr的代谢异常,造成线粒体翻译缺陷,ROS水平上升,MMP水平下降,并且核基因突变对线粒体突变具有加重作用,终导致细胞功能障碍.

  • 人巨细胞病毒UL138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免疫相关功能的影响

    作者:叶乐乐;张佳丽;陈文静;沈贤;胡畅远;丁宁;薛向阳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UL138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免疫相关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UL138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染BGC-823胃癌细胞,经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验证UL138表达,通过基因芯片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UL138表达对胃癌细胞功能的影响,荧光定量PCR进一步验证胃癌细胞中免疫相关分子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免疫原性死亡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证实重组质粒转染后胃癌细胞表达UL138;基因芯片差异基因分析显示UL138的表达上调了370个基因表达,下调了206个基因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这些差异基因的表达参与了胃癌细胞骨架重构、细胞黏附等并与消化系统疾病相关.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UL138的表达上调了IL1A、IL6、IL11、IL8、IL1RL1、IL7R、IL13RA2、CCL3L1、CCL5、TNFAIP3、TNFRSF21、VEGFA、CD44、CD55、CD59、CD274 16种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并下调了CXCL10、IFNAR1基因的表达.此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UL138的表达上调了免疫原性死亡相关蛋白ERp57的表达(P<0.01),不影响HSP70的表达(P>0.05).结论:UL138基因的表达能促进胃癌细胞促炎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并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特征.

  • KDIGO急性肾脏病定义对住院患者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

    作者:宗雪;林芙君;蒋更如

    目的:探讨肾脏科住院患者急性肾脏病(AKD)的发病及预后情况,了解AKD新定义在诊断急性肾功能不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肾脏科住院、有完整病史资料的患者1?984例的AKD发生率、病因、临床特点以及肾脏预后情况.AKD和急性肾损伤(AKI)诊断标准采用2012年KDIGO指南标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KD肾脏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AKD发生率为5.29%(105例),其中70例符合AKI诊断,35例符合非AKI的AKD诊断.AKD病因方面,肾前性占43.8%,肾性占40.0%,肾后性占3.8%.与AKI患者相比,非AKI的AKD患者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比例和24 h尿蛋白水平显著增高,血肌酐达峰速度显著减慢,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AKI和非AKI的AKD患者在肾脏转归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高(OR=1.03)、合并慢性肾脏病(OR=4.95)、肌酐达峰速度慢(OR=0.98)和低血红蛋白(OR=0.96)是影响AKD患者血肌酐未回归基线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KD标准较AKI标准对诊断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敏感性更高,非AKI的AKD患者临床表现与AKI患者存在差异,但肾脏预后并不优于AKI.收缩压高、合并慢性肾脏病、肌酐达峰速度慢和低血红蛋白是影响AKD患者肾脏转归的危险因素.

  • 腹部脂肪分布与结直肠息肉的相关性

    作者:叶骅骏;徐含烟;蒋学佩;何茜茜;黄智铭

    目的:研究腹部脂肪组织分布等因素与结直肠息肉发生的相关性,为结直肠息肉的病因研究和建立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以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33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与546例对照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与MATLAB2013软件测定其腹部内脏脂肪组织(VAT)、皮下脂肪组织(SAT)、总脂肪组织(TAT)、内脏脂肪比率(VAT/TAT)水平,并检测血脂水平,分别比较息肉组与对照组、不同病理类型息肉组、不同大小及个数息肉组、不同性别息肉组与对照组的脂肪分布情况.结果:息肉组与对照组间VAT、VAT/TAT、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息肉病理类型组间、不同息肉大小及不同个数息肉组间的VAT、SAT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高VAT(OR=2.544,95% CI:1.551~4.173)与VAT/TAT(OR=2.103,95% CI:1.262~3.516)是结直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而SAT、BMI、血脂与结直肠息肉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在女性人群中,息肉组与对照组间的VAT与SA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T与SAT与结直肠息肉的病理类型、数量、大小无关.女性结直肠息肉发生与VAT和SAT均无关.男性SAT与结直肠息肉发生无关,但内脏型肥胖与结直肠息肉的发生密切相关.

