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현대생물의학진전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6273
- 国内刊号: 23-154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老年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的治疗策略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股骨粗隆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近几年收治的56例老年粗隆部粉碎性不稳定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了内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其中内固定36例,人工关节置换20例.结果:本组平均随访24个月,内固定组出现2例内置物断裂,再次人工关节置换,2例感染,1例清创后好转,1例取出内置物后创口方愈合;人工关节组1例术后关节脱位.术后harris评分内固定组75.6,人工关节组85.6.结论:老年患者,不同程度骨质疏松,较多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粗隆部粉碎骨折内置物选择及治疗难度大,人工关节置换对于功能康复及降低并发症等都有明显的优势.
-
榄香烯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榄香烯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脑转移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8日至2011年5月30日就诊于我院的晚期肺腺癌脑转移患者34例,将34例晚期肺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A组:治疗组,17例,并给予患者榄香烯静脉滴注和GP化疗方案;B组:对照组,17例,给予患者GP化疗方案;观察两组疗效和安全性,并记录治疗前后相关的指标变化.结果:2个疗程的化疗结束后,A组:10例患者复查脑核磁发现脑转移瘤较前缩小,病灶部分缓解(PR);6例脑转移瘤病灶稳定(SD);1例疾病进展(PD);B组:5例患者复查脑核磁发现脑转移瘤较前缩小,病灶部分缓解(PR);9例脑转移瘤病灶稳定(SD);3例疾病进展(PD).结论:采用榄香烯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脑转移,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满意.
-
个体化美罗培南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老年患者的临床经验
目的:探讨个体化美罗培南对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老年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10例经细菌培养已证实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美罗培南常规剂量组和公式定量法剂量组(个体化组),分析两组美罗培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个体化剂量组的美罗培南平均用药0.8 g/12 h较常规剂量组的1.0 g/12 h低.个体化剂量组的有效率为78.2%高于常规剂量组的63.6%,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轻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个体化剂量组高(P<0.05),两组未发生肝功能异常病例,常规剂量美罗培南对肾功能有一定影响,而个体化用药能减轻美罗培南对肾功能的影响.结论:美罗培南个体化给药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可以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提高安全性,减少对肾功能的影响.
-
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塞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成分:银杏提取物)对脑梗塞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将63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拜阿司匹灵组(aspirin group)31例,单用拜阿司匹灵治疗,舒血宁注射液+拜阿司匹灵组(Gingko+aspirin group)32例,予拜阿司匹灵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并设立健康对照组30名,测定两组脑梗塞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及健康对照组的PAC1、CD62P表达率,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脑梗塞经分别治疗后,舒血宁注射液+拜阿司匹灵组PAC1、CD62P表达率较拜阿司匹灵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拜阿司匹灵可更好的抑制血小板活化.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72例IDC患者(IDC组)和30例乳腺纤维腺瘤(对照组)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IDC组VEGF阳性表达率为68.1%,显著高于对照组(23.3%),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VEGF阳性表达与IDC患者年龄和肿瘤直径大小无相关性,其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EGF水平与临床分期和病理组织学分级、以及肿瘤远处转移之间存在相关性,其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EGF在IDC组织中呈高表达,VEGF参与了IDC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VEGF可以作为评价IDC恶性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一个新型指标.
-
血清胱抑素C水平变化在支原体肺炎早期肾损伤的临床预防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水平变化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早期肾损伤的临床预防价值,并依据胱抑素C水平变化制定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疗程及康复时间,以减少支原体肺炎的复发.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29例为支原体肺炎的住院患儿进行胱抑素C、尿素氮、肌酐的检测.结果:肺炎支原体患儿胱抑素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临床病愈患儿中有39例胱抑素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并有统计学意义,尿素氮水平及肌酐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39例胱抑素C水平高的患儿在随访中有27例再次感染支原体肺炎,而90例随访结果正常者仅有9例复发支原体肺炎入院.结论:对肺炎支原体患儿进行胱抑素C的检测有助于预知肺炎支原体对肾脏的早期肾损伤及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愈后判断并进行早期干预预防再次感染复发.
-
HIF-1α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与化疗耐药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卵巢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6例卵巢癌组织,45例良性卵巢肿瘤和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耐药的相关性.结果:卵巢癌中HIF-1α的表达高于正常卵巢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且临床分期越晚其表达越高(P<0.001),而与肿瘤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及患者年龄无显著相关性.HIF-1α在卵巢癌化疗耐药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化疗敏感组(P<0.001).结论:卵巢癌中HIF-1α高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有关,与卵巢癌化疗耐药密切相关,HIF-1α可成为卵巢癌化疗新的分子治疗靶点.
