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온주의학원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7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9400
  • 国内刊号: 33-138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2-117
  • 曾用名: 温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瞿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时IL-8和G-CSF的检测价值

    作者:李孟荣;李光乾;陈小芳;胡鸿文

    目的:探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白介素 8(IL-8)、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变化。方法: 用ELISA法检测91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中的59例病毒性脑炎或脑膜脑炎(Vm & Ve)患儿、 22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Pm)和1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Tm),并以21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脑脊液、血清G-CSF和IL-8活性作为对照。结果:患儿组脑脊液IL-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患儿组间差异无显著性。G-CSF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IL-8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病中起作用,但IL-8、G-CSF的检测无鉴别诊断价值。

  •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DNA倍体、PCNA、P53及nm23的研究

    作者:郑君瀛;朱启建;卢山珊;王群姬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P)的生物学特性及相关问题。方法: 通过细胞图像光度术(ICM) 对14例IP和3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作DNA倍体分析,并作P53 、PCNA及nm23的免疫组化分析。结果:14例IP及16例TCC为二倍体。IP的DNA指数(DI)、DNA含量及S期细胞与TCCⅠ比较差异均不明显;但与TCCⅡ、Ⅲ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IP的PCNA值、P53及 nm2 3与TCCⅠ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与TCCⅡ或Ⅲ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IP与TCCⅠ级均是二倍体肿瘤,前者恶变机率很小,而后者是演变成具有高浸润能力癌的前驱阶段,一旦有相关因数“加入”,则可“跳入”TCCⅡ级。

  • 新生儿腹部外科疾病围术期腹内压测定

    作者:李仲荣;赵一鸣

    目的:了解新生儿腹部外科疾病对腹内压的影响及围术期腹内压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膀胱内测压法测量28例新生儿病例(分急腹症组、腹壁缺损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腹内压,并结合临床病例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急腹症组术前腹内压为 (9.4±2.2)mmHg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0 ± 2.1)mmHg( P<0.05),腹壁缺损组则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早期腹内压增高,以后逐渐下降。结论:腹内压是新生儿腹部外科疾病术前诊断和围术期监测的一项有用指标。

  • 超促排卵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对母婴的影响

    作者:赵军招;留佩宁;叶碧绿;林金菊

    目的:评估经超促排卵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 IUI)对妊娠妇女和小儿的影响。方法:对1996年12月至1998年8月在本中心经超促排卵和IUI后的孕妇和小儿进行随访,并以同期自然受孕且正常足月分娩的母婴各20例作为对照。40例妊娠妇女通过电话或书信随访,随访内容包括病史、超排后的反应、妊娠期合并症和分娩等情况。小儿随访包括全身检查、体格发育和智能测试。结果:实验组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5例,妊娠合并前置胎盘1例,胎膜早破、过期妊娠及产后出血各1例,双胎2例,新生儿畸形1例。对照组孕期合并妊高征、乙肝及胎膜早破各1例。小儿体格发育的各项指标和智能测试均在正常范围,且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超促排卵联合IUI治疗对不育妇女是安全的,对分娩的小儿亦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 急性白血病止凝血异常的初步分析

    作者:吴婷婷;陈慧;杨军军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出血症状和分型与止凝血异常的关系。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发色底物法对93例AL患者血浆一系列的止凝血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前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P-选择素、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D-二聚体(D-D)水平显著升高;纤维蛋白原(Fg)、蛋白C抗原(PC:Ag)、纤溶酶原(PLG)及α2-抗纤溶酶(α2-AP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水平低于正常;蛋白C活性(PC:A)、蛋白S抗原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缓解后除PC:A和PC:Ag部分增高外,其余均恢复至正常范围内。TM和P-选择素与患者发病时白细胞计数相关;血小板计数(PLT)、Fg、SFMC、PLG、α2-AP及D-D与出血程度有关;不同分型的AL患者止凝血改变又有所不同。结论: AL发病过程中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和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激活,并随病情的好转而逐渐改善。