  • 高孕激素促排卵在长方案移植失败患者行IVF/ICSI中的疗效

    作者:张宜家;陈秋菊;匡延平

    目的:探讨长方案移植失败≥2次的患者使用高孕激素促排卵(PPO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78例在外院生殖中心有≥2次长方案移植失败史并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使用PPOS方案的患者,分析其PPOS方案和既往长方案的促排卵和妊娠结局.结果:长方案移植失败≥2次的患者在PPOS方案的获卵数、可用胚胎数和卵子利用率显著少于既往长方案(P<0.05).PPOS方案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中,每周期移植胚胎数少于既往长方案(P<0.01),获得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分别为49.2%、31.4%和41.7%.其中,既往长方案仅接受过FET的患者,在PPOS方案FET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分别为45.2%、30.2%和41.1%.结论:长方案移植失败≥2次的患者使用PPOS方案可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可能原因在于提高卵母细胞和胚胎的质量.PPOS方案可以作为这类患者的有效替代促排卵方案.

  • Wnt通路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程光嘉;刘顺林;朱国良;王金志

    目的:对Wnt信号通路中的基因进行分析以改善其作为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物标志物的作用.方法:使用荧光定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qMSP)分析SFRP1、SFRP2、PRKCB和WIF1 4种基因启动子在111例NSCLC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中甲基化水平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及TCGA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SFRP1、SFRP2、PRKCB和WIF1甲基化水平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相应配对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高,且SFRP1、SFRP2的表达水平在男性患者较女性高;结合4种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对NSCL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和96.0%.结论:结合分析Wnt信号通路的4种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可用于NSCLC的早期诊断.

  • 大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的分离培养及HMGB1/TLR4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作者:王涵磊;薛继阳;葛捍伟;夏杰;林炜;赵琦峰

    目的:研究HMGB1/TLR4信号通路对大鼠骨髓树突状细胞(mDCs)MyD88、NF-κB P65、细胞因子、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此信号通路是否对mDCs具有调控作用.方法:mDCs分离、培养、纯化、鉴定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设24、48、72 h 3个时间点.C组:mDCs加于RPMI l640完全培养基中;H组:加入HMGB1;H-Ab组:加入HMGB1后30 min再加入HMGB1特异性中和抗体;TLR4-A组:加入HMGB1后30 min再加入TLR4拮抗剂;IgG组:加入HMGB1后30 min再加入对照IgG抗体.检测各组各时间点mDCs MyD88、NF-κB P65蛋白和基因、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及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6、IL-8、IL-12、TNF-α)的浓度变化.结果:24 h、48 h、72 h各组HMGB1刺激后MyD88、NF-κB P65蛋白和基因、细胞因子、共刺激分子表达明显升高,使用HMGB1特异性中和抗体、TLR4拮抗剂后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MGB1通过mDCs的受体TLR4影响下游MyD88、NF-κB P65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并刺激细胞因子的分泌,同时促进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对mDCs起一定的调控作用.

  • 心肌梗死后不同移植部位对移植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

    作者:金培峰;王业焕;姜盛;张浩;孙成超

    目的:探讨在心肌梗死(MI)后不同的细胞移植部位是否会对植入细胞的存活以及心功能的改善程度产生影响.方法:利用结扎雌性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来制作大鼠MI模型,3周后将3×106个5-溴尿嘧啶(Brdu)标记的雄性大鼠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利用注射的方法分别移植于雌性大鼠MI的边缘区(BZC组)和中央区(CZC组);在对照组中用相同体积的PBS分别注射于MI边缘区(BZP组)和中央区部位(CZP组).分别在移植后的24 h和4周利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SRY)基因来观测移植细胞的存活量,在4周后利用心脏超声来评估心功能情况.处死大鼠后用HE染色法检测MI区的瘢痕厚度和心脏的膨胀系数,利用Ⅷ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的BMSCs的促血管新生作用.结果:在细胞移植后的24 h和4周的细胞存活率检测中BZC组均显著高于CZ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在心超检测结果中BZC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左室缩短分数(LVFS)均较CZC组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增生检测中BZC组亦明显优于CZ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心室形态学重塑检测中BZC组的膨胀系数较CZC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瘢痕厚度的检测中,BZC组和CZC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I边缘区移植更有利于移植细胞的存活,继而能进一步促进血管新生和改善心功能.