-
眼科以咽部瘙痒为首发症状的心肌梗死1例-附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异位疼痛为首发症状心肌梗死的临床警惕性与确诊率.方法:通过我院不典型心肌梗死病例1例就诊过程进行回顾性追溯分析,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总结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的经验方法.结果:因诊断及时,患者经积极的抢救治疗,症状改善,治愈出院.结论:提高对异位疼痛为首发症状心肌梗死的警惕,拓宽诊断思维,全面体检,尤其注意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的监测,及时确诊,以尽量减少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误诊.
-
肝癌患者经系统治疗后甲胎蛋白变化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经系统治疗后甲胎蛋白(AFP)变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53例肝癌患者于入院后和系统治疗后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测定血清AFP值后,将入院时AFP值作为基线,以变化50%作为标准分组,并进行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分析.结果:9例患者血清AFP值下降超过50%(A组),28例患者AFP值升高超过50%(B组),而AFP值变化小于50%(C组)的为16例.和C组相比,A组患者PFS明显延长(P<0.05),B组PFS明显缩短(P<0.05).B组OS短于C组(P<0.01),而A组和C组间OS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肝癌系统治疗前后的AFP值变化可作为临床上预后判断的标志之一.
-
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技术在上腹部MRCP成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技术在上腹部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使用的机器为美国马可尼公司生产的Elips 1.5T磁共振成像仪,常规检查上腹部病人,研究对象的条件:在自动匀场时出现单水峰的位置与Y轴不重叠,选择40例病人做两次扫描,第一次是匀场自动完成后进行扫描;第二次是在匀场时通过人为的干预,使得FID大的水峰调整到Y轴上,提交后进行扫描,对40例的图像进行自配对,比较压脂图像质量.结果:压脂序列图像:自动匀场完成后重T2加权T2/C薄层图像均含有脂肪信号,经大信号投影重建胰胆管图像也含有脂肪信号,整体图像对比度差;经人工干预手动调节使水峰的高点与Y轴重叠,扫描所得图像不含脂肪信号.结论:快速动态自动匀场可以使MRI图像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在自动匀场时通过人工的干预可获得高质量的压脂图像是必需的.
-
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分级治疗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分期及治疗的临床意义及效果.方法:将74例81膝骨性关节炎应用自行设计的关节镜下分级方法分为4级,并分别手术进行术后疗效观察.结果:1级21膝,优良率100%;2级23膝,优良率78.26%;3级25膝,优良率56%;4级12膝,优良率33.33%.结果Wilcoxon秩检验,T=4.84,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分级,对于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差异显著.有助于手术适应症掌握,规范程序,避免手术盲目性及不必要损伤.
-
甲状腺浆细胞瘤1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甲状腺浆细胞瘤的病理学特点及临床表现.方法:对1例甲状腺浆细胞瘤进行组织学表现、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及文献复习.结果:组织学特点:肿瘤细胞成分单一,大多数为分化较为成熟的肿瘤性浆细胞,胞核圆形或卵圆形,大小较一致,常偏位,染色质呈车辐状或钟面状.免疫组化特点:肿瘤细胞表达CD20(++)、CD79a(+)、CD38(++)、CD138(+)、κ链(++).结论:甲状腺浆细胞瘤是甲状腺一种少见的肿瘤,应同炎症反应的浆细胞增生及低分化癌、淋巴瘤、髓样癌等相鉴别,可以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及形态学观察进行鉴别诊断.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TNF-α和LDL-C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α)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生化发光分析法测定40例正常对照组和40例阿托伐他汀10mg组及39例阿托伐他汀20mg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LDL-C水平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10mg及20mg组患者治疗12周后血清TNF-α和LDL-C水平明显降低,并且阿托伐他汀20mg组比阿托伐他汀10mg组血清TNF-α下降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间LDL-C水平降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LDL-C和TNF-α水平,减轻冠心病的炎症反应,并且这种机制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
-
病理分期在颌颈部淋巴结核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病理分期在颌颈部淋巴结核治疗中的价值,以期寻找颌颈部淋巴结核的佳治疗方案.方法:收集我科近5年的临床资料,对颌颈部淋巴结核患者的发病及治疗情况作一临床统计,并结合淋巴结核的病理分期对之加以分析,寻找治疗规律.结果:所有颌颈部淋巴结核患者按病理分期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均达到较佳治疗效果,处于病理初期和中期的患者,临床治疗周期明显小于常规化疗.结论:遵从病理分期治疗颌颈部淋巴结核是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
右室间隔部起搏患者起搏QRS波时限与心功能的关系
目的:探讨右室间隔部起搏患者起搏QRS波时限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植入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双腔起搏器患者(111例),起搏器平均植入时间(4.52±3.65)年,通过常规体表心电图测得完全起搏时QRS波时限分为四组:A组为QRS≤120ms(21例);B组为120ms<QRS≤ 150ms(30例);C组为150ms<QRS≤ 180ms(34例);D组QRS为>180ms(26例),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获取左房内径(LAD)、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VESD)、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LVEF,同时检测患者的血清氨基末端脑肭肤前体(NT-proBNP),分析起搏QRS波时限与以上各指标的关系.结果:D组患者LAD、LVEDD、LVESD、IVST及IVPWT较其他三组明显增大,同时LVEF显著下降,NT-proBNP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随起搏QRS时限的不断增宽,不同组别的LVEF是依次降低(中位值分别为66.5%、60.3%、52.7%和45.8%),而血清NT-proBNP水平是依次增大(中位值分别为143.7 pg/ml、261.8 pg/ml、599.4 pg/m和971.2 pg/ml).