  • 甲状腺乳头状癌C-erbB-2、P53和PC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谢小志;张海燕;赵志光;黄爱民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与C-erbB-2蛋白、P53蛋白、PCNA表达的关系,为临床判断其恶性程度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参照1988年WHO分类方法,对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其中包括已发生和未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各20例)进行组织学分型和C-erbB-2蛋白、P53蛋白及PCNA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已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组C-erbB-2蛋白、P53蛋白和PCNA表达的阳性率均高于未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组,且差异有显著性([ WTBX P<0.01),组织学分型中微小型C-erbB-2蛋白、P53蛋白及PCNA表达阳性率均低于包膜型、滤泡型,且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包膜型与滤泡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将组织学分型与C-erbB-2蛋白、P53蛋白、PCNA免疫组化相结合是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可靠指标。

  • 亚急诊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

    作者:洪建军;高伟阳;廖孔荣;厉智;李志杰;陈星隆

    目的:探讨亚急诊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本院于1990~1999年共收住403例四肢软组织缺损病人,运用带蒂皮瓣、游离皮瓣及植皮方法在不同时期进行修复,其中急诊手术124例,亚急诊(急诊清创后1~5天)手术163例,晚期(5天以后)手术116例。同时对三组病例术后感染率、皮瓣坏死率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统计研究。结果: 亚急诊手术感染率为3.7%,急诊手术感染率为3.2%,晚期手术感染率为3.4%;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病例,亚急诊手术坏死率为4.8%,急诊手术坏死率为8.3%,晚期手术坏死率为7. 4%。三组病例术后感染率、游离皮瓣移植术后坏死率差异无显著性(P >0.05)。114例单纯手背皮肤缺损行皮瓣修复术后手指活动功能比较结果显示,亚急诊手术优良率为87.2%,急诊手术优良率为90.5%,晚期手术优良率为64.0%。亚急诊与急诊病例术后功能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与晚期病例差异有显著性( P<0.05),前者优于后者。结论: 亚急诊期为急诊清创后1~5天较妥,此时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能兼顾急诊和晚期手术的利弊,临床实施安全可靠。

  • 桡神经肱肌支的解剖特点与临床意义

    作者:戴开宇;彭映基

    目的:研究桡神经肱肌支的解剖特点。方法:解剖136侧固定尸体的上肢,寻找并分别测量各型肌支的起始点、入肌点、长度、横径及其与桡神经主干的夹角,观察其行程特点。结果:桡神经肱肌支的出现率是25.7%(35侧),肱肌支的出现以单侧多见,与性别和侧别无关。根据肱肌支与肱骨长轴的夹角将其分为升支、水平支及降支三种类型。肌支的起点在Hunter's线下1.40cm至Hunter's线上11.70cm,入肌点在Hunter's线上0.60~ 11.70cm,肌支的长度为0.20~4.68cm,横径是0.4~2.4mm,与桡神经主干的夹角在5~171 °。结论:桡神经肱肌支的存在较普遍(约1/4),行上臂、肘部手术时,应对其加以保护。

  • 新型不含铍镍铬烤瓷合金可铸造性的实验

    作者:麻健丰;巢永烈;郑国健;张大风;李洪庆;王远财

    目的: 考察新型不含铍的镍铬铝钛烤瓷合金可铸造性能,为新型烤瓷合金的研制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网眼铸造测试法(the mesh casting method),将合金进行包埋铸造,检查清点网格数,并计算其铸造百分率,与CW-PA及VB钢等含铍镍铬烤瓷合金进行比较。结果:新型不含铍的镍铬铝钛烤瓷合金的铸造百分率为99.9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本实验揭示出新型不含铍镍铬烤瓷合金具有良好的可铸造性能,与含铍镍铬烤瓷合金相比无明显差异,为新型镍铬铝钛烤瓷合金的研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 慢性肝病患者PBMC中TGF-β1 mRNA表达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作者:夏宣平;许大波;郑君杰;白涛;蔡卫民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用定量RT-PCR法(RT-PCR加Dot blot法)检测轻、中、重度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变活动期患者和与之对照的正常人PBMC中TGF-β1 mRNA水平,并对其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轻、中、重度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变活动期PBMC中TGF-β1 mRNA分别为 1.47 ±0.47、1.90±0.53、3.09±1.44和3.21±0.91,显著高于对照组(0.78±0.41)(P<0.01)。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增高≥三项患者组和增高<三项患者组PBMC中TG F-β1 mRNA分别为2.62±1.14和1.61±0.51,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 WTBZ <0.05),其中增高≥三项患者组的TGF-β1 mRNA水平尚高于增高<三项患者组(P<0.01)。结论:TGF-β1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PBMC中表达增高,其增高水平与肝纤维化有关。