  • 血清胃蛋白酶原在胃溃疡高危人群中的筛查价值

    作者:陈蕾;顾云峰;詹爱霞;钱定良;郑景伟;郑美琴

    目的:评估血清胃蛋白酶原(PG)在胃溃疡诊断和筛查中的作用,确定PG在筛查胃溃疡危险因素中的佳临界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的患者388例,采用ELISA法检测空腹血清PG水平,并行胃镜检查,根据内镜和病理诊断结果,评估PG检测对胃溃疡诊断的效果.结果:根据纳入标准纳入的388例患者中,浅表性胃炎(对照组)132例,萎缩性胃炎组168例,胃溃疡组48例,胃癌组40例.与对照组比,胃溃疡组血清PG?Ⅰ、PG?Ⅱ水平明显升高,PGR(PG?Ⅰ/PG?Ⅱ)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萎缩性胃炎组比较,胃溃疡组PG?Ⅰ、PG?Ⅱ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组和胃癌组间血清PG?Ⅰ、PG?Ⅱ水平及PG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胃癌组血清PG?Ⅱ水平升高,PGR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G?Ⅰ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血清PG?Ⅰ、PG?Ⅱ、PGR及联合检测诊断胃溃疡的AUC分别为0.688、0.704、0.627、0.709,佳临界值分别为164.1 μg/L、15.05 μg/L、11.76.联合检测标准为:PG?Ⅰ>165.7 μg/L、PG?Ⅱ>19.1 μg/L且PGR<8.6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8%和65.9%.结论:血清PG?Ⅰ、PG?Ⅱ水平显著升高、PGR水平明显降低,可提示胃溃疡风险,PG?Ⅰ、PG?Ⅱ及PGR三项联合诊断准确度较高,PG?I>165.7 μg/L、PG?Ⅱ>19.1 μg/L且PGR<8.68可作为筛查胃溃疡的高危因素.将血清PG检测运用于胃溃疡大规模筛查的指标,在胃镜检查前可有效缩小高危人群的范围,降低胃镜检查率,并早期发现胃溃疡及早期癌变,提高患者生存率.

  • 丹参酮IIA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认知障碍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朱鸣;王小同;闵晶晶;陈琪;王霄一

    目的:研究丹参酮IIA(Tan IIA)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认知障碍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内质网应激(ERS)激动剂衣霉素(TM)组、TM+Tan?IIA组和Tan?IIA组.采用5/6肾切除法模拟CRF模型,造模第4周开始至第12周,TM组和TM+Tan?IIA组腹腔注射TM,剂量为4.5 mg/kg,2次/周;TM+Tan?IIA组和Tan?IIA组腹腔注射Tan?IIA 15 mg/kg,1次/d,对照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造模完成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学,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指数,采用试剂盒检测血清和海马组织中的MDA含量和SOD活力,Western blot检测GRP78、CHOP、Caspase-12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在Morris水迷宫中表现出的学习记忆能力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使用TM干预后下降更为明显,造模12周以后模型组大鼠GRP78、CHOP、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和凋亡细胞百分比增加,MDA含量增加,SOD水平降低,神经元细胞结构遭到破坏,使用TM干预后ERS相关凋亡水平、氧化应激水平进一步升高,细胞结构破坏较模型组更明显,而Tan?IIA干预后ERS相关凋亡蛋白GRP78、CHOP、Caspase-12表达显著下降,抗氧化应激能力显著提高,细胞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大鼠在Morris水迷宫中的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过度ERS诱导的凋亡可能参与了CRF大鼠认知障碍,Tan?IIA可能通过抑制ERS相关凋亡、抗氧化应激来发挥神经保护、改善认知作用.