直线相关性分析示起搏QRS波时限与LAD(r=0.141,P<0.05)、LVEDd(r=0.678,P<0.05)、LVEDs(r=0.439,P<0.05)、IVST(r=0.165,P<0.05)及LVPWT(r=0.189,P<0.05)有显著线性关系,呈正相关.起搏QRS波时限与LVEF负相关(r=-0.684,P<0.05),起搏QRS波时限与NT-proBNP的对数正相关(r=0.368,P=0.029).结论:对于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双腔起搏患者,起搏QRS波时限是一个可初步判断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指标,其起搏QRS波时限延长可能会恶化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可结合NT-proBNP进行动态观察,对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心功能恶化和心衰的预防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转归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为临床合理有效地治疗ITP提供部分参考.方法: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患儿血清HCMV抗体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选取2005.1-2006.12在本院儿科就诊的68例新发ITP患儿,将其按有无HCMV感染分为HCMV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二者的免疫状态,近期(两周)疗效,远期(六月)疾病转归之间的关系.结果:68例ITP患儿中HCMV感染30例,非HCMV感染ITP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即CD4+细胞减低,CD8+细胞升高.HCMV感染患儿T淋巴细胞总数亦降低,CD4+细胞下降明显.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远期转归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CMV感染诱发的细胞免疫异常是儿童ITP发病及病程迁延的重要因素.应同时进行抗病毒和免疫治疗.
-
结肠癌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在术前1天及术后第15天测定77例结肠癌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浓度,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结肠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后尽管有显著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对评估结肠癌患者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
成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脑部的MRI表现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脑部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成人ADEM患者8例.8例均进行MRI平扫,7例进行增强扫描.采用自旋回波(SE)序列、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FLAIR序列及EPI序列扫描.常规行矢状面、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结果:(1)病变主要位于双侧侧脑室周围及额、顶、颞、枕皮质下白质区,主要特点为多发且分布大部分不对称,双侧侧脑室旁白质可见“垂直脱髓鞘征”,病灶部分呈对称分布,同时累及丘脑、脑干、胼胝体、小脑白质或大脑皮质.4例累及双侧丘脑,病灶呈对称性分布.(2)8例病变信号均以长及略长TW1信号、长TW2信号为主,3例在病变中心可见更长TW1、更长TW2信号.(3)7例平扫异常信号增强扫描均可见不同程度异常强化,急性期病灶多呈点、斑片状、环形、类圆形及索条状强化.结论:ADEM脑部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大鼠膝骨关节炎滑膜细胞原代培养
目的:建立原代培养膝骨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的方法.方法:取膝骨关节炎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用酶消化法消化、分离细胞,用DMEM培养液进行培养并传代,观察滑膜细胞生长状况、并用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免疫化学鉴定.结果:用酶消化法培养膝骨关节炎滑膜细胞,方法简单、成功率高、细胞形态典型.结论:单一的胶原酶消化法是一种有效的滑膜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可以满足一般实验需求.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极其应用价值.方法:25例脑瘫患者给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方法采用静脉输注联合腰穿鞘内注射的方法.移植术前及移植术后定期采用粗大运动评估量表(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及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对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移植术后6月25例脑瘫患儿中有22例患者主观上运动功能较前有明显好转,客观上25例患者GFMF与BSS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随访6月未发现与移植相关的副作用.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瘫患者的后遗症,提高脑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
人SPRED2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制备及其对K562细胞ERK通路的影响
目的:构建携带SPRED2的质粒载体与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在K562细胞的表达及对ERK信号通路的作用,为Spred2在造血细胞中的作用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HepG2细胞cDNA为模板,RT-PCR克隆SPRED2全长CDS序列,并亚克隆到pCDNA3.0和pshuttle-CMV质粒载体,构建携带SPRED2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Spred2与穿梭载体pshuttle-CMV-Spred2;将线性化pshuttle-CMV-Spred2与腺病毒骨架质粒Adfl1p在感受态细胞BJ5183中进行同源重组,产生重组质粒Adfl1p-Spred2;后者经线性化后转染至HEK293细胞进行病毒包装;在HEK293细胞扩增病毒颗粒,以CsCl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纯化,TCID50法测定病毒滴度;将病毒颗粒以100MOI感染K562细胞,Western blot检测Spred2过表达情况及Spred2对细胞ERK的影响.结果:经酶切、DNA测序、Western blot检测等方法鉴定,证明pCDNA3.0-Spred2与Adfl1 p-Spred2携带Spred2序列正确,能够在HEK293细胞、K562细胞正确表达,Spred2过表达能够显著抑制K562细胞ERK活性.结论:成功构建对K562细胞有高感染效率的SPRED2重组腺病毒载体,且Spred2对K562细胞ERK信号通路有显著抑制作用.