  • 透析器复用对补体及单个核细胞激活的影响

    作者:刘毅;杜晓红;郑尘飞

    目的:了解透析器复用对补体和单个核细胞激活的影响。方法:比较透析器第四次复用与首次使用时,血浆补体终末复合物(SC5b-9) 浓度及分离的单个核细胞(PBMC)在体外培养产生IL-1β、TNF-α和IL-6量的差异。结果:血仿膜透析器用过氧乙酸和福尔马林消毒后第四次复用时,血浆SC5b-9浓度变化幅度较首次使用明显降低;PBMC在LPS刺激下体外培养产生IL-1β、TNF-α和IL-6的量与首次使用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仿膜透析器用过氧乙酸和福尔马林消毒复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补体激活能力,但不影响PBMC产生细胞因子。

  • 尿路积水MR泌尿系成像的技术和应用

    作者:毛传万;虞志康;黎金林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造影(MRU)技术对尿路积水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例尿路积水的病人采用快速自旋回波重T2加权技术,进行MRU检查,经大信号强度投影(maximize intensity pro jection,MIP )取得图像。结果:MRU技术不仅能取得与IVU及CT增强相似的图像,而且还能更好地显示积水尿路及梗阻原因、梗阻部位及狭窄程度,准确性较高。结论:MRU作为一种安全的非创伤性影像学检查技术,不使用造影剂,即能较好地显示尿路积水。

  • 肺栓塞31例临床分析

    作者:季晓君

    目的:加强对肺栓塞(PE)的认识,提高对PE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确诊P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由于PE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非特异性,初次诊断率仅为22.6%,87.1%患者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动脉血气有助于PE 的诊断,而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比前者更可靠,溶栓是有效的治疗方法。结论: PE存在较高的误漏诊率,临床应警惕其发病诱因,规范诊断思维,重视辅助检查;诊断明确者应尽量进行溶栓治疗。

  • 低能量He-Na激光血管内照射辅助治疗脑梗死

    作者:王爱凤;吴彩云

    低能量He-Na激光血管内照射(IL LLI)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我们从1997年2月至1998年8月间,共收治急性脑梗死病人87例,其中采用ILLLI进行治疗的4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依据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有关标准诊断[1],并经头颅CT检查确诊。治疗组42例,其中男27例,女15例,平均年龄(60.9±3.21)岁,CT检查结果为基底节梗死21例,脑叶梗死9例,多发性梗死12例,发病至治疗时间平均为(3.1±0.96)天。对照组45例,男31例,女14例,平均年龄(61.2±3.42) 岁,C T检查结果为基底节梗死22例,脑叶梗死12例,多发性梗死11例,发病至治疗时间平均为3.8 天。1.2 治疗方法两组病人急性期均用20%甘露醇控制脑水肿,用量和时间视病情而定。CT确诊后即给予维脑路通1g,胞二磷胆碱1g加入液体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同时采用对症、支持治疗,15天为一疗程。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同时,采用低能量He-Na激光血管内照射(输出功率为1.5mv左右),每次照射60分钟,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两组病人均在住院后第1天和15天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检查。1.3 统计学处理等级资料使用Riolif分析配对、成组学科采用t检验。

  • 成人肺动脉狭窄的手术方法探讨

    作者:杨美高;王胜利;胡型锑;黄宪平;赵曙光;赵琦峰;杜杰

    目的:总结成人肺动脉狭窄的特点,并对外科手术技巧进行探讨。方法:20例成人肺动脉狭窄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完成。术中根据病人的不同病变特点,采用了多种方法来疏通肺动脉狭窄并矫正心内合并畸形。结果:19例治愈,1例手术后出现低心排,不能脱机而死亡。结论: 成人肺动脉狭窄应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治疗,术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的手术切口,妥善处理肺动脉狭窄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血液透析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作者:杨群伟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HD)对不同病因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经常规综合治疗无效的36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48次HD。结果:所有病例的心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显效率达91.7%,总有效率达100%)。结论:HD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安全有效的。