  • 生存素对淀粉样前体蛋白代谢的调节作用

    作者:蒋伟青;袁欣;刘晨;任潇;王永刚

    目的:探索生存素(survivin)对淀粉样前体蛋白(APP)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内survivin与APP是否存在共定位.进而通过APP质粒单转染或APP和survivin质粒共转染细胞,并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urvivin是否影响APP的表达.将前述的转染细胞进行凋亡染色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比较suivivin是否可以抑制APP引起的细胞凋亡.结果: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内survivin与APP可以共存,survivin可以抑制APP在PC12细胞内的表达,APP过量表达可以诱发细胞凋亡,survivin可以抑制APP所引起的细胞凋亡.结论:Survivin可以抑制APP在细胞内的表达,进而抑制APP过表达引起的细胞凋亡.

  • EB病毒LMP1 C端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作者:毛珊珊;王路得;周萌;吕开绩;朱进顺;Kamara Saidu;叶晓鲜;张丽芳

    目的:制备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C端(187~386)的原核表达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并检验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选择LMP1 C端的基因并进行原核密码子优化,全基因合成pET21a(+)/EBV LMP1 C端重组质粒,并转入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菌进行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利用His标签提取纯化重组蛋白并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鉴定.将纯化的LMP1 C端重组蛋白免疫日本大耳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分别采用ELISA、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方法对兔多克隆抗体进行分析.结果:EBV LMP1 C端(187~386)重组蛋白可经原核表达系统表达;通过免疫兔获得了特异性的多克隆IgG抗体;制备的兔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结合并识别LMP1 C端蛋白.结论:EBV LMP1 C端重组蛋白免疫原性较强,制备的兔多克隆抗体效价高、特异性强.

  • 医学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调查和分析——以温州医科大学为例

    作者:苏叶

    在华医学留学生能否使用汉语与医师和患者实现有效的沟通直接影响其实习的效果.为提高医学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效果,以更好地满足其在医院实习的需要,笔者对温州医科大学部分在校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及访谈,基于需求分析研究医学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动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为探索新的医学留学生汉语教学模式提供借鉴.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I研究进展

    作者:闫春丽;陈兴灿

    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影像诊断方法主要是CT和MRI,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MRI凭借其自身独特优势已成为LDH的重要检查手段,临床工作中发现常规MRI检查对一部分LDH的诊断具有一定局限性,笔者就LDH的MRI研究做一综述.

  • 苯中毒性脑病的MRI表现

    作者:谢品楠;陈棋;许京轩;王营营;陶元萍;谢益兵;吴爱琴;许崇永

    目的:探讨苯中毒性脑病的MRI影像学特征及动态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6年11月温州市4家三甲医院收治的35例经确诊苯中毒性脑病患者的MRI影像及临床资料,分析其MRI表现特征.结果:患者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起病,有明确苯剂接触史,临床表现为中枢神经受损改变,大部分患者血常规白细胞下降,部分患者脑电图异常,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MRI扫描35例均累及白质区皮层下弓形纤维,呈"葵花瓣"或"火焰"状改变,33例累及两侧小脑齿状核,病变区呈"蝶翼"样改变,28例累及外囊,病变区呈条状异常信号,边缘光整,16例累及豆状核.病变区T1WI低信号,T2WI、FLAIR高信号,DWI高信号,26例ADC呈高信号或等信号,9例ADC值减低呈低信号.1例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示Cho、Cr峰略升高, 2例MRS无异常;MRI增强、SWI、MRA扫描均无明显异常改变.结论:苯中毒性脑病的MRI表现具一定特征性,结合病史,可提示诊断并全面评估脑内病变的累及范围与程度,对临床及时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