-
重组人内皮抑素对食管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重组人内皮抑素(rhES)对食管鳞癌系KYSE- 150及TE1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以大鼠成纤维细胞L929为对照细胞,检测rhES不同浓度(0、12.5、25、50、100、200、400、600 μg/ml)和作用时间(24h、48h)对食管鳞癌系KYSE- 150、TE1和L92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大鼠L929细胞经rhES处理后,吸光度A值轻微降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鳞癌系KYSE- 150、TE1经rhES处理后,吸光度A值明星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ES明显抑制食管鳞癌系KYSE- 150及TE1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
-
SIRT1siRNA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小鼠脂代谢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目的:构建携带小鼠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SIRT1 )siRNA的腺病毒我体,并检测其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小鼠脂代谢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首先化学合成小鼠SIRT1 shRNA片断,并将目的片断亚克隆入穿梭质粒pShuttle-U6,用Pme Ⅰ线性化后与pAdeasy-1在BJ5183内同源重组,筛选、鉴定、测序后,在XL10-Gold中扩增重组腺病毒质粒,后在293细胞内包装扩增为重组腺病毒Ad-SIRT1 SiRNA.用此重组腺病毒感染3T3-L1脂肪细胞,用RT-PCR和ELISA检测其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从而鉴定其有效性.然后再将重组病毒导入胰岛素抵抗模型小鼠,检测其对小鼠脂代谢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结果:HF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在HR组上述指标则显著低于HF组(P<0.05).且HF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HR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显著高于HF组(P<0.05).血小板活化测定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F组血小板早期活化程度显著增强(P<0.05),而HR组血小板早期活化程度则比HF组显著减弱(P<0.05),三个组中血小板晚期活化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携带目的基因的腺病毒载体感染脂肪细胞后,能显著影响其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并影响胰岛素抵抗模型小鼠脂代谢和血小板功能.
-
一种榄香烯口服微乳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口服榄香烯微乳在大鼠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大鼠口服给予榄香烯微乳、榄香烯乳剂后,在不同时间点采血,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榄香烯的浓度,计算其药动学参数与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榄香烯微乳粒径为(67± 13)nm;Zeta电位为(3.2± 0.4) mv;pH值为5.16;粘度为6mpa·s;表面张力为31.7 mN·m-1.榄香烯微乳中β-榄香烯含量为(8.273±0.018) mg·mL-1.榄香烯微乳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63.1%.结论:大鼠口服榄香烯微乳与榄香烯口服乳相比其生物利用度有较大提高.
-
二烯丙基二硫诱导人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及其对Bax、Bag-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吖啶橙/溴化乙啶(AO/EB)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DNA梯度带;RT-PCR法检测BAG-1、BAX基因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DADS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其对K562细胞的凋亡效用与药物浓度、有明显依赖关系;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示:40mg/LDADS作用K562细胞48小时后能够产生明显的梯形电泳图谱(DNA ladder):DADS作用48h后,BAX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上调;BAG-1 mRNA较对照组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DS能够诱导K562细胞凋亡,其凋亡机制可能与上调BAX,下调BAG-1有关.
-
2型糖尿病家系患者PON2基因9 Ser311C→G多态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黑龙江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家系的PON2基因9Ser311C→G多态性,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来自于黑龙江地区120个2型糖尿病家系中的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19例正常对照的PON2基因9 Ser311→Cys(C→G)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PON2基因9 Ser311C→G三种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整体分布没有统计学意义(P=0.610,df=2);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分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N2基因9 Ser311C→G多态性与黑龙江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无关,PON2基因可能不是中国人2型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易感基因.