  • 双向连续缝合法闭合十二指肠残端的体会

    作者:陈吉彩;王玉明

    我院自1993年以来,对394例胃大部分切除(BillrothⅡ式)和全胃切除患者的十二指肠残端采用双向连续缝合法闭合,未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现报告如下:

  • 中老年心瓣膜病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

    作者:金少华

    目的:评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中老年心瓣膜病的诊断价值,并探讨中老年心瓣膜病、二尖瓣返流(MR)和主动脉瓣返流(AR)的返流机制。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进行不同病因的心瓣膜返流形态特征分析。结果: 188例MR中以冠心病为主,各返流束出现部位与运动异常部位对应,二尖瓣脱垂的血流形态特征为“偏心水滴样”返流束。AR 122例以主动脉退行性变为主,返流束喷射方向与主动脉病变位置相关。结论: 瓣膜功能失调均以关闭不全为主,瓣膜退行性改变由心瓣膜及支架长期经受血流不断冲击、磨损及机械应力作用和代谢障碍原因所致。冠心病、二尖瓣返流束位置与梗死区或受累室壁高度相关。

  • 海洛因依赖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的昼夜节律变化

    作者:谢文远;洪加林;陈有才

    目的:探讨海洛因对人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影响及昼夜节律变化规律。方法:分别检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昼、夜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的TSH浓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夜间TSH浓度下降更为显著。结论:海洛因具有抑制TSH分泌作用,对TSH昼夜节律变化有一定影响。

  • Ⅰ期切开或切开挂线治疗肛周脓肿

    作者:倪士昌

    目的:总结肛周脓肿Ⅰ期根治术新术式的疗效。方法:采用肛周脓肿Ⅰ期切开或Ⅰ期切开挂线新术式治疗72例肛周脓肿。结果:72例肛周脓肿均一次手术治愈,无后遗肛瘘及并发症,且瘢痕生长平整。结论:本术式是治疗肛周脓肿的好方法,术后中西医结合换药可缩短疗程。

  • 三项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叶民;张雪青

    目的:评价血清CEA、CA199和CA125水平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测定肺癌组和良性肺病组血清CEA、CA199和CA125水平,并用并联法评价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CEA、CA125和CA19 9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肺病组。但血清CA125对肺癌的特异性差,故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有所限制,而联合CEA、CA199两项可提高敏感性和准确性,且保持较高的特异性。三项肿瘤标志同时阳性的患者,应高度怀疑肺癌可能。结论:血清CEA、CA199和CA125、CA125联合检测可作为一种肺癌辅助诊断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不同职业者脂肪肝的发病情况及病因分析

    作者:尹虹

    目的: 调查温州市不同职业者脂肪肝的发病情况。方法: 比较、分析2175名机关职员、医务人员及工人的脂肪肝患病情况及主要病因。结果: 男性机关职员脂肪肝的患病率要显著高于男性医务人员和工人的患病率。脂肪肝患者中机关职员和医务人员肥胖和高脂血症所占比例比工人脂肪肝患者高,酒精过量所占比例要比工人脂肪肝低。结论: 不同职业者脂肪肝的患病率显著不同,在不同职业的脂肪肝患者中,各种致病因素所占比例各有不同,因此预防的侧重点亦应有所不同。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监测治疗20例分析

    作者:施怡声;林锡芳;孙成超;王丹;潘景业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ICU监护治疗经验。临床资料:本组20例患者心功能Ⅰ~Ⅲ级,术前冠状动脉造影示病变支数为2~3支。术后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平均为(11.5±6.8)小时,二次开胸止血1例。痊愈出院19例,住院期间死亡1例。结论: 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减少心肌氧耗,防治心律失常,控制血压和血糖,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术后出血,是监护治疗成功的关键。