-
犬牙囊干细胞膜片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目的:利用犬牙囊干细胞(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DFSCs)构建细胞膜片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4至6月龄犬尖牙牙胚,分离培养DFSCs,鉴定.用含抗坏血酸的培养基诱导2周构建细胞膜片,并通过倒置显微镜、HE染色、茜素红染色、油红染色、扫描电镜(SEM)对膜片进行形态学检测,检测成骨、成脂能力.结果:DFSCs于体外被成功分离、纯化、培养,细胞克隆形成率约为5.1%.流式鉴定为CD29+CD44+CD34-,增殖能力及克隆形成能力较强,并能成功构建成细胞膜片.光镜和电镜显示膜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基质分泌多,油红O染色后可见细胞内有大量脂滴形成.(B)茜素红染色后可见大量清晰的钙结节形成.结论:成功构建犬DFSCs膜片,并证明其具有较强的成骨能力,为进一步利用犬DFSCs膜片修复牙槽骨缺损的研究提供条件.
-
成人宫颈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目的:探索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原代培养成人宫颈上皮细胞的方法.方法:以成人的宫颈上皮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胰蛋白酶-EDTA消化法获得宫颈上皮细胞悬液,于上皮细胞专用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细胞中角蛋白及波形蛋白的表达,对细胞纯度进行鉴定.结果:原代培养10-15天细胞融合达60%,传代至4-6代,细胞出现生长衰退.早期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细胞纯度在90%以上.结论:采用酶消化法及K-SFM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可获得纯度高的成人宫颈上皮细胞.
-
Bacillus spp.的筛选鉴定及浸矿渣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Bacillus spp.的生长特性及浸镉渣效果.方法:采用9K培养基划线分离纯化目标菌种,利用传统的测定方法测定其生长特征,采用16S rDNA对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后对该菌株浸三种矿渣浸出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该微生物形态为扁球形,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能运动,单生鞭毛;适生长温度30℃,适pH值为3;代谢类型为兼性营养型;耐受NaCl浓度为4%;微生物氧化酶为阴性,接触酶为阳性;经鉴定该菌株属于Bacillus属.以5%的接种量,培养基pH为3条件下,镉浸出效果较好,沉渣中浸出率为90.4%,其余两种渣中浸出效果佳.结论:Bacillus spp.可应用于镉渣中镉的浸出.
-
基于同尾酶技术构建CCL3L1基因串联重组质粒的方法
目的:利用同尾酶技术将CCL3L1基因重复连续插入pcDNA6.2-GW/miR载体,构建含有CCL3L1基因串联体的重组质粒,实现小片段CCL3L1有效延长.方法:PCR扩增CCL3L1基因并在引物的两端设有同尾酶BamHⅠ和BglⅡ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纯化PCR产物插入pMD18-T载体,阳性克隆命名为pMD 18T-CCL3L1.BamHⅠ和BglⅡ双酶切pMD 18T-CCL3L1和pcDNA6.2-GW/miR载体后将第一个CCL3L1片段插入pcDNA6.2-GW/miR载体命名为pcDNA6.2-CCL3L1-1.由于载体本身在BglⅡ位点后带有XhoⅠ酶切位点利用BamHⅠ和XhoⅠ切割pcDNA6.2-CCL3L1-1回收CCL3L1片段,BglⅡ和XhoⅠ切割pcDNA6.2-CCL3L1-1回收大片段做载体重组形成含有两个连续CCL3L1片段的质粒命名为pcDNA6.2-CCL3L1-2,重复此步骤可得到含有N个CCL3L1基因串联体的重组质粒pcDNA6.2-CCL3L1-X.结果:经酶切和测序证实成功构建含有4个CCL3L1基因串联体的重组质粒pcDNA6.2-CCL3L1-4,并同时产生含有1个和2个CCL3L1基因串联体的重组质粒.结论:利用同尾酶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构建CCL3L1基因串联重组质粒,实现目的片段的无限扩大,为小片段基因表达的研究奠定基础.
-
TLR4对人骨骼肌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研究TLR4对脂多糖(LPS)及Polymymin B (PMB)作用下的人骨骼肌细胞的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在细胞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脂多糖(LPS)及PolymyminB (PMB)干预骨骼肌细胞24h,再用胰岛素刺激1h后,Real-time PCR检测检测骨骼肌细胞TLR4、MyD88、TNF-α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LR4,Myd88和CRP的表达;葡萄糖氧化酶法(GOD-POD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结果:TLR4高表达可以使炎症因子的表达增高,细胞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增高;TLR4低表达可使炎症因子的表达降低,细胞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没有明显变化.结论:TLR4调控了炎症因子的表达,继而可以引起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变,影响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
PMA及乏氧诱导VEGF上调的细胞模型构建及用于RNAi研究
目的:探讨佛波酯(PMA)与乏氧诱导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量的影响,构建适合RNA干扰(RNAi)的体外细胞模型.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在蛋白质水平上检测细胞分泌的VEGF量,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小干扰RNA(siRNA)转染的细胞胞吞及细胞形态.结果:1MPMA处理细胞2h能明显上调B16-F10细胞中VEGF蛋白的合成及分泌,与常规培养相比,细胞可增加50%的VEGF水平.再经乏氧诱导48 h,稳定释放到培养液里的VEGF浓度大幅提高200%,范围在55-65 pg/mL/h.结论:经PMA和乏氧诱导后,B16-F10细胞稳定的VEGF分泌量与一定时间内分泌的稳定性均表明其适合作为RNAi的体外细胞模型.初步的RNAi结果表明,TKO/siRNA纳米粒与壳聚糖/siRNA纳米粒对于VEGF的沉默效率达40%.
-
不同脊椎动物骨骼肌的解剖结构与动物进化程度的关系
目的:依据发育重演律的理论,比较进化程度不同的脊椎动物骨骼肌是否存在结构层次的差异.方法:选取进化程度不同的脊椎动物,如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及鱼类,选择各类有代表性并容易取材的动物,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的方法对健康的昆明白小鼠、家兔、家鸽、牛蛙、鲫鱼背部及腿部肌肉横切面进行观察.结果:昆明白小鼠、家兔、家鸽、牛蛙、鲫鱼的骨骼肌都有相类似的层次结构,即每块骨骼肌由数个肌束构成,骨骼肌外被肌外膜,肌束由肌束膜包绕,每个肌束又由众多肌纤维构成,肌纤维由肌内膜包绕.骨骼肌的层次结构与动物的进化程度和实验取材部位无关.结论:表明进化程度不同的脊椎动物骨骼肌的进化程度相近.表明骨骼肌的3层结构并非在脊椎动物阶段进化完成的.
-
HMGB1在a2A-肾上腺素受体介导脓毒血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
目的:探讨HMGB1在a2A-肾上腺素受体介导脓毒血症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方法:64大鼠建立盲肠结扎穿孔法(CLP)脓毒症模型,随机均分为以下两组:CLP组及CLP+马来酸钠组.各组分别于模型建立后2(T1)、6(T2)、12(T3)、24 h(T4)时检测大鼠血清TNF-、高迁移率族蛋白1 (HMGB1)及IL-10含量.CLP24h后检测肺组织干湿重比(W/D)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MPO)及HMGB1表达;并采用HE法进行肺组织学评分.结果:CLP+马来酸钠组T2时的TNF-水平明显低于CLP组(P<0.05);而HMGB1在T2、T3及T4均明显低于CLP组(P<0.05);IL-10在各个时间点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P+马来酸钠组肺组织W/D、MPO活性、肺组织损伤评分均明显低于CLP组(P<0.05).CLP+马来酸钠组肺组织HMGB1表达明显低于CLP组(P<0.05).结论:HMGB1参与了ALI的病理过程,a2A-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可以通过抑制HMGB1从而改善ALI时的肺功能.
-
灵芝多糖GLP抑制小鼠骨肉瘤细胞S-180在体内生长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灵芝多糖成分(GLP)抑制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小鼠右腋皮下接种1×106TC-1细胞后7天后,用100mg/kg、200mg/kg和400mg/kg 3种剂量给小鼠口服灌胃给药20天,然后观察肿瘤的重量,并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IL-2、IL-6和TNF-alpha,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中CD4+和CD8+.结果:100mg/kg、200mg/kg和400mg/kg 3种剂量给小鼠口服灌胃给药20天,与对照组比较,抑瘤率分别可以达到53%、59%和58%,P<0.05;小鼠外周血血清中的IL-2从1.27ng/mL提高到了2.88ng/mL,P<0.05;TNF-α从1.05ng/mL提高到了1.82ng/mL,P<0.05;而IL-6则没有明显的变化.CD4+细胞水平升高(从54.80%提高到了58.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细胞明显增多(从24.15%提高到了4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P有明显抑瘤作用,但抑瘤作用与GLP剂量不存在依赖关系.GLP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是通过提高小鼠的细胞免疫能力来实现,而并非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
微生物制氢工艺优化与生物反应的调控
氢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微生物制氢的条件与代谢调控方面探讨了生物制氢的新进展.目前常用产氢细菌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细菌的培养方式和工艺方法,探讨了影响生物制氢的各种因素(pH,温度,基质,离子浓度,反应器等).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生物制氢中的应用及系统代谢调控.后,对生物制氢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前景进行了展望.