  • 自体骨与生物赝复物在听骨链重建术中的疗效比较

    作者:陈建福;李贺

    目的:寻找听骨链重建术所需的更好的材料。方法:采用乳突根治术或上鼓室、鼓窦开放术后进行单纯鼓室成形术41耳,开放乳突的鼓室成形术30耳,完壁式鼓室成形术27耳。用自体骨66耳,聚四氟乙烯听骨赝复物32 耳。结果: 经3个月至3年的随访观察,自体骨组66耳中62耳移植物生长良好,4耳穿孔;达社交听力44耳, 达实用听力10耳。聚四氟乙烯组32耳中,22耳移植鼓膜穿孔,赝复物排出继发耳漏14耳,达社交听力8耳,达实用听力1耳。结论: 听骨链重建术中单纯的聚四氟乙烯听骨赝复物应放弃使用。宜选用自体听骨或皮质骨作为赝复物。

  • 小儿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外科治疗

    作者:张华;李仲荣

    目的:提高对小儿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特点的认识,探讨佳的外科治疗方案。临床资料: 1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病例,男14例,女2例,年龄大于10岁11例,均行剖腹穿孔修补术。结果1例术后短期并发粘连性肠梗阻行剖腹肠粘连松解术,16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单纯穿孔缝合修补术是小儿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佳手术方法。

  • 锥颅引流抢救急性进展性硬膜外血肿并发脑疝

    作者:陈宁;诸葛启钏

    目的:探讨锥颅引流减压在抢救急性进展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并发脑疝中的作用、机制和适应证。方法: 对14例急性进展性硬膜外血肿合并脑疝者,先行床旁快速锥颅引流减压,完成术前准备后立即开颅清除血肿。结果: 锥颅后排出血肿量:15~30ml 8例,31~50ml 4例,>51ml 2例。锥颅后15分钟内一侧瞳孔缩小或恢复正常6例,双侧瞳孔均有缩小1例。锥颅后GCS评分好转5例。出院时GOS:良好7 例,中残3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结论: 锥颅引流减压术对于抢救急性进展性硬膜外血肿合并脑疝者有明显疗效,且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 肥厚型心肌病的麻醉处理

    作者:付伟东;舒晓燕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行外科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结合文献分析二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麻醉经过。结果: 二例患者分别在气管插管静收复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下,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手术中麻醉处理关键是减轻流出道梗阻,减小左室流出道压力差,保持合适的前后负荷。

  • 变应性鼻炎251例分析

    作者:项松洁;黄赛瑜;金建新;陈小芳;陈晓冰;李迎春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为了解本地区变应性鼻炎的主要致敏原及脱敏治疗的效果,现将我院1998年10月至2000年10月间治疗的251例患者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诊断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1],其中男16例,女88例,年龄2~60岁。病程10年以下 203 例(占80.1%),10年以上 48 例(占 19.9%)。 105例有发病诱因(如花粉、灰尘、受凉与天气变化等)。常年性发病237例,季节性发病14 例。45例有家族过敏史,56例伴有支气管哮喘史。症状和体征以喷嚏、鼻漏、鼻痒、鼻塞、鼻甲肿大及鼻粘膜苍白为主。1.2 变应原皮试方法及结果

  • “T”字型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近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作者:陈康乐;孔建中;孙恩光

    我院自1996年以来用“T”字型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近端开放粉碎性骨折16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1例,女5例,年龄17~67岁,平均38 .5岁。其中左侧9例,右侧7例。骨折均为胫骨结节下缘12cm范围内的开放粉碎性骨折,胫骨结节下缘6cm范围内6 例(占37.5%),6~12cm范围内10例(占62.5%)。按损伤程度分型[1]:Ⅱ型6例,Ⅲ型 10例,皮肤创口长15cm,短3cm。其中4例合并皮肤缺损,1例骨缺损,1例胫前动脉断裂,2例骨折线累及胫骨平台。致伤原因:车祸伤10例,重物压伤4例,高处坠落伤2例。受伤到手术时间为1~8h,平均3.5h,住院时间12~20d,平均15d。1.2 治疗方法在硬膜外麻醉下,彻底清创创口,对创口小者适当延长清创时间。在拔伸牵引纠正力线的同时,不剥离骨膜,但尽可能复位粉碎骨块,大骨块用克氏针或螺钉简单固定,并使用“T”字型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线累及胫骨平台者行胫骨平台加压螺纹钉固定,血管损伤者行血管端端吻合修复,皮肤缺损骨折外露者,Ⅰ期经皮瓣或肌瓣转移覆盖创面,创口放置皮片或皮管引流,骨缺损者Ⅱ期植骨。术后抬高患肢,常规使用抗生素抗炎。7天后患者开始关节功能锻炼,4周后拄双拐下床行走锻炼。