-
纤毛疾病和与之相关的基因
近年来,研究发现纤毛在生成或者形态的缺陷均能导致新生儿遗传性疾病.与其他细胞器不同的是,纤毛这一小的毛发状细胞器能在几乎所有的极性细胞表面上生成,而且功能非常多样化.纤毛在调节脊椎动物的发育和内环境的平衡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与纤毛相关基因的缺失则与一系列疾病相关,包括:Nephronophthisis、Joubert综合症、Meckel-Gruber综合症和Bardet Biedl综合症等.结合近的研究,本文主要对四类主纤毛相关疾病的基因进行归类总结.
-
Mcl-1分子研究进展
Mcl-1 (myeloid cell leukemia-1)是Bcl-2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在凋亡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它还可以直接对细胞分化和细胞周期进行调控,进一步研究表明Mcl-1在胚胎形成,组织发育和免疫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Mcl-1表达异常可以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因此通过反义寡核苷酸技术或小分子干扰RNA抑制Mcl-1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并提高肿瘤细胞对放疗及化疗的敏感性,为难治性肿瘤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所以对Mcl-1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主要包括:①免疫复合物沉积介导的肾损伤是公认的主要发病机制.②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直接感染肾脏,可原位表达其HBV抗原(HBAg)及其他产物介导肾损伤.③HBV感染后可导致宿主免疫功能缺陷,病毒不能被清除,体内持续存在的病毒可造成肾脏损伤迁延进展.④HBV基因变异可导致病毒致病力改变,并影响机体清除病毒.⑤遗传因素相关研究表明存在HBV-GN的易感基因.
-
转化因子-β受体Ⅲ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受体Ⅲ,又称为β蛋白聚糖(betaglycan),是一种膜锚定蛋白.TGF-β受体Ⅲ是表达为丰富的TGF-β受体,曾被认为是TGF-β超家族(包括TGF-β、激活素和抑制素等)的辅助受体.后来研究表明,它在介导和调节TGF-β的信号转导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通过与TGF-β形成复合体来介导对靶细胞的作用.在没有TGF配体的情况下,TGF-β受体Ⅲ可以激活p38信号,表明这一受体可能与不依赖TGF-β的信号通路相互作用.TGFβ受体Ⅲ还可以结合并调节抑制素的信号转导.TGFβ受体Ⅲ与抑制素A结合,形成一个稳定的高亲和复合物.体外研究表明,TGFβ受体Ⅲ还结合抑制素B和强化抑制素与Ⅱ型激活素受体的关系.有关报道显示TGFβ受体Ⅲ在卵巢癌中具有肿瘤抑制的作用.研究表明,在上皮源性卵巢癌中,TGFβ受体Ⅲ mRNA和蛋白质表达降低或丢失,丢失的程度与肿瘤分级相关.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并调节该受体的表达,如雌激素、卵泡刺激素(FSH)、TGF-β1等,深入开展相关机制的研究,对于癌症的治疗和预防将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
MICA基因与肿瘤免疫关系的研究进展
MICA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链相关基因(MHC classⅠ chain-related Gene,MIC)家族的功能性基因之一,具有较高的多态性.MICA蛋白在多数正常组织中并不表达,只在正常的胃肠道上皮和大多数上皮性肿瘤细胞表达.MICA可与C型凝集素样活化性受体NKG2D结合,从而影响多种免疫效应细胞的功能,在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MICA基因与肿瘤免疫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我国生物制药研究进展及展望
比较全面的介绍我国生物制药研究的进展,讨论我国在生物制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的提出解决办法以及展望.通过大量调研相关文献资料,对近几年我国在生物制药研究上的成果进行总结.综合利用各个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研发新技术是我国的生物制药研究取得长足进步的关键.
-
提高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探讨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教育的基础学科,为临床提供诊断、治疗和预防遗传相关疾病的依据和手段.随着分子遗传学进展,传统教学不足以满足教学的需要,需要多方面尝试进行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从医学遗传学教学内容的完善和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及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阐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
肾内科进修生临床带教体会
进修教育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医院医生深造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基层培养业务技术骨干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型综合性医院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我科进修医生临床教学中的经验包括:分析构成,因材施教;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双管齐下;注重医德医风、职业道德的培养,强化法制观念,从多方面着手,培养高素质的肾内科进修医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
在呼吸医师临床培训中通过模拟系统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教学
支气管镜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也是作为呼吸专科医师所必须掌握的一项临床技能.但是在对该项技术熟练之前,不能允许在病人身体直接操作,这样对呼吸专科医师的临床培训造成了较大困难.近年来,我院采用了美国模拟电子内镜教学系统进行培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通过该系统的训练,培训学员能对支气管镜的操作流程、操作技巧和手法,镜下气管,各叶、段支气管走行和解剖形态,病变的定位和镜下形态,以及如何对病变进行活检、支气管灌洗和出现并发症时怎样处理等,均有较为深刻的体会,并可获得多次反复练习的机会,培训所需时间也明显缩短.