  • 腹壁硬纤维瘤12例报告

    作者:黄孝王;吴伟;吴加尔

    腹壁硬纤维瘤,又名韧带状瘤,临床较少见。我院自1991年3月至2000年5月间共收治1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均为已婚已育女性,年龄26~42岁。妊娠生育后8个月至2年发病8例,其中剖腹产5例;肿块切除术后复发9个月1例;两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次全切除+右阔韧带肌瘤剥除术,此次B超示左卵巢囊肿1例;有子宫肌瘤病史1例;有卵巢囊肿切除史1例。部位:位于中下腹部2例,右腹股沟区6例,左腹股沟区4例。 1.2 临床表现偶然发现腹股沟肿块或中下腹部肿块,肿块生长缓慢,无其他不适。但复发肿块生长速度明显增快,1例复发肿块初2cm×3cm大小,9个月后呈7c m×6cm 大小。余11例约2cm×3cm或4cm×3cm大小,肿块均系卵圆形状,质坚硬,边界欠清,表面略不光滑,活动度差,无压痛。1.3 辅助检查 B超或CT示:腹壁内肿块,性质待定。1.4 术中情况及手术治疗 2例中下腹部肿块位于腹直肌鞘内,10例腹股沟肿块位于腹内斜肌及腹横肌层内,2例与腹膜粘连。1996年前收治的6例行肿块切除术。1996年后收治的 6例行扩大切除术,即切缘距肿瘤长轴边缘2~3cm,距肿瘤短轴边缘1~2cm,同时切除相应腹膜。1例引起腹膜缺损,用涤纶网修补。中下腹部肿块腹直肌内直接缝合,腹股沟肿块腹内斜肌及腹横肌与腹股沟韧带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重叠缝合。

  • 卵巢冠囊肿B超误漏诊原因分析

    作者:陈蓉蓉

    卵巢冠囊肿在临床上不常见,且多无明显临床症状,与卵巢囊肿不易区分,故术前确诊率很低,通常在其他手术中偶然发现。我院于1990年8月至2000年8月间共收治38例患者,术前 B超均误漏诊,现将误漏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8例均经手术和病理确诊。发病年龄17~68岁,平均42岁,以38~47岁多见(29/38)。其中青春期患者1例(占2.63%),育龄期31例(占81.58%),绝经期6 例(占15.79%)。38例中合并子宫肌瘤7例,卵巢囊肿4例,子宫内膜移位症2例,子宫内膜增殖症及宫颈癌各1例。38例病理均诊断为卵巢冠囊肿。其中来源于副中肾管24例(占63.26%), B超误诊19例,诊断为卵巢囊肿16例,卵巢肿瘤1例,卵巢囊肿蒂扭转2例,漏诊5例;来源于中肾管12例(占31.58%),B超误诊11例,均诊断为卵巢囊肿,漏诊1例;来源于间皮细胞2 例(占5.26%),均误诊为卵巢囊肿。

  • 阑尾切除术后肠梗阻手术治疗12例分析

    作者:李春明;周斌

    1991年1月至1999年10月间,我院外科共收治阑尾切除术后引起肠梗阻28例,手术治疗 1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均为男性,年龄16~66岁,平均33岁。12例阑尾切除术在本院施行 3例,外院施行9例,当时为阑尾炎穿孔8例(67%),并且均放置了腹腔引流管。本次手术距阑尾切除术时间短9天,长17年,平均4年零8个月;两次手术间有6例发作1~12次不完全性肠梗阻,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1.2 肠梗阻原因及处理右下腹区肠管间及与腹壁切口粘连7例,大网膜覆盖残端并结扎固定致腹腔内异常间隙、内疝形成1例;处理残端时误将末段回肠与盲肠缝合导致肠梗阻1例;由于慢性阑尾炎反复发作致乙状结肠及其肠脂垂与回盲部紧密粘连,末段回肠疝入其后间隙1例;腹腔内小肠广泛粘连梗阻2例。梗阻小肠已发生绞窄坏死 4例。术式:行粘连松解,索带切除,小肠部分切除,肠端端吻合5例;单纯粘连松解,索带切除2例;肠粘连松解,小肠排列术2例;内疝复位,异常大网膜索带切除1例;粘连松解,索带切除,内疝复位,末段回肠及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横结肠端端吻合1例;拆除回肠与盲肠错误缝合处,修补浆膜1例。

  • 成人伤寒300例临床分析

    作者:诸葛成

    我院自1994年12月至1998年12月间收治成人伤寒300例,现就本病的诊断治疗及并发症问题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①具有本病典型的临床表现(稽留热、相对性缓脉、蔷薇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细胞减少)。②肥达氏反应呈阳性,“O”抗体效价≥1 ∶8 0(+),“H”抗体效价≥1∶160(+)。③血或骨髓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符合上述条件①+ ②+③或③可确诊为伤寒,①+②排除假阳性后亦可诊断为伤寒。1.2 一般资料本组男180例,女120例,年龄17~74岁,平均37岁。本组300例均属散发性病例,无季节性差异。1.3 临床表现发热300例,乏力、淡漠240例;便秘、腹泻、纳减60例,蔷薇疹2 0例,肝肿大150例;脾肿大90例,相对缓脉80例。肝肿大位置多在肋缘下1cm,少数在1.5cm 左右;脾肿大位置在肋缘下1cm以内或侧及。本病起病方式以缓慢起病多见,共210例,急性起病 20例,亚急性起病70例。其热型一般以不规则热或弛张热为主,共220例,占73.3%,而典型稽留热仅80例,占26.7%。

    关键词: 伤寒 诊断 并发症 治疗
  • XY单纯性性腺发育不全并性腺母细胞瘤及无性细胞瘤一例

    作者:赵宇;王宗敏

    患者,19岁,社会性别,女性。因阴蒂肥大、乳房发育欠佳入院,无月经来潮,体格健壮,语音粗钝,性格如男孩,口周有少许胡须。 查体:身高171cm,体重52kg,皮下脂肪少,双乳房发育不良,乳晕稍淡,两侧腹股沟及大阴唇未扪及包块。阴毛倒三角形,阴蒂肥大长3.0cm左右,处女膜完整,肛检未扪及宫颈宫体,可扪及条索状组织,右附件区可及3.0cm×3.0cm大小肿块。染色体检查为46,XY,睾酮升高,雌激素下降。B超示子宫幼稚,右附件混合性包块。诊断为XY单纯性性腺发育不全。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剖腹探查,见子宫幼稚,右卵巢肿瘤3.0cm×3.0cm大小,灰白色,光滑,包膜完整,左侧正常,两侧输卵管正常。行两侧附件切除术,术后给予倍美力及安宫黄体酮人工周期替代治疗。

  • 拓补式电子扫描准直器的研制构想

    作者:王增开;王杨;吴志勤

    目的:解决直线加速器的电子线准直问题。方法: 用一个以放射源为中心上边开有400个锥体状小方孔的铅制球台作准直器,利用电子扫描线对这些孔进行逐孔扫射,从而在同中心上留下边界分明、剂量均匀且可以调节的小方野阵列,对准直器400个孔在不同角度下进行16轮次的扫射,就可以补照满同中心野上的所有空间。结果: 经理论推测,拓补式准直器可以替代传统的挡铅装置。结论:这种装置是一种理想的电子扫描准直器。