-
情景模拟与传统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与传统教学方法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科实习护生240人,分别采用情景模拟教学(120人)和传统教学(120人).传统教学以讲授为主,不予术前模拟练习.结果:比较无菌操作、动手、手术配合、紧急处理、沟通交流、理论考核和综合考核等指标,情景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组间有明显的统计差异(P<0.05),满意度调查和教师测评也认为情景教学法更优.结论:情景模拟教学使护生在演练中获得更多理论知识和实践体验,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
字母位置对左右视野的识别影响
目的:考查左右视野中不同位置字母的辨别力.方法:采用探测刺激的方法对左右视野中字母位置的识别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通过SPSS15.0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出:①不同视野的错误率主效应显著(F=5.98,P<0.05);②探测位置的主效应非常显著(F=15.39,P<0.01);③不同视野与探测字母位置的交互作用非常显著(F=11.60,P<0.001).结论:①位置错误多于字母错误,并且位置错误中所报告的字母更靠近中央凹.②左视野中的首字母有较差的辨别力,而右视野中的尾字母有较差的辨别力.③左视野中存在知觉系统的限制,而不是词汇识别策略中大脑左右半球的差异.④对词汇识别中大脑左半球平行加工、右半球系列加工的说法提出了质疑.
-
从灾害救援特点看新时期心理卫生支援分队建设
根据自然灾害医学救援要求及组织体制,结合灾害救援过程中的心理压力来源及心理需求,提出心理卫生支援分队建设指导:人员需具备专业技能,兼顾全面技术;采取的工作方式主要为团体合作、小组协作和单人干预等;日常训练重点在于做好实战训练、预案、心理和物资方面的准备,力求使心理卫生支援分队满足新时期非战争军事任务的需要.
-
基于FPGA超声信号数字动态滤波器的实现
目的:本文研究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超声成像系统中数字动态滤波器的实现方法和过程.方法:动态滤波器中FIR滤波器采用分布式算法(Distributed Arithmetic,DA)实现结构,并在应用中对DA算法进行了改进,包括数据并行处理结构的设计、对查找表(Look Up Table,LUT)输入字长N大小的控制和具有对称系数的FIR滤波器的采用.改进后的DA实现在FPGA资源占用和处理速度之间达到了平衡.同时,结合多级流水线结构,动态滤波器实现了数字超声信号并行处理.结果:采用常值滤波器(远场匹配参数)进行滤波后,超声回波图像远场分辨率达到了要求,但越靠近近场效果越差.相比之下,本文设计的基于FPGA超声信号动态数字滤波器达到了很好的滤波效果,使回声图像近场和远场都有佳分辨率.结论:利用FPGA实现超声系统中动态滤波器是完全可行的,并且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大大减低系统成本.
-
小约化体积膜泡形状的研究
目的:研究ADE模型下小约化体积膜泡的形状.方法:应用数值计算方法中的打靶法,运用Mathematica 7.0软件进行编程结果:在ADE模型下,计算得到了一系列小约化体积的膜泡的形状,解决了已往小约化体积区域内不存在稳定膜泡的问题结论:研究表明,在ADE模型下通过适当的边界条件把黏附双层区域的接触势能考虑进去,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上的非常相似.
-
孟鲁斯特钠咀嚼片在健康人体内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
目的:研究两种(仿制新药与市售)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在人体内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双周期自身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分2周期分别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10 mg,HPLC法测定血浆中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的浓度,用DAS2.1.1软件计算人体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两药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AUC0-1分别为( 17.94± 6.19)μg h/ml和(17.37± 4.73)μg h/ml,AUC0-∞分别为(18.26± 6.16)μg h/ml和(17.64±4.66)μg h/ml,Cmax分别为(5.58±1.95)μg/ml和(5.54±1.65)μg/ml,Tmax分别为(2.03±0.97)h和(1.93±0.69)h,t1/2分别为(1.20±0.17)h和(1.19±0.13)h.受试制剂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5±6.56)%.结论: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
某私营木制家具制造企业2004年与2010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比较和分析
目的:通过比较2个年份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评估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效果.方法:选取两份有代表性的报告,比较和分析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安装、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与使用、警示标示以及各项检测结果的合格率.结果:该企业2010年各项调查指标相比2004年明显提高.结论:该企业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效果显著,劳动环境明显改善,但仍需注意噪声、木粉尘的危害.