  • 用磁捕法快速分离HCV-mRNA

    作者:刘永章;胡操寒;金龙金

    [摘要]目的:寻找一种操作简便、快速、敏感性高、重复性好且特异性强的RNA分离纯化方法。方法:磁捕法是用亲和素包被的磁珠交联带有生物素标记的丙型肝炎病毒( HCV)寡核苷酸探针,与血清HCV-mRNA(以异硫氰酸胍作裂解液)特异性结合,经洗涤分离纯化HCV-mRNA模板,作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用于检测HCV患者血清。并用蛋白酶K消化法作对照。结果:磁捕法检测抗-HCV阳性肝病患者血清50例,HCV-RNA阳性34例(68%),对34 例阳性标本,用蛋白酶K消化法提取HCV-mRNA检测HCV,结果HCV RNA阳性仅28例。结论:磁捕法分离HCV-mRNA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等优点。

  • 丝裂霉素C眼用膜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

    作者:王志强;张秀华

    目的:介绍丝裂霉素C眼用膜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聚乙烯醇作为膜剂基质,制备丝裂霉素C眼用膜剂,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365nm处测定其含量。结果:本法所制的膜剂膜质柔软,平均回收率为99.46%,变异系数(RSD)为0.94%。结论: 丝裂霉素C眼用膜剂可有效地防止药物含量下降,增强了疗效,利于临床推广使用。

  • 结核性脑膜炎致皮质盲一例

    作者:刘皖生;邹明;王小同

    患者,男,58岁。因发热、消瘦一月,视力减退七天入院。患者入院前一月,开始出现午后发热,体温38℃左右,消瘦,体重约下降5Kg,伴头昏、耳鸣、乏力及纳差。入院前七天,出现视力减退,逐渐加重至失明,伴有幻视。查体:体温38.3℃,消瘦,慢性病面容,意识清楚。双眼视力:无光感,对强光照射及恐吓眼睑闭合反射丧失,对光反射与聚合运动保存,双眼活动自如。眼底检查:双侧视乳头边界清楚,生理凹陷存在,动、静脉比为2∶3 ,未见出血、渗血。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低,腱反射对称减弱,未引出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颈有抵抗,下颌距胸骨约4横指,Kernig征(+)。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阴道大出血三例报告

    作者:黄颖鹏;占丽飞

    阴道大出血是常见的妇产科急症,若抢救不及时,往往危及患者生命。保守治疗无效时需切除子宫,这对于年轻并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产妇来说难以接受。据文献报道,近年来,采用介入方法行盆腔动脉栓塞治疗阴道大出血,能取得很好疗效。我院于1998年至1999年间对3例阴道大出血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例1]患者,22岁,人流3次,引产1个月后阴道大出血1天,外院刮宫5次,输血100 0ml,保守治疗无效急诊入我院。查血hCG阴性。诊断:功血。即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方法:参照Seldeinger氏法,行股动脉穿刺插管,在DSA 监视下插入一侧髂内动脉(先骼内动脉化疗),然后行子宫动脉栓塞,同法处理对侧。术后血即止。术后32天来月经,量中等。 [例2]患者,26岁,G2P1孕40周,产钳术后1天,阴道大出血3次,输血2600ml ,应用宫缩剂无效。诊断:产后出血(子宫动脉假性瘤破裂)。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方法同例 1),术后血即止。因哺乳期,术后半年月经来潮,量不多。 [例3]患者,34岁,未生育,葡萄胎刮宫后2个月,阴道大出血二次,血hCG时高时低,B超示子宫壁肿块突向宫腔有活动性出血,经输血800ml,血仍不止。诊断:浸润性葡萄胎向宫腔破溃出血,行双侧髂内动脉注射化疗药物后,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方法同例1)后血即止。术后化疗5个疗程,15个月后妊娠,现孕4个月,胎儿无异常。(本文编辑:郑俊海)

  • 近十年我国高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变化分析

    作者:夏克栋;金和平;孟军

    目的:分析比较近十年我国高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变化情况。方法:根据我国1990年和1998年出版的全国医学院校教学计划汇编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必修课总学时数下降,选修课程比重增加(尤其是人文社会学科课程);必修课和平均学时数在减少;各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且在扩大。结论: 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各校充分发挥自己的办学条件和特色,以培养合格的高级医学人才。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